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计划网络版
初一生物实验计划

初一生物实验计划一、实验目标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合作能力,增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二、实验内容显微镜的使用: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观察各种细胞和组织切片。
植物细胞观察: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动物细胞观察: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
微生物培养与观察:培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观察其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人体组织切片观察:观察人体组织切片,了解人体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纱布、刀片、染色剂、细胞培养基、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人体组织切片。
四、实验步骤与要求显微镜使用:按照规范操作显微镜,注意保护镜头和调整焦距。
观察细胞和组织切片时,注意观察不同部位的结构特征,并记录观察结果。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观察:制作临时装片,注意制片过程中避免产生气泡和杂质。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微生物培养与观察:按照要求进行微生物培养,观察培养基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注意记录微生物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人体组织切片观察:按照要求进行组织切片的染色和制片,注意避免损伤切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的结构特征,并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总结与评价整理实验结果:学生应整理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
交流与讨论:学生应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有助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评价: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评价应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提高实验能力。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计划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计划篇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计划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计划刘千河中学8月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
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
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现将本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
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1.演示实验必须按课标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
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开放实验室方面,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并且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内容,提前列出实验配档共学生们参考和选择。
每次开放实验室之前精心准备实验材料、并且对实验进行预做,使教学能够得心应手。
通过开放实验室活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并且激发学生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
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安排表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安排表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细胞,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清水等。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和器具。
2.将洋葱鳞片叶切成小块,用显微镜观察其表面细胞。
3.使用刀片制作临时装片,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载玻片上,滴加
清水,盖上盖玻片。
4.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二:观察动物细胞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动物细胞,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鸡血细胞、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等。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和器具。
2.将鸡血细胞稀释后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鸡血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4.用生理盐水洗涤载玻片上的血细胞,观察其变化。
实验三: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了解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
实验材料:萝卜、盐、糖、清水、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将萝卜切成小块,一部分放在清水中,一部分放在盐水中。
2.等待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萝卜细胞的形态变化。
3.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
实验四:观察花的结构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花的结构,了解花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材料:各种花、放大镜、镊子等。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和器具。
2.用镊子取下花的各部分,观察其形态和结构。
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计划

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计划七年级生物上册试验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试验稿)为根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学问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索;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进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喜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意义,提高环境爱护意识。
(2)乐于探究生命的神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加社会决策的意识。
(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主动、健康的生活看法。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进展的基本学问。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学问,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进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进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措施:1、细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试验,完成学生试验,到达培育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到达规范、精确和娴熟。
四、应对策略和教学设想:1、鼓舞学生观看、思索、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支配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沟通。
3、敬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提倡探究性学习。
七年级生物试验计划 (2)

七年级生物试验计划标题:观察植物的水分蒸腾现象目的:了解植物的水分蒸腾现象,以及分析环境因素对水分蒸腾的影响。
材料:1. 多株同种类的植物(例如小麦、菜豆等)2. 盖子带刻度的透明塑料袋3. 折尺4. 计时器5. 滴定管或喷壶6. 水壶7. 标签8. 笔9. 光照计步骤:1. 将植物苗种植在小而浅的容器中,保证每株植物的根部隔水。
2. 在每株植物旁边插入一个透明塑料袋并固定,让塑料袋能够覆盖到植物顶端,并在塑料袋上方用折尺测量压力。
3. 将水壶装满水,利用滴定管或喷壶在每株植物的叶片上均匀喷水。
4. 记录试验开始的初始体积和重量,并在塑料袋上方以及水壶上标明对应的编号。
5. 使用计时器测量每次实验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6. 对每个标记的植物,每天使用光照计测量一次光照强度,并记录下来。
7. 在试验进行的过程中,每天固定时间观察并记录下每株植物的变化,包括根部状态和植物外观的改变。
8. 在试验结束时,重新测量每株植物的体积和重量,以此得出水分蒸腾量的差异。
9. 对比不同标记的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并分析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水分蒸腾的影响。
注意事项:1. 确保每株植物的环境条件相同,例如温度、湿度等。
2. 每株植物的供水量要一致,以避免因水分不足或过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每次的记录和观察,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讨论。
4. 实验结束后,注意清理试验工具和环境。
预期结果:预计观察到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水分蒸腾的影响。
例如,光照强度较低的环境条件下,水分蒸腾速率可能较慢;相反,光照强度较高的环境条件下,水分蒸腾速率可能较快。
通过对比不同标记的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可以得出结论并进行相关讨论。
初中生物上册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上册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并能够用显微镜观察到植物细胞的不
同部分。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片、刀片、洋红染色液、椰菜叶片、草叶片、鹅口笔。
实验步骤:
1. 将一片椰菜叶片和一片草叶片浸泡在含有洋红染色液的盛水玻璃杯中,静置15分钟。
2. 取出被染色液染色的叶片,用鹅口笔在叶片上标出感兴趣的细胞区域。
3. 将被标记的叶片放到显微镜下,调整合适的放大倍数,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中的细胞结构。
4. 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壁、质膜、叶绿体、细胞核等。
5. 让学生用刀片轻轻切开一些细胞,观察细胞内部细胞器的排列和结构。
实验要点:
1. 切片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刀片伤到自己和叶片。
2. 在观察过程中,要耐心细致地观察细胞的结构,确保观察到叶片中的不同细胞类型。
3.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引导他们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增强对细胞理论的理解。
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思维习惯。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计划表

2、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3、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4、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计划表
时间
实验名称
学时数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必做
选做
必做
选做
第一周
水沸腾
1课时
∨
研磨胆矾
∨
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1课时
∨
实验基本操作
1课时
∨
氧气的化学性质
1课时
∨
第三周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课时
∨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1课时
∨
制取氢气及性质验证
1课时
∨
镁的燃烧、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1课时
∨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课时
∨
第八周
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1课时
∨
第十三周
燃烧的条件
1课时
∨
灭火的原理
1课时
∨
灭火器原理
1课时
∨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计划表
教师演示:
1、种子萌发时的变化(三组)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学生分组实验:
1、显微镜的使用
2、观察植物细胞
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构
7、观察叶片结构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计划表
教师演示
1、发酵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
1、饲养、观察蚯蚓
学生分组探究:
七年级上生物实验计划

七年级上生物实验计划
实验题目: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科学实验能力。
实验材料:
1. 显微镜
2. 水样(可以是自然水源或自制的水样)
3. 水样容器
4. 显微镜载玻片和盖玻片
5. 滴管
6. 高倍镜和低倍镜
实验步骤:
1. 准备水样容器,将水样倒入容器中。
2. 取一滴水样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上,用低倍镜先观察,找到浮游生物。
4. 调整显微镜放大倍数,用高倍镜观察浮游生物的细节。
5. 观察浮游生物的形态特征、颜色、大小等,并记录下来。
6. 观察浮游生物的运动方式、数量等,并记录下来。
7. 关闭显微镜,取另一滴水样进行观察,重复步骤3-6。
8. 对观察到的浮游生物进行分类,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实验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2. 观察时要注意调整焦距,保持图像清晰。
3. 记录观察结果时要详细、准确。
实验延伸:
1. 可以收集不同水源的水样进行对比观察,探究水源的质量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2. 可以进行更详细的分类研究,了解各种浮游生物的生态关系和生态功能。
3. 可以观察浮游生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探究其生殖特点和生命活动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屏山县新安初级中学校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教师:晓吴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首先应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要想做好任何一样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作为实验员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维修各种仪器的水平,使实验仪器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本学期生物共安排学生实验7个,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
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两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两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三、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四、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
生物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另外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教材的一个特点也就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明显增多,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尽可能将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一下,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使得仪器摆放有科学性、条理性、仪器的提拿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