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的形式与提示语》资料

合集下载

“对话提示语”的教学策略——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

“对话提示语”的教学策略——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1.04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编入了许多故事类课文,精彩有趣的对话使课文变得生动活泼。

为了体现各个角色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作者在描述对话时还用上了很多提示语,形象地揭示了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对话提示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形式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并学会对话提示语的用法是教学的一大任务,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认识对话提示语的类型对话一般由提示语和引语两个部分构成。

提示语,顾名思义就是提示说话者的神态、动作、语气、语调的词语,是说话者性格特点的直接表述;引语,则是说话者所说的话。

认识对话提示语的不同种类,有利于学生掌握其表达形式。

《小狗学叫》中的对话提示语形式较为丰富,在初读课文后,教师可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所有角色的对话,然后把它们归类整理,提炼出对话提示语的四种方式:(1)拉车式,即提示语在引语之前,如:“它们对它说:‘你怎么不叫?’”(2)推车式,即提示语在引语的后面,如:“‘不难,容易极了……’小公鸡又喔喔喔地叫起来。

”(3)挑担式,即提示语在两句引语的中间,如:“‘咕……’小狗学着杜鹃叫,‘咕……’”(4)隐形式,即没有提示语,如课文的第3~8自然段。

归类以后让学生读一读,细心的学生就发现这些对话提示语后面的标点符号也各不相同:拉车式的提示语后面跟的是冒号,推车式的提示语后面跟的是句号,挑担式的提示语后面跟的是逗号。

为了加深对提示语的印象,教师让学生在其他课文中找一找关于对话的部分,学生欣喜地在课文中找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对话,然后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

二、关注对话提示语的作用课标对三年级学生提出了“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阅读要求,对话提示语所处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

因此,对话提示语的教学就要关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读读想想中体会对话提示语所起的作用。

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第2自然段是老屋说的一句话,采用的是“引前提后”的形式,突出的是老屋说话时的内容,与课题相呼应,后面的提示语则是补充说明它说话的语气和动作。

说话的三种形式与标点的用法(整合好用)

说话的三种形式与标点的用法(整合好用)
3、“你知道吗?”提桑示娜语在说中 ,“咱们的邻居西蒙 死了。”
1小明兴高采烈地说 老师 我们班得了第 一名
2 老师 我们班得了第一名 小明兴高采烈地 说
3老师 小明兴高采烈地说 我们班得了第一 名
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 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 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填一填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
说。 没有提示语(说话人),省去冒号,只打引号。

。”
提示语(说话人)在后,“说”后点句号。

。”xx说。
例三:
“最好是我第一个飞到月球上,”第 三个孩子说,“那样,我在全国就出名了。”
提示语(说话人)在中说 “
。”
知识小结:
提示语在前,“说”后点冒号; 提示语在中,“说”后点逗号; 提示语在后,“说”后点句号; 没有提示语,只打双引号。
提示语分段
• 李小明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大姐姐说:“没关
系”。李小明接着说:“你看,你的衣服……”大姐姐说:“不 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了。”“还是我给你洗吧。”李小明说。 大姐姐说:“不用了,快去忙你的”。说完,大姐姐走了。
• • 李小明充满歉意地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
“没有关系。”大姐姐温和地说。 “你看,”李小明手指着大姐姐的脏衣服说,“你的衣服……” “不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了。”大姐姐摆摆手笑着说。 李小明不好意思地说:“还是我给你洗吧。” “不用了。”大姐姐低头捡起水盆递给李小明说,“快去忙你的 吧。”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 呀!”儿子大声抗议。
范例:抢电视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又开始了,我们家抢电视大战也开始了。原因 是家里有个奥运迷的妈妈,还有一个要看动画片的我。 “四年才那么一回!平时都是你在看!轮也轮到我了!”老妈理直气壮 地宣布不平等条约。“那是因为你本来就不爱看电视,”我不服气地说 ,“知道得几块金牌就好了嘛!不用关注过程,再说奥运关你什么事呀 !你又不是教练。”只见妈妈瞪了我一眼,转头继续看精彩赛事。

对话写法

对话写法

人物对话写法1写人,一般都要写人物的对话;而人物对话在人物描写中占有非常的地位。

但是,在当前小学生作文中,这是比较薄弱的一环。

大家仅仅满足于人物对话书面表达的四种形式:1、提示语在前面。

---他说:“今天的天气真好!”2、提示语在后面。

---“你功课完成了吗?”李刚问。

3、提示语插在一段话的中间。

---“小明,你要认真想想!”王老师严肃地说,“你这样做,应该吗?”4、在清楚地知道双方的对话人是谁的前提下,省略提示语,连续地写双方对话。

---小刚和小明的悄悄话,我听得很清楚。

“昨天你在哪儿?”“我在动物园玩。

你可别告诉别人!”这四种书面表达形式,我们应该掌握,但不能满足。

因为人物的对话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和任务的思想行为、性格特征紧密联系;可以通过对话,写出人物的思想性格,音容笑貌。

而这一点,往往被大家忽视。

其次,由于大家只注意人物对话的表达形式,不注意写好对话的内容,所以人物对话要么写得过入简单,寥寥数语;要么写得冗长繁琐,唠唠叨叨。

而绝大部分同学还不会写对话,或者还没有意识到要写好对话,也是造成文章写不具体的原因之一。

人物对话,怎样才能写好呢?1、对话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年龄特征,符合人物的职业身份,揭示人物的思想面貌。

2、写对话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千人一腔,众口一词,不问说话人是什么年龄,什么职业,什么性格,说的都是一样的话。

例如,捡了什么东西交给失主,送迷路的小孩回家,人们表示感谢的时候,回答总是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实在乏味。

写对话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人物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职业特征以及思想面貌,只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仔细而认真的观察一番,就会发现: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面貌,对待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说的话是不完全相同的,都有各自的特点。

《风雪之夜》中的营业员,她的年龄,是个阿姨;她的性格,温柔可亲;她的职业,药房的营业员;她的思想面貌,工作负责,态度热情,服务周到。

对话中的提示语

对话中的提示语
• “这是什么?”父亲伸手拿起我的诗。(提示语在后)
• 母亲上前说道:“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 了……”(提示语在前)
•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提示语在后)
•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对话中在场的相 关人物的交代)
•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提示语在后)
• 例:“那双棉鞋合脚吗?脚没冻着吧?”没等我坐下,母亲就急切地问。
写提示语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对话提示语一定要与对话内容一致,与当时语境相符。
• 例1:她兴奋地说:“我奶奶去世了”。
• 二、写提示语要自然流露,恰到好处,不能过分夸张,矫 揉造作,不然效果将适得其反。• 例2:丽源自悲痛欲绝地说:“这语文次又没考好”。
提示语有三种形式:
• 第一种:提示语在前,使用冒号和双引号: • 例:我却得意地抬起头来:“哼,这群胆大包天的调皮分子,其实也有胆
小如鼠的时候。”
• 第二种:提示语在中间,使用逗号和双引号:
• 例:“班长,我一个人扫这么大块地方,来不及的。”周玲委屈地嘟囔道, “她们仨才擦一块黑板……”
• 第三种:提示语在后面,使用句号和双引号:
• 即:“怎么说话的”。
运用提示语有什么好处呢?
• 对话一,没有提示语: • 妈妈说: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
• 孩子说:就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 妈妈说: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
• 对话二,有提示语:
• 妈妈拿起鸡毛掸,生气地指着孩子:“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 • 孩子不耐烦地应道:“就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 • “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 妈妈提着孩子的耳朵说。

日常对话表达

日常对话表达

日常对话表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日常对话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社交场合,流畅地进行日常对话都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日常对话表达,帮助您提升对话能力。

1. 问候与介绍在日常对话中,问候是表达关心与友好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问候与介绍的表达方式:- 早上好!/ 下午好!/ 晚上好!- 用于不同时间段的问候- 你好吗?- 表达关心对方的身体或心情状况- 很高兴见到你!- 用于初次见面时的自我介绍2. 询问与回答在进行日常对话时,经常需要询问一些信息或者回答他人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询问与回答的表达方式:- 你是哪国人?- 用于询问对方的国籍-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用于询问对方的生日- 我是中国人。

- 用于回答自己的国籍- 我的生日是九月一号。

- 用于回答自己的生日3. 表达喜好与不喜好在日常对话中,表达自己的喜好与不喜好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并且让自己更加舒适。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表达方式:- 我喜欢吃意大利菜。

- 用于表达对意大利菜的喜好- 我不喜欢跳舞。

- 用于表达对跳舞的不喜好-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

- 用于表达对蓝色的喜爱程度4. 邀请与应答在日常对话中,邀请他人参加活动或者进行某项行动是常见的交流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邀请与应答的表达方式:- 你愿意和我一起去看电影吗?- 用于邀请他人看电影- 当然愿意!- 用于积极应答邀请- 不好意思,我有其他安排。

- 用于礼貌地拒绝邀请5. 表达意见与建议在进行日常对话时,我们经常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给予他人建议。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表达方式:- 我认为这个主意很棒。

- 用于表达对某个主意的赞同- 我建议你多休息一下。

- 用于给予他人生活或工作上的建议- 对我来说,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 用于表达对某个决定的困惑6. 道歉与原谅在进行日常对话时,难免会出现一些误会或者差错,这时候道歉与原谅的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英语知识点归纳基本对话表达方式

初中英语知识点归纳基本对话表达方式

初中英语知识点归纳基本对话表达方式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掌握好基本的对话表达方式对于学习英语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初中英语知识点进行归纳,介绍基本的对话表达方式。

1. 问候与介绍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常需要向他人问候或者介绍自己。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基本句型:- 问候:- Hi/Hello!(嗨/你好!)- How are you?(你好吗?)- 自我介绍:- My name is…(我的名字是...)- I'm from…(我来自...)2. 询问与回答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会经常需要询问一些问题并回答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型:- 询问:- 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 Where are you from?(你来自哪里?)- 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 回答:- My name is...(我的名字是...)- I am from...(我来自...)- I am...years old.(我...岁了。

)3. 请求与允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请求别人帮助或者寻求许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句型:- 请求:- Can you help me?(你能帮我吗?)- Could you please...?(你能...吗?)- 允许:- Sure/Certainly.(当然可以。

)- Of course.(当然可以。

)4. 邀请与应答在社交场合,我们常常需要邀请别人参加活动或者应答邀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型:- Would you like to...?(你愿意...吗?)- Do you want to...?(你想...吗?)- 应答:- Yes, I'd love to.(是的,我愿意。

)- Sorry, I can't.(抱歉,我不能。

)5. 表达喜好与不喜好在交流中,我们常常需要表达自己的喜好或者不喜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句型:- 喜欢:- I like...(我喜欢...)- I love...(我爱...)- 不喜欢:- I don't like...(我不喜欢...)- I hate...(我讨厌...)6. 感谢与道歉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常常需要表达感谢或者道歉。

语文园地《精彩的提示语》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精彩的提示语》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精彩的提示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写人物对话时,不用“说”来表达,省略“说”,或用“说”的近义词代替;2、通过指导,让学生加上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把提示语写得更精彩;3、通过人物对话,加深认识提示语的三种不同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情景模拟让学生掌握不用“说”来表达的几种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物对话练习,树立是非观,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如何写好提示语,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加动作、神态、心理等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猜一猜,我刚才是坐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的?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坐一坐公交车,看看公交车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3、出示动画课件:公交车。

4、刚才公交车里有几个人在讲话,他们分别是谁呢?他们说了些什么呢?二、添提示语,丰富语言(一)增添说话的人物:请用对话的形式,加上人物,把刚才的故事串联起来。

1、完成小卡片:人物填空;2、学生朗读填好的对话故事;3、出示课件:老师填好的对话故事。

读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二)给“说”换“脸”:读句子,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1、课件出示例句1和2,体会给“说”换“脸”,换成“说”的近义词。

①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说”字。

②说一说表示“说”的词语。

③给“说”换“脸”练习。

2、课件出示例句3和4,体会给“说”换“脸”,换成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

①找一找句子中的提示语有什么特点。

②从句子中找出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的词语,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三)给“说”换位置。

1、再读句子,除了提示语加了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外,你还发现了什么?2、提示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提示语的三种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

三、游戏检测,加深认识1、课件出示:读句子,说说它们的提示语分别有什么特点。

2、生动的提示语有什么作用?四、课堂练笔,学以致用1、再看公交车上的人物对话,丰富提示语。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提示语的作用,学会在人物对话中添加提示语,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提示语进行人物对话创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提示语的概念及作用2. 提示语的位置及用法3. 在人物对话中添加提示语的方法4. 提示语的修辞手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在人物对话中添加提示语,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提示语进行人物对话创作,使提示语与对话内容相互呼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2. 学具:作文纸、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人物对话的基本要素,引出提示语的概念。

2. 讲解提示语:介绍提示语的定义、作用、位置及用法,并通过例句展示提示语的修辞手法。

3. 实践演练:给出一段人物对话,要求学生在对话中添加合适的提示语,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编写一段人物对话,要求运用提示语,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5. 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编写的人物对话,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提示语在人物对话中的重要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2. 板书内容:- 提示语的概念及作用- 提示语的位置及用法- 提示语的修辞手法- 在人物对话中添加提示语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编写一段人物对话,要求运用提示语,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2. 课后拓展:观察生活中的对话场景,尝试运用提示语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提示语的概念、作用、位置及用法,并能够在人物对话中运用提示语。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提示语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话的形式与提示语》主讲:黄冈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吴晓珍一、知识点概述我们学习了“不可轻视的标点符号”。

在这里我想和同学们介绍一件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有一天,退休在家的刘大伯收到了儿子从上海回到武汉的短信:“船已行二日即到”。

他左看右看,怎么也弄不明白儿子短信的意思,于是拿去问邻居。

三位邻居看了这条短信后分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三种看法都言之有理可又各不相同。

甲的理解是:船已行二日,马上到武汉;乙的理解是:船已行,二号那天就到武汉;丙的理解是:船已行,两天后就到武汉。

看!同样一则短信竟然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原因全在于中间缺少了必要的停顿和标点符号。

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这次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对话的形式与提示语”。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离不开人物的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即对话常见的有四种形式,从提示语的使用中可以充分表现出来。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与讲解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决定了对话的四种形式。

第一,提示语在前。

例如: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

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这可叫我冒火了,于是我就说:“朋友,你对一个陌生人可别单凭穿着来判断他的身份吧。

这套衣服的钱我完全出得起,我不过是不愿意叫你们为难,怕你们换不开一张大钞票罢了。

”——《金钱的魔力》第二,提示语在后。

例如:“你们应当自己去弄个明白。

十年以后,让咱们再在这个地方,在这口小井旁边相见吧。

假如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就告诉你们。

”说完,姑娘突然不见了,正像她突然来到一样。

——《幸福是什么》第三,提示语在中间。

例如:“不行,太少啦。

”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

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金色的鱼钩》第四,在不言而喻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提示语,只是连续写对话的内容。

例如: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刘大川。

”“年龄?”“24岁。

”“什么病?”“土匪打伤了眼睛。

”——《军魂》以上对话描写,大多省去了提示语,因为我们一读人物的语言,就知道是谁说的话。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四种不同形式的对话,提示语出现在不同的位置,标点符号也有相应的变化。

提示语在前时,用冒号表示;提示语在后时,直接用句号;提示语在中间的,使用的是逗号。

没有出现提示语,直接把对话的内容用引号表示出来就行了。

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不同的环境说不同的话。

仔细观察人物说话时的神情、语气、姿态等,并通过提示语准确、形象地反映出来。

作文时,灵活地运用提示语,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使文章语句更加连贯,更加流畅。

我们再来读一段作文:李文华悄悄地走到何志勇的背后,突然大声问:“干什么去?”何志勇吓了一跳,回过头来一看,见是自己的好朋友,就美美地说:“看电影去。

”“什么电影?”李文华眼馋了,忙拉着何志勇的手问。

“《蜘蛛侠3》,可有趣呢!”何志勇歪着脑袋,眨眨眼睛,有意把声音放低说。

“带我一起去吧。

”李文华一下搂住何志勇的脖子,摇晃着央求说,“我也去看这个电影。

”“行啊!”何志勇伸手在李文华的鼻子上按了一下说,“算你来得巧,我这里正多着一张票呢。

”“真的?太好啦!”李文华一听,推开何志勇,张开双臂跳了起来。

上面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两个小学生为看电影的事而进行的一段对话,可我们读着读着,眼前就会出现两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和他们嬉戏的动人场面。

甚至可以清楚的知道他俩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

“言为心声”,引例不仅仅是十分具体而又切合实际地写出了人物的语言(对话),更主要的是作者把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动作、心情等都在提示语中作了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描写,而且这些提示语位置也在不断地变换。

因而使所写的人物显得非常逼真形象,情态尽现,极为生动感人,使得人们一旦阅读,注意力便被吸引过去,不由自主地为之激动、欢笑和拍手叫好。

我们再仔细体会一下“悄悄地”、“突然大声”、“吓了一跳”、“美美地”、“眼馋了”、“忙拉着”、“歪着”、“眨眨”、“有意”、“一把搂住”、“摇晃着央求”、“按了一下”、“推开”、“张开”、“跳”等词语,不是觉得这些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动作等提示语和它们或前或中或后的位置变换,有效地配合着人物的语言,推动着故事情节,使人物的语言,特别是使人物形象和文章更加增添了感人的魅力吗?我们了解了对话的四种形式,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提示语的使用。

从提示语的内容看:1、有的提示语中出现了带有提示作用的词语。

如:说、道、喊、答……如《草船借箭》的第二自然段周瑜和诸葛亮关于造箭的对话,就一口气用了十个“说”或“问”,“问”与“答”之间,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2、有的提示语可以是对说话的内容的解释。

如:“你怎么能撒谎呢?”妈妈发怒了,“从小爱撒谎,长大了不就成为骗子吗?”——《第一次撒谎》这里的提示语“妈妈发怒了”,表明了妈妈说话时的态度和心情,是对说话内容的解释。

3、为了使语句连贯,可以把提示语跟后面的内容连起来叙述。

如:“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体贴父母。

”妈妈满心欢喜地把我抱在怀里。

——《第一次撒谎》这里没有明显的提示语,而是将妈妈的语言和动作连起来叙述,语句显得那么连贯流畅。

经典题型1相传有一天,两个财主来了雅兴,他们也在茶馆里玩起棋来。

正好江南才子徐文长来到茶馆,两个财主一嘀咕,把徐文长叫到身边。

他们说,如果徐文长能猜中他俩这三局棋的输赢,当场给他请一桌酒,如果猜不中,就让徐文长反请他俩一席酒。

徐文长明知他俩不怀好意,却不慌不忙地说:“我肯定能猜准,你俩下棋吧,我把结果写出来。

”于是,徐文长当场挥毫写下了这么四个字:你赢他输结果下完三局棋,三局结果都不同,徐文长却用这一句话全猜中了。

财主只得乖乖地为徐文长请了一席酒。

你能说出徐文长所写的四个字的奥秘吗?名师一点通江南才子徐文长本身就是一个智慧的人物,这个小故事表现的就是他利用语言的表达巧斗财主的机智。

尽管“你赢他输”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把三种不同的棋局囊括其中。

比如第一局是财主甲赢了,他可以指着甲说:“你赢,他输。

”第二局是财主乙赢了,他又可以指着乙说:“你赢,他输。

”假如是平局,则可以分别指着甲与乙分别说:“你赢?”“他输?”经典题型2在下面这段话的空格处加上标点。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着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名师一点通这是同学们课堂所学过的课文中的一段话,但在对话中提示语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因此加标点时要小心对待。

还要提醒注意的是,对话中句末的标点符号要加在反引号的里面。

这段话中的提示语共有两种出现形式,一种是提示语在前,另一种是提示语在中间。

四次说话所加的标点符号分别是——① :“ ,,。

” ② “ ?” ,,,。

③ “ ,,。

” 。

④ “ ,” ,,“ ,,。

”经典题型3我们看看下面这么一则流传很广的笑话:作家雨果受到警察的检查登记,警察问他: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警察在登记本上写道:姓名:雨果。

职业:笔杆贩子。

请你给这则笑话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并简明地指出这位警察错在哪里。

名师一点通这则笑话中的对话大多都省略了提示语,但我们能清楚地感觉到是那位进行检查登记的警察和作家雨果的对话,对话采取的是一问一答的方式,只需加上引号、问号、句号就行了。

具体的答案是:“姓名?”“雨果。

”“干什么的?”“写东西的。

”“以什么谋生?”“笔杆子。

”这则笑话中那位检查登记的警察的确无知,他混淆了以笔杆为工具的写作劳动与做贩卖笔杆子生意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经典题型4读下面这段话,在括号里为对话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觉慧不作声了。

他脸上的表情变化得很快,这表现出他的内心斗争是怎样地激烈。

他皱紧眉头,然后微微地张开口加重语气地():“我是青年。

”他又():“我是青年!”过后他又():“我是青年?”又():“我是青年。

”最后():“我是青年,不错,我是青年!”——《家》名师一点通这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家》中的一段原话,描写的是五四时期青年觉慧觉悟的过程,由于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相距的年代久远,要填写出这五处提示语的难度非常大。

不过,我们要细细地揣摩,这段话中反复出现的“我是青年”这句话,它真实具体而又细腻深刻地反映了一个要走出封建家庭的青年内心的矛盾与斗争。

觉慧五次说“我是青年”这句话,作者所用的五种不同的提示语,分别表现的是陈述的、激愤的、怀疑的、领悟的、坚定的语气,只有多读几遍,才可能比较准确地加以填写。

原文所用的提示语分别是:自语道、愤愤地说、怀疑似的慢声说、领悟似的说、用坚决的声音说。

经典题型5读下面这则小幽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该怎样教育小强呢?试把老师的话写出来。

老师:小强,你给花浇浇水。

小强:你也有一双手,自己不会浇吗?老师:你这是怎么说话呀?小强:哎呀,错了错了,我还以为在家里呢!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师一点通细读这则小幽默,通过小强自己说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小强是个在学校和在家里表现完全不同的孩子,在学校他也知道要对老师有礼貌,能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可是在家里,他肯定不懂得尊重家长,更不能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是个娇惯、懒惰的小皇帝式的孩子。

针对小强的缺点,老师应该对他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小强要注意在家里尊重家长,二是教育小强在家里也要努力养成劳动的习惯。

老师可以这样说:小强,你知道错了吗?以后在家里也要尊重自己的家长啊!在家里自己能做好的劳动也要勤动手啊!- 返回 -同步测试1、给下面这段话的空格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你不知道。

”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读下面这段话,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