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练习题和解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湖泊基础练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基础练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一、合作、探究、展示:1、河湖的作用:我国众多的河湖不仅有灌溉、、渔盐和等方面的便利,还提供了资源。
2、读图2.28“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1)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河,所在区域为区,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位于该区的湖泊称为流湖,他们是湖。
(2)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河,位于该区的湖泊称为流湖,他们基本是湖。
(3)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区内,季易形成汛期。
而且和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河流有期,形成枯水期。
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河流,大多是河,很多河流是河。
3.读图2.29、2.30“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及“塔里木河和罗布泊”图:4、.完成教材46页阅读材料:“京杭运河”及读“中国政区图”:(1)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最早的人工运河。
自北向南经过6省、市。
(2)京杭运河沟通了、、、、江,是我国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3)京杭运河在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工程中成为重要的输水通道。
当堂检测:选择题1.我国河流大部分注入太平洋,其主要原因是()。
A 季风气候的影响B 受山脉分布的影响C 受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D社会环境的影响2.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A长江 B 黄河 C 松花江D珠江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塔里木河4.下列反映我国东部地区河流水量曲线图,其中表示长江的是()5读图题读“我国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所表示的河流名称。
①②③④(2区域叫区,区域叫区。
(3)①河含沙量,结冰期;②水位、水量,结冰期。
(第二课时)黄河的治理母亲河的贡献(1)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上游丰富的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能;利用黄河的资源对黄河沿岸平原(被称为“”)、河套平原等进行灌溉。
合作、探究、展示:1.读P48图2.32“黄河流域水系”和P24“中国地形和地势”图及P7“中国行政区图”::(1)黄河发源于高原的山,呈“”字形,向东流注入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同步练习(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版2019-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2分)1.读我国四条河流干流简图,回答问题.(1)四条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四条河流中,属于太平洋水系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答案】(1)D(2)C【考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解析】【分析】(1)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我国受地势的影响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如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只有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和怒江转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向北穿越中亚北亚最后注入北冰洋,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①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太平洋).②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注入印度洋.③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太平洋).④塔里木河全长2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故选:D.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我国受地势的影响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如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只有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和怒江转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向北穿越中亚北亚最后注入北冰洋,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2)①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太平洋).②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注入印度洋.③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太平洋).④塔里木河全长2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故选:C.【点评】(1)本题考查了我国河流的分布及特点,学生要理解记忆解答(2)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要理解记忆.2.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是()A. 巴拿马运河B. 京杭运河C. 苏伊士运河D. 白令海峡【答案】B【考点】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解析】【分析】解: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全长1800千米.故选:B.【点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全长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A. 加固黄河大堤B. 在上游修筑水库C. 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D. 多挖几条入海河道【答案】C【考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分析】建国以来,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治理。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2.3《河流》同步检测与解析

2021—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同步检测与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以下选项中全是长江支流的是〔〕A.雅鲁藏布江、雅砻江、岷江、乌江B.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C.岷江、乌江、嘉陵江、珠江D.赣江、钱塘江、淮河、雅砻江2.以下不属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的是〔〕A.地形类型多样,有利于多种农业经济的开展B.受地势影响,我国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呈放射状流入海洋C.地势特点有利于海上潮湿气流深化内陆,形成降水D.山区面积广阔,利于开展林业、旅游业等3.下面有关三峡水利枢纽和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两大水利枢纽都在河流的上游B.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重庆境内C.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内蒙古境内D.两大水利枢纽都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4.由于人们的不合理开发和利,长江目前出现的一些生态问题,主要是〔〕①水土流失②洪涝灾害③断流④水污染⑤凌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⑤5.我国地形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山地B.平原C.高原D.盆地6.生态平安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开展,目前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有〔〕①水土流失②洪涝灾害③凌汛④水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人为原因是〔〕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沛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⑤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9.“治黄百难,唯沙为首。
〞说明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A.上游兴建大中型水库B.下游加固大堤C.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D.中下游疏通河道10.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读三江源示意图今后,该地区应〔〕A.增加农田面积B.加强生态建立C.大力开发水能D.扩大牧场规模11.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京杭大运河D.基尔运河12.关于图中虚线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①虚线大致为亚热带和热带分界限B.图中②虚线大致为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限C.图中③虚线大致为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限D.图中④虚线大致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3.长江被誉为我国的“水能宝库〞,它的水能主要位于长江的〔〕A.源头B.中游C.上游D.下游14.以下有关我国三大平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平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B.平原西邻高原,东邻海洋C.地势平坦,多湖泊,有利于开展渔业D.三大平原中地势最低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15.读黄河及黄河“地上河〞示意图,答复下题。
【优选整合】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3节 河流 测试(解析版)

第二章第3节河流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图为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形成“地上河”这种景观的根本原因是A. 河流从较高的岗地上流过B. 修建的水库大量拦蓄泥沙形成C. 黄河凌汛造成D. 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在平原地区大量堆积抬高而成2. 该图所示“地上河”景观出现在右图中的A. ①河段B. ②河段C. ③河段D. ④河段3. 该图所示“地上河”景观容易引起的后果是A.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B.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C. 下游河道因水灾决口改道D. 支流过多4. 右图③地点所在的黄土高原丰富的资源是A. 铁矿B. 煤矿C. 石油D. 锡矿【答案】1. D 2. D 3. C 4. B【解析】【1题详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根本原因是黄河中游流进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在下游堆积使河床抬高,形成了地上河。
故选D。
【2题详解】黄河的“地上河”主要出现在黄河的下游,即图中的④河段。
所以选D。
【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一遇暴雨,水量大增,容易决口改道,治理会非常困难。
所以选C。
【4题详解】黄土高原是我国煤炭的主要分布地区,山西省是我国煤炭最多的省份,有“煤海”之称。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危害。
理解即可。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 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是()A. 太行山B. 秦岭C. 巫山D. 南岭6. 长江干流自上游向下游流经的大地形区的排列正确的是()A.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D.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7. 长江、黄河的共同点是()A. 源头都在西藏的青藏高原上B. 都注入东海C. 都自西向东流经三级阶梯D. 都流经藏、川【答案】5. B 6. D 7. C【解析】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因素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同步练习及答案(部分含解析)

第三节河流一、选择题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示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B 〕2.图示河流中,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的是〔 A 〕A.长江、珠江B.黄河、海河3.关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三峡工程坝址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市B.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答案:B知识点:长江、黄河的河流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主要支流与湖泊、河段划分、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解析:分析:三峡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国人的骄傲,是学生必会的。
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国重大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最大也是世界最大,是国家的骄傲,学生必会。
‘水能宝库“,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 〕A.上游B.中游C.中下游D.下游5.读我国沿30°N纬线地形剖面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区分别是〔A〕汉A.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B.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海C.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渤海D.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6.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C 〕A.松花江B.雅鲁藏布江C.额尔齐斯河D.怒江7.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区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答案:B知识点:长江、黄河的河流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主要支流与湖泊、河段划分、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解析:分析: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自上游往下游依次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应选B。
点评:此题考察的是长江流经的地形区,需要记住长江都流经哪些地形区才能答对,有难度。
8.以下关于各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A. “三江平原〞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图门江冲积而成的平原B.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横断山脉自北向南并行奔流C. 珠江的三大支流是西江、东江、北江,其中西江最长,通常被称为珠江的主干D. “三江源〞中的三江指是的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9.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C〕A. 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阔B. 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小C. 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 长江有“黄金水道〞的盛誉,是世界第一大河10.关于长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黄金水道〞,运输量居各河之首答案:D知识点:长江、黄河的河流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主要支流与湖泊、河段划分、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解析:分析: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上游的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有“水能宝库〞之称,流域内有宏大的航运价值,有“黄金水道〞之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以外流河为主 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以外流河为主1. 我国河流以为主,我国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最大的内流河是。
2.河流流向受影响。
我国大多数河流自___向___流,最后注入____洋。
3.外流河水源来自, 季河流水量大,因为;内流河水源来自, 季河流水量大,因为。
4.外流河汛期自北向南越来越,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5. 以下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填序号)①澜沧江②怒江③长江④雅鲁藏布江6. 河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工农业用水等方面。
7. 长江水量,落差,水流(填“急”或“缓”),水能丰富,被称为。
8. 下列各组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 )A.珠江、长江 B.长江、塔里木河C.珠江、黑龙江 D.黄河、松花江9. 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均为内流河 B.外流区域的河流深受夏季风影响C.南方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大 D.越往北河流汛期越短、流量越小10. 下列河流中,注入北冰洋的是( )A.额尔齐斯河 B.澜沧江 C.黑龙江 D.长江11. 下列河流位于内流区的是( )A.淮河 B.黄河 C.辽河D.塔里木河12. 我国内流河多分布于( )A.东南沿海 B.西北内陆 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13. 我国东部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是( )A.河流水位变化小 B.全年流量大 C.普遍有结冰期 D.夏季形成汛期14.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河流,一般具有的水文特征是( )A.河流稀疏,无枯水期 B.汛期较长,不出现断流C.有结冰期,春季有短暂的汛期 D.无结冰期,无汛期15. 下列河流中,流量较小、春季有短暂的汛期且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A.松花江 B.长江 C.珠江 D.怒江16. 我国内流区域面积广大,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全国的5%,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为季节性河流B.汛期出现在冬季C.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D.通常水量随夏季气温增高而增加17. 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气温、夏季风 B.夏季风、冬季风C.冬季风、夏季风 D.夏季风、气温春季,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河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
【优选整合】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河流练习

【优选整合】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河流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黄河与长江的共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①均发源于青藏高原②均流入东海③都流经我国三级阶梯④下游都出现“地上河”⑤水能都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⑤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完成下面小题。
2.有关黄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中游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B.两河均源于青藏高原,干流共同流经青、川两省C.都从人口稀疏区流向人口稠密区域D.针对长江中游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洪涝多发,可采取裁弯取直的措施3.黄河年径流量660亿立方米,长江年径流量9500亿立方米。
造成两者巨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长江流域多丘陵山地,黄河流域多高原平原B.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湿润地区,黄河流域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1C.长江流域多红壤透水性差,黄河流域多黄土多孔隙D.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高,黄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读“我国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长江干流落差很大,水能资源蕴藏量极其丰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A.上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D.唐古拉山脉5.除干旱和洪涝灾害外,长江流域严峻的环境问题还有()A.沙尘暴B.凌汛C.水污染D.断流6.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有()A.长江源头地区发展渔业养殖B.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水稻C.生活在湖区的居民围湖造田 D.毁林开荒以扩大耕地面积7.2021年12月4日,以保护西江、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首届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联合招商推介会暨西江绿色发展论坛在肇庆新区举行。
活动期间,沿线城市梳理了150项招商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领域。
下面对西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江流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B.西江流域有多个民族居住C.西江流经多个地形区D.西江流经多个国家2021年纪念人民治理黄河70年座谈会召开: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15%的耕地,创造了全国14%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一、选择题1.下列河流中不是长江支流的是()A渭河、泾河B汉江、赣江C大渡河、湘江D岷江、乌江答案:A知识点:长江、黄河的河流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主要支流与湖泊、河段划分、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解析:分析:长江的支流众多,主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众多支流,A答案中的渭河、泾河是黄河的支流,B、C、D都是长江的支流,因此选择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江的主要支流有哪些,只要记得就不难做出解答。
2.下列属于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的是(D)①青藏高原②华北平原③黄土高原④内蒙古高原⑤东北平原A. ④⑤③②B. ①⑤③④C. ①④②⑤D. ②③④①3.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C )A.防治凌汛 B.治理泥沙C.加固黄河大堤 D.统一调水4.昔日“八百里洞庭”、“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如今变得“支离破粹”,湖泊面积大大缩小,主要原因是(C)A. 泥沙在湖泊这大量沉积B. 湖泊的补给水源不足C. 人类盲目的“围湖造田”D. 湖区曾受到内力抬升作用5.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富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答案:C知识点:长江、黄河的治理解析:分析:由该题的题干选项可看出,造成近年来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中,①、④属于人为原因,②、③、⑤属于自然原因。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找到自然原因即可。
6.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人们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来描述黄河多沙状况,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B)A. 内蒙古高原B. 黄土高原C. 华北平原D. 青藏高原7.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长江注入黄海B.长江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C.长江水运不发达D.长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8.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C)A. 旱灾仅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B. 台风百害而无一利C. 泥石流与暴雨有关D. 滑坡一般发生在平原地区9.《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下列河流,其中注入印度洋的河流组合正确的是①黑龙江②黄河③长江④怒江⑤澜沧江⑥雅鲁藏布江A.①③B.②④C.④⑤D.④⑥2.下列河流与注入的海洋配对正确的是A.长江—黄海B.塔里木河—北冰洋C.黄河—黄海D.珠江—南海3.“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水中大量泥沙主要来源于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让我们“把脉”并“对症下药”吧。
请你完成下列两题。
4.黄河各河段的不同“病症”,与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房”对应正确的是A.“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B.“腹泻”—地表植被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D.“凌汛”—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5.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富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6.关于长江、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被成为“水能宝库”,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游河段B.长江比黄河水量大,冬季都无结冰现象C.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藏D.治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
下图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①四川盆地②横断山区③青藏高原④云贵高原⑤江南丘陵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8.图示区域A.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C.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D.自然景观以高寒荒漠为主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干流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域,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至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黄河流经的地形区看,黄河河水流速较大的河段是A.青藏高原段B.内蒙古高原段C.华北平原段D.阶梯之间的过渡段10.对于黄河流速较大的河段第一考虑的利用方式为A.发展航运B.发展养殖C.开发水电D.农业灌溉1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为更好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某地理杂志社于2017年9月组建考察组,踏上寻访黄河之旅。
图中数字序号①②③④代表黄河的不同河段。
(1)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看到多个水电站,据此判断该河段__________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从地形地势、流速方面说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月,当考察组在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考察时,听到宁夏引黄灌溉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好消息。
宁夏平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地处__________地区(干湿状况),但该地成为我国著名粮食产区,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土壤肥沃B.水源丰富C.热量充足D.地势平坦河流下游河段先封冻,上游河水夹带冰凌流到封冻河段,受到阻碍,冰凌堆积形成冰坝,阻挡河水下泄,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3)11月,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观察到凌汛现象,说明该河段凌汛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察组进入黄河中游地区,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该河段接纳了__________和渭河两大支流后,水量增加。
(5)“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身历其境。
由于该河段流速减缓,泥沙__________,河床__________,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坝形成这一景观。
(6)这次黄河之行,考察组了解到黄河中游地区河水正在变清,列举其治理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我国下列河流,其中注入印度洋的河流组合正确的是①黑龙江②黄河③长江④怒江⑤澜沧江⑥雅鲁藏布江A.①③B.②④C.④⑤D.④⑥【解析】黑龙江、黄河、长江、澜沧江最终注入太平洋。
怒江、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2.下列河流与注入的海洋配对正确的是A.长江—黄海B.塔里木河—北冰洋C.黄河—黄海D.珠江—南海【解析】长江——东海黄河——渤海塔里木河——内流河,不注入海洋3.“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水中大量泥沙主要来源于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大。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让我们“把脉”并“对症下药”吧。
请你完成下列两题。
4.黄河各河段的不同“病症”,与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房”对应正确的是A.“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B.“腹泻”—地表植被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D.“凌汛”—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由图可知,“脱发”发生在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即土地荒漠化,应对的方法是保护草原,减少不合理的农业作业;“腹泻”发生在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即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方法是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保持水土;“脚肿”发生在黄河的下游地区,即地上河,应对方法是加固河堤;“凌汛”即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对于此现象没有有效的办法来抑制。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5.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富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解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造成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中,①④属于人为原因,②③⑤自然原因。
6.关于长江、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被成为“水能宝库”,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游河段B.长江比黄河水量大,冬季都无结冰现象C.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藏D.治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解析】A、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B、长江年径流量约10000亿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因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无结冰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故C不符合题意;D、“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D符合题意.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
下图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①四川盆地②横断山区③青藏高原④云贵高原⑤江南丘陵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川藏铁路越的地形区有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
依据题意。
故选:A8.图示区域A.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C.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D.自然景观以高寒荒漠为主【解析】图是区域指的是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区,该区域地跨一二阶梯;该区域河流多是自北向南流;该区域河流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航运价值较低;该区域部分地区气候高寒,植被垂直变化。
故选:A。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干流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域,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至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黄河流经的地形区看,黄河河水流速较大的河段是A.青藏高原段B.内蒙古高原段C.华北平原段D.阶梯之间的过渡段【解析】由图可知,从黄河流经的地形区看,黄河水流速度最快的是阶梯之间的过渡地带,青藏高原段、内蒙古高原段和华北平原段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故选D.10.对于黄河流速较大的河段第一考虑的利用方式为A.发展航运B.发展养殖C.开发水电D.农业灌溉【解析】对于黄河流速较大的河段第一考虑的利用方式应该为水力发电,流速快的河段,水能丰富,航运、养殖和灌溉都不可行,故选C.1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为更好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某地理杂志社于2017年9月组建考察组,踏上寻访黄河之旅。
图中数字序号①②③④代表黄河的不同河段。
(1)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看到多个水电站,据此判断该河段__________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从地形地势、流速方面说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月,当考察组在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考察时,听到宁夏引黄灌溉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好消息。
宁夏平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地处__________地区(干湿状况),但该地成为我国著名粮食产区,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土壤肥沃B.水源丰富C.热量充足D.地势平坦河流下游河段先封冻,上游河水夹带冰凌流到封冻河段,受到阻碍,冰凌堆积形成冰坝,阻挡河水下泄,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3)11月,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观察到凌汛现象,说明该河段凌汛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察组进入黄河中游地区,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该河段接纳了__________和渭河两大支流后,水量增加。
(5)“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身历其境。
由于该河段流速减缓,泥沙__________,河床__________,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坝形成这一景观。
(6)这次黄河之行,考察组了解到黄河中游地区河水正在变清,列举其治理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水能;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落差大;(意思相近即可)(2)干旱;B;(3)②或④;纬度较高,河流有结冰期.河流自南向北流或自低纬流向高纬;(4)B;汾河;(5)④;淤积;抬高;(6)植树种草或退耕还林还草、沟谷打坝淤地、缓坡修建梯田等.【解析】(1)黄河上游特别是①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所以黄河上游的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在这些峡谷修建了一系列水电站.(2)宁夏平原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在宁夏平原上,黄河与众多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使广大的农田得以灌溉.由于水稻、小麦、玉米、胡麻等农作物都很适宜在宁夏平原生长,因而这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之称.(3)黄河②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④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4)黄河中游穿行于图中B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黄河中游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5)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具体措施是大力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