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0正面战场的抗战课时练习题优质

【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0正面战场的抗战课时练习题优质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正面战场的抗战》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8北京初二期末)牺牲于枣宜会战,被周恩来评价为“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的国民党将领是人.张自忠B.谢晋元C.李宗仁D.赵登禹2.(2017重庆南开融侨中学初二期末)全国抗日战争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次战役是A.淞沪会战B.武汉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D.平型关大捷3.“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这反映的是哪一战役的结果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D.豫湘桂战役4.(2018全国初二单元测试)下列哪些属于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力量抗战②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③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④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5.(2017全国初二课时练习)“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 年先后组织了多次大的战役,如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

这些战役规模大,地域覆盖广,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

”材料主要说明1938—1940年间()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6.被周恩来赞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是()(2019・重庆中考真题)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可表达丰富 的历史文化信息。

对下图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7.A .B .D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B.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C.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D.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日本宣布投降二、列举题8.(1)红米饭,南瓜汤,重上―,在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回望苍茫群山中的星星之火。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题及其答案2018.11.12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题及其答案2018.11.12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题班级 姓名 分数一、慧眼识真(认真看、仔细想,相信你一定能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每小题2分,共70分)1.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

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一个时代”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C.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3.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

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

”这表明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包括①《青年杂志》创办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地 ③中共一大召开地 ④中华民国成立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

”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A.胡适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蔡元培6.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在右图中的B 段,中华民族进行的救国救民的探索有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五四运动 ④新文化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题号 3132333435望认真审题!答案忆的空间。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9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9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八年级历史(2018.10)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领导人是A.关天培 B.陈化成C.邓世昌 D.林则徐2.“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

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

”该材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的》4.1757年之后,广州成为清朝惟一时洋商开放的口岸。

1846年,“各国运往内地的通商货物,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

导致这一变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本原因是A.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 B.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统一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

”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A.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C.赔款2100万元 D.领事裁判权7.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

圆明园,放火烧。

”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A.英美盟军 B.反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8.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

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1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黄湾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虎门销烟B.炮轰广州城C.鸦片战争D.三元里抗英2.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3.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图。

此图不能说明()A.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B. 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C. 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D. 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5.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有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尽管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却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它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新文化运动D. 太平天国运动6.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是()①北洋海军②南洋海军③东洋海军④福建海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19世纪90年代中日战争中,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黄海海战B.丰岛战役C.旅顺战役D.威海卫战役8.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日本国力强大B.洋水师全军覆灭C.清政府军备废弛 C.清政府的腐败9.《马关条约》与其他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割地的面积B.赔款的数额C.开放的口岸D.设立工厂10.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11.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

【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1)

【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1)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8·邱县实验中学初二月考)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 2.(2019·辽宁中考模拟)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D.戊戌变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3.(2018·辽宁初三月考)某校为了纪念戊戌变法120周年,开展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

其中有一道题目问:“领导戊戌变法的人物是谁?”答案应该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梁启超D.李鸿章4.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浓重的两笔,它们的相同点是A.都主张向西方学习B.都主张改造封建专制政体C.都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D.都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二、列举题5.(2018·吉林初二期末)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请写出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史实。

(1)1860年,英法联军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2)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3)1937年,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4)1949年,使北平和平解放的战役三、简答题6.(2019·辽宁中考模拟)在中外历史上,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的人物在近代领导中国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的名称及影响。

(2)图二的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你认为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改革的?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有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四、综合题7.(2019·四川中考真题)某校初三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2018-2019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附答案 (1)

2018-2019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附答案 (1)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3.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2.对《使至塞上》一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

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

C.五、六两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

3.下列对《野望》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额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

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B.《黄鹤楼》由崔颢创作,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C.《渡荆门送别》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表达了作者痛苦的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

2018-2019年度八年级月考历史试卷

2018-2019年度八年级月考历史试卷

第1页,共3页………订…………………订…………: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绝密★启用前永昌九年制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月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Ⅱ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40分 , )1. 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2.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

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3. 武昌起义胜利是因为( )①维新派的推动②同盟会的推动③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④新军中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 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 和“周主任”。

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黄埔军校的建立B.国民大革命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5.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关键在于( )A.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B.解决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C.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D.实现了工农群众的联合斗争6.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一共持续了14年,引发这场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八一三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一二八事变7.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七七事变8.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 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

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A. 鸦片战争B. 虎门销烟C. 第二次鸦片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2.清代皇帝在北京西郊建造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在哪次战争中被毁掉的()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4.林则徐在奏则中说;“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至于万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

况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一。

”其意在说明()A中英战争主要由鸦片引发B鸦片走私导致财富外流C国人吸食鸦片者占多数D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贸易竞争5.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创办《万国公报》C.成立强学会D.开办新式学堂6.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9.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A.1640年6月 B.1893年6月 C.1840年6月 D.1841年6月10、某个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广东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开放天津为商埠”此条约是指()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11.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新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规模巨大②反帝反封③平均主义思想④向西方学习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12从“1856年,杨秀清,韦昌辉,由盛转衰”等历史信息中,你能够联想到的历史事件()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1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A天京变乱B 安庆失守C天王病逝D天京陷落14.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八年级历史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

”“大变局”是指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3.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

”作者认为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4.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A. 洋务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北伐战争5. 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这主要表现为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 义和团由反清转变为反帝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 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实践6. 农历干支纪年每60年为一个周期。

按照农历的干支纪年,2018年是戊戌年。

历史上发生在戊戌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公车上书B. 百日维新C. 兴中会成立D. 义和团攻打紫竹林7.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种“感受”源自中国()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 “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

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9. 孙中山少年时代曾自命为洪秀全第二,历史上孙中山与洪秀全相似之处不包括A. 都是反清英雄B. 都领导了农民起义C. 都在南京建立新政权D. 都颁布了法令文件10. 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A. 林则徐B. 李鸿章C. 康有为D. 陈独秀11. 下面为2017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目录。

请根据内容,为本单元选出合适的单元主题A.资产阶级民族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B.新时代的曙光C.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2.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A. 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 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D. 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13.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累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

这反映了毛泽东()A. 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B. 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C.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D. 建立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14. 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B. 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 瑞金——武汉——西安——会宁D. 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15. 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 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B. 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C.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D.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6.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

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人类记忆是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7. 《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这份报纸出版的时间为()A. 1936年12月11日 B. 1936年12月12日 C. 1936年12月13日 D. 1937年8月13日18.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这是因为1921年A. 爆发了五四运动B.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C. 发动了辛亥革命D. 建立了中华民国19. 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A. B.C. D.20.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A. 北伐战争B.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21.1900年6月义和团在_________一带阻击八国联军,敌人死伤多人。

_____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2. __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事件是______。

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 ___。

24.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___________》。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纲领是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1分, 第26题10分, 第27题11分,共32分。

)25. 谈判桌、签约是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场景,一些场景定格了一场战争的终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结果?(3分)有何共同之处?(2分)出现这种共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图D反映的是从1931年开始的那场战争的结果。

它是哪场战争?(2分)(3)对比前三次战争,你对图四反映的战争结果有什么认识?(2分) 26. 纪念日一般是指某个国家为了纪念重大事件、伟人、先烈等特定的节日,十四年抗战,留给我们太多值得纪念的日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

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

(1)请介绍材料一中三个纪念日各自纪念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或作用。

(4分材料二2017年国家公祭仪式现场(2)结合图中信息,国家公祭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设立的?你能从图片中获取哪些与该历史事件的有效信息?(4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设立以上纪念日的认识?(2分)27.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阐述。

学习十九大报告,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请举出“中国先进分子”介绍这种理论的突出事例。

(4分)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2)开创这条道路是什么?(3分)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2分)材料三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

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请写出两个统一战线的名称。

(2分)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历史试题答案(40分钟;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5 AACAC 6-10 BCDBD 11-15CACAC 16-20 BBBA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21、廊坊台儿庄22、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23、中共一大遵义会议24、天朝田亩制度三民主义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1分, 第26题10分, 第27题11分,共32分。

)25.【答案】(1)图一反映的是鸦片战争。

图二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图三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分)共同点:都以中国的失败告终,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都丧失了很多主权。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

(2分)(2)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分)(或抗日战争)(3)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分)(意思对即可)26.【答案】(1) “九一八”纪念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七七”抗战纪念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4分答对两个可得分)(2)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中国遇难者达30万以上;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份;(4分)(3)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本题答案为开放性,只要答出其中两方面的基本意思即可。

(2分)27.【答案】(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2分)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分)(2)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分)(3)战线: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