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采用AT89S51单片机和LM35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采集显示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和LM35的温度测量系统

一、设计目的与意义和任务分析一、设计目的与意义《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是测控电路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依照《控电路设计与实践》教学大纲要求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把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通过本设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从设计步骤、设计表达、实际电路调试等方面,全面把握相关温度测量显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技术,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独立试探能力,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等能力。
二、任务分析本次设计的要紧任务是完成一个温度范围为0-50 0C的温度测量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考虑到时刻紧和学生爱好不同,将任务分为设计为主和制作为主的为两个重点内容不同的模块,由同窗依照自己爱好选择。
二、设计概述一、传感器确信1)热敏电阻价钱比较廉价、灵敏度比较好,在实际应用的时候线性度较差,另外调试比较困难。
不适合利用。
故不利用热敏电阻。
2) AD590AD590拥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较高、利用简单方便。
可是这种传感器的价钱比其他的两种都贵很多。
故不选用。
3)温度传感器LM35LM35是NS 公司生产的LM35 ,他具有很高的工作精度和摄氏温度线性成比例,且无需外部校准或微调,能够提供±1/ 4 ℃的经常使用的室温精度。
LM35 的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的线形关系可用下面公式表示V OU T LM35 ( T) = 10 mV / ℃×T ℃,0 ℃时输出为0 V ,每升高1 ℃,输出电压增加10 mV。
其电源供给模式有单电源与正负双电源两种,其接法如图3 与图4 所示。
正负双电源的供电模式可提供负温度的测量,单电源模式在25 ℃下电流约为50 mA ,超级省电。
本系统采纳的是单电源模式。
图3 单电源模式图4 双电源模式考虑到本钱,性能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在AD590、温度传感器LM35和热敏电阻当选择了温度传感器LM35。
(完整版)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测量及显示系统设计定稿毕业论文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测量及显示系统设计柳鹏程0702应用电子[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工业生产中温度是常用的被控参数,而采用单片机来对这些被控参数进行控制已成为当今的主流。
本文介绍了数字温度测量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本文采用单片机来实现对温度的控制。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AT89S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键盘与显示电路、温度控制电路。
它可以实时的显示和设定温度,实现对温度的自动控制。
通过测试表明,本设计对温度的控制有方便、简单的特点,从而大幅提高了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 单片机温度传感器键盘和显示Based on AT89S51 digit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and display system designLiu Pengcheng0702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Abstract:As the technology advance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temperature is charged with common parameters, and the use of those charged with SCM to the parameters of control this paper, digit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In this paper, SCM to achiev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It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AT89S51 SCM, temperature sensor, keyboard and display circuit,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 It can display real-time and temperature settings,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Passed the tes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is convenient and simple character istics’, thus greatly raising the temperature was charged with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Key words: MCU Temperature sensor Keyboard and Demonstration目录第1章系统的总体设计 .............................................................................................. -1.1 设计背景.............................................................................................................. -1.2 电路的总体工作原理 ......................................................................................... -第2章方案论证........................................................................................................... -2.1 题目分析.............................................................................................................. -2.1.1 具体指标....................................................................................................... -2.1.2 具体控制要求 .............................................................................................. -2.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2.3 显示器的选择...................................................................................................... -2.4 单片机的选择...................................................................................................... -第3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 -3.2 温度传感电路设计.............................................................................................. -3.3 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 ......................................................................................... -3.4 键盘电路的设计.................................................................................................. -3.5 显示电路的设计.................................................................................................. -第4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系统的主程序设计.............................................................................................. -4.2 中断程序的设计.................................................................................................. -第5章系统的控制....................................................................................................... -5.1 温控电路及报警电路的控制 ............................................................................. -5.2 LCD显示电路的控制 ........................................................................................ -5.3 使用说明.............................................................................................................. -第6章全文总结........................................................................................................... -6.1 经济效益分析...................................................................................................... -6.2 社会效益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I 元器件清单........................................................................................................ -附录II 程序 .................................................................................................................. -第1章系统的总体设计1.1 设计背景温度控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使用温度计来采集温度,通过人工操作加热、通风和降温设备来控制温度,这样不但控制精度低、实时性差,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基于AT89S51单片机

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基于AT89S51单片机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摘要——主要研究了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功能,温度测量单元包括一线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该系统可以检测预置温度、显示时间和保存监测数据。
如果温度超过任意设置的上限和下限值的温度,系统将报警,然后实现自动控制,从而实现智能化的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基于系统的原理,很容易控制各种其它非线性控制系统,只要软件设计进行合理的改变。
该系统通过野外实习已被证明是准确、可靠和满意。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单片机;DS18B20;温度介绍温度在人类的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在现代社会,温度控制(TC)不仅仅用于工业生产,也在其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我们可以在酒店、工厂和家里发现温度控制器。
随着TC将更好的服务整个社会这一趋势,,所以测量和控制温度是很有意义的。
基于AT89S51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DS18B20,本系统智能控制条件温度。
温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设定。
该系统可以在液晶屏上显示时间、保存监测数据,并在条件温度超过上、下限值时自动控制温度。
通过这样做,它使保持温度不变。
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干扰、高控制精度和灵活的设计,这也适应恶劣的环境。
它主要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用来改善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它还多才多艺,所以,它可以方便的扩展系统的使用。
因此该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该系统覆盖总体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二、系统总体设计TC的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硬件包括单片机、温度检测电路、键盘控制电路、时钟电路、显示、报警、驱动电路和外部RAM。
基于AT89S51单片机,DS18B20将把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信号发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
最后,温度值显示在液晶12232 f。
这些步骤是用来实现温度检测。
使用键盘接口芯片HD7279来设定温度值,使用单片机来保持一定的温度,使用液晶显示预设的控制温度。
基于AT89S51的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目录第一章:概要 (2)一、单片机发展历程 (2)二、温度检测系统所用元件 (2) (3)第二章:硬件系统设计 (3)三、工作原理: (3)四、输入部分 (3)1.传感器DS18B20 (3)2.键盘单元 (4)3.电源输入部分 (5)五、输出部分 (6)4.温度控制及超温和超温警报单元 (6)5.温度控制器件电路 (6)6.七段数码管显示单元 (7)六、核心部分 (11)7.AT89S51 (11)七、电路设计思想 (14)8.温度传感电路设计 (14)9.显示部分电路设计 (17)10.显示电路 (18)11.报警电路的实现 (19)12.报警上,下限调整电路实现 (19)13.复位电路的实现 (19)第三章 (20)八、系统初始化模块 (20)九、键盘显示模块 (21)十、采样转换模块 (21)十一、温湿度控制模块 (22)第四章、调试仿真 (24)十二、硬件电路的调试 (24)第五章设计体会 (25)第一章:概要一、单片机发展历程单片机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的SCM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
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统。
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
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
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
目前,高端的32位Soc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
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
基于AT89S51单片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A T89S51单片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以A 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
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讯电路和一些接口电路...<P>摘要<BR>本文介绍了以A 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
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讯电路和一些接口电路。
单片机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
文中还着重介绍了软件设计部分,在这里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有:数码管显示程序、键盘扫描及按键处理程序、温度信号处理程序、继电器控制程序、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讯程序。
<BR> <BR>关键字:单片机DS18B20温度芯片温度控制串口通讯</P><P>整个系统的功能是由硬件电路配合软件来实现的,当硬件基本定型后,软件的功能也就基本定下来了从软件的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监控软件(主程序),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专门用来协调各执行模块和操作者的关系。
二是执行软件(子程序),它是用来完成各种实质性的功能如测量、计算、显示、打印、通讯等。
每一个执行软件也就是一个小的功能执行模块。
设计者应将各执行模块一一列出,并为每一个执行模块进行功能定义和接口定义。
各执行模块规划好后,就可以规划监控程序了。
<BR>首先要根据系统的总体功能和键盘设置选择一种最合适的监控程序结构,然后根据实时性的要求,合理地安排监控软件和各执行模块之间地调度关系。
</P><P><BR><BR><BR><BR><BR><BR>目 录<BR>摘要 ……………………………………………………………3<BR>一、 方案设计与论证……………………………………………3<BR>1、 测量部分…………………………………………………3<BR>2、 主控制部分………………………………………………4<BR>3、 总结………………………………………………………4<BR>二、各电路的设计………………………………………………5<BR>1、 键盘电路…………………………………………………5<BR>2、 加热器控制电路…………………………………………8<BR>3、 温度测试电路……………………………………………8<BR>4、 七段数码管显示电路……………………………………9<BR>5、 口通讯电路………………………………………………10<BR>三、程序设计………………………………………………………11 <BR>概述……………………………………………………………11<BR> 1、 程序结构分析……………………………………………11<BR>(毕业设计) <BR> 2、 主程序……………………………………………………12<BR>四、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12<BR> 1、 测试环境………………………………………………12<BR> 2、 测试方法………………………………………………12<BR> 3、 测试结果………………………………………………13<BR>4、 测试结果分析…………………………………………13<BR>五、总结……………………………………………………………13<BR>七、应用举例………………………………………………………14<BR>【参考文献】………………………………………………………15<BR>附:使用说明………………………………………………………15<BR> 外观图片………………………………………………………16<BR> <p class='Lpp254'></p></P><P></P><p>引言<br />投入产出分析,是从以部门为生产单位的生产技术联系角度出发,通过整体技术和数量结构平衡来揭示经济体系循环结构的一种理论体系,或者说是对古典一般均衡理论简化的一种结果或方法。
基于AT89C52单片机与TC35i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AT89C52单片机与TC35i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设
计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温度的自动监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进
行安全生产和减少损失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特定场合下由于监测分站比较分散、偏远,采用传统的温度测量方式周期长、成本高,而且测量员必须到现场
进行测量,因此工作效率非常低。
且不便于管理。
本文提出了基于GSM 的远
程温度监测系统,采用美国Dallas 公司生产的DSl8820 数字温度传感器,通过现有的GSM 网络将监测结果以短信方式发送至相应的监控终端(如手机、PC 机)。
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桥梁混凝土测温、油气井场、电力电缆火灾监测、粮仓及物资仓库温度监测。
2 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2.1 系统构成
系统分为监测中心站和远程监测分站两部分:监测中心站主要由监测中心站
服务器、GSM 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软件组成;远程监测分站主要由AT89C52 单片机及外围电路、温度传感器和GSM 无线通信模块(TC35i)组成。
监测中心控制GSM 无线通信模块收发短消息,接收各监测分站采集的温度
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显示、处理和打印等。
远程监测分站实现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同时控制GSM 无线通信模块收发短消息。
监测中心站与远程监
测分站之间通过GSM 网络实现无线远程通信。
实现了基于GSM 网络的远程监测系统。
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 所示。
毕业设计_基于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电路设计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proposed based onAT89C51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its digital single-bus technology used inthe design of the greenhous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Program uses a new type of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use DS18B20 temperature sensor embedded inside the greenhouse temperature, transformed into the current changes, and thenaconverted to voltage input ADC, the bus passed through the singleAT89C51comicic-rocontrollerAT89C51microcontroller input and output through the serial port tounat-e with the PC machine.System for real-time multi-point inspection of temperature,w-hile providing instruction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of PC-time acquisition.Tempsen-sor for temperature DS18B2collection, microcontroller reads the message from theD-S18B20 temperature and with the effective temperature of the upper and lowerextm-comparison, if more than the effective temperature range, start alarm system, and to the PC, send the appropriate signals, or continue to read from the DS18B20temper- rure. The system has a practical and high reliability。
基于LM35的测温系统-课程设计

天津工业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LM35的测温系统姓名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本系统是一个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制作,方案主要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单元,通过AD590温度传感器收集周围环境的温度信号,经过LM741高增益运算放大器放大之后,送到ADC0809中进行A/D转换,转换为数字量后,经过单片机处理,将数据传输到液晶屏LCD1602进行显示,实现温度检测和报警功能。
该系统的温度测量范围在0-100℃,测量误差≤0.5℃。
实现了对周围温度的实时的准确检测。
关键词:数字温度计;AT89C51;温度传感器AD590;A/D转换;液晶LCD1602显示;报警第一章设计目的与意义及任务分析 (1)1.1设计目的与意义 (1)1.2任务分析 (1)第二章设计概述 (1)2.1传感器的选择 (1)2.2系统方案设计、比较及选定 (2)第三章系统工作原理 (4)3.1 AT89C51单片机 (4)3.2 AD590温度传感器 (5)3.3 ADC0804模数转换器 (6)3.4 LCD1602液晶显示屏 (6)第四章软件设计及系统评价 (8)4.1软件设计 (8)4.2系统评价 (8)第五章心得体会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1)附录1:系统原理图 (11)附录2:系统PCB图 (12)附录3:系统元器件 (13)附录4:实物图 (14)附录5:C程序 (15)第一章第一章设计目的与意义及任务分析1.1设计目的与意义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单片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考验学生实践动手和编程能力,是把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通过本设计,提高学生在单片机方面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单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数字温度计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组装焊接、程序调试和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采用AT89S51单片机和LM35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采集显示系统设计随着电子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在民用、工业以及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等到了广泛应用。
小型的、低功耗的、廉价的、可靠性高的温度传感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实际生产、生活等领域中,温度是环境因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温度进行及时精确的控制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AT89S51单片机,采用 LM35温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灵敏度较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的温度采集显示系统。
1、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温度采集显示系统电路由温度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下载模块组成。
电路工作原理是:首先由LM35温度传感器采集外界环境的温度,经LM358放大10倍后以电压形式输入到A/D采样电路,由A/D 转换器TLC549将温度的数字量值传送给单片机系统,再有单片机系统驱动数码管显示温度。
本文设计的基于LM35的单片机温度采集显示系统的温度测量范围为25℃~80℃温度采集显示系统电路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示:
2、系统核心硬件电路设计系统核心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含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A/D转换模块的设计、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设计、数码管显示模块的设计和下载模块的设计。
2.1、采集模块的设计
传感器是信号输入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整个测试系统性能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对传感器的正确选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系统中,温度采集模块的核心硬件采用LM35温度传感器,该器件有很高的工作精度和较宽的线性工作范围,其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线性成比例,温度每上升1℃,电压上升10ms。
LM35无需外部校准,可以提供±1/4℃的常用室温精度。
从经济适用等多方面考虑,系统采用LM35温度传感器和LM358放大电路进行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设计原理图如图2 所示。
图2中,经过LM35传感器采集后的微弱电压通过LM358 放大电路放大10倍后送入单片机。
2.2、/D 转换模块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