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流痰病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科病案

【张子琳病案】武某,女,71岁,农民,五台县人。左胯部发生疽疮,半年余。今年3月份,左胯部及左侧小腹同时发生一肿疡,淡红满肿,久不溃破,用青霉素、链霉素及四环素等无效。于7月份手术切开排脓,浓汁多而不稠,直至现在,疮口肉芽淡红不鲜,流脓清稀而量多,久不收口,不知痛痒;食欲不振,身疲无力,腰腿发僵,背发冷,小便频数、灼热;舌淡苔白,脉沉弱。

写出:①中西诊断②中医证型③辩证分析④中医治则⑤中医方药及随症加减⑥中医外治

【参考答案】

①中医诊断:流痰西医诊断:骨与关节结核

②中医证型:气血两虚证

③辩证分析:本患者年岁已高,气血已衰,寒湿乘虚侵入经脉骨骼而发病。正虚无力托毒外出故见疮疡切开排脓久溃不收,脓水清稀量多,肉芽色淡不鲜;久病脏腑功能低下,故见纳少乏力;气虚及阳,虚寒内生则腰背发冷;阴血亏虚,则小便频频数、灼热。舌淡苔白,脉沉弱为气血两虚之象。

④中医治则:气血双补、托毒排脓,辅以开胃

⑤中医方药:十全大补汤合八珍汤加减

黄芪24克、党参10克、云茯苓10克、焦白术10克

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金银花15克

白芷6克、甘草5克、陈皮6克、鸡内金6克

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随症加减:伴有腰酸足痿者,可加川断、杜仲、狗脊、鹿角胶、菟丝子、巴戟肉、牛膝等;伴有身痒,加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

⑥中医外治:初期:回阳玉龙膏外敷,或阳和解凝膏掺桂麝散或黑退消敷贴。呈脓:脓成则应及时切开排脓,引流通畅。溃后:窦道形成用五五丹药线或白降丹或千金散黏附在药线上引流,提脓去腐生肌;将要收口之时宜改掺生肌散。袋脓者宜进行扩创。

病案出处:马栓全,赵孝平,高新彦主编《古今名医外科医案赏析》P84-86

[按语] 用十全大补汤和八珍汤化裁治之。黄芪为补药之长,其甘温升阳,能补气托毒,排脓生肌,为治气血不足之疮疡久溃不收的要药。当归既能活血消肿,又能补血生肌。古人托里诸方中均用归芪,故以当归、黄芪、党参扶正托毒;合八珍汤健脾养血以扶正;金银花治疮,未成即消,已成即溃。故选金银花配白芷解毒散结消肿以祛邪;配陈皮、鸡内金理气健胃。治疗原则以托补为宗旨,守法用药5个月,顽症终得痊愈。

中医外科病案

【顾伯华病案】袁某某,男,41岁。1973年1月29日初诊。

主诉:腰背部疼痛伴有肿块5个月。

病史:患者1972年8月起,感到腰背酸痛,两下肢萎软无力。当时检白细胞多次,均于1.2×109 /L-4.5×109 /L之间,分类淋巴细胞较正常为高。以往有肺结核和副睾结核史。12月8日于某院诊治。摄片见有9、10胸椎椎间隙狭窄,并见骨质破坏,有冷脓肿可见。诊断为“胸椎结核”。经用西药抗痨治疗,病情未能控制而日趋加重。检查:慢性病容,形体消瘦,精神萎顿,面色白畏寒,下肢瘫痪,行动不能自主,第9~10胸椎棘突有明显压痛,右侧胸部有边界不清楚肿块可扪及,站立则较明显可见,不红不热。苔薄黄腻,脉濡细。脉搏68次/分,血沉73毫米/小时。

写出:①中西诊断②中医证型③辩证分析④中医治则⑤中医方药及随症加减⑥中医外治

【答案】

①中医诊断:流痰(龟背痰)西医诊断:胸椎结核

②中医证型:寒痰凝聚证

③辩证分析:先天不足,肾脏虚损,骨骼空虚,邪气乘虚而入,肾阳虚衰,脾土失于温煦,津液留滞化湿生痰,寒痰互结,注于骨空,阻塞经络,耗损气血而成本症。寒痰随经走注筋脉骨空,故腰背酸痛,第9~10胸椎棘突有明显压痛。肾主骨,脾主四肢,寒痰凝聚,脏腑功能障碍,故两下肢萎软无力,下肢瘫痪,行动不能自主。寒痰留滞胸椎,髓销骨损,骨节不利,故见9、10胸椎椎间隙狭窄,骨质破坏,右侧胸部有边界不清楚肿块,有冷脓肿。寒痰凝聚,阻滞气血,故面色白。肾阳虚衰,故畏寒。苔薄黄腻,脉濡细,为寒痰凝聚之象。

④中医治则:温经散寒化痰、益肾壮骨

⑤中医方药:阳和汤加减

净麻黄6克、大熟地12克、鹿角粉3克(分吞)、生狗脊15克、补骨脂12克、白芥子9克、姜半夏9克、白芍6克、

生甘草4.5克

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随症加减:若兼表证,加荆芥、防风;有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局部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延胡索。

⑥中医外治:初期:回阳玉龙膏外敷,或阳和解凝膏掺桂麝散或黑退消敷贴。呈脓:脓成则应及时切开排脓,引流通畅。溃后:窦道形成用五五丹药线或白降丹或千金散黏附在药线上引流,提脓去腐生肌;将要收口之时宜改掺生肌散。袋脓者宜进行扩创。

病案出处:中医外科学教学病案精选,P38-40

[按语] 本病例初诊时,表现为萎顿,面色白畏寒,下肢瘫痪不用,局部肿块不红不热脉濡细等虚寒之象,结合本病的病因病机,应为肾

亏而骨骼空虚,风寒深侵入里,痰浊凝聚而发为本病。故治疗上重在温阳散寒化痰。用阳和汤加减,补益肝肾,温通经络,散寒化痰,俾阳和腠通,气血渐充,漫肿可退,消散于无形。大熟地温补营血,填精补髓;鹿角粉温肾阳,益精血。白芥子、姜半夏温化寒痰,通络散结;麻黄辛温达卫,宣通毛窍,开肌腠,散寒凝。生狗脊、补骨脂强筋骨,补肾壮阳。白芍养血敛阴、止痛。生甘草为使,解毒而调和诸药。本病虽为骨关节结核,但抗结核治疗多收效甚微,用中药治疗6个多月使局部冷脓肿吸收,并能全天参加轻工作,说明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优势所在。

中医外科病案

【黄振鸣病案】吴某,女,54岁。1981年7月12日初诊:患者于3年前,跌伤右髋骨,经治疗而愈。1个月后见髋关节处于逐渐肿胀、疼痛、灼热,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低热盗汗,纳差消瘦。继而在髋关节处出现两处如鸽蛋大肿块。在某医院行X线片检查,诊断为“右髋关节结核”。查体时见: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灰暗,右髋关节肿胀,右下肢功能障碍,呈半屈曲状,下肢肌肉萎缩,长度缩短约2.5cm,不能站立,髋关节呈梭形肿胀,压痛,局部有两处鸽蛋大肿块,按之绵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109 /L,中性粒细胞0.77%,淋巴细胞0.28%,血沉62mm/h。再次X线片显示右髋关节间隙模糊变窄,髋臼有骨质破坏。舌质紫黯,苔燥,脉细数微弦。写出:①中西诊断②中医证型③辩证分析④中医治则⑤中医方药及随症加减⑥中医外治

【答案】

①中医诊断:流痰西医诊断:右髋关节结核

②中医证型:阴虚内热证

③辩证分析:跌伤致气血凝滞,郁久化热,伤阴蚀骨而成本症。气血凝滞,经络阻隔,留滞于右髋关节,久而化热,故见髋关节肿胀、疼痛、灼热,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下肢功能障碍。气血亏损,精髓、筋骨失养致痿,故见下肢肌肉萎缩,长度缩短。气血阻滞,郁而化热,伤阴蚀骨,髓销骨损,故见右髋关节间隙模糊变窄,髋臼有骨质破坏。阴虚内热,故见低热盗汗。气血凝滞不能濡养,故见面色苍白灰暗。舌质紫黯,苔燥,脉细数微弦为气血凝滞,郁久化热之象。

④中医治则:滋阴清热、引火归原,活血化瘀

⑤中医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黄18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牡丹皮12克、

肉桂心3克、泽泻12克、三七6克(先煎)、蜈蚣3条、

土鳖虫9克、丹参15克

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随症加减:汗多,加黄芪、山茱萸、浮小麦;阴虚甚者,加生地黄、沙参、麦冬;咳嗽严重者,加百部、紫菀、款冬花;脾虚

者加白术、砂仁、陈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