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名著导读1.引言傅雷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文化名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非常卓越的父亲。
他与儿子傅聪之间的书信往来被称为《傅雷家书》,记录了他对儿子的教育指导和人生智慧的传递。
这本书成为了中国教育界的经典之作,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和教育观念。
本篇导读将介绍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对一些经典名著的导读。
他向儿子分享了关于文学、历史和人生的见解,帮助儿子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的作品。
以下是傅雷对几部经典名著的导读。
2.《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首。
傅雷对《红楼梦》的导读非常深入和全面。
他指出,《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衰落的巨著,通过贾宝玉的遭遇和感情纠葛,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种种弊病和灾难。
他在信中告诫儿子要认真品味这部小说,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无奈和悲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思。
3.《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部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傅雷对《西游记》的导读强调了其中的道教思想和对人性的揭示。
他指出,《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都代表着人性中的各种弱点和缺陷,孙悟空的傲慢和贪婪,猪八戒的愚蠢和懒惰等。
他告诫儿子要从中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自我修炼的重要性,以及人对自己欲望的控制和战胜。
4.《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
傅雷对《水浒传》的导读强调了其中的正义与人性的冲突。
他指出,《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虽然站在人民一方,但也无法摆脱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欲望的驱使。
他在信中告诫儿子要警惕人性的弱点,提醒他要坚守内心的正义和对社会的责任。
5.《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
傅雷对《三国演义》的导读强调了其中的智慧和策略。
他指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多样,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和策略,通过智斗和战略的较量展现了人类智慧的辉煌。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一、《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二、傅雷个人简介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
其中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
傅雷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傅雷的艺术造诣非常深厚,对无论占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其渊博的知识。
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但时间都非常短促,因为他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是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
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
1966年9月2日的夜晚或3日的凌晨,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吞服了巨量毒药而亡。
三、人物性格特点: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的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四、《傅雷家书》概要:《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知识点整理汇总,超全~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知识点整理汇总,超全~《傅雷家书》是中国文化名人傅聪的家书,内容包括了他对儿子傅雷的教诲和期望。
本书涵盖了许多知识和智慧,以下是对《傅雷家书》的知识点整理汇总:1. 人生价值观:傅聪在书中强调了儿子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包括珍视人生,追求真理和美好,追求个人成长和进步,关心社会公益等。
2. 学习方法:傅聪教导儿子要善于学习,包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思考和理解,灵活运用知识,注重实践和经验等。
3. 修身养性:傅聪认为人应该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养和品德培养,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优秀的人格特质,如正直、诚信、勤奋、谦逊等。
4. 爱国情怀:傅聪强调要培养爱国情怀,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5. 处世原则:傅聪教导儿子要明辨是非,坚持正义,真诚待人,慎言慎行,遵守社会和法律规则,做到诚实守信。
6. 社交礼仪:傅聪教导儿子要学会与人相处,注重社交礼仪,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懂得倾听他人,懂得与人合作。
7. 诗词歌赋:傅聪鼓励儿子培养文学艺术修养,学习诗词歌赋,欣赏文学之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8. 健康和养生:傅聪强调要注重健康和养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9. 自律与自省:傅聪教导儿子要自律自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成就。
10. 傅雷个人经历和心得:《傅雷家书》中穿插了傅雷本人的经历和心得,包括他的成长经历、职业生涯、人生感悟等,给予儿子更具体的指导和启示。
以上是《傅雷家书》的一些知识点整理,涵盖了傅雷在书中传达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
这部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籍,也是一部启迪人心的名著,对广大读者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3知识点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3知识点一、选择题1.《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教育的独到见解;凝聚着傅雷指点儿子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谆谆教诲;凝聚着傅雷对祖国的浓厚深情。
请结合《傅雷家书》一书的具体内容,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2.《傅雷家书》中,作者多次向________推荐一本古文书,称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说读此书时“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这本书就是刘义庆编撰的《________》。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他一生翻译(_____)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_____)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_____》、丹纳的《艺术哲学》等。
4.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家书》)5.阅读下面《傅雷家书》语段回答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种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这样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傅雷家书》的内容及背景:掌握傅雷一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了解傅雷的教育观念及其对儿子的影响。
(3)感悟家庭教育的真谛:从《傅雷家书》中提炼出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如尊重、关爱、引导等,为学生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举例:傅雷在教育儿子时,强调尊重儿子的兴趣和选择,关心儿子的成长,引导儿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教学难点
(1)傅雷家书中的深刻哲理:对于家书中一些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傅雷与儿子的对话,体验家庭教育的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3.分析家书中的精彩语句,体会傅雷的语言艺术和人生智慧。
4.通过阅读《傅雷家书》,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阅读《傅雷家书》的过程中,感受家庭的温暖,提高文学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傅雷家书》,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掌握傅雷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情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和背景。这是一部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们的家信集,它不仅包含了家庭教育的方法,还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修养。
部编版八年级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共53页文档

1、最灵繁的人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部编版八年级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知识题和答案解析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题目解说】《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主旨思想】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主要人物】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子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艺术特色】《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一书中无处不体现浓浓的父爱,但是,在疼爱的同时,也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片段赏析】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
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
敏(傅聪之弟)一直抽抽噎噎。
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
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
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
今儿一天好象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
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
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
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论激烈。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之赤子之心

《傅雷家书》导读初二语文备课组主备:陈润之一、文本研读自傅聪1954年5月到波兰留学,傅雷通过书信方式继续对傅聪进行为人处世、艺术修养、感情生活等多方面的指导: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记得、保持“赤子之心”。
在朴素而精湛的文字中,处处可见傅雷的“赤子之心”,傅雷家书,正是孤独的赤子创造的一个纯洁的世界。
二、创意说明结合时事热点,围绕“赤子之心”,找出傅雷对子女、对国家、对他人、对自己的赤诚之处。
重点围绕傅雷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傅聪在国外为国争光的表现,客观理解傅雷傅聪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三、教学流程1、导入傅聪因新冠肺炎去世,却被网友骂上热搜。
对这个英籍华裔钢琴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认为他背叛了祖国,二是,他的背叛害死了父母。
也有理智的网友提醒认真读一读《傅雷家书》。
还有人翻出傅聪对郎朗的评价,写文章蹭热点,也有网友建议看《傅雷家书》。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傅雷家书》是部什么样的书。
2、遗书品人在傅雷家书中提到叛徒的一封信,是傅雷写给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傅雷家书中的最后一封信,谈一谈从这封信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傅雷?预设:该还的还,该赔的赔,安排详尽清晰,不见慌乱悲伤,理智处理诸多事宜。
留给周菊娣财物,还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
”足见傅雷对周的体恤。
不愿牵连他人。
高尚纯洁无我的知识分子。
3、赤子解读从遗书中,可见傅雷对他人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或许可用书中“赤子之心”来概括傅雷一生,正如傅雷的墓志铭“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那么,什么叫赤子呢。
词典的意思是,初生的婴儿,比喻对国家忠诚的人,也指纯洁善良的人。
其实在《傅雷家书》中,有明确的解读。
请找到1956.2.29、1955.1.26的信,找出傅雷对“赤子之心”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作者:傅雷,字怒安,号怒庵。
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
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亚尔培·萨伐龙》《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奥诺丽纳》《禁治产》《于絮尔·弥罗埃》《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父》《比哀兰德》《幻灭》《猫儿打球记》(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
罗曼·罗兰4种: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服尔德(现通译伏尔泰)4种:《老实人》《天真汉》《如此世界》《查第格》。
梅里美2种:《嘉尔曼》《高龙巴》。
莫罗阿3种:《服尔德传》《人生五大问题》《恋爱与牺牲》。
此外还译有苏卜的《夏洛外传》,杜哈曼的《文明》,丹纳的《艺术哲学》,英国罗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顿的《英国绘画》等书。
人物性格特点: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的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傅雷家书》概要:《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阅读感受:《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
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3、书中名言:①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②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③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④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
4、一句话书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5、填空:(1)、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评论家翻译的作品达 34 部。
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2).傅雷翻译过巴尔扎特的有15部,其中有《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罗曼·罗兰4种,其中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部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牛顿的《英国绘画》等书。
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辑录为《傅雷家书》(1981),整理出版后,也为读者所注目。
(3)《傅雷家书》凝聚着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4)傅雷的两个儿子是:长子傅聪,次子傅敏。
(5)傅雷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6)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7)傅雷对儿子进行了有益的指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8)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他翻译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9)《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傅聪)深厚的爱。
(10)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面的对联。
(2分) 。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下联:答案:《傅雷家书》谈生活艺术(11)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傅聪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6.习题:(1)傅雷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①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②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2)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
请你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一部有关子女教育方面的名著向父母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
(推荐理由写在方格内,不超过60字)(3分)推荐的名著:《》推荐理由:答案:示例:《傅雷家书》(1分)这本书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的指导,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循循善诱,感情真挚。
(2分)(3)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今年这天办上举办“读书会”,请你做如下工作:(4分)从“冰心、安徒生、傅雷、勃朗特”四位作家中选出一位,填写读书卡片。
(3分)书(篇)名作者主要内容答案:③《傅雷家书两则》傅雷这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意志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1. 作者傅雷是哪个国家的人?()A. 中国B.美国C.俄国D.英国2. 这些家书是傅雷寄给谁的?()A. 妻子B.儿子C.女儿D.朋友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A.对妻子的挚爱B.对孩子的教育C.对朋友的怀念D.对学生的教导4.作者主要精通的语言()A.英语B.德语C.西班牙语D.法语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5、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中的大部分作品。
6、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7、《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
8、《傅雷家书》曾荣获“( )”.9、傅雷:1908.03.30 -1966.09.03,我国著名文学( )家、文艺( )家。
10、《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 )的.11、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12、傅雷毕生翻译各类作品( )余部,如( )、( )、()等。
13、《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14、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 )——著名钢琴大师;( )——英语特级教师。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15.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16.傅雷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17.对于唐宋人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18.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19.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家书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答案一、1-4 ABBD二、5、人间喜剧6、傅雷书信7、如何教育孩子8、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9、翻译评论10、傅聪.11、“文革”之初12、30 《约翰·克利斯多夫》《高老头》13、18614、傅聪傅敏三、15、以听莫扎特的音乐为例16、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17、傅雷赞成加泛音——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
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
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的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18、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19、“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简答题:1、在1954年1月30日晚的那封信中,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长辈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答:第一: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第二: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2、在1954年10月2日的书信中,提到到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作为父亲,傅雷在信中是如何劝解的?答:首先,是宽慰,让儿子不必为父母担心;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
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3、傅雷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请叙述有哪几种作用?答: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
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它各方面,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4、在1956年5月24日的书信中,傅雷说“我完全赞同你参加莫扎特比赛”。
原因是什么?答:第一:因为你有把握;第二:因为不须你太费力练技巧;第三:节目不太重,且在暑假中,不妨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