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天,当后现代写作的叙事实验越来越难以走出小众化的怪圈时,回到中国小说传统的声音不时响起.中国小说特别是白话小说常常使用对话来表现人物,通过语言使人物的个性鲜活生动、跃然纸上,甚至用对话用来表现故事。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观察到,中国的主流文学,“言”往往重于“事",“事"常常被“非事”打断。
也就是说,西方文学更重“事",小说注重描写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中国小说,往往对人物的语言投入更大的关注。
我们对中国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使他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神情毕肖的个人,所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金圣叹评《水浒传》的好处,认为“《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老舍称赞曹雪芹,也说他笔下的人物,都说地道的北京话,却极具个性,“凭空给世界创造出许多不朽的人物”。
现代文学的不少优秀之作保留了中国小说传统的影响,重视小说人物的“声口”,注意表现说话人的神情口气,从而塑造了很多典型的人物.老舍就受传统小说影响很深。
他的小说结构,“不取中国小说的形式”,而借鉴以狄更斯为代表的西方小说;但他笔下人物的语言,却是极生动活泼的口语。
虎妞的语言,刻画出一个既波辣能干,又“像老嫂子疼爱小叔子"一样爱祥子的女性典型,而祥子嘴里蹦出来的每个字都对塑造这个闷头闷脑、淳朴、老实的车夫形象起到了关键作用。
老舍特别擅长用简明浅白的口语塑造生动有力的人物形象,正是受到了中国小说高度重视人物“声口”的叙事传统的影响。
整体而言,随着各种叙事技巧的花样翻新,当代小说家普遍放弃了以“声口”塑造人物的方法。
他们更注重“叙事",而非通过贴合人物个性的语言来塑造人物。
在众多拖沓冗长的小说中,我们不能发现个性鲜明、生动形象的人物语言,很难对某个人物产生深刻的印象对于认真探索小说艺术的写作者们来说,西方的小说技巧固然值得借鉴,但写好人物语言、仔细揣摩人物“声口”,或许也是我们不该放弃的并未远去的小说传统。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C项,“但形趣皆似”错。原文是“景虽有相同,趣则各异”。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及判断文本信息的能力。
3.根据上下文,在波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 D 2. C
3.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复句关系并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答题空1、2两处,根据“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中“也”的提示,前句应该表达的是递进关系而非转折关系,排除答案A、C;答题空3、4两处,根据句意,“避弃现世”和“并不否定生命”存在转折关系,同时,庄子的“避弃现世”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非一种“假设情况”,可以用让步关系来表达,但不能用假设关系来表达,排除答案B。
万寿山面临昆明湖,佛香阁踞其巅,八角四层,俨然为全园之中心。登阁则西山如黛,湖光似镜,跃然眼帘;俯视则亭馆扑地,长廊萦带,景色全囿于一园之内,其所以得无尽之趣,在于借景。小坐湖畔的湖山真意亭,玉泉山山色塔影,移入槛前,而西山不语,直走京畿,明秀中又富雄伟,为他园所不及。
廊在中国园林中极尽变化之能事,颐和园长廊可算显例,其予游者之兴味最浓,印象特深。廊引人随,中国画山水手卷,于此舒展,移步换影。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宜其清代帝王常作园居。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十公里,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绚美。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模拟,故西堤、水岛、烟柳画桥,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景虽有相同,趣则各异。
河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真题汇编--现代文阅读1(含答案)

河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真题汇编--现代文阅读1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它以一座山的雕刻将拓跋鲜卑的发展盛衰刻录在山崖峭壁上,每一座洞窟都是一段历史的铭记,每一尊佛像都是瞬间的回想。
要探究北魏,不到云冈来是不行的。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把北魏的诸多文化元素包容其中。
北魏历史上因有“太武灭佛”和“文成复法”的历史事件,才有了云冈石窟的开凿。
当然,佛教的发展与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是云冈石窟开凿的必要条件。
文成帝和平元年(460),由高僧昙曜主持,在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的“昙曜五窟”(16-20窟),是为“太祖以下五帝”而雕琢出来的“如帝身”的大石佛,体现了“人神合一”“帝佛合一”“政教合一”的政治主张;第5、6窟的开凿以及“二佛并坐”形象在石窟的大量出现,都隐秘地体现了北魏王朝政治和宫闱斗争的背景。
第61窟中房屋和城门的整体结构造型,第9窟中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式样,第12窟东西壁层檐下的“人”字型和“狮子”型斗拱,以及石窟中浮雕的塔、台阶、屋宇等建筑形制的雕刻,都以实物形式记录了北魏平城时期的建筑原貌。
难怪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完云冈石窟后感慨:“在云冈石窟,我们得见六朝遗物……”被称作“音乐窟”的第12窟,形象地展示了北魏时代乐器乐队、舞蹈等,成为艺术界研究北朝音乐、舞蹈历史的实证。
当我们走进云冈石窟,漫天舞动的飞天像天使一样,为我们架起了通往北魏王朝的桥梁,使我们有幸与先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大佛双眸对视的瞬间,终于明白了:拜佛如同礼皇帝的狂热,令北魏佛教蒸蒸日上,多元文化的碰撞,让雕刻艺术璀璨夺目,鲜卑人的激情与狂热,造就了云冈石窟的辉煌,让武州山成为了艺术的殿堂。
云冈石窟是研究北魏王朝独一无二的实物资料,是静态的、无声的DV。
张家口市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张家口市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关注自我感受而漠视规则约束,强调个体价值而忽略奉献他人,那种雷锋式的高尚精神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是大音希声了。
B . 他虽然没读过几年书,却能管中窥豹,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揣摩到他们的心理,这种洞察力令人叹服。
C . 新一届中央领导三令五申地强调,官员要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尤其要遏制住一些机关年底突击消费的歪风。
D . 不滥施刑罚,不以言获罪,即使一人犯法,也不搞朋坐族诛,这才是法治社会应有的基本准则和精神气度。
2. (2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B .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春》和《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 . 普希金,俄国诗人、小说家,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著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D .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会试、乡试、殿试三级,会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戒,仍要重蹈覆辙。
③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4. (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
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
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
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
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
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
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已之悲欢。
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
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材料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
河北省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北省2020-202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
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概念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使其基本骨架、内在气质在《论语》多视角的反复刻画中脱颖而出。
“君子”一词在《论语》里出现107次,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核心概念,由此足见孔子对君子人格的百般钟爱和悉心打造。
冯友兰曾说:孔子一辈子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最突出的就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就是为人的生存寻求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地”。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即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求索的结果,或者说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为了让世人认识和理解他所设计的君子人格,孔子在《论语》里睿智地采取比较排除法,同时论述了比君子高大的“圣人”和比君子矮小的“小人”。
他对弟子把他奉为“圣人”的做法表示不满和反对,“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他还明确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对于“小人”,他在与君子比照中予以贬贵和否定,比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这就告诉我们:君子一方面不是难以见到、难以企及、仰之弥高,乃至高不可攀的圣人,另一方面也与目光短浅、心胸狭隘、见利忘义、斤斤计较的小人判然有别。
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的崇德向善之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尊贵又亲切,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又可学、可做,并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创立了影响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的儒家学派。
什么是儒学?有一种观点认为,儒学就是君子之学。
具体来说,就是认为儒学具有修己和治人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是无法截然分开的。
无论是修己还是治人,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其枢纽观念:修己即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4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好生活”是一种生活,要正确理解“美好生活”,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生活”。
一般来说,生活是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是人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
既指人当下的生活,也包括人整个一生的全部生活。
因此,生活即人生,美好生活既指当下生活美好,也指一辈子生活美好,即美好人生。
这就是中国古典“五福”幸福观所表达的意思。
人的生活受家庭、社会等外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但其状况更直接取决于生活者自己的主观条件。
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观条件包括许多方面,而其集中体现就是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
它是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人格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人生活得好坏来说至关重要。
有好的人格才会有好的作为,有好的作为才有高品格的生活,而这种高品格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的美好生活。
人格由观念、知识、能力、品质等主要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表现为一个人具有一致性、稳定性的总体个性特征和完整精神面貌。
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环境、教育、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性现实化的结果。
人格是剃断一个人及其生活的内在根据,而判断的标准则是人格对人性实现的程度。
人性包括人谋求存在、生存、生存得好,生存得更好的各种潜在规定性。
张家口市2020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C卷

张家口市2020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6分)1. (2分)选出下列加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A . 精髓(suǐ)轩冕(miǎn)锱铢必较(zī zhū)牛羊咻咻(xiū)B . 亵渎(xiè)谛听(dì)一蹴而至(cù)混沌含融(dùn)C . 敷衍(fū)窸窣(xī)得鱼忘筌(quán)眉眼颦蹙(píng cù)D . 付梓(zǐ)寒砧(zhēn)喋喋不休(dié)酩酊大醉(mǐng dǐng)2. (2分)选出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A . 慎重瞋目嗔怪斟酌B . 精湛对恃疏浚唆使C . 竣工梭子逡巡拙劣D . 罢黜茁壮泥淖悼念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魏麟权家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名贵吉他,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B . 谭嗣同是甘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C . 棋盘上自己的棋子所剩无几,他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D . 这一仗打得真是艰苦卓绝,直到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才算功败垂成,取得小胜。
4.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世纪之交以来的近二十年间,由于中国电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引起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创新自主能力明显下降。
而《朗读者》坚定不移进行本土原创,打造出了中国电视的独特品牌,走出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自主创新的成功道路。
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不呈现为一种线性状态——从开始径直走向结束,而是呈现为一种循环状态——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有新的内容与形式加入,____________。
但是很多电视人却习惯用一种机械进化论的思维去面对创新,经常会有电视人慨叹每隔三五年就是一代,一些年长的电视人甚至宣称自己已经不会做电视了,理由是他们熟悉的某种电视节目模式已经做到头了,而他们也已经是“____________”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