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束河古镇导游词.doc
丽江束河导游词(5篇)

丽江束河导游词(5篇)丽江束河导游词(精选5篇)丽江束河导游词篇1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
它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六公里处,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镇海拔2440米,核心区约5平方公里,近千户人家,约3000人。
地理坐标:北纬26度55分,东经100度12分。
年平均气温12.6度,最高气温(极端)32.3度,最低气温(极端)零下7.5度。
7-9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
气候特点: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干湿季节分明。
丹凤含书之地束河坐西朝东,背风向阳,村后山麓为玉龙雪山余脉,山奇水秀,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与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旺发达。
清泉之乡村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清澈、波光闪烁,分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园田边穿流而过,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
皮革之乡由于茶马古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该地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著名的皮匠村,出产皮鞋、马鞍、皮衣、麻线、铁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足迹走遍滇藏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
茶马遗迹古老的石桥,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马石,马锅头的豪宅,还有马鞍、马铃、马灯、皮口袋、酥油桶,以及来自印度、尼泊尔、西藏的各种商品,抚今追昔,让你浮想了翩。
农耕图腾耕牛在古老的村寨内健步而行,业林般的粮架耸立在青龙河畔,构成纳西族农耕文化的图腾标志。
束河八景烟柳平桥夜市萤火龙门望月雪山倒映断碑敲音鱼水亲人西山红叶石莲夜话青龙桥青龙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的西面就是聚宝山,青龙桥的中轴线正对着聚宝山,这是木氏土司的设计,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云南束河古镇导游词

云南束河古镇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南束河古镇,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古镇。
束河是滇池之滨,约距离大理市区15公里。
束河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民族文化。
地处著名的古西南驿道上,是古代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汇点,也是大理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们来到束河古镇的南大街。
南大街是整个古镇的主街,街道两旁有着传统建筑,彩绘斗拱的门楼、青石铺就的街面,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古镇风情。
这里有许多古建筑物,例如万年府、衙门、当铺、药店等。
接着,我们来到束河古民居群。
束河古民居群是整个古镇的精华所在,多为四合院式建筑,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特色,是了解古镇民俗文化的绝佳场所。
古民居群分为维族、白族和汉族三个区域,各具特色,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
然后,我们来到束河古镇的北大街。
北大街是古镇的商业中心,这里有许多具有特色的店铺,出售各种手工艺品、古玩字画等,非常适合购物和品味。
接下来,我们来到束河古镇的观景台。
观景台位于古镇南部,可以俯瞰整个古镇和滇池的美景。
站在观景台上,可以欣赏到大理洱海的美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最后,我们来到束河古镇的风雨桥。
风雨桥是束河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一座流传着浪漫爱情故事的古桥。
该桥横跨束河河道,看起来雄伟壮观。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镇的浪漫和宁静。
束河古镇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民族风情和人文色彩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古镇的风景和历史,感受到大理人民的淳朴和热情。
希望大家在束河古镇度过愉快的时光,并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
感谢大家的观赏,祝大家旅途愉快!。
云南束河古镇的导游词

云南束河古镇的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云南束河古镇!云南束河古镇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古镇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束河古镇是丽江古城的前身,有着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
1. 导语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南束河古镇!束河古镇是云南丽江的一颗璀璨明珠,线条简洁的土木结构、雕梁画栋的古民居、曲径通幽的小巷,以及古老的寺庙和民俗风情,将带你回到600多年前的古代丽江。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享受到宁静和谐的生活方式。
2. 地理位置介绍束河古镇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地处丽江市区北部,距离丽江古城仅有10公里。
整个古镇依山傍水,地势起伏,河流纵横,景色非常优美。
3. 历史渊源束河古镇是丽江古城的前身,有着600多年的历史。
它曾经是丽江古城的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
由于古老的建筑和完整的民间风俗,束河古镇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 文化特色束河古镇是纳西族的聚居地,这里保留着丰富的纳西族文化和传统民俗。
在古镇的街道和巷弄中,你可以看到典型的纳西族建筑风格,如砖木结构、雕梁画栋等;你还可以欣赏到纳西族的传统歌舞表演,如三诺巴、西巴等;此外,束河古镇还有许多寺庙和庙会,如寨街庙会、三家寺等,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和朝圣者。
5. 名胜古迹束河古镇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如:(1)四方街:古镇的中心广场,是束河古镇最繁华的地方,周围有许多商店、餐馆和客栈,是游客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2)万年庙:位于古镇的西南角,是纳西族的宗教活动场所,是古镇的守护神,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
(3)寨街:古镇最繁华的商业街,很多纳西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4)三家寺:古镇东南面的一座古老寺庙,是纳西族的重要宗教场所,也是丽江庙会的举办地之一。
(5)束河大桥:古镇东部的一座古老桥梁,是连接古镇两岸的重要通道,桥上可以看到束河古镇最美的风景。
2023丽江束河导游词

2023丽江束河导游词2023丽江束河导游词1束河位于丽江城北,沿柏油马路向雪山方向行驶,约五公里处左转,进入一碎石路段,再前行约2公里,你便可以见到一个古老的村落,这就是束河,又名龙泉村。
进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这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面积约250平方米,亦称束河四方街,赶集的日子里异常热闹,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
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
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以及闲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朴自然本色。
站在广场中心,你细细观察体会,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纳西民族由游牧向农耕,再走向城市,从这里你可找出一些痕迹。
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头“九鼎龙潭”,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为神泉,于是建有北泉寺。
寺内陈设与古城其它寺院没有什么区别,倒是源边临水一角,有一个“三圣宫”楼阁,为传统四合院,里面供奉的皮匠祖师。
因为是束河人的骄傲,这里有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时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
2023丽江束河导游词2束河古镇处于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
"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
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旺发达。
村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清澈、波光闪烁,分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园田边穿流而过,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
云南古镇导游词

云南古镇导游词【篇一】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
”“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
历史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束河即是丽江坝子中保存完好的驿站,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这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面积约250平方米,亦称束河四方街,赶集的日子里异常热闹,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
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
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以及闲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朴自然本色。
站在广场中心,你细细观察体会,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纳西民族由游牧向农耕,再走向城市,从这里你可找出一些痕迹。
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头“九鼎龙潭”,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为神泉,于是建有龙泉寺。
寺内陈设与古城其它寺院没有什么区别,倒是源边临水一角,有一个“三圣宫”楼阁,为传统四合院,里面供奉的皮匠祖师。
因为是束河人的骄傲,这里有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时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
出束河古镇往北走,眼前是一片绵延辽阔的原野,一丛丛树前,掩映着一个古老的村舍,纳西族先民跨过金沙江,从大雪山南下进入丽江坝子,就是在旷野上创建了他们早期的文明。
束河、白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也是木氏土司的发祥地。
这里古迹荟萃,你可感受更古朴的束河位于丽江城北。
【篇二】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
它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束河古镇导游词

云南束河古镇导游词云南束河古镇位于四川东北部,巍巍巴山南麓、滔滔渠江之滨的大竹县清河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云南束河古镇导游词,欢迎参考!云南束河古镇位于四川东北部,巍巍巴山南麓、滔滔渠江之滨的大竹县清河镇,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两条清波粼粼的河流穿境而过,故得“清河”美谓。
这是一块神奇、富裕和充满无限生机与希望的土地。
范将军1932年筹划出资在其故乡四川省大竹县清河场修建的故居“哈儿街”更是独具特色,举世闻名。
此街全长385米,占地3.3万平方米。
两旁房屋西高东低,呈主宾之势,主显宾躬之态。
整个建筑群均为砖木结构,瓦顶悬山式,天架椽屋、前后乳伏牵用三柱建筑。
一律采用外廊式穿榫结构,一楼一底两层楼房。
街道两旁各有通廊和108根仿希腊式圆形廊柱,柱身均有人物、动物及花鸟等浅浮雕图案。
整个街面,格局统一,风貌独特,排列齐整,典雅堂皇,颇为壮观,气宇非凡,是西南难寻的仿古建筑群,专家鉴定为:“国内少有,国外没有”独具特色的大型建群。
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研究及使用价值。
街内设有“哈儿将军陈列馆”,收藏有大量范将军及其亲友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和其它实物;并有“哈儿茶楼”、“哈儿餐饮”等。
街旁东柳河流水潺潺,永平桥、双龙桥装点美景。
特色餐饮:羊肉蒸笼、羊骨汤、酸辣羊血等羊肉系列。
自驾游线路:达州南外经达渝高速至石河(约30分钟)出口,经石清路13公里至景区。
散客可在达州南外汽车站搭乘达州至大竹大巴车(全程高速),经达渝高速至大竹县城,在县车站换乘大竹至清河中巴车至景区。
也可在达州南外汽车站乘达州至大竹大巴车(半高速),在石河站下车后换乘石河至清河中巴车至景区。
清河镇是爱国将领范绍增的故乡,2000年7月被列为省级试点镇。
位于大竹县北部,距县城23公里。
该镇旅游发展规划在“特色”上做文章,以特色为生命力,坚持走特色兴旅之路,突出“0一线”,“0”即三个景点,就是“将军街”古建筑群、大竹第一峰“万里坪”、有“海螺碧珍龙、蓬莱小岛峙中峰”、“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美称的中峰岛。
云南丽江束河导游词

( 云南导游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30877云南丽江束河导游词Tour guide of Shuhe River in Lijiang, Yunnan云南丽江束河导游词云南丽江的束河古镇是一座多姿多彩的古镇。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云南丽江束河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云南丽江束河导游词范文1:束河古镇处于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程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
"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
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旺发达。
村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清澈、波光闪烁,分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园田边穿流而过,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
由于茶马古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该地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著名的“皮匠村”,出产皮鞋、皮货、麻线、铁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足迹走遍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
公元680年,吐蕃南征,在丽江设立"神川都督府",茶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入藏,促成滇茶进藏;宋王朝的军事需要,刺激"茶马互市的繁荣";于是,从元、明以来到近代,茶马古道成为滇、藏、川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丽江束河导游词

丽江束河导游词丽江束河导游词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丽江束河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丽江束河导游词1束河古镇处于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
"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
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旺发达。
村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清澈、波光闪烁,分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园田边穿流而过,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
由于茶马古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该地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著名的“皮匠村”,束河古镇出产皮鞋、皮货、麻线、铁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足迹走遍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
丽江束河导游词2束河位于丽江城北,沿柏油马路向雪山方向行驶,约五公里处左转,进入一碎石路段,再前行约2公里,你便可以见到一个古老的村落,这就是束河,又名龙泉村。
进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这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面积约250平方米,亦称束河四方街,赶集的日子里异常热闹,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
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
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以及闲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朴自然本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束河古镇导游词云南束河古镇位于四川东北部,巍巍巴山南麓、滔滔渠江之滨的大竹县清河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云南束河古镇导游词,欢迎参考!篇一:云南束河古镇导游词云南束河古镇位于四川东北部,巍巍巴山南麓、滔滔渠江之滨的大竹县清河镇,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两条清波粼粼的河流穿境而过,故得"清河"美谓。
这是一块神奇、富裕和充满无限生机与希望的土地。
范将军1932年筹划出资在其故乡四川省大竹县清河场修建的故居"哈儿街"更是独具特色,举世闻名。
此街全长385米,占地3.3万平方米。
两旁房屋西高东低,呈主宾之势,主显宾躬之态。
整个建筑群均为砖木结构,瓦顶悬山式,天架椽屋、前后乳伏牵用三柱建筑。
一律采用外廊式穿榫结构,一楼一底两层楼房。
街道两旁各有通廊和108根仿希腊式圆形廊柱,柱身均有人物、动物及花鸟等浅浮雕图案。
整个街面,格局统一,风貌独特,排列齐整,典雅堂皇,颇为壮观,气宇非凡,是西南难寻的仿古建筑群,专家鉴定为:"国内少有,国外没有"独具特色的大型建群。
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研究及使用价值。
街内设有"哈儿将军陈列馆",收藏有大量范将军及其亲友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和其它实物;并有"哈儿茶楼"、"哈儿餐饮"等。
街旁东柳河流水潺潺,永平桥、双龙桥装点美景。
特色餐饮:羊肉蒸笼、羊骨汤、酸辣羊血等羊肉系列。
自驾游线路:达州南外经达渝高速至石河(约30分钟)出口,经石清路13公里至景区。
散客可在达州南外汽车站搭乘达州至大竹大巴车(全程高速),经达渝高速至大竹县城,在县车站换乘大竹至清河中巴车至景区。
也可在达州南外汽车站乘达州至大竹大巴车(半高速),在石河站下车后换乘石河至清河中巴车至景区。
清河镇是爱国将领范绍增的故乡,20xx年7月被列为省级试点镇。
位于大竹县北部,距县城23公里。
该镇旅游发展规划在"特色"上做文章,以特色为生命力,坚持走特色兴旅之路,突出"0一线","0"即三个景点,就是"将军街"古建筑群、大竹第一峰"万里坪"、有"海螺碧珍龙、蓬莱小岛峙中峰"、"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美称的中峰岛。
"一线"即公路沿线,在去万里坪、中峰岛及主要的公路两旁,都种植一些如松、柏、槐、杨、竹等风景树。
这些地方旅游潜力巨大,旅游价值极高。
"将军街"古建筑群。
清河镇老街(将军街)建筑群,历史悠久,始建于秦汉,明末清初形成规模,民国九年(1920xx年),由开明士坤(范绍增之父)范先级等出资募资扩宽街道,修葺街面,民国二十年(1931)年,抗日名将、-起义将领范绍增(范哈儿)在上海借鉴希腊式建筑风格,制成图纸,在原建筑群的基础上,独自出资改造兴建中西式圆柱通廊,砖木结构,瓦顶悬山式六架椽屋,前后乳伏塔牵用三柱,前低后高建筑群,房屋西高东低,呈主宾之势至显宾躬之态,房屋低层与二层楼圆柱间隔处和顶部,均有人物、动物、花草、浅浮雕、花边等图案,街两边各108根圆柱,街南北各有一道栅子门,上有郭举人亲笔手书的"清场雅镇"和"河引义源"字匾,整条街道成"L"字形(困牛型),格调统一,风貌独特,典雅堂皇,规模宏伟,全长385.5米,占地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共150间,独具特色,是西南地区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中西合壁的古建筑群体。
1990年9月、20xx年5月、20xx年月被县、市、省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古建筑保护群体,20xx年2月申报为全省历史文化镇。
范绍增"范哈儿"将军。
他豪爽大方,"劫富济贫、救援乡民",在全国传为佳话。
13岁参加"袍哥",投入张作霖名下为徒,讨阀过袁世凯,曾任过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司令,也曾受过蒋介石器重,并广交朋友,是抗日名将,抗日打了胜仗,老百姓排队欢迎,也是0的朋友,曾与地下党王维舟有联系,并保护过王维舟,也曾向解放区送过大量药品。
解放时弃暗投明,在三汇镇率部起义,任过解放军某部高参,河南省体委副主任,通过"傻儿师长"、"傻儿军长"电视剧的播出,名声大振,不少省外游客千里迢迢到清河观光"哈儿"故里,即将上影的"中将范哈儿"二十集连续剧,更给清河古镇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大竹县第一峰"万里坪"。
离场镇8公里,是全县最高峰,海拔1196米,登高一望千山万壑尽在视野,山村点缀,炊烟袅袅,恰如一幅水墨丹青,山上有自然形成的神秘的"猪儿嘴"、"天星眼"、"灯盏窝"景点。
万里坪顶峰可观看相邻的"红庵寺"遗址,传说"红庵寺"曾有108个和尚,因长老和尚想和一个上山烧香拜佛的杨秀英小姐成亲,把杨小姐关在庙后"鱼古洞内",后被小姐在省上当"猴爷"的哥哥杨猴爷知晓后,扮成卖头绳梳篦的货郎,打听到了妹妹杨秀英的下落,带官兵攻打"红庵寺",救出了杨小姐,并放火烧了"红庵寺",有"火烧红庵寺,照亮北京城"的传说。
中峰岛(海螺山)。
也叫南轩中学,解放后为中峰中学,离场镇3公里,又名"中峰庵"、"可印庵""小台湾",岛上有近万平方米教学楼空房,岛顶有一古庙"海螺寺"至今保持完好。
该岛孤峰屹立,绿树成荫,古柏参天,白鹤成群,寺宇幽静,东柳河水中分,环抱左右,四面环水,二桥相通,下流复合,潺潺流水,清彻透底,鱼蟹胜多,岛屿四面山峦重叠,松林成片,勘称风景如画。
"县志"有诗曰:"海螺碧珍龙、蓬莱小岛寺中峰",山顶古庙有对联曰:"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形象地描述了该岛的幽、静、美。
19世纪的清河古镇踏水桥..我爱我的家乡"双龙"踏水桥。
该桥头有近320xx年巨伞式黄角树,树根环抱"石土地",石碑上刻有碑文——"有水也认清,无水也认青。
去掉青也水,添争便读静。
有水也是河,无水也是河,静静河水谁不爱,喜的是河水再高不淹街"。
五拱桥。
该修建于1920xx年,是清河镇的"牛尾",桥两端各两棵大黄角树,现存一棵,桥两边石拱上长有数棵小黄角树,为桥两边自然绿色景观,民谣有:"过五拱桥不见五拱桥,不过五拱桥看到五拱桥,桥头黄角树成精,深更半夜找女人"。
篇二:云南束河古镇导游词束河古镇处于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程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
"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
束河古镇看点:丹凤含书之地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旺发达。
清泉之乡村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清澈、波光闪烁,分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园田边穿流而过,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
皮革之乡由于茶马古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该地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著名的"皮匠村",出产皮鞋、皮货、麻线、铁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足迹走遍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
茶马古道博物馆公元680年,吐蕃南征,在丽江设立"神川都督府",茶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入藏,促成滇茶进藏;宋王朝的军事需要,刺激"茶马互市的繁荣";于是,从元、明以来到近代,茶马古道成为滇、藏、川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茶马古道起于滇南,经过大理、丽江、迪庆、拉萨,止于印度,贯穿中国西部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最具魅力的"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地域,格外引人关注。
《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丽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传、推广的专业机构。
茶马古道博物馆由《序厅》、《史事1厅》、《史事2厅》、《束河厅》、《皮匠厅》、《茶马风情厅》、《茶艺厅》、《影响资料中心》等8个部分组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历史事件,是人们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的建筑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大觉宫壁画"为江南著名画家马萧仙作品,一直保存到现在,笔法洗练,技术精湛,保留了唐代画风,199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农耕图腾耕牛在古老的村寨内健步而行,丛林般的粮架耸在青龙河畔,构成纳西族农耕文化的图腾标志。
茶马遗迹古老的石桥,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马石,马锅头的豪宅,还有马鞍、马铃、马灯、皮口袋、酥油桶,以及来自印度、尼泊尔、西藏的各种旧货,抚今追昔,让你浮想联翩。
束河八景夜市萤火龙门望月雪山倒映断碑敲音鱼水亲人西山红叶石莲夜话烟柳平桥束河景点青龙桥青龙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 400多年历史,它的西面就是聚宝山,青龙桥的中轴线正对着聚宝山,这是木氏土司的设计,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长25 米、宽 4.5 米、高 4 米,全部由石块垒砌,列为丽江古石桥之最,可见束河在丽江历史上的经济文化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青龙桥的桥面经过数百年风雨的洗刷使它变得斑驳苍老,却不失它的英雄气势和庄严厚重感,站在这里,你也许会听见马蹄的声音在回响。
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藏传佛教大师葛玛马追赶一个魔鬼,从这里一步跨到了玉龙雪山上,在桥上留下了一个仙人脚印。
开春时节,桥畔的杨柳长出了新芽,如烟似纱,仿佛绿色的波浪要涌到桥面上来,这就是束河八景中的又一景:"烟柳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