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二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中测试(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曲线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可能为零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一种匀变速运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B.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C.两个速率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指向圆心3.一物体以初速度20m/s竖直上抛,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A、1sB、2sC、3sD、4s4.如图: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和b的质量相等且小于c的质量,则()A.b所需向心力最小B.b、c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的周期C.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D.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5.把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那么在落地前的任一秒内()A. 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大小的10倍B. 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一定比初速度大10m/sC. 物体的位移比前一秒多10 mD. 物体下落的高度一定比前一秒多10m6.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
如图所示,在某路段汽车向左拐弯,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路面低一些。
汽车的运动可看作是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
设内外路面高度差为h,路基的水平宽度为d,路面的宽度为L。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擦力(即垂直于前进方向)等于零,则汽车转弯时的车速应等于( ) hdLA .LgRh B .dgRh C .h gRL D .hgRd7.如下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A 、B ,用长L =0.8 m 的细绳悬于以v =4 m /s 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顶部,两球与小车前后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此时悬线的拉力之比F B ∶F A 为(g =10 m /s 2) ( )A.1∶1B.1∶2C.1∶3D.1∶48.如图为表演杂技“飞车走壁”的示意图.演员骑摩托车在一个圆桶形结构的内壁上飞驰,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a 、b 两个虚线圆表示同一位演员骑同一辆摩托,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进行表演的运动轨迹.不考虑车轮受到的侧向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a 轨道上运动时角速度较大B .在a 轨道上运动时线速度较大C .在a 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较大D .在a 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和运动员所受的向心力较大9.两个同高度斜面,倾角分别为α、β,小球1、2分别由斜面顶端以相等水平速度抛出,如图所示,假设两球能落在斜面上,则小球1、2飞行下落的高度之比为( ) A .1:1 B .tan α:tan β C .tan β:tan α D .tan 2α:tan 2β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总结出关于行星运动三条定律的科学家是开普勒B .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伽俐略C .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牛顿D .第一次精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卡文迪许11.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如图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
高一物理必修二 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期中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卡文迪利用扭秤实验成功地测出了引力常量C.开普勒通过对其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伽利略在归纳总结了牛顿、笛卡尔等科学家的结论的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2、下列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B.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公式中的r 指两球心之间的距离C .因地球质量远小于太阳质量,故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远小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D.只有当物体的质量大到一定程度时,物体之间才有万有引力3、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1/44、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之比为v A∶v B=2∶1,则轨道半径之比和周期之比分别为A.R A∶R B=4∶1,T A∶T B=1∶8 B.R A∶R B=4∶1,T A∶T B=8∶1C.R A∶R B=1∶4,T A∶T B=1∶8 D.R A∶R B=1∶4,T A∶T B=8∶15、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0.2 gB.0.4 gC.2.5 gD.5 g6、“宜居”行星,是指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2011年2月2日宣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经过一年多的探寻,共发现了54颗“宜居”行星,可能存在支持生命的条件。
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a倍,半径为地球的b倍,则该行星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最大环绕速度的( )A.倍 B.倍 C.倍 D.倍7、“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我国已紧急调动多颗卫星,利用高分辨率对地成像、可见光拍照等技术对搜寻失联客机提供支持.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轨卫星(环绕半径远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半径)都是相对地球运动的,其环绕速率可能大于7.9km/sB.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可以固定对一个区域拍照,但由于它距地面较远,照片的分辨率会差一些C.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D.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二、多项选择8、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 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9、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B 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轨道半径都一样C 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 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10、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空气阻力恒为f, 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地面的全过程中()A.重力所做的功为零 B.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11、一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汽车的发动机始终以额定功率输出,关于牵引力和汽车速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加速行驶时,牵引力不变,速度增大B.汽车加速行驶时,牵引力增大,速度增大C.汽车加速行驶时,牵引力减小,速度增大D.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值1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恒定的功率启动,设阻力恒定,则下列图中关于汽车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汽车的加速度—时间图像可用图乙描述B.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可用图甲描述C.汽车的加速度—时间图像可用图丁描述D.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可用图丙描述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度为h的位置静止释放,桌面离地高度为H,不计空气阻力,取桌面为零势能面,则小球()A.到达桌面位置时的机械能为mg(H+h)B.到达桌面位置时的动能为mghC.到达地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h)D.到达地面时的机械能为mgh三、实验,探究题14、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2)实验中,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这条纸带上的点距并不均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纸带的左端是与小车相连的B.纸带的右端是与小车相连的C.利用E、F、G、H、I、J这些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小车的速度D.利用A、B、C、D这些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小车的速度(3)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4)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符合实际的是图3中的.16、如下图所示,将轻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凹形轨道上,一端与轨道的A端固定,另一端正好在轨道的B端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的边缘上,桌边悬一重锤.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和功能关系的相关知识,可利用该装置找出弹簧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之间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下面哪些器材()A.秒表B.刻度尺C. 白纸D. 复写纸E. 天平F.弹簧秤(2)如果在实验中,得到弹簧压缩量x和小球离开桌面后的水平位移s的一些数据如下表,经你的推导分析,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高一必修2物理期中测试卷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对于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两个分运动的速度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C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D由两个分速度的大小方向不能确定合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如右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的受力情况是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D.以上均不正确3、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C、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D、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4.一物块沿着圆弧下滑,由于摩擦作用,它的速率恰好保持不变,那么在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的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 B物块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越来越大C物块有大小不变的向心加速度 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5.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B.向心力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C.对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D.向心力的效果是改变质点的线速度方向6、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7.关于公式kTR=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公式只适用于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B. 公式只适用于太阳系中的行星或卫星C. T是自转的周期D. 公式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围绕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8.有关万有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B.221rmmGF=中的G是比例常数,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它没有单位C.物体落到地面上,说明地球对物体有引力,物体对地球没有引力D.地面上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月亮,受到的不是相同的力9.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牛顿、卡文迪许B.开普勒、伽利略C.开普勒、卡文迪许D.牛顿、伽利略10.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绕某恒星运行,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到它们的运转周期之比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的比为()A. 3:1B. 9:1C. 27:1D. 1:911.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该处距地面球表面的高度为()A.(2—1)R B.R C.2R D.2R12.两行星的质量分别为1m和2m,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1r和2r,若它们只要万有引力作用,那么这两个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 )A.1B.1221r m r m C.2122r r D.2112r m r m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3.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 R = 40cm 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 = 0.2m/s ,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m/s 2,它的周期为______s 。
高中物理必修2期中试卷及答案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下列关于这些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非平衡力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相同性质的力2、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a(t)=12t2]其中,(a(t))为加速度,(t)为时间。
质点的位移(x(t))与时间的关系是:A、(x(t)=16t3)B、(x(t)=14t3)C、(x(t)=13t3)D、(x(t)=12t3)3、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与静止的质量为(2m)的大球发生弹性正碰,则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大小为:A.(0))B.(v3)C.(2v3D.(v)4、关于简谐振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振幅越大,振动周期越长B. 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C. 简谐振动的能量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D. 在简谐振动中,位移最大时加速度也最大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秒末物体的速度为5m/s,那么物体在前3秒内的位移为()A. 15mB. 20mC. 25mD. 30m6、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²。
那么物体在第10秒末的速度为()A. 20m/sB. 30m/sC. 40m/sD. 50m/s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 m/s,加速度为3 m/s²,则5秒末物体的速度为多少?A、23 m/sB、17 m/sC、13 m/sD、27 m/s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在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动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故机械波一定是横波B、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与质点的振动速度无关C、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是波长的一半D、机械波的能量传播是随着波的传播而传播,质点不随波迁移E、波的干涉现象发生在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2、关于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中静止的电荷只会受到电场力,不会受到电场能量的影响B、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其电势能的变化量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C、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位置,电势能也越高D、电场的强度由电荷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决定E、电势是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与该点电荷量的比值3、关于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恒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C. 若撤去外力,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 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反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题目:(1)为了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小明同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高一物理选择性必修二期中试卷二(解析版)

故选A。
4.光的干涉现象技术中行许多应用。图甲是利用干涉检查平面平整度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上板是待检测的光学元件,下板是标准样板
B.若换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其它条件不变,则图乙中的干涉条纹变密
C.若图丙为俯视图甲装置看到的干涉条纹,条纹弯曲说明被检查的平面在此处出现了凹陷而导致不平整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把带电小圆环的重力沿杆和垂直杆分解得 ,由左手定则知带电圆环受洛仑兹力 垂直杆向上,带电小圆环上滑的过程中由于阻力的作用v越来越小。若 则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定时间内,水落到叶片上时,对水,根据动量定理可知
水的质量
解得
水在空中匀速下落,则单位时间内雨水下落的高度为 。
故选B。
11.如图所示,一根绷紧的水平绳上挂五个摆,其中A、E摆长均为l,先让A摆振动起来,其他各摆随后也跟着振动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则在AC边界上只有一半区域有粒子射出
B.若 ,则以θ=60°飞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
C.若 ,则以θ<30°飞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
D.若 ,则以θ=0°方向射入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故选B。
12.一条质量约为180kg的小船漂浮在静水中,当人从船尾走向船头时,小船也发生了移动(不计水的阻力)。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有关物理知识分析人与船相互作用过程时所画出的四幅草图,图中实线部分为人在船尾时的情景,虚线部分为人走到船头时的情景。其中正确的是( )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中考试(新课标人教版)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5.6章测试高一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物理量中,一定变化的是A.速率 B.合外力 C.加速度 D.速度2.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飞镖沿直线射到5m处的靶心上 B.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篮筐C.足球沿直线射入球门的左上角 D.铅球先是水平飞行一段距离,再竖直落到地面3.将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称做平抛运动。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A.物体下落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C.物体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4.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1 / 7A.线速度越大,其角速度也一定越大 B.角速度越大,其转速也一定越大C.线速度一定时,半径越大则周期越长 D.角速度一定时,半径越大则周期越长5.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匀速运动 B.是匀变速运动C.是变速运动 D.是变加速运动6.如果认为行星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的距离成反比C、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可由实验得出D、行星同时受到太阳的引力和向心力这两个力的作用7.关于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物体的角速度、线速度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赤道上的物体线速度最大B、在两极上的物体线速度最大C、在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最大D、北京和南京的角速度大小相等8.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以相同的速度,从A点和A′点进入并通过光滑圆弧轨道ABC和A′B′C′到2 / 73 / 7达C 点和C ′点,如图所示。
如果两圆弧轨道的半径相同,物体到达B 点和B ′点的速度分别记为v 1、v 2,对轨道的压力记为N 1、N 2。
高中物理必修 第二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了10秒后速度达到10米/秒。
如果这个力保持不变,那么该物体在接下来的10秒内会增加多少速度?A. 5米/秒B. 10米/秒C. 15米/秒D. 20米/秒2、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均为k,将它们串联起来连接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整个系统的等效劲度系数是多少?A. k/2B. kC. 2kD. k/43、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以下几种力的作用: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若物体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 mgB. mg/gC. 0D. 无法确定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若物体质量为m,斜面长为L,则物体滑到底部所用的时间t为()A. mgLsinθ/gB. gLsinθC. mgL/gsinθD. gLsinθ/25、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开始运动。
若去掉拉力F,则物体将()。
A、立即停止B、逐渐减速直至停止C、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继续加速6、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并排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A以速度v向位于它右前方的小球B碰撞。
假设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碰撞后A球的速度将是()。
A、0B、v/2C、-vD、v7、在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验中,以下哪个步骤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A、用弹簧秤分别测量两个力的大小B、用弹簧秤分别测量两力的合力C、将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其中一个分力的方向夹角固定D、保持两分力的夹角不变,多次改变两力的大小,测量它们的合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一段时间内加速度保持不变。
关于这段时间内的物体运动,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物体的速度一定是均匀增加的。
必修2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个性化教案 (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A 高一物理必修2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 关于质点的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一种变速运动B 、变速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C 、曲线运动可以是速率不变的运动D 、曲线运动可以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对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B 、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C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这一点的受力方向D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3、某质点在恒力 F 作用下从A 点沿图1中曲线运动到 B 点,到达B点后,质点受到的力大小仍为F ,但方向相反,则它从B 点开始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A.曲线aB.曲线bC.曲线cD.以上三条曲线都不可能4.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哪些量是不变的:(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竖直向下的分速度;D .物体位移的方向。
5.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时间长B .速度小的时间长C .一样长D .质量大的时间长6、在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相隔1s 落下物体A 和B ,在落地前,A 物体将 ( )A.在B 物体之前B.在B 物体之后C.在B 物体正下方D.在B 物体前下方7.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线速度不变 B.线速度的大小不变 C.转速不变 D.周期不变8、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A 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A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A 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摆球A 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C.摆球A 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D.摆球A 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9.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A 的质量是B 质量的一半,A 的轨道半径是B 轨道半径的一半,当A 转过60︒角的时间内,B 转过45︒角,则A 物体的向心力与B 物体的向心力之比为……( )A 1:4B 2:3C 4:9D 9:16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C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作直线运动D 、物体只要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个性化教案 (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11、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块随圆筒一起转动而不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