骨科手术记录

合集下载

如何编写完整的骨科手术记录模板

如何编写完整的骨科手术记录模板

如何编写完整的骨科手术记录模板骨科手术记录模板是医生在骨科手术过程中用于记录患者病情、手术操作和术后情况的重要文件。

编写完整的骨科手术记录模板对于医生准确记录和及时传达手术信息、保证患者安全非常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编写完整的骨科手术记录模板。

一、病历信息记录在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开头,需要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以及过敏史等。

此外,还需要记录患者主诉和病史,如病程、相关检查结果等。

这些信息有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进行适当的手术决策和后续处理。

二、手术前准备骨科手术记录模板中需要详细记录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手术室准备、手术器械及消毒物品准备、患者皮肤准备、术前麻醉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记录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三、手术操作过程在骨科手术记录模板中,需要详细记录手术操作过程。

包括手术开始时间、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器械使用情况等。

对于复杂的手术,还需要详细记录手术步骤和操作要点,以及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和处理方法。

四、术中诊断及处理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医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非预期的情况,需要进行术中诊断和处理。

在骨科手术记录模板中,需要准确记录术中诊断,包括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等,并详细描述医生的处理方法。

这些记录有助于医生在术后回顾手术过程和术中处理,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参考。

五、术后情况记录骨科手术记录模板中需要详细记录术后情况。

包括手术结束时间、患者恢复情况、术后处理和给予的药物等。

术后情况的记录有助于医生了解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医生签名和审核在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末尾,需要由主刀医生签名并注明日期和时间,以确认手术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此外,还需要由主治医师审核,确保手术记录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综上所述,编写完整的骨科手术记录模板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通过病历信息记录、手术前准备、手术操作过程、术中诊断及处理、术后情况记录和医生签名和审核等内容,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骨科手术记录模板,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完整版骨科手术记录汇总

完整版骨科手术记录汇总

手术记录汇总上肢手术: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于今日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侧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左锁骨中外3分之1处为中心切口长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暴露骨折断,见粉碎性骨折,远端有一3*1.5cm2大小形骨块,清理骨折端、复位固定,以6孔重建钢板固定。

术中满意后反复冲洗切口注入2m1生物蛋白胶,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缝合切口,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返病房,术后抗炎、补液、止血、对症治疗.臂丛神经探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左肩部垫高,左上肢颈胸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取左侧锁骨表面约8cm 皮肤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暴露锁骨,见锁骨外侧斜形骨折,对位对线可,0。

9%氯化钠溶液冲洗,刮净骨折端血肿及嵌入骨折端的软组织,用复位器骨折解剖复位后先用2枚A020mm铁钉固定骨折端,再用Ao六孔铁钢板2枚18mm、2枚20mm的钛钉固定。

固定复位满意。

沿上臂近端取切口于锁骨切口呈T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别暴露椀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和腋神经,见神经质地,颜色正常,此五大神经支弹性差、较松弛,刺激神经见正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支配区域肌肉收缩满意,腋神经、槐神经支配区肌肉收缩稍差,未见明显断裂。

冲洗切口,彻底止血后逐层闭合切口,置乳胶负压引流管一根。

术毕,手术顺利。

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30m1,未输血.麻醉清醒后,安返病房.患者于今日在臂丛麻醉下行“内固定取出术”o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沿原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右锁骨钩钢板,取出5枚螺钉和钩钢板,仔细止血,反复冲洗伤口,清点四械及纱布无误后。

手术顺利,病人安返病房。

术后给予抗炎、止痛、对症治疗。

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左尺槐干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于今日在臂丛麻醉生效后,“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左尺槐干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臂丛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左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无菌单。

完整版)骨科手术记录

完整版)骨科手术记录

完整版)骨科手术记录2.以左肱骨骨折部位为中心作横形切口,长约8cm,切开筋膜层,显露肱骨骨折端,作骨膜下剥离,清除骨折端血肿,见骨折呈斜行,移位明显。

将骨折牵引复位,钳夹维持,取4孔重建钢板置于肱骨外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拆除止血带,术后患肢活动自如。

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1.全麻下,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置放股骨颈牵引器。

2.以髋关节中心点为中心,作长约15cm的外侧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髋关节,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清除关节内增生肉芽组织和骨碎片。

选用适当大小的髋臼和股骨干,进行全髋置换,钉固髋臼和股骨干,术中检查置换部位稳定,股骨头置入髋臼,恢复髋关节功能。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膝关节镜检半月板部分切除术1.局麻下,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置放膝关节牵引器。

2.在膝关节前方作2个小切口,插入关节镜,观察膝关节内部情况,发现半月板部分损伤,采用电切器将损伤部分切除,术中检查膝关节稳定,关节镜取出。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术后患者恢复快。

2.取尺骨鹰嘴处为中心,沿皮肤纹理切开约8cm,显露出尺侧前臂肌肉,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剥离,牵开桡神经以避免损伤。

显露出骨折部位,发现骨折端向尺侧移位。

3.清理骨折断端,进行牵引复位,用张力带固定骨折,检查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

4.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5.术后给予患肢石膏托外固定,保持患肢在功能位。

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本文描述了四个不同的手术过程。

第一段介绍了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过程。

首先作右肘后纵弧形切口,长约8cm,逐层切开,暴露尺骨鹰嘴及骨折部。

清除局部血肿后,发现鹰嘴皮质有骨折碎块,主骨折线为横形锯齿状,近侧鹰嘴骨块长约2.5cm,骨折分离移位3cm,周围腱膜撕裂。

医生将骨折复位,并力求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要求。

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标准操作流程

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标准操作流程

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标准操作流程骨科手术记录是骨科医生在医疗实践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它记录了手术的各个方面,包括手术过程、操作方法、病人的基本情况等。

为了提高手术记录的准确性和规范化,制定了一套标准操作流程。

以下是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标准操作流程。

一、术前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骨科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信息登记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史、过敏史、家族病史等基本信息。

2.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方面的评估。

3. 检查结果记录包括患者的X光片、CT扫描、磁共振等检查结果的记录和分析。

二、手术过程记录手术过程记录是骨科手术记录的核心内容,详细记录了手术的每个步骤和操作方法。

1. 手术方案及手术部位确定骨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案,并确认手术部位。

2. 麻醉记录麻醉师的操作步骤、使用的药物及剂量等信息。

3. 切口记录手术切口的位置、长度、深度等信息。

4. 操作过程详细记录手术中的每个步骤,包括骨科医生使用的器械、操作方法、术后效果等信息。

5. 出血量记录手术中出血量的估计值。

6. 感染防治措施记录手术中采取的感染防治措施,包括消毒、无菌操作等。

7. 拍片记录手术中拍片的情况,包括拍片的时间、位置、角度等信息。

三、术后记录术后记录是对手术结果的总结,包括手术的效果评估、术后注意事项等。

1. 术后效果评估对手术结果进行评估,包括手术部位的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功能恢复等。

2. 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并详细描述其症状和处理方法。

3. 术后医嘱提醒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包括伤口护理、药物使用、饮食调理等。

四、其他记录这部分是骨科手术记录的补充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1. 术前讨论记录骨科医生之间关于手术方案的讨论和决策过程。

2. 参考文献如果参考了相关文献或研究成果,需要在手术记录中标明参考文献的信息。

骨科手术记录填写要点

骨科手术记录填写要点

骨科手术记录填写要点一、患者基本信息手术记录的第一部分是填写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等。

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对于手术过程的追溯以及医疗质量的评估至关重要。

二、手术数据1. 手术日期和时间:记录手术开始和结束的确切时间,以便于后续复查和监测。

2. 手术名称及类型:明确手术的具体名称和类型,例如截骨术、关节置换术等。

3. 手术部位:清楚标示手术的具体部位,如股骨、胫骨等。

4. 手术方式:描写手术的操作方式,如开放手术、腔镜手术等。

5. 手术人员:记录主刀医生、助手和麻醉医生的姓名及职称,可追溯责任和查找相关资料。

6. 手术用具:列举使用的手术器械和材料,包括钢板、螺钉、骨水泥等,以保证手术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三、麻醉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麻醉过程,包括麻醉方法、用药剂量、监护情况等。

麻醉记录是手术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及时反映患者的麻醉效果和监测指标。

四、手术过程描述1. 手术切口:描述手术使用的切口位置、大小和形状,例如线性切口、横切口等。

2. 切开层次:按层次描述手术过程中经过的组织层次,如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层等。

3. 骨切削和矫正:对于骨科手术,详细描述每一步骤中对骨骼的切削和矫正操作,以及使用的相关器械和技术。

4. 钢板和螺钉安放:记录钢板和螺钉的型号、长度、角度等,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修复方法和材料:描述手术中使用的修复方法和材料,如使用骨水泥、人工关节等。

6. 引流:若手术过程中有引流操作,则需要详细描述引流的位置、方法和结果。

五、术后处理1. 引导语:简要描述手术结束后的患者情况,如手术完成,患者平稳转入恢复室等。

2. 术后止血:记录止血措施和效果,如使用止血钳、缝线等。

3. 术后封闭:描述术后切口的封闭方法,如皮肤缝合、皮肤胶带固定等。

4. 术后引流:如术后有引流装置的使用,需记录引流的位置、种类和引流液量。

5. 术后密切监测:描述术后的患者观察和监测情况,如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

骨科手术记录

骨科手术记录

骨科手术记录
患者信息:
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45岁
病史:右侧胫骨骨折
术前准备:
患者完成了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检查,包括X光和MRI等检查。

他接受了全身麻醉,并在手术前进行了消毒和穿刺。

手术过程:
1. 手术开始后,麻醉师向患者注射全身麻醉,并通过监测器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 外科医生在X光和MRI图像的指导下,用手术器械切开患者皮肤,切开肌肉和软组织,以便将骨头暴露出来。

3. 医生用金属骨钩将骨头牵引直至正常位置,并用骨夹固定。

4. 医生用骨锤和骨锉将骨头修整平整,并用金属钉将骨头固定。

5. 医生对切口进行了缝合处理,并在伤口处敷上消毒绷带。

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被转移到恢复病房,接受监测,包括生命体征、呼吸和疼痛等指标。

医生还对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抗生素和抗炎药等。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对他进行了理疗和康复治疗,以帮助他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

术后随访: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体格检查正常,X光和MRI图像显示骨折已愈合。

患者出院后,医生对他进行了定期的随访观察,以确保他的恢复正常。

经过数周的恢复治疗后,患者已经能够独立行走和进行轻度体育活动,他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总结:
骨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治疗方法,需要专业医生的精心操作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在这次手术中,医生和患者的合作非常出色,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骨科手术记录模板范例

骨科手术记录模板范例

骨科手术记录模板范例骨科手术记录模板范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医师:术前准备:1. 患者清空膀胱。

2. 手术部位消毒。

手术过程:1. 麻醉方法:全麻/局麻。

2. 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

3. 切口:详细描述切口位置、长度、方向等。

4. 深度探查:详细描述深度探查过程,包括骨骼、肌肉、神经等情况。

5. 手术操作:详细描述手术过程,包括骨折复位、骨板固定、螺钉植入等。

6. 出血量: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

7. 特殊情况:如遇到异常情况,需要详细描述处理方法和结果。

手术后处理:1. 切口处理:详细描述切口缝合方法及结果。

2. 包扎固定:详细描述包扎固定方法。

3. 拔除引流管:时间、方法。

4. 患肢活动:详细记录患肢的活动训练情况。

5. 给予药物:详细记录给予的药物名称、剂量、途径等。

术中特殊事项及处理:1. 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过程。

2. 术中使用的特殊器械、材料等。

术后注意事项:1. 术后病区观察:详细记录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等。

2. 术后并发症:如果出现并发症,需要详细记录及处理过程。

3. 术后饮食:详细记录患者的饮食要求。

4. 术后活动:详细记录患者的活动限制及康复训练计划。

术后随访:1. 随访时间:记录术后随访的时间点。

2. 随访内容:记录随访时询问患者的情况及体格检查结果。

3. 随访处理:根据随访结果,记录处理意见。

备注:1. 其他额外信息或特殊处理情况的记录。

2. 需要补充材料或特殊检查项目的记录。

以上是骨科手术记录的模板范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编写手术记录时,请严格按照要求填写所有相关信息,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手术记录是医疗文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患者的术后治疗和后续随访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桡骨骨折固定手术记录

桡骨骨折固定手术记录

桡骨骨折固定手术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记录患者姓名:XXX 年龄:XX岁性别:XX 住院号:XXX手术骨科医生:XXX 助手:XXX手术过程:1. 术前准备患者于XX时XX分进入手术室,经评估后,在全麻下进行手术麻醉。

清洗手术部位,遮盖好周围组织,保持无菌环境。

患者在仰卧位,上肢外展,上臂躯干轴直立。

2. 切口与暴露术者于XX时XX分在上臂肱骨外侧1/3处做皮肤切口,向下延伸至肘关节,皮肤切口约XX厘米。

逐层深入,保护周围血管、神经。

扩展皮肤切口至肌肉层,显露桡骨骨折部位。

3. 桡骨骨折复位与固定先进行骨折复位,使用XXX等器械进行逐层复位,确保骨折面对位。

确定复位后,选择合适的钢板与螺钉,将其固定在骨折部位,以加固骨折处的稳定性。

经过调整,确保桡骨长度与相邻正常骨段对齐。

4. 术后处理完成固定后,彻底清洗手术切口,排除深部血肿。

将切口层层缝合,采用无张力缝合技术。

切口覆盖无菌敷料,固定好后,上肢轻度屈曲,固定在上胸壁枕式架上,进行固定。

5.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患者留置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并记录引流液量。

床旁设置便于观察患者上肢周围血液循环情况的监测仪器。

术后医生进行详细的术后交代,提醒患者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按时服用抗生素等。

6. 术后影像学检查术后XXX部位X光片显示:桡骨骨折复位良好,钢板与螺钉固定牢固,无明显异常。

手术总结:本次手术中,我们成功修复了患者的桡骨骨折。

手术过程中,骨折复位准确,固定牢固。

术后患者的病情稳定,术后处理得当。

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处无明显异常,符合预期效果。

手术中未出现并发症和其他问题。

术后,患者将继续留院观察,床旁注意观察术后恢复情况,进一步保持伤口的清洁,科学用药,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以上为手术记录,供参考。

医生签名:授权签字:责任护士签名:助手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二科手术记录样本目录(一)骨折部分1.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内固定3.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4.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5.孟氏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6.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7.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8.尺桡骨内固定取出术9.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0.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11.股骨粗隆区骨折切开复位DHS内固定12.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13.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14.股骨干骨折外固定架固定15.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16.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7.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18.胫骨骨折外固定架固定19.外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0.股骨下1/3截肢术(二)脊柱部分1.椎间盘突出开窗髓核摘除术2.C5-6椎间盘摘除+自体髂骨前路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术3.颈椎病后路单开门减压术4.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5.腰1压缩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6.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7.腰2、3椎体结核病灶清除(三)关节部分1.全髋置换术2.全膝关节置换3.膝关节镜检半月板部分切除术骨折部分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 颈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右肩背部垫高,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以右侧锁骨骨折端为中心作横形切口,长约8cm,切开筋膜层,显露锁骨骨折端,作骨膜下剥离,清除骨折端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牵引复位,钳夹维持,取6孔重建钢板置于锁骨上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

3. 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内固定术1 麻醉平稳后,患者仰卧左肩垫高位,常规消毒铺单。

2 以左肩锁关节为中心沿锁骨走行取长约10厘米切口,逐层切开,分离显露左肩锁关节,术中见左锁骨极外侧骨折,左肩锁关节脱位,肩锁韧带及关节囊损伤撕裂。

清除关节内增生肉芽组织后,置入6孔锁骨钩钢板固定,观察钢板贴附良好,肩锁关节脱位恢复。

修复肩锁韧带。

3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纱布器械清点无误,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逐层缝合,术后安返。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 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臂置于胸前,左上臂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充气止血带,压力40kpa。

2. 自尺骨鹰嘴至肱骨下段后方切开约长1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肱三头肌及腱膜,显露出桡神经,牵开桡神经以免损伤,自肱三头肌中线切开直至肱骨骨膜,将肱三头肌向两侧拉开,显露肱骨骨折端,见远端向前成角移位,将骨折端血肿清除,牵引复位骨折并维持,取8孔肱骨重建钢板预弯后置于肱骨后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

术中检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钢板内固定牢靠。

3. 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4. 麻醉满意,术程顺利,术后予左上肢石膏托外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取沿右肱骨远端外侧嵴的改良手术切口,长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深筋膜,见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向尺背侧移位。

2.清理骨折断端,适当行骨膜下剥离,将骨折块复位,以Φ1.5mm克氏针2枚将骨折块交叉固定,检查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坚强。

将克氏针折弯埋于皮下。

3.冲洗伤口,依次缝合关闭切口。

放置橡皮引流膜一条,包扎。

4.屈肘全臂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

孟氏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右上肢置胸前,上臂根部绑止血带,压力40kpa。

碘伏水常规消毒术野。

2.以骨折处为中心分别沿尺骨后侧行纵行切口,切口长约8厘米,逐层切开,分离显露骨折处,剥离骨膜,显露骨折端,可见尺骨近段骨折,骨折断端错位。

3.手术清理骨折断端处肉芽组织,将骨折断端牵引复位后,置入7孔钢板,观察钢板贴附良好,分别钻孔拧入螺钉固定。

4.取右肘外侧“S”形切口,切口皮肤,于左肱桡肌内侧显露,牵开桡神经,可见桡骨小头已复位,旋转上尺桡关节无脱位趋势。

5.术中观察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固定牢靠。

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逐层缝合。

石膏托固定患肢屈肘90°、前臂中立位。

6.手术顺利,出血不多,术后安返病房。

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1.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驱血止血带加压300mmHg。

2.作右肘后纵弧形切口,长约8cm,逐层切开,暴露尺骨鹰嘴及骨折部。

清除局部血肿,术中见鹰嘴皮质有骨折碎块,主骨折线为横形锯齿状,近侧鹰嘴骨块长约2.5cm,骨折分离移位3cm,周围腱膜撕裂,将骨折复位,力求关节面达解剖复位要求。

常规行张力带固定,2枚直径2mm克氏针垂直骨折面方向从鹰嘴尖经骨折线达冠状突前下部皮质,1mm钢丝"8"字缠绕,行骨折加压固定,检查满意,固定牢,缝合修复撕裂的腱膜,NS冲洗术野,逐层缝合切口。

3.术毕,切口敷料包扎,右上肢石膏后托固定患肢肘关节于半屈曲位。

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取桡骨远段桡背侧纵行切口,长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游离、牵开保护头静脉,切开深筋膜,自拇短伸肌与桡侧腕短伸肌间进入,显露骨折。

2.探查见骨折位于桡骨远段,距腕关节面约4cm,清理骨折端,适当行骨膜下剥离,试行复位满意,取6孔重建钢板预弯成形后,置于桡背侧,依次钻孔、攻丝、测深,拧入3.5mm皮质骨螺钉将骨折与钢板固定。

检查骨折近解剖复位,固定坚强。

3.冲洗伤口,依次缝合关闭切口,包扎。

尺桡骨内固定取出术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平卧位,左上肢置于侧台上,常规消毒、铺巾。

左上肢充气止血带充至0.04mp a。

2.沿左前臂原切口入路,逐层切开,经尺侧伸腕肌腱和尺侧屈腕肌腱间隙入路,直达尺骨,显露钢板,将皮质骨螺钉和钢板拆除。

3.同样沿原切口入路,在桡侧腕短伸肌和指伸肌间隙入路,直达桡骨,显露钢板,将皮质骨螺钉和钢板拆除。

4.松止血带后冲洗、止血,清点器械、纱巾后逐层缝合。

术毕安返。

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 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肢外展位,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以左手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端为中心,在左手拇短伸肌腱的内侧切开,至近端向内侧弧形弯曲,长约6cm,切开后显露拇短伸肌腱及桡神经浅支,避开,在拇长、短伸肌腱之间切开,显露骨折,见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缩短移位,骨折涉及关节面,将近端骨折先复位,以一枚加压螺丝钉固定,将骨折完全复位,取7孔AO“T”形钢板置于背侧,逐个钻空,拧入螺钉固定。

检查骨折复位良好,固定可靠。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1. 麻醉满意后,取左侧卧位。

耻骨联合及骶尾部处安放固定器。

常规消毒铺巾。

3. 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口长约10cm,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臀大肌阔筋膜张肌附着处,钝性分离臀大肌,暴露并切断梨状肌等外旋肌群的附着点,切断部分股方肌,显露并切除后关节囊。

4. 术中见关节囊不厚;关节腔内可见陈旧性积血;滑膜未见明显增生。

5. 取出股骨头,测其直径为46mm, 骨折为头下型,关节软骨未见退变。

髋臼未见明显病变。

6. 在小转子上15 mm截骨,切除残余、紧张的关节囊,切除关节盂缘,清除圆韧带,用44至50 mm的髋臼锉锉除髋臼软骨至软骨下骨质,试模测之,大小为50 mm,打入Striker公司的52 mm的压配型髋臼假体,使其外展角为45度,前倾角约为20度,稳定,放入高分子聚乙烯内衬。

以盒式开口凿股骨近端髓腔开口,髓腔扩大器扩大股骨髓腔至8mm,再用髓腔成形锉扩大髓腔至8号,前倾角为15度。

以中颈试模测试,软组织松紧适中,活动良好、稳定,冲洗股骨髓腔,选用压配型的8号股骨假体,缓慢打入髓腔,安放中颈股骨头,关节复位。

再次检查,头臼包容良好,松紧度适宜,屈曲90°,内收30°稳定不脱位。

7.碘伏水冲洗切口,彻底止血,置胶管引流一根另开口引出,修复重建外旋肌群,逐层关闭切口。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300ml,术毕。

股骨粗隆区骨折切开复位DHS内固定1.麻醉成功后,平卧位,右侧腰背部垫高450,在C-臂机透视下牵引复位骨折,常规消毒铺巾。

2.以右侧股骨大粗隆为起点作外侧纵切口,长10cm,逐层切开,纵形切开阔筋膜、股外侧肌,骨膜下剥离暴露股骨上段外侧。

3.术中见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大粗隆和小粗隆均劈裂、移位,将骨折复位,以一枚导针进贴股骨颈前方打入股骨头作为股骨颈前倾角导向,于大粗隆下方约2cm钻孔为进针点,在1350定位导向器确定角度并与前一导针平行以确定前倾角,钻入股骨颈,C-臂机透视下观察骨折复位满意,导针位置尚好,测得导针在股骨颈内长8cm,选用7.5cm长DHS螺钉,调好绞刀,顺导针钻入绞刀7.5cm,丝钻攻好螺纹,拧入7.5cm长DHS螺钉,装入滑槽钢板,使钢板紧贴股骨,逐一钻孔拧入4枚螺钉,拧入DHS螺钉尾钉,使骨折端得到加压,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好,冲洗伤口,置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切口,术毕。

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1.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术区常规消毒、铺单,贴皮肤保护膜。

2.取股骨外侧入路,以骨折线为中心切口约10cm,切开皮肤、皮下及阔筋膜,钝性分离肌肉,暴露股骨骨折端。

术中见股骨干粉碎性骨折,肌肉等软组织挫伤严重。

清除骨折断端软组织后,行骨折复位,持骨器维持。

取10孔钢板置于股骨外侧,依次钻孔、测深、攻丝后拧入合适长度螺钉10枚。

术中检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钢板内固定牢靠。

3.碘伏冲洗切口,松开止血带,彻底止血后,放置引流管一根,清点纱布、器械无误,逐层缝合切口。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出血约300ml,术毕安返。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1.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术区常规消毒、铺单,贴皮肤保护膜。

2.于左右股骨大粗隆上方做长约5 cm的纵切口,切开皮肤皮下,于大转子尖端劈开臀中肌,显露臀中肌窝,沿股骨纵轴方向钻开骨皮质,髓腔扩大钻扩髓至φ10#11#,选择φ10#,380mm 400mm,交锁髓内钉,连接导杆,自大转子钻孔处打入股骨髓腔,C臂X线透视下复位骨折并将髓内钉打入远骨折端,连接远端瞄准器,于股骨下端前方瞄准器下钻孔,钻透一侧骨皮质,将定位杆经所钻孔抵住髓内钉远端,以侧块固定。

于股骨下方外侧瞄准器侧孔处做长约1.5cm切口两个,切开皮肤皮下,瞄准器钻套保护下分别于股骨上钻孔,经锁钉孔穿透对侧骨皮质,安放合适长度的锁钉二枚。

同法于近端瞄准器下锁定近端两枚锁钉。

透视下见骨折复位及锁定情况良好。

3.碘伏冲洗切口,逐层缝合。

术中顺利,麻醉满意,出血不多,术毕安返。

股骨干骨折外固定架固定1.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术区常规消毒、铺单。

做前外侧纵行切口约4cm,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钝性分离肌肉,显露骨折线,剥离两断端骨膜,清除断端软组织,骨折复位后,持骨器维持;自切口前外侧选择进钉点,做6个纵行小切口长约0.6cm,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切开骨膜,上软组织保护器,用5.0mm钻头打孔,上6.0mm螺钉6枚,安装外固定支架,调整将外固定架加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