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慈母情深的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二、教学目标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本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三、教学设计本文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因为是略读课文,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华中的精华,在教学时,为营造朴素、扎实的语文教学课堂,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味,我紧扣目标,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第一环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简短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预习能力,检测词语是对学生识记词语和理解的一种基础检测手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课文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训练手段。

学生们对词语的理解很到位,对“龟裂”学生理解得不够到位,老师给予补充学生能够及时获得信息。

课文内容概括得一个比一个好。

《慈母情深》说课稿参考(通用10篇)

《慈母情深》说课稿参考(通用10篇)

《慈母情深》说课稿参考(通用10篇)《慈母情深》说课稿参考(通用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慈母情深》说课稿参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慈母情深》说课稿参考篇1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课文篇幅较长,共有35小节13节,交代了少年时的“我”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428节,写了“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问母亲要钱买书,也是生平第一次目睹了母亲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辛苦劳累地挣钱,“我”的心为之揪紧了2935节,写了“我”不忍心拿母亲的血汗钱买书,而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数落了“我”后,又为“我”凑钱买书《青年近卫军》就是这样来的,它是“我”拥有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包含着慈母深情,也成为“我”今后踏入文学殿堂的动力《慈母情深》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这篇课文距离学生实际比较遥远,要体会出慈母情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设计理念:本着“简简单单学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在研读“慈母情”的过程中,以具体语言为依托,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因本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要在课中和拓展环节提供补充教材,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慈母情深》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慈母情深》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慈母情深》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

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一个慈母对儿子的深深关爱,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让人感受到母爱的力量。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处于第五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爱的教育”,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爱的力量,学会珍惜和回报爱。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慈母情深,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情感体验能力,能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理解有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引导他们感受慈母情深,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慈母情深,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学会珍惜和回报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感受慈母情深,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慈母情深。

2.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3.朗读教学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18课《慈母情深》第一课时。

二、说内容《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是五上第6组课文中第二篇。

本单元的主题是“父母对孩子的爱”,通过对父母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是通过讲述一个贫穷辛劳的母亲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支持给孩子买书的故事来表现浓浓的母爱。

三、说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会写并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攥”等词语。

通过感受对母亲工作环境、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苦、工作的艰辛、身体的疲惫劳累和母亲对我买书这件事的通情达理。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体会母亲对“我”浓浓的母爱和“我”对母亲的崇敬、爱戴之情。

2.教学重点:对“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的理解、体会。

对课文重点语段中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理解,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身体的疲惫劳累和母亲对我买书这件事的通情达理。

体会母亲对“我”深厚的母爱和“我”对母亲的崇敬、爱戴之情。

四、教法和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依靠教师→相对独立→基本独立→完全独立这样的学习过程,本节课以谈话法和自学指导法为主,适当运用讨论法等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从小到大都在父母的爱中幸福地成长,父母的爱有慈祥的、有严厉的,有热情的、有亲切的。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关于父母爱的课文,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请生回答)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我们认识了一位 ?还认识了一位 ?(请生回答)(导入的设计时教师首先提及了本单元的主题“父母的爱”,并从已学的两篇课文中引出学生对父母印象的回答,紧接着进入今天新的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将随着梁晓声的课文来认识他的母亲,她又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师手指课题,引读课题,生读《慈母情深》)。

师问慈母怎么理解?(预设:慈爱的母亲),慈爱的母亲情……(预设生答深的解释:深厚,深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3.通过对比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体会聚焦细微之处表达爱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说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说教学难点:理解《慈母情深》和《背影》中“我”的情感。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去看看他是如何表达爱的。

板书课题,板书“爱”。

2.出示: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

当知道我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塞给我,立刻又限入了忙碌。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和“鼻子一酸”。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让学生对母亲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了解,以问题“鼻子一酸”的感觉开启学习的过程,让整节课线索更加清晰。

二、体会慈母情深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鼻子一酸,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请在有关的句子底下画上波浪线。

生自由读。

交流: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说说你为什么找到这句话?生说明原因。

板书:环境(2)理解“震耳欲聋”。

(反复引读)你们听(播放音频)这仅仅是一台缝纫机的声音,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可想而知,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小结:梁晓声就说这几句话都要喊出来,而母亲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整整十来个年头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向母亲要钱的他怎能不鼻子一酸?过渡:仅仅如此吗?还有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慈母情深》说课稿

《慈母情深》说课稿

《慈母情深》说课稿1、说教材11 《慈母情深》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作者梁晓声通过描写母亲辛苦工作支持“我”买书的场景,展现了深沉的母爱。

111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对学生理解母爱、感恩亲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1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母亲的辛劳和慈爱,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13 教学重难点1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的深情。

13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母爱的方法。

2、说教法21 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

22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说学法3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

32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问题,交流想法。

33 批注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加深理解。

4、说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411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营造氛围,引出课题。

42 初读课文42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422 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43 精读课文431 找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母亲的辛苦和慈爱。

432 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感受。

44 拓展延伸441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母亲为自己做过的最让自己感动的事。

45 总结全文451 总结母亲的形象和课文的主题。

46 布置作业461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

5、说板书设计51 左侧板书写出母亲工作的环境和辛苦。

52 右侧板书写出母亲支持“我”买书的言行,体现母爱。

53 中间总结课文主题“慈母情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第1篇】《慈母情深》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母亲》,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课文着力要表现的是母亲工作的辛苦,赚钱的艰难和为子女、为家庭毫无怨言地付出全部。

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慈母情深》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尤其是课文中三处细节描写,三个镜头,既是丰盈学生心灵,使学生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的铺垫,进而理解文章立意;又是丰富学生语言表达,使学生初步理解和习得文本语言表达方式的铺垫,进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使用这些规律性的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

这是本文文本的教学价值所在,也是编者的编写意图所在。

二、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情,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主题是“父母之爱”,单元的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父母之爱。

因此,我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抓住人物言行、外貌等体会人物的情与爱;难点则是引领孩子体会母亲朴素的言行,母爱的真挚、深沉、崇高。

三、教法学法1、教法: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本文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所以我主要采用情景创设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代悟性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课是略读课文,利用教材这个载体,将运用在前面精读课文中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慈母情深》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慈母情深》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 慈母情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 慈母情深》是一篇描写母亲深沉爱意和无私付出的文章。

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家境贫寒,母亲依然省吃俭用支持他读书的故事,展现了慈母情深的特点。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教学本文旨在让学生感受慈母情深,理解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朗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母亲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未必能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等方式,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慈母情深,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等环节,学会品味语言,体会慈母情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慈母情深,感悟母爱的伟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母亲的认识和感受。

b.出示课文标题《慈母情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慈母情深?2.初读课文a.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

b.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发音、解释字词含义。

3.精讲细读a.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母亲的形象、家境贫寒等。

b.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c.讨论:课文为什么用“慈母情深”作为标题?4.感悟慈母情深a.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分享母亲关爱自己的故事。

b.讨论:课文中的母亲有哪些行为表现出慈母情深?5.情感体验a.播放课文配套音乐,让学生伴随音乐朗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慈母情深》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国家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

下面我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母亲》,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三个:
1、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经验,对于这篇精读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但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裕,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了解,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是难点。

本文是精读课,篇幅较长,我事先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高年级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合作交流、指导点拨等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这一环节分三步进行:
1、学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课,目的是创设情境,心灵沟通,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2、板书课题:“慈母情深”,请学生读课题,了解作者。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有三:一是检查了解学困生的预习情况,二是帮助学困生疏通生字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三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三环节:品味课文,体会情深
新课标强调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1、出示阅读提示,分组分阅读课文。

先在小组内交流找出的语句,并读熟悉,便于全班交流。

教师着重引导学困生个别交流,渗透读书方法,朱熹的读书方法:心到、眼到、口到,还要做到耳到、手到。

2、全班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抓住重点语段:引导学生在想象画面,默读、齐读、的感情朗读中体验,升华情感,体会浓浓的慈母情,深深的爱母情。

第四环节:补充练笔,体验深情
作家用真情感人,你们用你的语言感动了老师。

(板书)不但让我看到了一位贫苦、瘦弱、辛苦、通情达理的母亲对儿子的深厚的爱,还让我看到了一位懂得感激、敬重和热爱母亲孝顺儿子,平凡的小事,深深地母爱,令我们感动,生活中,我们的母亲也一样让我们感动,老师也有。

我们回报母爱不要等将来,现在能做的就做到,及时回报。

(这一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知道用行动回报母爱,激发阅读写作兴趣)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选作一个你喜欢的作业:
1、为母亲洗一次脚;
2、写一写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事。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分层布置的,让学习困难生做力所能及的作业,简化问题,培养其自信心。

第二个作业是为本单元的习作做铺垫。


五、说板书设计
18慈母情深
母亲:贫困、瘦弱、辛苦、通情达理
儿子:感激、敬重、热爱
【这个板书设计是文章中心的浓缩,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

我抓住重点词板书,力求简洁而清晰,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