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带答案)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库(部分)

1.什么叫烃类的热裂解?

答: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2.目前世界上主要乙烯生产国的产量是多少?

答:

3.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答:一次反应: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炭的反应。

4.什么叫键能?

答:指1.01*10^5Pa和25摄氏度下(常温常压下),将1mol理想气体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所需要的能量(单位为KJ.mol-1)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是表征化学键强度的物理量,可以用键断裂时所需的能量大小来衡量。

5. 简述一次裂解反应的规律性。

答:(1)烷烃—正构烷烃最有利于生成乙烯,丙烯,分子量愈小则烯烃的总收率愈

高。异构烷烃的烯烃总收率低于同碳原子的正构烷烃。随着分子量增大,这种差别越小。(2)环烷烃—在通常裂解条件下,环烷烃生成烯烃的反应优于生成单烯烃的反应。含环烷烃较多的原料,乙烯的收率较低。

(3)芳烃—无侧链的芳烃基本上不易裂解为烯烃;有侧链的芳烃主要是侧链逐步断裂及脱氢。芳烃主要倾向于脱氢缩合生成稠环芳烃,直至结焦。

(4)烯烃—大分子的烯烃能裂解为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烯烃脱氢生成的二烯烃能进一步反应生成芳烃和焦。

(5)各类烃裂解的难易顺序可归纳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C6>C5)>芳烃

6. 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

答:(1)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①脱氢反应②断链反应

(2)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 ①烯烃的裂解②烯烃的聚合、环化和缩合③烯烃的加氢和脱氢④积炭和结焦

7. 什么叫焦,什么叫碳?结焦与生碳的区别有哪些?

答: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1200K)通过芳烃缩合而成

生碳是在较高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和的碳原子。

结焦与生碳的区别:

机理不同:碳要经过乙炔阶段才能发生;焦要经过芳烃缩合才能发生

温度不同:高温下(900℃~1100℃)生成乙炔,生成碳;低温下(600℃左右)芳烃缩合生成焦

组成不同:碳只含炭,不含杂质;焦还含有氢

8. 试述烃类热裂解的反应机理。 答:以乙烷为例:C2H6 → C2H4+H2

链终止:

9. 什么叫一级反应?写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和以转化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式。 答:是指凡是反应速度只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反应。 例如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H 2O 2→H 2O+1/2O 2

10. 烃类裂解有什么特点? 答:(1)高温,吸热量大

(2)低烃分压,短停留时间,避免二次反应的发生 (3)反应产物是复杂的混合物

11. 裂解供热方式有哪两种?

答:裂解供热方式有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两种。

12. 什么叫族组成,PONA 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芳烃指数?什么叫特性因素? 答:(1)定义:是指原料烃分子中所含各族烃的质量百分比 P —烷族烃 N —环烷族烃 O —烯族烃 A —芳香族烃

(2)芳烃指数即美国矿务局关联指数(U.S.Bureau of Mines Correlation Index ),简称BMCI 。用于表征柴油等重质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BMCI 值的计算式是: BMCI=48640/TV+473.7×d15.615.6-456.8 TV=(T10+ T30+ T50+ T70+ T90)/5 TV —体积平均沸点,K

T10、T30…—分别代表恩氏蒸馏馏出体积为10%,30%…时的温度,K 基准:n-C6H14的BMCI=0 芳烃的BMCI=100

(3)特性因素是用作反映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用K 表示。

可按下式算出

T 立—立方平均沸点;

xiv —I 组分的体积分率; Ti —I 组分的沸点,k 。

1315.63

1311.216

n iV i i T K d T x T ==??= ???∑

立立

13. 裂解炉温度对烃的转化率有何影响,为什么说提高裂解温度更有利于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的竞争?

答: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①影响一次产物分布;

②影响一次反对二次反应的竞争。

一次反应的活化能大于二次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k1/k2的和比值,也即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相对速度,提高乙烯的收率。

14. 什么叫停留时间,停留时间与裂解产物分布有何影响?

答:物料从反应开始到达某一转化率时在反应器内经历的时间叫停留时间。

由于存在二次反应,故每一种原料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裂解时,都有一个得到最大乙烯收率的适宜停留时间。

15. 应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推导低烃分压有利于裂解反应进行的结论。

答:

16. 为什么要采用加入稀释剂的方法来实现减压的目的?在裂解反应中,工业上采用水蒸汽作为稀释剂的优点是什么?

答:这是因为:

1) 裂解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如果系统在减压下操作,当某些管件连接不严密时,可能漏入空气,不仅会使裂解原料和产物部分氧化而造成损失,更严重的是空气与裂解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而导致爆炸;

2)减压操作对后续分离部分的压缩操作也不利,要增加能耗。

工业上采用水蒸汽作为稀释剂的优点是:

1) 水蒸汽热容量大,能对炉管温度起稳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炉管;

2) 水蒸汽与产物易分离,与产物不起反应,对裂解气的质量无影响;

3) 水蒸汽可以抑制原料中的硫对合金钢裂解管的腐蚀作用,可以保护裂解炉管;

4) 水蒸气在高温下能与裂解管中的沉积焦炭发生如下反应:

C + H2O H2 + CO

具有对炉管的清焦作用;

5) 水蒸气对金属表面起一定的氧化作用,形成氧化物薄膜,减轻了铁和镍对烃类气体分解生碳的催化作用。

17. 什么叫KSF,为什么要用正戊烷作为衡量石脑油裂解深度的当量组分。

答:KSF是综合考虑了原料性质、停留时间和裂解温度三方面影响作为衡量重质原料裂解深度的指标。因为在任何轻质油中正戊烷总是存在的,它在裂解过程中只有减少,不会增加。其裂解余下的量亦能测定,选他作当量组分,足以衡量原料的裂解深度。

18. 为了提高烯烃收率裂解反应条件应如何控制?

答:适量的提高裂解温度,减少停留时间,降低烃的分压,添加适量稀释剂。

19. 为什么要对裂解气急冷,急冷有哪两种?

用列解管出来的裂解气是富含烯烃的气体和大量的水蒸气,温度在727~927之间,烯烃反应性很强,若放任它们在高温度下长时间停留,仍会继续发生二次反应,引起结焦,烯烃收率

下降和生成很多副产物,因此必须急冷终止反应。

急冷气有:直接急冷气间接急冷气两种

20. 管式裂解炉结焦的现象有哪些,如何清焦?

答:结焦现象

●炉管投料量不变的情况下,进口压力增大,压差增大。

●从管孔观察可看到辐射室裂解管壁上某些地方因过热而出现光亮点

●投料量不变及管出口温度不变但燃料消耗量增加

●裂解器中乙烯含量下降

清焦方法:停炉清焦法、不停炉清焦法

21.裂解气净化分离的任务是什么?裂解气的分离方法有哪几种?

答:裂解气是很复杂的混合气体,要从中分离出高纯度的乙烯和丙烯等产品,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净化与分离过程。

裂解器的分离方法有:深冷分离法油吸收精馏法

22. 什么是深冷?什么是深冷分离?深冷分离流程包括那几部分?

答:在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冷冻温度≦-100℃的称为深度冷冻,简称“深冷”。

深冷分离法就是利用裂解气中各种烃的相对挥发度不同,在低温下除了氢气和甲烷以外,把其余的烃类都冷凝下来,然后在精馏塔内进行多组分精馏分离,利用不同的精馏塔,把各种烃逐个分离下来。其实质是冷凝精馏过程。

深冷分离法流程:(1)气体净化系统(2)压缩和冷冻系统(3)精馏分离系统

23. 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有哪些组分?若这些气体过多时,对分离过程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工业上采用什么方法来脱除酸性气体?

答: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和硫化氢(H2S)。另外还有少量的有机硫化物。

这些酸性气体含量过多时,对分离过程会带来如下的危害:

硫化氢能腐蚀设备管道,并能使干燥用的分子筛寿命缩短,还能使加氢脱炔用的催化剂中毒;

二氧化碳能在深冷的操作中结成干冰,堵塞设备和管道,影响正常生产;二氧化碳和硫化物会破坏聚合催化剂的活性;二氧化碳在循环乙烯中积累,降低乙烯的有效压力,从而影响聚合速度和聚乙烯的分子量。

工业上常用化学吸收法,来洗涤裂解气一般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乙醇胺溶液

24.水在裂解气深冷分离中有什么危害?工业上常采用什么方法脱除裂解气中的水分?答:在低温下,水能冻结成冰,并且能和轻质烃类形成固体结晶水合物。冰和水合物凝结在管壁上,轻则增大动力消耗,重则堵塞管道,影响正常生产。

工业上采用吸附的方法脱水,用分子筛、活性氧化铝或者硅胶作吸附剂。

25.什么叫分子筛?分子筛吸附有哪些特点,有哪些规律?

答:狭义上讲,分子筛是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由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通过氧桥键相连而形成

特点:吸附水含量高、脱水效能高、

规律:分子筛吸附水蒸汽容量,随温度变化很敏感。分子筛吸附水释放热过程,所以低温有利于放热的吸附过程,高温则有利于吸热的托付过程。

26. 裂解气为什么要脱除乙炔和一氧化碳?工业上脱除炔烃的方法有哪些?

答:聚合用的乙烯,应严格限制乙烯中乙炔的含量。乙炔会造成聚合催化剂的中毒,会降低乙烯的分压。在高压聚乙烯生产中,当乙炔积累过多后,会引起爆炸。

工业上脱炔的主要是采用催化加氢法,少量用丙酮吸收法。

27.什么叫前加氢流程?什么叫后加氢流程?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加氢过程设在脱甲烷塔以前进行加氢脱炔的叫做前加氢。前加氢又叫做自给加氢。设在脱甲烷塔以后进行加氢脱炔的叫做后加氢。前加氢流程的优点是氢气可以自给,缺点是氢气是过量的,氢气的分压比较高,会降低加氢的选择性,增大乙烯的损失。后加氢的优点是组分少,选择性高;催化剂寿命长;产品纯度高。缺点是能量利用不如前加氢流程,流程也比前加氢流程复杂。

28. 为什么裂解气要进行压缩?为什么要采用分段压缩?

答:裂解气压缩的目的是①使分离温度不太低②少耗冷量。

为了节省能量,降低压缩的功率,气体压缩一般都采用多段压缩,段与段段与段之间都设置中间冷却器。

29.简述三种深冷分离流程并画简图,三种深冷分离流程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脱丙塔塔底温度为什不能超过100℃?

答:1)顺序分离流程 2)前脱乙烷分离流程3)前脱丙烷分离流程

共同点:①先将不同C源自顺分开,再分离同一C原子数的烷烃和烯烃②最终出产品的乙烯塔和丙烯塔并联安排,且排在最后,作为二元组分的精馏处理。

不同点:①精馏塔的排列顺序不同,即脱甲烷塔,脱乙烷塔、脱丙烷塔;前脱乙烷为2、1、3;前脱丙烷为3、1、2②加氢脱炔位置不同。前脱乙烷和前脱丙烷为前加氢,顺序深冷为后加氢。③冷箱位置不同:顺序分离流程和前脱丙烷流程的冷箱是在脱甲烷塔之前。而前脱乙烷流程的冷箱是在脱甲烷塔之后. 脱乙烷塔塔底的液体进入脱丙烷塔,在塔顶分出C3馏分,塔底的液体为C4以上馏分,液体里面含有二烯烃,二烯烃容易聚合结焦,所以脱丙烷塔塔底温度不宜超过100℃

30.什么叫“前冷”流程,什么叫“后冷”流程?前冷流程有什么优缺点?

答:后冷流程是冷箱放在脱甲烷塔之后来处理塔顶气体;

前冷是冷箱放在脱甲烷塔之前来处理脱甲烷塔的进料。

前冷优点:前冷流程分离出的氢气浓度高,氢气含量90%左右

缺点:前冷流程也有缺点:脱甲烷塔的操作弹性比后冷要低一些,流程比较复杂,仪表自动化程度要求比较高

31.脱甲烷塔在深冷分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脱甲烷塔的特点是什么?

答:脱甲烷塔是裂解气分离的关键,脱甲烷塔系统在整个分离部分中冷量消耗占得比例较大。脱甲烷塔的作用是将C01、H2以及一些惰性气体与C2以上的组分进行分离。甲烷塔的特点是其塔顶流出的物中有不凝性气体氢气,因此脱甲烷塔的精馏段有其特殊性。

32. 脱甲烷过程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乙烯塔在深冷分离中的地位是什么?乙烯塔应当怎样改进?

答:高压法和低压法

低压法优点:分离效果好,乙烯收率高缺点:需耐低温钢、多一套甲烷制冷系统、流程比较复杂

高压法优点:不必使用甲烷制冷系统,只需液态乙烯冷剂。

乙烯塔在深冷分离装置中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塔,

改进:乙烯塔之前要加装第二次脱甲烷塔,采取中间再沸器来回收冷量

33.简述影响乙烯回收的诸因素。

答:1.原料气的组成2.压力的影响 3.温度的影响

34.能量回收在整个裂解工艺流程中,主要有哪三个途径?

答:1急冷回收热能的利用 2.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3.深冷过程冷量的有效利用

35. 脱甲烷塔和乙烯塔采用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中间冷凝塔优点:节省能耗塔顶可省去外来冷剂制冷的冷凝器降低乙烯的损失缺点:若中间冷凝器负荷大时会导致板数增加,投资经费增加

中间再沸器优点:节省能量有助于回收冷量

缺点:塔板数会大于不设中间再沸器的一般甲烷塔的板数

36. 举例说明复迭制冷的原理。

答:为了获得-100℃级位的冷量,需要乙烯为冷剂,但乙烯的临界温度为9.5℃,低于冷却水的温度因此不能用冷却水来使乙烯冷凝,这样就不能构成乙烯蒸汽压缩冷冻循环。此时,需要采用另一冷凝剂氨或丙烯,使乙烯冷到临界温度以下,发生冷凝过程向氨或丙烯排热,这样氨或丙烯的冷冻循环可以和乙烯的制冷循环复叠起来组成复迭制冷

37. 多级循环制冷的原理是什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多级循环,制冷的能量得到合理利用?

答:

38. 什么叫热泵?

答:以消耗一部分低品位能源(机械能、电能或高温热能)为补偿,使热能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传递的装置。

39. 精馏塔的热泵制冷方式有哪几种?

答:3种。分别是闭式热泵,开式A型热泵,开式B型热泵

40.除了烃类裂解制乙烯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有可能生产乙烯?

答:一, 乙醇催化脱水二,以甲烷或合成气为原料制取乙烯

41.烃类裂解生产乙炔,必须满足哪三个条件?

答:(1)迅速供给大量反应热。

(2)反应区温度很高(1227~1527)

(3) 反应时间特别短(0.01~0.001s一下),而且反应物一离开反应区应即被急冷,以终止二次反应,避免乙炔的损失。

42.烃类裂解生产乙炔并联产乙烯,有哪两种方法?氧化裂解法有什么优缺点?

答:方法:(1)氧化裂解法(2)高温水蒸气裂解法

氧化裂解法优点:此法原料适应性广,设备简单,热效率高,除得到乙炔乙烯外,同时得到大量合成气。缺点:乙炔浓度不高,耗氧量大,系统容易发生爆炸,要求有高灵敏度的氮气自动保护装置。

43.乙炔的分离提纯常采用什么方法?

答:溶剂吸收法

44.催化脱氢反应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答:脱氢反应是加氢反应的逆反应,在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采用催化脱氢反应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低级烷烃的催化脱氢--生成相应的烯烃 CH3CH2CH2CH3 ----> CH3CH2CH=CH2 + H2 2.烯烃的催化脱氢--生成相应的二烯烃 CH3CH2CH=CH2 ---->CH2=CH-CH=CH2 + H2 3.烷基芳烃的催化脱氢--生成相应的烯基芳烃 C6H5-C2H5 ---> C6H5-C2H3 + H2

4.环烷烃的催化脱氢--生成相应环烯烃或芳烃 C5H10 --> C5H8+H2 ;C6H12 --> C6H6+3H2 5.异戊烯氧化脱氢制异戊二烯 iC5H10+1/2O2 --> CH2=CHC(CH3)=CH2+H2

用途:合成橡胶单体

6.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C6H5C2H5 --> C6H5CH=CH2+H2

用途:聚苯乙烯塑料单体;ABS工程塑料单体;合成橡胶单体;合成离子交换树脂

7.二乙苯脱氢制二乙烯基苯 C2H5-C6H4-C2H5 --> CH2=CH-C6H4-CH=CH2+2H2

用途:合成离子交换树脂

8.对甲乙苯脱氢制对甲基苯乙烯 CH3-C6H4-C2H5 --> CH3-C6H4-CH=CH2+H2

用途:聚对甲基苯乙烯塑料

9.正十二烷脱氢制正十二烯 n-C12H26 --> n-C12H24 + H2

用途:合成洗涤剂原料

10.甲醇氧化脱氢制甲醛 CH3OH+O2 --> HCHO+H2O+H2 (空气不足量)

用途:合成染料、农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11.乙醇氧化脱氢制乙醛 CH3CH2OH+O2 -->CH3CHO+H2O+H2(空气不足量) 用途:有机原料

12.乙醇脱氢制乙醛 CH3CH2OH --> CH3CHO+H2

用途:有机原料

13.异丙醇脱氢制丙酮 CH3CH(CH3)OH --> CH3C(CH3)=O+H2

用途:溶剂,有机原料

14.正己烷脱氢芳构化 nC6H14 --> C6H6+4H2O

用途:溶剂,有机原料

15.正庚烷脱氢芳构化 nC7H16 --> C6H5-CH3+4H2O

用途:溶剂,有机原料

45.为什么催化脱氢反应很重要?

答:

46.在脱氢反应中水蒸汽作为稀释剂有什么优点、作用?

答:水蒸气具有许多优点:容易分离;热容量大;提高了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有利于消除催化剂表面上沉积的焦炭。

作用:(1)降低烃的分压,改善化学平衡,提高平衡转化率;(2)水蒸气与催化剂表面的焦碳,发生水煤气反应,从而达到清焦作用;(3)提供反应所需要的热量。

47.什么叫做平行副反应?什么叫做连串副反应?

答:平行副反应的类型主要是裂解反应。烃类分子中的C-C键断裂,生成分子量比较小的烷烃和烯烃。

连串副反应主要是生成的产物进一步的裂解、脱氢缩合或聚合生成焦油或者焦。

48.为什么烃类的脱氢反应要选用选择性良好的催化剂?

答:能有选择性地加快脱氢反应的速度,对裂解反应、水蒸气转化、聚合等副反应没有或很少有催化作用

49.烃类脱氢催化剂应当有什么样的要求?

答:(1)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2)热稳定性好(3)化学稳定性(4)抗结焦性能好,容易再生

50.烃类脱氢催化剂有哪几类?

答:(1)氧化铬-氧化铝系催化剂(2)氧化铁系催化剂(3)磷酸钙镍系催化剂

51.为什么烃类采用氧化铁系催化剂脱氢时,总以水蒸气做稀释剂?

答:水蒸气是氧化性气体,在大量水蒸气存在下,可以阻止氧化铁被过度还原,从而获得比较高的选择性。

52.采用小颗粒催化剂对脱氢反应速度和选择性有哪些影响?

答:采用小颗粒催化剂,不仅可以提高脱氢反应速度,也有利于提高脱氢选择性。

反应速度是表面反应控制,但内扩散对主反应的速度也有影响,而对副反应的速度却影响很小。因此当催化剂颗粒减小时,主反应的速度因为有效扩散系数的增大而加快,但是副反应的反应速度却没有显著的变化,结果造成选择性上升

53.影响脱氢反应过程的主要操作参数有哪几个?

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稀释剂用量和原料烃空速。

54. 苯乙烯的生产方法有几种?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分哪两步?

答:(一)从裂解汽油中提取(二)乙苯脱氢法

第一步苯用乙烯烷基化合成乙苯第二步乙苯催化脱氢合成苯乙烯

55. 乙苯脱氢时发生哪些副反应?

答:副反应:C6H5-CH2CH3 ——> C6H6+C2H4

平行副反应:C6H5-CH2CH3——> C6H5-CH3+CH4

连串副反应:n(C6H5-CH=CH2) 一>一[CH-CH2一] n一

|

C6H5

C6H5-CH=CH2 + 2H2 ——> C6H5-CH3+CH4

56. 用热力学分析的方法说明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稀释剂对乙苯脱氢的影响? 答:(1)温度对乙苯脱氢的影响

表1 乙苯脱氢反应的平衡常数

乙苯液空速(LHSV )1hr-1,

乙苯/H2O(体积比)=1/1.3 (dlnKp/dT)p=(△H/R)*(1/T2) dlnKp=(△H/R)*(dT/T2) =(△H/R)*[(-1/T2)-(-1/T1)] =(△H/R)*(-1/T2+1/T1)>0

dlnKp>0,T 升高,则Kp 也升高。

(2)压力对乙苯脱氢的影响 a ——>b+c

Kp=(PBb)*(PCc)/(PAa)

=[(yBb)*(yCc)/(yAa)]*[P(b+c-a)] =[(yBb)*(yCc)/(yAa)]*P △V

(3)催化剂

1.对催化剂的要求:适宜的活性;高的选择性;热稳定性好(催化剂不融熔);化学稳定性好(不会被水蒸气破坏);抗结焦性能好;易再生。

2.催化剂类型:(1)氧化镁系:(2)氧化铁系(3)贵重金属催化剂:例如Pt ……

3.催化剂中各组分的作用:

(1) Fe、Fe3O4 (活性组分)

(2)氧化铬Cr2O3 能使催化剂不熔融,但它有毒

(3)氧化钾

(4)多组份: Mo2O3CeO2

Fe2O3-Mo2O3-CeO2-K2O

无铬催化剂

57. 工业上生产苯乙烯的反应器型式有哪两种?其结构如何?采用这两种反应器的工艺流程有什么主要区别?两种流程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多管等温型反应器结构是以烟道气为热载体,反应器放在加热炉内,由高温烟道气,将反应所需要的热量通过管壁传递给催化剂床层

采用多管等温反应器脱氢

优点:水蒸气的消耗量约为绝热式反应器的二分之一,乙苯转化率高,苯乙烯的选择性高。缺点:等温反应器结构复杂,而且需要大量的特殊合金钢材,反应器制造费用高,因此,大规模的生产装置,都采用绝热型反应器。

(2)绝热型反应器结构所需要的热源是由过热水蒸气直接带入反应系统。单段绝热反应器脱氢的优点:结构简单,设备造价低,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能力大;

单段绝热反应器脱氢的缺点:反应器进出口温差大;转化率比较低;选择性也比较低。过热水蒸气用量大。

采用这两种不同型式反应器的工艺流程,主要差别:脱氢部分的水蒸气用量不同;热量的供给和回收利用方式不同。

58.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绝热反应器和脱氢条件有哪些改进措施?

答:(1)采用几个单段绝热反应器串联使用

(2)采用二段绝热反应器

(3)采用多段径向绝热反应器

(4)应用绝热反应器和等温反应器联用技术

(5)采用三段绝热反应

59. 乙苯-苯乙烯精馏分离有什么特点?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答:乙苯-苯乙烯的分离是最关键的部分。由于两者的沸点只差9℃,分离时要求的塔板数比较多,另外苯乙烯在温度高的时候容易自聚,它的聚合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为了减少聚合反应的发生,除了在精馏塔内加阻聚剂以外,塔底温度还应控制在90℃以内,因此必须采用减压操作。

60. 苯乙烯的贮存有什么要求?

答:温度的控制,阻聚剂的添加量和溶解含量以及贮存设备的材质

61.什么叫氧化脱氢反应?氧化脱氢反应中,氢的接受体有哪几种?

答:如果在脱氢反应系统中加入能够和氢相结合的所谓氢“接受体”,随时去掉反应所生成的氢,这样就可使平衡向脱氢方向转移,转化率就可大幅度提高。这种类型的反应称为氧化脱氢反应。

氧化脱氢反应氢的“接受体”:氧气(或空气)、卤素和含硫化物等。

62.在氧化脱氢反应中,以卤素为氢接受体有什么缺点?

答:(1)HX对设备有腐蚀性,在有水蒸气存在时腐蚀更为严重。

(2)卤素成本高(特别是碘),回收复杂,损耗量大。

(3)生成的烯与二烯烃容易与卤素或者卤化物加成,生成有机卤化物,影响选择性,造成碘和原料烃的损失。

63.在氧化脱氢反应中,以SO2为氢接受体有什么缺点?

答:具有腐蚀性;会有硫析出,长期运转,会堵塞管道;催化剂很容易结焦,而且不容易除去;在反应过程中会使催化剂部分转化,生成含硫化合物,因此必须经常用空气再生;产物烯烃、二烯烃容易与硫化物发生反应,形成含硫化合物,影响选择性。

64.工业上生产丁二烯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1)从烃类裂解制乙烯的联产物中的C4馏分中分离得到;

(2)由丁烷或者丁烯,采用催化脱氢法制取;

(3)由丁烯,采用氧化脱氢方法制取。

65.氧化脱氢法由丁烯制丁二烯有什么优缺点?

答:优点为:水蒸气和燃料消耗低;丁烯单程转化率高;催化剂寿命长、而且不需要再生;缺点为: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66.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有哪些主要副反应?

答:丁烯氧化脱氢过程,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 丁烯、丁二烯氧化降解,生成饱和或者不饱和的小于4个碳原子的醛、酮、酸等含氧化合物,如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低级有机酸等;

(2)丁烯、丁二烯氧化,生成呋喃、丁烯醛、丁酮等;

(3)丁烯、丁二烯完全氧化,生成CO和CO2及H2O;

(4)丁烯、丁二烯氧化脱氢环化,生成芳烃;

(5)丁烯、丁二烯深度氧化脱氢,生成乙烯基乙炔、甲基乙炔等;

(6)反应产物和反应副产物的聚合结焦。

67.正丁烯在铁酸盐尖晶石催化剂上氧化脱氢制丁二烯,需要控制的操作参数有哪几个?各个参数对反应有什么影响?

答:正丁烯在铁酸盐尖晶石催化剂上氧化脱氢,制取丁二烯,一般采用绝热式反应器,所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1)氧与正丁烯的用量比;氧的过量为一般理论量的50℅;

(2)水蒸气与正丁烯的用量比;已采用达到最高选择性的最小用量比;

(3)反应器的入口温度;适宜的温度为327℃~547℃

(4)反应器的入口压力;降低反应入口压力可提高选择性和收率;

(5)正丁烯空速;600/h或更多;

(6)原料纯度;原料中的异丁烯的含量要严格要求。

68.丁烯催化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工艺流程主要分哪几个部分?

答:特点:

(1)强放热反应,必须及时移去反应热;

(2)产物沸点低,在酸存在下容易自聚;

(3)副产物类型多,其中不饱和的含氧化合物在一定压力、温度条件下,容易自聚,而且,在酸的存在下,加速了自聚的速度。副产物大部分溶于水,因此可用水作溶剂,使丁烯及丁二烯与副产物分离。

正丁烯氧化脱氢,生成丁二烯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三部分:

(1)反应部分;(2)丁二烯的分离和精制;(3)没有转化的正丁烯的回收。

69.丁二烯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丁二烯不仅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11.5%(体积)),而且能与空气中氧气形成具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过氧化物的的生成,增加了贮藏和蒸馏过程中的危险性,并能促进丁二烯的聚合。为了防止过氧化物的生成,在精馏和贮藏过程中,应避免与空气接触。

70.氧化脱氢法与催化脱氢法相比,有什么优点?

答:氧化脱氢法的原料单耗最小;正丁烯单程转化率高;丁二烯选择性高;丁二烯单程收率高;水蒸气单耗最低;在技术经济指标方面的优越性更为显著。

71. 催化氧化过程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强放热反应;反应不可逆; 过程易燃易爆; 氧化途径复杂多样

72. 均相催化氧化主要分哪两种类型,并解释之。

答:催化自氧化反应和络合催化氧化反应。

73. 影响氧化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答:1.杂质的影响;2.温度和氧气分压的影响;3.氧化气空速的影响;4.溶剂的影响;5.转化率的控制和返混

74. 醋酸生产工艺路线有哪些?

答:乙醛法;丁烷或轻油氧化法;乙烯直接氧化法;乙烷催化氧化联产醋酸和乙烯法;甲醇羰基化法

75. 写出氧化异丙苯反应机理的反应式。

答:P161

76. 何谓Warber法?

答:乙烯均相络合催化氧化制乙醛的新工艺,称瓦克(wacker)法。该方法是以PdCl2-CuCl2-HCl的水溶液为催化剂,具有很高选择性

77. 叙述乙烯氧化制乙醛反应机理(写出三个基本反应方程式即可),反应用的催化剂是什

么?

答:P155

78. 乙烯均相氧化制乙醛一段法的工艺流程有什么改进措施?

答:P159

79. 液相均相催化氧化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

1. 反应条件缓和,有较高的选择性

2. 反应热的除去比较方便,有些氧化可用反应物或溶剂的蒸发以移走反应热

3. 反应温度易控,温度分布均匀

4. 反应设备结构简单,生产能力高

缺点: 设备腐蚀性大;废水量大;催化剂回收问题

80.什么叫羰化反应?羰化反应分哪两大类?什么叫OXO反应(羰基合成反应,氢甲酰化反应)?

答:随着一碳化学的发展,由一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类型逐渐增多,现在将在过渡金属络合物(主要是羰基络合物)催化剂的存在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羰基(>CO)的反应,都归入羰化反应的范畴,统称为羰化反应。其中主要有两大类:1、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化反应2、甲醇的羰化反应。

由于羰化合成反应的结果是在不饱和化合物双键两端碳原子上,分别加上了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甲酰基, 所以又称为氢甲酰化反应(OXO反应,或称为羰基合成反应)

81.为什么甲醇甲醇羰化反应是发展一碳化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答:应用甲醇羰化反应,可以合成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甲醇可以由煤或者天然气为原料制得。所以以上这些反应,是以煤或者天然气为原料,发展一碳化学产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82.写出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主要反应方程式和两个平行副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答:主反应: CH3CH=CH2 + H2 + CO ---> CH3CH2CH2CHO

副反应: CH3CH=CH2 + H2 ---> CH3CH2CH3

83.对丙烯的氢甲酰化反应,工业上常采用哪两种催化剂?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工业上采用的有:羰基钴和羰基铑催化剂

羰基钴催化剂

羰基钴催化剂的主要优点:羰基钴催化剂的成本低;

羰基钴催化剂的主要缺点:热稳定性差,在操作中容易分解析出钴,而失去活性。因此在操作中必须要增加一氧化碳的分压。

膦羰基铑催化剂

这种催化剂的主要优点是选择性好,产品主要是醛,副反应少、醛醛缩合和醇醛缩合等连串副反应很少发生,或者根本不发生,活性也比羰基氢钴高102~104倍,正/异醛比率也高。

84.影响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因素主要有哪几个?它们对反应的影响各有什么规律?

答:因素主要有三个:(1)温度;(2)CO分压、H2分压和总压;(3)溶剂

1.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但正/异醛的比率降低,重组份和醇的生成量增加

2. CO分压、H2分压和总压的影响:增加CO分压,会使反应速度减慢,但CO分压太低,对反应也不利。

3.溶剂的影响:溶剂的主要作用是:

(1)溶解催化剂;

(2)当原料是气态烃时,使用溶剂能使反应在液相中进行,对气-液间传质有利;

(3)作为稀释剂可以带走反应热

85.写出以丙烯为原料,用氢甲酰化法生产辛醇的三个反应过程和反应方程式;生产丁醇的两个反应过程和反应方程式。

答: 1.在金属羰基络合物催化剂存在下,丙烯氢甲酰化法合成丁醛:

CH3CH=CH2 + CO + H2 --> CH3CH2CH2CHO

其中主要包括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的分离和醛的精制3个过程。

2.丁醛在碱催化剂存在下,缩合为辛烯醛

3.辛烯醛加氢合成2-乙基己醇(辛醇):

这一步主要包括加氢和产品精制两个过程。如果用氢甲酰化法生产丁醇,则氢甲酰化和加氢两个过程就可以了。

86.在丙烯低压氢甲酰化法合成正丁醛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对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写出合成气净化、丙烯气净化的主要反应方程式。

答:本流程中合成气是由渣油经氧化制得的。含有氨、金属羰基化合物、氯化物、硫化物等杂质

H2+1/2O2→H2O

H2S+ZnO→ZnS+H2O

丙烯中含有少量硫化物、氯化物、氧及二烯烃和炔烃等杂质,有机硫用水解法脱除:CS2+H2O→H2S+CO

COS+H2O→H2S+CO2

氯甲烷或氯乙烯等有机氯与浸渍于活性炭上的铜作用生成CuCl2而除去:

RCl+Cu→RH+CuCl2

87. 丙烯低压氢甲酰化法生产丁辛醇的工艺流程分哪几大部分?

答:丙烯低压氢甲酰化法合成正丁醛;正丁醛缩合制辛烯醛;辛烯醛加氢制2-乙基己醇

88.丙烯低压氢甲酰化法生产丁辛醇的工艺有什么优缺点?

答:主要优点如下:

(1)由于低压法反应条件缓和,不需要特殊高压设备,也不需要特殊材质,耗电少,操作容易控制,工作人员少,操作和维修费用少。

(2)副反应少,正/异醛比率高达12~15:1,高沸点产物少,而且没有醇生成,产品收率高,原料消耗少。

(3)催化剂容易分离,利用率高,损失少,虽然铑比较昂贵,但仍能在工业上大规模使用。

(4)污染排放物非常少,接近无公害工艺。

低压法的主要不足是:作为催化剂的铑资源稀少,价格十分昂贵。此外,配位体三苯基膦有毒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89.氢甲酰化反应有哪些进展?

答:低压氢甲酰化法生产(丁)辛醇有许多优越性,但因为铑价格昂贵,催化剂制备和回收复杂等因素,目前正在从开发新催化剂体系和改进工艺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90. 什么叫氯化?烃类的氯化产品用途:

答:在化合物分子中引入氯原子以生产氯的衍生物的反应过程统称为氯化。

烃类的氯化产品用途:P347.348

91. 氯化反应主要有哪几类?

答:1.加成氯化

例如:

CH2=CH2+Cl2 ---> ClCH2CH2Cl

C2H2+HCl ------> CH2=CHCl

CH3CH=CH2+HOCl ----> CH3-CH-CH2

| |

OH Cl

2.取代氯化

例如:

CH4+Cl2 -----> CH3Cl + HCl

CH3CH=CH2+Cl2----->CH2CH=CH2+HCl

|

Cl

C6H6+Cl2 -----> C6H5Cl + HCl

3.氧氯化

例如:

2CH2=CH2+4HCl+O2 2Cl-CH2-CH2-Cl+2H2O

2C6H6+2HCl+O2 -----> 2C6H5Cl+2H2O

氯化反应所用到氯化剂有:

常用:Cl2、HCl、HOCl(即Cl2+H2O);

不常用:COCl2、SO2Cl2、PCl5、PCl。

92. 主要的氯化方法有哪几种?

答:按促进氯化反应的手段分,工业上采用的氯化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

(1)热氯化法

定义:以热能来激发氯分子,使其解离成氯自由基,进而与烃类分子发生反应,而生成各种氯衍生物。

例如:甲烷氯化制取甲烷氯衍生物;

丙烯氯化制取2-氯丙烯等。

(2)光氯化法

定义:以光子来激发氯分子,使其解离成氯自由基,进而与烃类分子发生反应,而生成各种氯衍生物,实现氯化反应。

光氯化反应是在液相中进行,反应条件比较缓和。

例如:

二氯甲烷在紫外线照射下,氯化生成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苯在紫外线照射下,氯化生成“六六六”等。_

光氯化法可用于加成氯化,也可以用于取代氯化。

(3)催化氯化法

定义:催化氯化法是利用催化剂,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促使氯化反应的进行。

催化氯化法分为:

均相催化氯化和非均相催化氯化;

催化剂:金属卤化物;例如:

FeCl3、CuCl2、AlCl3、TiCl3、TiCl5、HgCl2等。

初此之外,还有:催化光氯化法等。

有的氯化反应不需要采用上述促进方法。

93. 什么叫均相催化氯化法和非均相催化氯化法?

答:均相催化氯化法是将催化剂溶于溶剂中,然后进行氯化反应。

例如:乙烯与氯加成,制备二氯乙烷;

非均相催化氯化法是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组份载于活性炭、浮石、硅胶、氧化铝等载体上,形成固体催化剂,然后进行氯化反应。

例如:苯氯化制备氯苯;

乙炔与氯化氢加成制备氯乙烯;

乙烯氧氯化制备二氯乙烷等。

94. CH4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

答:要使氯化反应能顺利进行,氯与甲烷必须进行充分混合,以避免局部过高,同时温度分布需保持均匀,不使有局部过热现象发生。甲烷热氯化反应温度较高(400摄氏度左右)反应过程中不仅有大量热量放出,且有大量强度腐蚀性氯化氢气体产生。反应器材质必须能耐酸。工业上是采用绝热式反应器,反应释放的热量是由大量过量的甲烷带出。

95. 温度对烯烃的加成氯化反应和取代氯化反应有什么影响?

答:异构烯烃:一般只发生取代反应;在低温下(<-40℃),才能发生加成氯化反应。

正构烯烃:温度低时:与氯发生加成氯化反应;

温度高时:与氯发生取代氯化反应。

96. 乙烯与氯液相加成合成1,2-二氯乙烷的方法有那两种?低温法有什么缺点?高温法有什么优点?

答:低温氯化法,高温氯化法。

低温氯化法的缺点:

(1)反应热没有利用

(2)反应产物要经过水洗,才能除去带出的催化剂

(3)洗涤水需要经过汽提,以回收带出的产物

(4)能耗比较大

(5)催化剂损失比较大,需要经常补充催化剂

(6)有大量污水产生,需要进行污水处理。

高温氯化法的优点:

(1)产物二氯乙烷收率高;

(2)反应热能得到利用:可以作为精馏塔塔底再沸器的热量;

(3)过程中没有污水排出;

(4)不需要补加催化剂;

(5)能耗低;

(6)原料利用率接近99%;

(7)二氯乙烷纯度超过99.99%。

97.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有哪几种?

答:乙炔气相加氯化氢合成氯化氢;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

98. 乙炔与HCl的摩尔比对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选择性有什么影响?应当控制它们的摩尔比是多少?

答:C2H2/HCl的摩尔比对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当C2H2/HCl的用量比大的时候,过量的C2H2会与催化剂的活性组份HgCl2作用,生成1,1-二氯乙烯,并使活性组份HgCl2转化为Hg2Cl2或者析出Hg :

C2H2+2HgCl2 ClCH=CHCl+Hg2Cl2

C2H2+HgCl2 ClCH=CHCl+Hg

Hg2Cl2和Hg没有催化作用,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因此C2H2/HCl的摩尔比不宜过大。

但C2H2/HCl的摩尔比太小,也会降低反应选择性,因为过量的HCl会与氯乙烯进一步发生加成反应,而生成1,1-二氯乙烷:

CH2=CHCl + HCl ----> CH3CCl2

一般采用HCl略为过量,C2H2/HCl=1:1.05~1.1。

99. 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有什么优缺点?

答:优点:(1)技术成熟;(2)流程简单;(3)副反应少;(4)产品纯度高。

缺点:(1)能消耗大:生产电石,要消耗大量电能;

(2)Hg(汞)催化剂有毒,不利于劳动保护。

100. 什么叫氧氯化反应?

答:P356

101. 氧氯化反应催化剂有哪三种类型?

答:金属氯化物;双组份催化剂;多组分催化剂

112. 乙烯氧氯化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副反应有哪三种类型?

答:1.乙烯的深度氧化

C2H4 + 2O2 ----> 2CO + 2H2O

C2H4 + 3O2 ----> 2CO2 + 2H2O

2.生成副产物1,1,2-三氯乙烷和氯乙烷

CH2=CH2 + HCl ----> CH3CH2Cl

ClCH2CH2Cl-->CH2=CH-Cl+HCl

CH2=CH-Cl+HCl+O2--->ClCH2CHCl2

3.其它氯衍生物副产物的生成

还有少量副产物生成,例如: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乙烯、1,1,1-三氯乙烷、顺式-1,2-二氯乙烯等。

这些副产物的总量仅为1,2-二氯乙烷生成量的1%以下。

113. 影响乙烯氧氯化反应的条件主要有哪几个?

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配料比;原料气纯度;停留时间

114. 固定床反应器有什么缺点?有什么改进措施?

答:原因:氧氯化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固定床传热比较差,容易产生局部温度过高,而出现热点;

结果:使反应选择性下降,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催化剂寿命缩短。

固定床反应器改进措施:

目的:为了使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比较均匀;

措施:采用三台固定床反应器串联,氧化剂空气或氧按一定比例,分别通入3台反应器。结果:每台反应器中的物料氧的浓度都比较低,使反应不至于太剧烈;可以减少完全氧化副反应的进行;温度分布比较均匀;而且也能保证混合气体中氧浓度在可燃范围以下,有利于安全操作。

115. 与空气氧氯化法相比,氧气氧氯化法有什么优点?

答:(1)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好,热点温度低;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比较好,热点温度比较低或者不显著,有利于保护催化剂的稳定性;

(2)1,2-二氯乙烷的选择性比较高,HCl的转化率也比较高;

(3)排出系统的废气少,只有空气氧化法的1~5%,或者更少,且可以进一步用于氯化。

(4)氧气氧氯化法乙烯浓度高,有利于提高1,2-二氯乙烷的生成速度和催化剂的生产能力。

(5)氧气氧氯化法,不需要采用溶剂吸收、深冷等方法,回收1,2-二氯乙烷,因此流程比较简单,设备投资费用比较少。

116. 写出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的三步主要反应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答:2CH2=CH2+2Cl2---->2ClCH2CH2Cl

2CH

2=CH

2

+4HCl+O

2

-->2ClCH

2

CH

2

Cl+2H

2

O

4ClCH

2CH

2

Cl----->4CH

2

=CHCl+4HCl

总反应式:4CH

2=CH

2

+2Cl

2

+O

2

-->4CH

2

=CHCl+2H

2

O

117. 影响1,2-二氯乙烷裂解反应的条件有哪几个?

答:原理纯度;裂解温度;停留时间;结焦;裂解炉本身结构;裂解反应压力;温度和压力补偿

石油石化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集 输气工初级选择题1

技能鉴定初级理论 1、大多数气田的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少量非烃类气体。 (A)液态烃类(B)气态烃类(C)环烷烃类(D)非烃类 2、天然气是一种()气体。 (A)低密度、高粘度、无色(B)高密度、高粘度、无色 (C)低密度、低粘度、无色(D)低密度、低粘度、有色 3、天然气的下列组分中,不可燃的组分有() (A)硫化氢(B)一氧化碳(C)硫醇(D)氮气 4、无机学说认为,石油、天然气是由()生成的。 (A)无机物质(B)氧化物(C)水(D)微生物 5、研究认为,石油天然气在转换过程中,温度对转化的影响很大,能将有机质转化成石油的最高温度叫()。 (A)最高门限温度(B)门限温度(C)最低门限温度(D)最佳温度 6、天然气的成因,有机学说认为,在还原环境中,有机质在温度、压力、细菌、()等作用下,慢慢转化成了有和气。 (A)H2O (B)O2(C)CO2(D)催化剂 7、天然气发热量高,其热值约为()。 (A)33.44~39.87MJ/m3(B)33.44~39.87GJ/m3 (C)33.44~39.87kJ/m3(D)33.44~39.87J/m3 8、天然气中甲烷经蒸汽转化和部分氧化可制成全成气(CO+H2),它可生产()和合成气等系列产品。 (A)煤气(B)钾肥(C)甲醇(D)液化气 9、天然气经高温热解可得(),它被誉为“有机合成工业之母”。 (A)甲烷(B)乙烯(C)乙烷(D)乙炔 10、根据天然气的定义,天然气是()。 (A)不可燃烧气体混合物(B)液体混合物(C)甲烷 (D)烃类气体和杂质的混合物 1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乙烷(B)甲烷(C)丙烷(D)丁烷 12、我国规定天然气含硫量在()mg/m3以上的天然气称为酸气。 (A)15 (B)25 (C)20 (D)10 13、天然气体积组成的表述是:在()温度、压力下,单位体积的天然气中某种组分所占的体积分数称为该组分的体积组成。 (A)相同(B)不同(C)有关(D)标准 14、在混合气体中,每一组份气体都服从(),在同温同压下,天然气的摩尔组成在数值上等于它的体积组成。 (A)牛顿定律(B)安培定律(C)阿伏伽德罗定律(D)万有引力定律 15、天然气的组成表示方法通常有()。 (A)体积组成、质量组成、重量组成(B)体积组成、摩尔组成、重量组成(C)摩尔组成、重量组成、体积组成(D)体积组成、摩尔组成、质量组成16、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烃。 (A)碳、氢(B)碳、氧(C)氧、氢(D)氧、硫 17、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其分子式为()。 (A)C2H6(B)CH4(C)C3H8(D)C4H10 18、乙烷、丙烷、丁烷在常温常压下都是()。 (A)液体(B)液固混合物(C)固体(D)气体 19、天然气中的含硫组分可分为()两大类。 (A)硫化氢和硫磺(B)有机硫和硫醚(C)无机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

运动学基础试卷A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2015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期末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平衡角(稳定角) 2、 向心收缩 3、 肩肱节律 4、 牵张反射 5、 人体运动分析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 人体步行时的运动形式包括 、 、 、 。 2、 力量训练的原则有 、 、 、 。 3、 表示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有 、 、 。 4、 制定运动处方应遵循的原则有 原则、 原则、 原则与 原则。 5、 关于心指数,人体安静时, 与 呈线性关系,与 、 不成比例 6.状态反射包括 反射与 反射 7、 姿势的方向性就是 与 间适当关系的能力。 8、 步态控制的三个任务就是 、 与 。 9、 肌筋膜包括 、 与 ,就是与肌纤维 的弹性成分。 三、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 屈伸运动就是指( ) A 、环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B 、 环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的运动 C 、环绕垂直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D 、 环绕矢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E 、环绕垂直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2、 下蹲过程中,下肢处于封闭运动链,因有 ( ) A 、髋、膝与踝关节共同活动 B 、仅髋关节活动 C 、仅膝关节活动 D 、仅踝关节活动 E 、 仅肢体活动 3、 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 ) A 、合力、合力矩为零 B 、 合力为零、合力矩大于零 C 、合力矩为零、合力大于零 D 、多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E 、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 刚体角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对时间变化率的物理量指的就是( ) A 、角速度 B 、角加速度 C 、角位移 D 、角动量 E 、角冲量 5、 运动神经元发放的冲动频率高时( ) A 、肌的伸展性增加 B 、肌的收缩力降低 C 、肌的弹性增加 D 、肌的粘滞性增加 E 、募集的运动单位多 6、 骨骼肌收缩起到缓冲、制动、减速与克服重力作用的属于( ) A 、 向心收缩 B 、 离心收缩 C 、拉长-缩短收缩 D 、 等动收缩 E 、等速运动 7、 当上臂上举150°,盂肱关节运动约就是( ) A 、80° B 、 90° C 、 60° D 、 70° E 、100° 8、 限制髋关节过伸的组要结构就是( ) A 、 髋臼 B 、 关节囊 C 、耻股韧带 D 、坐股韧带 E 、髋股韧带 9、 肌自身的形态结构与神经调节能力两个方面就是力量素质的( ) A 、生理基础 B 、解剖基础 C 、物理基础 D 、生化基础 E 、组织结构 10、下列哪项运动属于静力性力量训练( ) A 、引体向上 B 、俯卧撑 C 、蹲马步 D 、仰卧起坐 E 、杠铃 11、运动训练使心泵功能提高,主要表现为( ) A 、心房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B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C 、心房收缩末期容积增加 D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 E 、心肌收缩力增加

2017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2017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仿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理——()——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9、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11、“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 12、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和客观世界中的()。 13、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和(),感受()、()、(),建立初步的()。 1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 15、“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16、数学是人们对()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17、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18、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输气工初级试题带答案

输气工初级试题带答案 输气工初级工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AA001 大多数气田的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 B ),还含有少量非烃气体。 (A)液态烃类 (B)气态烃类(C)环烷烃类(D)非烃类 2、AA001 天然气是一种( C )气体。 (A)低密度、高粘度、无色 (B)高密度、高粘度、无色(C)低密度、低粘度、无色 (D)低密度、低粘度、有色 3、AA001 天然气的下列组分中,不可燃的组分有( D )。 (A)硫化氢(B)一氧化碳(C)硫醇 (D)氮气 4、AA002 无机学说认为,石油、天然气是由( A )生成的。 (A)无机物质(B)氧化物 (C)水 (D)微生物

5、AA002 研究认为,石油天然气在转化过程中,温度对转化的影响很大,能将有机质转化成石油的最高温度叫( B)。 (A)最高门限温度(B)门限温度(C)最低门限温度(D)最佳温度 6、AA002 天然气的成因,有机学说认为,在还原环境中,有机质在温度、压力、细菌、(D )等作用下,慢慢转化成了油和气。 (A)H2O (B)O2 (C)CO2 (D)催化剂 7、AA003 天然气发热量高,其热值约为( A )。 (A)33.44~39.87MJ/m3 (B)33.44~39.87GJ/m3 (C)33.44~39.87kJ/m3 (D)33.44~39.87J/m3 8、AA003 天然气中甲烷经蒸汽转化和部分氧化可制成全成气(CO+H2),用它可生产( C )和合成气等系列产品。 (A)煤气 (B)钾肥 (C)甲醇 (D)液化气

机械运动 复习题

机械运动复习1 一、填空题(35分) 1.物理学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 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的。 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 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 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 6.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 7.“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 8.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9.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10.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11.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3.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5.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6.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5、 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输气工初级试题带答案

输气工初级工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AA001 大多数气田的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 B ),还含有少量非烃气体。 (A)液态烃类(B)气态烃类(C)环烷烃类(D)非烃类 2、AA001 天然气是一种( C )气体。 (A)低密度、高粘度、无色(B)高密度、高粘度、无色 (C)低密度、低粘度、无色(D)低密度、低粘度、有色 3、AA001 天然气的下列组分中,不可燃的组分有( D )。 (A)硫化氢(B)一氧化碳(C)硫醇(D)氮气 4、AA002 无机学说认为,石油、天然气是由( A )生成的。 (A)无机物质(B)氧化物(C)水(D)微生物 5、AA002 研究认为,石油天然气在转化过程中,温度对转化的影响很大,能将有机质转化成石油的最高温度叫( B)。 (A)最高门限温度(B)门限温度(C)最低门限温度(D)最佳温度6、AA002 天然气的成因,有机学说认为,在还原环境中,有机质在温度、压力、细菌、(D )等作用下,慢慢转化成了油和气。 (A)H2O (B)O2 (C)CO2 (D)催化剂 7、AA003 天然气发热量高,其热值约为( A )。 (A)33.44~39.87MJ/m3(B)33.44~39.87GJ/m3 (C)33.44~39.87kJ/m3(D)33.44~39.87J/m3 8、AA003 天然气中甲烷经蒸汽转化和部分氧化可制成全成气(CO+H2),用它可生产( C )和合成气等系列产品。 (A)煤气(B)钾肥(C)甲醇(D)液化气 9、AA003 天然气经高温热解可得( D ),它被誉为“有机合成工业之母”。 (A)甲烷(B)乙烯(C)乙烷(D)乙炔 10、AA004 根据天然气的定义,天然气是( D )。 (A)不可燃烧气体混合物(B)液体混合物 (C)甲烷(D)烃类气体和杂质的混合物 11、AA004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B )。 (A)乙烷(B)甲烷(C)丙烷(D)丁烷 12、AA004 我国规定天然气含硫量在( C )mg/m3以上的天然气称为酸性气。 (A)15 (B)25 (C)20 (D)10 13、AA005 天然气体积组成的表述是:在( A )的温度、压力下,单位体积的天然气中某种组分所占的体积分数称为该组分的体积组成。 (A)相同(B)不同(C)有关(D)标准 14、AA005 在混合气体中,每一组分气体都服从(C ),在同温同压下,天然气的摩尔组成在数值上等于它的体积组成。 (A)牛顿定律(B)安培定律 (C)阿伏伽德罗定律(D)万有引力定律 15、AA005 天然气的组成表示方法通常有( D )。 (A)体积组成、质量组成、重力组成(B)体积组成、摩尔组成、重量组成(C)摩尔组成、重量组成、体积组成(D)体积组成、摩尔组成、质量组成 16、AA006 由( A )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烃。 (A)碳、氢(B)碳、氧(C)氧、氢(D)氧、硫 17、AA006 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其分子式为(B )。 (A)C2H6 (B)CH4 (C)C3H8 (D)C4H10 18、AA006 乙烷、丙烷、丁烷在常温常压下都是( D )。 (A)液体(B)液、固混合物(C)固体(D)气体 19、AA007 天然气中的含硫组分可分为( C )两大类。

运动学基础练习题

运动学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 B、质量 C、位移 D、机械能 2.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和位移都是矢量 B.路程和位移都是标量 C.路程是矢量,位移是标量 D.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3. 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诗人说“满天云不动”选取的参考系是() A. 两岸 B. 花 C. 云 D. 诗人 4.如图所示,某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发生的位移是() A.1m B.-5m C.5m D.-1m 5.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一列火车的进站时间 C、研究一列火车从昆明开往丽江的运行时间 D、研究直升飞机上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具有加速度 B.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大 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加速度越大,则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7.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C、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C、加速度不变,速度一定不变 D、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8. 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9.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变化 C、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变力 D、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 10.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B、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11.一个小球从4m高处自由落下,被水平地面竖直弹回到1m高处,在这一过程中,关于小球的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是3m,位移大小是5m,方向竖直向上 B、路程是5m,位移大小是3m,方向竖直向上 C、路程是3m,位移大小是5m,方向竖直向下 D、路程是5m,位移大小是3m,方向竖直向下 12. 北京时间2006年7月12日凌晨,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88s打破了世界纪录!刘翔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 ) A. 7.00m/s B. 7.76m/s C. 8.54m/s D. 10.00 m/s 13.一个小球从4m高处自由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大小是5m B. 路程是3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都不对 14.某环保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为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1、课程目标_______年一贯整体设计。(九) 2、_______与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人文性) 3、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 _____ 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课程目标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维度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___年级、___年级、___年级、___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_______和_______。(1~2;3~4;5~6;7~9;整体性;阶段性) 6、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_______上升,最终全面达成_______。(螺旋;总目标) 7、阶段目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1~2年级为“_______”,3~6 年级为“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习作;口语交际) 8、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_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3500) 9、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_______,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_ ______,提高文化品位和_______。(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价值观;审美情趣) 10、能主动进行_______学习,在_______中学习,运用语文。(探究性;实践) 11、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______和______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1 12、第一学段:(一)识字和写字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___ ____、_______、_______。(规范;端正;整洁) 13、教材编写要以_______为指导,坚持面向_______,面向_______,面向_______。(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世界;未来)

圆周运动典型基础练习题大全

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A.1∶4 B.2∶3 C.4∶9 D.9∶16 2.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大圆环,半径为R,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点,有两 个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 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则此时大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A.(2m+2M)g B.Mg-2mv2/R C.2m(g+v2/R)+Mg D.2m(v2/R-g)+Mg 3.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匀变速运动的有() A.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平抛运动 D.竖直上抛运动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B.向心力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 C.对稳定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向心力的效果是改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 5.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R = 20cm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0.2m/s , 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m/s2,它的周期为______s。 6.在一段半径为R=15m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μ =0.70倍,则汽车拐弯时的最大速度是m/ s 7.在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已知绳子长度为L ,绳子转动过程中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为θ ,试求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8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用细线拴住,线长l=0.5m,细线所 受拉力达到F=18N时就会被拉断。当小球从图示位置释放后摆到悬 点的正下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若此时小球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m,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球落地处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求落地速 度?(P点在悬点的正下方) 9如图所示,半径R= 0.4m的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于A点,质量为m= 1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C点运动到A点, 物体从A点进入半圆轨道的同时撤去外力F,物体沿半圆轨道通 过最高点B后作平抛运动,正好落在C点,已知AC = 2m,F = 15N,g取10m/s2,试求: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以及此时半圆 轨道对物体的弹力? 20.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 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C

输气工初级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集--答案

- -- - . -考试资料- 输气工初级(带答案)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集--输气工初级 一、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 1、AA001 大多数气田的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B ),还含有少量非烃气体。 (A )液态烃类 (B )气态烃类 (C )环烷烃类 (D )非烃类 2、AA001 天然气是一种( C )气体。 (A )低密度、高粘度、无色 (B )高密度、高粘度、无色 (C )低密度、低粘度、无色 (D )低密度、低粘度、有色 3、AA001 天然气的下列组分中,不可燃的组分有(D )。 (A )硫化氢 (B )一氧化碳 (C )硫醇 (D )氮 气 4、AA002 无机学说认为,石油、天然气是由( A )生成的。 (A )无机物质 (B )氧化物 (C )水 (D )微生物 5、AA002 研究认为,石油天然气在转化过程中,温度对转化的影响很大,能将有机质转 化成石油的最高温度叫( B )。 (A )最高门限温度 (B )门限温度 (C )最低门限温度 (D )最佳温度 6、AA002 天然气的成因,有机学说认为,在还原环境中,有机质在温度、压力、细菌、 ( D )等作用下,慢慢转化成了油和气。 (A )H 2O (B )O 2 (C )CO 2 (D )催化剂 7、AA003 天然气发热量高,其热值约为( A )。 (A )33.44~39.87MJ/m 3 (B )33.44~39.87GJ/m 3 (C )33.44~39.87kJ/m 3 (D )33.44~39.87J/m 3 8、AA003 天然气中甲烷经蒸汽转化和部分氧化可制成全成气(CO+H 2),用它可生产( C ) 和合成气等系列产品。 (A )煤气 (B )钾肥 (C )甲醇 (D )液 化气 9、AA003 天然气经高温热解可得( D ),它被誉为“有机合成工业之母”。 (A )甲烷 (B )乙烯 (C )乙烷 (D )乙 炔 10、AA004 根据天然气的定义,天然气是( D )。 (A )不可燃烧气体混合物 (B )液体混合物 (C )甲烷 (D )烃类气体和杂质的 混合物 11、AA004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B )。 (A )乙烷 (B )甲烷 (C )丙烷 (D )丁 烷 12、AA004 我国规定天然气含硫量在( C )mg/m 3以上的天然气称为酸性气。 (A )15 (B )25 (C )20 (D )10 13、AA005 天然气体积组成的表述是:在( A )的温度、压力下,单位体积的天然气中 某种组分所占的体积分数称为该组分的体积组成。 (A )相同 (B )不同 (C )有关 (D )标 准 14、AA005 在混合气体中,每一组分气体都服从( C ),在同温同压下,天然气的摩尔 组成在数值上等于它的体积组成。 (A )牛顿定律 (B )安培定律 (C )阿伏伽德罗定律 (D )万有引力定律 15、AA005 天然气的组成表示方法通常有( D )。 (A )体积组成、质量组成、重力组成(B )体积组成、摩尔组成、重量组成 (C )摩尔组成、重量组成、体积组成(D )体积组成、摩尔组成、质量组成 16、AA006 由( A )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烃。 (A )碳、氢 (B )碳、氧 (C )氧、氢 (D )氧、硫 17、AA006 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其分子式为(B )。 (A )C 2H 6 (B )CH 4 (C )C 3H 8 (D )C 4H 10 18、AA006 乙烷、丙烷、丁烷在常温常压下都是( D )。 (A )液体 (B )液、固混合物 (C )固体 (D )气体 19、AA007 天然气中的含硫组分可分为( C )两大类。 (A )硫化氢和硫磺 (B )有机硫和 硫醚 (C )无机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 (D )无机硫和硫化氢 20、AA007 硫化氢水溶液叫( B )。 (A )硫酸 (B )硫氢酸 (C )硫化酸 (D )硫 化氢 21、AA007 甲硫醇的分子式( D )。 (A )CH 3OH (B )CH 3OOH (C )CH 4OH (D )CH 3SH 22、AA008 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 B )。 (A )CO (B )CO 2 (C )CaCO 3 (D )CH 4 23、AA008 下列气体可燃烧的是( C )。 (A )氦气 (B )二氧化碳 (C )氢气 (D )氧气 24、AA008 下列说确的是(A )。 (A )氦气比氢气稍重 (B )氦气比空气重 (C )氦气可燃 (D )氦气有臭味 25、AA009 干气的甲烷含量一般均在(A )以上。 (A )90% (B )95% (C )85% (D ) 80% 26、AA009 气田气中,甲烷的含量一般达( B )以上,戊烷以上的组分很小。 (A )50% (B )80% (C )20% (D ) 10% 27、AA009 经净化处理后的天然气称为(D )。 (A )干气 (B )湿气 (C )贫气 (D )净 化气 28、AA010 有关天然气相对分子质量的说确的是( B )。 (A )有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 (B )没有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 (C )分子式为CH 4 (D )分子式为H 2S 29、AA010 保持物质原有成分和一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子是( D )。 (A )中子 (B )电子 (C )原子 (D )分 子 30、AA010 化学上采用C 12的质量的( C )作为测量一切分子的质量的单位。 (A )1/3 (B )1/4 (C )1/12 (D ) 1/18 31、AA011 密度一般用符号( A )表示。 (A )ρ (B )m (C )G (D )M 32、AA011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为( D )。 (A )kg/L (B )g/cm 3 (C )kg/L (D ) kg/m 3 33、AA011 天然气的密度可用( C )求得。 (A )ρ=ρi y i (B )ρ=ρ1y 1+ρ2y 2 (C )ρ=∑y i ρi (D )ρ= ρ1+ρ2 34、AA012 有关天然气相对密度,下列说确的是(D )。 (A )单位为m 3(B )单位为kg/m 3 (C )单位为g/cm 3(D )没有 单位 35、AA012 对天然气相对密度下列说确的是( A )。 (A )相对密度不是一个定植 (B )相对密度的值为1 (C )相对密度是一个定值 (D )相对密度的值为 0.1 36、AA012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一般小于1,约在(B )之间,所有天然气比空气轻。 (A )0.2~0.4 (B )0.5~0.7 (C )0.6~0.8 (D )0.4~0.8 37、AA012 在相同的压力、温度条件下,天然气的密度与( C )密度之比称为天然气的 相对密度。 (A )空气 (B )氧气 (C )干空气 (D )二 氧化碳 38、AA013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 C )。 (A )kg/c ㎡ (B )J/㎡ (C )N/㎡ (D ) kgf/c ㎡ 39、AA013 有关绝压、表压和大气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 )p 绝=p 表+p a (B )p 表=p 绝+p a (C )p a =p 绝+p 表 (D )p a =p 真-p 绝 40、AA013 有关绝压、真空度和大气压关系表述正确的是(B )。 (A )p a =p 绝-p 真 (B )p 真=p a -p 绝 (C )p 绝 =p 真 -p a (D )p a =p 真-p 绝 41、AA014 热力学温标的符号为( B )。 (A )t (B )T (C )k (D )℃ 42、AA014 绝对零度为( C )℃。 (A )273 (B )273.15 (C )-273.15 (D ) -273 43、AA014 温度的度量标准叫( A )。 (A )温标 (B )温度 (C )摄氏温标 (D )热力学温标 44、AA015 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为( D )。 (A )cm 3 (B )L (C )mL (D )m 3 45、AA015 Ф273×11长1000m 的管道其容积是( B )m 3。 (A )688.14 (B )49.45 (C )888.14 (D )988.14 46、AA015 Ф711×10长500m 的管道其容积是(A )m 3。 (A )187.41 (B )2084.87 (C )3084.87 (D )4084.87 47、AA016 天然气的粘度与天然气的( A )有关。 (A )相对分子质量、组成、温度、压力 (B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温度、压力 (C )组成、密度、湿度、压力 (D )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密度、压力

运动学基础试卷A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2015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期末考试试卷(A )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平衡角(稳定角) 2. 向心收缩 3. 肩肱节律 4. 牵张反射 5. 人体运动分析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 人体步行时的运动形式包括 、 、 、 。 2. 力量训练的原则有 、 、 、 。 3. 表示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有 、 、 。 4. 制定运动处方应遵循的原则有 原则、 原则、 原则和 原则。 5. 关于心指数,人体安静时, 与 呈线性关系,与 、 不成比例 6.状态反射包括 反射与 反射 7. 姿势的方向性是 和 间适当关系的能力。 8. 步态控制的三个任务是 、 和 。 9. 肌筋膜包括 、 和 ,是与肌纤维 的弹性成分。 三、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 屈伸运动是指() A.环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B. 环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的运动 C.环绕垂直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D. 环绕矢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E.环绕垂直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2. 下蹲过程中,下肢处于封闭运动链,因有() A.髋、膝与踝关节共同活动 B.仅髋关节活动 C.仅膝关节活动 D.仅踝关节活动 E. 仅肢体活动 3. 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合力、合力矩为零 B. 合力为零、合力矩大于零 C.合力矩为零、合力大于零 D.多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E.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 刚体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对时间变化率的物理量指的是() A.角速度 B.角加速度 C.角位移 D.角动量 E.角冲量 5. 运动神经元发放的冲动频率高时() A.肌的伸展性增加 B.肌的收缩力降低 C.肌的弹性增加 D.肌的粘滞性增加 E.募集的运动单位多 6. 骨骼肌收缩起到缓冲、制动、减速与克服重力作用的属于() A. 向心收缩 B. 离心收缩 C.拉长-缩短收缩 D. 等动收缩 E.等速运动 7. 当上臂上举150°,盂肱关节运动约是() A.80° B. 90° C. 60° D. 70° E.100° 8. 限制髋关节过伸的组要结构是() A. 髋臼 B. 关节囊 C.耻股韧带 D.坐股韧带 E.髋股韧带 9. 肌自身的形态结构和神经调节能力两个方面是力量素质的() A.生理基础 B.解剖基础 C.物理基础 D.生化基础 E.组织结构 10.下列哪项运动属于静力性力量训练() A.引体向上 B.俯卧撑 C.蹲马步 D.仰卧起坐 E.杠铃 11.运动训练使心泵功能提高,主要表现为() A.心房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1、前言中指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 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6、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宇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7、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

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8、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二、选择题(10分) 1、(1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语文素养(2)道德素养(3)文化素养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2),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2)语文材料(3)自然社会 3、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3),初步学 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 )感受、理解与欣赏 (2)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

平抛运动基础习题成品

平抛运动基础练习题 一、平抛运动公式:(8分) 水平方向 运动 V x = X= 竖直方向 运动 V y = y= V 合= S 合= 二、选择题:(4×7=28) 1、 决定一个平抛运动的总时间的因素( ) A 抛出时的初速度 B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 C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和初速度 D 与做平抛运动物体的质量有关 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经时间t ,其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与V 0大小相等,那么t 为( ) A V 0/g B 2V 0/g C V 0/2g D 2 V 0/g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匀变速运动 B 是变加速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的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4、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时, 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 ) A 1∶1 B 2 ∶1 C 3∶1 D4∶1 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 ) A 、速度保持不变 B 、加速度保持不变 C 、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D 、竖直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 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D 、只有变力才能使物体做曲线 运动 7、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A 、物体的高度和所受重力 B 、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C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 、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8、从20m 高处以10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_____(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 9、物体从离水平地面h 高出水平抛出,落地时间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那么,物体水平抛出的初速度是__________ 10、从0.4m 高的地方用玩具手枪水平射出一颗子弹,初速度是50m/s ,则子弹飞行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 11、将物体从足够高的地方以水平速度v 0=20m/s 抛出,2s 末物体水平分 速度为_________,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__,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g=10m/s 2)

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高陌中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姓名总分 一、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 1、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B )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教师成长 D. 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7.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D ) ①有明确的教学目的②恰当地组织教材

③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新课标》强调“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四基是指:( C ) A.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 B. 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C.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D. 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思想和基本过程 9、《新课标》强调“从两能到四能”的转变,“四能”是指( B ) A.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B.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D.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1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D )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含A、B、C 二、填空题 1、《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2、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X )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V )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