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国庆阅兵详细介绍及资料

合集下载

1953年国庆阅兵详细介绍及资料

1953年国庆阅兵详细介绍及资料

1953年国庆阅兵详细介绍及资料十一国庆节快到了,想了解历届国庆阅兵的精彩内容吗?别着急!今天带大家一起回顾1953年国庆阅兵的精彩内容!大家仔细看好了哦!1953年国庆阅兵详细介绍及资料这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5次国庆阅兵。

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朱德总司令乘检阅车检阅部队,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的命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他第5次任国庆阅兵首长,也是最后一次。

阅兵总指挥换人,改由副总参谋长张宗逊担任,这是他惟一一次任国庆阅兵总指挥。

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

各种口径的大炮,组成规模庞大的方阵引人注目。

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使用的是苏联制造“卡秋莎”火箭炮。

黄色战马方队首次出现在阅兵式上。

35幅领袖画像分组5个方队的群体方阵,创历次国庆阅兵典礼之最。

共有54个方(梯)队,其中48个地面方队,6个空中梯队。

受阅人员共有10038人。

受阅武器装备,有各种火炮144门,坦克、自行火炮67辆,汽车168辆,三轮摩托车165辆,军马770匹,飞机96架。

阅兵式历时65分钟。

首都50余万群众参加庆典和游行。

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四周年庆典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有50余万人参加了庆典。

典礼中进行了阅兵式和各界人民的大游行活动。

这次庆典,本是“第四届”国庆节,但此次活动没有再延续前几次“届”的说法。

这天黎明时分,浩浩荡荡的人群,从四面八方走向天安门广场。

晴朗的天,朱红的墙,金色的瓦,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千万面彩旗,衬托着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显得比往日更加庄严和雄伟。

10时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祝典礼开始。

全场肃立,军乐队高奏国歌,100门礼炮齐鸣28响。

阅兵式开始。

往年的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因病情较重需休养,今年的阅兵总指挥改由副总参谋长张宗逊担任,他陪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车检阅整队而立的受阅部队,并向官兵们致以节日的祝贺。

新中国在2009年10月1日之前的十三次国庆阅兵

新中国在2009年10月1日之前的十三次国庆阅兵

新中国在2009年10月1日之前的十三次国庆阅兵新中国在2009年10月1日之前的十三次国庆阅兵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

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将天安门广场举行。

中国国庆阅兵引起海内外各界人士高度关注。

阅兵,是对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检阅,其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都举行过阅兵。

在我国,阅兵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成功后,“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各部落首领纷纷前来会盟,声势浩大。

大禹阅兵,其意决不仅仅是为了庆祝平息水患,更是为了威慑诸侯,巩固政权。

当今世界各国,在举行国家庆典时,一般都要举行阅兵活动。

阅兵仪式大体上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二是分列式。

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检阅部队。

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

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为止,一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军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全军官兵崭新的精神风貌,对于展示国威军威、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意志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1949年国庆阅兵:开国大典中的最美乐章1949年6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举行阅兵式。

中共中央极为重视这次阅兵,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杨成武、参谋长唐延杰为阅兵指挥部主任、副主任。

开国大典阅兵,奠定了新中国阅兵式的基本框架。

至今,我国的国庆阅兵程序和内容没有大的改变,仅在受阅的方队、人员以及武器装备的种类、规模、数量上有所增减和变化。

第二次:1950年国庆阅兵:特殊形式的战争动员令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然以武力阻碍中国的统一大业,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着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1950年国庆节前夕,战争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

关于国庆阅兵有关的知识

关于国庆阅兵有关的知识

关于国庆阅兵有关的知识国庆阅兵是指在中国国庆节期间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

阅兵仪式是一个国家展示军事实力、彰显国家威严的重要场合,也是一个国家向世界展示自己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机会。

下面将从阅兵仪式的历史背景、参与部队、仪式流程以及意义等方面介绍关于国庆阅兵的知识。

一、阅兵仪式的历史背景国庆阅兵仪式起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的毛泽东主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随后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这也是中国进行阅兵仪式的开始。

自此以后,每逢国庆节,中国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用以庆祝国家成立的周年纪念。

二、参与部队国庆阅兵仪式的参与部队主要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以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这些部队代表着中国军队的不同军种和作战能力,展示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三、仪式流程国庆阅兵仪式的流程通常包括检阅、操演和游行三个环节。

检阅是阅兵仪式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由国家最高领导人进行。

检阅过程中,最高领导人乘坐专门设计的检阅车辆,沿着阅兵场地巡视受阅部队,检阅仪仗队以及各个方队。

操演是阅兵仪式中展示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环节。

参阅部队会进行各种军事操演,展示其战斗力和装备水平。

这些操演包括步兵队列变换、坦克编队、导弹发射等,通过精确的动作和协调的配合,展示出中国军队的实力和战斗力。

游行是阅兵仪式中最为庄重和盛大的环节。

各个方队按照特定的队形和步伐通过阅兵场地,展示中国军队的组织纪律和整体形象。

方队的编组通常根据不同军种、任务和作战能力进行划分,每个方队都代表着不同的军事实力和装备水平。

四、意义国庆阅兵仪式是中国展示国家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阅兵仪式能够向国内外展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成果,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和发展。

同时,阅兵仪式也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英雄烈士的纪念,能够激励国民爱国热情,增强国家凝聚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国庆大阅兵回眸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国庆大阅兵回眸

一、1949年建国大阅兵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

首都30多万人参加了开国大典。

陆海空三军部队一万多名官兵接受了检阅。

开国大典阅兵,是中国人民以崭新精神面貌站起来的庄严宣誓,奠定了新中国国庆阅兵的基础,是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最盛大、最庄严的一次阅兵。

1949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以怎样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时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于当年6月提出要举行开国庆典,庆典时间确定在10月1日,并拟定了庆典方案,其中就包括了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

因为阅兵式对场地有着特殊要求,阅兵式怎么搞和在哪里搞的问题,就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了。

为此,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庆典筹备委员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任筹备委员会主任。

下设开国庆典阅兵指挥所,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任指挥所副主任,具体负责阅兵的各项筹备工作。

在确定阅兵地点时,在天安门广场和西苑机场两者之间有过争论和分歧,最后由周恩来提议,经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同意,选定了前者。

因为天安门广场作为阅兵地点有着明显的优势:地处北平市中心,届时领袖、军队和群众能够欢聚一堂,开国大典可以搞得轰轰烈烈,特别是天安门城楼就是现成的阅兵台,不必费太多的力气,就可以让全体政协代表到天安门城楼进行检阅。

并且,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天安门赋予了崭新的含义,其既浓缩着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又代表了新中国的形象和威严。

同时,在阅兵司令员和阅兵指挥员方面,周恩来建议分别由朱德和聂荣臻担任。

对此,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均予以同意。

阅兵地点确定以后,开国大典的其他内容便依此展开。

为了做好阅兵庆典,身经百战的杨成武查阅了许多有关阅兵的资料,还四方求教,最终精心制定了《阅兵典礼方案》。

为了统一各受阅部队的训练进度,阅兵指挥部还制定了训练实施计划。

整个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月1日至9月6日,各受阅部队主要进行基础训练,解决好单兵、单马、单车的基本技能、基本技术问题;第二阶段,9月7日至9月24日,各受阅部队展开合练,解决好本方队的整齐、协调、一致的问题;第三阶段,9月25日至9月27日,整个受阅部队组织预演,到实际阅兵现场,熟悉程序、熟悉场地、熟悉指挥、熟悉协调动作。

公基备考历年国庆阅兵有哪些考点

公基备考历年国庆阅兵有哪些考点

公基备考:历年国庆阅兵包含哪些考点?2019年国庆阅兵的消息公布好,大家对阅兵的期待日渐浓烈。

历年阅兵的记忆也在人们脑海中浮现。

那么,历年国庆阅兵中包含了哪些考点,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一起梳理下。

考点1国庆阅兵周期2019年是新中国第15次国庆大阅兵。

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2018年,新中国共举行过14次国庆大阅兵。

1950-1959年十年间,我们国家每年举行一次国庆阅兵;从1959年后,开始按照“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阅兵”的原则进行。

但是因多种原因,国庆节当天只组织了庆祝游行等活动;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国庆35周年时再次举行国庆阅兵;1999年、2009年均按“逢十年大庆”原则举行国庆阅兵。

非国庆阅兵:2015年9月3日,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这是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的广场大阅兵。

2017年8月1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举行的朱日和沙场阅兵。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

考点2历年国庆阅兵看点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多国产装备“凑”出来的大阅兵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了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

受阅陆海空三军部队,共16400余人。

革命战争年代走来的共和国部队只有“敌人给我们造”的武器装备。

受阅装备有轻重武器110多种,产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

尽管武器装备是别国创造,但是仍然能够彰显人民军队浴血奋战、打下新中国的万丈豪情。

1950年国庆阅兵一支整装待发的英雄部队1950年国庆阅兵有24209人参加,受阅部队多军兵种合成,反映出人民解放军已由单一陆军逐步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迈进。

阅兵后不久,党中央便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毛泽东主席发出“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展开气贯长虹的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阅兵回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阅兵回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阅兵回放作者:东方来源:《决策与信息》2009年第09期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它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国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

阅兵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

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十分重视阅兵。

新中国成立前,先后举行过5次较有影响的阅兵;新中国成立后,共举行过13次国庆大阅兵,2009年首次举行了海上大阅兵。

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共举行的19次大阅兵见证了中国军队历史变革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前我军5次大阅兵●苏维埃政府成立与我军最早的阅兵式瑞金在江西省南部,是30年代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首府。

为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城北6公里的叶坪村,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参加检阅的部队主要是:红一方面军各军团、军的代表,红军随营学校,警卫部队代表等。

参加阅兵式的有毛泽东、朱德、项英、任弼时等领导同志。

●中央苏区庆“五一”与红军大阅兵1933年“五一”节,中国共产党在瑞金组织了盛大庆祝会,主会场有4万多人。

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红军第一军团正规部队列队参加了这一重大活动。

●红军成立纪念日阅兵式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议,以南昌起义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8月1日开展纪念活动。

当年8月1日,举行庆祝“八一”大会,进行了阅兵式。

项英、朱德等检阅长达600多米的红军指战员队列。

●八路军南下支队在延安举行阅兵式1944年10月中旬,时驻在延安东南45公里的南泥湾屯垦练兵的第359旅接受战斗任务后,主力5000余人由旅长王震率领,迅速从南泥湾、金盆湾一线向延安城郊集结待命。

出征前举行了阅兵式。

●西苑机场阅兵式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党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由住了10个月的西柏坡出发向北平开进。

9·3中国大阅兵10大亮点

9·3中国大阅兵10大亮点

9·3中国大阅兵10大亮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举行的每次阅兵,都有鲜明特点。

与前14次国庆阅兵相比,“9·3”阅兵的突出亮点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十个大方面:大阅兵大亮点一,组织50个方(梯)队,比国庆60周年少了6个。

方(梯)队由2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11个徒步方队、27个装备方队、10个空中梯队,另抽组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参阅总兵力超过1万人。

国庆56个方(梯)的安排寓意着我国56个民族团结和谐、万众一心。

此次阅兵方(梯)队数量虽然减少,但方队编程更加合理,表达主题更加突出。

大阅兵大亮点二,首次组织抗战老同志方队参阅,共300名左右。

抗战老兵方队包括抗战老同志、支前模范和抗日英烈的后代,共300名左右。

抗战老同志中包含在大陆居住的国民党老兵,平均年龄90岁,支前模范平均年龄88岁,老兵的子女平均年龄78岁。

“他们都将以乘坐车辆的方式受阅,”王舜表示,这是阅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亮点,是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具体体现。

大阅兵大亮点三,首次安排将军担任领队受阅,选拔遵循三大原则。

体现我军高级指挥员练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时代风采。

将军领队选拔必须体现三个原则,首先是现役军人,其次必须是该方队所在部队的指挥员,或所属下级单位指挥员,另外将军要政治可靠、军事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群众威信高、事迹突出,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将军。

大阅兵大亮点四,首次邀请外军方队参加阅兵,已有10多国应邀。

目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将派方队和代表队参加阅兵。

外军方队和代表队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世界五大洲。

体现世界反方西斯战争胜利的国际性。

大阅兵大亮点五,首次按作战体系编组受阅方队具有很强联合性参阅装备全部是国产新型装备,信息化程度较高,陆军、海军、空军、二炮、武警部队都有不少新式武器装备亮相,在阅兵中进行全景式展示,装备类型更加多样,兵种更加全面,具有很强的联合性,充分反映了国防力量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

解读阅兵

解读阅兵

解读阅兵主讲:殷丽娟新中国的60年[国庆阅兵]新中国四位领导人原声在天安门广场重现一、国庆阅兵的起源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

据记载,公元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已有阅兵的活动记载。

18世纪的西欧一些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莫斯科红场阅兵震动了全世界。

阅兵式的起源阅兵在中国源远流长。

相传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

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

二、历史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十分重视阅兵。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先后举行过3次较有影响的阅兵:一次是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县大埔桥红场举行的规模较大的“八一”阅兵;一次是1944年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北上开赴抗日前线时,在延安机场举行的阅兵;另一次是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从河北西柏坡抵达北平时,在西苑机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1949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从河北西柏坡抵达北平时,在西苑机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的6次大阅兵。

历次国庆阅兵分为三大阶段13次大阅兵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59年,先后进行了11次大阅兵;第二阶段是1984年,举行了国庆35周年大阅兵;第三阶段是1999年,举行国庆50周年大阅兵。

三个阶段的大阅兵,充分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开国大典阅兵式,阅兵部队装备是“万国造”;1959年,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1984年,受阅武器装备共28种,全部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核武器首次亮相;1999年,新装备占90%以上,是我军历史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庆阅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3年国庆阅兵详细介绍及资料
十一国庆节快到了,想了解历届国庆阅兵的精彩内容吗?别着急!今天带大家一起回顾1953年国庆阅兵的精彩内容!大家仔细看好了哦!
1953年国庆阅兵详细介绍及资料
这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5次国庆阅兵。

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朱德总司令乘检阅车检阅部队,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的命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他第5次任国庆阅兵首长,也是最后一次。

阅兵总指挥换人,改由副总参谋长张宗逊担任,这是他惟一一次任国庆阅兵总指挥。

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

各种口径的大炮,组成规模庞大的方阵引人注目。

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使用的是苏联制造“卡秋莎”火箭炮。

黄色战马方队首次出现在阅兵式上。

35幅领袖画像分组5个方队的群体方阵,创历次国庆阅兵典礼之最。

共有54个方(梯)队,其中48个地面方队,6个空中梯队。

受阅人员共有10038人。

受阅武器装备,有各种火炮144门,坦克、自行火炮67辆,汽车168辆,三轮摩托车165辆,军马770匹,飞机96架。

阅兵式历时65分钟。

首都50余万群众参加庆典和游行。

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四周年庆典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有50余万人参加了庆典。

典礼中进行了阅兵式和各界人民的大游行活动。

这次庆典,本是“第四届”国庆节,但此次活动没有再延续前几次“届”的说法。

这天黎明时分,浩浩荡荡的人群,从四面八方走向天安门广场。

晴朗的天,朱红的墙,金色的瓦,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千万面彩旗,衬托着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显得比往日更加庄严和雄伟。

10时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祝典礼开始。

全场肃立,军乐队高奏国歌,100门礼炮齐鸣28响。

阅兵式开始。

往年的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因病情较重需休养,今年的阅兵总指挥改由副总参谋长张宗逊担任,他陪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车检阅整队而立的受阅部队,并向官兵们致以节日的祝贺。

阅兵后,朱德总司令登临检阅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的命令,他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们!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一起,热烈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四周年……我命令你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军事戒备,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的军事科学和技术,学习政治和文化,锻炼体质,掌握新的战斗技术,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发扬英勇、机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为巩固国防、保卫祖国的安全而奋斗!”
阅兵分列式宣布开始后,在阅兵总指挥张宗逊乘车率领下,受阅部队进入天安门广场。

今年受阅部队的组成,有南京军事学院、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信阳第5步兵学校、南京工兵学校、张家口通信学校、北京第6炮兵学校、第1坦克学校、大连海军学校、沈阳空军机务学校的学员,有第66军步兵第196师、炮兵第9师、炮兵第14师、炮兵第22师、高炮第66师、华北军区防空高炮第513团、坦克独立第1团、坦克第2师第2团、骑兵第5师、探照灯第411团、公安部队第4团、公安部队第6团、空军飞行部队的官兵。

共有54个方(梯)队,其中地面方队48个,空中梯队6个。

受阅人员共有10038人。

受阅装备,有各种火炮144门,坦克、自行火炮67辆,汽车168辆,三轮摩托车165辆,军马770匹,飞机96架。

走在最前面受阅的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学员,他们都是身经百战和功勋卓著的高级指挥员。

接着是总高级步兵学校、高级步兵学校、步兵学校、通信学院、炮兵学校、工兵学校、坦克学校、海军学校、航空学校方队。

紧跟其后的是公安部队方队和步兵方队。

骑兵方队整齐划一的黄色、枣红色战马,引起观众们的赞叹。

特别是黄色战马组成的方队,在之前阅兵中是没有的。

紧跟骑兵方队之后的是炮兵方队。

先是骡马挽曳的炮队,接着是汽车牵引着各种口径的大炮,还有拖拉机牵引着巨大的加榴炮隆隆而过。

“拖拉机拖炮”的摄影照片,是当时风靡全国的挂图佳作,还被制作成挂历,现在则成了那个年代国庆阅兵的经典之作。

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使用的是苏联制造的“卡秋莎”多管火箭炮。

“保卫和平”是这次国庆阅兵和游行队伍的主题。

游行群众高举着各种字标,“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反对美帝国主义进行细菌战”,高呼着“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学习”、“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的口号,在金水桥前放飞一群群白色的和平鸽,欢呼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热烈而坚决地表达了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与保卫和平的坚强意志。

这一天时值“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开幕,抗美援朝战争正在紧张地进行中,所以在今日的国庆典礼上,“和平”字标密集,呼声尤显浓重。

本年度的国庆盛典是在文体大队的精彩出场后落下帷幕的。

由3500名健美的青年男女运动员组成的队伍走进广场,前面一个方队抬着一个大标语牌,上书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由5000人组成的文艺大队,在著名文艺家老舍、田汉、曹禺等12人带领下,步入广场,把广场上欢腾的气氛推向高潮。

下午1时50分,文艺大队准时走过金水桥前,今日庆典宣布结束。

此时,排列在广场南部的少年儿童和机关工作人员涌进到天安门城楼前,向着城楼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欢呼。

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着沸腾的人群招手致意。

毛泽东走到城楼的前沿和东西两端,向观礼台上的来宾和广场上的群众挥帽致意。

庆祝典礼在欢呼声和掌声中圆满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