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礼仪教案《谢谢不客气》

合集下载

小班礼仪教案《谢谢、不客气》

小班礼仪教案《谢谢、不客气》

小班礼仪教案《谢谢、不客气》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理解“谢谢”和“不客气”的含义;2. 学会在适当的情境下使用“谢谢”和“不客气”。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礼貌用语的习惯;2.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帮助他人的意识。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懂得感恩他人的帮助;2. 培养幼儿友好、礼貌的性格。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使幼儿掌握“谢谢”和“不客气”的用法;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2.2 教学难点1. 使幼儿在实际情境中恰当运用“谢谢”和“不客气”;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与分享的精神;3.3 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礼貌用语。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1. 图片卡片:插图包含各种礼貌用语的情境;2. 玩具:用来进行互动游戏。

4.2 环境准备1. 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2. 教学场地要宽敞,便于幼儿活动。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部分1. 教师向幼儿讲解“谢谢”和“不客气”的含义;2. 通过举例引导幼儿理解这两个词语在生活中的应用。

5.2 新课内容1. 教师展示图片卡片,让幼儿辨认情境并说出相应的礼貌用语;2. 教师与幼儿互动,示范正确使用“谢谢”和“不客气”。

5.3 实践环节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境,让幼儿实际运用礼貌用语;2. 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分享,体验使用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5.4 巩固环节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运用“谢谢”和“不客气”;2. 教师点评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2. 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观察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礼貌用语的情况;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

小班教案小班社会活动:谢谢,不客气

小班教案小班社会活动:谢谢,不客气

小班教案小班社会活动:谢谢,不客气教学目标1.让小班幼儿了解“谢谢”“不客气”这两个常用礼貌用语。

2.帮助幼儿树立礼貌待人的意识,学会积极表达对别人的感激之情和友好之情。

3.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运用“谢谢”“不客气”表达自己的情感,促进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教学准备1.教案、PPT2.课件编写板书、活动预备品3.CD、磁带等音象资料活动过程活动一:观摩视频1.明确活动目的:让幼儿通过观摩视频,认识到“谢谢”“不客气”这两个常用的礼貌用语。

2.播放《小猪佩奇谢谢》视频,让幼儿观看,并通过典型实例理解“谢谢”“不客气”这两个词的含义。

3.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互动,回答问题:“小猪佩奇为什么要说‘谢谢’?”、“小猪佩奇为什么要说‘不客气’?”4.再次播放视频,让幼儿和视频中的人物一起说“谢谢”“不客气”,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亲身体验这两个礼貌用语的妙处。

活动二:配对练习1.明确活动目的:通过配对游戏,让幼儿掌握“谢谢”“不客气”这两个用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2.预先准备好卡片,上面分别写着“谢谢”“不客气”两个字。

3.让幼儿把卡片随机分成两堆,然后进行配对练习。

如果幼儿成功地将“谢谢”和“不客气”两个卡片配对,便给予鼓励,如果失败了,就帮助他们正确定位“谢谢”“不客气”这两个用语的区别和使用方法。

活动三:角色扮演1.明确活动目的:让小班幼儿在实际的社交场合中,体验使用“谢谢”“不客气”这两个用语的情境。

2.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扮演幼儿遇到别人帮助他们的情节,鼓励他们积极说出“谢谢”或“不客气”这两个用语。

3.鼓励幼儿在讲故事、帮助朋友等情境中自然地使用这两个用语。

例如,“老师发给我糖果,我应该说什么?” 以及“小明拿给我玩具,我应该说什么?”等。

活动四:游戏串联1.明确活动目的:通过游戏串联,让幼儿进一步练习并应用“谢谢”“不客气”这两个用语。

2.教师采用“机器人游戏”“古怪动物游戏”等游戏,引导幼儿积极使用“谢谢”和“不客气”这两个用语,同时将玩耍与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

小班礼仪教案《谢谢、不客气》

小班礼仪教案《谢谢、不客气》

小班礼仪教案《谢谢、不客气》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谢谢”和“不客气”的含义。

让学生知道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这两个词汇。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使用“谢谢”和“不客气”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和尊重他人。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他人的帮助。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谢谢”和“不客气”的使用场景。

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如接受帮助、给予帮助、得到礼物等,正确使用这两个词汇。

2.2 教学资源:故事书《谢谢你,不客气》。

歌曲《谢谢你,不客气》。

游戏道具。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歌曲《谢谢你,不客气》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说“谢谢”和“不客气”?3.2 教学活动一:故事分享讲述故事《谢谢你,不客气》,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角色为什么说“谢谢”和“不客气”?3.3 教学活动二: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使用“谢谢”和“不客气”的场景。

引导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这两个词汇。

3.4 教学活动三:游戏时间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使用“谢谢”和“不客气”。

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和尊重他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否善于使用“谢谢”和“不客气”。

4.2 同伴评价: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看谁在使用“谢谢”和“不客气”时做得更好。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朋友说一声“谢谢”或“不客气”,并记录下来。

5.2 课后活动:开展“感恩有你”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身边人的帮助。

5.3 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谢谢”和“不客气”的使用。

谢谢不客气礼仪教案

谢谢不客气礼仪教案

谢谢不客气礼仪教案教案标题:谢谢不客气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礼貌用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于感恩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运用谢谢和不客气等礼貌用语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礼貌用语的定义和分类。

2. 谢谢和不客气的用法和场合。

3. 谢谢和不客气的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场景中的感谢和回应,引发学生对于礼貌用语的思考和讨论。

讲解礼貌用语:2. 介绍礼貌用语的定义和分类,例如感谢、道歉、请问等。

3. 重点讲解谢谢和不客气的用法和场合,例如收到礼物、得到帮助等情境。

示范和练习:4. 示范正确的谢谢和不客气的表达方式,并解释其中的语气和语调。

5. 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小组或伙伴间模拟不同情境下的谢谢和不客气的对话。

角色扮演:6.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谢谢和不客气的礼貌用语。

总结和评价:7.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归纳总结谢谢和不客气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8.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9.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例如与家人、朋友或老师交流时主动使用谢谢和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场景中的感谢和回应。

2. 角色扮演活动所需的角色卡片。

评估方式:1. 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情况观察。

教学反思:1. 在引入活动中,要确保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图片或视频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代表性。

2. 在练习环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机会,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谢谢和不客气的礼貌用语。

3. 在评估方式上,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更全面地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

礼仪谢谢不客气教案

礼仪谢谢不客气教案

礼仪谢谢不客气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常见的礼仪用语,包括“谢谢”和“不客气”。

2. 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使用这些礼仪用语来表达感谢和回应感谢。

3. 学生能够在日常交往中遵循基本的礼仪规范。

教学准备:1. PPT教学课件。

2. 学生课本、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礼貌用语。

2. 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测用语“谢谢”和“不客气”的意义并解释。

3.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谢经验,让他们分享自己说“谢谢”的场合和人物。

Step 2 学习礼仪用语“谢谢”1. 随机抽取学生,让他们表演一些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感谢场景,鼓励他们使用“谢谢”表达。

2. 出示PPT,教授常见的“谢谢”用语,如“Thank you.”、“Thanks a lot.”、“I appreciate it.”等,并给予合理的情境示范。

3. 引导学生掌握不同语气和场合下适应的礼仪用语。

Step 3 学习礼仪用语“不客气”1. 引导学生讨论对方说“谢谢”时应该如何回应,听取学生的不同回答。

2. 出示PPT,教授常见的回应“不客气”用语,如“You're welcome.”、“Not at all.”等,并给予合理的情境示范。

3. 引导学生掌握不同语气和场合下适应的礼仪用语。

Step 4 练习与巩固1. 练习一: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感谢和回应,要求准确、流利地使用礼仪用语。

2. 练习二:学生完成教材中有关礼貌用语的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3. 练习三:学生以小组形式编写对话,演绎不同情境下的感谢场景,并在班内进行分享和评价。

Step 5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

2. 鼓励学生在与国际友人交往时,适当使用英文的感谢用语,增加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 提供更多与礼仪和谢谢不客气相关的学习资源,如视频、文章和游戏等。

谢谢不客气教案

谢谢不客气教案

谢谢不客气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谢谢”和“不客气”的用法;2. 能口头表达感谢和回答不客气的情境;3. 能灵活运用“谢谢”和“不客气”进行日常交际。

二、教学重点1. 谢谢和不客气的基本用法;2. 能够用正确的语境回答感谢和说不客气。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教材和课件;3. 学生互动练习的素材。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 (5分钟)通过显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个人拿着东西给另一个人,一张是另一个人感激地接受。

老师问学生:老师:你们看到这些图片了吗?你们能猜猜这两个人之间在说什么吗?Step 2 导入新知 (10分钟)老师把学生的猜测记录在黑板上,并逐个纠正和解释。

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

当别人帮助我们或者给我们一些东西时,我们要用“谢谢你”来表达感谢之情。

那么,我们怎样回答别人的感谢呢?(让学生回答)Step 3 讲解重点知识 (10分钟)老师:当别人说“谢谢你”时,我们要回答“不客气”。

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词组的用法。

教师出示幻灯片,从基本定义、用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依次讲解谢谢和不客气的用法。

Step 4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15分钟)老师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情境一:小明碰翻了同桌的水杯,同桌说:“谢谢你帮我拿。

"学生A:不客气。

(表示回答)情境二:小芳生日时,同学们送了她礼物,小芳说:“谢谢你们。

”学生B: 不客气。

你喜欢就好。

(表示回答)Step 5 拓展 (10分钟)老师让学生自由组合情境并进行练习问答。

Step 6 总结 (5分钟)老师与学生进行总结,梳理谢谢和不客气的用法,并强调重要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互动的小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谢谢和不客气的用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口语练习材料,帮助他们在实际交际中更加自信地运用所学内容。

小班礼仪教案《谢谢、不客气》

小班礼仪教案《谢谢、不客气》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谢谢”和“不客气”的含义,知道在适当的场合使用礼貌用语。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表达感谢和不客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懂得感恩他人的帮助,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在适当的场合使用“谢谢”和“不客气”礼貌用语。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主动表达感谢和不客气。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故事书、情景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课堂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主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角色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境。

2. 教学内容:讲解“谢谢”和“不客气”的含义和使用场合,通过举例让幼儿理解这两个词语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谢谢”和“不客气”礼貌用语。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记录在家庭作业本上。

2. 评价:教师根据家长反馈和课堂表现,评价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模拟实践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 互动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3. 家庭与社会协同: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1. 学习“谢谢”的使用:了解“谢谢”的意思,学会在别人帮助自己时说“谢谢”。

2. 学习“不客气”的使用:了解“不客气”的意思,学会在别人感谢自己时说“不客气”。

3.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谢谢”和“不客气”。

八、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礼貌用语。

2. 开展“礼仪小明星”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礼貌用语。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礼貌用语的使用情况。

《谢谢、不客气》小班礼仪教案

《谢谢、不客气》小班礼仪教案

《谢谢、不客气》小班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谢谢”和“不客气”这两个礼仪用语的含义和用法。

3. 提高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文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谢谢”和“不客气”的含义和用法。

2. 情景演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这两个礼仪用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谢谢”和“不客气”的用法,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礼貌地使用。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在实际交往中自然地运用这两个礼仪用语。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谢谢”和“不客气”的图片、情境演练图片等。

2. 教学卡片:印有“谢谢”和“不客气”的字样,用于学生互动环节。

3. 教学视频或音频:用于展示情景演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或故事形式,引出“谢谢”和“不客气”这两个礼仪用语。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谢谢”和“不客气”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举例说明。

3. 情景演练: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演练,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借东西、帮助他人等。

4. 互动环节:教师发放教学卡片,学生分组进行互动,练习使用“谢谢”和“不客气”。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情景演练的表现以及课后家长的反馈,评估学生对“谢谢”和“不客气”这两个礼仪用语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设置不同的社交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谢谢”和“不客气”这两个礼仪用语。

2. 开展课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等场合主动使用这两个礼仪用语,并将使用情况记录下来,互相分享。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礼仪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家长沟通与反馈:1. 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告知家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礼仪表现,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表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礼仪活动教案活动名称:《谢谢,不客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并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谢谢,不客气。

2、复习基本的礼仪问好。

3、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会说、会用谢谢,同时会说不客气。

活动准备:
1、玩偶小鸡、鸭子、虫子
2、情景图片
3、礼仪儿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礼貌用语:
1、看表演,出示玩具小鸡,叽叽叽,我的名字叫小鸡,你们好。

(小鸭上场)小鸡:我一个人玩真每劲,我要找个好朋友去玩。

2、前面来了一只小鸭子,让我向它问个好:你好,你好
鸡:我们做好朋友好吗?鸭:好小鸡听了真高兴。

鸡:小鸭我请你吃虫子好吗?鸭:谢谢
鸡:不客气
小结:小鸡和小鸭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他们不光会问好。

你好,你好而且得到帮助的时候也要说:“谢谢和不客气”。

宝宝你们学会了吗
3、学习礼仪儿歌:
人帮我谢谢你我帮人不客气谢谢你不客气常用起更知礼
(二)、出示情景图片
1、小朋友摔倒了,引导幼儿来帮忙。

并会说谢谢,不客气。

2、看小熊过生日了,它的朋友都来为它庆祝,而且还送给它礼物呢!你们知道小熊是怎样说的吗?朋友们又是怎样回答的?
小结:对了,别人送给你东西时,也要说谢谢和不客气。

(三)、活动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