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8张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8张PPT)

猩猩
黑猩猩
亚洲的加丽曼丹
非洲中部和西
和苏门答腊的热
部的热带森林
带森林中。
中。
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森林古猿 及其生活 的想像图
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1.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 存; 2.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
影 想响一下想,:东非大大量裂的谷森地林区变原成先了的稀热树带草丛原林,,对有那一里
部 的—分森—变林使成 古得了猿一稀会部树产分草 生森原 什林么。古影猿响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稀树草原
森 地形
林 变化

气候 变化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环境变化,森林大量消失
(直古立人行类走)→人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臂行) →类人猿
人类的起源:
1、进化论的建立者_达__尔__文___
2、人类起源于__森__林__古__猿___ 3、原因___环__境__变__化________ 4、证据___化__石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一、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提出人猿共祖的是英国著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 2.证据:地质学资料——环境的改变;
用两条腿走路,老了三条腿走路?
说说看:最早的“他” 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
知道哪些神话传说? 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
1.神创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
达尔文 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的分布:
大猩猩
生活在非洲西 部和东部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一、人类起源的理论1. 神创论:认为人类是由神创造而来的,如宗教中的创世神话。

2. 进化论:根据化石、遗传学等证据,认为人类是由原始人类进化而来的,如达尔文的进化论。

二、人类起源的证据1. 化石证据:考古学家在不同地区发现的人类化石,如尼安德特人、直立人等。

2. 遗传证据:通过比较人类基因与其他物种的基因,揭示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共同祖先。

三、早期人类的发展1. 猿人时期:约700万年前,出现了类似猿人的物种,如南方古猿。

2. 直立人时期:约200万年前,出现了直立行走的人类祖先,如直立人。

3. 尼安德特人时期:约4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成为地球上的主要人类物种。

4. 现代人类的起源:约20万年前,现代人类(智人)出现,并逐渐取代其他人类物种。

四、人类的进化特征1. 直立行走:人类具有直立行走的特征,这使得人类能够自由地使用上肢进行其他活动。

2. 大脑的发展:人类大脑相对于身体的比例较大,具有高度发达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3. 工具的使用:人类是唯一使用工具的物种,这使得人类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提高生存能力。

4. 社会性:人类具有较高的社会性,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

五、人类的文化和社会发展1. 语言和文字的出现:语言的出现使得人类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传递知识,文字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2. 农业革命: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实现了定居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3.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人类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科技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4. 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医学、交通、通信等领域的进步。

六、人类的未来发展1. 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医疗和生活方式选择。

2. 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兴起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可能改变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3. 环境问题的挑战:人类面临着全球变暖、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地球和可持续发展。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进化的证据
化石记录
生物地理学证据
化石记录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证据, 科学家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 可以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人类的分布和迁徙 情况,科学家可以推断出人类进化的 过程和原因。
生物形态学证据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人类骨骼 形态,科学家可以推断出人类进化的 趋势和特征。
DNA证据
通过DNA分析,科学家发现现代人类的基因与某些灵长类动物的基因存在相似 性,这进一步证明了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02
人类的进化
早期人类进化
01
02
03
南方古猿
大约生活在距今400万年 前,被认为是人类的远古 祖先,具有一些与人类相 似的特征。
直立人
大约出现在距今180万年 前,直立人能够制造工具 和简单语言,是现代人类 的直接祖先。
建立和谐的人类社会
通过教育、文化交流等方式促进不同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建立和谐的人类社会。
THANKS
感谢观看
智人
大约出现在距今5万年前, 智人具有更高级的认知和 语言能力,逐渐取代了其 他人类物种。
现代人类的出现
现代人类的起源
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大 约在距今10万年前开始向 世界各地扩散。
文化与技术的进步
随着现代人类的出现,文 化和技术开始快速发展, 包括艺术、音乐、工具制 造和语言等。
遗传学证据
通过DNA分析,科学家可 以追溯现代人类的起源和 迁徙路线。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和 生态系统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和人类生存。
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X
[
]
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与不同
生活在 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人 类 的 起 源 和 发 展
森林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生活在稀 进化 树草原 人类
人露 类西 使时 用代 人类的发展: 工 的 具古 ( )
工 人东 具 类非 使人 用时 创代 造的 古
复产 用 杂生 火 语、 言大 ,脑 工发 具达
( )
达尔文 1. 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 ,仔细比较了人 和现代类人猿的—————— 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 祖先是一类古猿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长臂猿 、—————— 猩猩 、—————— 大猩猩、—————— 黑猩猩 3.现代类人猿—————— 。 树栖 4.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热带与亚热带丛林中,适于————— 直立行走,手也远 生活,它们虽然能下地,但不能真正——————— 灵巧 ,大脑和智力还远逊于—————— 人类 不如人类————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 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长臂猿生活 大猩猩生活 猩猩生活在 黑猩猩生 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 在南亚、东 在非洲西部 亚洲的加里 活在非洲 热带森林中 南亚地区以 和东部赤道 曼丹和苏门 中部和西 1.它们依靠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来生存 地区一带 及我国的云 答腊的热带 部的热带 2.没有制造工具、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南省 森林中 森林中
类人猿至今仍然处于听天由命的境地,人类开发类 人猿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类人猿因缺少 生存空间而数量日益减少。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占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 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由来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由来PPT教学课件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
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根本区别 运动方式
类人猿 臂行
制造工具 的能力 使用自然工具,
不会制造
脑发育的 脑的容量约为
程度
400ml,没有语言
文字能力
人类
直立行走
制造并使用各种 简单、复杂工具
人脑的容量约为 1200ml,具有很 强的思维能力和 语言文字能力
A、人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 C、人有语言、有意识 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
综合提升
最能证明“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比 “露西”少女时代的古人类更进化的特 征是,“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
A、站立 B、直立行走 C、制造简单工具 D、使用工具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科学家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主要证据是什么?


3


年 前 的
化 石“东非人”头骨化石及复原像




西

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
少 女
类— “东非人”及其遗物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
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
上肢较细 下肢粗长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
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直立行走
A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B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1、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大猩猩生活在非洲 西部和东部赤道地 区自评

《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5篇可选)

《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5篇可选)

《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5篇可选)第一篇:《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1一、课程资源分析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自古以来就一是个被人们关注的问题,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通过电视节目或其他途径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可以从学生的记忆中挖掘课程资源,用于课堂教学。

神创论和进化论的观点,是可开发利用的有效课程资源。

两种观点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有效开发利用学生知道的相关内容,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佳途径。

一些关于类人猿的图片资料也是可开发和利用的良好的课程资源,学生对类人猿的形态、生活习性等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挖掘学生的猜想潜能,让学生通过对类人猿和人的比较总结猜想,类人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的。

早期人类的化石做为一种重要证据,可以让学生分析早期人类的化石证明自己的分析与猜想。

二、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开篇内容。

人的由来与人的发展情况,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历史的渊远与进步。

会设想今后人灯将怎样发展。

想到了人类的发展,就会想到与人类发展相关的生物圈中的各种问题:首先要了解人类自己,如人类自身的结构与生理功能,人类的健康问题等等;人类的发展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环境的质量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

所以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对把把学生引入对本单元的学习起着领航作用。

三、学情分析人类的的起源中,关于神创论学生通过电视节目或其他途径也多少知道一点。

只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都能说出一些。

关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学生也知道一些,为学生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看一看,这些类人猿的形态,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七年级生物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有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类人猿和森林古猿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3.现代生物学家观点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生物进化最有说服力、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4.“人猿相揖别”(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在从森林古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

5.从猿到人的进化大致过程:环境变化→下地生活→直立行走→前肢解放→使用制造工具→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第二节人的生殖6.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

7.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是男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

(2)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

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胎儿发育的部位是子宫。

8.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9.生殖和发育过程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受精卵。

胚胎和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卵巢→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新生儿睾丸→精子10.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11.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12.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3.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受精输卵管分裂输卵管受精卵到8周分裂、分化子宫内膜受精卵到38周胎儿卵巢卵巢输卵管输卵管子宫羊水胎盘脐带子宫第三节青春期14.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5.青春期发育特点:(1)显著特点: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及心脏和肺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的发育,出现第二性征第二章人体的营养1.人体需要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学、考古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从人类起源的理论、人类早期的进化、人类智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演化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人类起源的理论1. 猿人理论: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猿人,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和演化,逐渐演变成现代人类。

2. 单地起源理论: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一个地区,然后通过迁徙和扩散,分布到世界各地。

3. 多地起源理论:认为人类起源于不同地区的不同种群,经过基因交流和迁徙,形成了现代人类。

二、人类早期的进化1. 猿人时期:约6000万年前,猿人出现在非洲,具有直立行走的能力和较大的脑容量。

2. 早期人类时期:约200万年前,早期人类如直立人、尼安德特人等出现,开始使用简单的工具。

3. 智人时期:约20万年前,智人出现,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如高度发达的语言能力和复杂的社会行为。

三、人类智力的发展1. 语言的出现:语言是人类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语言交流,人类能够传递和积累知识,加速文明的进程。

2. 工具的使用:人类通过制作和使用工具,提高了狩猎和采集的效率,改善了生存条件。

3. 文化的形成:人类开始形成社会和文化,传统、价值观和习俗的形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四、人类社会的演化1. 游猎社会:早期人类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存方式,居无定所,生活在小规模的部落中。

2. 农业社会: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定居下来,形成了农业社会,实现了食物的稳定供应。

3. 工业社会: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科技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总结: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从猿人到智人,人类经历了长期的进化和演化,智力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工具和文化的形成,人类社会也经历了游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等不同阶段。

对于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我们需要通过多学科的研究和证据的支持来进行深入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人类的起源
1.观察与思考:四种现代类人猿
2.看录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3.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引言、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放录象
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
观看、分析
看图、展开想象并描述
人类的进化
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2.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3.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化的几个方面先让在这方面有准备的同学讲;投影展示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
实物投影展示化石图片,指导观察
展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语言产生及运用语言的重要作用。

有专长的同学讲;看资料分析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观察早期古人类化石图片,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分析“露西”、“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

观察描述;表达与交流。

分组游戏(依据练习题第3题)
三、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透保护类人猿及
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

小组讨论:
1.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2.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他们。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人类的起源
2.达尔文的进化论
3.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比较
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森林古猿的生活引言:通过《七上》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在这大家圆中作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来的?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样来的?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进入新课:关于人类的起源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
现在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观点是:进化论。

请小组交流课前找到的信息资料
投影展示四种现代类人猿,请同学指图说出与人类的相似处、根本区别(教师适时补充更正)
根据比较得出人和现代类人猿有近的亲源关系,研究初步表明:人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下地生活进化成人类?同学们课下可继续找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再探讨。

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共同努力,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知道现代类人猿和人有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为什么同一祖先会朝着两支发展呢?下节课讨论。

聆听、思考、做笔记有的说:人是进化来的;有的说:人是猴子变来的;有的说:人是从海里来的;有的说:人是自己生出来的;有的说:西方人认为上帝造人,东方人认为女娲造人等。

神创论、进化论
类人猿的定义、现代类人猿的分布、种类、数量、生活方式(略)
观察图片、思考
相似处:可直立(主要是臂行),无尾,手能握物,有喜怒哀乐的表情等。

根本区别:运动方式的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总结、记笔记
根据图展开想象并描述(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教学后记: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