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分布图

合集下载

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

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

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1、下图为中国某区域1月和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描述图示地区气温的分布特点(1)夏季,气温普遍较高;南北温差小;气温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冬季,普遍低温;南北温差较大;(同纬度地区)中部气温较高,东西两侧气温较低。

(夏季冬季任答2点,每点2分)年较差由南向北增大。

(2分)(2)以平原为主,(2分)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

(2分)理由:1、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说明有西北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

2、图中东部沼泽广布,说明甲所在的地区地势低平。

3、根据河流的流向。

4、根据经纬度判读,西部山脉为大兴安岭。

(任答两点就4分)(3)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集中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则易引发洪涝灾害。

(每点2分)2、如何根据等温线分布图判断南北半球与冬夏季气温越往北越冷就是北半球,反之是南半球。

知道南北半球后,若海洋区域的等温线突向低纬度地区则是夏季,因为夏季同纬度地区海洋温度比陆地温度低,反之则是冬季。

综合以上,该图中的情况应是北半球的夏季。

3、武汉气候图怎么画?4、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如下:气候分类是将全球气候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过程。

属同一类型的气候,其气候要素均符合同一规定的范围。

世界气候分类应从发生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气候形成的诸因子。

同时也应从生产实践观点出发,采取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要素来进行分类。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名称应以气候条件本身来确定。

(4)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扩展资料定义气候分类是将全球气候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过程。

属同一类型的气候,其气候要素均符合同一规定的范围。

气候分类方案因目的或学科而又不同的划分方法。

大致可分为两种:①理论分类法(亦称成因分类法)。

其着眼点是根据形成气候的因子来划分,如以气团为基础的阿里索夫(苏联学者)法。

第三节等温线图的判读ppt课件

第三节等温线图的判读ppt课件
一、等温线 判读规律
4、判读等温线的疏密程度
温差小与大
①疏——温差小 • —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 海洋、山地缓坡、锋面处
②密——温差大 • —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 陆地、山地陡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其次,洋流、地形也会有影响 ④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
为什么最高温不是出现在赤道地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等温线 判读规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等温线
(一)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
①在南北半球上,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②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③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 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二、等温线综合判读 (总结)
8、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较低处,
即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
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
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 即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
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 曲(凸出)的方向一致
24℃ 22℃ 20℃
9、判断地势高低及地形
山地:在闭合的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度数越小。 盆地:在闭合的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度数越大。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优质课课件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优质课课件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⑴世界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度气温__高_,高纬度气温___低_。 ⑵北半球与南半球的等温线相比较,可以看出等温线比较平直的是
南 ____半球。 ⑶20°S等温线经过的大洲有__非___洲、___大__洋洲、_____南洲美。
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同一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小结)
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课堂练习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⑷图中A、B、C三地相比较,气温变化大的地区是___B_地,判断依据是 ____B_地__位__于___中__纬__度__、___大__陆__内_。部 ⑸七大洲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洲是___南__极__洲_ 。
第三单元 天气与气候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PART 02 新知探究
• 气温的分布
新知探究
等温线: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想一想:等高线是如何定义的?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温线分布图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相等 。
• 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 如果中心气温低,表 示这里是低温中心; 反过来,就是高温中 心。
第三单元 天气与气候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共34张PPT)地理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共34张PPT)地理
密集
稀疏

低温
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
你是否掌握了等温线的读图方法呢?
等温线分布图四读:读 ,读 ,读 ,读 。
延伸方向
数值变化方向
疏密
闭合

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C
D
A
E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B
C
读等温线图,回答下面小题。6.图中B地的气温可能是( )A.20℃ B.24℃ C.22℃ D.26℃7.图中A地的地形可能是(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D.洼地
C
A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4课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1月北半球冬天
7月南半球冬天
哪个半球过冬天,则等温线更密集。
学以致用 规律总结
C
D
A
E
读下图结合课本图3.17完成下面问题:1.这幅图的图名是什么?2.等温线的大致延伸方向?3.从A向B气温如何变化?4.依照图例,判断同纬度的C点、D点的温度范围?5.E地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2.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出现在几月?
3.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是多少?
阅读课本,读图3.12完成以下问题:
气温年较差
28.6℃
﹣5.5℃
-( ) = 34.1℃
4.该地气温在一年内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该地1月气温最低,随后气温逐渐上升,7月气温最高,然后气温逐渐下降。
气温月变化
气温多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的多年变化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
绘制气温曲线图

影响气温的因素及等温线图的判读

影响气温的因素及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与训练一、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北半球冬季二、等温线图判读的基本知识1.判断南、北半球。

全球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递减,等温线大体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若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则为北半球,向南递减则为南半球。

2.判断区域温差大小。

在同一幅等温线图上,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密集,区域内温差大;等温线稀疏,区域内温差小。

温差大小与太阳辐射(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差异相关。

比如海拔很高的高山地区等温线密集,平原地区等温线稀疏,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等温线密集,而夏季南北温差小,等温线稀疏。

3.看等温线的走向。

根据等温线走向分析主导影响因素。

等温线走向大体有三种类型:若等温线走向大体与纬线平行,那么太阳辐射(或纬度)是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若等温线走向与海岸线走向大体平行,说明海洋对气温分布的影响显著,海陆分布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若等温线走向与等高线走向(或山脉走向)一致,说明影响气温高低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4.看等温线的弯曲状况。

等温线的弯曲说明同纬度地区气温高低有差异,造成同纬气温高低差异的因素主要有:海陆差异(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地形分布与海拔高低(海拔低处、山谷气温高;海拔高处、山脊气温低)、洋流分布(暖流经过气温增高、寒流气温降低)。

另外,某些区域强烈的大气活动也是造成同纬度地区气温高低差异的重要原因。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气温高,向低纬凸出,说明气温低,这就是所谓气温分布的“高高、低低”法则,具体见下表:5.看极值区域。

若区域等温线图中出现闭合曲线,表示存在区域高温中心或寒冷中心,分析区域极值中心,可以了解自然环境特征区,比如陆地上的低温中心往往是山峰或高原,高温中心往往是盆地或谷地。

三、等温线图判读示例【例1】下图所示为某区域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a > b >c,据此回答:(1)假如M所示区域为陆地,N所示区域为海洋,等值线为等温线,则A. 此图为北半球冬季等温线B. 此图为南半球夏季等温线C. 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偏南风D. 此时东南亚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2)假如是等高线图,则A. M、N均表示鞍部B. M表示山谷,N表示山脊C. M处气温低,N处气温高D. M、N均表示河流流向【解析】第(1)小题有两个关键:一是根据题干信息:a>b>c,即越向北,温度越低,判断为北半球。

等温线模式图

等温线模式图

降水少
南北纬 30° -40° 的大陆西 岸
中国东北 部 俄罗斯东 南 部,朝鲜 半 岛和附近 岛屿
中纬度的
亚欧大陆
北冰洋


南北两侧
中南半岛
大陆西岸
和北美洲
沿岸


非洲草原


马来群岛
最广

雅典
沈阳
伦敦
莫斯科
巴罗角


伊基托斯
开罗 比尔马
罗马 旧金山
北京

终年温和


多雨
旱雨分明
旱雨分明
干燥
Hale Waihona Puke 多雨,冬季燥,冬季 温 和多雨
多雨,冬 季 寒冷干 燥, 四季分明
湿润
降水较少
寒冷,


寒冷干燥, 四季明显 赤道附近 亚马孙平 原 分布区域 刚果盆地 热带雨林 印度半岛 南北回 归 线穿过 的 大陆内 部 及西部, 撒 哈拉 新加坡 典型城市 巴马科 孟买 喀土穆 中国美国 东 南部,巴西 东 南,阿根 廷, 奥大利亚 沿 海 杰克逊维 尔 上海,布宜 诺 斯艾利斯
等温线模式图: 北半球 0° 10°冬季 20° (一月) 20° 10° 夏季 0°
北半球 0° 10°夏季 20° (7 月) 20° 10° 冬季 0°




洋 地
洋 地 南半球
南半球 怎样判断气候类型: (北半球)
最冷月平均气温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0℃ 寒带
10℃
15℃
最热月平均气温 (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也在 0℃以上)

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例】 图6表示我国某地 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 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P1、P2两地的气 温T1,T2值范围 ℃<T1< ℃ ℃<T2< ℃. (2)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 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 地形特征: AA′属于 ; BB′属于 。 (4)P1、P2两地所在的 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是 。
等值线向大值方向凸出的部位是偏低值的区域; 等值线向小值方向凸出的部位是偏高值的区域。
4、分析闭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已知A>B,判断甲、乙大小。 甲点<B,乙点>A 如果是地形,则甲为盆地 ,乙为 山地 。 如果是气压,则甲是低压 中心,乙是高压 中心。
二.等温线图的阅读
二.等温线图的阅读:
(4)判断某地所处的海陆位置:
【例】若图示曲线为一月等温线,则b地位于 ①北半球大陆上 ③南半球大陆上 A.①② B.①③ ②北半球海洋上 ④南半球海洋上 C.②③ D.③④ 北半球:
1月——陆低海高;
a c 7月——陆高海低 南半球: 1月——陆高海低; 7月——陆低海高
b
【例】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 “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 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 此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 说明其原因。
河谷、平原与高原、 地势高低起 山地交错相间分布, 伏大 气温高低不同
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纬度(太阳辐射):等温线与 纬线方向 基本一致,东西向延伸
海水对气温起调节作 :等温线大体与 海岸线 平行
海陆热力:等温线发生弯曲,同纬度大陆最冷月等温线向 低 纬 度突出,海洋向 高 纬度突出,最热月相反。 一陆南,七陆北 :一月陆地等温线都向南凸 地形地势:等温线呈闭的地区,数值里大外小的为盆地 ___,里小外 山地 。等温线曲线,高原边缘或与山脉走向 大的为_____ 一致 洋 流: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 高 纬度突出,寒流经过的 海区等温线向 低 纬度突出。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

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解析

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解析

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解析等温线图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规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②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规律:“高高低低”;主要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判断洋流的流向、性质及名称A判断洋流流向:即等温线弯曲的方向B判断洋流性质:等温线凸向高纬→ 暖流; 等温线凸向低纬→ 寒流C判断洋流名称:判定洋流流向→ 判定洋流性质→空间位置→ 确定洋流名称④判断地形A等温线闭合规律:内线数值大→ 中心气温高→ 中心地势低→ 盆地内线数值小→ 中心气温低→ 中心地势高→ 山地(丘陵)B等温线不闭合规律:向高数值方向凸出→ 中间比两侧气温低→ 中间地势高→ 山脊向低数值方向凸出→ 中间比两侧气温高→ 中间地势低→ 山谷C计算相对高度:H相=T差/0.6℃ ×100米⑤判断温差的大小规律:等温线疏,表示温差小;等温线密,表示温差大;我国等温线分布与温差的时空变化规律:冬密夏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密海疏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⑥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若图1为海洋中某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均是由洋流影响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乙都可能为寒流②甲、乙都可能为暖流③甲可能为寒流,乙可能为暖流④难以判断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分析:首先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画出甲、乙两处的洋流流向,可见两股洋流交汇,再对照洋流模式图(图2),可知该处海区有两种可能情况:①北半球中纬度海区的大洋西岸,为寒、暖流交汇;②赤道海区的大洋东岸,为两股寒流交汇。

推理:甲肯定为寒流,乙可能为寒流或暖流,所以A项正确。

变式1:若海洋某局部地区等温线弯曲如图3所示,情况又会如何?分析:同理,先画出两股洋流流向,可见为两股洋流分离处。

对照模式图(图4),可知该海区可能为:①北半球中纬度海区的大洋东岸,为寒、暖流分离处;②赤道海区的大洋西岸,为两股暖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图、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各类数据表格
景观图—照片、图片、绘画等(自然、人文)
一、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睛岚
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
(1)图中有6个经纬线
交点,其中与游记作
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
交点的地理坐标

。作者北顾
的是
高原的深
秋景色。
1150E, 410N
复习策略:Leabharlann 把握住重要经纬线通过的地区,图文结合,具有 完整的空间概念,养成多看的习惯,构建一幅“心理地 图”。
二、读上面地形图,完成以下要求: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种类是 丘陵地形 ,判断理由是: 海拔高度在 200 米以上,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在
200 米以下。 (2)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自南向北 ;图中A、B两点的距离是1厘
3.该船即将进入 A.巴拿马运河 C.德雷克海峡
B B.麦哲伦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提取图表中的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进行分析整合
六、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
1、甲地时间为
B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
A. 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内蒙古高原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东半段大致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
1、抓住空间线索,纵横比较, 进行综合分析
区域图
判别方法:
1、根据轮廓形状、海陆分布、山河大势等来识别图 示区域;
2、依据经纬网来进行空间的定位。
掌握要点:
能判别图示区域;掌握区域主要特征; 根据图例等显性、隐性条件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关性。
五、读下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 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 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
地方时为 C
P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 夜长约为 A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读图要求: (1)分析延伸方向,判断形成的主要因素
①与纬线相一致→ ②与海岸线平行→ ③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相一致→地形因素。
(2)分析等温线弯曲状况,判断温度变化及形成的主 要因素——“高高低低”:
①向高纬弯曲(凸)→温度比同纬偏高→夏大陆、冬海洋、
②向低纬弯曲(凸)→温度比同纬偏低→冬大陆、夏海洋、 寒流、高地。
山顶和河谷盆地相比,热容量小,增温快,降温也快,故白天 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夜晚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河谷盆地正 好相反。根据“上升气流阴雨天,下沉气流是晴天”,可理解 “河谷盆地多夜雨,山顶昼雨多”。
坐标系图
读图时一定要看清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的 内容。一般情况下,横轴表示时间或地域位置; 纵轴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要注意阅读图例、 注记。
复习策略:
•根据图示,分析显性、隐性的已知条件;运用 画草图,做到正确解题。
•通过典型题例的剖析,养成必要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想象能力,做到熟能生巧。
米,地面实际距离为 400 米。
(3)图示流域降水丰富,计划修建一个小水电站。仅此地形考虑,比较C、
D、E三处在 D 处,原因

坝高不超过 20 米。
地形最狭窄的河谷,上游有较大范围的集水区域
2、运用图表数据,通过计算,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研究
三、读下面两幅图,左图表示:某海域由南向北水温值逐渐变小,盐度值逐
地理图表题的解析
示意图
统计图
景观图
分布图
等值线图
地理图表的基本类型
区域图—中国、世界
示意图—经纬网图、地形剖面图、地球运动相关图、地理事
物空间分布图、地理事物形成图、地理事物相互联系图
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线
等震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PH值线
统计图—线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点阵统计图表、扇形统
(3)疏密: ①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
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
四、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 图中不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 ( B) A、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 B、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 C、河谷盆地夜雨多 D、山顶昼雨多 ⑵ 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 原因是(A ),并解释其变化的 原因。 A、地形 B、太阳辐射 C、 风向 D、坡向
③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山地资源条件(包括河流、生物、气 候、土地),分析如何开发山地经济,如发展旅游业、交通、疗 养、农业类型、加工工业的选择等。
2、等温线分布图:
①通过对等温线分布的常见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查, 并延伸到气候类型分布,季节性天气特征或气象灾 害等领域;
②通过对某一地区(特别是我国的山地、盆地)的等 温线图进行分析,判定该地的地形分布状况,该地 主要山脉的坡向、该地气候资源的优缺点,进行解
等值线图的判读:等值线图表示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在地 理学科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又以等高线、等温线、等压 线最为普遍。
1、等高线地形图:
①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识读地形部位、地形类型,判定坡度、坡 向、高差及可能对河流发育、气温、降水差异的直接影响;
②根据等高距,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注记)运用等高 线地形图找出河谷,适宜建水库的坝址,最佳的登山线路、 测量线路、距离、估算气温的差值,推算山地走向等;
B. 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 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 罗马气候干热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
3、甲地的时间为
C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4、北京为
B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示意图——地球运动相关示意图
掌握要点: •掌握地球运动相关基础知识; •根据图示提供的条件,正确判别图示昼夜状况 及其季节、日期或时间; •根据季节或节气,正确判断相关地理事象。
渐变大,右图表示:海水的盐度分布规律,回答:
(1)图中所示海域是: 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A
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C、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2)若此海域位于太平洋,则:
A、乙处水温高于甲处
B、丙处盐度高于甲处
D
C、甲处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
D、甲处有日本暖流经过
3、寻找图表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由已知推断未知,把握 其分布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