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海南龙眼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海南龙眼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龙 眼是 华南 地 区 的特色 水 果 ,原 产 于我 国南方 热 带 地 区 。海 南省 是龙 眼 原产 地 之 一 ,在琼 中县 仍存 在 着 龙 眼 的野 生群 落 。琼 山、定 安 、 屯 昌、文 昌 、琼 中 、临 高 等 县是 主产 区 ,其 中以琼 山县 ( 属海 口市 ) 的永 兴 、 现 石 山 、美安 、旧州 和 定安 县 的龙 塘 等 乡镇 的龙 眼 最 为著 名 。 以前 属 小规 模和 零 星栽 培 , 自上世 纪 9 年代 以来 , 0 龙眼 生产 得 到快 速 发展 ,成为 我 省栽 培 面积 较 大 的名 特 优水 果 。
3催花药施用方法不妥当和施后淋水不足一些想省工的果农和一些灌溉条件差的果园特别是在山坡上远离水源的果园采取干药撤施于土里后没有足够的水使药物全部溶解而且浓度过高对根系产生药害影响根系对药物的吸收造成植株吸收的药量不足而不来花或来花的树和枝条均较少达不到生产的要求
海南龙眼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林 盛 肖正新2 李 向宏 , 郑有诚 。 海南省农科院热带果树研究所 2 海南省保 亭县扶贫办 3 海南省农技推广 中心

大乌圆和福眼等品 积 推广 。储 良的栽培 面 积最 大 ,其
次为石硖 ,其余品种只有个别果园种植。1 8 年 ,从泰 93
国 引进 诗签 甫和 伊 罗2 品种 ,在 琼 山 、定安 、屯 昌、儋 个 县 ( 州市 )和 白沙 等 市县 种植 ,均 能正 常 生长 和 开花 儋 结 果 , 但其 品质和 产 量 比不 上储 良和石 硖 , 没有 推广 种
是加 快优 果 工程 的建 设 步伐 。大力 推进 “ 以提 高
果 品竞 争 力 ,实现 果 业增 效 ,果 农 增收 为 目标 , 以结构 调整 和 品种 改 良为前 提 , 以标准 化 生产 为 基础 , 以商 品 化处 理 、产 业化 经 营 为手 段 ” 的 “ 果 工程 ”建 设 ,实 优 行产 前 、产 中、产 后全 过程 优 化 果 品质 量 。这 是提 高崇 左 市 水果 竞 争力 和 效益 ,确 保 崇 左市 水 果业 持 续稳 定 、

海南省荔枝产业发展历程、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格局及发展对策

海南省荔枝产业发展历程、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格局及发展对策

海南省荔枝产业发展历程、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格局及发展对策一、海南荔枝产业发展历程海南是荔枝的原产地之一,具有丰富的荔枝种质资源和悠久的栽培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荔枝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得益于早熟优质荔枝品种‘妃子笑’的大力推广,海南荔枝产业进人了飞跃式发展阶段,成为仅次于香蕉和芒果的海南第三大热带果树产业,荔枝产业也已成为海南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1990年以来,海南荔枝产业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二、海南荔枝种植面积分布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海南已经成为我国荔枝最早熟的优势产区,海南荔枝具有上市早、价格好、效益高等优势,在全国荔枝鲜果市场供应上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受到消费者的欢迎,2014-2019年海南荔枝年末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上下波动,2019年末荔枝种植面积为2.04万公顷,较2018年增加21公顷,其中2019年新种荔枝面积为310公顷。

海南荔枝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海口、文昌、陵水、定安、万宁、琼海及澄迈等市县,其中2019年末海口种植面积最大,达到了6211公顷,其次为文昌市2631公顷。

《2021-2027年中国荔枝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显示:近几年海南荔枝收获面积在1.8万公顷上下波动,2019年为17947公顷,较2018年减少429公顷,同比下降2.3%。

三、海南荔枝产量格局通过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充分发掘海南荔枝早熟优势和地方特色,培育和打造了一批知名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显著增强了产品核心竞争力,有力促进了荔枝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了海南荔枝的市场知名度。

随着产业技术的稳步发展,海南荔枝产量在2014年之后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2019年海南荔枝产量为17.3万吨。

海南现有知名荔枝品牌和地理标志包括“红明红”“金绿果”“东妃”“海口火山荔枝”“永兴荔枝”“陵水荔枝”等等,2019年海口市荔枝产量最多,为43038吨,占海南省荔枝总产量的24.93%,其次为文昌市27665吨,占比16.02%,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因荔枝获得了2017年度农业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陵水的早熟优势最大,每年‘妃子笑’和‘白糖罂’最早可在4月中下旬开始上市,比广东、广西主产区提前上市1个月以上,“陵水荔枝”也于2019年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海南保亭红毛丹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海南保亭红毛丹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l 8 中 国热 带农 业
I ndu s t r y De v el o pm e nt
l 产 业 发 展
边 又分布连绵小 山岭 ,冬春季阻挡 了来 自大陆或琼北 背面的寒冷空气入侵 ,夏秋季挡住 了来 自东南海 的季 风形成 的强对流气候 的影响 ,所以境内的山地 ,常风 小 ,土层深厚 ,肥沃 ,排水 良好 ,形成 了半封闭的适
I l
I 产业发展 l I n l 1 u Y I 。
海 南保 亭红毛丹产 业发展现状 及 建 议
王朝 学
( 海南省保 亭黎族 苗族 自治县农业技术服务 中心 海南保 亭 5 7 2 3 0 0 )

要 :红毛丹原产马来西亚,是著名的热带珍稀水果,极具经济价值 。本文对海南保
条件 限制 ,世界上红毛丹种植规模 不大 ,产量有限 ,
而红毛丹又 因其富含多种维生素 ,营养价值高 ,备受 高档消费者青睐 ,市场销量大 ,产 品供不应求 ,价格 坚挺 。红毛丹属 热带半荫蔽作物 ,地域性较强 ,我国 主要生长在海南省 ,而且保亭地 区最适宜其生长 ,具
有规模化发展生产 的地理环境条件 。因此 ,建议保亭 县在 出台红毛丹地方标准的同时 ,还要配套相关 的政 策措施 ,推进红毛丹产业规 范标准化生产 ,合理规划
保水保肥性好 ,多数为静风向阳 、水源充足 、空气潮
湿的山坳或三面环 山、开 口朝南或西南方 向,山上植 被保持较好。保亭县境 内地势为西北高 ,东南低且周
过2 天 ,则叶片变黄 、脱落 ,开花结 果不正常 ;低温
持 续时 间越长 ,影 响越 大。在2 ℃并持续 3 天 的条件
作者简介 :王朝学 ( 1 9 6 3 一 ),男,农艺师,研 究方 向为农业技 术推广。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对于各地发展的贡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识。

海南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区,在未来农业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分析海南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基本情况海南位于中国南海西南部,是我国五大热带果岛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海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着很多天然的农业优势。

海南的农业以热带果树和高效农业两大板块为主,其中糖业、橡胶业占据较大比重。

二、发展现状1、基础设施不足海南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海南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农村公路、水利设施、能源供给等都存在一定问题。

这大大制约了海南农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

2、种植模式不合理以前,多数农民采用的种植方式是单一作物单一种植。

因此,海南热带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低,这一状态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了海南农业的长期发展。

而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很多发展国家的引导,农民逐渐适应了多种经营方式——单一经营转为农工两业结合,多元经营、综合休闲农业等,这才逐渐成为海南农业发展多样化的起点。

3、科技水平较低虽然海南有较充足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但海南的科技水平却较低。

在种植、养殖等领域,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相对较小,也使得农业发展缺乏了新动力。

4、变化显著除了如上所说的存在问题以外,毋庸置疑,海南的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海南现已成为世界上糖、橡胶、内火山土壤等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新的经济林种的快速发展(如椰树、蜜柚、火龙果和芒果)以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都成为了海南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海南农业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业经营的问题。

这样,在交通、水利、能源等设施上便可满足新模式的需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有效发展。

2、创新多样化发展模式其次,还应创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包括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升级换代。

海南水果现状分析报告总结

海南水果现状分析报告总结

海南水果现状分析报告总结1. 引言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水果资源。

在过去的几年里,海南水果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本报告旨在分析海南水果的现状,总结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2. 海南水果市场需求与供应海南具备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适合多种水果的生长。

以椰子、芒果、火龙果为代表的热带水果,是海南水果市场的主力军。

此外,柑橘、菠萝、龙眼等传统水果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水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热带水果,由于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同时,随着电商渠道的发展和物流网络的完善,海南水果得以迅速运送到全国各地,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海南水果的供应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气候和环境限制,水果的产量和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低质量的水果也流入市场,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因此,提高水果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加强质量监管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3. 海南水果产业发展趋势近年来,海南政府对水果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在土地、水源、科技和市场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举措为海南水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海南水果种植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传统的种植模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例如,在水果栽培技术方面,可以引入先进的温室栽培、保护地栽培等技术,提高单株产量和品质。

另外,海南水果的品牌建设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一些知名品牌的建设已经开始,例如“海南椰岛”、“热带宝岛”等,这些品牌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海南水果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4. 未来展望海南水果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全国范围内,对水果的需求仍然存在增长空间,尤其是对绿色、有机、健康的水果的需求。

海南热带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海南热带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果产值 32 . 亿元 ,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 . %。 62
表 1 20 0 4年海南省主 要水 果生产情 况
使热带水果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 优质适销产品不断 增加 ,良种良法覆 盖率不断提高 。香蕉 良种覆盖率
达 到 10 ,芒果 9 % 以上 ,菠 萝 9% ,妃 子笑 、 0% 5 5
收稿 日期 : 0 6— 9一l 20 0 7
目前海南省香蕉 、芒果 、菠萝 、荔枝等虽然基
本上形成区域 布局 ,但仅 考虑 了光 、热等 气候条
作 者简介 :陈业光 (9 8一) 16 ,男 ,在读硕士生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
维普资讯
有些科研成果推广经费严重不足,不少科技工 作者忙于抓开发 ,严重影响科研 和技术推广工作。 在发展热带果树生产时往往忽略科技含量,忽视技 术人才培训方面的投资。
形成几个主栽 品种的分布格局。 2 2 产业化 程度 较低 .
经 营规模 小 ,产销 组织 化程 度低 。海 南省企 业 化 种植 香蕉 、芒 果 虽 占全 省 面 积 的 3 % ,但 企 业 0
福 建果树 ・ 第 1 8期 总 3
F j nF fs 0 6 3・学术研讨会 专栏 ui n t 2 0 . a i
件,并未充分考虑土地 、水、生物等综合因素。如 香蕉 、芒果 的主产 区集 中在西 南 和南 部 ,对土地 和 水资源产生压力和竞争 ,而西部和西北部香蕉栽培
海南 省市 场 容 量 小 ,8 % ~ 0 果 品靠 外 销 。 0Biblioteka 9% 12 生产 现状 .
12 1 面积和 产量 增长迅 速 ..
5 % 以上 。 0
2 存在的问题
2 1 区域布局 不尽 合理 .

海南椰青市场调研报告

海南椰青市场调研报告

海南椰青市场调研报告海南椰青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椰青是海南特有的热带水果,以其清凉解暑、口感独特等特点,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为了深入了解海南椰青市场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本次调研报告将对海南椰青市场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市场概况1. 市场容量海南椰青市场目前的市场容量较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海南椰青的产量约为100万吨左右,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市场销售。

2. 消费群体海南椰青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一代,他们追求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独特的口感和独立的包装设计有很高的要求。

三、市场竞争分析1. 主要竞争对手目前,海南椰青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其他热带水果品牌,如芒果、菠萝等。

这些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销售额都比较高。

2. 竞争优势海南椰青作为海南特产,具有地理优势和独特的品牌形象,对于一些本地消费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椰青的特殊口感和独特的包装设计也是其竞争优势之一。

四、市场发展趋势1. 多样化的产品推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种类的海南椰青产品,如椰青汁、椰青冰淇淋等。

这些多样化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2. 电商渠道的发展随着电商渠道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线上渠道购买椰青产品。

这为海南椰青市场提供了新的销售机会,同时也加大了线上和线下渠道的竞争。

五、市场推广策略1. 品牌宣传加大对海南椰青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与知名饮料品牌合作、参加各类水果展会等方式来进行品牌推广。

2. 提升产品质量海南椰青的品质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加强产品的质量管控和科学种植技术的研发,提升产品的口感和品质。

3. 优化销售渠道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进口商等。

同时,要提高与超市、便利店等传统销售渠道的合作,加大市场份额。

4. 定制化包装设计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椰青产品包装设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经验和措施

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经验和措施

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经验和措施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经验和措施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的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为我国的热带岛屿,海南省积极探索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围绕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经验和措施展开论述。

二、海南热带农业的背景和潜力1. 海南热带农业的特点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都非常适合发展热带农业。

热带作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对于海南来说,发展热带农业正是其独特的优势所在。

2. 海南热带农业的潜力海南不仅是中国的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也是具有丰富资源和发展潜力的热带农业示范区。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的热带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经验和措施1. 推动科技创新海南注重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热带农业的生产力和效益。

海南积极引进高效栽培技术、种植新品种,并利用现代农业设施和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提高热带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2. 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海南注重热带农业的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

通过科学施肥、农田水利建设、有机物质回收利用等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热带作物的生长环境。

3. 发展农业产业链和销售渠道海南积极推动热带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与跨境贸易合作,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的国际化。

4. 培养人才和科普教育海南着力培养热带农业人才,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热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热带农业的科普教育活动,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热带农业的认知和参与度。

四、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笔者看来,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经验和措施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为我国热带地区的典型案例,海南的成功经验是其科技创新、土壤保护、农业产业链和人才培养的综合结果。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热带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推广和市场开拓,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海南热带农产品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作者:闫冰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3期
【摘要】2017年,海南省提出要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海南省的王牌产业,海南热带水果产业作为其中重要一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本文简述了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在产量、产地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海南热带水果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海南省热带水果;现状;发展对策
海南省地处热带,岛上出产多种热带水果,据不完全统计,海南拥有热带水果品种29个科、53个属,为全国及世界其他地区所罕见,是海南省的特色产业。

2017年,海南省农业厅要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大背景下,努力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富裕农民、服务全国、振兴经济、绿色崛起的王牌产业。

其中热带水果产业是特色高效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热带水果产值占海南农业产值的近30%,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因此对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对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现状
海南省热带水果种类繁多,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主要有菠萝、荔枝、柑橘橙柚、香蕉、龙眼、芒果这六类水果。

根据海南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菠萝、龙眼、芒果收获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柑橘橙柚、荔枝和香蕉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2012年至2014年到达峰值,之后逐年减少。

香蕉收获面积和总产量最多,芒果次之,此后依次是菠萝、荔枝、柑橘柚橙、龙眼。

2016年,海南省水果产量410.14万吨,比上年增长3.7%,芒果和龙眼较上年增幅最大,同为5.5%。

在水果产地上,菠萝主要产区为万宁;荔枝主要产区海口;柑橘橙柚主要产区为琼中;香蕉主要产区为东方、澄迈、儋州、三亚等地;龙眼主要产区为屯昌、定安、文昌等地;芒果主要产区为海口、儋州、白沙、三亚等地。

在水果总产值上,2010年至2015年海南省水果总产值由图1所示:
由图1看出,海南省水果总产值变化趋势稍有起伏,2010年至2012年呈下降趋势,2013年-2015年呈上升趋势,且2013年至2014年增幅较大,2014年至2015年趋于缓和,但仍保持增长趋势。

在热带水果出口方面,目前,我国出口较多的热带作物主要为热带水果类。

热带水果为我们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我国为热带水果生产大国,许多热带水果的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热带水果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增长,根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热带水果全国种植面积达到4060.07万亩,产量3627.51万吨,出口量达9.25万吨,出口金额1.53亿美元,在热带作物中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排名第一。

我国香蕉主要出口至日本、俄罗斯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香蕉出口量4346吨,出口金额达到436.98万美元。

我国荔枝和菠萝以加工的罐头出口为主,鲜果出口量较少,鲜荔枝主要出口至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2014年我国鲜荔枝出口量12038吨,荔枝罐头出口36718万吨,在热带水果中出口量最大。

我国芒果主要出口至越南、俄罗斯等国家,2014年我国芒果出口量5250吨,出口金额765.5万美元。

鲜龙眼和鲜菠萝出口量小,以国内市场鲜食为主。

2014年我国鲜龙眼出口量为1754吨,鲜菠萝1709吨,菠萝罐头12593吨。

作为上述几类热带水果的主要种植区,海南省热带水果出口前景光明,潜力较大。

二、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区域布局不够合理,品种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海南省热带水果虽然基本上已形成区域布局,但仅考虑了光、热等气候条件的单一资源因素,并未充分考虑气候、生物、土地、水等综合资源禀赋,导致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多种作物存在着在非适宜区盲目种植的问题。

例如海南省是菠萝种植的第二大省,品种主要包括巴厘、台农1号和沙捞越,巴厘是海南省菠萝的主要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占海南省菠萝年末面积的90%,大大压缩了别的品种的种植面积。

同时还存在多种水果存在普通品种多,名优品种少;低档品种多,优质、高科技含量的品种少;集中上市的品种多,早晚熟品种少的问题。

(二)种植技术有待革新,生产缺乏标准
由于缺乏统筹管理水果产销的组织,同时没有统一的、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导致农户盲目追求产量和早日上市,不规范、不科学的施肥以及大量使用化学激素等,严重影响水果品质,从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种植户中散户较多,同类水果种植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种植标准,使得水果个体品质差异较大,无法统一销售管理,制约了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三)水果保鲜和运输发展滞后
海南岛中间高耸、四周低平,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地形皆有,西、南、中沙群岛岛礁则分列于广袤的南海,分布广泛。

独特的地理环境对物流配送速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而大多数水果在夏季上市,且不耐贮藏,在高温高湿下对水果的包装技术要求很高,特别是远距离的运
输。

但目前水果的包装依旧是传统方式居多,包装简单,缺乏技术创新,限制了海南热带水果市场向更远地区发展。

三、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发展对策
(一)优化品种结构
应根据水果特性、各地地理条件和市场需求综合优化品种结构,合理规划种植面积。

应以市场为导向,种植最具发展力的品种,加强市场供求信息发布的影响,减少散户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盲目跟风种植。

增加高优品质品种的种植比例,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二)加快热带水果标准体系建设
海南省应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出适合海南的生产技术标准并加大推广力度,着重解决目前例如相同品种水果的个头、口感不一样等问题,提高水果质量、产量和商品率,为打开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三)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王牌水果产业
目前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存在“王牌不王”的现象,海南省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品牌意识,把品牌营销作为一个战略重点,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促成海南省热带水果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

此外还必须加强“名牌”产品宣传力度,重视品牌保护,提高海南省热带水果的市场认知度,从而提高海南热带水果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玉萍.海南热带水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热带农业,2006(3):10-12
[2] 何杰娣.促进广东南亚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8-9.
[3] 陈新建,陈道明.中国热带水果生产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热带农业,2010(3): 14-17
[4] 王萍.海南热带水果产业的发展分析[J].热带农业工程,2010,34(2):67-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