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复习课件(共29张PPT)
合集下载
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ppt课件

一定条件 C(金 3、图三所示反应为:C(石墨) 刚石),你对该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写出一组反应物,其反应的微观实 质与上述都不同:____ຫໍສະໝຸດ ______ (合理即可)8
从质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例、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 碳,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
1
下列变化中与其它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1、新能源汽车中的氢气燃烧
2、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3、冰雪融化
4、打磨过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5、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又鼓了起来
6、实验室用直流电电解水
7、用含有Mg(OH)2的药治疗胃酸过多 8、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气体
2
一、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有很多现象的发生。
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
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反应后Z的质量为9g B. 反应中Y与W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 C. 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11g D. Z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17
18
5、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着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 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 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 是反应 和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 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 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合理即可 ) 19
21
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人教版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教材)

•
7.家具的主体建构中所占比例较大。 建筑中 的木构 是梁柱 系统, 家具中 的木构 是框架 系统, 两个结 构系统 之间同 样都靠 榫卯来 连接, 构造原 理相同 。根据 建筑物 体积、 材质、 用途等 方面的 不同, 榫卯呈 现出不 同的连 接构建 方式。
•
8.正是在大米的哺育下,中国南方地 区出现 了加速 度的文 明发展 轨迹。 河姆渡 文化之 后,杭 嘉湖地 区兴盛 起来的 良渚文 化,在 东亚大 陆率先 迈上了 文明社 会的台 阶,成 熟发达 的稻作 农业是 其依赖 的社会 经济基 础。
新物质生成
有水蒸气放出, 液态的水 玻璃片上出现小
无
水珠
(2) 块状的胆矾 块状变成粉末 粉末状的胆矾
无
(3)蓝色的硫酸铜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
溶液
铜沉淀
有
(4)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放出,澄 二氧化碳气体
有
(或大理石) 清石灰水变浑浊 等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 B、 D、 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 H、 I
。
随堂训练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导入新课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 化共分为几类,如何区分他们呢?
导入新课
初中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PPT课件

根本 区别
不产生其他的物质
化学变化 指生成了_新__物__质_ 的变化
产生其他的物质
考点整合
考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现象 区别
微观 区别 举例
物理变化 一般只发生形状或状 态变化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
化学变化
一般有发光、放热、变 色、放出气体、生成沉 淀等现象 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 变化
水结成冰,石蜡熔化等 木柴燃烧,铁生锈等
年份
题型 分值 难易程度
考查点
物质的变 化和性质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选择题、 填空题 4 选择题、 填空题 4 选择题、 填空题 2
容易题
容易题、 难题
容易题
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知识网络
物理 物 变化 质
特点: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现象:通常只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A__、__B__、__D_、___F_、___J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C__、__E_、___G__、__H__、__I____。 分析: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例题与练习
例4. 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思是“变废为宝,资源 循环”。 例如:燃料(CH4、CH3OH等) 1. 燃烧 燃烧产物(CO2、 H2O等) 2. 太阳能或生物能 燃料(CH4、CH3OH等),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1、2两个转化过程中的变化为_化__学__变__化___。 解题的关键:看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
例2. (2012汕头)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C )
天然气燃烧 大米霉变
灯泡发光
《认识化学变化》PPT课件 (公开课专用)2022年沪教版 (9)

小结:
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会运用; 2、书写化学方程式; 3、做一些简单的定量计算; 4、课后进行一定的练习,巩固学过的内容。
1。水的物理性质如何?(颜色,气味, 状态,溶点,沸点,密度,导电性等。)
2。水、冰、水蒸气相互之间是怎样转化的?
3。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CaCl2+H2O+CO2 44
x = 20g 答,至少需要碳酸钙20克。
课堂练习二:
1、在空气中燃烧克磷,可以得到多少克 五氧化二磷?
2、实验室要得到16克氧气,需要加热分解 多少克氯酸钾?
1、 4P +
4×31 3.1g
5O2 = 2P2O5
2×(31×2+16×5)
x (7.1)
2、2KClO3 =
答案:
1、碳在氧气中燃烧
点燃
C + O2
CO2
答案:
2、磷在氧气中燃烧 4P + 5O2 点燃 2P2O5
课堂练习2
1、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
3Fe+O2点燃Fe3O4 2、甲烷+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CH4+2O2点燃CO2+2H2O 3、高锰酸钾(KMnO4) 加热 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氧气
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
合物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是 ( B )
A、(a+b-c)克 B、(a-b-c)克
C、 (a+b+c)克 D、(a-c)克
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①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②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③3Fe + 2O2 燃 烧 Fe3O4
中考化学教材化总复习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课件

2021/12/9
图8-2
第十页,共四十一页。
第8课时┃ 归类(ɡuī lèi)示例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铜__片__(tó_n_ɡ _piàn)上 _的_白__磷__燃__烧__产__生__(ch_ǎ_ns_h_ēn_g)_白__烟_,__铜__片__上__的__红__磷_和__水__下__白__磷__不__燃_烧_____。
3.应用:①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 ②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③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 元素的质量。
2021/12/9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一页。
第9课时┃ 考点(kǎo diǎn)聚焦
[注意]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种 数类 目 质量
元素的种类
元素的质量
六.不.变.
分元子素的的个化数合价可.能.改.变. 分物子质种种类类一.定.变.
1.易燃物与易爆物: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烧的气体、 液体或固体,常见的有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酒精、有 机溶剂、石油产品、硫、磷、面粉、棉絮等。易爆物指那些受 热或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氯酸钾、硝酸钾、硝酸铵等。
2.自燃和爆炸:自燃是指有些可燃物在常温下发生缓慢 氧化,因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使温度升高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 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如白磷自燃。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 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产生的 一种现象,如不纯的氢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时就会发生爆炸。
2021/12/9
第十六页,共四十一页。
第8课时┃ 归类(ɡuī lèi)示例
[解析] 喷出的大量的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可燃物 温度降低,低于其着火点,同时水覆盖在可燃物表面, 也阻止了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选项 A 错误,着火点是可 燃物的一种属性,无法降低。
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PPT课件1

石油 (1)汽油和柴油都是______ 加工的产物, 沸点 不同而制得。 分离时,根据它们的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的原因是 汽油或柴油燃烧不充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有很多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其中的一例为_______________
书写化学方程式步骤 1.写: 左反右生一横线 2.配: 配平以后加一线
3.注: 等号上下注条件, 箭号标气↑或沉淀↓
信号弹中 镁燃烧发出耀 眼白光. 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
碳酸氢铵应放在阴冷干燥处密封保存
写出发令枪中的磷燃烧产生白 烟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
某3克的纯物质在充足的 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克 的CO2和5.4克的水,则该物质 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 C﹑H,元 素的质量比 4︰1 .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从该 化学方程式中你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1、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4、化学反应的类型 5、化合价的改变 6、原子种类、原子个数的不变化
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新能源的开发: 太阳能、风能、核能、水能等
练习一: 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 CH4,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H2、CH4,写出这三种物质完全燃 烧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它们质量 相同,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之 比是多少?
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和柴油,在 排放的尾气中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 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等。
在20mL过氧化氢的溶液(密度 为1。11g/mL)中加入5g二氧化 锰,充分反应后称得余下的固体 和液体总质量为24g。据此计算 ⑴生成氧气的质量 ⑵这种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 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为H: 1,O:16)
九年级化学上册1.1.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ppt课件(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1.1.1物理变化和化
学变化p p t课件(人
教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九年级化学上册1.1.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ppt课件(人教
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化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变化
1.(3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A.药品变质 B.衣服晾干
C.食物腐烂 D.火药爆炸
2.(3分)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牛奶变酸奶
B.用水果榨成果汁
C.粮食酿白酒
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
2。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PPT课件

乙醇和甲苯在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两种物 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因此不能 根据两种物质完全燃烧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就说明二者的 组成元素相同。由于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 的氧化铝薄膜,进而可阻止内层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铝的 抗腐蚀性较强,而铁锈疏松多孔,不利于保护内部铁被锈 蚀,所以铁较铝易锈蚀。
【精析】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基础知识。石墨和金刚石 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但由于其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 同,所以两者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 保持,水在三态变化中构成水的微粒没变,所以没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空气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隙随 温度变化发生变化,分子本身并没有变化,也属于物理变 化。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课题十一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知识要点·归纳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_新__物__质___的 变化
生成___新__物__质____的变化
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物 有新物质生成,不仅物质
质的状态、形状可能 的外形或状态会发生改
发生变化,也可能有 变,而且一般会伴随有放
【答案】 B
填空及简答类
【例2】 (2014·陕西)Ⅰ.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生石灰,此过程发 生的是_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精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生石灰是氧化钙的 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了新物质,发 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 化学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
决定 反映
物质的用途
【注意】 (1)物理性质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 测知,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2)性质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描述时,常用“可 以”“会”“易”“具有”等关键词;而变化是一个过程, 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叙述物质的变化时往往用“生成 了”“变成”等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1 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1.燃烧是一种___发__光___、___发__热___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注意】 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 发热是物理变化。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除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外,还会生成 CO、炭黑等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2)一氧化碳
①一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剧毒气体,吸入人体
的一氧化碳跟血液里的__血__红__蛋__白___结合,导致人中毒。
②一氧化碳具有_可__燃___性:2CO+O2
点燃
===
2CO2,可用作燃料。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3.燃烧条件与灭火方法
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具有__可__燃__性__
②可燃物与__氧__气__(或__空__气__)__接触
灭火的措施 ①可燃物撤离燃烧区或与___火__源___隔离 ②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__氧__气__(_或__空__气__)_ 隔离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例2【2017·徐州】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解析] 实验Ⅰ、实验Ⅲ、实验Ⅵ中蜡烛熄灭都是因为隔绝氧 气导致的,不是因为降低温度或隔离可燃物导致的。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类型2 安全常识和火灾自救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例4 【2017·葫芦岛】强化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素养,下列做法 正确的是( A ) A. 加油站内禁止接打手机 B. 电器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C. 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出浓烟 D. 被火势困在高层建筑内,乘坐楼内电梯撤离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2.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1)比较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以含碳、氢元素的燃料为例) 说明:使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方法有提供充足的氧气(或空气)、增 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完全燃烧(当氧气充足时) 燃烧速度快、放热量多
不完全燃烧(当氧气不足时) 燃烧速度慢、放热量少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例3 【2017 B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 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 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 持燃烧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4. 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匍 匐前行、打电话报警等。 【注意】 注意通风、严禁烟火等均可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考点2 安全常识和火灾自救
1.易燃物与易爆物的使用: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在生产、 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规 定,要严禁烟火,防止撞击和高温,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2.爆炸: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放出 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如达到爆炸极 限的氢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时就会发生爆炸。
③可燃物温度需达到其__着__火__点__ ③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 _着__火__点__以下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 破坏燃烧条件其中之一就可灭火
不可
【注意】灭火方法中不能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着 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解析] 加油站内有挥发出的汽油蒸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 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若 先浇水则可能引起触电;室内失火,打开门窗会使空气流通加 快,燃烧更剧烈;被火势困在高层建筑内,可能会引起断电, 若乘坐电梯撤离,电梯可能会中途突然停止输送,危险很大。
类型1 燃烧及灭火
例1 【2016·威海】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 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燃烧一定有火焰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解析] 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铁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产 生;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如果没有产生大量的热或气, 不会发生爆炸;物质跟氧气也可能发生缓慢氧化,如铁生锈。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解析]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一定条 件下着火点一般不改变,故A不合理。
【方法点拨】 根据灭火的三个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 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进行分析。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例5 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 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 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__打__开__门__窗__,__空__气__流__通__,__为__燃__烧___ _提__供__了__充__足__的__氧__气___________。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 __1_1_9____。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 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_用__湿__毛__巾__捂__住__口__鼻__,__俯__下__身__体__贴__近__地__面__逃__离____。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1 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1.燃烧是一种___发__光___、___发__热___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注意】 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 发热是物理变化。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除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外,还会生成 CO、炭黑等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2)一氧化碳
①一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剧毒气体,吸入人体
的一氧化碳跟血液里的__血__红__蛋__白___结合,导致人中毒。
②一氧化碳具有_可__燃___性:2CO+O2
点燃
===
2CO2,可用作燃料。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3.燃烧条件与灭火方法
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具有__可__燃__性__
②可燃物与__氧__气__(或__空__气__)__接触
灭火的措施 ①可燃物撤离燃烧区或与___火__源___隔离 ②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__氧__气__(_或__空__气__)_ 隔离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例2【2017·徐州】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解析] 实验Ⅰ、实验Ⅲ、实验Ⅵ中蜡烛熄灭都是因为隔绝氧 气导致的,不是因为降低温度或隔离可燃物导致的。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类型2 安全常识和火灾自救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例4 【2017·葫芦岛】强化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素养,下列做法 正确的是( A ) A. 加油站内禁止接打手机 B. 电器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C. 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出浓烟 D. 被火势困在高层建筑内,乘坐楼内电梯撤离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2.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1)比较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以含碳、氢元素的燃料为例) 说明:使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方法有提供充足的氧气(或空气)、增 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完全燃烧(当氧气充足时) 燃烧速度快、放热量多
不完全燃烧(当氧气不足时) 燃烧速度慢、放热量少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例3 【2017 B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 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 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 持燃烧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4. 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匍 匐前行、打电话报警等。 【注意】 注意通风、严禁烟火等均可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考点2 安全常识和火灾自救
1.易燃物与易爆物的使用: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在生产、 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规 定,要严禁烟火,防止撞击和高温,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2.爆炸: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放出 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如达到爆炸极 限的氢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时就会发生爆炸。
③可燃物温度需达到其__着__火__点__ ③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 _着__火__点__以下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 破坏燃烧条件其中之一就可灭火
不可
【注意】灭火方法中不能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着 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解析] 加油站内有挥发出的汽油蒸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 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若 先浇水则可能引起触电;室内失火,打开门窗会使空气流通加 快,燃烧更剧烈;被火势困在高层建筑内,可能会引起断电, 若乘坐电梯撤离,电梯可能会中途突然停止输送,危险很大。
类型1 燃烧及灭火
例1 【2016·威海】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 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燃烧一定有火焰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解析] 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铁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产 生;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如果没有产生大量的热或气, 不会发生爆炸;物质跟氧气也可能发生缓慢氧化,如铁生锈。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解析]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一定条 件下着火点一般不改变,故A不合理。
【方法点拨】 根据灭火的三个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 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进行分析。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第1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考点梳理 考向探究 课堂检测
例5 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 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 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__打__开__门__窗__,__空__气__流__通__,__为__燃__烧___ _提__供__了__充__足__的__氧__气___________。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 __1_1_9____。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 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_用__湿__毛__巾__捂__住__口__鼻__,__俯__下__身__体__贴__近__地__面__逃__离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