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五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五篇学校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五篇1好玩的发觉周末的下午,我在我家大院里漫步。
由于我家各的花草较多,所以有无数稀奇的小虫子来这做客。
我在一棵大榕树下歇凉的时候,发觉一只虫子趴在一片嫩绿的树叶上。
我心想:这可能是一个好玩的发觉。
于是,我马上拿来放大镜观看。
本来,趴在叶子上的是一只蚜虫,它正在贪欲地吮吸着叶汁。
就在这时,一只蚂蚁发觉了蚜虫,蚂蚁又用触角左碰,右一碰地告知后面的“官兵”。
蚂蚁们马上跑上去,一只领头蚂蚁拍一下蚜虫的屁股,蚜虫便乖乖地从屁股排出一些水珠似的东西来,蚂蚁们的速度好似离弦的箭一样马上冲上去,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这时,有一只七星瓢虫飞来,蚂蚁便向七星瓢虫发起了进攻,七星瓢虫多处受伤,它只好望着快到嘴边的食物,乖乖地飞走了。
查阅有关资料,我才知道本来蚜虫排出的是蚜蜜,蚜蜜很甜,蚂蚁很喜爱吃。
蚂蚁向七星瓢虫发起戟是由于蚜虫是七星瓢虫的敌人,蚂蚁为了保住蜜源,所以才向七星瓢虫发起袭击。
啊,这真是一个好玩的发觉!2好玩的发觉暑假妈妈带着我去外婆家。
外婆家那里有片山坡,漫山遍野都是野花。
来到外婆家,我跟外婆聊了一会。
我就去了那片山坡,哇,真美啊!有紫色的喇叭花、红色的太阳花、粉红的水仙花,还有黄色的菊花……我便摘了几朵。
后来,我兴高采烈蹦蹦跳跳地就回到了外婆家,我看到妈妈在洗衣服,满盆都是肥皂。
我跑了过去,一不当心手中的喇叭花掉进了盆里。
忽然,紫色的喇叭花渐渐变成浅蓝色的。
我奇怪地问:“妈妈,为什么喇叭花变成浅蓝色的呢?”妈妈说:“还记得,每次你被蚊子叮了,妈妈都用肥皂给你洗。
”我顿时想起:肥皂水是碱性的。
妈妈又对我说:“不懂的问题应当自己动脑筋去思量,去解决,或者查查你的无声教师——书。
”随后,我便找来了《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我开头查阅了,我看到了有色彩的花碰到碱性会变成浅蓝色。
假如是白色的花会这样吗?我将一朵白色的花放在装有肥皂的盆子里,还是白色。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词语汇总

18课墨:mò(墨水、油墨、水墨画)染:rǎn(染色、染发、一尘不染)竿:gān(竹竿、钓竿、百尺竿头)腾:téng(扑腾、欢腾、折腾)碎:suì(破碎、粉碎、心碎)拨:bō(拨打、拨水、拨开)浪:làng(浪花、海浪、浪费)葫:hú(葫芦、水葫芦、葫芦丝)爽:shuǎng(清爽、凉爽、秋高气爽)蘑:mó(口蘑、白蘑、蘑菇云)菇:gū(蘑菇、香菇、金针菇)多音字扇:shàn(扇子)shān(扇风)和钻理解词语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
扑腾:原指游泳时用脚打水。
本课指重物落地的声音。
戏耍:捉弄耍笑。
拨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
抖落:震动使(雨滴、水滴等)落下。
水葫芦:文中用来比喻水性极好的孩子。
梳妆:梳洗打扮。
虎牙:突出的尖牙,文中指孩子嘴里长出的比较突出的牙齿。
19课表:biǎo(表兄、表弟、表示、手表胆:dǎn(胆小、胆量、胆子、提心吊胆)鬼:guǐ(鬼怪、鬼子、魔鬼、小鬼)理:lǐ(理发、理由、整理、道理)夺:duó(抢夺、夺走、争夺、夺门而逃)骂:mà(责骂、打骂、骂人、叫骂)仇:chóu(报仇、仇人、仇视、仇家)差:chà(差别、相差、差等、差了点)付:fù(付钱、支付、付款、一付手套)倍:bèi(双倍、成倍、精神百倍)虽:suī(虽然、虽说、虽则、虽复)件:jiàn(文件、软件、条件、事件)多音字处:chǔ(处理)chù(到处)仇::chóu(仇人)qiú(姓仇)折:zhé(折磨)zhē(折腾)shé(折本)差:chā(差别)chà(差劲)chāi(出差)20课皂zào(肥皂、药皂、香皂)廊láng(走廊、发廊、画廊)剩shèng (剩下、过剩、剩菜)碗wǎn(饭碗、木碗、茶碗、顶碗)悠yōu (悠荡、悠扬、悠久、)若ruò(倘若、若是、旁若无人)透tòu(透明、透亮、透气、)娇jiāo(娇气、娇艳、娇生惯养)扯chě(扯下、扯破、东拉西扯)仰yǎng(仰头、敬仰、人仰马翻)串chuàn(串通、串珠、串通一气)婴yīng(婴儿、婴孩、女婴、)希xī(希望、希求、希图、希冀多音字:薄báo(薄片)bó(薄利)bò(薄荷)和hé(和好)huó(和面)huò(和弄)散sàn(散开)sǎn(散文)提tí(提水)dī(提防)词语扩展:1.描写童年的四字词语。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核心素养教案

预设2:《江边》主要写了儿童在江上戏水的情景。
预设3:《林中》主要写了儿童在林间采蘑菇的情景。
活动意图:
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熟读,不开讲”。
活动意图:
本环节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所描绘的“物象”展开想象,感受“松林、松针、雨珠、小蘑菇、孩子们”所共同构成的林中意境,领略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注重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
环节五: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1.总结提升
读了《童年的水墨画》,我们发现作者用跳跃的镜头捕捉了乡村儿童几个有趣的场景,用朴实自然、灵活生动的语言,多角度展现了儿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无穷趣味,充满了童真、童趣。教师板书:童真、童趣。
④审美创造:选择我们身边一个有突出特点的人,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写一写。能依照例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四、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时,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关注描写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发现并尝试写出特点。
2.通过朗读,感受快乐童年的趣味性,激发阅读儿童诗的兴趣。模仿场景与人物描写相融合的方法说一说自己童年生活的片段。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2.教师出示词语出示词语:剃头 执行 否则 骂人 仇人 习惯 受刑 替代 厘米 摸头
学生活动:
1.自由读课文,并思考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2.开火车读,一字组一词。
活动意图: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笔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笔记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三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主要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
本单元包括《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课文内容解析《古诗三首》本课选取了三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分别是《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
这三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纸的发明》本课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和纸的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和环保问题,培养环保意识。
《赵州桥》本课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背景、结构和特点。
赵州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桥梁建筑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成就和特点,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本课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作。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这幅画的历史背景、内容和艺术价值。
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成就和特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重点知识点解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是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展开的,学生需要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理解诗歌意境:在学习《古诗三首》时,学生需要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的方式加深理解。
了解纸的历史意义:在学习《纸的发明》时,学生需要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需要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和环保问题。
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在学习《赵州桥》时,学生需要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结构和特点,感受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成就和特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整理及练习

一、认识面积
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观察法;(2)重叠法;(3)数方格.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同一题中标准应统一.
二、面积单位
1、面积单位名称: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厘米(c㎡).
一块黑板的面积约是400( ).
一张贺卡的面积约是200( ).
一个操场的面积大约是2500( ).
一本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6( ).
一张报纸的面积大约是44( ).
一张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40( ).
2.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4米=( )厘米
40平方米=( )平方分米2000分米=( )米
(2)这个果园一年大约产多少千克苹果?
4.如图,用40米长的篱笆围了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变式题)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50米,洒水宽度为8米,这辆洒水车行驶6分钟,能洒多少平方米的路面?
6.(变式题)把两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3.用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下面的图形都是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分别写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5.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45平方米,如果长是9米,宽是( )米.
6.用2个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手指甲的面积:1平方厘米
课桌的面积:50平方分米
黑板的面积:3平方米
第6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小伙伴们在水中戏耍时,其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水面激起一阵水花,他又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5)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句话的理解。(重点)
一阵雨过后,小蘑菇钻出地面,吸引了山里的孩子们上山采摘。他们呼朋引伴,洒下一路欢声笑语。一个个头戴斗笠的孩子不正像雨后钻出泥土的小蘑菇吗?
(6)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剃头大师”本义指的是剃头技艺高超的人。本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我”。这是一种调侃的说法。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20课:《肥皂泡》
1.《肥皂泡》的作者是冰心,文章写的是作者怎样吹肥皂泡,以及因这个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冰心的作品还有《繁心》《春水》《寄小读者》。课文主要写了(做)肥皂泡、(吹) 肥皂泡和(看)肥皂泡,其中重点写的是(吹)肥皂泡和(看)肥皂泡。
潮湿→湿润
容易→轻易
透明→透亮
圆满→完满
自由→自在
骄傲→自豪
希望→盼望
漂亮→美丽
忽然→突然
坚定→坚决
后悔→懊悔
奇怪→奇异
解释→说明
溶化→溶解
信守→恪守
五、反义词
漂亮→难看
开放→凋谢
清除→保留
分裂→联合
信守→违背
耐心→急躁
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欢乐
答应→拒绝
熟练→生疏
时髦→过时
倒霉→走运
随意→刻意
潮湿→干燥
容易→困难
胆:胆子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六单元年月日(知识要点)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2、不是整百数的公历年份,只要后两位除以4,如果余数是0,就是闰年;是整百数的公历年份,只要前两位除以4,如果余数是0,就是闰年;单数年不用算,都是平年;3、明白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区别与联系。
4、经过的年份=现在年份-原来年份。
5、经过的天数的=结束日期—开始日期+1(时间短可一天一天写出来)6、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使用12时计时法分段计算或转换成24时计时法进行计算。
练习巩固:1、每年有()个月,其中()个大月,每个大月有()天,分别是()月;有 (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天分别是()月。
2、2月有()天是平年,全年()天,上半年有()天。
2月()天是闰年。
全年()天,上半年有()天。
每年下半年都是()天。
3、一年分为()个季度。
平年第一季度有()天,闰年第一季度有()天.4、2004年是()年。
这一年有()个星期零()天;9、国庆节的前一天是()月()日。
5、一年中连续的大月有()月和()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7、暑假旅游从7月12出发,7月17日返回共旅游()天?8、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小时。
10、17时是下午()时,晚上9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11、小明从14时30分开始写作业,完成语文作业用了40分钟,这时应该是()时()分。
休息20分钟后,又开始写数学作业,到16时全部写完,他写数学作业用了()分钟。
12、一辆汽车从上午9时到下午3时,一共行驶了33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要是对整数的进一步认识,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两位数的乘法,例如12×14。
他
们也会学习一些乘法的简便算法,例如乘法分配律。
2. 千米和吨:学生将学习质量单位“吨”和长度单位“千米”,并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一些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如画图、列表和列举等。
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查看课本目录或咨询数学老师以获取准确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300000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探究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巩固延伸
品读体验
(二)、探究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1、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提出来。提出问题,解答疑问。
2、学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
3、归纳,集体解答
4、学生表演:
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学们的几个问题?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把重点说明句子用线画出来。
3、合作学习
你们对太阳哪个特点感兴趣,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
4、汇报交流
a.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适当引导、播放课件。
如: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间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出示关联词练习:
(1)、()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3)、(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教学反思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并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2)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3)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2、出示本课生字词认读。
3、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写生字
教学反思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自然科学的兴趣。学生非常感兴趣。
地球关系密切
1 1300000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品读体验
探究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品读体验
(一)探究:学习1、2、3自然段,领悟表达方法,练习朗读。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愿望:同学们,现在我就是太阳公公,知道大家都想了解我。我呀,离你们很远、很远,我的身体很大、很大,我的温度特别高。这样说,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生回答)
说明方法列数字
b.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c.学习“热”的小组汇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求这一段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明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和用举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d、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e、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42个字;强调默读课文,背诵相关部分。
2、了解有关宇宙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3、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兴趣。
4、了解本单元的各类说明方法。
5、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发明的能力。
课题
21太阳
第1课时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
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繁殖、蔬菜、杀菌”等词语。
2、同学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我们在太阳下生活、生长,那么,你们对太阳有了哪些了解呢?
3、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课题
21太阳
第2课时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
目标
1、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具
准备
收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板书
设计
21、太 阳
大 热 远
课题
21太阳
第3课时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
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
准备
收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板书
设计
21、太 阳
大 热 远 地球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
难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
准备
(1)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2)生字词的课件。
板书
设计
21、太阳
大 热 远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预习探究
合作交流
一、预习探究
1、猜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上工。哪天不上工,准是下雨或刮风。猜一物。板书:太阳。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引导
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
为什么我每次看你总感到很刺眼?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语文园地六"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想发明的机器人",这个话题可以从《果园机器人》这课的学习自然引起;"习作"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有,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多义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汉语中一字多音的现象;"日积月累"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项内容","读读认认"的内容和调味有关,采用了韵语的形式编排,"读读背背"选的是和气象有关的农谚,这些农谚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宽带网"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主要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第六单元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紧紧追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强调科学探秘和科技应用。涉及到太空探索和互联网络、机器人的想象等热点内容,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