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文化精髓 打造校园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丰厚校园人文底蕴

传承民族文化精髓丰厚校园人文底蕴——成家川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2018年——2019年第一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生命之光,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存之基。
特色办学,品质立校,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是成就学生幸福人生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们以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与义不容辞的使命感来探索农村小学特色化发展之路,以开拓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深邃的视野,来描绘学校特色化发展的美好蓝图。
我校提出的“传承民族文化精髓丰厚校园人文底蕴”的特色学校创建主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1.从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关系到每个孩子一生的幸福。
从小学起,就应该给孩子终身受用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就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
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2.从培养目标来看,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启蒙教育是培养公民品德的“雏形”阶段。
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否受到正确道德观的教育,对奠定社会所要求的公民道德素质基础极为重要。
所以,学校必须适性、适量、适时地给孩子超功利的人文思想的启迪。
一.整体构思:我校特色发展的整体构思:用责任锻造团队,用制度规范管理,用理念引领行动,用文化经营学校。
“责任、制度、理念、文化”在我校特色化发展中具有特定的内容。
我校特色创建的整体构思主要基于以下认识:1.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创特色。
2.让特色创建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3.以特色创建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质量提升。
4.形成学校自身传统,构建特色办学的模式。
二.创建的主要内容(一)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通过读、写,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学习、生活、成长在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读的计划:低年级: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主要是识字教学、养成教育方面)中年级:千字文、朱子家训、国学经典高年级:孝经(节选)、论语(节选)(主要是文学、传统思想教育方面)写的计划:每天20分钟的写字,练习硬笔、软笔书法。
用传统文化精髓打造学校文化品牌

用传统文化精髓打造学校文化品牌——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纪实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校长蒋祖慰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的天象馆在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艺术节上,学生们表演舞蹈抒发对党的热爱之情。
【新疆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风采录(之三十八)】蒋夫尔【写在前面】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是新疆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
近几年来,学校本着继承与创新的精神,充分利用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打造学校文化品牌,着力建设“以儒家文化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逐渐显出亮色,体现价值,形成风格。
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创建于1964年,近50年的办学历史中,大浪淘沙,薪火相传,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近年来,学校荣膺了“自治区示范高中”、“自治区德育示范校”、“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多项桂冠。
长期以来,十一中始终高扬素质教育大旗,以“德育立校,人本治校,质量兴校,法制净校”为办学理念,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社会的需要”为办学宗旨,以“立德固本,修学长志”为校训,以“人和风正,天朗气清”为校风,以“为儒则勤,为师则范”为教风,以“敏而好学,博闻笃志”为学风。
多年来,学校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因校制宜、行之有效的模式、步骤和措施,逐步凸显出“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基本格局。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校长蒋祖慰认为,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作为一个教育文化体系单元,其本身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教化”功能的支持,而儒家文化应该是最具滋养力的教化体系。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创建和谐校园,是具有时代意义的高瞻远瞩的教育发展方略。
因此,我们应该发扬光大儒家文化,好好汲取儒学的精髓,将其内化为学校管理的优良体制,内化为学校的文化,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基于这一认识,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决定以“弘扬儒家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为主旋律,建设自己的学校文化。
学校通过传承弘扬儒家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美丽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文化建设的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精神得到内化,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的校园环境。
这种做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更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古圣贤到后世文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礼仪等方方面面。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学校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校可以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教授学生古代文学、古代哲学、古代音乐等传统文化知识。
通过教学,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文化成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学校还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社团,让学生们有机会参加诗词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学校可以在校园环境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校园中设置传统文化展示区,陈列一些古代书籍、古代乐器、古代绘画等,让学生们在欣赏和参观中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学校还可以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表演,邀请传统文化艺术家来校园表演古典音乐、舞蹈等,为学生们呈现一场文化盛宴。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活动。
开展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活动,每年推荐一本传统文化经典书籍,通过课堂和社团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
学校还可以举办传统文化创作比赛,鼓励学生们创作古诗词、书法作品等,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可以与相关文化机构合作,共同举办传统文化展览、讲座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构建清新儒雅的校园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石。
学校应该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组织相关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让校园成为一个浸润着传统文化的净土,培养出更多的国家栋梁之才。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下面浅谈几种有效的途径。
首先,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通过在校园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育课程可以包括古代经典著作的学习、传统音乐、美术、书法等技能的培养,还可以通过课文解读、传统节日讲解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其次,组织传统文化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表演、传统音乐演奏、京剧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可以组织传统文化比赛,如书法比赛、诗词对抗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再次,引入传统文化元素。
学校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中,如在校园里设置传统文化景观、雕塑等,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此外,学校可以在校车、校服、校徽等方面采用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使学生身边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传统文化的熏陶。
最后,加强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
学校可以设立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培养传统文化研究人才,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如古代手工艺制作、传统节日制作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以上是几种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和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因此,各个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高度重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这样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益补充。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摘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发扬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校园建设体现文化传承,营造宁静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可以激发师生学习热情,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才。
在校园文化传承与当代文化融合的平衡中,我们能够找到最适合教育的发展路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不仅仅是为了今天,更是为了未来。
清新儒雅的校园文化将成为培育未来人才的重要基础,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清新儒雅校园、民族自豪感、文化传承、学习环境、传统文化活动、师生学习热情、品德修养、文化融合、教育发展、未来人才、平衡发展。
1. 引言1.1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当今社会,面临着日益丰富多元的文化冲击和冲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变得尤为重要。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力量,可以激励人们传统美德,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民族认同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良好的社会伦理风尚。
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坚定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增强文化软实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保持国家文化独立性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美好校园文化的基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更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发展。
1.2 清新儒雅校园的意义清新儒雅校园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美、宁静、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清新儒雅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文化品味和修养。
清新儒雅的校园还可以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对于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首先为校园带来的是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华民族拥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从古老的甲骨文到精美的青铜器,从悠扬的诗词歌赋到典雅的书法绘画,无一不展现着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历史文化课程,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的魅力。
比如,在历史课上,老师可以生动地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壮举,让学生了解到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在艺术课上,学生可以亲手临摹古代书法大家的作品,体会其中的笔法和神韵。
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过去,更能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爱”“诚信”“友善”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导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尤其是弱势群体。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领悟这些道德准则。
同时,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比如,鼓励学生在校园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在家里尊敬长辈、分担家务。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出有道德、有担当的新一代。
传统文化进校园还能丰富校园的艺术氛围。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剪纸、武术等,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学校可以成立京剧社团,邀请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唱腔和表演;开设剪纸手工课,让学生亲手剪出精美的图案;组织武术队,让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中华武术的精神内涵。
此外,还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节,为学生提供展示传统艺术才华的舞台。
浅析我校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

浅析我校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我校逐渐意识到了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的做法。
下面就此进行一番浅析。
首先,我校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礼仪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还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观赏古代艺术品等活动,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一做法,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我校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些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晚会、中秋晚会等。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展示才艺,演唱传统歌曲,表演传统戏剧等,使得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学校还会举办一些传统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解和讨论,使得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再次,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学校的建筑风格、园林布局等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学校内的雕塑、石刻等艺术品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使得校园整体氛围更具传统文化色彩。
此外,学校还设立了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名胜古迹,供学生们游览和学习,增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悟。
最后,我校通过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学校教职员工都会进行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传授和教育学生。
学生们在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下,通过研读经典著作、参观名胜古迹等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
这将为学生们培养创新精神、传承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我校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提高校园文化品位随着经济、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文化育人功能更加突出,办有品位的学校越发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更是倍受关注的话题。
暨华中学发展已经走过了20年,十二五规划发展已圆满收官,学校未来十三五规划发展的蓝图也已绘就,未来发展,理念先行,对如何构建、发展、创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校园文化也必须有相应的思考。
一、校园文化育人的时代要求2017年初,中办、国办就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文化基础方面强调核心素养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明确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血肉联系。
我们以多元文化为主题申报了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熏陶作用,建构和谐的课程文化生态。
一方面,我们用语文课程建设将学校校园文化落实到实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文化融入到课堂、教材、师生的教与学,为跨学科课程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我们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的硬实力与软实力,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与活动环境等,发挥校园文化引领、浸润、感染及教1/ 6育等功能。
学校发展已经走过了20余年,虽然我们也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但没有完全与学校办学紧密结合,践行在实处还需不断深化。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符号,一种精神符号,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
它是在校园这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内,由学校组织引领,师生共同创造,将校园精神作为核心,反映师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群体亚文化。
学校校园文化综合表现将孕育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师生群体中发挥重要的凝聚和濡染功能。
为此,学校编定了《暨华中学学校文化建设手册》,对学校校徽、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做了详细的规定与解读,这些理念使学校发展有了奋斗的目标,发展的方向,但如何获得师生的积极认同,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等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转化为师生自觉的行为文化,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最大功能,需要探索出一条切实而有效的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汲取文化精髓 建造校园文化
——大连长兴岛高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大连长兴岛高级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是一所迅速崛起的学校。
在短短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发取得了许多令人骄傲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校园文化建设无疑是我校显著的特色之一。
校长宋振镇同志尤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他常说:我们就怕搞教育的地方没有教育,搞文化的地方没有文化。
他强调:文化可以育人,文化可以兴校,文化可以加强凝聚力,文化可以提高创造力。
基于这种认识,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校主要领导把握全局,拟订活动方案,指导实施活动,其他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通过召开校长办公会、教师会、校会、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大力宣传,营造了浓郁的活动氛围,努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建设有有思路、讲思想、重教育的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体系。
(一)环境文化,熏陶育人
长高的环境文化有七个标准:校园布局园林化,科室装备标准化,教学设施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校园场地绿色化,墙壁走廊育人化,厨窗专栏知识化。
我校建筑布局合理,各个功能区相对比较完整。
我们把通向教学区南北方向的主路命名为“启航路”,路旁种植挺拔的法国梧桐,甬路上设置休憩长椅,希望学生们走在此路上能有所启迪,对自己的人生和学习增添信心。
教学楼前是校园文化宣传橱窗,记载了长高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历程。
走近校园,映入眼帘的是镌刻在巨石上的长高校训——真、和、智、孝。
这是长高的标志,是长高人的追求。
杏园里绿草萋萋,杏树成林,怪石嶙峋,曲径通幽。
校园景观园中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冬季有绿,长高人调动智慧,为每处景致都书写联句,赋诗一首,处处精心构思,特色鲜明。
长高的大厅走廊是文化环境艺术化
的代表,这里有价格不菲的钢琴,学生可以任意弹奏;系列国学文化浮雕艺术,陶冶着你的情操;每个楼层有自己的图书书柜,丰富的藏书更是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走廊壁报文化,精彩纷呈,成为师生展示特色的舞台……这里的墙壁会说话,这里的一木一石都蕴含生命的灵动,这里有文化,这里有教育,这里有特色,这里有创新。
(二)精神文化,启智净魂
只讲环境的校园文化是伪文化,精神文化才是校园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
长高校园文化工作基本思路是以礼治校,以知治校,以行治校,以孝治校,以责治校,用国学来诠释学校文化底蕴,把“爱校”和“感恩”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的主题。
根据本校和本班实际,确定了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总体目标、校风校训和校徽,谱写了校歌,每个班级都确定了本班的理念、目标、班歌和口号;我们开设课本教程,自编《弟子规》课本教材,安排课时开坛讲学;我们设立了学校荣誉展览室,并通过橱窗展示,让学生知晓学校所取得的成就,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发产生强烈的热爱母校和感恩社会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校园精神;充分利用图书阅览室、学校荣誉室、校园之声广播室、文化墙、墙壁文化和标语的作用,让文化知识、人文荟萃、名人名言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时时受感染、受启迪、受激励;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前墙设有国旗、激励标语、板报、书香园地、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一进入教室就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坚持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以及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表扬十佳孝子,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活动文化,异彩纷呈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因此,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有思想性,又有知识性;既有教育性,又有实践性。
1、长高人重视升旗仪式,我们认为这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我们的升旗仪式有思想性、教育性、文化性。
每一次升旗仪式都搞得形式灵活,内容精当,成为长高思想教育的主阵地。
2、长高人注重节日,讲究年要像年,节要像节。
凡是有重大纪念意义的节庆日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我们都积极开展各种专题文化活动。
中秋节有“咱家月儿圆”主题晚会,元旦有师生团拜会,母亲节有“感恩有你”主题演讲比赛……
3、长高人有自己的梦之队。
长高的篮球队是五大精品队之一,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他们作风硬朗,配合默契,敢打敢拼,曾两次蝉联大连市高中篮球联赛冠军。
4、长高尤其重视科学实验的开展。
长高的实验室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己到实验室去搞实验,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因为长高人明白一个道理:科学实验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是验证知识的金砖。
5、长高社团工作成绩显著。
除五大精品队之外,先后组建了尔雅戏剧社、演讲辩论社、摄影社等多个学生社团。
学校召开会议,出台政策,设立社团活动立项资助计划,聘请知名老师进行指导,为社团开展活动提物质保障。
我校演讲与辩论社团参加大连市第二届高中生综合素质大赛,取得才艺展示一等奖、主题辩论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篮球社团在大连市中学生篮球赛中蝉联冠军;田径社团也夺得大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冠军;尔雅戏剧社上演了长高经久不衰的传统剧目《雷雨》;摄影社成功举办了“中国梦·青年梦”主题摄影展……我校以多元发展为理念,以文化教育为核心,以社团活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学校社团工作,打造长高校园文化品牌。
踏踏实实地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许多荣誉。
目前长高是辽宁省示范高中,大连市先进单位,大连市文明单位等等。
,面对荣誉,长高人异常冷静,我们知道峰高无坦途,我们深信奋斗铸辉煌。
我们的口号是:蜚声辽南,敢为北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