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导论董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董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机械电子工程概览与个人规划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姓名: 董鑫博学号:2017年7月10日摘要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以及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也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
机械电子工程是科技高速发展以及学科相互链接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产物,它将传统的生产技术与新时代产生的新技术融为一体,发展成了一套独有的技术。
它的出现代表着新技术、新思想、新研究方式和新研究目标的产生。
现如今各个国家的科研人员们一直致力于对这门新生领域的研究,估算机电产业对国家和社会所代来的价值,并对机械电子学科的未来发展做出研究。
关键词:专业的认识专业的内容相关知识结构关键技术知识体系应用领域个人学习计划目录摘要 (01)1 专业研究内容及个人认识个人认识 (03)概述 (03)2 知识结构体系及主干课程 (0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4).液压与气压传动 (04).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 (04).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05).机械制造工艺学 (05).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5).数控原理及编程 (05)3 关键技术机械技术 (06)电子技术 (06)自动控制技术 (06)检测传感技术 (06)信息处理技术 (06)伺服驱动技术 (06)系统总体技术 (06)4 应用领域 (07)5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 (07)主要特点 (07)基本组成 (08)工业机器 (08)6个人规划专业能力 (09)各学年目标 (09)7结束语 (10)8感谢 (10)1专业研究内容及个人认识个人认识机械电子工程就是将机械与电子系统完美的结合,发挥各项的长处去对生产生活进行优化,机械电子工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有纯机械化转换为电子时代的中间产物,但它并不只是一种过渡,而是一种全新的领域,需要现如今的学者们去不断的开发探索,在学习相关知识后,了解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机械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
机电工程导论论文

1 / 5机械电子工程导论论文班号:学号:一.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融,机电工程领域的技术革新也同样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程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和工程领域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进入“机电一体化”发展阶段。
光机电一体化包括产品和技术两个方面。
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包含光学技术。
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其技术原理和使用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得以实现,使用和发展的技术,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
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它们一般由机械本体,传感器,接口,微处理器和执行机构等五部分组成,如果把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比做一个人,则计算机就是它的头脑,传感器是它的五官,软件就是使驱体能发挥效能的手段,所以,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就是具有头脑和五官,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作出响应的机器或机构,机器人就是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典型代表。
三.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特点3.1体积小。
重量轻。
适应性强。
操作更方便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使用.使得操作人员摆脱了以往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方式.可以灵活方便地按需要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任何一台光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动作.都可由预设的程序一步控制实现,甚至实现操作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2 / 53.2功能增强.精度大幅提高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以激光.电脑等现代技术集成开发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械设备。
仪器仪表和元器件,电子技术的洒用使得控制水平大幅度提高。
运算速度加快.通过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按预设动作运行。
其自行诊断,校正,补偿功能非常完善,可将误差降低到最小值.达到靠单纯机械方式所不能实现的工作精度。
机械工程导论

CIMS是建立在自动化孤岛基础上旳复杂系 统。CIMS将全部制造过程进行统一规划,将一 种工厂旳设计、生产和经营旳多种分布旳自动 化孤岛,经过要素化和原则化有机地集成起来, 以取得一种高效益和高柔性旳智能化大系统。
CIMS是根据系统工程旳观点,将整个车间 或工厂作为一种闭环系统,整个系统完全由计 算机进行管理。该系统输入旳是产品需求旳有 关信请联系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中央管理与控制计算机 功能:★接受工厂主计算机旳指令
★对整个FMS实施监控 ★对数控机床或制造单元旳加工数据实施控制 ★对夹具、工具实现集中管理和控制 ★协调各控制装置之间旳动作 2) 制造单元――是FMS旳基础构成部分,由CNC机床和工 业机器人构成。
机电一体化技术
微电子技术(半 导体、IC、LSI)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1 机电一体化旳定义
一、 机电一体化旳定义 定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从系统工程观点出
发,应用机械、电子、信息等有关技术,对它们 进行有机旳组织和综合,实现了整体旳最佳化。
它不是机械与电子旳简朴旳叠加,而是在信 息论(利用传感技术)、控制论(利用控制理论) 和系统论(“系统”整体筹划,机械和电子分别 只是“环节”)旳基础上建立起来旳应用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种技术综合体,它利 用系统总体技术将各有关技术协调配合、综合 利用而到达整体系统旳最佳化。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4 机电一体化(制造)系统
一、数控机床
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NC) ――以数字化旳信息实现对设备进行控 制旳技术。
数控技术旳经典应用 数控机床: 数控金属切削加工机床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

单片机的发展郝迎吉单片机简称SCM,在单片机诞生时,SCM是一个准确,流行的称谓。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依靠微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得计算机体积更小,功能更强。
特别是近20年时间里,计算机技术获得飞速的发展,计算机在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是一个国家现代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像 Fairchild公司研制的F8单片微型计算机。
所谓单片机是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中央处理单元(Center Processing Unit,也即常称的CPU)和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及其他I/O通信口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最小的计算机系统,而现代的单片机则加上了中断单元,定时单元及A/D转换等更复杂、更完善的电路,使得单片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更广泛。
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集成电路属于中规模发展时期,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尚未成熟,单片机仍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元件集成规模还比较小,功能比较简单,一般均把CPU、RAM有的还包括了一些简单的I/O口集成到芯片上,象Fairchild公司就属于这一类型,它还需配上外围的其他处理电路方才构成完整的计算系统。
类似的单片机还有Zilog公司的Z80微处理器。
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单片机,这个时期的单片机才是真正的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并推向市场。
它以体积小,功能全,价格低赢得了广泛的应用,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单片机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在MCS-48的带领下,其后,各大半导体公司相继研制和发展了自己的单片机,象Zilog公司的Z8系列。
到了80年代初,单片机已发展到了高性能阶段,象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Motorola公司的6801和6802系列,Rokwell公司的6501及6502系列等等,此外,日本的著名电气公司NEC和HITACHI都相继开发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专用单片机。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论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论文我是来自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的一名学生,经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我开始了解并热爱上了我的专业。
下面是我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认识和各专业之间的对比分析认识。
首先是对本专业的基本了解:学科:工学门类:机械工程系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学制:四年制英文名称:Mechatronic Engineering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电工电子学、微机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原理设计、数控技术、测试技术、控制工程、机械制造技术、机电系统设计、微机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基础、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微机控制系统、金属工艺学与工程材料、公差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工程光学、激光原理。
主要专业能力:1.具有制图、机电信号采集转换与检测、机电系统微机与PLC控制、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
2.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
3.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测试机电参数、合理运用机电设备的能力。
4.具有机电产品的开发运用能力。
专业特色:强调机械动手能力与机电控制能力相结合,侧重于机电控制和数控维修。
以数控所需各种能力为主线,突出机电控制的专业核心地位,培养会设计、能编程、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工程师和职教师资。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而机械电子工程是我们学院龙头学科。
我校智能制造与控制学院以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校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为龙头,开展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下属一个“数字化制造工程中心”、六个专业大类实验室,20个独立实验室和四个学科实验室,涵盖了学院开设各门课程的实验以及其它实践环节的内容。
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郭海董

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郭海董摘要:机械电子工程行业要想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改变和发展而不断的与时俱进,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这就需要行业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重视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研发。
如何让该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高产品的技术竞争力是机械电子行业目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那么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目前的现状和针对其存在的困难如何解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研发的关注点等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高速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创新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机械电子产品,这为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使得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国民经济产业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各界人士和创业者的广泛关注。
一、机械电子工程概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也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方向。
机械电子系统的应用很早就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是社会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目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逐渐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提高国民经济生活质量和水平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所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很多高校都设立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并十分重视。
在逐渐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产品结构以及研发技术等方面也持续的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展望其发展前景和方向,提升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的现状1.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国民对生活质量要求尤其是对机械电子和智能科技等方面越来越高,电子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更希望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服务,这就使得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国际市场上也逐渐拥有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在国际贸易组成部分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机械工程导论

一、焊接电弧 二、焊接冶金过程
特点:反应不充分、熔池温度高、氧化反应等
1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五、焊接应力和变形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3 常见焊接方法
2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2
熔焊基础
三、电焊条
1、电焊条的组成:焊芯和药皮 2、焊芯的作用 :产生电弧、填充金属 3、焊芯的作用 :改善焊接工艺性 机械保护作用 冶金处理作用
四、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定义:利用局部加热的方法,把工件的焊接处加热到熔 化状态,形成熔池,然后冷却结晶,形成焊缝,将 两部分金属连成一个整体。
定义:利用加热或者加压,使分离的两部分金属靠得
足够近,原子相互扩散,形成原子间的结合。 是永久性连接。 连接性能好,耐高温高压、密封性、耐磨、 优点: 耐腐蚀性等。 省料省工成本低。 重量轻,简化工艺。
不足: 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往往往要变坏。
产生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 产生焊接缺陷,夹渣、气孔、裂纹等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5
焊接缺陷与检验
§6 焊接新工艺简介
一、等离子弧焊接和切割 二、电子束焊接 三、激光焊接与切割 四、摩擦焊(压焊) 摩擦焊(压焊) 五、扩散焊接
4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机 械 工 程 导 论
机 械 工 程 导 论第十一章 焊接ຫໍສະໝຸດ 型§1 概述分类:
焊接结构不可拆卸。 (1)熔化焊:气焊 等离子焊 激光焊 (2)压力焊:焊接过程中需要加压的 电阻焊。 (3)钎 焊:
机械工程导论

发,应用机械、电子、信息等有关技术,对它们 进行有机的组织和综合,实现了整体的最佳化。
它不是机械与电子的简单的叠加,而是在信 息论(利用传感技术)、控制论(利用控制理论) 和系统论(“系统”整体筹划,机械和电子分别 只是“环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
1.2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功能要素
一、机械本体 主要功能是使构造系统的各子系统、零部
件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安置在一定位置 上, 并保持特定的关系。包括机械结构装置和 传动装置。 二、动力单元
按照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要求, 为系统 提供动力和能量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用最小 的动力输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功能输出。
3) 制造级 制造级是具体实施产品设计与制造的部分, 其中包含制造系统中各
项自动化技术及其集成, 即CAD/CAM、FMS、柔性检验、自动传送系统、 自动化仓库等。
在CIMS内, 信息流占主导地位, 信息的采集、交换与处理融合在一起 , 再由信息流控制物质流, 控制和指挥整个生产活动。
CIMS的主要组成部分 CIMS包括了企业从市场预测到产品售
执行单元是运动部件, 根据机电一体化系统的 匹配要求, 需要改善执行机构的工作性能, 如 提高刚性, 减轻重量, 实现组件化、标准化和 系列化, 以提高系统整体工作可靠性等。
1.2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功能要素
五、驱动单元 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 驱动各执行机构完
成各种动作和功能。机电一体化系统方面要求 驱动单元具有高效率和快速响应性等, 同时又 要求其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还由于 几何上, 动作范围狭窄等限制, 还需考虑维修 方便和实行标准化等。
机械工程是19世纪初期从民用工程中分离出 来的一门工程学科。它的目标是运用数学、物理 等基础理论和有关机械方面的专门知识, 结合生 产实际经验, 有判断地、经济有效地解决在设计 、研究、制造和运行各种机械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机械电子工程概览与个人规划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姓名: 董鑫博学号: 160205171032017年7月10日摘要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以及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也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
机械电子工程是科技高速发展以及学科相互链接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产物,它将传统的生产技术与新时代产生的新技术融为一体,发展成了一套独有的技术。
它的出现代表着新技术、新思想、新研究方式和新研究目标的产生。
现如今各个国家的科研人员们一直致力于对这门新生领域的研究,估算机电产业对国家和社会所代来的价值,并对机械电子学科的未来发展做出研究。
关键词:专业的认识专业的内容相关知识结构关键技术知识体系应用领域个人学习计划目录摘要 (01)1 专业研究内容及个人认识1.1个人认识 (03)1.2概述 (03)2 知识结构体系及主干课程 (03)2.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4)2.2.液压与气压传动 (04)2.3.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 (04)2.4.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05)2.5.机械制造工艺学 (05)2.6.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5)2.7.数控原理及编程 (05)3 关键技术3.1机械技术 (06)3.2电子技术 (06)3.3自动控制技术 (06)3.4检测传感技术 (06)3.5信息处理技术 (06)3.6伺服驱动技术 (06)3.7系统总体技术 (06)4 应用领域 (07)5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5.1数控机床 (07)5.1.1主要特点 (07)5.1.2基本组成 (08)5.2工业机器 (08)6个人规划6.1专业能力 (09)6.2各学年目标 (09)7结束语 (10)8感谢 (10)1专业研究内容及个人认识1.1个人认识机械电子工程就是将机械与电子系统完美的结合,发挥各项的长处去对生产生活进行优化,机械电子工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有纯机械化转换为电子时代的中间产物,但它并不只是一种过渡,而是一种全新的领域,需要现如今的学者们去不断的开发探索,在学习相关知识后,了解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机械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十分有前景。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1.2概述1.2.1.机电系统测控技术本研究方向致力于机械工程领域各类参数的静态、动态测试方面的研究。
静态测试主要包括机械零件各类几何误差的测量方法研究、测量装置的研制、精度理论研究及误差补偿等;动态测试主要针对各种机械量(振动、位移、压力、流量、温度、应力等)展开研究,包括测试及测控系统的研发、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等。
研究过程中,主要涉及机械、电工电子学、光学、计算机、虚拟仪器、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1.2.2.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机械动态信号处理方法、设备故障机理及其特征提取、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及智能诊断理论。
重点研究包括小波分析、希尔伯特-黄变换等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诊断技术,及其特征提取方法;旋转机械故障机理;基于网络的远程测控与诊断技术等。
1.2.3.机电系统计算机仿真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机电系统的建模及仿真技术、研究机电系统的仿真设计方法。
重点研究机电系统建模、动态特性分析、仿真与系统设计、计算机仿真等理论方法,对实际机电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和优化。
1.2.4.机器人技术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机器人机构学、机器人控制技术和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
重点研究机器人机构创新与理论,结合生产应用研发新型工业机器人;研究机器人智能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研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和加工技术.2知识结构体系及主干课程2.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掌握测量中常用的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及其特点,使学生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传感器,使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选择及其应用等。
先修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普通物理等。
2.2.液压与气压传动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掌握各种液压、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和选用方法,熟悉各类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功能、组成和应用场合,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系统常用元件、基本回路,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气压传动基本回路,气动逻辑系统设计等。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
2.3.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目的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切削机床的基本结构,熟知各类切削机床的用途,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的故障排除,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工艺技能和对机床的调试维修奠定一定的基础。
主要内容:机床传动的基础知识,各类机床的性能、用途及主要部件,机床的安装、使用和调试。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使用、调试方法等。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
2.4.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目要求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改造继电控制系统,维护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能力,并对今后从事现代软生产线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PLC基本原理、PLC的指令系统、梯形图、功能图、PLC的应用等。
先修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
2.5.机械制造工艺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理论和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
主要内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基本知识,常见零件的工艺规程的分析和制定,零件加工的质量分析,专用夹具设计理论、定位和夹紧;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常用切削机床的夹具设计等。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技术、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
2.6.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原理,指令系统,掌握单片机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
能够独立设计单片机的硬件线路和编制软件。
主要内容:单片机相关芯片的结构特点和引脚功能,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应实例,仿真开发系统的使用。
先修课程:电子技术等。
2.7.数控原理及编程目的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系统硬件控制,软件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及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
主要内容:数控系统的分类及特点,输入装置,点位/直线控制,连续切削控制,数控指令及编程。
先修课程:金属切削机床及数控机床等。
3关键技术3.1机械技术作为机械电子工程的支撑学科与关键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是其最为重要的影响元素。
可以说,它是一个载体或“母体”。
机械电子工程可看做是多种技术向机械技术渗透的结果。
但是,机械电子产品及系统的设计思维、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与机械制造技术有很大区别。
所以,对于机电行业人员来说,从传统的机械思维模式向机电思维模式的转变是尤为重要的[1]。
3.2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根据系统要求,应用电子学理论,运用电子器件与机械元件,采用某种控制策略,设计和制造出满足需求并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或电子系统,从而投入到机械电子系统或产品之中[1]。
3.3自动控制技术当代的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军事、管理、教育等各个领域。
自动控制技术就好比一颗粒子,附到某种物质上,它就具有某种物质特定的性质。
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自动控制技术是控制理论的实践应用,其通过系统已存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结合多种技术,选择控制方式来完成某种控制任务,保证某个过程按照预想进行,或者实现某个预设的目标[1]。
3.4检测传感技术检测是指在各类生产、科研、实验等领域,为及时获得被测、被控对象的有关信息而实时地对一些参量进行定性检查和定量测量。
检测传感技术的日益发展提升了机械电子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它的精度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响应特性[1]。
3.5信息处理技术为了更进一步地发展机械电子工程,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加快处理速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1]。
3.6伺服驱动技术要实现机械电子工程全面、高速、准确地发展,毋庸置疑,伺服驱动技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飞速发展,伺服驱动技术也在朝着变频化和交流化迈进。
伺服驱动技术直接决定了机电系统的准确性、快速性以及灵活性[1]。
3.7系统总体技术系统总体技术是一种运用宏观方法和思路,从整体目标出发,对系统总体进行研究的综合应用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加强了机械电子系统的宏观性,增加了机电产品的稳定性[1]。
4应用领域1.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
2.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
3.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
4.智能化设计。
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控制等智能机制。
5.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
5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5.1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
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
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5.1.1主要特点a.具有高度柔性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主要取决于加工程序,它与普通机床不同,不必制造,更换许多模具、夹具,不需要经常重新调整机床。
因此,数控机床适用于所加工的零件频繁更换的场合,亦即适合单件,小批量产品的生产及新产品的开发,从而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节省了大量工艺装备的费用。
b.加工精度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达0.05—0.1MM,数控机床是按数字信号形式控制的,数控装置每输出一脉冲信号,则机床移动部件移动一具脉冲当量(一般为0.001MM),而且机床进给传动链的反向间隙与丝杆螺距平均误差可由数控装置进行曲补偿,因此,数控机床定位精度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