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能量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 催化化学反应D. 调节物质进出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核糖体B. 内质网C. 细胞核D. 细胞壁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4. 细胞周期中,细胞体积增大的阶段是: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5.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 基因突变B. 基因选择性表达C. 细胞形态的改变D. 细胞功能的改变6.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点?A. 程序性死亡B. 细胞核先于细胞质解体C. 细胞解体后被吞噬细胞清除D. 细胞解体过程不引起炎症反应7. 细胞癌变的原因是:A. 基因突变B. 细胞分裂C. 细胞分化D. 细胞凋亡8. 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A. 细胞间的黏着性增强B. 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C. 细胞体积增大D. 细胞代谢增强9. 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这属于:A. 形态分化B. 形态退化C. 形态癌变D. 形态变异10. 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这属于:A. 细胞分裂B. 细胞增殖C. 细胞再生D. 细胞分化答案:1. D2. D3. D4. A5. B6. B7. A8. B9. C 10.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蛋白质。
2.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________两个阶段。
3.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
4. 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5. 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________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答案:1. 磷脂2. M期3. 组织4. 基因5. 糖蛋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 简述细胞分化的特点。
答案:1. 细胞分裂的过程主要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生物必修二课后习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二课后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表现型一样的生物,基因型一定一样。
〔 ×〕2.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 ×〕3.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4.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5.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别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7.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8.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9.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46、23条。
〔×〕10.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一样的。
〔√〕11.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12.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13.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则,控制果蝇性状的所有基因应该平均分布在这8条染色体上。
〔×〕14.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一样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性状。
〔√〕15.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16.位于*或Y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连在一起传递,其相应的性状表现总会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
〔√〕17.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18.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19.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20.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21.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
〔×〕22.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周生物周测题目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2.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UUA、UUG、CUU、CUA、CUG,当模板链中编码亮氨酸的碱基GAC突变为AAC时,这种突变对该生物的影响是()A.一定是有害的 B.一定是有利的C.有害概率大于有利概率D.性状不发生改变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A.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B.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4.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5.依据基因重组概念的发展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部分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7.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改变导致生物性状改变③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减半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A.③④⑤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⑤8.下面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9.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生物必修2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2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A. 磷脂B. 蛋白质C. 核酸D. 胆固醇答案:C2.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哪个阶段?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答案:D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呼吸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乳酸D. 氧气答案:D4.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阶段是?A. 光反应B. 暗反应C. 光合作用全过程D. 光呼吸答案:A5. 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肾上腺素D. 消化酶答案:D6.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促进细胞内物质的合成B. 促进细胞外物质的吸收C. 促进细胞内物质的排出D. 促进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答案:D7.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的,细胞坏死是非程序性的B. 细胞凋亡是被动的,细胞坏死是主动的C. 细胞凋亡是快速的,细胞坏死是缓慢的D. 细胞凋亡是缓慢的,细胞坏死是快速的答案:A8. 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遵循的规律是什么?A. A-T, C-GB. A-G, C-TC. A-C, C-GD. A-G, T-C答案:A9. 基因突变是指什么?A. 基因数量的增加B. 基因位置的改变C. 基因序列的改变D. 基因功能的增强答案:C10. 下列哪种生物不属于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细菌C. 藻类D. 原生动物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是由于膜上________的存在。
答案:磷脂2.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________期。
答案:间3.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________。
答案:叶绿体4. 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________。
答案:ATP5. 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控制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
生物必修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生物必修二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点?A. 有序性B. 可逆性B. 程序性D. 自我毁灭性3.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什么?A. 细胞形态的改变B. 细胞功能的改变C. 基因表达的改变D. 细胞大小的改变4. 细胞衰老的特征包括以下哪项?A. 细胞体积增大B. 细胞内水分增多C. 细胞核体积增大D. 细胞色素增多5.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是什么?A. 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的,细胞坏死不是B. 细胞凋亡是不可逆的,细胞坏死是可逆的C. 细胞凋亡是无序的,细胞坏死是有序的D.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无序的6. 下列哪个不是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A.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B. 细胞周期检查点C. 细胞周期抑制因子D. 细胞周期促进因子7. 细胞分裂的类型有哪些?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无丝分裂D. 所有选项都是8. 细胞周期中,G1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DNA复制B. 准备细胞分裂C. 细胞生长D. 细胞分化9. 细胞周期中,M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细胞生长B. 细胞分裂C. 细胞分化D. DNA复制10. 细胞周期中,G2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DNA复制B. 准备细胞分裂C. 细胞生长D. 细胞分化答案解析:1. B. S期是DNA复制的阶段。
2. B. 细胞凋亡是有序的、程序性的、不可逆的自我毁灭过程。
3. C.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表达的改变。
4. C. 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
5. A. 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的,而细胞坏死是被动的、非程序性的。
6. D. 细胞周期促进因子是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一部分。
7. D. 细胞分裂的类型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8. C. G1期是细胞生长和准备DNA复制的阶段。
9. B. M期是细胞分裂的阶段。
10. B. G2期是细胞准备进行有丝分裂的阶段。
练习册及答案生物必修二答案

练习册及答案生物必修二答案### 生物必修二练习册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物质的进出B. 细胞的保护C. 细胞核的复制D. 细胞间信息交流答案:C2.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信息B. 合成蛋白质C. 能量转换D. 细胞壁的合成答案:A3. 细胞质中负责能量转换的结构是?A. 线粒体B. 高尔基体C. 内质网D. 核糖体答案:A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A. 复制、凝聚、分离、解体B. 凝聚、复制、分离、解体C. 复制、分离、凝聚、解体D. 凝聚、分离、复制、解体答案:A#### 二、填空题1.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具有______和______的功能。
答案: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选择透过性;流动性2. 细胞核内的______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答案:DNA3. 细胞质中的______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细胞呼吸作用。
答案:线粒体4.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期是细胞核内染色体复制的时期。
答案:间#### 三、简答题1. 描述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的功能。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而蛋白质则镶嵌或贯穿于磷脂层中,负责物质的转运和信号的传递。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同时控制其他分子和离子的进出,以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流动性则使得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可以在膜上自由移动,从而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
2. 简述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核内含有DNA,是细胞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首先复制DNA,然后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细胞。
此外,细胞核还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生命活动。
通过以上练习,可以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二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生物绪论第一节单项选择题1.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研究____为目标的科学。
A. 生物的进化与发展B.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C.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D. 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答案:B2. 生物是经由复制、遗传和适应三个基本过程而获得______的。
A. 繁殖能力B. 生物能量C. 生物自我修复能力D. 生物进化答案:A3. 以下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是______。
A. 细胞结构C. 能够自主运动D. 有代谢活动答案:B第二节填空题1. 科学方法通常包括______个基本步骤。
答案:五2. 对同一时间、同一场所、同一物体或现象进行观察的次数越多,获得准确的观察结果的概率就越______。
答案:大3.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这个复杂而庞大的有机体。
答案:生活第二章:细胞及其结构与功能第一节单项选择题1. 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化学组成的学科是______。
A. 细胞工程学B. 细胞学C. 细胞遗传学答案:B2. 线粒体是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器,它主要参与______。
A. 蛋白质合成B. 糖的分解C. 脂肪的代谢D. DNA复制答案:B3.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A. 细胞凝聚B. 细胞分裂C. 细胞保护和维持稳态D. 细胞合成答案:C第二节填空题1. 核糖体是______。
答案:合成蛋白质的机器2.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______。
答案:功能单位3. 线粒体是______的重要细胞器,可参与细胞呼吸反应和能量的生产。
答案:细胞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以下内容仅提供部分试题及答案)第一节单项选择题1. 下列每个物种的基因组中,有机聚合物数量最多的是______。
A. 癌细胞B. 酵母菌C. 大肠杆菌D. 人答案:B2.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类型之一?A. 染色体缺失B. 染色体重复C. 染色体颠倒重排D. 染色体均衡易位答案:B3. 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是______。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五)练习基础题 1.B 2.B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
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
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
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一定是有利的
D.性状不发生改变
( )
A.
B.
C.
D.
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
AAC时,这种突变对该生物的影响是(
A.—定是有害的
C.有害概率大于有利概率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八倍体小黑麦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13•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
质tmRN—―—目的基因一―—与质粒DNA重组一―—导入乙细胞一――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 C
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
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
4.
5.
6.
7.
9.
A.
B.
C.
D.
F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 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部位的交叉互换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
A.③④⑤B.②④C.①②④
下面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
另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C
d
染色体片段缺失
染色体片段增加
b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
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15.萝卜和甘兰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不育,如果要得到可育的种子,你认为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B.利用染色体数目加倍技术
C.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D.利用诱变育种技术
16.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
10.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1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⑤基因型
是Abe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⑥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含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
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改变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21号染色体有3条
D.③⑤
③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
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病菌发生了进化
D.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18.最近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细菌形
成耐药性,如果真的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1.
2.
3.
第八周生物周测题目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因的育种方式是()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筛选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水稻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通过杂交筛选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D.把合成3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培育成可防止人类V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
17.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
A.
B.
C.
D.
依据基因重组概念的发展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A.Ragfi
I-S2O
氏人的疑血因子基因
苹人
兰的受精卵
匸普通青霉莒 培育
D.初级阴母细胞
形成
》型话营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部分改变而发生的
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11•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B.21三体综合症C.猫叫综合症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B.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必三倍体
B.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C.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
D.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 C
1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