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章 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设计学概论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性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性第一节设计与艺术一、设计的艺术渊源1.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技术中分离开来,而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2.随着艺术中纯形式主义研究的兴起,尤其是奥地利美术史家里格尔的《风格问题:装饰历史的基础》,终于从价值上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界限,指出了装饰和设计中内在的“艺术意志”。
3.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设计”最初的狭义是指素描和制图。
二、设计的艺术指向1.康德认为美有两种:自由美和依存美;依存美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
2.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一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3.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指向。
4.自现代运动以来,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心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
5.随着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创造纯精神产品的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
社会出现了以艺术为职业的音乐家、舞蹈家、画家,出现了以艺术为专长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这种现象极大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6.当今设计不仅以科学技术为创作手段,如电脑辅助设计,还以科学技术为实施基础,如材料加工、成型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等等。
然而这些并没有损害设计的艺术特性,反而使得现代设计具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性,如全新的材料美,精密的技术美,极限的体量美,新奇的造型美,科幻的意趣美。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设计中的艺术手法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1.借用:(1)定义: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与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
(2)作用:这种手法使设计直接借用艺术的力量吸引、娱乐观众,达到感动观众、传播信息的效果,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这是广告设计常用的手法。
设计概论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章何谓设计1)设计的含义:1从广义上来说,设计最基本的内涵是计划,即为达成目的而设立的方案。
2从狭义的设计则是指在为达成没某种的而设定的具体的计划或方案中,作品的构成元素、各元素之间的组织关系、形式美法则,以及建立在实用性基础之上的结构规律等等。
3设计的含义包含三方面:一是计划、构思;二是将计划、构思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三是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2)流线型:原来是一个空气动力学名词,多被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往往以能够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而著称。
但在工业设计中,由于其特殊的形式与功能特点,使其成为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流线型设计风格”,因此广为流传,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领域,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盛行于美国,甚至影响到全世界的一种典型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3)功能: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功效和用途。
4)造型:造型是功能的载体,功能必须依附于造型而存在。
功能是产品为满足使用目的或情感需求的物化的形态。
造型通常是许多视觉的基础元素:形状、大小、结构、色彩、肌理等等的组合关系。
这些基础元素的组合在强调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审美原则。
5)设计与技术的关系:1设计的过程始终受到技术的制约。
2技术的发展会带来设计的进步。
3设计不等于技术,技术主义是有害的。
6)设计学的对象和范围:设计学的基础对象是设计理论、设计史和设计批评。
设计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设计的问题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进行设计的价值判断。
1设计理论是设计实践的科学总结,广义上包括设计史、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批评;狭义上单指设计基础理论。
一般通行狭义的设计理论2春秋战国时代的《考工记》,又称《周礼.东关考工记》,是我国古代科学手工艺技术的巨著。
3设计史是研究设计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设计批评是依据一定标准对设计作品或设计现象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7)设计学研究的新方法:符号学,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施特劳斯>,实用主义,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谈谈你对“艺术设计”这一概念的理解?第二章设计的本质与特征1)设计的特征:1精神性2功能性:所谓功能性就是指一件物品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具备的条件,比如所需要的形态、结构、用途等。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1.1 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艺术”的范畴和内涵
导论
范畴:3)艺术的符号学说
英国史学家、哲学家柯林伍德:”艺术即想像“,”艺术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情感的表现”。 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 · 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 恩斯特· 卡西尔将艺术定义为一种 符号。《符号形式的哲学》 苏珊· 朗格:“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在艺术中,形式之所以被抽象, 仅仅是为了显而易见,形式之所以摆脱其通常的功用——充当符号,以表达人类的 情感”。《情感与形式》
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 阿奎那的定义“理性的正当秩序”,出现了“自由艺术”,分 包括:文法、修辞学、辩证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和天文学。史考特 则认为艺术是”一种正确观念的产物“以及”一种建立在真实原则之上的制作能力“。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古老含义也被重新恢复,艺术家等同于工匠 。
达· 芬奇曾经设计过飞行器和自行车。米开朗基罗也设计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
1.1 艺术设计的概念
导论
一、“艺术”的范畴和内涵 词源: “艺术”(Art)一词源于拉丁语“Ars”。是指一种技艺或者技能。
范畴:1)”技艺”时期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艺术只是指一种”技能“或者“手工操作技巧”;
、 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约公35—95) 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 的艺术分类:“理论的艺术”、“行动的艺术”和“产品的艺术”。
、 日本《意匠法》第二条:“根据法律,所谓意匠是指物品的形状、模样或色彩,或者是这
些的结合,通过视觉使之产生美感。”
图案容易给人平面感,具体、形象、实际,容易使人联想到具体器皿上的纹样装饰;意匠 虽给人以细微的立体感,与其说是针对功能,不如说仍以装饰为主。
艺术设计概论概要知识点

艺术设计概论概要知识点艺术设计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它涵盖了艺术、设计、美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艺术设计概论作为艺术设计学习的起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和理论。
本文将简要介绍艺术设计概论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一、艺术设计概论的定义及意义艺术设计概论是一门以艺术与设计为对象的学科,通过对艺术与设计的研究,来探讨艺术与设计的本质、原理和方法。
艺术设计概论的学习对深入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内涵和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探索和发展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
二、艺术设计概论的基本原则和特征1. 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结合:艺术设计概论既强调对艺术与设计的主观感受和理解,也强调对艺术与设计规律和规范的客观认识。
2. 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艺术设计概论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实践。
3. 系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艺术设计概论的学习涉及的内容广泛,需要系统性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并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三、艺术设计概论的学科分类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内容,艺术设计概论可以分为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设计史与设计理论、美学等几个主要的学科分类。
这些分类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艺术与设计知识。
1. 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研究艺术作品的历史演变、艺术家的生平与作品风格,以及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等。
2. 设计史与设计理论:研究设计作品的历史发展、设计师的思想与方法,以及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表现形式等。
3. 美学:研究美的本质与特征,探讨人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的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和规律。
四、艺术设计概论的核心内容1. 艺术基本要素:包括线条、色彩、形状、质地等,艺术创作中的基本元素,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2. 艺术表现手法:包括平面构图、透视画法、色彩运用等,是艺术设计创作中用于表达艺术主题和情感的技巧和方法。
3. 艺术风格与流派:包括现实主义、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等,是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和流派。
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章__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3、象征性
是设计物品的出现,对提高社会化文明程度有积极的认 同感。会成为一个阶层的标志。既有政治象征又有纯粹的商业 活动
A重视物品的生理安全感。 B适用性 C简洁性
பைடு நூலகம்
设计的功能性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用功能 简单的说,就是物品的功能。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 满足某种用途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2、认知功能 产品的外在形式向人们表明它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产品的认知功能。有: (1)指示功能; (2)象征功能: (3)展示功能; 3、审美功能 产品的含义及外在形式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从 而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审美功能是在实用功 能和认知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心理功能。
绝对不仅仅是针对现有社会的要求,提供一个直接而短程的答
案,更要去发掘潜在的不易觉察的社会需求,并且针对这些需 求,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勒·柯布西埃(l887~1965)被誉为开创现代 主义建筑的鼻祖、20世纪最富激情的建筑师。 他一生致力于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留下了众
多的经典传世之作:1946年~1957年相继建造
了解设计的本质 设计的特征 什么是设计的目的
我们所熟知的设计究竟与其他艺术或者技 术学科有何不同?
一 设计的本质
设计的本身是创造,是人的生命力的体现。设计师前瞻信 的构思是设计创新的来源,是人类都必须依赖的生命力与原动 力。创新其实就是人民描述未来远景的一种方式,设计师的任 务就是借助本身的直觉能力去发掘与构筑世界的新价值,并予 以视觉化。这种新价值可以说是对未来所做的假设,也可以说 是一种预言,所以设计师必须具备将种种信息在自己的脑海里 进行瞬间加工整合的能力,这就是直觉预言能力的开始。设计
艺术设计概论思考与练习题目与参考答案

《艺术设计概论》思考与练习题目与参考答案第一章什么是设计第一节设计的涵义【思考与练习】1.设计的涵义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计划、构思的形成与视觉传达方式。
也就是说,设计就是将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运用。
2.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的本质可概括为:1.创造性的造物文化过程。
在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中,“人”是核心。
人的思维决定了设计的思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斗争和协调创造了艺术设计的造物文化。
因此,艺术设计的本质可以从上述两个角度得到诠释——创意思维和造物文化。
2.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
设计最根本目的不是设计有形的产品,而是设计一种使用方式,一种合理、优化的使用方式。
在这里,产品仅仅是这种方式的载体。
因此,我们说,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其实质是优化产品为人服务。
3.设计有哪些特性?参考答案:1.艺术特性。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过程是遵循形式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2.科技特性。
科技与设计可以说是孪生兄弟,二者以实践为纽带相互影响。
科学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科学实现为人类服务目标的手段。
可以说,设计是按照科学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设想和计划,并通过实践提高加工技术和认识水平。
因此,科学水平又直接影响着设计水平。
3.经济特性。
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
4.文化特性。
设计的文化特性是指设计作为人类一种创造活动,具有文化的特征。
换句话说,设计是一种文化形式。
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现象,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媒介。
4.设计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社会意义。
一方面,设计紧紧联系着物质生产,联系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设计通过产品的功能和形态联系着使用者的精神活动。
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设计的概念与本质第二节设计的要素一、功能功能,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功效和用途。
与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应,客体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具有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等。
二、形式形式是功能的载体,功能必须依附于形式而存在。
形式通常是许多视觉的基础元素:形状、大小、结构、色彩、机理等等的组合关系。
这些基础元素的组合在强调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审美原则。
三、技术和材料四、人因第三节设计的本质20世纪,人类的许多梦想都得到了实现并借助语言界定其新颖性。
建筑家刘易斯·亨利·沙利文曾经提出了“形态跟随功能”。
第二章设计的特征与设计学第一节设计的特征著名设计师米斯·凡·德·罗于1928年为1929年世界博览会德国馆专门设计的巴塞罗纳椅,用可摆动的、发亮的弯钢脚配以亮面皮垫,设计极为高雅。
(P29)第二节设计与相关学科一、设计与技术1 设计的过程始终受到技术的制约设计的过程包括许多阶段,其中创意的物化过程就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可以说这种支持的有效程度,直接关系到创意表达得是否尽如人意。
(P33)2 技术的发展会带来设计的进步电脑技术的发展还使一些手工操作难以完成的设计成为可能,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其中最有力的证明之一。
(P33)3 设计不等于技术,技术主义是有害的尽管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但是“技术至上”主义却会带来许多弊端,使原本“为人的设计”异化为“为设计的设计”。
(P33-P35)二、设计与艺术1 设计作为艺术设计具有艺术的某些特征,比如设计的过程与设计产品被接受的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的情感与审美因素;设计与艺术同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现代意义上的设计与现代意义上的艺术一样,也具有不可复制性;两者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亮着的创作都会传达某种观念、某种理想等等。
(P35)2 艺术对设计的影响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非常明显地受到各类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现代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极大,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者相通性,包括某些构成形式与视觉传达的方式等等。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一、设计的本质㈠工艺美术说——设计是工艺美术现实存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也是工艺美术实现自身艺术造物目标的手段和方式。
设计创造活动在最终意义上是——一种人类活动的艺术方式的探索活动。
①发现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②改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产品、人与环境更和谐。
③进而创造新的,更合理的,更美好的生活方式㈡工业设计说——认为广义的工业设计向我们展示了设计的关系本质。
设计是一种关系的表达与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㈢文化说——设计无论是作为艺术、技术、艺术品还是商品,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
1工艺美术说——手工艺设计,设计与制作不分开。
2工业设计说——大工业化,设计与制作分开。
3文化说——贯穿。
二、设计的再认识①工具设计——生存状态,最基本②工艺美术——生活状态,美化,装饰性③工业设计——增加生活内容的生产(科技水平,生产水平)④数字化(数码)设计——创造更美好生活(虚拟、相比)三、设计是改良+创新①改良——二合一。
改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生活情趣。
②创新——材料、技术水平决定着创新型设计。
第二章设计学研究的范围一、设计史1.设计史——研究设计发生及发展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英国设计史协会成立,标志设计史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
★2.《考工记》和《博物志》都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萌芽和起点。
3.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
设计——物质文化行为。
设计学——既有自然科学特性,又有人文学科色彩。
★4.设计的终极目标:功能性与审美性。
5.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与美术史。
(工艺美术、建筑史)二、设计理论设计理论——对设计活动进行理论归纳和研究。
18世纪50年代何加斯的《美的分析》是西方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三、设计批评1.设计批评——一独立的表达媒介来描述、阐述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和现象,并作出价值判断。
2.20世纪初的形式主义批评开始现代设计批评的先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勒·柯布西埃(l887~1965)被誉为开创现代 主义建筑的鼻祖、20世纪最富激情的建筑师。 他一生致力于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留下了众 多的经典传世之作:1946年~1957年相继建造 的“马赛公寓”, 而其在后期创作的“朗香教 堂”,则完全是充满激情的创世之作,简直是 一座让人充满想象的雕塑。
计就是发明。
? 3、象征性
?
是设计物品的出现,对提高社会化文明程度有积极的认
同感。会成为一个阶层的标志。既有政治象征又有纯粹的商业
活动
? (1)指示功能;
? (2)象征功能:
? (3)展示功能;
? 3、审美功能
?
产品的含义及外在形式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从
而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审美功能是在实用功
能和认知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心理功能。
? 2、精神性
? 艺术设计通过完成的产品,最大限度地体现对人的关怀。
?
设计的人文价值体现于与物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一个从物
? 了解设计的本质 ? 设计的特征 ? 什么是设计的目的
我们所熟知的设计究竟与其他艺术或者技 术学科有何不同?
? 一 设计的本质
? 设计的本身是创造,是人的生命力的体现。设计师前瞻信 的构思是设计创新的来源,是人类都必须依赖的生命力与原动 力。创新其实就是人民描述未来远景的一种方式,设计师的任 务就是借助本身的直觉能力去发掘与构筑世界的新价值,并予 以视觉化。这种新价值可以说是对未来所做的假设,也可以说 是一种预言,所以设计师必须具备将种种信息在自己的脑海里 进行瞬间加工整合的能力,这就是直觉预言能力的开始。设计 绝对不仅仅是针对现有社会的要求,提供一个直接而短程的答 案,更要去发掘潜在的不易觉察的社会需求,并且针对这些需 求,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 设计的本质:人对物的认识而改变物的性质。 通过造物,形成物品为人所用。
? 设计的目的:适应生活的具体需要,顺应社会 发展,证明人类的文明所在。
? 设计和艺术是相互融合的,如美学,科学,心 理学等。
? 1.功能性
所谓“功能性”,就是指一件物品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具 备的条件,比如所需要的形态、结构、用途等。我们运用功能 的观念,可使一切物品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更加明确,而达到物 尽其用的目标。每一件物品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特性;所谓功 能性,即任何人工制品首先必须具备人们的实际物质需要的基 本条件。
? A重视物品的生理安全感。 ? B适用性 ? C简洁性
? 设计的功能性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1、实用功能
? 简单的说,就是物品的功能。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 满足某种用途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 2、认知功能
? 产品的外在形式向人们表明它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产品的认知功能。有:
质到精神的互动过程,人使用产品时的精神状态和产品本身流
露除的价值趋向决定着这种交流是否愉悦,因此产品的设计必
须与人的心理相匹配,物的形式必然要求满足人们的愿望以及
历史的人文和现实的人文追求。
? 设计是“创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附加值的朝阳 产业。设计的艺术性决定了设计不是模仿的,而是创造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