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含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含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一、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1.本组教材围绕“作者笔下的人”这一主题安排了两篇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以及习作例文、习作等项教学内容。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人物典型的事例和相关材料,了解人物的特点。

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二、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自主学习字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孩子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引导孩子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

3. 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里活动。

4. 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三、本单元课时安排13.人物描写一组………………………………………3课时14.刷子李………………………………………………2课时习作例文………………………………………………2课时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2课时语文园地五……………………………………………2课时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噶、绊”等12个生字,会写“跤、搂”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和理解“手疾眼快、一叉一搂、公鸡鹐架、冷绊子、挺脱、诸亲六眷、监生、一声不倒一声、已后、登时”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教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2、了解反复的写法在感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2、了解反复的写法在感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一、导入回顾第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背诵。

二、学习第二部分三、学习课文第16―17自然段1.默读第16―门门然段,说说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2.结合前文说说,为{卜么作者想到奥登赛去看看,为什么还想到爱斯基摩人的渔村去看看?3.师述:读书:作者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家乡的大海和兴化湾;读书,使作者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使作者拥有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坐在钟楼里,看着周围那么多的书籍,对这座钟楼的喜爱之情怎能不喷薄而出?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作者由衷的喜爱。

4.齐读文章第17自然段。

5.浏览全文,想一想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读书的乐趣。

从全文来看,先介绍学校、学校阅览室;再写自己读书享受到的乐趣;最后写我的理想。

6.读写三本书乐趣的语段,说说它们在段落组合上有哪些特点。

仿照“有一天,我看到―本书,里面有我好像”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读书给你带来了那些快乐?请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我好像板书设计:钟楼读书动物童话故事阅览室:世界奇闻连环画喜爱人物传记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教案「篇二」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课前准备:搜集一些有关鲸的资料。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案

2.3.1.2.3的故事。

文【课堂探究】三、合作探究。

1.课文题目为“将相和”既然有了“和”,就说明他们曾经“不和”,“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呢?2.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毛病,让我指给你看。

”(1)这块和氏璧是稀世珍宝,真的有“小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样说?(2)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蔺相如又是一个怎样的人?4.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四、品读全文,完成填空。

《将相和》这篇课文,讲了()件事。

分别是()、()、()和()。

第一件事的起因(),结果是()。

第二件事的起因是(),结果是()。

第三件事的起因是(),结果是()。

三件事的总起因是()五、学完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交流交流。

【达标训练】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答.(dādá)应便.(pián biàn)宜病假.(jiǎjià)回答.(dādá)方便.(pián biàn)真假.(jiǎjià)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进攻——()隆重——()着急——()商议——()允诺——()三、补充完整词语。

()之宝()直()壮完()归()()无不()负()请()()心()力四、照样子,写词语。

例:大方——大大方方浩荡——()世代——()日夜——()客气——()我还可以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对手下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2.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改为“因为……所以……”的句式:六、回顾课文,完成填空。

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在、上立了大动,被封为上卿,职位比高。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包括《古诗两首》、《海上日出》、《长城》、《就将这样生活》四篇文章。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共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历史之厚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历史等题材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长城这一象征民族精神的象征物有较高的兴趣,可以借此机会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读写“古诗、海上日出、长城、就将这样生活”等词语,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历史之厚重,培养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取长补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

2.作业: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历史之厚重。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本单元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两首》、《荷叶母亲》、《鲸》和《母亲的生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写作练习的完成。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认读和理解。

(2)重点句子的翻译和运用。

(3)写作的构思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写作指导法:通过例文讲解和写作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本单元的教学时间为2周,每天1课时,共计8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第1课时:学习《古诗两首》第2课时:学习《荷叶母亲》第3课时:学习《鲸》第二周:第4课时:学习《母亲的生日》第5课时:复习本单元内容,进行课堂测试第6课时:布置写作练习,进行写作指导第7课时:学生完成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第8课时: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堂小结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书写、正确性和及时性。

最新语文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

最新语文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

17 莲叶青青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7个生字,学会本课9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4)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祖母的思念之情。

进而教育学生要关心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关心的人。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 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理解“一望无边,左邻右舍,念念有词”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具准备课文中的插图,生字卡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说话,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人需要帮助,你帮助过他们吗?(学生自由谈)2. 教师总结后谈,几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莲叶青青》,来感受一下作者的内心世界,同学来体会祖孙之间的美好的感情。

3. 板书课题:17.莲叶青青4. 学生齐读课题,并进行课题的质疑。

学生1:“莲叶青青”是什么意思?学生2:为什么写“莲叶青青”?学生3:课文中除了写莲叶青青还写了哪些内容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下词语:一望无际左邻右舍念念有词2. 解决上面质疑中容易解决的问题。

三、检查读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练读。

(1)翘舌音:肘。

疮(2)后鼻音:缸疮(3)前鼻音:玄斑孙剪(4)其他字:驳雇萧2.分自然段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语法和表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运用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开展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两首》、《荷塘月色》、《草原》、《观潮》。

2. 生字词:(1)古诗两首:泊、清、圆、溅、匹、舍。

(2)荷塘月色:觅、韵、垄断、恬静、篡改。

(3)草原:遭、荒、搂、匀、羞涩。

(4)观潮:昂、崩、颤、博览、奇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语法和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课文中所涉及的特殊句式和语法结构。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内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朗读法: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美妙。

4. 角色扮演法:模拟课文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写作练习法:课后布置相关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查阅生字词。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文教学:(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和理解。

(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3)讲解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语法结构。

4. 口语练习:运用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写作练习:布置课后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5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节目、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字、图像资料,做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

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后,请学生读一读,读通顺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

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

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⑴象是泰国的国宝。

⑵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⑶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

⑷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

3、随机指导:⑴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象是泰国的国宝。

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①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②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④读后说话训练: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 )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 );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 )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 );在农场里,泰象就是( );在……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⑵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①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灵气?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将相和学校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预习导航】正确读准字音很关键哦。

一、学习字词。

1.能给带点的字注音吗?允诺.()召.集()上卿.()渑.池()削.弱()击缶.()胆怯.()将相..和()2.读读下列词语。

蔺相如廉颇和氏璧胆怯鼓瑟侮辱荆条躲避击缶抵御渑池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和氏璧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诸位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二、预习课文内容。

1. 读一读“资料袋”,批画知识点。

填一填。

这篇文章选自,作者是。

2.《将相和》是根据,主要是和的故事。

文题中的“将”指“相”又是指;“和”的意思是;“将相和”的意思是:。

3.这篇课文共讲了个小故事,分别给故事加上小标题是:【课堂探究】三、合作探究。

1.课文题目为“将相和”既然有了“和”,就说明他们曾经“不和”,“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呢?2.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毛病,让我指给你看。

”(1)这块和氏璧是稀世珍宝,真的有“小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样说?(2)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蔺相如又是一个怎样的人?4.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四、品读全文,完成填空。

《将相和》这篇课文,讲了()件事。

分别是()、()、()和()。

第一件事的起因(),结果是()。

第二件事的起因是(),结果是()。

第三件事的起因是(),结果是()。

三件事的总起因是()五、学完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交流交流。

【达标训练】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答.(dādá)应便.(pián biàn)宜病假.(jiǎjià)回答.(dādá)方便.(pián biàn)真假.(jiǎjià)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进攻——()隆重——()着急——()商议——()允诺——()三、补充完整词语。

()之宝()直()壮完()归()()无不()负()请()()心()力四、照样子,写词语。

例:大方——大大方方浩荡——()世代——()日夜——()客气——()我还可以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对手下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2.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改为“因为……所以……”的句式:六、回顾课文,完成填空。

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在、上立了大动,被封为上卿,职位比高。

廉颇很不服气,有意给蔺相如下不了台,于是将相。

蔺相如,廉颇被蔺相如感动,主动上门。

从此,将相保卫赵国。

从文中可看出蔺相如的人,廉颇是个的人。

七、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和氏璧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住在荆山脚下。

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是在荆山上找到一块罕见的美玉,特地来奉献给大王。

楚厉王左看右看,觉得这不过是一块比较光滑的普通石头,认为卞和在戏弄他,是欺骗君王。

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接位。

卞和跛着一条腿,再一次入宫去献玉。

谁知武王同样不识货,又砍掉了他的右脚。

楚文王即位以后,有人报告,说卞和抱着一块宝石跪在荆山脚下痛哭,哭了三天三夜,连眼睛都哭出血来了。

文王就派人去问,是不是因为前两位国君砍了他的双脚而委屈难受?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难过,我痛心的是宝玉被当作石头,一片忠诚却成了罪名。

”楚文王召见了他,命人将玉石一琢磨,果然是一块熠熠闪光的美玉。

文王十分感动,因为这块宝石是卞和奉献的,就命名为“和氏壁”。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蒙骗 ——( ) 贡献——( )2.卞和为什么在山脚下伤心地连哭三天三夜?用“——”画出有关的语句。

3.简要说说“和氏璧”名字的由来。

4. 对这篇短文所说的道理,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说明楚王的愚蠢、残暴和玉匠的无知。

B .主要说明卞和有毅力,是玉石鉴别专家。

C .主要说明卞和出于忠诚,不怕挫折,敢于坚持真理。

5.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评: 师评: 日期:19 草船借箭 学校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3.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4.【预习导航】一、学习字词。

1.读准下列词语。

妒忌 都督 推却 迟延 丞相 私自 调度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探听 军令状 翎毛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妒忌 惩罚 都督 军令状 调度 弓弩 丞相 神机妙算二、预习课文内容。

1.《草船借箭》节选自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

这个故事以( )为主线,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 ),接着写( ),然后重点写“丞”的笔顺你一定可以写正确的!了(),最后写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的故事。

3.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肯定还有一些想解决的问题,请写下来。

(1)(2)【课堂探究】可要动脑筋哦三、分析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1. 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用“——”画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②识周瑜:③识曹操:3. 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诸葛亮都考虑到了,诸葛亮作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叫4.诸葛亮借箭的成功,使周瑜长叹一声,说:“”五、★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达标训练】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léi lèi擂()鼓擂()台自吹自擂()打擂()gēng gèng更()正三更()()加更()改二、比一比,再组词。

诸()虚()妙()探()罪()都()虑()沙()深()罚()三、请用“然”字组词,填入下面个句中。

1.诸葛亮说:“()就要交战,十天造好,()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不提借船的事。

4.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照办。

”四、将下面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2.诸葛亮嘱咐军士们擂鼓呐喊。

(修改病句)3.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

(缩句)五、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街亭失守后,诸葛亮调兵遣将准备应敌之策。

他调派任务停当,便先带领5000兵马去西城县运送粮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15万朝马,已分了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2500兵马在城中。

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

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

于是连忙传下命令,叫藏起所有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30个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了鹤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回到军中,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15万大军到来,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会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

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

我们只有2500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一个个捉住吗?现在他们一定从北边小路退走,我已叫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

”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1.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2.给下面的词找近义词。

谨慎:()惊奇:()3. 你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唱空城计吗?4. 如果你是司马懿,来到城下,你会怎么想呢?5.《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很多,除了“草船借箭”、“空城计”外,你还知道哪些?(写三个)6.你能写两个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吗?自评:师评:日期:20﹡景阳冈学校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够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预习导航】一、读读下列词语和句子,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筛酒如何但凡榜文平生气力就势岂霹雳酥软哨棒踉踉跄跄(1)满满筛了一碗酒但凡客人来我店中。

(2)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

二、用“——”画出具体描写武松“打虎”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课文填空。

1.《景阳冈》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本文是按顺序写的,可概括为几个情节,重点了武松和这两个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武松是个的人。

【课堂探究】四、品读第9——11自然段,体验打虎的精彩。

1.画出描写老虎的动作的词语,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写老虎凶猛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什么?2.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用了怎样的对策?3.可以把“闪”换成“躲”吗?为什么作者一次又一次地用了“闪”?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勾画出描写武松打虎动作的词语,可以试着做一做。

5.从武松打虎的一系列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达标训练】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挑.着一面旗(tiāo tiǎo)过冈.(ɡānɡɡǎnɡ)趁着酒兴.(xìnɡxīnɡ) 折.上两截(shézhé)二、将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店家给武松满满筛.了一碗酒。

()2.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

()三、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2.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四、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武松在酒店喝酒,喝完了三碗,店家道:“我家的酒虽然是村子里的酒,可是比的上老酒的滋味。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了山冈,()叫做‘三碗不过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