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原试题经济学原理ii(05春季期末2)
北京大学经济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共5套!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 考试时间:1998年1月17日下午 招生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及人口所部分专业 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1.马克思是如何从“20匹麻布=1件上衣”来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的?(10分) 2.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是如何分析“G —W ”的? (8分)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农业中级差地租的总和称之为“虚假的社会价值”,为什么?(5分)4.什么是金融资本?(2分)5.如何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论调?(10分)6.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想法。
(15分)宏观经济学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在理论基本假设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二、在经济复苏时期,凯恩斯主义者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上是否有所侧重?为什么?(5分)三、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6分)四、请说明公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10分)微观经济学一、论述题1.利用图说明“吉芬之谜”的答案。
(8分)2.说明寡头市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9分)二、计算题(8分)已知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L 0.5K 0.5,生产要素资本的价格P K =8,厂商在边际替代率MRTS LK =0.25时实现最大利润。
求:(1)该厂商所面临的生产要素劳动的价格P L ;(2)当成本C=3200时,该厂商实现最大产量的均衡L 、K 和Q 值。
答案部分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 考试时间:1998年1月17日下午 招生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及人口所部分专业 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1.马克思是如何从“20匹麻布=1件上衣”来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的?(10分)答:“20匹麻布=1件上衣”是简单价值形式的表达。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左边的商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为相对价值形式;而右边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是等价物,起着表现左边商品的价值的作用,因此叫等价形式。
北京大学经原试题经济学原理ⅱ(07春季期中2)

经济学原理II(2007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2(A卷答案)(2007/5/14)注意:请全部用中文回答(留学生可用英文)。
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并标明A、B卷,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试题纸和答题册一并上交。
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用图形。
每题4分,共28分。
)1.一国生产其所需要的全部产品而不从事国际贸易,能够使得该国的经济更快地增长。
错误。
国际贸易使得该国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交换中获益,并没有减少该国的总产出。
相反,国际贸易带来经济增长,这与技术进步的影响类似。
2. A higher rate of saving leads to higher growth indefinitely.False. A higher rate of saving leads to higher growth temporarily but not indefinitely. Since capital is subject to diminishing returns, as the higher saving rate allows more capital to be accumulated, the benefits from additional capital become smaller over time, and so growth slows down.3.From 1950 to 2000,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employment in theU.S. economy fell significantly. At the same time, manufacturing output experienced slightly more rapid than the overall economy. Policy makers should concern about the decline in the share of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False. If manufacturing output is rising and the number of workers is declining, then output per worker, or labor productivity, must be rising, and this is beneficial to the economy. After all, the reduction in manufacturing jobs will allow labor resources to move to other industries, increasing total output in the economy.4.You use your $200 paycheck to buy bond in AT&T. This situation represents investment asdefined by a macroeconomist.错误。
经济学原理II(2005 年春季学期)

经济学原理II(2005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2(A卷答案)(2005/4/26)注意:请全部用中文回答(留学生可用英文)。
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试题纸和答题册一并上交。
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和图形。
每题5分,共30分。
判断正确得2分,理由充分得3分)1、农民工进城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因为这不能影响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的总量。
错误。
农民工进城导致了资源优化配置,与自由贸易具有类似的作用(农民工进城是劳动力市场上的自由“贸易”,而普通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发生在物品市场上)。
它相当于生产函数中的技术(或制度)进步。
2、在可贷资金市场上,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政府增加200亿的借款,会导致利率上升。
而利率上升会刺激私人储蓄的增加。
由于私人储蓄的增加可能超过政府借款的数量,可贷资金市场的均衡数量反而可能上升。
错误。
政府借款200亿导致可贷资金市场供给曲线左移。
在可贷资金供求图形上,这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均衡数量下降。
(可画图说明)更细致的考虑是:由于政府借款增加,在原有的利率下,可贷资金需求大于供给,导致利率上升,这使得私人储蓄增加和.投资下降,以重新达到均衡。
显然,这一过程肯定导致均衡数量下降——因为均衡的投资需求量肯定下降了。
3、在一个经济中,就业量的上升未必与失业率的下降相联系。
正确。
考虑两种情况:成年人口数量的增长,这提高了既定参工率下的劳动力数量;成年人口中原来的非劳动力(包括气馁的工人)由于受到某种激励重新开始寻找工作,这通过提高参工率增加了劳动力数量。
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就业量增加,但如果他们导致的劳动力(分母)增加较大地大于了就业量(分子)的增加,则就业率下降而失业率上升。
4、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财富增加的过程。
错误。
银行是通过从其准备金中发放贷款来创造货币。
虽然贷款的发放使得债务人的购买力增加了,但债务人同时也有了债务,贷款并没有使他们变富。
北大2005年秋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答案解析

2005年秋季学期《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注意:请全部用中文回答(留学生可用英文)。
试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册上才有效,请记住在答题册上写下姓名和学号。
Good luck!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
每题5分,共40分)注意以下各题中出现的斜体字部分是已知条件,不用做出判断。
1.垄断厂商的定价总是选择在其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地方。
错。
垄断者选择在弹性大于1的地方生产。
参见作业第15章第13题答案。
2. 如果一个行业的企业的定价在边际成本以上,经济学家就认定存在市场势力。
小王这么说,一个行业所有的企业的成本情况都相同,且利润都等于零,那么该行业一定不存在市场势力。
请判断小王的说法。
不对,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利润等于零,但是存在市场势力(定价高于边际成本)。
3.由于存在边际产量递减,所以企业的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最终会向上弯曲。
不对,边际产量递减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弯曲的原因。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弯曲的原因是规模不经济。
4.虽然某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从D1变为D2,但是有可能该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不变。
请用图形来说明你的判断(不用图形,即使判断正确也扣3分)。
正确。
如下图:5.价格歧视虽然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但是也都对经济效率带来了无谓损失。
错误,完全价格歧视就没有任何效率损失。
6.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所有的农民采用新技术降低了小麦的生产边际成本(随着边际成本的P Q D2D1MR1MR2 MCP2P1降低,平均成本也会向下移动),结果小麦的供给上升,价格下降,由于小麦的需求缺乏弹性,那么农民的收入下降,这就是“谷贱伤农”。
既然情况如此,为什么每个农民都希望发明新技术来降低边际成本呢?小王的解释是对于每个农民来讲,采用新技术是其优势战略,所以出现了斜体字部分所描述的那种“谷贱伤农”情况;小张的解释是每个农民都采用新技术是一种纳什均衡状况,但不是优势战略均衡状况。
经济学原理2期末考试试卷和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II(201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A卷)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用图形。
每题4分,共28分)1.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即名义汇率固定),购买力平价理论不成立。
2.Low saving impedes investment(thus productivity and living standards)for a closedeconomy, but not for an open economy at all, which can borrow from other economies. (Usea graph to illustrate your idea)3.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并没有降低工人的购买力;短期来看,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低了工人的购买力。
4.Suppose the central bank suddenly decides to increase the growth rate of money supply. Thenas time goes on, nominal interest rate and real interest rate will first fall then increase. In the long run, nominal interest rate will increase but real interest rate won’t change.5.在计算政府购买的乘数效应时,只考虑了政府购买带来的收入增加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而忽略了被储蓄起来的部分,而这一部分会被用于投资,进而创造新的收入。
因此,我们计算的乘数效应低估了财政政策对于总需求的影响。
6. A budget-balanced fiscal policy would never affect aggregate demand.7.菲利普斯、索洛和萨缪尔森所发现的英国和美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都在长达数十年间存在,这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长期的权衡取舍关系。
北京大学经原试题经济学原理ii(06春季期末2)

经济学原理(全校选修课,2006年春季学期)期末测验(A卷答案)(2006/06/08)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用图形。
每题3分,共30分)1、没有所谓“失业率太低”这种事情,失业率越低越好。
错误。
失业率太低——低于自然失业率,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引发通货膨胀。
如果持续保持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甚至会引发持续或加速的通货膨胀。
而通货膨胀对整个社会是有成本的。
2、日本的CPI现在是108,美国的是104,因此日本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
错误。
为了得出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还必须知道各自去年的CPI(除非去年为基年)。
两年间CPI的变化率才是通货膨胀率。
3、政府支出(G)增加1单位导致均衡产出增加1单位(假定价格和利率都不变)。
错误。
政府支出增加1单位导致均衡产出增加大于1单位,因为存在乘数效应。
4、在物品市场上,同等幅度地增加政府支出(G)和税收(T)将不会影响宏观经济的产出。
错误。
这将增加产出。
原因是G的增加导致自主支出的一对一增加,而税收的增加只导致自主支出以一个比例(等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减少。
总的效应仍然是自主支出增加,这将通过乘数效应导致产出增加。
5、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因为只有债券才有利息。
错误。
给定财富数量(短期内不变),人们在货币与债券之间做出权衡取舍。
债券的利率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相对价格),因此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
6、政府支出(G)的增加在短期内可能增加或者减少投资(I);在中期内则必定减少投资。
正确。
在短期内,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利率上升但产出增加,因此投资的变化方向不确定;而在中期内,政府支出增加只会导致利率上升,产出不变,因而投资下降。
7、当出现流动性陷阱(利率非常接近零)时,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正确。
此时增加货币供给已经不能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
相反,财政政策除了直接增加总需求外,对利率的负面影响也变小。
北京师范大学 考研 经济学原理2005(试题和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科目代码:328研究方向:上述专业各方向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计48分)1.沉没成本2.纳什均衡3.囚犯困境4.最大化标准5.乘数效应6.共有地悲剧7.错觉理论8.艾伦·格林斯潘二、问答题(9、10、11每小题15分,12小题20分,共计65分)9.为什么要反垄断?对垄断的公共政策主要有哪些?10.举例解释市场失灵的原因。
11.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持赞成的观点还是反观的观点?12.简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 A SEN)的主要经济学观点。
三、分析题(37分)13.减税和增加国债限额引发的争论(要求依据的原理正确合理,逻辑清晰,观点鲜明)。
2003年1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项在10年内将减税6740亿美元刺激经济的计划,在第一年将提供1020亿美元的刺激。
这些减税包括:提前实行定于2004年和2006年生效的减税措施,确定10%至35%的所得税税率,10年内将减税540亿美元;个人的股息收入免税,10年内减税3640亿美元;加快减少对夫妇双方工作的“结婚惩罚”税收,10年减少58亿美元;把养育子女的减免税额增加到每个子女1000美元;提高小企业减免税的开支额度,10年减少160亿美元;创建“个人再就业账户”,可以在失业时使用,10年减少40亿美元。
这项计划将在2003年对9200万纳税人平均减税1083美元,结婚者平均减税1716美元,有孩子的3400万个家庭每个平均减税1473美元。
白宫经济学家说,这项计划在今后3年里将帮助创造210万个就业机会,并使经济增长率提高1.1个百分点。
2004年,刚刚获得总统连任的美国总统布什于11月19日在前往智利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的途中签署法案,将美国的国债限额再提高8000亿美元,以满足政府用扩大借债的方法来维持运转。
2022年春季《经济学(二)》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2年春季《经济学(二)》全国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厂商短期生产中,当总产量下降时,则有______。
A.平均产量为零B.边际产量为负数C.边际产量为零D.边际产量最大2、根据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的变动仅仅影响______。
A.实际收入B.名义收入C.一般价格水平D.总就业量3、以下哪种情况不反映在GDP中?______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元人民币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4、如果垄断竞争行业存在超额利润,则______。
A.新企业将进入B.现有企业将提高价格C.因为有进入障碍,不会有新企业进入D.生产成本会上升5、在一个均衡的国民经济流量循环中,已知储蓄S=200,税收T=60,进口M=60,政府购买G=60,投资1=210,那么出口X应该等于______。
A.50B.120C.260D.2706、如果一种物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______。
A.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上升B.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下降C.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上升D.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下降7、在生产要素能够相互替代的有效区域内,关于等产量曲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B.等产量曲线应该凸向原点C.等产量曲线上切线的斜率为负D.离原点越近的曲线其产量越高8、一个经济活动都由政府来决策的经济,被称为______。
A.市场经济B.计划经济C.混合经济D.标准经济9、一般来说,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是______。
A.水平直线B.向右上方倾斜C.垂直于横轴D.向右下方倾斜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______。
A.失业率的下降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D.城市化速度加快11、当实际GDP为1000亿元,GDP价格折算指数为10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______。
A.1000亿元B.2000亿元C.500亿元D.1500亿元12、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1,则X和Y的关系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原理(2005年春季学期)期末测验(A卷)(2005-06-08)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试题纸和答题册一并上交。
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
每题5分,共40分。
每题判断正确得2分,理由充分得3分。
)1、如果高的失业率使得工人放弃寻找工作,那么将失业率作为劳动市场状况的指标就不够准确。
这时还需要同时考察劳动力参工率。
正确。
工人放弃寻找工作后,不再记入失业者而成为非劳动力,这导致测量到的失业率低估了实际的失业状况(1.5分)。
而这些放弃工作的工人体现在更低的劳动力参工率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失业的状况(1.5分)。
2、消费者增加储蓄的企图无论在短期还是中期都会引起储蓄的上升。
错误。
消费者增加储蓄的企图减少了消费和总需求,短期内引起产出下降,利率下降,这使得投资的变化不确定,而投资永远等于储蓄,因此储蓄的变化不确定。
(1.5分)中期内,产出回到自然产出水平,利率下降,因此投资和储蓄都确定无疑地上升了。
(1.5分)3、短期内,政府同等数量地增加支出(G)和税收(T)不会引起产出的增加。
错误。
同等数量的G和T的增加会增加自主性支出,这是因为T的增加只以c1<1的比例减少自主性支出,而G的增加一对一的增加自主性支出(注意二者以G - c1T的形式出现在自主性支出中)。
而自主性支出的增加(以乘数效应)导致短期内产出的增加。
4、失业保险的增加使得工人要求更高的工资;但在劳动市场均衡的情况下(假定预期价格等于实际价格),他们获得的实际工资没有改变,而失业率上升了。
正确。
失业保险增加提高了工资设定关系W/P = F(u, z)中的z值,使得工资设定关系的曲线上移。
但由于价格设定关系W/P=1/(1+µ)不变,因此只能导致(自然)失业率下降,而实际工资不变。
(画图说明也可)。
5、总需求曲线意味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导致产出的减少;总供给曲线意味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导致产出的增加。
错误。
关于总需求曲线的说法正确。
但是,总供给曲线的含义是产出的增加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题目中的说法颠倒了因果关系。
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样不能改变自然产出水平,因此也和货币政策一样是中性的。
错误。
财政政策虽然不能改变自然产出,但会改变利率从而影响产出的结构(2分)。
特别是导致投资的改变,这在长期内对产出有重要影响。
(1分)7、资本积累在长期中不影响产出水平;只有技术进步才有影响。
错误,资本积累在长期内提高了产出水平。
(2分)不过,资本积累在长期内不能提高增长率,只有技术进步才是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1分)8、为了了解清华大学学生对某一食堂饭菜质量的评价,小明对去该食堂就餐的同学进行了随机采访。
发现满意率相当高。
他由此作出结论,清华学生对该食堂的饭菜质量相当满意。
错误。
因为选择去该食堂就餐的本身通常是对该食堂较为满意的学生群体,而不满意的通常选择不去该食堂。
因此小明所选择的样本不能代表清华同学的普遍情况。
从而得出的结论也不能说是清华学生的普遍偏好。
(这在计量经济学当中称为“选择性样本”问题。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每题3分,共24分)1、假如你本来想花1个小时做晚餐(晚餐的原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后来却决定加班1小时,挣得12美元的加班工资。
然后又花了10美元在餐馆吃晚饭。
这一系列事件使得测量到...的GDP增加了多少?A 10美元B 12美元C 22美元D 2美元2、一种债券承诺在一年后支付100美元。
如果今天的价格为75美元,则债券的利率是:A 25%B 33%C 0%D 无法确定3、考虑自动取款机(ATM)和信用卡的引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考虑一个人每4天的货币需求,已知他每天的花费是4美元。
在没有自动取款机时,他每4天去银行取1次钱,以备今后4天的消费之用。
ATM机出现后,他每2天从ATM机里取1次钱,以备今后的两天之用。
最后,信用卡出现后,他不需要事先提取货币来进行消费,而是在第四天从银行的储蓄帐户中取出货币来支付前4天用信用卡进行的所有购买。
在这三种情况下,他平均每天持有的货币量各是多少?A 10; 6; 4B 4; 4; 4C 16; 8; 16D 40; 12; 164、“流动性陷阱”指的是当利率已经非常接近于零时,中央银行没有能力再降低利率。
1998年时,日本的利率几乎为零,而经济仍然处在衰退之中。
此时,你认为比较合理的刺激产出的政策是:A 货币政策B 财政政策C 无所作为,因为两种政策都失效D 财政-货币政策组合5、最近的《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中国的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中,灵活就业人口大大增加。
假定一个年轻人的合同期限为1年,1年合同到期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选择转换工作的地方。
则据此推算,在一个地方工作6年或更长时间的年轻人的比例是多少?A 67%B 9%C 3%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注:题目有歧义,选B和D都算正确)6、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由于政府干预和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使得企业的投资行为对利率不作出反应。
假定经济中已经出现了“过热”——总产出大于自然产出水平。
为了遏制产出过高,以下的政策建议中合理的是:A 可以不采取任何政策,因为经济可以自动回到自然产出水平,虽然价格可能高一些B 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提高利率,减少总需求,帮助经济尽快回到自然水平C 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有可能帮助经济尽快回到自然产出水平D 短期内增加总供给可以缓解经济过热7、假设墨西哥和美国的典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和支付的价格如下表所示:面包汽车国家价格数量价格数量墨西哥1比索 400 7比索 300 美国1美元 1000 2美元 2000 假设当前汇为1比索兑换0.2美元。
则按照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法计算,墨西哥的生活水平与美国相比,其比例是多少?A 1:10B 1:5C 1:2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8、形如Y = K1/2N1/2的总量生产函数:A 不是规模报酬不变的;不是资本报酬递减的B 不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是资本报酬递减的C 是规模报酬不变的;不是资本报酬递减的D 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是资本报酬递减的三、问答题(共36分)1、粮食与化肥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13分)(1)假定粮食生产的唯一投入是化肥。
画出粮食市场的供求曲线。
化肥的价格上涨将如何影响粮食市场的均衡产出与价格?用图形表示。
(2分)粮食的供给曲线上移;粮食的均衡价格上升,产量下降。
(如图a,从A点到A’点)(2)粮食价格的上涨将如何影响化肥市场的均衡产出与价格?(提示:粮食的价格上涨导致化肥的需求上升。
)用另外的图形表示。
(2分)化肥的需求曲线右移;化肥的均衡价格上升,产量上升。
(如图b,从B点到B’点)(3)下面我们来讨论粮食市场与化肥市场的同时均衡。
以粮食价格为纵坐标,化肥价格为横坐标再作一图。
根据第(1)问的回答,化肥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如何影响粮食市场的均衡价格?在图中用一条曲线表示这一关系(称为粮食对化肥的反应曲线)。
(1分)如图c。
粮食对化肥的反应曲线向上倾斜。
(4)根据第(2)问的分析,粮食市场的均衡价格如何影响化肥市场的均衡价格?用一条曲线(称为化肥对粮食的反应曲线)表示在上一问的图中。
(1分)如图c。
化肥对粮食的反应曲线向上倾斜。
(5)说明两条曲线交点的含义。
为了保证交点的动态稳定,注意两条曲线的位置关系。
(1分)交点(图中C点)表示粮食和化肥市场同时均衡。
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两条反应曲线的弹性都不应太大)。
(位置关系错误扣0.5分)(6)假定政府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决定对粮食的生产实施减税政策。
在上述第三个图形中,表示出减税政策的影响。
均衡的粮食和化肥价格如何变动?(2分)粮食对化肥的反应曲线右移。
均衡的粮食和化肥价格都上升。
图c中点C’所示。
(7)粮食市场最终的均衡产出是否可能低于减税以前的均衡产出?农民的福利是否可能低于减税之前的福利?解释之。
(2分)粮食市场最终的均衡产出不可能低于减税以前。
考虑到化肥的价格上升是由于化肥的需求增加引起的,这导致化肥的均衡产量上升,根据生产函数的增函数性质,粮食的均衡产出不可能低于减税之前。
农民的福利不可能低于减税之前的福利。
因为在化肥市场上需求增加了,作为化肥需求者的农民的消费者剩余(这同时等于农民作为生产者的剩余)肯定上升了。
(没有给出解释或解释不合理各扣0.5分)(8)假定政府不是对粮食的生产减税,而是决定补贴农民对化肥的购买。
均衡的粮食和化肥价格如何变动?画图说明。
粮食和化肥的均衡产量如何变动?(2分)由于化肥对粮食的反应曲线下移,化肥和粮食的价格都下降(如图c中点C’’所示,不画图扣0.5分)。
粮食和化肥的均衡产量都上升。
粮食产量化肥产量图a 图b图c2、公众的经济学素养、央行透明度与宏观经济稳定(15分)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对于货币政策的实施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相机抉择”观点认为中央银行在维护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应该具有选择货币政策的自由权。
“固定规则”的观点反对中央银行随意地使用货币政策,要求货币政策具有预先申明的固定规则。
假定经济开始时处于自然产出水平。
此时,突然出现了一个负向的需求冲击(例如,消费者信心突然减弱)。
(1) 在政府不采取任何的政策时,经济在短期内和中期内将会如何变动?用AS-AD曲线图形加以说明。
(2分)短期内产出下降,价格下降(从A 到A’)(1分);中期内产出不变,价格进一步下降(从A’到A”)(1分)。
现在假定中央银行在发生该负向冲击后不久,决定采取政策以稳定产出。
(2) 考虑“相机抉择”类型的银行。
假定中央银行在公众没有任何事先了解的情况下,突然采取了一个扩张的货币政策。
这在短期和中期内将会怎样影响产出?在第(1)问的图形中,标出最终的产出与价格的位置。
(1分)短期内产出下降,价格下降;中期内产出不变。
价格低于没有负向冲击前的价格(A 点),但高于自然恢复后的价格(A”)点。
如图所示。
(3) 但是,这一政策事先被泄漏出去,而为工资设定者了解。
这将有利于还是不利于政策制订者更容易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什么?在第(1)问的图形中标出最终的产出与价格位置。
(1分)不利于。
因为这样一来人们预期一个更高的(或者说,下降更慢的)价格,使得短期供给曲线左移(或者说,更为缓慢地右移),抵消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和增加总产出的效果。
最终的产出虽然回到自然产出率,但价格更高。
如图所示。
(4) 再来考虑“固定规则”的观点。
假定中央银行被赋予的规则是“零通货膨胀”,而且该规则是可信的——人们完全相信中央银行有能力稳定币值。
当“固定规则”的中央银行同样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人们的预期价格是否改变?为什么?说明最终的产出与价格的位置。
(1分)不改变。
因为人们相信央行能够稳定币值,因此没有必要调整价格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