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阅读教案.doc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案
课题《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单元三学科语文年级八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佳词丽句,学记读书笔记。
2.感悟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3.体味饱含哲理的语言之美,接受文学熏陶和情感陶冶,体验读书乐趣。
重点体味饱含哲理的语言之美,接受文学熏陶和情感陶冶,体验读书乐趣。
难点感悟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只要听到、读到、想到傅雷这个名字,就会浮
起一串印象:深度近视眼镜,高瘦身材,绝对的洁
净,雄辩的语言,固执的脾气,不停的劳作,一丝
不苟的认真,……在一霎那间叠印在一起,袅袅上
升,形成一个非凡的抽象概念,是崇高人格?古典
精神?说不清。
如今,如果再读《傅雷家书》,恍如隔世。
它
是一朵最后的玫瑰。
他曾引导人走上艺术的神殿,忘我地攀登。
他让我们看到生活里不易发现的美,他给我们
无限生的欲望。
(节选自郁风《“老顽固”傅雷》)
讲授新课活动一、查阅资料走进《傅雷家书》
活动要求
1. 学生查阅链接资料,了解作者傅雷。
2. 结合以前学习的《傅雷家书》家书二则,
小组交流《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3. 交流阅读作品的感受。
教师点拨:
1.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
《傅雷家书》教案(最新14篇)

《傅雷家书》教案(最新14篇)《傅雷家书》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书信格式2.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重点难点: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过程:(一)整体把握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
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
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
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
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
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通用5篇)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通用5篇)《傅雷家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两封信的内容,把握融会贯穿于两封家书中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
2、理解“坚强”的内涵,真切体会到作者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3、领悟如何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坚强”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导入,并复习书信格式。
1、刚才我们听的是李春波的《一封家书》,那你能说说书信的格式你听出了哪些?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结尾还要写上署名和日期2、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流露出很强的游子思乡思亲之情,尤其能从游子的思亲中感受到父母的思子。
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书信无疑成了两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
著名翻译家傅雷,在其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自己的惦念之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封家书。
(出示课题《傅雷家书两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说说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一封信:1954、10、2消沉苦闷之时。
第二封信:1955、2、26欣喜成功之时。
2、从这两封家书中,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勇敢、坚强的人三、抓住文眼,领悟主旨不错。
正是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使这两封不同时间、不同内容的家书具有了相同的内在精神,为这两封家书谱写出了一个主旋律。
1、仔细阅读两封家书,结合家书内容说说“坚强”的内涵。
2、学生细读课文并思考。
3、讨论: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则:(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2)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3)“像对着古战场一般地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一种情绪?第一则:(1)控制情绪,泰然处之;(2)正视错误,理智分析不错。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案新人教版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学生在分析和解读家书中的深层次含义和内涵方面也遇到了挑战。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我计划采用更多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和探索家书中的深层次意义。
此外,我发现学生在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讨论和分享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2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通过阅读《傅雷家书》,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感悟傅雷先生对儿子的关爱与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同时,通过分析家书中的文字,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能够体会到文学的魅力和深度。此外,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使他们在理解和表达中能够更加准确和流畅。最后,通过学习傅雷先生的精神和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获得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傅雷家书》的内容及背景:掌握傅雷一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了解傅雷的教育观念及其对儿子的影响。
(3)感悟家庭教育的真谛:从《傅雷家书》中提炼出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如尊重、关爱、引导等,为学生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举例:傅雷在教育儿子时,强调尊重儿子的兴趣和选择,关心儿子的成长,引导儿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教学难点
(1)傅雷家书中的深刻哲理:对于家书中一些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傅雷与儿子的对话,体验家庭教育的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3.分析家书中的精彩语句,体会傅雷的语言艺术和人生智慧。
4.通过阅读《傅雷家书》,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阅读《傅雷家书》的过程中,感受家庭的温暖,提高文学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傅雷家书》,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掌握傅雷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情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和背景。这是一部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们的家信集,它不仅包含了家庭教育的方法,还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修养。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选择性阅读以及选择性阅读的几种方法。
2、理清傅雷讲述道理和抒情的线索,学会如何表达感情。
3、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的交融,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
二、教学重点有选择性地阅读《傅雷家书》,探究书信中傅雷的教子之道,体会父子深情。
三、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作品内涵,针对课文专题做选择性阅读,完成其中一个探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家书本是家事私情,然而著名翻译家傅雷和儿子傅聪的家信却变成了社会的财富。
那一封封家信在真诚、平等的感情基调上得到了升华,以它浓浓的人情味、深深的爱国情,演绎了一曲曲闪动着慈父爱、朋友情的交响乐。
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感人的旋律吧!(二)阅读指导1、兴趣选择。
选择感兴趣的书或感兴趣的内容阅读。
2、问题选择。
阅读时,带着问题读,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
3、目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
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可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评,可以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
4、方法选择。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如实用类文本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清醒,心平气和;文学作品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调动情感。
(三)作家简介傅雷( 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 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20 世纪 60 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扎尔特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其有两子傅聪、傅敏。
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
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的《傅雷译文集》。
(四)内容主旨《傅雷家书》是由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 1954 年至 1966 年 5 月的 186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傅雷家书》教案设计

《傅雷家书》教案设计《傅雷家书》教案设计(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傅雷家书》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1、“坚强”的含义。
2、第2封信中哲理的阐明。
三、教学时数: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结合。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第1课时(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学时宜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一、导入新课:1、复习书信的格式,导入新课并简介作者简介人物:傅雷(1908—1966)2、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的材料。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讨论明确: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讨论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三、归纳与总结:参照课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层次及其大意,并总结划分的方法与体会。
傅雷家书》导读课教案

傅雷家书》导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了解经典作品。
2.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整本书的框架和内容。
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导读。
通过跳读、选读、精读等阅读方式,引导学生略读概览,了解整书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难点在于激发兴趣。
通过有趣的阅读活动,消除学生对书信体的陌生感、畏惧感,矫正学生读名著只重情节不重文字内容的浅读性,读到本书的趣味、情味、理味。
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环节】一、活动一:初识家书1.简介家书渊源书”最早是动词,表示写的意思,后来才成为名词,演变为书信。
家书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感情的书信,是古时人们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联系的唯一途径。
由于书信的阅读对象常常是至亲,读起来真实感人,有见字如面的感觉,所以西方人称它是“最温柔的艺术”。
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两封家书写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内容是在淮阳当兵的名叫“黑夫”和“惊”的兄弟二人给安陆母亲的信。
信中问候亲人,自报平安,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千古家书推介自家书诞生以来,它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家庭熏陶教育、家风家训传承中有着重要地位。
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家书,更是散发着情感的温馨,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家书里有修身之道,如刘向《戒子歆书》中的“骄奢则祸至”、刘备《遗诏敕后主》中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
家书里有为学之要,如孔子《教伯鱼》中的“君子不可以不学”、刘邦《手敕太子》中的“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彭端淑《示子侄》中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家书里有交友之方,如东汉郑玄《戒子益恩书》中的“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
家书里有治国之法,如周文王《诏太子发》中的讲敬民以保社稷、曹操《令诸儿书》中的论治国唯才是举,不私臣吏。
家书里还有文学之妙,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中的“东顾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色彩瑰丽、写景如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品读名著内容,了解基础知识:积累傅雷家书中的重点语句,能够品析。
2、通过阅读,体会信中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3、理清傅雷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线索,从而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4、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的人生未来境地。
5、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教学重点】1、初步把握书信内容,体会到其中的期望和情感。
2、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通过书信内容的基本了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文笔的锻炼。
【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954年1月17日,上海火车站人头窜动,其中一对中年夫妇正对着一个即将远行的青年嘱咐着什么,终于列车渐渐地起行远去,中年夫妇呆立在月台上,心早就随着奔驰的列车,飞向了远方。
家书、家信本是家事私情,然而著名翻译家傅雷和儿子傅聪的家信却变成了社会的财富。
那一封封家信, 在真诚、平等的感情基调上得到了升华,以它浓浓的人情味,深深的爱国情,演绎了一曲曲闪动着慈父爱、朋友情的交响乐,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感人的旋律吧!课前准备时,我们设置了资料组,专门负责作者、主要人物及作品评价等基本资料的搜集工作,下面就请资料组的同学展示他们搜集的资料。
二、资源共享,我所知道的傅雷(资料组展示资料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我们的介绍,并记住关键内容,资料展示后,将进行有奖竞答)1、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傅雷于1927年赴法国学习,于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
毕生翻译了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为主的多部外国文学名著,如《人间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名人传》等。
“文革”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3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含冤而死。
2、其子傅聪早在六十年代就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3、《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傅雷第二课时一、走进现实傅雷的教育方式让我们佩服,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又是如何教育我们的呢?现场调查:1、父母给你写过信吗?2、十四五岁的你,父母跟你谈论过婚姻、爱情吗?3、你不小心摔碎了家里珍贵的饰品,你的父母会呵斥你安慰你4、你被被人冤枉偷了别人的东西,不知实情的父母的第一反应是:骂你平心静气的问原因5、你认为你的父母爱你吗?设计理念:孩子们,可能我们的父母没有那么高深的文化,可能从来没有给我们写过信,可能从未与我们有过内心的交流,甚至在我们犯了错误时给我们的是过多的呵责甚或是棍棒教育,但是,我们永远无法否认的是父母那份浓浓的爱子之情。
孩子请怀着理解与包容之心,多与父母进行交流与沟通。
在我们困惑时也可以走进《傅雷家书》向傅雷请教,相信他一定如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行的路。
二、阅读分享我从《傅雷家书》中读到(从“深入阅读”中精选10位左右同学)三、教师归纳刚刚同学们交流了自己从这部著作中读到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这几点:主要内容1、强调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2、对儿子的生活进行有益引导3、鼓励儿子从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总之: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四、名句积累品析:(要求结合自身经历或现实生活,任选一句)1、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2、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3、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4、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5、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五、好书为你荐《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
请你向同学们来推荐这部优秀的作品,写出你的推荐语。
推荐语:语:第三课时一、中考链接名著阅读《傅雷家书》复习资料一、傅雷个人简介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傅雷的艺术造诣非常深厚,对无论占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其渊博的知识。
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但时间都非常短促,因为他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是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
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
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
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也收录于《傅雷文集》。
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罗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里斯朵夫》。
在这些巨著中,影响最为直接和广泛的,当属《傅雷家书》。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养的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
1957年,傅以“亲美”、“反苏”的罪名被上海市作协开会批判凡十次之多,但因拒不承认“反党反社会主义”而无法戴帽,而到1958年的“反右补课”中,傅却再也无以幸免。
1966年的一个孟秋之夜。
9月2日的夜晚或3日的凌晨,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吞服了巨量毒药,辗转而亡。
两小时后,他的夫人朱梅馥从一块浦东土布做成的被单上撕下两条长结,打圈,系在铁窗横框上,尾随夫君而去。
傅雷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不能违背自己的心灵,他同样不能违反自己的逻辑,不能忍受自己的思想被霸占,更不能让自己的灵魂被否定.。
所以他选择了死。
悲壮地走完了本不该走完的一生。
傅雷的谢幕是那么悄然无声,又是那么震撼人心。
他说:“我素来对死看得极淡,只有鞠躬尽瘁,活一天就做-天的工作,只到有一天,死神来叫我放下笔的时候才休息。
”人们曾对傅雷夫妇是否应该双双自尽争论不休。
有的说虽然悲壮但不值得,有的说只要悲壮就值得。
傅雷是一位博爱人类、渴望和平的学者,“他的理想是接近贝多芬与罗曼.罗兰的,就是顽强地追求人类的爱,设想爱最终能化解仇恨使人们走到一起。
”二、内容简介:“家书抵万金”!这是一部“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书信集:一位中国父亲给远在欧洲学艺的孩子的家书。
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体会、文化的感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了出来。
《傅雷家书》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常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这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最受欢迎的读物《傅雷家书》是青年人最喜爱的读物,也是千千万万中国家庭必备的经典藏书!1、更富人情味的“家书”2003年新版《傅雷家书》恢复了当年被大量删节的充满“人情味”的文字。
其中未发表者四十封,有增补者六十五封,共增加八万余字,并搜集傅雷全家各时期珍贵照片一百五十幅,烘托出一个充满亲情的温馨家庭,是一部原汁原味恢复原貌的《傅雷家书》。
2、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高尚的父母,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家书》出版十八年来,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发行已达一百多万册,一九八六年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
一、填空题1、傅雷,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从30年代起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主要翻译的作品有(《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高老头》)(《幻灭》)(《老实人》)。
2、《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
3.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4、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5、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6、(杰维茨基)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为了感谢他对傅聪的教导和帮助,傅雷曾托斯曼齐安卡小姐带上一幅现代画家旧作表示感激。
7、傅敏特别指出,《傅雷家书》新收入的傅雷最后一封家书也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