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首都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二语文命题人:于浩渺林丹欧阳苗姜晓艳王微审核人:欧阳苗第I卷(共60分)一、基础·运用(共18分)年级开展“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演讲话诚信小文要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她演讲稿的节选部分。
请你阅读演讲词,完成1-4题。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古往今来,诚信一直被人们看作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对诚信的执着与坚守,已深深juān□刻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商鞅立木的记载.妇孺皆知,“千金一诺”的佳话不绝于史,“民无信不立”的教诲.深入人心。
中央宣传部每年发布的“诚信之星”名单生动展现了当代中国人守信重诺、躬行不chuò□的精神风貌。
_____。
近年来,“失信人黑名单”的公布掐住了“老赖”的逃债命脉,使“老赖”们(杳无消息/无处遁形),半年之内就有万名“老赖”主动还钱,这就是制度的威力。
只要激励与惩戒措施双管齐下,建设诚信社会、诚信国家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1.根据拼音,请用楷书把填入□处的两个汉字依次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给加点字注音和括号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zài huì杳无消息B.zài huǐ无处遁形C.zǎi huǐ杳无消息D.zǎi huì无处遁形3.结合语境,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诚信精神的树立,与其通过道德教化,不如依靠制度保驾护航B.诚信精神的树立,与其通过制度保驾护航,不如依靠道德教化C.诚信精神的树立,不仅要通过道德教化,还须依靠制度保驾护航D.诚信精神的树立,不仅要通过制度保驾护航,还须依靠道德教化4.为了弄清“为政之要”的含义,同学们查阅了《古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其中“要”的释义可归纳为:①重要;②关键,要领;③希望得到,索取;④请求;⑤需要;⑥将要。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A. 池B. 江C. 湖D. 海2.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狐假虎威B. 虎头蛇尾C. 鹿死谁手D. 狗急跳墙3.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是:A.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B. 他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借了。
C. 他昨天一本书去图书馆借了。
D. 他借了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
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唐代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5. 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白居易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2. “不以规矩,不成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
3. 《__________》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4. “____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王风·采葛》。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 请简述“初唐四杰”的生平和成就。
3. 请简述《诗经》的组成部分。
4. 请简述“文房四宝”的用途和特点。
5. 请简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学习的态度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五四制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B. 漫不经心C. 畏首畏尾D. 沧海一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 我们要认真学习,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C.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愉快——快乐B. 坚强——刚强C. 聪明——机灵D. 高兴——喜悦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如梦似幻。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良师益友。
D. 我们要像雷锋一样,做好事不留名。
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对学习认真负责,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我们班的纪律非常严明,同学们都遵守学校的规定。
C. 他的讲解生动有趣,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D.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让人陶醉。
6. 下列词语中,属于书面语的一项是:A. 不错B. 好像C. 真棒D. 很好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滴在窗上敲打着,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B. 树上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
C. 风儿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河水潺潺,仿佛在低声吟唱。
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这本书厚得像砖头。
C. 她的歌声美妙动听,仿佛天籁之音。
D. 这座山高得仿佛插上了云霄。
9. 下列句子中,用词准确、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看,这幅画多美啊!B. 哎呀,你真是笨得要命!C.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D. 这件事你做得真差劲!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B. 雨中的世界,是美丽的,是梦幻的,是诗意的。
C. 他跑得快,跳得高,打得准。
语文初二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 shān)翻译:腿脚不灵便,走路摇摆的样子。
B. 惊愕(jīng è)翻译:十分惊讶,吓得不能说话。
C. 殷切(yīn qiè)翻译:非常恳切。
D. 蹙眉(cù méi)翻译:皱着眉头,表示不高兴。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
B. 为了完成作业,小明熬夜至深夜,导致身体极度疲惫。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D.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
B.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D.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奋进与奋发B. 喧哗与喧闹C. 奔跑与奔驰D. 聪明与智慧5.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变换后: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B.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变换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我们要努力学习。
C. 原句: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变换后:今天天气真好,公园可以去玩。
D. 原句:小明唱歌很好听,跳舞也很棒。
变换后:唱歌很好听的小明,跳舞也很棒。
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宛如天籁之音。
C.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地面冲刷得干干净净。
D. 他的脸色苍白,显然是生病了。
7.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爱集体。
B. 如果你今天不来,我就自己去了。
C.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做事很认真。
D. 他不但唱歌好听,跳舞也很棒。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拘泥(nì)B. 蒸馏(liú)C. 咄咄逼人(duō)D. 暮霭(ǎ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喧嚣B. 喧哗C. 喧闹D. 喧嚣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
B. 我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
C. 我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
D. 我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
4.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B. 请问你需要什么帮助?C. 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D. 请问你需要什么帮助?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月亮挂在天空中,像一只银盘。
B. 月亮挂在天空中,像一只银盘。
C. 月亮挂在天空中,像一只银盘。
D. 月亮挂在天空中,像一只银盘。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一项是()。
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一项是()。
A.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B.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C.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D.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的一项是()。
A. 他的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
B. 他的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
C. 他的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
D. 他的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他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动听。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他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动听。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他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动听。
嘉祥初二期中试卷答案语文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都正确的是()A.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B. 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C. 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D. 一举两得(yī jǔ liǎng dé)答案:C解析:A选项中“若”应为“弱”,B选项中“妙”应为“妙”,D选项中“得”应为“得”。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由于他的聪明才智,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 他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看着书,一边想着明天的事情。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答案:D解析:A选项中“由于”多余,应删去;B选项中“一边……一边……”使用不当,应改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看着书,心里想着明天的事情”;C选项中“为了”多余,应删去。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惊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ò)B. 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C. 狼吞虎咽(láng tūn hǔ yàn)D. 腹背受敌(fù bèi shòu dí)答案:C解析:A选项中“慌”应为“荒”,B选项中“吁”应为“嘘”,D选项中“敌”应为“敌”。
二、填空题1.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分别是什么词性?()(1)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2)这次考试,我得了满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3)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答案:(1)动词(2)形容词(3)动词解析:根据句子的语境,画横线的词语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动词。
2.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分别是什么意思?()(1)他勇敢地站出来,为同学们排忧解难。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年级:初二科目:语文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6个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机读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7分)2024年10月9日,北京八中举行第67届田径运动会,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弘扬体育精神,初二年级举办以“点亮青春之火,弘扬体育精神”为主题的语文活动,邀你加入其中。
活动一理解体育精神体育运动,是力与美的展现,更是人类坚毅美好品格的载体。
赛场上,总有运动员在不断挑战人类极限。
他们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迎接艰巨严酷的挑战,创造独一无二的传奇。
2024年那个炽热的夏天,奥运之火闪耀巴黎,中国选手郑钦文以2-0的比分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兰选手斯瓦泰克晋级决赛,并于8月3日以2-0的比分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得女单冠军,创造历史。
她说:“我很累,但我还可以为国再打3个小时。
”当国乒男单的夺冠重任压到樊振东一人肩上时,樊振东仍坚定自信地揭开了这场“命运之战”的序m ù,正可谓“九万里风鹏正举”,绝境面前,他不惧挑战!就在全体观众屏息敛声的一刹那,樊振东大斜线直接得分,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他已拿下决胜局,那一刻,振聋发聩的掌声响彻体育场上空。
2004年出生的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中,用46秒40的成绩打破世界记录,夺得金牌,为中国游泳队赢得了荣誉,也让“中国速度”载入世界历史,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天赋与努力的结晶,更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自我挑战的勇敢尝试。
体育精神展示者中国风采,更zhāng显者中国精神。
“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种拼搏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体现。
”1.有同学对这段文字中的字音、字形、词义有疑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2分)A.“炽热”要读作“chìrè”,在这里既表现天气炎热,又指代热情洋溢的气氛或激烈的情绪。
2024年部编版初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初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g)粗犷(guǎng)B、莅临(lì)棱镜(líng)C、吝啬(sè)黄晕(yùn)D、干涩(sè)贮蓄(chǔ)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朗润安适绿茵茵呼朋引伴B、高邈静谧翻来复去咄咄逼人C、粗旷铃铛争先恐后淅淅沥沥D、烘托静默花枝招展水波鳞鳞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出心裁的结果。
B. 每当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C.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野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D.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哲理,如儒家提倡的“仁爱”思想、道家追求的自然和谐之道等。
这些文化精髓不仅 ______ 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深入挖掘并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从历史长河中汲取养分,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A. 铸就B. 塑造C. 形成D. 构建5、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一丝不苟.B. 苟.且偷安C. 苟.同D. 不敢苟.同6、选择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这次运动会,我们班获得了篮球比赛的第一名,大家都很兴奋极了。
B.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
C. 他昨天虽然生病了,但是仍然坚持来上学。
D. 她不仅漂亮,而且很聪明,是我们班的佼佼者。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地方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1)老头子张huáng( )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芦花荡》)(2)这是某种令人惊骇(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2、请在下边的括号里分别为加点的字注拼音,并解释这个字在所给词语中的意思(2分)(1)泪光晶莹( )意思: (2)囊萤映雪( )意思:3、有一些词语富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令媛”表示“对别人女儿的尊称”。
请书写出下列词语所所表达的实际意义。
(2分)(1)桑梓: (2)家书:(3)桃李: (4)丝竹:4、汉字有强大的表意功能,有很多字是可以根据字形推测字义的,如“明”的本意是“有太阳有月亮就会光线充足”,“旦”的本意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早晨”;请根据“信”的字形推测其字义。
“信”的字义5、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汉字焕发出新的活力,富有了新的意义。
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我的妈妈喜欢追韩剧,刷微博,穿名牌,潮得很呢! 潮:(2)大学毕业以后,她成天呆在家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宅女。
宅:6、根据提示,将下面各句的诗文补充完整。
(1)无丝竹之乱耳,。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3)少壮不努力,。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6)日暮乡关何处是? 。
【材料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甲】,。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节选自《陋室铭》【材料二】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
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 A 柴扉, B 竹径, C 芳兰, D 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②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节选自《郑板桥集》【注释】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
②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案牍之劳形( )(3)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 )(4)忽得十日五日之暇( )8、把材料一中画波浪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9、【材料二】中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句子是哪一句?(1分)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提到的“兰”和“竹”是“花中四君子”里的两种植物,请补写出另外两种植物的名称。
(2分)11、根据文意,将“对、扫、啜、闭”这四个动词按照正确的位置还原到【材料二】中的A、B、C、D处。
(2分) 12、【材料二】中有一句话与【材料一】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意思是相似的,请将这句话写下来。
(2分)13、积累链接:【材料二】中的“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写到了作者居住环境的简陋宁静,【材料一】中的【甲】处也有一个句子有异曲同工的作用,请填写出来。
(2分)书斋凝石①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
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
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
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
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②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
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
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
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
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③书斋有三大特点。
④( )。
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甲】⑤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
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
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
【乙】⑥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书斋宜明朗、清静,不可太宽敞。
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
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
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
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
【丙】 ⑦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
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
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⑧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统一在一起。
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14、书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怎样的时期?请在下列横线上完成填空。
(3分)春秋时期:→汉代:→唐朝:15、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16、请在第④段的括号处填上合适的中心句。
(2分)17、“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对月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应该还原于原文【甲】、【乙、【丙】中的哪一处?(2分)18、进入21世纪,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会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吗?请结合你自己的思考予以回答。
(2分)19、积累链接:“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陋室”也因为主人的雅致而变得不再简陋。
请写出《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都很有文化素养的句子。
(2分) ①我要在我的游记中集中破例写一枝花。
它是一枝腊梅,地处不远,就在上海西郊的一个病院里。
②它是我在茫茫行程中经常明灭于心间的一个宁静光点。
③那次我住的医院原是一位外国富商的私人宅邸,院子里树木不少,可惜已是冬天,都凋零了。
平日看惯了山水秀色,两眼全是饥渴,成天在树丛间寻找绿色。
但是,看到的只是土褐色的交错,只是一簇簇相同式样的病房服在反复转圈,越看心越烦。
④突然有一天早晨,大家都觉得空气中有点异样,惊恐四顾,发现院子一角已簇拥着一群人。
连忙走过去,踮脚一看,人群中间是一枝腊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刚长出的嫩黄花瓣。
故意吸口气去嗅,闻不到什么,不嗅时却满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
⑤花,仅仅是一枝刚开的花,但在这儿,是沙漠驼铃,(A) ,是久旱见雨,(B) 。
病友们看了一会,慢慢侧身,把位置让给挤在后面的人,自己在院子里踱了两圈,又在这儿停下,在人群背后耐心等待。
从此,病员散步,全成了一圈一圈以腊梅为中心的圆弧线。
⑥所有病人的情感都投射在腊梅上了,带着一种超常的执迷。
我看来,这枝腊梅确也当得起病人们的执迷。
各种杂树乱枝在它身边让开了,它大模大样地站在一片空地间,让人们可以看见它的全部姿态。
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就枯死,只在这里伸展着一个悲怆的历史造型。
实在难于想象,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
花瓣黄得不加一丝混浊,轻得没有质地,只剩片片色彩,娇怯而透明。
整个院子不再有其他色彩,好像叶落枝黄地闹了一个秋天,天寒地冻地闹了一个冬天,全是在为这个腊梅铺垫。
梅瓣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能把整个天蓝色的天空摇撼。
病人们不再厌恶冬天,【甲】在腊梅跟前,大家全部懂了,天底下的至色至香,只能与清寒相伴随。
⑦它每天都要增加几朵,于是,计算花朵与花蕾,成了各个病房的一件大事。
争论是经常发生的,争执不下了就一起到花枝前仔细数点。
⑧有一天早晨起来,天气奇寒,推窗一看,大雪纷飞,整个院子一片银白。
腊梅变得更醒目了,袅袅婷婷地兀自站立着,被银白世界烘托成仙风道骨,气韵翩然。
⑨站在底楼檐廊和二楼阳台上的病人,都柔情柔意地看着腊梅。
有人说,这么大的雪一定打落了好些花瓣;有人不同意,说大雪只会催开更多的蓓蕾。
这番争论终于感动了一位护士,她自告奋勇要冒雪去数点。
这位护士年轻苗条,刚迈出去,一身白衣便消融在大雪之间。
她步履轻巧地走到腊梅前,捋了捋头发,便低头仰头细数起来。
她一定学过一点舞蹈,数花时的身段让人联想到《天女散花》。
最后,她终于直起身来向大楼微微一笑,冲着大雪报出一个数字,惹得楼上楼下的病人全都欢呼起来。
数字证明,承受了一夜大雪,腊梅反而增加了许多朵,没有凋残。
⑩这个月底,医院让病人评选优秀护士,这位冒雪数花的护士得了全票。
(11)过不了几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上海的冬天一般不下这么大的雨,所有的病人又一下子拥到了檐廊,阳台前。
谁都明白,我们的腊梅这下真的遭了难。
几个眼尖的,分明已看到花枝地下的片片花瓣。
雨越来越大,有些花瓣已冲到檐下,病人们忧愁满面地仰头看天,声声惋叹。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去架伞!”(12)这是另一位护士的声音,冒雪数梅的护士今天没上班。
这位护士虽然身材颀长,却还有点孩子气,手上夹把红绸伞,眸子四下一转。
人们像遇到救星一样,默默看着她,忘记了道谢。
(13)护士穿着乳白色雨靴,打着紫伞来到花前,拿一根绳子把伞捆扎在枝干上。
等她捆好,另一位护士打着伞前去接应,两个姑娘互搂着肩膀回来。
(14)春天来了,腊梅终于凋谢。
病人一批批出院了,出院前都到腊梅树前看一会儿。
(15)各种树木都绽出了绿芽,地上的青草也开始抖擞起来,病人的面色和眼神都渐渐明朗。
不久,这儿有许多鲜花都要开放,蜜蜂和蝴蝶也会穿墙进来。
(16)病房最难捱的是冬天,冬天,我们有过一枝腊梅。
(17)几个病人在打赌:“今年冬天,我要死缠活缠闯进来,再看一回腊梅!”护士说:“你们不会再回来了.我们也不希望健康人来胡闹。
健康了,赶路是正经。
【乙】这腊梅,只开给病人看。
”(18)说罢,微微红了点脸。
20、文章第3段如果去掉,表达效果有何不同?(2分)21、根据上下文,在第⑤段画横线的的A、B两处补写两个句子。
(2分)但在这儿,是沙漠驼铃,(A)是,(B)是。
22、请赏析加点的字的表达效果。
(2分)实在难以想象,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