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危 险 化 学 品 常 识

危险化学品常识名称、分类及注意事项:(1)过氧化钠别名:双氧化钠,二氧化钠分子式:Na2O2理化性质:米黄色粉末或颗粒,加热后则变为黄色,有吸湿性。
露置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放出氧气。
遇水发生强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及过氧化氢,后者会很快分解成水和氧,并放出大量的热。
本品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氧化性。
密度2.80(水=1),熔点460℃(分解)。
主要用于医药、印染、漂白及分析试剂。
危险特性:是强氧化剂。
与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能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与水起剧烈反应,产生高温,量大时能发生爆炸。
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剂:干砂、干土、干石粉。
禁止用水、二氧化碳、泡沫。
储运注意事项:包装必须完整密封,不得露天存放。
库房要干燥,相对湿度75%以下。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应严格分开存放,切勿混储混运。
雨天不宜搬运,防止受潮。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
泄漏物应搜集于密闭容器,进行处理。
2)过氧化氢溶液(40%以下)别名:双氧水分子式:H2O2理化性质:纯过氧化氢是无色粘稠液体,易分解放出氧气和热量,是强氧化剂。
市售商品一般都是它的水溶液,含量为27.5%、35%二种,密度1.11~1.13(水=1),沸点106~108℃,凝固点-26~-32.8℃,均系无色透明液体。
医用消毒多为3%溶液。
主要用于漂白、医药和分析试剂。
危险特性:受热或遇有机物易分解放出氧气,加热到100℃则剧烈分解。
遇铬酸酐、高锰酸钾、金属粉末会起剧烈作用,甚至爆炸。
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本品触及皮肤会使皮肤发白并感到疼痛,可用水冲洗后涂擦甘油或酒精。
灭火剂:水、雾状水、黄砂、二氧化碳。
(火灾后被抢救下来的双氧水,必须在包装外面用雾状水淋过,才能重新进入仓库,以防包装外面沾有双氧水及有物而重新燃烧起来)。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清洁的库房内,远离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超过30℃。
夏季宜早晚运输。
应与有机物、铬酸酐、高锰酸钾、金属粉末隔离存放。
危险化学品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2章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特性1.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凡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并在摩擦、撞击、火源、日晒、受潮等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灼伤等人身伤亡事故的化学物质以及放射性物品,都属于危险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分类:根据其危险特性及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按照国家标准GBl3690--92可分为八大类,即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和腐蚀品。
第一类爆炸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1.分类爆炸品按其性质、用途和储运安全的要求,分为起爆器材、炸药和爆炸性药品、点火器材、其他爆炸性物品等四类。
(1)起爆器材这种器材是用来引爆炸药的物品,如导爆索和雷管等。
这类引爆物品危险性较大,对外界作用的敏感性很高,遇到火焰、火花,摩擦,撞击以及微小振动,都可能引起爆炸。
(2)炸药和爆炸性药品这是用途不同的两类物品。
炸药通常指在工农业生产或军事上利用化学能的物品,如TNT、硝胺等。
按它们的灵敏度和爆炸威力又分为三类,即起爆药、爆破药和火药。
爆炸性药品是指某些具有爆炸性的化学药品,但一般不当作炸药使用,如苦味酸、叠氮等。
(3)点火器材主要用于点火和引爆雷管或黑火药,对火焰作用极为敏感,如导火索、电火绳等。
(4)其他爆炸性物品这种爆炸物品是指含有火(炸)药的制品,如发令纸、小口径枪弹、信号弹、爆竹等。
2.特性爆炸品最主要特性是爆炸性,其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如受热,撞击、摩擦、明火、酸碱、金属)都会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引起爆炸。
危险化学品知识

1.化学危险品分类及特性化学品按其是否对人造成伤害,分为一般化学品与危险化学品。
一般化学品,如液压润滑油等可燃物、氮气、氩气等。
危险化学品则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1986)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其分为8大类。
(1)爆炸品爆炸品指凡是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引起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爆炸品包括火药、叠氮钠、雷汞、黑索金、三硝基甲苯等。
其主要特性有以下几种表现。
①爆炸品的爆炸性是由本身的组成和性质决定的。
而爆炸的难易程度则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敏感度。
一般来讲,敏感度越高的物质越易爆炸。
在外界条件作用下,炸药受热、撞击、摩擦、遇明火或酸碱等因素的影响都易发生爆炸。
②殉爆。
当炸药爆炸时,能引起位于一定距离之外的炸药也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殉爆。
这是炸药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殉爆的发生是冲击波的传播作用,距离越近,冲击波的强度越大。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这类化学品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
第一种情况:临界温度低于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第二种情况: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在37.8℃时,气体的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主要包括:氢、甲烷、乙炔、压缩硫化氢、液化石油气;供给城市生活、生产的天然气、人工煤气、重油制气等气体燃料。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主要特性有以下两点。
①可压缩性。
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所加的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若继续加压,气体会压缩成液态。
气体通常以压缩或液化状态储于钢瓶中,不同的气体液化时所需的压力、温度也不同。
危险化学品分类和特性Microsoft-Word-文档[1]
![危险化学品分类和特性Microsoft-Word-文档[1]](https://img.taocdn.com/s3/m/b91856ea0029bd64793e2c17.png)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一、危险化学品分类危险性分类(比较通用的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又引用“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为规范性引用文件,而GB12268-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又将“GB 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作为引用文件。
危险货物的危险性按照GB 6944分为9类,有些类别再分成项别。
第1类:爆炸品1.1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2项: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3项: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4项: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5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1.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第2类:气体2.1项:易燃气体;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2.3项:毒性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4.1项:易燃固体;4.2项:易于自燃的物质;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5.1项:氧化性物质;5.2项: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有毒品)6.1项:毒性物质;6.2项:感染性物质。
第7类: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性物质;(腐蚀品)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二、各类化学品的危害特性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范本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范本危险化学品是指那些由于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或其他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身、财产或者环境造成伤害、破坏或污染的物质。
根据其危险特性的不同,危险化学品通常被分为以下几类。
1. 可燃物质可燃物质是指易燃和可燃的物质,包括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
这些物质在接触到火源或高温时能够燃烧或爆炸。
可燃物质的危险性在于其燃烧会产生高温和大量火焰,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2. 氧化剂氧化剂是指能够与其他物质反应并引发或助长燃烧的物质。
它们能够以氧或氧化物的形式释放氧,使可燃物质更容易燃烧。
氧化剂的危险性在于它们能够促进火势蔓延,增加火灾的危险程度。
3. 腐蚀品腐蚀品是指能够破坏物质的组织结构或引发腐蚀反应的物质。
这些物质通常是酸、碱或其他具有强腐蚀性的化学物质。
腐蚀品的危险性在于其接触到皮肤、眼睛或其他组织时,能够引发严重的化学灼伤或腐蚀。
4.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是指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器官、神经系统或生理功能产生毒害效应。
毒性物质的危险性在于其能够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5. 爆炸品爆炸品是指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迅速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
这些物质在受到外部刺激或极端条件下,能够产生剧烈的爆炸效应。
爆炸品的危险性在于其能够引发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除了以上几类危险化学品,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危险化学品也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辐射,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辐射污染;压缩气体具有高压力,如果泄漏或释放不当,可能引发爆炸或其他事故;致癌物质能够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
总而言之,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主要基于其危险特性,包括易燃性、氧化性、腐蚀性、毒性和爆炸性等。
这些危险特性决定了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和安全预防措施。
对于使用和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的危险性标识和安全操作规程非常重要,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八类

一、危险化学品分类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八类: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临界温度低于50度,或在50度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 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2)温度在21.1度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度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度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3、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是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其闭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度。
4、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然物品是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要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物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化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特性

产生高热,引起危险。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1项 毒害品
本项货物是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
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
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 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毒害品
剧毒品 如:氰化钠、砒霜
有毒品 如:氧化钡
有害品 如:丙烯菊酯
热量能使氢气自燃或爆炸,未来得及反应的金属也
随之燃烧、飞溅。
2)碳的金属化合物,如碳化钙(电石)、碳化铝等 遇水反应,同样放出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会引起燃 烧。
3)磷化物,如磷化钙、磷化锌等,遇水生成磷化氢
(PH3),在空气中能自燃,且有毒。
4)某些物质遇酸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而且发生
燃烧爆炸的危险性比遇水时更大。因氧化剂和某些
危险化学品 安全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
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和安全标签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特性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 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 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与标识
一、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定义 危险化学品标志是通过图案、文字说明、颜色 等信息,鲜明与简洁地表征危险化学品特性和类别, 向作业人员传递安全信息的警示性资料。
二、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志
(1)标志种类。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
性和类别,它们的标志设主标志16种和副标志11种。
(2)标志的图形。主标志由表示危险特性的图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GB13690-1992)
第二节 爆炸品
• 爆炸品——指在外界触发因素作用下,能发生 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 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 成破坏的物品。
“临界温度”
• 例如,水蒸汽的临界温度为374℃,远比常温 度要高,因此,平常水蒸汽极易冷却成水。
• 其他如乙醚、氨、二氧化碳等,它们的临界温 度高于或接近室温,这样的物质在常温下很容 易被压缩成液体。
• 但也有一些临界温度很低的物质,如氧、空气、 氢、氦等都是极不容易液化的气体,其中氦的 临界温度为-268℃,要使这些气体液化,必须 具备一定的低温技术和设备,使它们达到它们 各自的临界温度以下,而后再用增大压强的方 法使其液化。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何谓危险化学品?
•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 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 容易造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 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分类
• 第l类:爆炸品; •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 第3类:易燃液体; •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
• (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 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 (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 275kPa;或在54. 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 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 8℃时,雷德蒸气 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 什么是雷德蒸气压? • 雷德蒸气压(reid vapour pressure):汽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化工生产危险的原因:1. 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火灾、爆炸、毒性等危险性;2. 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高温、高压、强腐蚀;3. 生产规模大,积聚的危险物质数量大;4. 生产设备高大等特点。
何谓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第l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第二节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触发因素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外界触发因素——如受热、压、撞击等•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声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按危险性分为5项。
①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梯恩梯(2,4,6-三硝基甲苯)、黑索金(环三次甲基三硝胺)、(季戊四醇四硝酸酯)、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硝化甘油等烈性**,无烟**、硝化棉等**,黑**及其制品,爆破用雷管、非电雷管、弹药用雷管等火工品均属此项。
②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带有**或抛射药的火箭、火箭弹头,装有**的炸弹、弹丸、穿甲弹,非水活化的带有或不带有爆炸管、抛射药或发射药的照明弹、燃烧弹、催泪弹、毒气弹,以及摄影闪光弹、照明弹、不带雷管的民用**、民用火箭等,均属此项。
③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速燃导火索,点火管,点火引信,油井药包,礼花弹等,均属此项。
④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导火索,烟花爆竹等,均属此项。
⑤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本类物品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如B型爆破用**,E型爆破用**,铵油**,铵沥蜡**等。
第三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物品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 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 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么是雷德蒸气压?•雷德蒸气压(reid vapour pressure):汽油挥发度表示方法之一种,指汽油在摄氏37.8℃(100℉),蒸气油料体积比为四比一时之蒸气压。
•测定:将汽油放在一密封容器,上面有四倍于液体容积的大气容积,在温度为37.8℃时测出的油蒸气压力。
“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指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温度。
降温加压,是使气体液化的条件。
但只加压,不一定能使气体液化,应视当时气体是否在临界温度以下。
如果气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也不会液化。
“临界温度”•例如,水蒸汽的临界温度为374℃,远比常温度要高,因此,平常水蒸汽极易冷却成水。
•其他如乙醚、氨、二氧化碳等,它们的临界温度高于或接近室温,这样的物质在常温下很容易被压缩成液体。
•但也有一些临界温度很低的物质,如氧、空气、氢、氦等都是极不容易液化的气体,其中氦的临界温度为-268℃,要使这些气体液化,必须具备一定的低温技术和设备,使它们达到它们各自的临界温度以下,而后再用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其液化。
一般说来,•压缩气体是指温度为20℃时,在储存容器完全处于气态的气体;•液化气体是指温度为20℃时,在储存容器完全处于液态的气体;•溶解气体是指在储存容器压缩气体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
按危险性分为3项①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
②不燃气体(指无毒、不燃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氧气等。
③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有毒品)如一氧化氮、氯气、氨气等。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性1、储于钢瓶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和加压溶解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升高,能使钢瓶破裂。
特别是液化气体装的太满时尤其危险,应严禁超量灌装,并防止钢瓶受热。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性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允许泄漏。
其原因除有些气体有毒、易燃外,还因有些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爆炸。
例如:氢气与氯气、氢气与氧气、乙炔与氯气、乙炔与氧气等。
因此,凡容物为禁忌物钢瓶应分别存放。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性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有的还具有易燃性(如甲烷、氢气、液化石油气)、助燃性(如氧气、压缩空气)、毒害性(如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窒息性(如二氧化碳、氮气),虽无毒、不燃、不助燃,但高浓度将导致人员窒息死亡。
第四节易燃液体•本类物品指闭杯闪点≤61℃的易燃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人其他类别的液体。
闭杯闪点是指采用闭杯的方式测定得到的闪点。
•本类物品在常温下容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在汽车加油站存在地沟、洼坑等时,汽油蒸汽在此集聚,遇到引火源就发生爆炸,其原因就是汽油属于此类易燃液体,具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特性。
•按闪点分为3项。
①低闪点液体(闭杯闪点<-18℃)如乙醛、乙醚、汽油、丙酮、二乙胺等。
用水灭火无效。
②中闪点液体(-18℃≤闭杯闪点<23℃)如苯、甲苯、乙苯、乙醇、乙酸乙酯、丙烯腈、丙烯酸清烘漆、硝基清漆等。
用水灭火无效。
③高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在23~61℃的液体)如丁醇、氯苯、二甲苯、环己酮、糠醛、松节油、醇酸清漆、环氧清漆等。
除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外,还可用雾状水、沙土灭火。
易燃液体特性一、高度易燃性——几乎全部为有机液体,闪点低,遇火源极易燃烧。
二、易爆性——泄漏,蒸汽与空气混合。
三、高度流动扩散性——黏度小、易渗透、浸润、毛细现象易发生,流动使火灾面积增大。
四、受热膨胀性——压增大,鼓桶,容器应5%以上的空隙,不可灌满。
五、忌氧化剂和酸——氧化放热。
六、毒性——甲醇、苯、二硫化碳等。
第四节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①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人爆炸品的物品。
如红磷、硫磺等。
•②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或生物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如黄磷、堆积的浸油物、赛珞璐、硝化棉、金属硫化物、堆积植物等,都是常见的自燃物品。
黄磷的自燃点为30℃,在空气中会冒白烟燃烧,受撞击、摩擦或与氯酸钾等氧化剂接触能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磷化氢(H3P)不仅是有毒的气体,而且是自燃点为100℃的自燃性气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地下的磷酸盐或含磷酸盐的物质(如蛋壳)可转化成磷化氢,自燃的结果就象火源。
•③遇湿易燃物品(忌水性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要明火即能燃烧起火爆炸。
如金属钠、钾、电石等。
忌水性物品的特性忌水性物品不仅包括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气体的物质,而且包括与水生成有毒气体的物质,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了解此类物质的特性,对保证安全十分重要。
遇水反应的危险化学品主要分三类。
①遇水反应后引起燃烧,但不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②遇水反应后引起燃烧,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③遇水反应后不引起燃烧,但能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1)遇水反应后引起燃烧,但不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所谓遇水反应后引起燃烧,有两种具体情况,一是遇水反应能生成可燃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直接引起可燃气体燃烧;二是遇水反应后不放出可燃气体,但有大量的热释放,足以使周围的可燃物着火。
遇水反应后不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指遇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没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生成,但不等于整个处置过程没有防毒要求,如燃烧产物有一定毒性,有的液体受热后易挥发,其蒸汽本身有毒或固体粉尘及液体本身就有毒,仍需要加强安全防护。
•碱金属主要有锂、钠、钾等,其化学反应式如下:•2Li+2H2O→2LiOH+H2↑;•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这些碱金属与水反应,是剧烈的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引起氢气燃烧。
同时二氧化碳也不能作为碱金属火灾的灭火剂,因为二氧化碳能与金属钠起化学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4Na+CO2→2Na2O+C•生成的碳原子可继续燃烧。
•金属粉末主要是镁、锆、钛、铝、锌五种粉末状态的纯金属有严重的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当暴露于空气中时,表面形成氧化物,这种氧化物可起保护膜作用,但遇空气中水分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氢气,并产生热量,最初的燃烧可以触发这些金属粉末的自燃。
•金属有机化合物主要有三甲基铝、二甲基镉、三异丁基铝、二乙基锌、乙基钠等。
这些物质有的能在空气中自燃,与水反应会加剧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等。
•氢化物主要有碱金属的氢化物如氢化锂、氢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LiH+H2 O→LiOH+H2↑NaH+H2O+NaOH+H2↑这些反应能生成氢气放出热量而引起燃烧。
硼分子型和硅分子型氢化物,如乙硼烷和硅烷,能与空气中的水分起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并产生氢气而引起燃烧,乙硼烷和乙硅烷与水反应的方程式:B2H6+6H2O→2H3BO3+6H2↑SiH6+4H2O→2Si O 2+7H2↑盐型碳化物主要有碳化钙(电石)、碳化铝、碳化镁等,这些物质与水反应,发生水解,产生易燃的烃类,放出热量,足以点燃各种生成气体。
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亚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大于5%)等,遇水或潮湿空气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的可燃物引起燃烧。
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遇水能剧烈反应,大量水接触会发生爆炸,少量水接触时极易起火,还有过氧化锶,接触少量的水,极易起火。
(2)遇水反应引起燃烧并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盐型磷化物主要有磷化钾、磷化钠、磷化镁、磷化锶、磷化铝镁、磷化铝、磷化钙等,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产生有毒的磷化氢气体,从而引起燃烧。
磷化铝和磷化钙是谷物和烟草仓库的熏蒸剂,在仓库熏蒸中,如反应器设置不妥,滴水反应过量,产生热量大,加上磷化氢自燃点较低,极易引起火灾,这方面的教训已有多起。
•金属有机化合物•如钾汞齐、钠汞齐等,遇潮湿空气和水,能发生放热产生氢气的化学反应,引起燃烧并产生高毒的汞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