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的防治及护理

作 者简 介 : 玉妹 ( 93 1 , 李 1 6 . 一) 大专 , 临床 护 理 , 生 儿 室护 士 长 , 主任 护 师 。 新 副 【 要1目的 : 讨 新 生 儿 出血 症 的 临床 特 征 、 生原 因和 治疗 方法 。方 法 : 结 分 析 3 摘 探 发 总 2例 新 生 儿 出血 症 的 临床 资料 。结 果 :2例 均 为 顺产 , 3 纯母 乳 喂 养 儿 , 消化 道 出血 多 见 , 予禁 食 、 胃, 脉 补 液 、 t 、 止 血 等 药物 , 治愈 。 结论 : 生 以 给 洗 静 Vi K1 立 均 新 儿 出血症 发 病 原 因是 维 生素 K 缺 乏 , 用维 生 素 K 预 防 和 治 疗本 病 是 安 全有 效 的 方 法 。 【 键词 】 生 儿 ; 关 新 出血症 ; 生 素 K 维 新 生 儿 出血 症 是 由于 维 生 素 k及 其 依 赖 因 子 显 著 缺 乏 所 和水 果 , 以增 加 维 生素 K 的摄 入 量 , 证 胎 儿 的需 要 。 保 致 。新 生 儿 生 后 2 4天 凝 血 因 子 Ⅱ、 Ⅸ 、 ~ Ⅶ、 X处 于 低 水 平 , 3 4 有 肝胆 病 及 妊 娠 期 用 过 维 生 索 抑 制 剂 或 估 计 有 早 . 为生 理 性 缺 乏 , 些 因 子 统 称 为 维 生 素 k依 赖 因 子 。 因 为 它 产 可 能 的 孕妇 , 临产 前 要 注 射 维 生 素 K, 这 在 以提 高 胎 儿 肝 内维 们 合 成 必 需 有维 生 素 k参 加 , 新 生 儿 出 生 后 几 天 内 , 内不 生素 K 的贮 备量 。新 生 儿 出生 后 肌 注 维 生 素 K1 而 体 —2毫 克 , 也 能 自行 合成 维 生 素 k 以致 体 内原 有 的 凝 血 酶 原 代 谢 消 耗 后 , 有 同样 的 效果 。 , 3 5 做 到早 期 喂 养 。 出 生 后 1 2小 时 喂 糖 水 ,— 6小 . — 4 不 能 随 即 补充 而 使 凝 血 因 子 下 降 。一 般 多 在 生 后 2 4 发 — 天 病 。新 生儿 出血 症 多 数 病 例 为 胃肠 道 出血 , 现 为 吐 血 或 咖 时开 始 喂母 乳 ; 产 儿 出 生 后 4 时试 喂糖 水 , 吮 吸 吞 咽 能 表 早 小 若 啡 样 物 , 便 带 血 或 黑 便 , 次 是 皮 肤 、 部 出 血 。晚 发 型 出 力 好 , 可 直接 喂 母 乳 , 之 有 利 于 维生 素 K 的合 成 。 大 其 脐 就 使 血 症 表 现为 惊 厥 , 发 型 、 典 型 一 般 病 情 较 轻 , 发 型 重 者 早 经 晚 3 6 对 初 生 , 其 是 早 产 或 母 体 缺 乏 维 生 素 K 的婴 儿 , . 尤 可 引起 休 克 甚 至 死 亡 。 在 生 后 一周 内要 特 别 注 意 观 察 其 精 神 、 志 、 色 、 吐 物 和 神 面 呕 1 临 床 资 料 大便性质、 次数 、 色 和 量 , 颜 以及 身 体 的 其 他 部 位 有 无 出血 倾 11 一 般 资 料 : 院 新 生 儿 室 2 0 ~ 20 . 我 0 6 0 9年 收住 新 生 向 。 同时 少 惊动 患 儿 , 持 安 静 , 保 以减 少 出 血 。 儿 出血 症 共 3 2例 。其 中男 2 例 , 1 例 , 月 儿 2 例 , 产 4 护 理 O 女 2 足 7 早 儿 5 , 为母乳喂养 。 例 均 4 1 消 化 道 出血 时 应 禁 食 , 轻 对 胃黏 膜 的刺 激 , 呕 . 减 待 1 2 临 床 表 现 : 组 患 儿 主 要 表 现 为 吐 血 或 咖 啡 样 物 , 吐控 制 后 尽早 喂奶 。根据 呕 吐情 况 决 定 禁 食 时 间 禁 食 期 间 . 本 (0例 , 6 )大 便 带 血 或 黑便 ,7例 , 2 ) 脐 部 出 血 应 密切 观 察 患儿 的一 般反 应 , 括 哭声 动 作 反 应 , 食 反 射 程 2 占 3 , ( 占 2 , 包 觅 度 等 。同 时进 行 血 糖 监测 , 防止 低 血 糖 。 以 ( 例 , 9 ) 颅 内 出血 ( 3 占 , 2例 , 6 ) 占 。 1 3 治疗 方 法 : 部病 例 人 院 时 即肌 注 维 生 素 K1 5mg . 全 , 4 2 洗 胃 : 医 嘱用 1 碳 酸氢 钠 液 或 生理 盐 水 洗 胃, . 按 清 每 日 1次 , 3 。 出血严 重 时可 给 予 立 止 血 , 并 贫血 者 输 除 肠 道 内 的剩 余 物 。 共 天 合 新 鲜 血 1  ̄ 2 / g 根 据 伴 随 症 状 对 症 给 予 吸 氧 、 惊 、 0 0mlk , 止 纠 4 3 体 位 : 应 取 头 高 脚 低 斜 坡 右 侧 卧位 , 吐时 可 暂 . 均 呕 正 贫 血 等治 疗 , 时保 证 热 量 的供 应 。 同 给 俯 卧 , 朝下 轻 拍 背 , 于 呕 吐 物 流 出 , 后 侧 卧 , 止 吸人 脸 利 吐 防 14 结果 :2例 患儿 均 治 愈 出 院 。 . 3 性肺炎。 2 讨 论 4 4 耐 心 喂 奶 , 吮 猛 的 婴 儿 在 喂 奶 时 要 吸 吸停 停 , . 吸 奶 本组 3 2例中发病 年龄 都在 生后 2 时 ~2个月 内, 4小 均为 纯 汁 要适 宜 , 姿势 要 正 确 , 儿 应 取 斜 坡 式 卧 位 , 奶 后 应 将 患 婴 喂 母乳 喂养 , 而且 有 些患 儿 出 生时 未 肌 注维 生 素 K1 。母乳 喂养 儿 儿 竖起 轻 轻 拍 背 , 胃内空 气 逸 出 , 吃奶 后少 翻 动 头 、 背 , 让 在 颈 发生 维生素 K缺乏 性 出血 的机 会是 牛奶 喂养 者 的 1 ̄ 2 5 0倍 , 原 并 将头 抬 高 片刻 因是母 乳 中维生素 K含量 仅有 1 /l为牛乳 的 2 。母乳 喂 5 d, 5 4 5 呕 吐 后 及 时 清 除 口、 内 奶 汁 : 吐 物 可 用 棉 签 蘸 . 咽 呕 养儿 肠道 内主要 为乳酸杆 菌 , 合成 维 生素 K 少 , 内源 性维 生 素 出 或用 包 有 消毒 纱 布 的 手 帕 伸 入 口 内轻 轻 揩 净 , 用 导 管 接 致 或 K 产 生不 足[ , 1 如合 并有 腹 泻 或肝 胆疾 患 时 , 加 速 了晚发 型新 注射 器 抽 吸 , 作轻 柔 , ] 则 动 切忌 损 伤 黏 膜 , 呕 吐致 窒息 , 给 氧 若 可 生 儿 出血症 的发生 。因此 , 防 由于维生 素 K 缺乏 引起 的新生儿 气 吸人 , 预 紧急 情 况 时可 口对 口人 工 呼 吸 。 颅 内出血对 于减少 婴儿伤 残和死 亡率 具有重 要意 义 。 4 6 迅 速 建 立 静 脉 通 路 : 格 控 制 滴 速 , 医 嘱 准 确 及 . 严 遵 3 预 防 时地 用 药 , 以保 证 营养 的 供 给 和 纠正 水 电解 质 紊 乱 。 3 1 在 出生 时 肌注 维 生素 K ,m , . 1 l g 或孕 妇 产 前 每 1给 维 3 4 7 呕 吐 后皮 肤 清 洁护 理 : 温 热 水将 口角 、 下 、 . 用 颈 耳后 生 素 k2 ~4毫克 口服 , 服 1 , 分 娩 前 数 小 时注 射 维 生 素 奶 汁用 消 毒 毛 巾清 洗 干 净 , 生 儿 皮 肤 柔 嫩 , 质 层 薄 , 肤 连 周 或 新 角 皮 k 均 可预 防本 病 的 发生 。但 2 , 0世 纪 9 O年 代 , 学 者 曾认 为 肌 障壁 功 能差 , 有 口水 、 汁 均能 引起 发 红 、 奶 溃烂 , 内衣 和 包 被 应柔 注 维 生素 K 1可能 增 加 白 血病 和癌 症 的几 率 , 张 口服 维 生 素 软 , 应 随 时更 换 , 时应 注 意 保 暖 ] 主 并 同 。 4 8 做好 婴 儿 家 长 的 心理 护 理 和 健 康 教 育 , 知患 儿 家 . 告 K ~2m , 经 多年 对 照观 察证 实 , 生 素 K 无 论 肌 注或 口 11 g后 维 1 服 均未 增 加癌 症发 病 率 , 口服 维 生 素 K1 有 引起 晚 发 维 生 长 用 维 生素 K 预 防 和 治疗 本 病 是 安 全 有 效 的 方 法 , 而 却 耐心 讲 解 素 K出 血者 , 因此 , 目前 仍 主 张 以 肌 注 为 妥 口 。对 于 有 高 危 因 新 生儿 的特 点 , 长 发 育知 识 , ] 生 喂养 方 法 , 其 了解 育 儿 知识 , 使 素 的新 生儿 在 出 院 前 或 满 月 时 再 肌 注 1 维 生 素 K1喂 奶 母 掌 握 婴儿 常 规 护理 方 法 , 婴 儿 的 健 康 成 长具 有 重 要意 义 。 次 , 对 亲 每周 服 维生 素 K 0 克 2 , 2毫 次 以减少 晚 发 型新 生 儿 出血 症 的 参 考 文献 发生 。 [] 刘 文 臣, 1 白薇 . 孕妇 口服 维 生 素 K 预 防 新 生 儿 出血 症 的 3 2 孕 期 服 用 干 扰维 生 素 K 代谢 的药 物 者 , 在妊 娠 最 . 应 临 床观 察 . 国 当代 儿 科 杂 志 ,04 6 6 :2 —54 中 2 0 ,() 5 3 2 后 3 月 期 间 及分 娩前 各 肌 注 1 , 个 次 维生 素 KI ] mg纯 母 乳 ,O , [ ] 胡 亚 美 , 载 芳. 福 棠 实 用 儿 科 学. 7版. 京 : 民 2 江 诸 第 北 人 喂养 者 , 亲应 口服 维 生 索 K1 2 m / , 周 2 , 母 ,0 g 次 每 次 所有 新生 卫 生 出版 社 , 0 2 4 0 8 2 0 , 8 —4 2 儿 出生 后 应 立 即 给予 维 生 素 K1 0 5 l , . 一 mg肌 注 1次 , 以预 防 [] 樊 绍 勇. 3 极低 体 重 儿 临床 应 注 意 的 几 个 问题 . 国实 用 中 晚发 性 维 生 素 K1缺 乏 , 产 儿 、 肝 胆 疾 病 、 性 腹泻 、 期�
12例新生儿出血症的观察和护理

1 . 1 一般资料
l 2例患儿 中男性 7例 ,女性 5例 。发病 时
间最短 的为生后 2天 。分娩史 :胎头 吸引 3例 ,自然 分娩 9
例 ;8例为足 月产 ,4例为早产儿 。喂养 :4例母乳 喂养 ,5
2 . 5 . 1 熟练护理技术操作 ,减少损 伤
敷料 。
2 . 1 体位
呕 吐频 繁时应取头低右 侧卧位 ,以利呕 吐物吐
出 ,避免将呕吐物及 口腔分 泌物 吸入 呼吸 道造成 窒息 … 和 吸人性肺炎 。呕吐停 止后 取头 高脚低 、右侧 卧机体 抵抗力低 易受病
原微生物 的侵 袭 ,因此应 注 意与 感染 性 疾病 患 儿 的隔 离 , 并注意 医护人员手 的清 洁 ,防止交叉感 染。
例 患儿的凝血时 间较 正常新 生儿明显延长 。 2 护理体 会
2 . 5 . 2 做好眼 睛、 口腔 、脐 部和皮肤 的护 理
每 日用生
理盐水擦洗两眼 ,并涂抗生素 眼膏。 口腔 内涂一次龙 胆紫 , 以防继发感染 。皮 肤 护理应 注意 预防褥 疮 和红臀 ,大 小便 后及时更换尿 布 ,并 清洗会 阴部 。脐 带未 落者 注意观 察有 无渗 出、感染 ,有脓 性分 泌物 时应涂 以龙 胆紫并 及时 更换
1 2例 新 生儿 出血 症 的观 察 和 护理
刘 宏
山东省 成武县成武工业园区医院 ,山东 成武 2 7 4 2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血症的护理措施 。方法 :收集分析 l 2例患儿 进行 的防治护理 、加 强观察 、急 救与护 理的临床 资料。
结果 :1 2例有 8例治愈 , 3例 自动出院 ,1 例死亡 。结论:精 心的护理 、熟练 的急救技术可 降低新生儿 出血的死亡率 ,增加存活机会。
新生儿出血症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出血症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新生儿出血症症状,尤其是新生儿出血症的早期症状,新生儿出血症有什么表现?得了新生儿出血症会怎样?以及新生儿出血症有哪些并发病症,新生儿出血症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新生儿出血症常见症状:瘀斑、颅内出血、呕血、腹腔出血、胃肠道出血*一、症状一、症状主要特点是患儿突然发生出血,而其他情况都很正常,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病,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正常,血液中没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注射维生素K1后,可在几小时内出血可很快停止。
根据发病日龄及合并症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
1、早发性出血少数患婴于娩出过程或出生后24h内发生出血,多与孕母用药有关,如抗凝药(双香豆素)、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等,这些药物可干扰胎儿维生素K的功能。
出血程度轻重不一,出血部位不同,从轻微的皮肤出血、脐残端渗血至大量胃肠道出血及致命性颅内、胸腔或腹腔出血等。
2、典型的新生儿出血症生后2~7天发病,多数于第2天或第3天发病,早产儿可迟至2周。
多见于母乳喂养儿,出血程度轻重不等,般为少量或中量出血,但有些轻度出血可为严重致命出血(如颅内出血)的前驱症状,少数病例可发生消化道或脐端大出血导致休克。
出血部位以胃肠道(便血和呕血)最常见,其他有脐带残端、皮肤出血以受压处最多见,受压处呈大片瘀斑,甚至发展成血肿、穿刺部位长时间渗血、鼻出血、肺出血、帽状腱膜下、颅内出血、注射部位或手术伤口的渗血,尿血、阴道出血等偶可见到。
二、诊断健康新生儿生后2~5天发生自然出血现象,血小板和出血时间正常,可考虑本病,若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或轻度延长,但出血时间正常,则可确诊。
注射维生素K1或新鲜血浆等治疗有效,可为辅助诊断。
*以上是对于新生儿出血症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新生儿出血症并发症,新生儿出血症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新生儿出血症常见并发症:鼻出血、贫血*一、并发病症颅内出血、肺出血、出血性贫血或后遗脑积水。
新生儿脑出血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生儿脑出血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新生儿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通常发生在出生后的头几天或几周内。
这种情况往往会给新生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可能导致长期的神经系统损伤。
因此,准确评估新生儿脑出血的程度和严重性非常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详细探讨新生儿脑出血的分级标准,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
我们将介绍新生儿脑出血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当前常用的分级标准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新生儿脑出血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评估和治疗这一疾病。
愿本文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会简要概述新生儿脑出血的背景和意义,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关注。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新生儿脑出血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以便读者对这一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新生儿脑出血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探讨新生儿脑出血分级标准的重要性,并介绍目前常用的分级标准。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对新生儿脑出血治疗和研究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讨论,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新生儿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脑出血分级标准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常用的分级标准以及其优缺点,并展望未来新生儿脑出血分级标准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评估新生儿脑出血的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预后,并最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的内容2.正文2.1 新生儿脑出血的定义新生儿脑出血是指在出生后的前28天内出现的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内的出血现象。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诊断步骤
一、排除假性呕血和/或便血 二、排除全身性出凝血障碍疾病
三、对出血进行初步定位:临床上根据呕血、便血的颜
色进行初步定位:
量少,呕咖啡色
血
呕血为主
量多,呕鲜血
或暗红色血
上消化道出血
量少,柏油便>3ml
黑便
量多,停留时间短 -鲜红暗红
黑便的形成
细菌、酶
Hb的铁
硫化铁
肠内硫化物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壁缺血缺氧或 肠粘膜损伤而发生的肠粘膜缺血性坏死。 1)病因:早产儿(WT<1500g)多发 1. 各种原因致肠壁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 2. 喂养因素如奶方过浓,渗透压过高 3. 细菌感染 2)临床:腹胀、呕吐、腹泻、便血
便血特点——病程1~2天或数天后 才出现,可呈鲜血、果酱样或便中 带血或仅有潜血(+)
现。
3. 与新生儿自身出血鉴别 Apt试验(碱变试验)
方法:取呕吐物或血便1ml,加水5ml混均后,在离心 机上以2000转/分的速度离心2分钟后取上清液5ml, 加1%NaOH溶液1ml,混合后静置2分钟,观察上 清
液。 结果:新生儿自身出血——不变色
咽下母血 ——黄棕色
二、应激性溃疡:
引起应激性溃疡的诱因:
出血量的估计: 出现黑便 50-100ml/天 少量——无呕血及肉眼血便,胃液或大便潜血
(+)——出血量>5-10ml 中量——间歇或持续呕血/肉眼血便,不伴循环
障碍 大量——一次出血>200ml,短期内呕出或排出
大量鲜红或暗红色血+循环衰竭,临床 出现休克症状,或者24小时内丧失循 环血量的20-25%
当失血量占血容量的百分数:
新生儿出血症的研究进展

究表明,K R V O C并 非 单一 蛋 白, 为一 复 合 体 , 中亚 单 位 而 其
V O C 激活 V O C复合体 , Vt K R 1 K R 是 iK依赖性凝血因子生成过 程 中的限速酶 ; 研究证实 V O C K R 1基因某些位点存在明显多 态性 , 多态 性可 以解 释头孢 菌素类药物 引起 的 Vt 其 i K依 赖性 凝 血因子缺乏症的个 体差 异性 。实 验证 明这种 状态 完全改 善
1 5 Vt . iK的作用机理
Vt , 叶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广 泛存 在于绿 色植 iK ( ,
物中, 是食物 中 V i iK的重要来源 ; iK 主要 由肠道细菌合成 。 Vi : V t K 为脂溶性 ,i K 、 4 为人工 合成 的水溶性 维生素 。 iK 、 Vi K 均
新生儿 出血症 ( D 是 因维生素 K( iK) H N) Vt 依赖 凝血 因子
(1、 、 、 显 著 缺 乏 所 引 起 的 出 血 性 疾 病 , 在 生 后 I Ⅶ Ⅸ X) 多 2— 4d发病 , 以消化道 出血最为常见 ” 。 自 19 J 8 4年 Tw sn o ne d 首次报道 以来 , 发病率一度很 高 , 2 至 0世 纪 6 O年代 , 由于对新 生儿出生后常规 注射 Vt 其发病率有所下 降 。HD iK , N常与其 他 疾病并发或继发 于其他疾病而受到忽视 , 因此提高对 本病 的 认识, 早期 预防 、 期诊 断 、 早 合理 治疗 , 而提 高新 生儿 出血症 从 的治愈率 、 降低 病死率 、 少后遗症的发生 。 减
侧链 的头孢菌素可抑制 Vt iK环 氧化 物还 原酶 ( K R , V O C) 阻断
Vt i K循环 , 肝 脏 的 微 粒 体 羧 化 酶 有 影 响 , 碍 谷 氨 酸 的 对 阻
新生儿出血症病人的护理课件

总结与展望
推广健康教育
加强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普及,提高家长的健康 意识。
通过健康教育,减少新生儿出血症的风险,促进 家庭健康。
谢谢观看
此病症常见于早产儿或有凝血障碍的婴儿。
新生儿出血症的定义及成因
出血症的主要成因
新生儿出血症主要由维生素K缺乏、肝脏功能不 全及遗传性凝血障碍引起。
不足的维生素K会导致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从 而引发出血。
新生儿出血症的定义及成因
常见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出血症的表现可包括皮肤淤血、鼻出血、 口腔出血等。
新生儿出血症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新生儿出血症的定义及成因 2. 新生儿出血症的评估与监测 3. 新生儿出血症的护理措施 4. 新生儿出血症的家长教育 5. 总结与展望
新生儿出血症的定义及成因
新生儿出血症的定义及成因 什么是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是指在出生后不久,新生儿体内出 现异常出血现象。
新生儿出血症的护理措施 出血处理
对于出血的部位,需采取适当的压迫止血措施。
如出血严重,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新生儿出血症的护理措施 维生素K补充
根据医嘱,给予新生儿适量的维生素K补充,以 预防出血风险。
维生素K的使用应遵循医院的相关规范与指南。
新生儿出血症的家长教育
新生儿出血症的家长教育 家庭护理知识
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成长。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护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率,提 高生存率。
专业的护理团队在新生儿的健康管理中起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
总结与展望
未来的研究方向
需加强对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研究与护理实践的 探索。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护理查房ppt课件•出血性疾病概述目录•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特点•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护理•护理查房实践与案例分析•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01出血性疾病概述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类疾病。
定义根据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和获得性出血性疾病。
分类定义与分类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通常由基因突变导致,如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遗传因素临床表现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关节积血、肌肉血肿等。
诊断方法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如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查等)进行诊断。
临床表现与诊断02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特点发病率与流行病学发病率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较高,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因地区和种族而异,一些地区的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特点临床表现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内脏等部位的出血,严重时可出现贫血、休克等症状。
特点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特点是病情重、进展快,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不同病因的出血性疾病可能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查等。
鉴别诊断新生儿出血性疾病需要与其他导致出血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等,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03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护理新生儿需要一个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要适宜,避免噪音和刺激。
保持适宜的环境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保证新生儿的营养需求。
注意观察喂养后是否有溢乳、呕吐等症状。
喂养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红臀等皮肤问题。
皮肤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morrhag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精品PPT
内容要点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精品PPT
定义
新生儿出血症是一种因维生素K缺乏而导 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因 子)活性降低所致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生后 2~5 天出现自发性渗 血,以胃肠出血为多见。
精品PPT
病因
Ⅱ、Ⅶ、Ⅸ、Ⅹ等凝血因子主要在肝脏 微粒体内合成,必须维生素K参与。
本病病因要有: 肝脏储存量低 维生素K的合成受影响少 摄入不足 吸收少
精品PPT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因子)活性降低
VitK1以预防晚发型VitKl缺乏。
精品PPT
精品PPT
出血
精品PPT
临床表现
早发型:于出生后24小时内发病 经典型:多数于生后第2~3天发病,早产
儿可迟至2周 晚发型:见于生后1个月后发病,最常见
为颅内出血
精品PPT
实验室检查
1,凝血功能检测: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
部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凝血酶时间、出血时间、 血小板/血块退
精品PPT
治疗
静脉注射维生素K11-2mg/kg,可迅速改善出 血,出血量多可输新鲜血或冰冻血浆10~ 2Oml/kg
一般治疗:暂禁食,静脉补充营养;纠正贫 血
精品PPT
预防
纯母乳喂养者,母亲应口服VitK1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给予VitK11mg 肌注 正常新生儿应在生后1个月、2个月时肌注
缩实验和纤维蛋白原正常
精品PPT
实验室检查
2,活性Ⅱ因子与Ⅱ因子总量比:
两者比值小于1;
3,PIVKA-Ⅱ测定
4,维生素K测定
精品PPT
诊断
高危病史 发病时间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维生素K治疗有效有助于本病诊断
精品PPT
鉴别诊断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凝血机制正常,洗
胃后呕吐停止;Apt试验阳性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