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
核安全

核安全[单项选择题]1、在快中子反应堆中,无慢化剂,但中子通过与()非弹性散射能量也会有所降低。
A.钍—232B.铀—233C.铀—235D.铀—238E.钚—239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2、核燃料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都是高能中子,其平均能量达2Mev,最大()Mev,A.8B.10C.12D.14E.16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3、压水堆反应性控制主要通过改变()实现A.燃料芯块数量B.中子注量率C.慢化剂浓度D.控制棒在堆芯位置E.控制棒的数量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在国际核能史上,()成为发生频率最高事故。
A.主给水管道破裂事故B.主蒸汽管道破裂事故C.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D.小破口失水事故E.大破口失水事故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5、核电厂火灾防护贯彻纵深防御分三个层次目标,其中第二个层次是()A.防止火灾发生B.防止火灾的蔓延C.包容火灾和放射性物质扩散D.及时探测和扑灭火灾,限制火灾的损害E.扑灭火灾方法的选用及实施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6、在近代压水堆中使用控制棒多数由银一铟一镉合金制成,控制棒还必须具备:耐辐射、抗腐蚀和()A.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B.硬度大C.硬度小D.便于控制吸收中子E.易于机械加工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7、重水吸收热中子几率比轻水低()多倍,吸收中子最弱A.120B.150C.180D.200E.220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8、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可靠性设计,可以通过防止共因故障,()和采用故障安全设计等来实现。
A.单一故障准则B.多重性C.多样性D.独立性E.以上4种方法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9、为了保证核动力厂在设计运行寿期内安全运行,通常部件与设备的设计上给出相当大安全裕度,距容器断裂失效至少还有()以上的裕度。
A.60%B.70%C.80%D.85%E.90%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0、安全壳能维持较长时间()天以上完整性,大部分裂变产物因重力沉降,释除的源项会大大降低。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复核大纲(试行)XX2004年6月目录一、总则 (1)(一)复核目的 1(二)复核依据 1(三)复核原则 3(四)复核重点 4(五)组织形式 4(六)复核程序 5二、布局复核 (6)三、选址复核 (7)四、建设规模复核 (8)(一)废物产生量调查8(二)废物性质调查9(三)建设规模9五、收集运输系统复核 (10)(一)危险废物中转站11(二)收运方式11(三)收运路线和频次11(四)贮存设施12六、高温热处理系统复核 (12)(一)进料配伍121、接受鉴别 (12)2、进料系统 (13)3、配伍系统 (13)(二)焚烧工艺设备141、热工计算 (14)2、炉型选择 (15)3、设备性能 (15)4、结构尺寸 (16)5、材质要求 (17)(三)尾气处理171、余热回收 (18)2、急冷室 (18)3、酸性气体去除 (19)4、活性炭吸附装置 (20)5、除尘 (20)6、引风机和烟囱 (21)(四)废水灰渣处理211、残渣处理系统 (21)2、废水处理系统 (23)(五)自控监测241、自控系统 (24)2、监测系统 (25)(六)系统配置25七、安全填埋系统复核 (26)(一)预处理系统27(二)防渗系统28(三)渗滤液控制系统28(四)监测系统29(五)封场30(六)系统配置30九、总图布置复核 (30)(一)高温热处置系统31(二)安全填埋系统31九、投资和财务评价复核 (32)(一)投资估算32(二)财务评价32十、项目建设和运营条件复核 (32)(一)项目法人结构32(二)项目法人技术能力33(三)资金情况33(四)收费制度33(五)管理体系34一、总则 (1)(一)复核目的 1(二)复核依据 1(三)复核原则 2(四)复核重点 3(五)组织形式 3(六)复核程序 4二、布局复核 (5)三、选址复核 (5)四、建设规模复核 (6)(一)废物产生量调查 6(二)废物性质调查 6(三)建设规模7五、收集运输系统复核 (8)(一)危险废物中转站8(二)收运方式8(三)收运路线和频次8(四)贮存设施9六、高温热处理系统复核 (9)(一)进料配伍91、接受鉴别 (9)2、进料系统 (10)3、配伍系统 (10)(二)焚烧工艺设备101、热工计算 (10)2、炉型选择 (11)3、设备性能 (11)4、结构尺寸 (12)5、材质要求 (12)(三)尾气处理131、余热回收 (13)2、急冷室 (13)3、酸性气体去除 (14)4、活性炭吸附装置 (14)5、除尘 (15)6、引风机和烟囱 (15)(四)废水灰渣处理151、残渣处理系统 (15)2、废水处理系统 (16)(五)自控监测171、自控系统 (17)2、监测系统 (18)(六)系统配置18七、安全填埋系统复核 (19)(一)预处理系统19(二)防渗系统20(三)渗滤液控制系统20(四)监测系统21(五)封场21(六)系统配置21九、总图布置复核 (22)(一)高温热处置系统22(二)安全填埋系统22九、投资和财务评价复核 (23)(一)投资估算23(二)财务评价23十、项目建设和运营条件复核 (23)(一)项目法人结构23(二)项目法人技术能力24(三)资金情况24(四)收费制度24(五)管理体系24一、总则((一))复核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号文),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发〔【2004〕】16号文),以及《关于落实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有关安排及下一步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4】〕144号),为贯彻落实《全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基于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及要求,特制订本项目复核大纲,开展规划项目复核工作。
210976172_HJ_1258—2022《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规范》解读

标准评析HJ 1258—2022《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规范》解读■ 李元岗 冀 东 王春普 苏晓书 宋立权(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摘 要:为确保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和废(旧)放射源的安全贮存,规范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工作,生态环境部将《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升级为技术标准HJ1258—2022《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规范》,笔者从编制背景、修订思路、主要修订内容等方面介绍了HJ1258—2022与原技术要求的变化,旨在为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的选址、设计与建造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技术规范,设计,建造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5.023Interpretation of HJ 1258—2022, Technical S pecifi cations for Sit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 for NuclearTechnology applicationLI Yuangang JI Dong WANG Chunpu SU Xiaoshu SONG Liquan(The Fourth Research and Desig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CNNC)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 storage of radioactive waste and waste radioactive sources used by nuclear technology, and regulate the sit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 for nuclea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upgraded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it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 for nuclea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rial) to HJ 1258—2022, technical specifi cations for sit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 for nuclea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e changes between HJ 1258—2022 and the origin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in terms of the background, revised thoughts, main amended content, etc. It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sit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 for nuclear technology application.Keywords: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 for nuclea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 cation, design, construction0 引 言为确保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和废(旧)放射源的安全贮存,规范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工作,生态环境部于2022年6月9日发布HJ1258—2022《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规范》,自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山西省放射性废物库库区环境γ辐射水平监测

辐射监测
Y辐射剂量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5(0 10—080 046 62 1)303-3 3
1 引言
为进一 步提高城市放射 性废物库 的库 容能 力, 满足安全收贮 日益增长 的放射性废物 ( 的 源)
需求 , 经原 国家环保总局批准 ,06年对 山西省 20 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进行扩建 , 并于 2 1 年 3 00 月建 成投入试运行。本文介绍对扩建后的山西省放射 性废物库库区环境 辐射水平的监测结果。
~
()山西省放射性废物库贮源库房贮源后贮 1 源坑盖板上方 05m处空气 7 . 辐射剂量率测量值
为 820n yh库 体外 墙 外 表 面 02m处 剂 量 1 . G/ , .
一
38 —
山西省 放射 性废物库库区环境 辐射水平监测
王丽平
L96刻度 。仪器鉴定证书编号 : 16) 校字第 [00 . 2 1] R6; O0刻度物质 : C ; ” s有效期 :00年 7 21 月一21 03 年 1 。 0月
3 4仪 器宇 宙射 线及 自身 本底 响应 测量 .
放射性废物库选址 、 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 试行) 》 的要求 : 库房内源坑盖板上方 0 5m处 7辐射剂 .
量率不超过 2 G/, 0t y 源库墙外表面 02m处 z h .
辐射剂量率不超过 25t y 。 .  ̄ / G h
3 2监测 方法 .
库 区环 境辐 射水 平评 价 的监 测项 目为 7辐射
第 3 卷第 3 ( 1 期 总第 13 8 期)
・ 工作 简报 ・
辐射防护通讯
21 年 6 01 月
山西省放射性废物库库区 辐射水平监测 环境
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14500

GB14500-2002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是Gl314500-1993的修订版。
除r按(;RATI.} 1999的规定对标准格式作厂相应修改外,新版作1如下主要修改:'T',新编呀了“废物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和“废物管理的从本原则”两章.强调T可持续发展、废物最少化、优化管理和设1/:废物管理设施必须“三同时”的原则,其中也包含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出版的i放射性废物怜理的原则》ill-F号安全丛书中的主要内容;增加了“废物的特性鉴定”、“气态和液态废物的排放”、铀·‘、针伴生矿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和“退役和环境整治”四章;按照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几个基本步骤重新组织改写r“废物的预处理”、“废物的处理”、“废物的整备”和“废物的处置”各章,并根据近年来废物管理方面的发展,补充了“免管废物的管理”、“废物的贮存”和“废物的运输”三章的内容:删去“低于低放废物的管理”和“管理职责”两章;对“引用标准”和“定义”作一r相应的修改本标准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辐射防护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辐射防护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东辉、陈式、糕凤官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废物的产生、收集、预处理、处理、整备、运输、贮存、处置与排放等各个阶段以及退役和环境整治等有关活动的管理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核燃料循环各环节和核技术应用与铀、针伴生矿开发利用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其他实践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管理亦可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F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792-19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8703-1988辐射防护规定GB9132-1988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GB9133-1995放射性废物的分类GB11806-1989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GB13600-1992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岩洞处置规定GB16933--1997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的废物接收准则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专业实务-放射性废物和核与辐射设施退役安全-低、中放和极低放废物的处置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专业实务-放射性废物和核与辐射设施退役安全-低、中放和极低放废物的处置[单选题]1.()是放射性废物治理最后一个环节。
A.处理B.处置C.贮存D.固化(江南博哥)正确答案:B[单选题]2.一般来说,隔离()a就可以达到安全水平,所以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低、中放废物采用近地表处置。
A.100-300B.300-500C.500-800D.600-1000正确答案:B[单选题]3.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
A.监督贮存B.近地表处置C.地质处置D.B或C正确答案:B[单选题]4.《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指出:“()根据地质、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编制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选址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A.核工业行业主管部门B.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务院国土资源部门D.A会同B正确答案:D[单选题]5.《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指出:“核工业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并进行()的基础上编制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选址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A.可研调查B.场址评价C.安全评价D.环境影响评价正确答案:D[单选题]6.《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指出:“核工业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编制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选址规划,报()批准后实施”。
A.中央人民政府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正确答案:B[单选题]7.《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指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选址规划,提供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的建设用地,并采取有效措施()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1

★
②β射线 ③γ射线
我们已知道β粒子是原子核发射的电子。现知道很 多β发射体,大多数裂变产物都是β发射体,在大多 数情况下,β发射体的子体也能发射β射线。最快的 β粒子的速度接近光速(300,000km/s)。当β粒子 速度很快降下来后(降速的快慢取决于其能量), 它就会成为通常的自由电子。
原子核发出β粒子后,通常它还有些不稳定,很快 还会发射γ光子以释放多余的能量。这两次发射粒 子间延迟时间如此短,以至于我们认为这两次发射 是同时的,且认为仅发生一次蜕变
★
5. 审查方式和批准形式
(1) 审查方式 ①书面审查。 ②实地审查。 ③召开专家评审会。 ④举行有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
(2)批准形式 ①批复文件。 ②发许可证(正副本)。
三、行政审批时限
★
1.审批时限 环境影响报告书60日、环境影响报告表30日、环境 影响登记表15日、许可证20日。
★
二、同位素与放射性同位素
什么叫同位素?核内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即原子 序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它们的化 学性质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据同一个位置,故 称做同位素。例如碘,它们的原子序数都是53,但 它们的中子数分别为70,71,72,73等,全是碘 元素的同位素。
同位素有二类,一类是稳定的,另一类是不稳定的, 即放射性的。在已发现的2500多种同位素中,稳定 的元素只有280种左右,其余2200多种都是所谓 “放射性”的。
我们把这种来自地壳表面的射线称为地面辐射。通 常又把宇宙射线和地面辐射统称为天然本底辐射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活度一般都很低,不能 满足人们在科研、生产、医疗等方面应用的需要, 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根据不同的需 要生产了各种各样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核与辐射安全有关法律

核与辐射安全有关法律核与辐射安全行政法规核与辐射安全部门规章核与辐射安全导则下面是赠送的励志散文欣赏,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上面才是您需要的正文。
十年前,她怀揣着美梦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
十年后,她的梦想实现了一半,却依然无法融入这个城市。
作为十年后异乡的陌生人,她将何去何从?笔记本的字迹已经模糊的看不清了,我还是会去翻来覆去的看,依然沉溺在当年那些羁绊的年华。
曾经的我们是那么的无理取闹,那么的放荡不羁,那么的无法无天,那么轻易的就可以抛却所有去为了某些事情而孤注一掷。
而后来,时光荏苒,我们各自离开,然后散落天涯。
如今,年年念念,我们只能靠回忆去弥补那一程一路走来落下的再也拾不起的青春之歌。
从小,她就羡慕那些能够到大城市生活的同村女生。
过年的时候,那些女生衣着光鲜地带着各种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精致东西回村里,让她目不转睛地盯着。
其中有一个女孩是她的闺蜜,她时常听这个女孩说起城市的生活,那里很繁华,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大家衣着体面……这一切都是她无法想像的画面,但是她知道一定是一个和村子截然不同的地方。
她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像这个闺蜜一样走出村子,成为一个体面的城市人。
在她十八岁那年,她不顾父母的反对,依然跟随闺蜜来到了她梦想中的天堂。
尽管在路途中她还在为父母要和她断绝关系的话感到难过,但是在她亲眼目睹城市的繁华之后,她决心要赚很多钱,把父母接到城市,让父母知道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可是很快,她就发现真实的情况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闺蜜的光鲜生活只是表面,实则也没有多少钱,依赖于一个纨绔子弟,而非一份正当的工作。
而她既没有学历、又没有美貌,也不适应城市生活,闺蜜也自顾不暇,没有时间和多余的钱帮助她。
这样的她,连生活下去都成问题,更别说赚大钱了。
倔强的她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更加坚定要作为一个异乡人留在这里打拼,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梦想。
一开始,她只能做清洁工、洗碗工等不需要学历的工作,住在楼梯间,一日三餐只吃一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布《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本法律法规信息已被VIP在线数据库优先收录了解更多>>∙【法规标题】关于发布《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颁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文字号】∙【颁布时间】2004-3-17∙【失效时间】∙【法规来源】/eic/649086798147878912/20040419/1048843.shtml ∙【全文】关于发布《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4〕46号关于发布《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贮存库的选址、设计、建造工作,现发布《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贮存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请遵照执行。
附件:《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二○○四年三月十七日附件: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四年二月目次1 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编制依据 11.4 废物库的性质与分类 11.5 废物库的形式 21.6 废物库的库容和设计寿命 21.7 废物库接收的废物和放射性水平 22 选址 32.1 一般要求 32.2 选址的步骤 32.2.1 初选 32.2.2 场址确定 32.3 场址条件 42.3.1 场址的自然条件 42.3.2 场址的社会与经济条件 42.4 应收集的基本资料 53 设计 63.1 设计阶段的划分 63.2 设计依据 63.3 引用标准 63.4 设计原则 73.5 设计输入 83.6 工程项目组成及总图布置 83.6.1 工程的子项及其任务 83.6.2 总图布置 93.7 工艺过程和布置 93.7.1 废物接收 103.7.2 废物贮存库 103.7.3 废物处理车间 133.8 辐射防护 143.8.1 辐射防护设计原则 143.8.2 辐射分区 143.8.3 辐射屏蔽设计 153.8.4 辐射监测 163.8.5 个人防护 163.8.6 环境监测 173.9 建筑 173.9.1 建筑布置 173.9.2 建筑防火等级 183.9.3 地面设计 183.9.4 屋面设计 183.9.5 建筑涂装 183.9.6 门窗设计 193.9.7 地下部分设计 193.10 结构 193.10.1 基本准则 193.10.2 结构荷载和荷载组合 193.10.3 混凝土结构 203.10.4 废源贮存坑和盖板设计 203.10.5 地下或半地下的废物库设计 21 3.11 通风 213.11.1 通风设计原则 213.11.2 通风换气次数 213.12 给排水 223.13 电气 223.14 通信 223.15 安全保卫 223.15.1 出入口控制系统 223.15.2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233.15.3 周界照明和报警系统 233.16 环境影响与辐射安全评价 23 3.16.1 环境影响评价 233.16.2 辐射安全评估 233.17 事故预防和应急 243.17.1 可能发生的事故 243.17.2 事故预防措施 243.17.3 事故应急措施 243.18 退役 243.18.1 一般原则 243.18.2 退役计划 253.19 质量保证 253.19.1 一般要求 253.19.2 质量保证大纲的基本要求 253.20 人员编制 264 建造 274.1 总则 274.1.1 引用标准 274.1.2 质量计划 274.1.3 不符合项处理 284.2 土石方工程 284.3 钢筋混凝土工程 284.3.1 材料、材料运输和贮存 28 4.3.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94.3.3 混凝土搅拌 294.3.4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294.4 预制盖板 294.5 涂料施工 304.5.1 涂料要求 304.5.2 混凝土表面处理 304.5.3 涂料施工 314.5.4 涂装质量的检验 324.6 土建工程验收 324.7 安装工程 33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1 总则1.1 编制目的制订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核技术利用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源的管理,规范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贮存库(以下简称废物库)的选址、设计和建造工作,促进核技术的利用,保护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保障社会安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核技术利用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和废放射源贮存库的选址、设计和建造。
1.3 编制依据本规范的编制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⑶《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1.4 废物库的性质与分类废物库是地区性放射性固体废物和废放射源贮存库,属社会公益性环境保护设施。
废物库主要接收来自工农业、科研、医疗、教学等领域在核技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废物)和不再使用的或废弃的密封放射源(以下简称废源)。
废物库中贮存的废物应是可回取的,废物库应实行动态管理,满足周转使用的需要。
根据地区废物产生的形态和量以及废物处理、整备能力的情况,废物库可分为二类:包括废物处理、整备装置和废物贮存设施的一类库和仅设贮存设施的二类库。
1.5 废物库的形式废物库可根据当地条件和选址结果采用地面、地下、半地下或洞穴库的形式。
1.6 废物库的库容和设计寿命应根据当地核技术应用的具体情况确定废物库的库容,一般有效库容不应小于500m3。
设计寿命不得低于100年。
1.7 废物库接收的废物和放射性水平废物库接收的放射性废物一般不应超过GB9133规定的低放水平。
接收的单个废密封放射源或不在用密封放射源的活度一般不应超过4×1012Bq(100Ci)。
贮存设施仅接收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规定的废物包和废放射源。
2 选址2.1 一般要求废物库的选址应满足以下一般要求:⑴满足废物库的建造、运行、扩建和退役的需要;⑵考虑外部人为事件和自然事件对废物库的影响以及废物库可能的放射性与有害物质的释放对公众和环境的影响,保证在设计寿期内为放射性废物提供与公众、环境间有足够的隔离和良好的包容性能,满足审管部门的要求;⑶考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废物库建造与运行的经济合理性。
2.2 选址的步骤废物库的选址通常包括初选和场址确定二个步骤。
2.2.1 初选2.2.1.1 目标初选的目标是通过对区域初步调查和初步评价,选出2~3个候选场址。
特殊情况下,经审管部门同意可以只对指定的场址进行初步调查和评价。
2.2.1.2 区域调查在本地区范围内对可能建立废物库的诸地区进行图上选址(包括行政区划、人口分布、地形、水文、地震等),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踏勘或查勘。
2.2.1.3 场地特性初步评价对各区域的地质稳定性、工程地质、气象和水文条件,社会和经济学因素以及业主和当地政府和公众的意向进行初步评价,选出候选场址。
2.2.2 场址确定2.2.2.1 目标场址确定的目标是通过对候选场址的详细调查、评价和论证,确定一个推荐场址。
2.2.2.2 详细调查对候选场址进行详细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与经济条件的资料和现场调查,以便为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申请许可证提供必需的场址资料。
2.2.2.3 场址特性评价和论证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从技术、安全、环境和经济各方面对候选场址的适用性、安全性和与环境相容性进行评价和论证分析,确定推荐场址。
2.3 场址条件场址条件应以不影响废物库安全运行和废物库运行不影响附近地区的环境安全和社会与经济发展为原则。
2.3.1 场址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比较平坦、坡度较小的地区。
—地质构造较简单,地震烈度较低的地区。
—地下水位较深。
离地表水距离较远的地区。
—工程地质状态稳定(无泥石流、滑坡、塌陷、冲蚀等不良工程地表现象),岩土的透水性差、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土层的地区。
—气象条件较好的地区。
2.3.2 场址的社会与经济条件—附近没有可以对废物库安全造成影响的军事试验场、易燃易爆与危险物生产或储存等设施。
—附近没有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矿产区、风景旅游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或经济开发区。
—交通方便和水、电供应便利的地区。
2.4 应收集的基本资料选址阶段应收集候选场址区域范围内以下的资料:⑴行政区划图(包括省、市、县)和人口分布资料;⑵交通(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图和交通运输资料;⑶地形图和地貌特征与分布资料;⑷地质、构造和地震资料;⑸岩土特性资料;⑹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料;⑺气象资料(包括降水量、蒸发量、风向、风速、气温、灾害性天气等);⑻辐射环境本底资料(包括区域g天然辐射本底水平及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动植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⑼其他可能收集到的资料(例如军事设施、危险品仓库的位置等)。
3 设计3.1 设计阶段的划分根据《基本建设设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计委,1983年)的规定,建设项目一般按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二类废物库,经主管部门同意,在适当加深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并获批准后可直接做施工设计。
3.2 设计依据设计的依据包括以下文件:⑴主管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的批文;⑵审管部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批文;⑶设计合同及其附件。
3.3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9133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GB 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GB 14500 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23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3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7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5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4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 5005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207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 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5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 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42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 45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 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EJ/T 1108 密封箱室设计原则EJ XXXX 放射性废物体和废物包的特性鉴定(报批稿)HAF 5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实施细则HAF 501/02 核动力厂实物保护导则3.4 设计原则废物库设计的一般原则如下:⑴满足法规、标准的要求;⑵有利于废物库的建造、运行、维修和退役;⑶方便废物的回取;⑷采用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安全、可靠和有效的技术、工艺、设备和仪器;⑸经费概算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