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器官超声
探讨浅表器官疾病超声诊断价值

探讨浅表器官疾病超声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浅表器官疾病利用超声诊断的价值。
方法:就临床上常见浅表疾病采用超声进行诊断。
结果: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可针对浅表较小的器官及其疾患。
结论:临床运用中将浅表器官超声诊断与一般高频超声及新技术配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的精确性。
关键词:浅表器官;超声诊断;疾病临床上浅表器官超声诊断与腹部超声诊断及心血管超声诊断、妇产科超声诊断一起,大致涵盖超声医学在诊断领域的应用范围。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作为一种只针对浅表较小的器官及其疾患。
1浅表器官疾病超声检查过程临床上常用的超声为机械环阵式探头,探头前方有一水囊,聚焦点表浅,穿透深度为2.0cm,扫查范围为1.5cm~2.5cm,轴向分辨率80um,横向分辨率20um,因分辨率较高,减少了浅表伪像。
1.1确定病灶性质:病灶的性质需要利用超声技术进行确定,因浅表部的某些小囊肿体积小,部位表浅与低回声(极低回声区)采用常规的检测方法不可确定病症,临床上要对囊实性病灶做出鉴别,可通过超声提高分辨率,要对囊实性病灶作出判别,如对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及附睾囊肿通过超声探头辨别其性质。
不同病灶产生的检查现象是不一致的,皮肤局限性隆起的低回声区为黑色素瘤临床检查表现,其浅表及深部界限一般尚清楚,有时两侧边界不清,经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其内部及其深部可见较多的短线状血流。
1.2界定病灶边界:肿块的边界、包膜在超声检测下可进行清晰辨认,如恶性肿瘤的细毛刺、蟹足样、锯齿样边界及良性肿瘤的包膜样回声及囊肿壁回声在超声下非常清晰、明确。
于二维声像图上良恶性淋巴结有一定特征,良性淋巴结呈现椭圆形,长短径比>2,其低回声的皮质区与强回声的髓质区分界清晰,皮质与髓质之比<2;而恶性淋巴结则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长短径比<2,中央变细、变小或消失。
2浅表器官疾病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2.1利用超声可提高浅表器官病变中微小钙化灶检出:经研究发现钙化颗粒小,为乳腺癌钙化的特征直径10~500μm,一般不超过1mm。
浅表小器官超声诊断规范

浅表、小器官超声诊断规范第一节甲状腺甲状腺位于颈前区,呈蝴蝶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部分有椎叶。
甲状腺的动脉有甲状腺上动脉和下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来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甲状腺下动脉发自手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从下级的背侧进入。
甲状腺动脉的血流频谱,最大流速15-45cm/s,甲状腺的动脉是低阻力动脉,阻力指数在0.5到0.6。
甲状腺主要产生甲状腺激素T3和T4甲状腺激素(T3,、T4)。
T3、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胶体中;经蛋白水解酶作用释放入血,血液中T3占10%,T4占90%,T3生理作用较T4高4〜5倍.甲状腺激素影响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增高时表现为甲亢:代谢增强,消瘦、多汗、心率快;减低时表现为甲低:代谢降低,水积蓄,粘液水肿。
一、适应证1、甲状腺肿大或萎缩。
2、鉴别甲状腺囊性或实性结节。
3、鉴别单发或多发结节。
4、协作临床鉴别良性与恶性结节二、检查方法1、仪器选用7.5〜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2、患者准备一般采用仰卧位,肩下垫枕,头部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
个别病例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仰卧位不能得到满意的声象图时,可采用颈部侧向健侧探查。
或采用侧卧位,躯体侧向健侧,可分别探测左、右甲状腺组织及其病变部位。
如检查颈侧方淋巴结时,头可偏向对侧,也可采取左侧或右侧卧位。
3、操作方法颈部两侧纵向扫查:显示甲状腺完整的上、下极,为最大长径,横向扫查:应从上至下逐渐移行,在甲状腺外侧缘显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横断面水平内侧为气管处测量甲状腺的左右径和前后径。
于正中横扫探查峡部。
正常参考值上下径40-55mm,横径20-25mm,前后径10-15mm,峡部的前后径<4mm。
4、扫查切面与测量1右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2右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右叶横径。
3峡部横切面(包括左、右叶)测量峡部前后径。
4左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5左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左叶横径。
不同年龄段浅表器官和血管的超声表现与护理

护理建议
学龄期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保 健意识,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口腔、皮肤、手等部位的清 洁。
注意事项
学龄期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 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
性疾病。
青少年期
超声表现
青少年期,浅表器官和血管的超声表现为血流速 度逐渐加快,血管壁弹性较好。
护理建议
青少年期应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作息 规律,避免熬夜和不良嗜好。
血管性疾病
总结词
血管性疾病的超声表现为血管狭窄、扩 张或血流异常。
VS
详细描述
血管性疾病会导致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 超声表现为血管狭窄、扩张或血流异常。 常见的血管性疾病有动脉粥样硬化、静脉 血栓等。对于血管性疾病的护理,需要控 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同时注意避免 久坐久站和过度劳累。
肿瘤性疾病
总结词
肿瘤性疾病的超声表现为局部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血流信号异常。
详细描述
肿瘤的生长会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超声表现为局部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和血流信号异常。根据肿 瘤的性质和部位,超声图像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对于肿瘤性疾病的护理,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 时进行手术切除或放化疗等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动脉瘤 由于动脉壁薄弱或长期血流冲击,动脉局部扩张形成瘤样 突起。超声表现为动脉管腔内局限性膨大,呈梭形或囊状。
血栓形成 动脉内血流缓慢或血液高凝状态下,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在 动脉内形成凝块。超声表现为动脉管腔内低回声或中回声 阻塞。
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内血流缓慢或血液高凝状态 下,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在静脉内 形成凝块。超声表现为静、形态、皮质髓质结构、血 流情况等,对于判断淋巴结炎、淋巴瘤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超声检查还可以用于监测淋巴结疾病的疗效和预后。
第十六章浅表器官超声诊断

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体标本
超声表现
大小:
不同程度弥漫性肿大,可达正常甲状腺3~5倍至10倍以上。中 早期一般呈对称性均匀性肿大,至晚期两侧叶常不对称。
边缘:
中早期表面光滑,形态饱满,随 着疾病的进展,表 面变的毛糙、凹凸 不平。
中早期 晚期
超声表现
内部回声: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内部回声与其分期有关。中早期内部回声可类似 正常;随着疾病的进展,实质回声变得很不均匀,从少量散在性边界模 糊的细小低回声区,到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结节。 分布于一侧叶或峡部,也可以两侧叶、峡部 均有分布。 外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无包膜,也可 以有不完整包膜,甚至可包膜完整。 边界清晰或欠清晰,绝大多数无晕环回声。 结节内部呈高回声、等回声或低回声都有可 能,分布一般不均匀。部分结节可发生内部出血、 液化、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等,表现出相应的声像 图特征。
(二)甲状腺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甲状腺一般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气管的前方,喉的两侧, 平第5、6、7颈椎。
甲状腺的深面(内侧面)依 次有:
•
骨
甲状软骨、环状软
气管 咽下缩肌 食管 甲状腺上、下动脉 喉返神经 ……
• • • • • •
(二)甲状腺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甲状腺一般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气管的前方,喉的两侧, 平第5、6、7颈椎。
甲 状 腺 实 质 的 检 查
灰阶:观察甲状腺实质的形态、内部回 声、包膜情况等,测量甲状腺大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模式:观 察甲状腺的内部血流分布。
脉冲多普勒超声(PW):一般情况下 不需要作;但是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者, 检测甲状腺上、下动脉的血流参数,比如收 缩期最大血流峰速度(PSV)、阻力指数 (RI)等。
浅表器官和血管超声

04
超声新技术在浅表器官和血管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高频超声是指频率较高的超声波,通常用 于获取更精细的图像和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
高频超声能够更好地显示浅表器官和血管 的细微结构,如皮肤、肌肉、神经等,有 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应用领域
技术优势
高频超声在皮肤科、眼科、口腔科等领域 广泛应用,用于诊断皮肤肿瘤、白内障、 龋齿等疾病。
浅表器官和血管超声
目录
• 浅表器官超声 • 血管超声 • 浅表器官和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 超声新技术在浅表器官和血管中的应用 • 浅表器官和血管超声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
方向
01
浅表器官超声
皮肤超声
皮肤超声用于评估皮肤病变,如皮下 结节、脂肪瘤、血管瘤等。它可以清 晰地显示皮肤层次结构,发现皮下异 常回声和血流信号。
非肿瘤性疾病的超声诊断
甲状腺炎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甲状腺的形态 和回声变化,结合临床症状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甲状腺炎
的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血管壁的形态 和血流情况,评估动脉粥样硬化 的程度,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
诊断。
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血管内血栓的 位置、大小和血流情况,有助于
尽管超声技术不断进步,但对于微小病变 的识别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在血流
速度较低或血管结构复杂的情况下。
操作者依赖性
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与操作者的技能和 经验密切相关,不同医生之间的检查结果 可能存在差异。
伪影干扰
由于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可能会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如气体、骨骼等,导致图像 中出现伪影,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

整理课件
29
睾丸肿瘤-精原细胞瘤
整理课件
30
四、眼球超声检查
(一)眼球正常超声图像 最前面是边界模糊的眼睑回声,其后是弧形细带 状的角膜回声,其深层可见椭圆形晶状体的后囊 呈一字弧形光带,玻璃体为圆形无回声区,球壁 是一凹面向上、清晰光滑弧形光带。
➢ CDFI:腺瘤周边的声晕处可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呈环状分 布,最窄处可见花色高速血流,内部乳头上可见少量血流分布。频谱 多普勒为腺瘤周边可测及动脉的高速血流信号和静脉频谱。
整理课件
9
甲状腺腺瘤
整理课件
10
5.甲状腺腺癌(Thyroid Adenocarcinoma):
➢ 癌肿侧甲状腺增大,形态失常,肿块形态不规则,以单发 性为多见,多无包膜光带和晕环,多数以实质不均质低回 声为主,如内部回声呈均质低回声且边界清楚时应考虑为 髓样癌,而底部回声明显减低或消失者则多件于滤泡状腺 癌。蟹足样侵润是其向周围组织侵润的特征。
➢ 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 光滑的包膜;
➢ 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呈弱光点;后部回声多数增 强,如有钙化,钙化点后方可出现声影。
整理课件
18
乳腺纤维腺瘤
整理课件
19
3.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
➢ 癌瘤处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 齿状或蟹足状,界限不清;
整理课件
39
复习思考题
➢ 视网膜脱离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 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 ➢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鉴别?
整理课件
40
谢
谢!
制作: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超声科 郭燕丽 2007年7月
浅表器官多普勒超声你了解多少

浅表器官多普勒超声你了解多少在医学领域的科技进步时,多普勒超声技术无疑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从心脏病到妇科问题、从血管疾病到甲状腺健康等各个领域。
然而,在我们深入探讨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之前,让我们首先想象一下,在没有这一神奇技术之前,医生们是如何在测量心脏血流、检查血管病变或评估甲状腺功能方面进行诊断的。
传统的方法可能需要更多的侵入性检查,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风险。
而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安全而高效的医学影像工具,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一现实。
了解浅表器官多普勒超声的原理、应用和优势,以揭示这一技术对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1、浅表器官多普勒超声的原理浅表器官多普勒超声的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这是一种物理现象,描述了当声波与运动物体相互作用时,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多普勒超声中,高频的超声波被发送到人体组织中,这些声波反射回来并被接收器捕获。
当声波与血液或组织中的运动物体(如红血球)相互作用时,声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如果这些物体远离超声探头,声波的频率将减小,称为红移;如果物体朝向超声探头移动,声波的频率将增加,称为蓝移。
通过测量这些频率变化,多普勒超声可以计算出血流速度和方向,从而提供了对浅表器官血流情况的详细信息。
这一原理使多普勒超声成为了一种非侵入性、安全且实时性强的工具,用于评估浅表器官的血流状况,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各种疾病,如心脏病、血管疾病和甲状腺问题。
多普勒超声的原理为医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改善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多普勒超声的优势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其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以下是多普勒超声的主要优势:①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不需要手术或注射造影剂,因此患者无需承受剧痛或风险较大的医疗干预。
这使得多普勒超声特别适合用于儿童、孕妇和敏感患者的诊断。
②多普勒超声非常安全,因为它不使用放射线或离子化辐射,不会对患者产生辐射危害。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

02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
总结词
常规超声诊断是浅表器官超声诊断中最常用的技术,通过高 频探头获取器官的二维图像,显示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详细描述
常规超声诊断通常采用高频探头(5-15 MHz),能够清晰 显示浅表器官的形态、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通过对二维图像的观察,医生可以对器官的异常进行初步 判断,如肿瘤、炎症、囊肿等。
04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病例分析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总结词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是通过高频超声探头检查甲状腺组织,发现异常肿物或团块,进而评估结节的良恶性。
详细描述
甲状腺超声检查可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根据超声特征,如低回声、钙化 、纵横比大于1等,可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如有可疑恶性征象,需进一步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确诊。
睾丸疾病的诊断
总结词
睾丸疾病的超声诊断是通过高频超声探 头检查睾丸组织,发现异常病变,进而 评估病变的性质。
VS
详细描述
睾丸超声检查可发现睾丸的大小、形态、 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根据超声特征,如 睾丸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血流丰富等 ,可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如有可疑恶性 征象,需进一步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确诊。
淋巴结肿大的诊断
总结词
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是通过高频超声探头 检查淋巴结组织,发现异常肿大淋巴结,进 而评估淋巴结的性质。
详细描述
淋巴结超声检查可发现淋巴结的大小、形态 、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根据超声特 征,如淋巴结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血流 丰富等,可初步判断淋巴结的性质。如有可 疑恶性征象,需进一步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确 诊。
特点
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实时动态 、可重复检查等优点,能够清晰显示 浅表器官的形态、结构、血流等信息 ,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超声检查
检查前患者准备:充分暴露 受检部位
检查体位
仰卧位 侧卧位 其他体位
4
乳腺超声检查方法(手法)
5
乳腺解剖和正常超声图像
•腺叶(lobe), 12-15个/15-20 (解剖书) •腺叶(导管系统):树枝状, 主导管 分支导管
终末导管小叶单元 (TDLU),每个腺叶有2040TDLU; •TDLU:乳腺的基本功能和解 剖单位,分泌乳汁
圆形
14
A(、肿二块):包方块位
2.方位(选择一项) □ 平行: 肿块长轴与皮肤平
行(横径大于纵径或水平 位)
□ 非平行: 肿块长轴与皮
肤不平行(纵径大于横径 或垂直位,包括圆形)
15
A、肿块:边缘
3、边缘(选择一项) □ 光整:明确或清晰的边缘,肿块与周边组织形成鲜明的
区分。
□ 不光整:肿块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
边缘不光整
•模糊 •成角 •细分叶 •毛刺
18
边缘不光整(高回声晕)
高回声晕的病理基础:乳腺癌细胞浸润周
围组织形成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
等。
19
A、肿块:回声类型
4、回声类型(选择一项) □ 无回声 □ 高回声 □ 囊实复合回声 □ 低回声 □ 等回声:与脂肪相当的 □不均匀回声
20
□ 无回声 □ 低回声 □ 等回声
于0.5mm,内无实性成分。
□ 复杂囊肿: 囊肿内含碎屑,常见特征是内部呈均匀低回声。也可具有液-
液或液-碎屑界面,并且随体位改变移动。
□ 皮肤表面或皮肤内肿物:这些肿块临床上很容易发现,包括皮脂腺囊
肿、表皮囊肿、疤痕疙瘩、痣、神经纤维瘤、副乳头。
32
D.特殊征象
□ 异物:包括用标记夹、线圈、导丝、导管套、硅胶,金属 或创伤导致的玻璃异物
低回声
回声类型无回声ຫໍສະໝຸດ 等回声21回声类型
选择一项 □ 高回声 □ 囊实复合回声 □不均匀回声
22
肿块:后方特征
后方特征(选择一项) □ 无改变 □ 增强 □ 声影(衰减,不包 括侧方衰减) □ 混合型
23
B、钙化
选择任何适用项 □ 肿块外钙化 □ 肿块内钙化 □ 导管内钙化
24
C、相关特征
C、相关特征(选择任何适用项) □ 结构扭曲: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肿块周围组织受
12
组织构成(仅用于筛查)
均匀背景回声
脂肪 纤维腺体
不均匀背景回声
由许多增强、减弱回声 区形成局限或者弥漫的 回声差异,可能降低超 声检查的敏感性。
13
A(、二肿块):包形块状
1.形状(选择一项)
椭圆形:椭圆或卵型(可以包括2
到3个起伏,即“浅分叶状”或大分叶。
类圆形:球形或圆形 不规则形: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椭
压,浸润破坏周围组织解剖层次,包含Cooper韧带 改变。 □ 导管改变:包括单支(导管扩张或多支导管扩张,树 枝状导管扩张,导管延伸至肿块或从肿块中伸出, 导管内肿块或碎屑。 □ 皮肤改变
增厚: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厚度>2mm) 回缩/不规则:皮肤表面凹陷、界限不清或回缩
25
C、相关特征
□水肿:周围组织回声增加;由低回声 线构成的网状特征
□血管改变:未见血流,肿物内有血流,肿
物周边有血流。
□弹性评估: 质软,中等,硬。
26
导管改变
□ 导管改变:异常的管径/分支
乳腺导管扩张的标准?
27
梭皮 形肤 细隆 胞突 肉性 瘤
乳 腺 癌 皮 肤 凹 陷
皮肤改变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皮 肤 增 厚
28
血管供应
(选择所有适合的) □ 未见血流 □ 肿块内部血流 □ 肿块边缘血流
6
终末导管小叶单元(TDLU)
TDLU( terminal ductal lobular unit,终末导管小叶单元): 由末梢导管、腺泡和小叶内间质组成,乳腺的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
乳腺正常声像图
1皮肤
1
2皮下脂肪 2
3腺体层 3
4乳腺后间隙
5胸壁
4
5
8
胸壁—肋骨和肋软骨
1
肋 软 2骨 骨 化
2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概述
患者准备 检查体位 仪器操作设置
预设置(preset):Breast,Thyroid, Eye,MSK,
Scrotum,Abdomen…
探头选择 仪器调节:增益(gain),时间增益补偿(TGC),深
度(depth),聚焦(focus),彩色多普勒(CDFI,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频谱多普勒(spectral Doppler)
□ 模糊:在边缘的任何部分,肿块与周围组织之间无清 晰分界。(边缘高回声晕)
□ 成角:边缘部分或全部形成锋利的角度,通常 形成锐角
□ 细分叶:肿块边缘形成齿轮状的起伏 □ 毛刺:从肿块边缘伸出的锐利的细线
16
边缘光整
边缘光整:肿块边缘 清晰、锐利,肿块和 周围组织间有明显的 分界表现。
图6
图7
17
浅表器官超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彭玉兰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概述
仪器和探头:高频 线阵探头
浅表器官概念
乳腺、甲状腺、眼、
颌面头颈软组织、 阴囊、四肢和体表 等。
分辨率 :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理论分辨率为半波长
f=10MHZ,С=1540m/s,λ=0.15mm 高频线阵探头:宽频带高频,中心频 率≥7.5MHZ
X (V1,1992)
图像术语
X (V4,2003), US/MRI(首次) (标准)
X (V5,2013), US/MRI(修订版)
B
评估分类 (标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彭玉兰
11
图像术语(BIRADS标准)
乳腺超声检查时,选择最适 宜主要病灶特征的术语进行 分类和描述。
图像术语的内容
背景 A肿物 B钙化 C相关特征 D特殊病例
29
弹性成像(应力应变式)
E成像提高判断良、恶性质
纤维腺瘤
罗葆明教授提供
浸润性导管癌
30
ELASTOGRAPHY 超声弹性成像
Soft
Hard
31
D.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指具有特殊诊断或表现的病例 (选择任何适用项)
□ 单纯囊肿:边界光整,椭圆形或圆形,内为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 □族状小囊肿: 族状微小无回声病灶,每个直径小于2-5mm,分隔厚度小
肋软骨
肋
3
骨
9
肿块定位和测量方法
B.象限定位法(用于较大肿块)
A.肿块定位:钟表定位法(常用)
C.肿块测量:最大径和两个短径
10
乳腺超声图像术语及评估分类
标准 ACR(美国放射学会)
BI-RADS(Breast Imaging
A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乳
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