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生物试题(全国各地15套)

2013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汇编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1.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2.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总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3.右图为第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于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4.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5.科学教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6.下图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示意图。
2013年四川高考生物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生物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诱导茎分化形成幼苗为有丝分裂,故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故D错误。
2答案:C解析: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故不能再进行分裂3答案:C解析:神经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故而可将肌肉看做突触后膜,因而刺激②,不能引起前膜所在神经元电位变化4答案:D解析:降低反应活化能实际上是催化剂的功能,D中水浴加热只是提高了分子的热运动,而与催化剂无关5答案:A解析: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与它是否为单倍体无关,只需要其细胞具有该生物体的全套遗传信息即可;B有丝后期着丝点断裂,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应为40条染色体;C由题可知该突变植株为杂合子,但是表现抗病,所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那么连续自交后,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无限趋近于50%;D决定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6答案:B解析: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A正确;B选项中须注意,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朝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之间,故B错误;C中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的有差异,故C正确;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叶螟被性外激素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过大量捕食褐飞虱维持种群数量,此时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故D正确7答案:D解析:成熟红细胞为动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其代谢产物生成,故A正确;网织红细胞虽然不具有细胞核,但为乳酸,在此过程中无CO2是幼红细胞时期合成的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仍然可能存在,故B正确;C选项中,幼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得到的,分化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故在这两个细胞内,基因执行情况不同,故C正确;D选项因为成熟红细胞已不具有细胞核与线粒体,故细胞内不可能在具有基因,也就没有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这一过程,故D错误。
近3年高考(四川卷)生物真题答案-与归纳总结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四川卷参考答案:1.D 2.C 3.C 4.D 5.A 6.B 7.D8.(11分)(1)叶绿体(1分)叶绿素a(1分)(2)C5(1分)[H]和A TP(2分)(3)光照强度(1分)光照强度增加与CO2供应不足对光合速率的正负影响相互抵消(或“CO2供应已充足且光照强度已达饱和点”)(2分)(4)增大气孔导度,提高水稻在强光下的光合速率(2分)强光(1分)9.(12分)(1)储能(1分)更少(1分)(2)氨基酸(1分)内质网、高尔基体(2分)血液(1分)细胞膜上的受体(1分)(3)①高(2分)不能正常产生瘦素(2分)②两只正常小鼠连体共生(1分)10.(12分)(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2分)淀粉(1分)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2分)(2)稀释涂布平板法(1分)涂布不均匀(2分)(3)工程酵母(1分)工程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产生CO2的速率更快(2分)(4)小(1分)11.(13分)(1)①X(1分)隐(1分)②2(1分)1/4(2分)(2)eeX b X b(1分)4(2分)2/3(2分)(3)乙(1分)5(2分)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四川卷参考答案:1.C 2.B 3.D 4.C 5.B30.(20分)Ⅰ.(7分)(1)CaCO3(1分)最下端(1分)(2)较大(1分) C3(1分) NADPH、ATP(1分)(3)缺失叶绿素a不能完成光能的转换(2分)Ⅱ.(13分)(1)载体蛋白(1分)氨基转换(1分)脱氧核苷酸(1分)(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分)①②③(2分)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2分)(3)原癌(1分)酶(1分)①④(2分)31.(22分)Ⅰ.(8分)(1)大豆(1分)捕食(1分)(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2分)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2分)(3)更大(1分)能量流动(1分)Ⅱ.(14分)(1)①aaX B X B(1分) 4(1分)②2﹕1(2分) 5/6(2分)(2)①常(1分) ttAAX b Y(2分)②8(2分) 1/5(1分)③2(1分) 4(1分)2011四川生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作菌种或科研材料;进入稳定期后,微生物仍会产生新细胞,这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活细胞数目保持相对稳定,因此C错。
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生物第Ⅰ卷(非选择题共42分)1.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CATP的合成与分解 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 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一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一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4.下列实验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A利用果腔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5.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放射性60Co 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可乘之机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
2013年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和答案汇总(下)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8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D.细胞骨架:蛋白质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3.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4.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5.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9.(16分)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物理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物理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1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1卷共7题,每题6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O分。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用220V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通过负载的电流图像如图所示,则A.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 9WB.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2D.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0.05sin(100πt+π/2)A3.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情形可知A.折射现象的出现说明光是纵波B.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C.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D.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4.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 58l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
该行星的温度在O o C到40o C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
“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
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B .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322倍 C .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36513倍 D .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5.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25s 时的波形图,已知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s 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A .a<x<bB .b <x <cC .c<x<dD .d<x <e6.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则A .甲、乙在t =0到t =l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 .乙在t =0到t =7s 之间的位移为零C .甲在t=0到t=4s 之间做往复运动D .甲、乙在t =6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7.如图所示,边长为L 、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线框内有半径为r 的圆形磁场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为B= kt (常量k>0)。
2013年高考生物真题四川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生物1.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C.ATP的合成与分解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3.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4.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5.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 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 .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 基因转录的RNA 。
2013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精校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新课标全国卷I一、选择题: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答案:D解析:A选项中tRNA只能携带特定的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tRNA携带,故A错误;B选项中,D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而不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细胞核内进行的是RNA的转录,故B错;C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上的相邻的三个碱基,mRNA的相邻的三个碱基是密码子,故C错;D选项中,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内含有部分DNA,可以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故D正确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答案:C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内DNA、染色体数目均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即联会,故A、B、D均错误,C正确。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答案:C答案:植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主要有:能量和载体数目。
A选项中不转运同矿质离子的载体数目不同,故速率不都相同,A错误;B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会降低细胞呼吸作用强度,导致供能不足,使得主动运输速率下降,故B错;C选项中主动运输需要的载体和能量只能由活细胞提供,故C正确;D叶肉细胞能够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答案:D解析:D选项中,加入药物b后,HIV病毒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