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拓展型阅读教学“三步曲”

合集下载

初中英语探究性阅读教学“三步曲”

初中英语探究性阅读教学“三步曲”

初中英语探究性阅读教学“三步曲”阅读是进行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从而形成语感。

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完成对英语语言的积累,掌握英语语言的规律,从而形成语言技能。

但是,长期以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直采取的是“呈现文本——分析文本——解读文本”的流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了主动性与思考性,阅读效率低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学习知识的过程是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出发,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究性阅读,从而让英语阅读更高效。

一、基于重点,设置问题——引发探究性阅读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具有强烈的兴趣时,才会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让学习更效。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基于文本的重点,设置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阅读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hosting a charity show”(牛津版初中英语8b unit 4 reading)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在学生初读文本之前,我给学生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①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charity show?②who is the host of the charity show?③who attend the charity show?学生在这三个问题的指引下,产生了探究这一文本内容的兴趣。

于是,对文本进行了自主阅读,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文本初读,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与体会。

以上案例中,我设置的三个问题分别针对“hosting a charity show”这一文本的人和事,突出了文本的重点。

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能够有效引领学生在初读文本的过程中,掌握文本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脉络,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
一、Picture Reading:
1、介绍图片:引导学生快速搜索并注意图片中包含的主要信息;
2、对图片进行理解:带领学生细致查看,利用图片和线索逐步探究图片隐含的信息;
3、核实猜测:让学生结合之前的理解,引导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确认结果。

二、Short Passage Reading:
1、Predicting:帮助学生设定期望,分析背景信息、字句特征等寻找有用的猜测的假设;
2、Scanning: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预热,提醒学生阅读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关键信息;
3、Inferring: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关键信息,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大意,找出文章隐含的含义。

三、Long Passage Reading:
1、Understanding text structure:引导学生通过文中标题、段落、句子的层次和内容,对文章的结构有所熟悉,从全局认识文章大意;
2、Focusing on sample sentences:学生可以结合文章背景进行句子解释填空,在此过程中将文章中关键词汇作为“读语言”背景重点记忆;
3、Taking notes:学生可以在文本观察过程中拍摄句子和收获结果,主动地将获得信息作为思考和复习过程中的参考提示。

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之教学活动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之教学活动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之教学活动设计作者:林华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21年第06期【摘要】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初中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期,而英语阅读对于初中生提高英语水平尤为重要。

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英语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对于英语学习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将阅读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能突出活动的重点即阅读,又能兼顾学生了解其他知识与培养语言技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教学活动设计【作者简介】林华,闽侯县实验中学。

一、初中英语阅读内容英语阅读理解的主要教学活动内容是通过阅读来获取所需信息,而传统的英语课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讲解文章的词句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目前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活动更侧重强调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俗称英语阅读“三步曲”。

在这个过程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将阅读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能突出活动的重点即阅读,又能兼顾学生了解其他知识与培养语言技能的教学目的。

笔者结合了自己20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总结出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的教学活动设计。

二、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1.读前(Pre-reading)。

读前任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导入课文,引出课文内容,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因此这个环节的活动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课堂,走入情境,简单有趣为主,不可加大难度,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可设置任务活动如:(1)文化背景知识渗透。

在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适当进行一些文化背景的知识渗透,在课前主动了解相关文化背景,也可与学生共同讨论与短文相关的背景内容,让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短文,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初中英语拓展性阅读教案

初中英语拓展性阅读教案

初中英语拓展性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拓展性阅读,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增加词汇量。

2. 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3.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拓宽视野。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英语文章,难度适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文章内容涵盖不同主题,如:人物传记、科普知识、文学作品、社会现象等。

3. 每篇文章后附有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检验阅读效果。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教师为学生设定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答案。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就文章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阅读文章,共同完成阅读任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文章主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3. 检查:教师提问,了解学生阅读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4. 讨论:学生就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题目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3. 学生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的质量,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教学策略1. 引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阅读材料的趣味性。

2. 提供词汇辅助工具,如词典、电子翻译软件等,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

3. 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4. 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与文章相关的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英语原著书籍、简易英语读物、英语杂志、英语新闻等。

2. 网络资源,如英语学习网站、在线英语阅读平台等。

3. 英语学习软件,如英语听力、阅读APP等。

4. 英语阅读资料包,包含各类文章、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解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拓展性阅读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和讨论。

2. 每节课阅读一篇篇文章,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文章内容。

初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拓展阅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积极态度,并愿意主动参与拓展阅读活动;2. 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包括快速获取信息、推测词义、理解上下文等;3.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理解并思考所读材料的主题和要点;4.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拓展阅读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阅读理解题目: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英语水平的短文或文章,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2. 核心词汇:选择一些高频词汇或生词,通过阅读教学及词汇讲解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3. 阅读技巧:介绍一些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预测、推测词义、总结归纳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4. 拓展阅读素材: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或有趣的拓展阅读材料,如新闻报道、科普文章、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阅读: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阅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扫读、快速阅读、精读等。

3. 理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阅读体会、思考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5. 反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及时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6.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活动,如自主选择其他相关材料进行阅读,写读后感或写一篇小短文进行总结和表达。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 阅读理解题目:设计一些简单到复杂的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口头表达:组织小组或全班的讨论,考察学生对所读内容的思考和观点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三字诀”

初中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三字诀”

初中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三字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能把课堂阅读任务的完成当作教学的终点,还需要通过后续的阅读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拓展文化视野,培养思维,陶冶情操。

教师要依托教材进行有效拓展,开展多样化的拓展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精读文本――加强文本对话进行了阅读教学后,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能在读中实践阅读的技能,提高对文章的认知,也能在同类文章的拓展阅读中,拓宽视界,增加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内化。

学生在阅读教学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文本,深入探究字词句使用的特点、文本的结构,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获得情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对于《英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Section A3这篇文章,是对一所学校的同学以skating的方式进行慈善募捐的报道。

文章的情感主题突出。

因此,进行了阅读教学后,我根据情感主题从情感方面进行拓展阅读。

首先,我让学生将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一些句子或词语”画一画,然后谈谈自己的想法。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还要从课内走到课外,从教材内走到教材外,进行拓展阅读。

阅读的材料可以来自于报刊、名著等,鼓励学生在多读中增强语感,提高积累。

二、练写应用――促进语言内化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中,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英语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围绕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性写作,从易到难,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拓展。

1.根据文本进行改编。

改编是学生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的一种创新。

在形式上,可以是改编内容,也可以是改编文体,用改编来体现学生的一种思考。

例如,这篇文章:Unit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是Sonia给Henry发的一份邮件,告诉他不能参加Party。

阅读后,我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改编,编成对话的形式,通过电话告诉对方自己很忙,不能参加Party,请他谅解。

八年级英语教案拓展学生阅读理解的多种策略

八年级英语教案拓展学生阅读理解的多种策略

八年级英语教案拓展学生阅读理解的多种策略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阅读难度的增加和学生语言基础的不同,教师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来拓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英语教案拓展学生阅读理解的多种策略。

一、词汇扩展策略1. 单词卡片法: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单词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单词和其对应的中文解释。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示范如何运用这些单词,并让学生按照语境正确运用单词。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词根词缀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注重单词的构词规律,教导学生理解单词的构成和含义。

通过学习常用的词根和词缀,学生能够推测出生词的意思,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阅读技巧培养策略1. 预测策略: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猜测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并提高他们对文章的整体理解程度。

2. 扫读和略读策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扫读和略读的技巧,即快速浏览全文获取大意和关键信息。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语篇理解策略1. 上下文推测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意思。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句子和段落的含义。

2. 段落梳理策略: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将文章分段分句,理清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培养学生整体理解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把握。

四、阅读材料选择策略1. 多样化阅读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新闻、科普文章、故事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2. 综合阅读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同时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细节信息以及作者意图等不同层次的理解。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八年级英语教案拓展学生阅读理解的多种策略包括词汇扩展策略、阅读技巧培养策略、语篇理解策略以及阅读材料选择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步曲”——以外研社九年级上册 Module9 Unit2阅读课为例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步曲”——以外研社九年级上册 Module9 Unit2阅读课为例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步曲”——以外研社九年级上册 Module9 Unit2阅读课为例关键词:阅读教学“导、读、练” 能力培养《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让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阅读,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

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提高,实质上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交际法设计阅读课的程序和模式,设计巧妙的活动导入,让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阅读实践,加强以应用为目的的整体训练,以此来达到英语教学目标中“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要求。

本文以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9 Great inventions Unit2 Will books be replaces by the Internet?为例(以下简称Module 9 Unit2),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尝试对“导、读、练”“三步曲”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导、读、练”“三步曲”阅读教学方式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练”。

在“导、读、练”阅读教学方法中,学生为主体,阅读内容为客体,学生通过良好的阅读方式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获得必要的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导”指的是教师根据阅读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巧妙的导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为阅读做好铺垫;“读”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各种方式的阅读,如略读、精读和复读等;“练”指的是根据课文内容,以训练为主线,即以语言知识及语用能力训练为主轴,以听说训练和写作训练为副轴的整体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拓展型阅读教学“三步曲”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课堂阅读任务的完成当作教学的终点,还需要通过后续的阅读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眼,培养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师要依托教材进行有效的拓展,开展多样化的拓展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精读文本——加强文本对话
在阅读教学后进行拓展阅读,能使学生实践阅读的技能,提高对文章的认知,拓宽视眼,增加知识面,加强对英语语言的内化。

在阅读教学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文本,深入探究字词句使用的特点、文本的结构,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例如,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Section A3a》,这篇文章是对一所学校的学生以Skating的方式进行慈善募捐的报道。

文章的情感主题突出,因此,在阅读教学后,笔者根据情感主题从情感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首先,笔者让学生将课文里最令人感动的一些句子或词语划一划,然后谈谈自己的想法。

有的学生划下“has been going for five hours, still skating. Three and a half years”这些话时,他们感动地说:“I want to learn from their spirit”
“I would like to donate my pocket money”“I will do something in my power to help people who need help”...
需要指出的是,在阅读教学后,学生还要从课内走到课外,从教材内走到教材外,进行拓展阅读,阅读的材料可以来自于报刊杂志、名著等。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增强语感,丰富积累。

二、练写应用——促进语言内化
1.根据文本进行改编
改编是学生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的一种创新。

在形式上,可以是改编内容,也可以是改编文体,改编可以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Unit5的《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篇文章是Sonia给Henry发的一份邮件,告诉他自己不能参加他的Party。

在阅读后,笔者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改编,将文章编成对话的形式,通过电话告诉对方自己很忙,不能参加Party,请他谅解。

学生思考后,在同桌之间尝试着对话。

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2.针对文本进行扩写
对于一些故事情节丰富、或是留下一定悬念的文章,在学习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大胆发挥想象力对其进行扩写,对文章进行意义延伸,编出一个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完整故事。

例如,第三单元的《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这篇文章对学生来说既有科学意味,又能引起对未知的兴趣,学生学习了以后,产生了很多的想法。

于是,笔者就利用了学生这样的一种心理,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扩写这篇文章。

三、组织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提到:“要通过英语教学,在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中,丰富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言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进行思维参与,实现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发挥充分的想象,实现与文本的深层交流。

对此,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时机,通过问题的有效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问题探究中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英语第九单元《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de?》的内容时,笔者根据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思维探究活动。

(1)通过对James Naismith的伟大发明和贡献以及篮球运动在世界风靡的现象进行归纳,使学生深深领悟“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的真理。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发明创造一样东西。

学生会展开想象:I want to invent a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vehicle. I want to invent an air power car. I want to invent a Food inspection equipment...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仅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设计一个方案在课后加以实施。

学生将头脑中的想法通过动手实践变成现实,会大大地增加创造兴趣。

例如,有一个小组的学生从篮球的发明中获得灵感,发明了一种踢羽毛球的运动——运动场地不受限制,学生围成一圈,以一个羽毛球开展活动。

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可以培养灵敏的反应,训练准确的踢球技巧等,因此,这个游戏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

再比如,有的学生利用羽毛球场地开展撞球运动——往空中抛一个气球,两组队员使用除手以外的身体任何部位进行撞球,碰到手为犯规丢一分,掉到地上算失败,也丢一分。

这样的活动,也有很多学生参与。

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创造的游戏以及活动的规则等,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介绍。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延伸,他们的知识面从书本延伸到了社会生活,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和学生的基础,抓住有利的时机,开展多样化的拓展活
动,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