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7日xx学校高中地理试卷 世界地理

2019年01月17日xx学校高中地理试卷 世界地理
2019年01月17日xx学校高中地理试卷 世界地理

2019年01月17日xx学校高中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日本北海道、法国普罗旺斯和我国的伊犁河谷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的产地,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花只开一季,还没等到第二季花开,天气就冷了;而伊犁河谷薰衣草一年开两季花,夏季开花一般在6~7月,秋季开花一般在8~10月。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日本北海道与伊犁河谷纬度大致相同,但薫衣草在伊犁河谷一年能开两次花,主要是

( )

A.两地地形特征不同

B.两地土壤肥力差异

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

D.两地种植技术差异

2.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海面冰川多

B.板块边界,火山活动频繁

C.地震多,海啸的破坏

D.暖寒流交汇,能见度差

3.下列有关北海道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海洋影响,冬季气候温暖

B.受季风影响,冬季降雪量大

C.地形以平原为主,沿海多沼泽

D.植被以常绿阔叶为主

答案:1.C; 2.D; 3.B

解析:1.影响作物花期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日本北海道是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夏季气温较低。伊犁河谷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热量充足。热量是气候特征的要素之一,两地纬度大致相同,但薫衣草在伊犁河谷一年能开两次花,主要是两地气候特征差异,C对。地形、土壤、种植技术不是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A、B、D错。

2.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位于暖寒流交汇处,多大雾天气,能见度差,D对。海面冰川影响小,不是主要原因,A错。板块边界,火山活动频繁、地震多,海啸的破坏,对航行有危害,不是影响日常航行的主要原因,B、C错。

3.北海道受海洋影响,冬季多降雪,气候寒冷,A错。受季风影响,携带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冬季降雪量大,B对。地形以山地为主,C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 错。

2. 下图示意1949-1959年日本(北海道除外)各个月份出现崩塌灾害的百分率。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各月崩塌百分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降水

D.气温

2.8月崩塌低谷(低于6月、7月和9月)的原因是( )

A.受寒潮的影响

B.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

C.受台风的影响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答案:1.C; 2.D

解析:1.地形、地质在一年的各个月份没有变化,故A、B错误。降水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日本为季风气候,读图可知,崩塌百分率高的月份为降水多的月份,C正确。气温与崩塌关系不大,D错误。

2.根据上题分析,崩塌主要与降水有关,8月日本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少,故8月崩塌百分率低于6月、7月和9月。

3.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3. 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答案:1.B; 2.A; 3.B

解析:

4. 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为重要的渔业生产国,大、小渔船基本以进口为主,近年来中国造船公司前往摩洛哥建设渔船修理厂。下图为摩洛哥降水量(单位:mm)等值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M、N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2.摩洛哥绝大多数城市都分布于清凉国土区,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①西风

②洋流

③地形

④纬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中国造船公司在摩洛哥设置渔船修理厂的目的不包括( )

A.保障渔业生产

B.提高造船技术

C.拓展国际市场

D.增加当地就业

答案:1.D; 2.C; 3.B

解析:

5. 读某国部分产业分布图,

完成1-3题。

1.该国东北部海湾附近有一大型工业区,其形成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海运便利

B.水源充足

C.资源、能源丰富

D.地形平坦

2.图中西北部海岸附近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在于( )

A.劳动力数量大、素质高、工资成本低

B.接近原料产地,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生产成本

C.海运便利,易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发展

D.与其他工业区距离较远,避免相互污染

3.班加罗尔是该国重要的软件工业中心,其软件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不包括( )

A.高速交通便利

B.科技水平较高

C.资源充足

D.环境优美

答案:1.C; 2.B; 3.C

解析:

6.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A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国西临大西洋

B.该国的地势是两侧高中间低

C.该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

D.该国是世界最大的牛肉出口国

2.下列叙述中与A地沙漠气候形成无关的是( )

A.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B.受到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C.受到干燥的东北信风的影响

D.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

答案: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A地所在国家是澳大利亚.该国西临印度洋;该国的东侧是山地,西侧是高原.中间是大自流盆地,所以地势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该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该国是世界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2.根据图中纬度判断.A地有南回归线穿过.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沿岸受到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受到干燥的东南信风的影响.与东北信风无关;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

7.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问题。

1.乙处的山脉是( )

A.大洲分界线

B.农业区分界线

C.气候类型分界线

D.地形分界线

2.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季有凌汛现象

B.支流众多,航运发达

C.沿线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D.发源于我国新疆

答案:1.A; 2.A

解析:1.根据区域轮廊判断.乙山脉是乌拉尔山.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故A正确。

2.甲河是叶尼塞河.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有结冰期.且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A正确;纬度较高,结冰期较长.航运不便.B错误:俄罗斯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欧洲部分,该地区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C错误:叶尼塞河起源于蒙古国,D错误。故选A

8.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如图)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灌木行间种植大麦、燕麦等作物,发展畜牧业。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 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

B.枝叶茂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C.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

D.根系较发达,增加土壤地下水

答案:1.D; 2.A

解析:

9. 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2.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答案:1.B; 2.C

解析:1.据图可知,甲:分布于恒河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为水稻,乙:分布于恒河上中游地区,德高高原的北部,为小麦;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部,为棉花。故B正确。

2.水稻的需水量最高,故分布在降水量最丰富的恒河平原和半岛沿海,棉花和小麦属于旱地作物,需水量相对较少,故分布在降水较高的区域,说明影响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故C正确。

10.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

A.人多地少

B.山地多平原少

C.农村人口比重大

D.经济发达

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

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

答案:1.C; 2.C

解析:1.日本陆地面积小,地形以山地为主不,平原面积狭小,可开垦耕地面积比重小,农业发展使用机械化,农业人口比重低。

2.苏丹位于非洲东部,尼罗河沿岸,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光照充足;因位于热带,纬度低,气温年较差小;东南为高原,耕地面积小。

11. 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的一个盆地,海拔约750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北极圈仅有350千米。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下图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 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

①盆地地形,冷空气易聚集

②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

③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

④受千岛寒流影响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作为人类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

B.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

C.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多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

D.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

答案:1.A; 2.B

解析:

12. 日本黑山(海拔2450米)冬半年大雪封山,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下图为黑山地理位置和“雪墙”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 黑山冬季多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

①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

②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

③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

④山地地形的阻挡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春季,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低温冻害

B.沙尘天气

C.地面塌陷

D.洪涝灾害

答案:1.C; 2.D

解析:

13.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确定

2.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洋流

C.海陆位置、洋流

D.太阳辐射、洋流

答案:1.B; 2.C; 3.C

解析:

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②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③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④b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

①太阳能资源

②水力资源

③劳动力资源

④铁矿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D; 2.D

解析:1.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廊看,甲图中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乙图中为朝鲜半岛。从两图中河流的分布看,甲图中半岛的西部地区有高大山脉,乙图中半岛东侧有高大山脉分布,①错;两个半岛的地形山地面积较大,②错;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西侧形成典型的峡湾地貌,海岸线曲折,③对;b点所在半岛气候为季风气候,但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④对。答案选D。

2.两半岛均降水较多,地势起伏较明显,太阳能资源不丰富,而水力资源丰富;甲图半岛位于北欧地区,劳动力资源不丰富;两个半岛的铁矿资源均丰富,属于识记的知识。答案选D。15. 下图示意世界甲、乙两个区域。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区域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光热;降水

B.土壤;水源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2.下列关于甲区域所在大洲河流的特点与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B.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答案:1.A; 2.B

解析:

16.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B.甲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

C.乙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D.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2.“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D.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答案:1.A; 2.C

解析:1.由图示可知甲是热带沙漠气候,河谷地带降水少、蒸发旺,不合理灌溉,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A正确;甲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等气象灾害,风暴潮是发生在沿海地带,甲地没有,B错;乙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发展农业需灌溉,C错;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水资源不足,农业单产低,D错。选A正确。

2.“新月沃地”即是两河流域,a、b两河是该地主要的灌溉水源,A错;濒临波斯湾,纬度低,波斯湾封闭,受自然灾害影响少,B错;临近波斯湾,受海洋影响气候相对内陆其他地区较为温和,C正确;“新月沃地”是两河形成的冲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种,D错。17. 2017年暑期热播电影《战狼2》中男主角冷锋在非洲营救侨民时感染了“拉曼拉”病毒,其原型为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致死率达到50%-90%,最早出现在刚果河流域。刚果河流经中非多个国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

读图回答1~3题。

1.埃博拉病毒主要感染区的气候( )

A.类型多样

B.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C.不利于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D.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2.以下选项中符合刚果河水文水系特征的是( )

A.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B.支流众多,呈扇状水系结构

C.下游河段含沙量大

D.河口三角洲发育较好

3.下列对刚果河流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地质景观丰富

B.森林资源丰富,多名贵木材

C.矿产资源及水能资源丰富

D.种植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1.D; 2.B; 3.D

解析:

18.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1~3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1.D; 2.A; 3.B

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刀耕火种是指用刀斧把地面上的树木植被砍伐86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待肥力耗尽后易地而种。该种植方式首要条件是地表有丰富的植被。而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缺少丰富的植被,加之尼罗河定期泛滥.大量肥沃的淤泥覆盖了土地.所以能够在河边沉积物上直接耕种.D正确。

【刷有所得?拓展】

刀耕火种又叫迁移农业.有些地方称之为“打游击农业” 是一种古老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用刀斧把地面上的树木植被砍伐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 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冉施肥.待肥力耗尽后(一般为一年)再易地而种。

2.本题考査区域气候特征,河流的沉积物来自上游.是上游降水后由河流挟带来的。尼罗河

6 —10月泛滥.所以上游地区降水集中在6—10月.降水季节性法.C、D错误;河流的水量与挟带的泥沙量呈正比.所以上游年降水量大.因而B错误,A正确,另外也可以换一种思路.

尼罗河上游是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温季.雨季时降水量大,旱季时降水量小.因此A正确。

【刷有所得?拓展】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水文特征比较

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岛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物质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多雨区.水量丰富而稳定.但流程较长.沿途损耗较大.是尼罗河泛滥的主要水量来源。青尼罗河是尼罗河的最大支流.由于青尼罗河源地在干湿季分明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水源丰沛.沿途损耗较小,所以水文特征与白尼罗河截然相反.这些特征表现为:①径流最大:②落差大;③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

3.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埃及为热带,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尼罗河6—10月泛溢.埃及人在河水泛滥后的沉积物上耕种.所以农作物生长期为11月到次年5月.约7个月。因为“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所以不可能从距离较远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引入植物;埃及北部是地中海气候区.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的农作物一般是春种秋收,时间一般为3月到10月.生长期为8个月左右.并且因为夏季少雨,所以作物比较耐旱.而埃及是热带沙漠气候.比较干旱,所以地中海气候区作物适合在尼罗河泛滥区种植.B正确。

【快解】

埃及农业主要集中在尼罗河沿岸和尼罗河三角洲.从地缘上来说.距离地中海地区最近(古代人的活动范围有限

19. 澳大利亚(左图)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右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左图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B; 2.D; 3.B

解析:1.本题考查区城气候特征。结合材料可知,这里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那么该类地下住宅所在地区气候特征应该较为干燥.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且降水丰富,A错误;②地位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较少,B正确: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湿季降水量大,C错误;④地位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D错误。

2.

本题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图示没有储水设施.若作用是收集雨水.直接会淹没住宅,A错误;由于该地下住宅是在矿井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所以住宅之间具有一定的连通性.人们可以在地下实现沟通交流,不需要通过通天井进行通信,B错误;地下住宅虽然采光条件不好,但是可以通过电灯来实现照明.且通天井增加的光照面积太小,远远不能满足采光需求,C错误:由于地下住宅空气不流通,所以通风换气是通天井的主要作用.D正确。

【快解】

由于该类地下住宅是在矿井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通天井对于之前的地下矿井就具有通风换气的作用,对地下住宅来说,这一作用便沿袭了下来,D正确。

【测训诊断】

本题易错选C,原因是认为地下住宅光照条件差,所以增加采光是通天井的主要作用,事实上通天井的直径太小,而且太深.能进人的光线实在有限。

3.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结合材料.该类地下住宅建造的目的是躲避炎热天气.故可推测其在夏天是比较凉爽的;由于其处于地下.宅顶较厚.因此其冬季受到外面冷空气影响较小,因此较为温暖,②正确,①错误;由于黄土高原的窑洞墙体较厚.窑洞的顶和壁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散热, 只有窑洞口能够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窑洞里的气温变化总是滯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气温变化不大,③正确:蒙古包最大的特点是拆装方便.但其内部气温很容易受外界影响,④错误。故选B。

【快解】

室温一年四季不可能保持不变,①错误;黄土高原窑洞较蒙古包从外形上与地下住宅更接近.④错误,故答案选B。

【关键点拨】

解答本题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可以直接迁移黄土高原的窑洞,也可以迁移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土窖.均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据此很容易得出结论。

20.亚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其它大洲相比较,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以热带气候为主

C.海洋性强

D.气候类型单一

2.造成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

D.洋流

答案:1.A; 2.B

解析:

21. 合掌造(图1)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图2为“日本轮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1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 )

A.旱灾频发

B.冬季暴雪

C.多洪涝灾害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答案:1.B; 2.C

解析:

22.某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陆之一,这里有阳光灿烂的海滩、五彩缤纷的珊瑚、独特众多的珍禽异兽……。该国最可能是( )

A.印度

B.英国

C.南非

D.澳大利亚

答案:D

解析: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堡礁,由于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有海洋隔绝,使得大陆上的生物进化较慢,从而保留了很多独特的珍禽异兽。

23. 下图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

A.非洲东部

B.非洲中部

C.非洲西部

D.非洲北部

2.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更加便捷

B.非洲位置靠近中国

C.中国需求扩大

D.非洲农业技术提高

答案:1.A; 2.C

解析:1.非洲东部新增五个进口为主的国家,有一个国家(马达加斯加)由进口为主转变为出口为主,进出口变化最大。

2.中非之间的交通通达度并没有明显改变,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对非洲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

24.下图是日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

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B.河流流程长,含沙量大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3.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海运交通便利

D.科学技术发达

答案:1.A; 2.D; 3.C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25. 2016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中资港口瓜达尔港正式开航。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为深水港。下图为瓜达尔港周边区域图。

简述瓜达尔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答案:位于巴基斯坦的西南部,邻阿曼湾及波斯湾石油产地,扼霍尔木兹海峡海上石油运输的重要航线

解析:位置的重要性,主要从海陆位置角度,尤其强调临近波斯湾和在石油海上航线上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原产于美洲雨林地区,其适宜生长条件为年均温22~26℃,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相对湿度不低于90%。可可叶片宽大而薄,易受风害。

科特迪瓦(下图所示)是世界最大的可可生产与出口国,布瓦凯是该国的可可加工及贸易中心,但加工率仍较低,原料大部分出口。每年10月到次年1月是该国可可的收获季节,当地农户一般将可可豆晾晒在太阳下,约7~8天即可干燥。

1.简析科特迪瓦适宜可可种植的气候条件。

2.评价布瓦凯作为可可加工及贸易中心的区位条件。

3.当地可可豆主要采用日晒干燥法而非机械烘干,推测其原因。

4.可可树易受风害影响,请提出当地减轻风害的措施。

答案:1.科特迪瓦纬度低(靠近赤道),终年高温,热量充足;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生长期降水充足,空气湿度大。

2.有利条件:地处该国中部,且临近可可主产区,位置优越;陆路交通枢纽,且有铁路与港口相通,交通便利。不利条件:经济不发达,加工能力不足,加工技术较落后。

3.收获季节降水相对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无需专业的烘干设备,成本低。

4.选择避风的区域栽培;营造防风林,削弱风力;培育矮化、(抗倒伏)抗风品种。

解析:1.根据材枓.可可生长在热带雨林气候区,适宜高温多雨的环境…根据图示经纬度.科特迪瓦纬度低.靠近赤道.终年高温,热量充足。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生长期降水充足,空气湿度大

2.从图示位置分析.市瓦凯地处该国中部.且临近可可主产区.位置优越。位于公路、铁路交会处,是陆路交通枢纽.且有铁路与港口相通.交通便利.便于原料、产品的集散。但是,该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加工能力不足,加工技术较落后

3.根据原料.每年10月到次年1月是该国可可的收获季节.此时段气压带、风带南移…所以收获季节降水相对少,晴天多.光照充足.适宜可可晒干。该国经济水平低, 不使用专业的烘

干设备.成本低

4.可可豆受风害影响.所以要选择避风的区域栽培:营造防风林,削弱风力;发展农业科技. 培育矮化、抗倒伏或抗风品种,减少风害影响。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南亚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棕榈油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它是油棕榈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油棕榈树是一种喜光热、好水忌涝的植物。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果生产国,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二战后,世界新兴的油棕榈林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

2.从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印度尼西亚发展油棕榈树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评价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

答案:1.以山地、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岛屿西部(西南部),平原分布在东部(东北部);地势西(西南)高东(东北)低。

2.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光、热、水充足;山地地形利于排水;由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力高。

3.有利:①多优良港湾,利于港口建设,对外联系便利;②劳动力丰富且技术水平高;③科技力量强。不利:①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②国内市场狭小。

解析: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3.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3.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河流虽多,但结冰期长,且多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货运流向不一致

解析:

2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洋及周边地区略图(图1)。

材料二:图中甲地气候资料图(图2)。

1.甲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该地气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

3.中南半岛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4.丙地地处__________板块和亚欧板块的__________(生长或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5.印度和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南非被称为"金砖国家"。2017年9月4日上午,金砖国

家领导人会议迎宾仪式在厦门举行。下图表示北半球,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图示经线间隔15度,阴影部分表示开幕式开始举行时日期为4日的部分,空白部分为3日,请画出该日的

晨昏线,并注明晨线和昏线

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 2.水稻种植业; 3.北高南低 ; 河流自北向南流; 4.印度洋板块; 消亡; 5.

晨昏线画出,,标注晨线、昏线,(图略)

解析:

三、综合读图题

30. 随着全球变暖降雪量逐渐减少,但日本西北部雪灾更加严重.图为日本位置和山地分布示意图.

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日本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3.试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日本西北部雪灾严重的原因

答案:1.径流量丰富(流量较大);夏秋季流量大,冬春季相对小;季节变化较明显(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速快;含沙量小。

2.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利于稻作业的发展;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从海面到来的水汽较充足,保证了农业灌溉水源;农业技术水平高;人口多,国内市场需求量大。

3.自然原因:西北部纬度高,冬季气温较低;日本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温增湿;在日本西北部沿海地区受山地抬升形成大量降雪;由于全球变暖,海面温度升高,大气中水汽增加,从而降雪量增加;

社会原因:由于日本生育率降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力不足导致抗灾能力减弱.

解析:

高中世界地理部分试题

英豪学校2011-2012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文科地理(世界地理部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全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1987年与2004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 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 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 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 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 读图2?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据此回答2——4题: 2. 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_____。 图2 A. a、b、c B. c、d、e C. a、b、e D. a、c、d 3. 图示①一⑤城市中,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是_____。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4. 关于美国工业和城市的说明,正确的是_____。 A. 东北部工业区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 B. 城市①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C. 城市⑤附近有美国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 D. 城市③是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5.有关加拿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人口密度低,是地广人稀的国家 B.世界上重要的矿产、新闻纸、小麦、水产品等的出口国

C .大部分领土位于40°—60°之间,气候温和湿润 D .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6.关于北美气候的正确分析是 ①北美三面临海,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②西部高大的山脉,阻挡着大西洋水汽的进入,使北美降水稀少 ③中部大平原南北贯通,有利于冷、暖气流经过,造成夏季温差大④北美的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图3“经纬简示图”,其中X 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 地在大陆西海岸。据图回答7-8题。 图3 7.X —Y 线位于 A 、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 、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 、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 、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8.下列四项中属于Y 地所在国的是 A 、富士山 B 、大分水岭 C 、安第斯山 D 、“硅谷” 图4是某国沿纬度30o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9-11题。 图4 9.该国位于( ) A. 北半球 西半球 B. 南半球 西半球 C. 北半球 东半球 D. 南半球 东半球 10.下列四项属于该国的是( ) A. 好望角 B. 桂林山水 C. 富士山 D. 大堡礁 11.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处是地形平坦,河流少,但地下水丰富 B. 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C. 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 西部为大分水岭 图5是大洋州局部图,读图回答12—15题。 12.下面岛屿中,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是: A .A 岛 B .B 岛 C .C 岛 D .D 岛 13.甲地区发展牧羊(绵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水草丰美 ②气候条件适合 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 求量大 ④没有食肉猛兽 A .①② B .①②④ 图5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完整版)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学科分析 高一地理学科备课组执笔:陈艳 2017年11月8号到10号两天半的时间,我们高一年级举行了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正规的测试。考试覆盖内容主要是必修一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这次考试既是对开学以来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后期学习的引导。同时对比了解了我们高一年级各班级的学生答题状况,从而摸清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合本次试卷命题、学生答题情况及考试成绩做以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题型:一、选择题25题;二、综合题4题。 分值:选择题50分;综合题50分。 (二)、试题特点 1、难易适中 反映第一章和第二章教材内容的全面性。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0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题占28分,难度较难占了12分,题目难度适中,难易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性和对知识点的简单迁移应用的考查。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信息。部分试题主要以图为载体,图形相对来说还是较基础的主要涉及到地球运动、热力环流的,充分体现

了图表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 3、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试题内容主要考查地理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平时在上课过程中要认真听课,对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好好把握,在课下花时间记忆,及时做习题来巩固。部分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能够迁移运用。 二、学情、考情分析 (一)、得分概况 年级平均得分:61.2分最高得分:89分 最低得分:23分 80分以上8人 70分以上57人优秀率为15.49%(75分以上) 及格率为57.75% (二)、学情分析 首先通过考情分析学情 1、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1)、基础知识不扎实 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够;三是 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部分学 生对已学知识没有记忆落实,更不能理解和迁移应用。 (2)、读图、析图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看不懂图,不知从何入手,提取图表信息难度大。 2、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程度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练习题

世界地理 一、选择题 (2014·新课标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答案】 B 【解析】考查了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科隆群岛远离大陆,与其他地区之间缺少交流,形成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本地特有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与澳大利亚大陆具有相似性),选项B正确。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答案】 C 【解析】考查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科隆群岛处在寒暖洋流交汇处,来自南部的秘鲁寒流和北部的赤道暖流交汇于此,因此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一应俱全,成为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选项C正确。 (2014·北京)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图,回答3~4题。 3.玻利维亚( ) A.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 B.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 C.西南山地垂直带谱复杂 D.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 【答案】 C 【解析】考查玻利维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玻利维亚地处南美大陆内陆,排除A、B两项;西南部为安第斯山脉,起伏大,垂直带谱复杂;地处低纬度,气温高,城市主要分布在凉爽的山地、高原地区。

4.卫星发射当日( ) 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 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 C.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答案】 C 【解析】考查地球运动知识。图示玻利维亚大部分位于西四区,东八区12月21日0时4分,西四区为20日12时4分,时值中午时分,A项错误;12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90°,B项错误;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南,此时出现极昼现象,C项正确;此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D项错误。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B.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 C.河流水量小,多内流河 D.甲、乙分别为里海和咸海 【答案】 C 【解析】该区域位于西亚,以高原、山地为主;甲为里海,乙为波斯湾;该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河流少,流域面积小,河流流量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教案

第三节大气环境 ◆教案 【教学目标】 1.搜集资料说一说大气各垂直分层有哪些事物和现象,概括对流层大气与人类的关系。 2.列表比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并用所学解释实际事例。 3.画出简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大气受热的直接原因。能用简图推导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理解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5.通过阅读北半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绘制全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从而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6.说出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7.举例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海陆气压分布的影响; 8.说明南半球气压带纬向分布较北半球明显的原因; 9.举例说明冬夏海陆气压中心对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10.说出什么是季风环流,说明为什么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11.说出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12.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13.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重点难点】 1.大气各垂直分层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4.大气的温室效应。 5.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图示。 6.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7.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8.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 9.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10.能说出锋面、低压、高压系统的概念,说明他们对天气的影响。 11.能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1课时 【引入新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之后,知道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说地球普通,因为地球具有和其他行星一样的特性,都是物质的和运动的;说地球特殊,则是因为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球有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大气环境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地球的周围包围着的大气是厚厚的,从地面向上,可延伸数千千米的高空。那么,这么高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有什么变化特点呢? 一、大气的垂直分布(板书) 大气的组成成分在垂直方向上是有差异的,进而使得大气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有差异,特别是气温的差异决定空气的垂直运动状况。所以气温的垂直分布是划分大气各层的主要依据,也是大气各层最基本的特征。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提问】请学生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并思考以下问题:1、“对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变化情况有何不同?” 【总结】(1)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高中世界地理练习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第四节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对应学生用书第175页) 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1)在上面的人口分布图上标出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名称。 (2)在上面的人口分布图上标出世界人口稀疏的主要地区。 答案:略。 2.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面积在前五位的国家名称。 A , B , C , D , E 。 (2)上述这五个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属于发展中国家的 是、、。 (3)从南、北半球分析,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半球的南部和半球。 (4)从大洲分布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洲、洲、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洲、洲、洲和洲的一些岛屿上。 答案:(1)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 (2)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中国巴西 (3)北北南 (4)欧北美大洋亚非南美大洋 (对应学生用书第175~176页) (2010年武昌区模拟)如图为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 ) A.欧洲 B.南亚 C.东亚和东南亚 D.北美东部 4.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有关图中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②老龄化问题严重③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④死亡率较高⑤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⑥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3.D 4.B 5.C 第3题,结合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及图示可以分别判断出,A西部大洲为欧洲,B为南亚,C为东亚和东南亚,D为亚欧大陆内部。故本图没有出现北美东部地区。第4题,据图可知,D处地处亚欧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不适宜人类居住,环境承载量小;但在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绿洲地区,水源条件较好,适宜人类居住,故只形成了一个孤岛。第5题,据图可知,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为欧洲,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比其他大洲要高,死亡率较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青壮年所占比重较低,劳动力不足,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 6.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仰( ) 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解析:D 基督教为欧美地区普遍信仰的宗教,犹太教主要是以色列人信仰,佛教集中于东南亚地区。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人多信伊斯兰教。 7.下列大洲中,发达国家数目最多的是( ) A.南美洲 B.北美洲 C.亚洲 D.欧洲 解析:D 欧洲为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地区,大部分发达国家集中于欧洲。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一个约20亿人口的世界最大市场和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出现在世人面前。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国家中,既属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又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一组国家是( ) A.韩国、泰国、越南、新加坡 B.柬埔寨、文莱、缅甸、菲律宾 C.泰国、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D.老挝、日本、菲律宾、柬埔寨 9.下列工业类型适合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布局的是( ) ①原料指向型②市场指向型③动力指向型④劳动力指向型⑤技术指向型 A.①⑤ B.②③ C.①④ D.④⑤ 解析:8.C 9.C 本题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切入点,考查与东盟有关的基本知识。第8题,A项中的韩国不属于东盟;B项中的柬埔寨、缅甸不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项中的柬埔寨、老挝不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日本不属于东盟。第9题,东盟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适于布局原料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G20成员(欧盟除外)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墨西哥、巴西、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南非、阿根廷。据此回答10~12题: 10.G20成员(欧盟除外)中属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有( )

高中世界地理笔记大全

世界地理复习笔记大全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⑴七大洲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 ⑵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七大洲地形特色

三、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四、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第二节世界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人口 (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2)分布及原因: (3)人口问题 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1)人种:黄、白、黑 [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4)宗教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薛桂梅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两大题10小问,共40分)。1.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本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尤其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特别是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出题是本着我校学生轻视文科,地理又是中考非考科目,地理知识几乎为零的现状。试题85%以上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中与所学地理知识关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基础,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本试卷中选用 14幅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难易适中。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4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的题占20分;而偏难、区分度适中的题只占10分。不足之处是有6分属偏易、且区分度不适的题。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出题标准。 二. 试卷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考试结果与预期值相差甚远。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无论从答题细节、态度、还是总分、极值分都相差很大。具体表现为1)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普通班级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有16分之多。同一老师所代班级相差也在8 分以上。2)学生间两级分化:最高分为95分,而最低分只有14 分。且低分段50---60分人数较多。低分率占50%。而优生较少(除实验班78人外)、普通班总共57人。优秀率只占14.61%。3)及格率也不太高,全校为59.92%,而有的班级只有7%。 2.各题得失情况:

高中地理选修一世界地理复习题

高中地理(选修一)复习题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有哪些? 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二.为什么发达国家和欧洲的人口死亡率高? 因为老龄人口比重大。 三.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原因是什么?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动;人口的机械增长。 四.影响人口死亡率的因素有哪些? 社会环境因素(经济、政治、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 五.制约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六.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自然环境(原生环境因素、次生环境因素) 七.为什么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有影响? 1.这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2.这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3.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 4.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八.人口迁移按方向和范围各分为几类? 方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农村到农村。 范围: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九.影响人口迁移有哪些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重点)(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十.人口迁移对迁入迁出地的影响 迁出地 利: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缓解劳动力压力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弊:人才的外流 迁入地 利: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 弊:带来某些社弊:带来某些社会问题,如对交通、住房、就业、教育、资源产生压力,可能加剧环境问题 十一.为什么人们要迁移到发达地区? 因为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受教育水平,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十二.为什么大量人口移去西部? 西部大开发政策和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使西部矿产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促使人口向西部

高中世界地理区域地理填图

高中地理第一部分世界地理 第一章亚洲 1.读图1-2—1回答: (1) 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和高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B,,,,。 (2) 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 (3)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水域(湖泊、海、海湾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⑩。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2.读图1-2-2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3.读图1-2-3回答: (1)将岛屿和山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上: 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 D九州岛M富士山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城市名称填写在下列 横线上: E,, ,, ,, ,。 (3)将图中代号所在的工业区名称填写在下列 横线上: E,, ,, I 。 4.读图1-2-4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群岛、国家名称填写

在下列横线上: ,, ,, ,, ,,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岛屿、海峡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5.读图1-2-5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3)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海峡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岛屿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6.读图1-2-6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国家及其首都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和括号内: ( ), ( ), ( ), ( ), ( ), (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海域名称填写在下 列横线上: , 。 7.读图1-2-7回答: (1)在横线和括号内填出图中代号所表 示的城市名称及其职能特点:( ), ( ), ( ), ( ), (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 在下列横线上: , 。 (3)南亚地区的地形分布是: 北部; 中部; 南部, 其中西边有山脉, 东边有山脉。 9.读图1-2-9回答:

高二地理考试卷分析

高二文科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反映教材内容的全面性。 这次考试考察的内容比较全面,《世界地理》每节内容都有涉及。 2、重视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这次考试共31题,选择题28道。地理高考尤其关注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和区域特征。区域地理试题突显地理学科特点,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可以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等 3、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图表的应用。 综合题考试共3题,每道题都有图,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地图和统计图表才能找到答案,同时问题也涉及课本上的简单概念和语句考查。 二、阅卷报告 (一)成绩分析 (二)主要失分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表现在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

知识的理解不够,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的失分。说明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2.运用知识能力不强。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特别是对一些区域图有效信息的提取较差,说明运用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 3.答题不规范。地理术语运用上不够精确,书写不认真。 5.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表现在选择题其他题目和综合题的简单问答上。试卷上很多平时多次强调的重点知识点,有部分学生没有记忆落实,更不用说理解和迁移。 6.学生对区域地图的判认以及定位,仍然是难点。地图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欠缺,表现在综合题读图识图、地理事物空间定位上,模糊不清或者空白。 (二)改进教学建议 1.重视基础。对学生应以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为主,狠抓课堂内容的落实,新课、习题课同等对待,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背诵。定期把学生的学道和练习册收起来检查,看看落实情况。并定期抽查学生的背书情况,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注重能力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后天练习得来的,因此要今后剩下时间的复习中加强对练习的训练,特别是图表题的练习,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 注重规范。老师上课用语规范,对学生强调答题的规范性,特别是作业的规范书写。

高考地理真题_世界区域地理练习题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综合高考真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文综·T1·4分)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 通信卫星。读图,玻利维亚( ) A.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 B.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 C.西南山地垂直带谱复杂 D.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T3~5·12分)总部位于(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2~3题。 2.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3.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2014·地理·T9~11·9分)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4~6题。 4.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 )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5.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 A.可全年航行 B.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 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6.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 C.越南——法国 D.美国——印度 (2013高考题卷)图1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1,完成7~9题。

7.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 .太平洋板块裂的影响 B .印度洋板块裂的影响 C .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 .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8.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于( ) A .地热能 B .风能 C .水能 D .太阳能 9.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 A .冰川与岩浆相映 B .极昼 C .成群的企鹅 D .台风 (2013高考题卷)图2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2回答4~5题。 10 0 20 30 40 50 60 70 80 美国 巴西 图2 土地产出效益 (105美元/公顷) 淡水产出效益 (美元/m 3) 能源产出效益 (102美元/吨标准煤) 10.两国相比( ) A .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 .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 .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 .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11.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练习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的大气 班:姓名:坐号: 单项选择题 【基础题】 1.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B.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2.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D.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3.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4.关于某地气压高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空是高气压,地面也是高气压。 B.高空气压值比地面气压值可能高也可能低 C.气压高低是高空与地面相比较而言的 D.高空为高气压,地面则为低气压。 5.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重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 6.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7.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8.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9.“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B.地形的障碍作用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 10.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都是东风 B.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D.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 1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12.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向东飞,飞行员的右侧是高气压,左侧是低气压,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组教师袁会彩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整体延续了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卷的特色,选取了新颖的材料和设问角度,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践,体现了全国1卷稳中求新、综合全面的特色,突出了高考育人和选拔的功能。2018年高考地 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将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具体来说,今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本次地理试题题型和结构稳定,考题基于高考地理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如,第4题、第5题通过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图”,引导学生将人口和城市地理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快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考生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结合四大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和迁移规律和现实情况,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深化对于人口和城市的认识。 二是创设新颖的材料情境和设问角度,启发思考。本次地理试卷材料来源稳定多变,材料内容丰富新颖,在延续上年整体出题风格的同时,也对试题的设问思路和设问方式有所设计和创新,启发学生开放性思考。如试卷第37题以嫩江支流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为切入点,将堰塞湖和沼泽湿地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其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其中第(4)问提问学生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考生若能结合地理认知给出相应的证据,同意和反对皆可,将考生从标准化作答模式中解放出来,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从新颖的角度去看待地理问题,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 三是内容选取富含生活气息,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一直以来强 调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鼓励学生结合地理原理和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解答日常实践中的问题。如第10题从乘长途客车从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旅游”出发,展现了形象生动的地理情景,通过长途客车选座”来讨论日出方位问题,引导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理念。 四是坚持改革方向,弘扬核心价值观。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国卷I地理命题紧跟改革脚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体现了全球化的地理格局,注重考查学生整合地理知识、探求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扩展视野、放眼世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了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16世界地理

练习16世界地理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11月~次年3月为雨季。当地时间2017年2月9日晚,巴厘岛发生了山体滑坡。下图为巴厘岛地理位置及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巴厘岛()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山脉以南北走向为主 C.河流流域面积较大D.河流有结冰期 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巴厘岛的水系呈放射状,且由中部流向四周,说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脉是流域的分水岭,巴厘岛北部河流多自南向北流,南部河流多自北向南流,而河流流向与山脉走向垂直,故山脉以东西走向为主;受岛屿限制,河流流域面积较小;巴厘岛位于赤道附近,气温常年较高,河流无结冰期。 答案:A 2.巴厘岛雨季时盛行() A.东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解析:由图可知,巴厘岛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带,盛行东南风,受周边岛屿影响,东南风比较干燥,降水较少,故形成旱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为西北风,从海洋带来的丰富水汽,受地形抬升和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丰沛降水。 答案:D 3.巴厘岛发生此次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有() ①持续性降水②过度砍伐森林 ③位于板块交界地带④地势起伏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巴厘岛多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且2月正处于巴厘岛的雨季,多持续性降水,故①④正确;巴厘岛位于赤道附近,森林的破坏会加剧水土流失,进而诱发滑坡等自然灾害,故②正确。 答案:C (2018·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调研)发源于五大湖的圣劳伦斯河以“冰钓”闻名于世,魁北克是一座冰钓之城,每逢冰钓季,在冰封的河床上会搭建起近500间垂钓小屋,蔚为壮观(右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70'),第二部分是综合题(30')。 1.注重基础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本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 对部分学生(普通班)试卷进行抽样分析,选择题60分以上占15.25%, 40--50分以上占43.7%,30分以下占23.56%,综合题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知识都掌握的比较薄弱。总平均分为57.435,高分学生比较少,这也是由于试题主面题考部分是区域地理知识,学生仍未学到。低分学生较多,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与预期值有一定差距,从全年级来看,重点班80分以

高中总复习地理世界地理专题练习

高中总复习地理世界地理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非洲部分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完成1~3题。 1.此图可表示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无法判断 2.导致①②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差异 B.洋流 C.地形 D.太阳直射点位置 3.导致此图等温线分布不以赤道对称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海陆差异 D.太阳直射点位置 下图表示北半球的部分经纬网,据此完成4~6题。 4.位于图中甲地的大河是() A.尼罗河 B.阿拉伯河 C.印度河 D.雅鲁藏布江 5.图示地区所跨的不同板块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当甲地被低压盘踞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 B.地中海沿岸阴雨连绵 C.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D.巴西高原一片葱绿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考察队于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5分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穹—A的最高点(82°22′S,77°21′11″E)。考察队在4 093米的最高点举行了特殊的升国旗仪式,设立了“中国冰穹—A站”的站名固定标志,成功安装了一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一个天文观测站。据此完成7~10题。 7.2004年10月25日,我国南极科考队从上海起航,前往南极中山站,其最佳航线为() A.上海—阿根廷—中山站 B.上海—澳大利亚—中山站 C.上海—南非—中山站 D.上海—马达加斯加—中山站 8.2005年1月18日北京时间7时33分,科考队员们与天安门广场同步升起了五星红旗,下

) A.升旗时当地区时是4:33 B.升旗时当地正处于黑夜 C.当时科考队员们看到了极光 D.发现旗帜往南极点方向飘扬 9.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磁点位于最高点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10.科考队测得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是4 093米,在测量过程中,队员们利用到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为()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地面测绘系统 读下面两图,完成11~12题。 11.甲、乙两城附近的农业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B.小麦—牧羊带、小麦和林牧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D.粗放牧羊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12.甲所在国主要的出口产品是() A.小麦、玉米 B.铁矿、铝土 C.电子产品和服装 D.羊毛和铁矿石 二、综合题 13.读“俄罗斯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测试题

第三节 大气环境 课时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气球作为一种简易、实用的探空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回答1—2题。 1.同样体积、重量的气球在不同地区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是 ( ) A .赤道附近地区 B .中纬度地区 C .高纬度地区 D .极地地区 2.如果氢气球充气时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爆裂,主要原因是 ( ) A .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 B .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 C .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 D .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 3. 、一天中,近地面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太阳高度角最大时 B.太阳辐射强度最大时 C .地面辐射强度最大时 D.大气辐射强度最大时 4.某地区夏季近地面气温为22℃,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2km ,此时对流层顶部的气温( ) A .-9.4℃ B .-72℃ C .-50℃ D .-34℃ 图2—1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5—8题。 5.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 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 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 大有关 (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7.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 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 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9、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是因为:( ) A 、近地面高纬度气压高,低纬度气压低 B 、近地面温度,低纬高,高纬度低 C 、水气含量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D 、高空气温低纬度低,高纬度高 10、300km 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主要因为:( ) A 、卫星是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 、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 、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很有限 D 、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11、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是因为:( )。 A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缘故 B 、大气能大量反射地面辐射 C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D 、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位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 图2—1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习题亚洲部分

. . word版本 世界地理复习题1 读某国樱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该国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 A.东部B.西部C.北部D.南部 2.影响该国樱花开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②地形③太阳辐射④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中南半岛的山河和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下列有关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山河南北纵列②山河东西横列③山环水绕④山河相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中南半岛的城市 A.大多沿河流分布B.大多沿海洋分布 C.大多集中分布在南部平原D.大多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地 5.缅甸首都从仰光迁到内比都的原因可能是为了 A.缓解内比都城市化问题B.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C.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D.促进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农业开发 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下图为马来西亚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①位于低纬地区,热量充足②多台风,带来充沛的雨水 ③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④割胶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P城是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下列工业部门不适宜布局在P城的是 A.轮胎制造工业B.煤化工业C.冶金工业D.制糖工业 8.下列有关该国M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 B.位于中南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 C.风浪较小,适于航行 D.经济落后,航运船只少 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B.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C.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D.气候成因均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10.下列关于甲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众多,以黄色人种为主B.水旱灾害少,农业生产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