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7的乘法口诀》
(整理)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实录与评析

愉快的学习之旅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2页例1及练习十六中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口诀的形成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在自主编制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初步记忆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解决相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教学重、难点: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七星瓢虫顺口溜题卡两人一张,智慧通道题卡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一、交流激趣,方法指导师:课间活动的时候,你们都喜欢做些什么呀?生:我喜欢和同学一起踢毽子。
生:我喜欢和好朋友一起跳绳。
生:我喜欢打乒乓球。
……师: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可真丰富!老师小时候特别喜欢和小伙伴拍手唱儿歌,有一个关于青蛙的顺口溜印象特别深刻。
今天,我特地把它带来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你们想看吗?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动画欣赏儿歌《数青蛙》学生禁不住拍手随唱)课件展示顺口溜中的重点句子:师:你知道这里的“8”是怎样算出来的吗?生:4+4=8师:可以用加法来算。
还有别的方法吗?生:还可以用乘法来算。
师:说说你的想法?生:1只青蛙有4条腿,2只青蛙就有两个4,就可以用4×2来算。
师:4×2,可以用哪句口诀来算?生:二四得八师:你会用新学的乘法知识来解决问题,真了不起!师:那3只青蛙12条腿,可以用哪句口诀来算?生:三四十二师:继续唱下去,4只青蛙几条腿?可以用哪句口诀来算?生:四四十六师:小小的顺口溜里竟然藏着这么多口诀的知识!其实呀,只要爱动脑筋,我们也能编出好玩的顺口溜!【评析:教师通过聊天式谈话和借助富于童话情境般的动画,和学生一起欣赏顺口溜《数青蛙》,瞬间就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所谓课伊始,情趣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加法和乘法两个不同的角度对顺口溜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为学生下面顺利编制七星瓢虫的顺口溜做好了形式上和方法上的准备,充分相信学生的迁移能力,为《7的乘法口诀》教学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二、自主体验,编制口诀1、编七星瓢虫的顺口溜:⑴明确七星瓢虫“七星”特点。
7的乘法口诀及课后反思

“顺口溜”激趣课堂——《7的乘法口诀》实录评析及反思象山文峰学校沈海英教学内容:(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2页例1及练习十七中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口诀的形成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在自主编制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初步记忆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解决相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教学重、难点: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七星瓢虫顺口溜题卡两人一张,智慧通道题卡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一、课前拍手念数青蛙顺口溜,方法指导师:你知道这里的“8”只眼睛的8是怎样算出来的吗?“24”条腿呢?师:小小的顺口溜里竟然藏着这么多口诀的知识!其实呀,只要爱动脑筋,我们也能编出好玩的顺口溜!【评析:教师通过聊天式谈话和借助富于童话情境般的动画,和学生一起欣赏顺口溜《数青蛙》,瞬间就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所谓课伊始,情趣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加法和乘法两个不同的角度对顺口溜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为学生下面顺利编制七星瓢虫的顺口溜做好了形式上和方法上的准备,充分相信学生的迁移能力,为《7的乘法口诀》教学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二、自主体验,编制口诀1、编七星瓢虫的顺口溜:⑴明确七星瓢虫“七星”特点。
师:除小青蛙以外,动物王国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小精灵!瞧,它是谁?七星瓢虫。
师: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七星瓢虫吗?(因为它背上有7个点。
)师:真的有七个黑点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师:(边圈边数)果然有7个黑点!⑵同桌合作编七星瓢虫的顺口溜。
师:我们能不能用这7个黑点也来给七星瓢虫编个顺口溜呢?想不想试试?师:请大家取出练习纸,同桌商量着把上面的顺口溜填完整,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后面的小瓢虫帮忙!自己读一读、同桌一起读一读编好的顺口溜。
⑶交流算法。
师:2只瓢虫14个点,这里的1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7+7=14师:21呢?生:7+7+7=21生:14+7=21师:14是怎么来的?生:我们已经知道2只瓢虫有14个黑点,3只瓢虫就是再多1个7,就是21个点了。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引言学习乘法口诀是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通过掌握乘法口诀,我们可以快速计算两个数的乘积,提高计算效率。
本文将介绍7的乘法口诀,帮助读者掌握7的乘法口诀规律。
7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可以总结为以下内容:7 × 1 = 7 7 × 2 = 14 7 × 3 = 21 7 × 4 = 28 7 × 5 = 35 7 × 6 = 42 7 × 7 = 49 7 × 8 = 56 7 × 9 = 63 7 × 10 = 70 7 × 11 = 77 7 × 12 = 84规律总结通过观察以上乘法口诀,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1.7乘以任意一个数,乘积的个位数字都是7的倍数。
例如,7 × 2 = 14,14的个位数字4是7的倍数。
2.7乘以一个数,乘积的十位数字减去个位数字得到的差是9。
例如,7 × 3 = 21,21的十位数字2减去个位数字1得到的差是1。
3.7乘以一个数,乘积的和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加起来得到的和是9。
例如,7 × 9 = 63,63的个位数字3和十位数字6的和是9。
应用举例现在我们来应用上述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子1:计算7的倍数如果我们要计算7的倍数,可以利用7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快速计算。
例如,计算7的6倍: 7 × 6 = 42通过查看7的乘法口诀,我们可以立即得到结果是42。
例子2:判断一个数是否是7的倍数如果我们想判断一个数是否是7的倍数,可以通过计算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否是7的倍数来判断。
例如,判断63是否是7的倍数。
首先,计算7 × 9 = 63通过观察乘积的个位数字3,我们可以得出结论,63是7的倍数。
结论通过学习7的乘法口诀,我们可以掌握7的乘法口诀规律,快速计算7的倍数以及判断一个数是否是7的倍数。
7的乘法口诀课件

7的乘法口诀课件一、引言乘法口诀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提高计算速度和培养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7的乘法口诀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7的乘法口诀,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7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共有7个,分别为:1.1乘以7等于72.2乘以7等于143.3乘以7等于214.4乘以7等于285.5乘以7等于356.6乘以7等于427.7乘以7等于49三、7的乘法口诀规律1.乘数从1到7,呈递增趋势。
2.积的个位数与乘数相同,十位数依次增加。
3.积的个位数与乘数之和等于8。
四、7的乘法口诀记忆方法1.联想记忆法:将7的乘法口诀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如“1乘以7等于7”可以联想到“一个星期有7天”。
2.歌谣记忆法:将7的乘法口诀编成歌谣,如“1乘以7等于7,2乘以7等于14,3乘以7等于21,4乘以7等于28,5乘以7等于35,6乘以7等于42,7乘以7等于49”。
3.画图记忆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展示7的乘法口诀,如画出7个格子,每个格子里分别写上乘数和对应的积。
五、7的乘法口诀应用1.加法运算:如计算7+7、14+14等。
2.减法运算:如计算14-7、21-7等。
3.乘法运算:如计算7×2、7×3等。
4.除法运算:如计算14÷7、28÷7等。
六、总结7的乘法口诀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掌握其规律和记忆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类数学题目。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7的乘法口诀规律详细补充和说明:1.乘数递增规律:7的乘法口诀中,乘数从1递增到7,每个乘数对应一个唯一的积。
这种递增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序的学习路径,使得我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记忆和掌握每个乘法口诀。
2.积的个位与乘数相同规律:在7的乘法口诀中,每个积的个位数都与乘数相同。
例如,1乘以7等于7,个位数是1;2乘以7等于14,个位数是2;以此类推,直到7乘以7等于49,个位数是7。
二年级数学教案 7的乘法口诀(省一等奖)

7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2页表内乘法(二)例1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1至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口诀已不再陌生,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相对来说不难。
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习1至6的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这是教材编排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1.明白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会用口诀进行计算;2.探究规律,记忆口诀。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7的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背诵1-6的乘法口诀。
任选几句口诀说说表示的意思(2)观看视频:外国人怎样算乘法一、复习揭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诀”!(点题)大家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乘法口诀2.学生回答,教师点击课件呈现口诀。
3.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大家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几的乘法口诀呢4.教师揭示课题:恭喜你!答对了!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7的乘法口诀”。
完整板书,并齐读。
二、探究口诀(一)旧知引路,初步感知1.你们知道“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吗2.你怎么知道“7的乘法口诀”有7句呢(预想1.学生预习了!——表扬: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2.根据上面口诀的规律!——表扬:你的眼睛真是敏锐!善于观察,更善于思考和猜想!)如果学生不能根据上面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说出,要引导:细心观察这些学过的乘法口诀,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如果还不能得出,教师循循诱导:1的乘法口诀有几句2的3的呢……)3.“7的乘法口诀”是有7句!谁能背出其中的一句可以是你记得最熟的、也可以是你最喜欢的一句!4.学生每背一句,教师随机贴示(不按顺序)。
每次提问:如果把这句口诀放到乘法口诀表里,应该放在哪为什么5.齐读口诀:大家真不简单!不用老师教,自己就都会“7的乘法口诀”了!齐读!(二)操作探究,理解意义1.关于“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分别是什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那你们知道:每句口诀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这些结果都对不对呢比如:三七二十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二)例1教学7的乘法口诀,这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的具体编排分为以下4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创设了学生操作七巧板的活动情境,通过用七巧板拼摆喜欢的图形,初步感知所用七巧板的块数。
这里需要向学生明确:每个图案均是由7个图案拼成的;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用七巧板拼摆好的7个图案,形成1个7,2个7,3个7……的表象,进而得出连加的结果,并用列表的形式呈现,通过表格突出7的个数和连加的结果,为得出积、编制乘法口诀作好铺垫;第三个层次对照着乘法算式,明确了乘法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结果是如何得来的;第四个层次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结果编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明确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
例2教学8的乘法口诀,其编排思路与7的乘法口诀编排体例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情境的呈现方式略有改变。
7的乘法口诀通过操作得出连加结果,这里只是让学生直接独立观察直观图──学校军乐队训练的队列:每行8人,一共8行,进而分析得出8 连续相加的结果。
二是连加结果的呈现方式有所变化。
7的乘法口诀中用表格呈现,这里借助“数轴”这个直观模型,以小狗在数轴上8个8个地跳跃的形式呈现,使数与形结合,并更突出了连加的结果,为记忆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三是加大学生独立学习的空间,基本内容留给学生完成。
如,根据8的连加结果引出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依照乘法算式编制出8的乘法口诀。
例3教学有多余条件、稍复杂的用乘法的意义解决的实际问题。
之所以说稍复杂,是因其相同加数提取自“量”(单位)而不是实物的个数,比较抽象,同时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分3个层次进行编排。
第一个层次包括情境图及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中情境图中呈现了多种文具的价格,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当然,也为解决问题增加了难度,必须选择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
这里,教材依然让学生继续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 例1 7的乘法口诀课件

一共有多少块七巧板?
3个7相加 7+7+7=21 怎样列乘法怎样算列式乘法?算式?乘你能法编出算口诀式吗:? 7×3=21 3×7=21 你能编出口诀吗? 乘法口诀:三七二十一
摆一个图案是几个7,怎样列乘法算式,乘法口诀是什么?
乘法算式:7×1=7 1×7=7 乘法口诀:一七得七
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7的乘法口诀
谜语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个伙伴在一起。 齐心协力拼图形, 千变万化真神奇。
7 14 21 28 35 4 49 2
一共有多少块七巧板?
2个7相加 7+7=14 怎样列乘法怎样算列式乘法?算式?乘你能法编出算口诀式吗:? 7×2=14 2×7=14 你能编出口诀吗? 乘法口诀:二七十四
一 ( 得七 )
不能“多一少十”
二 ( 十四 )
( 二七 “一十四 ” 错误)
三 ( 二十一 ) ( 三七 “ 二 一 ” 错误)
三七()
四 ( 二十八 )
五 ( 三十五 ) 六 ( 四十二 )
三七二十一
七 ( 四十九 )
四七?
第一关
第二关
五七三十五
5×7=35
7×5=35
第二关
六七四十二
6×7=42 7×6=42
第二关
四七二十八
4×7=28 7×4=28
第二关
二七十四
2×7=14 7×2=14
第二关
一七得七
1×7=7 7×1=7
第二关
三七二十一
3×7=21 7×3=21
第二关
七七四十九
第三关
三七二十一
3×7 = 2×7+7 = 4×7-7=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第【1】篇〗课题:《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页例1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通过学法指导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自主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整体回忆口诀,背诵1-6的口诀。
一.旧知铺垫1.对口诀:三五()五()三十 ( )三得六2. 口算:2×2= 3×4= 6×3= 3×3= 4×6= 5×4= 2×5=3.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表内乘法(二)》,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二.新知探究(一)学习编口诀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填写加法表。
老师请大家欣赏一副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
看看今天的同学们能否从七巧板中有什么新的发现。
(课件出示七副七巧板拼图)(1)引导学生发现:一个7是7.继续出示主题图:这里有七个图案,每一个图案都是用七巧板拼成。
(2)结合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两个7是14,三个7是21.师生交流:拼了两个图案,用了几块小板?怎么想的?拼了三个图案,用了几块小板?怎么想的?(3)学生独立解决,算一算,填一填。
(4)学习反馈,师生共同完成加法表格的填写。
(5)读一读,说一说:28是几个7相加的和?35呢?42,49呢?2.根据7的加法表,写出乘法算式。
(1)想一想:这些数都是几个7相加得到的,1个7是7,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呢?2个7相加的和是14,用乘法又怎样表示呢?板书:1×7=7 7×1=7 2×7=14 7×2=14(2)学生独立填写乘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