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教材
2016国考真题及答案_申论(省部级)

2016年国考真题及答案(省部级)申论一、给定资料(部分)资料1一篇题为《独一无二的“中国范儿”》的文章在网上传播,其中下面两段文字尤其引起了网友的热评:“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范儿’,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国家范儿’。
我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的传承,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中国范儿’。
”“‘和为贵’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从汉唐直至当代,彰显着大国气度,航海家达伽马,在到达非洲大陆时树起了旗帜,标示葡萄牙王室的主权。
然而他不知道,比他早一百多年,一位叫郑和的中国人早已到达了非洲。
郑和并没有树立标示大明主权的旗帜,而是树立了一座丰碑,一座友好而和平的丰碑。
拒绝侵略,传递友好,这就是我中华气度,我们的‘中国范儿’。
”有网友点评说:这样的文章读得人热血沸腾,豪情万丈,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大国意识”,看过之后不禁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资料2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诚信知理、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优良传统。
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中高速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富,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此,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资料3“不学礼,无以立。
”F说,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貌,不讲礼仪,就不懂怎样做人、处世。
或者说,一个人不懂得基本的规矩,就难以在家庭和社会中立身行事。
而如果把“礼”与“立”做更宽泛的理解,那么是否“学礼”,是否懂得规矩,还事关公民意识的自觉、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或许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提出要“严明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资料4网友“子曰”和“雨后”认为,传统文化被漠视也是导致教养缺失的原因之一,网友“子曰”说:“家长、老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践行传统文化精髓,领会其中真谛,并结合当今社会大背景,努力修身养性,三五个月内,肯定会影响到一些人。
2016国考申论范文

2016 国考申论范文 2016 国考申论范文一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论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公平对于民族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而 言至关重要。
改革发展的洪流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累累硕果无疑为中国经济的 持续前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欣喜之余我们也应注意到,发展成果并未完全惠及广大群众, 分配不均、贫富悬殊已然成了当前社会一大急症,无法回避,若不能及时 根治,势必造成人心不稳、社会动荡。
因此,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收入 分配格局是关键。
积极完善初次分配机制是均衡收入分配的基本前提。
初次分配机制是根据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然而 当下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过度悬殊的行业收入差距将机制的硬伤暴 露无遗。
因此,初次分配在注重效率的基础上应关注如何才能公平。
一方面,需要大力促进就业机会公平,通过大力扶持服务业及劳动密 集型行业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就业平台, 并加强对招聘过程的引导和监管, 尽量避免就业歧视及招聘不公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要着力促进中低收入行业工资合理增长,真正实现劳有所得。
加快健全再次分配调节机制是均衡收入分配的重要保证。
再次分配是缩小贫富差距、均衡分配的有效举措,通过国家这一有形 的手,发挥税收、社会保障等机制的调节作用来追求公平。
如何才能让再次分配机制发挥效力,首先要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 改善民生,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扶贫开发等 方面的财政投入, 逐步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 其次需完善税收的调节机制, 健全对于高收入群体的个税征收标准,细化相关财产征税规则,从而让社 会逐步回归橄榄形的健康分配结构。
回首来处,我们有知难而上的开拓进取,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奋 勇迈进;展望前程,我们也要有静水深流的长远构建,从富起来强起来向 共同富裕扎实前行。
在历史前行的车轮中牢牢抓住民生关怀这一历史命脉,着力推进制度 改革,定能开创和谐社会新格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再造奇迹。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4.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1.1867年,约瑟夫在加利福尼亚一个牧场工作,常常一边放羊一边看书。
在他埋头读书时,牲口经常撞倒放牧的铁缝栅栏,跑到附近田里偷吃庄稼。
牧场主对此事十分恼怒,威胁要将他辞掉.约瑟夫经过观察发现,羊很少跨越长满尖刺的蔷薇围墙。
于是,—个偷懒的想法浮上心头:何不用细铁丝做成带刺的网呢?他把细铁丝剪成小段缠在铁丝栅栏上,并将铁丝末端剪成尖刺。
这下,想要偷吃庄稼的羊只好“望网兴叹”,约瑟夫再也不必担心会被辞退了……约瑟夫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小发明竟然造就了这样宏大的景观,也没想到他最初用来限制羊的带刺铁丝网,不久就被用来限制人了:带刺铁丝网除了在监狱、集中营、战俘营中用来圈住人外,还在战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人把这种铁丝网列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七项专利之一”,因为这项技术的创新,带来了制度的创新。
有经济学家说,铁丝网催生了美国西部的早期产权制度(铁丝网帮助牧场确定了边界,并因此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才是铁丝网最大的贡献。
铁丝网的发明也由此启示人们,新技术的创意和发明,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制度的改变,都有直接的关联性。
近百年来,人类的科技只能用突飞猛进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如果让一个1900年的发明家来看今天的世界,他会认得汽车、电话、飞机,也能想象出宇宙飞船、深海潜艇,但他绝对会对计算机、互联网、基因工程、核能一无所知。
现在,知识爆炸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乐观,有位作家这样写道:“我真诚地相信,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时代,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了解……只要是人能想到的事,总有人能做到。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申论解析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湖北华图昌远兰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10月14日正式发布,为广大考生的国考备考指明了方向。
但“大纲虽简,意义非常”,特别是对初次报考的考生而言,只有深入理解行测、申论的命题特点及其考查倾向,掌握高效的复习方法和备考策略,才能有的放矢、一举成“公”。
在深入剖析今年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之后,华图教育专家对今年的考纲和备考策略做了相关的分析解读。
“得行测者得天下,失申论者失公考。
”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固定的笔试科目之一,对考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题量和题型较为固定,但提问方式更为灵活多变,增加了考生备考和作答的难度。
我们在深入研究与分析国考申论历年真题的基础上,力求为考生呈现比较完备的国考申论分析,使考生能够全面掌握国考讯息,准确把握2016年国考申论出题方向。
一、设置合理,稳中求进自从2010年国考大纲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进行全新定义,国考申论划分副省级、地市级两级考试以来,今年已是第七个年头。
多年来,申论考试试卷为150分钟,紧迫的作答时间导致考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申论作答时限延长30分钟,为考生彰显能力提供了充足的条件,2016年延续这一设置,考试时限依旧为“180分钟”。
同时,今年国考试卷仍然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从申论考试材料主题来看,近几年国考省级和市级申论多是不同的材料主题,可以更为准确地测查考生能力。
即便相似,对各级职务所需能力的考查也有所侧重,考生应根据报考职位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复习。
二、了解趋势,预测走向近几年来国考申论的题型题量趋于固定,命题更为科学。
国家公务员考试自2008年开始采用四题模式并延续至2012年(2009年为三道大题、四道小题),一般情况下,前三题属于字数要求比较少、分值比较低的题目,第四题为文章论述题。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即将新鲜出炉,一旦真题上市,公务员考试真题栏目将会第一时间为你送上,你是否有信心通过这一次考试了?无论什么样的考试心态都是很重要的,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喔,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践,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限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数 1000~ 1200字。
答题思路文章写作题的答题思路和其他题目是一样的:先审题,必须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即议论对象,写作对象,务必要准确)和角度(备注:文章写作要求“自选角度”,“角度”其实可以等同于小题中的“要素”,实际考试中,找准主题后,可以从阐释含义,分析原因或意义、危害,提出对策等角度切入展开主题。
围绕一个特定主题,从关系、问题、原因、意义、危害、对策等角度提出论点,并结合材料内容和社会实际例子展开论述,就是申论文章,角度就是论点),以及写作重点,材料范围,作答要求等。
具体如下:通过勾画给定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践,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可知本文写作主题和角度要抓住三个关键词:‘慢下来’、自在有为的生活、急不得。
再看看这句话的上下文讨论的是一种“慢生活”理念。
结合起来可以确定:本文要围绕“慢生活”这一主题来写,具体写作角度可以是:自在有为的生活——即慢生活的基本内涵(去给定材料概括);急不得——可以写生活节奏过快的危害,以及慢下来的好处(去给定材料概括);‘慢下来’——可以写对策,即如何慢下来(去给定材料概括)。
2016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省部级)

一、给定资料(部分)资料1一篇题为《独一无二的“中国范儿”》的文章在网上传播,其中下面两段文字尤其引起了网友的热评:“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范儿’,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国家范儿’。
我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的传承,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中国范儿’。
”“‘和为贵’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从汉唐直至当代,彰显着大国气度,航海家达伽马,在到达非洲大陆时树起了旗帜,标示葡萄牙王室的主权。
然而他不知道,比他早一百多年,一位叫郑和的中国人早已到达了非洲。
郑和并没有树立标示大明主权的旗帜,而是树立了一座丰碑,一座友好而和平的丰碑。
拒绝侵略,传递友好,这就是我中华气度,我们的‘中国范儿’。
”有网友点评说:这样的文章读得人热血沸腾,豪情万丈,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大国意识”,看过之后不禁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资料2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诚信知理、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优良传统。
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中高速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富,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此,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资料3“不学礼,无以立。
”F说,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貌,不讲礼仪,就不懂怎样做人、处世。
或者说,一个人不懂得基本的规矩,就难以在家庭和社会中立身行事。
而如果把“礼”与“立”做更宽泛的理解,那么是否“学礼”,是否懂得规矩,还事关公民意识的自觉、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或许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提出要“严明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资料4网友“子曰”和“雨后”认为,传统文化被漠视也是导致教养缺失的原因之一,网友“子曰”说:“家长、老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践行传统文化精髓,领会其中真谛,并结合当今社会大背景,努力修身养性,三五个月内,肯定会影响到一些人。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省级)

参考答案(一)阅读给定资料2,概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所关注的若干问题,及其所给出的具体建议。
(15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问题:(1)不文明行为事件频发,道德素质低下;(2)国民缺乏阅读,图书馆分布少,难以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3)优秀传统文化渐失,违反传统礼仪规范的现象不断涌现;(4)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家庭情感关怀缺乏。
建议:(1)扩建、开放图书馆,倡导全民阅读;(2)提升国民素养,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做好表率;(3)整编礼仪教材,引导社会共同遵循文明礼仪;(4)开设国学课程,开展美德教育,推行素质教育。
(二)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
(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中国教育一味地适应外界与现实,忘记了主流价值,缺乏灵魂。
具体表现在:教育过度追求技术层面的不断改革,忘记了自身的东西;限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过分重视才能和分数;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合规律,不符合孩子兴趣。
中国的教育要摒弃浮躁和功利,回归教育规律本身,转向爱、善和智慧。
(三)某美术馆正在策划艺术家黎明的作品展,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这一作品展撰写一则导言。
(20分)要求:(1)围绕黎明的创作宗旨、作品材质及其艺术追求等方面作答;(2)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中国精神”是黎明先生创作心理环境的地理地貌和现实图景。
先生借助中国元素和中国符号,展现其艺术精神和中国精神的共振,在深层次中隐含着艺术家对纵深历史时空的挖掘以及与历史进行对话的强烈要求。
先生的作品借助了行为、装置、水墨实验、油画、综合材料等不同的艺术材质和媒介表达。
其中,装置作品《为长城延伸一万里》凸显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安的民族自尊与殖民语境的主体性精神;综合材料系列作品构成了时空、地理、人文三位一体对话关系,表现出对于中国精神和本土语言的强烈自信,展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抱负;水墨实验作品《捉影》系列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了东方文化精神,体现了良知、人性和无尽的情怀;以冰雕技法塑造的基督教堂和《亚当与夏娃》表达了先生对西方在圣经宗教信仰上的文明的质疑,对自身文化立场的反省和对天人合一境域的追求。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地市)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地市级)材料1:某市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好政策”为话题展开讨论。
以下是与会人员的发言摘要:A:我讲一个关于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治理西湖的事情。
当时,西湖内淤泥壅塞、湖草蔓生,使得西湖容量日渐减少,淡水不敷居民饮用。
苏东坡决心清理淤泥蔓草,他动用数干劳力,费时四个月得以竣工。
工程完毕后,如何处理堆积如山的水草和淤泥又成了难题。
苏东坡实地考察后发现:西湖南北两岸居民顺着蜿蜒的湖边步行到对岸必须绕道数里。
于是他决定用挖出的淤泥修一条直贯南北两岸的路堤,将湖面分隔为里湖、外湖,大大缩短往返路程,沿堤垂柳和6座拱桥及9个亭子更增加了西湖的美景。
这时,又出现了个新的问题:如何使期中的恶草不再滋生呢?那就把沿岸部分湖面开垦出来,让农民种菱角增收,条件是必须在自己承包的湖面按期除草。
同时,苏东坡还向朝廷上书,请求向菱角种植户收的税金应确保作为保养湖堤、湖体的专项资金。
B:确实,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好的政策,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是颁布统一规定,全国税收由实物税变为货币税,明白点说,就是以后收税时,不收东西了,统一改收钱币。
一条鞭法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极高的智慧,正如那句老话: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C: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这一政策出台后,也有过一些争议,一是商家担心执行不严,有竞争者偷偷地继续提供塑料袋;二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差,原来不花钱的塑料袋,现在需要自己买,会有抵触情绪;第三,塑料袋毕竟价格低,消费者还会继续花钱购买塑料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论
全国1000
万考生首选的公务员考试图书
主编
李永新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院
审定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申论/李永新主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3(2015.1重印)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ISBN978-7-5115-0325-1
Ⅰ.①申...Ⅱ.①李...Ⅲ.①公务员-招聘-考试-
中国-教材Ⅳ.①D63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27768号
书名: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申论
作者:李永新
出版人:董伟
责任编辑:张峰蓝雨
封面设计:中公教育图书设计中心
出版发行:
社址:北京金台西路2号
邮政编码:100733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8466536950965369510
邮购热线:(010)6536953065363527
编辑热线:(010)65369511
网址:
经销:新华书店
印刷: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850mm×1168mm1/16
字数:516千字
印张:21.5
印次:2011年3月第1版2015年1月第1版第27次印刷书号:ISBN978-7-5115-0325-1
定价:45.00元
中公教育核心研发团队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
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张永生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资深专家与顶级辅导教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深度辅导教材,教学中认真负责,因材施教,实现了考生的高通过率,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
张成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国内最优秀的公务员考试申论研究专家,曾在政府机关文字综合部门任职十余年,在多家媒体发表百余篇、近20万字的评论性、介绍性文章,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申论进行了极其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其成果代表了业界最前沿的研发水平。
张红军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讲授深刻、系统、精彩,深受考生欢迎。
邓湘树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博士,曾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熟悉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考试有博大精深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经验。
辅导课程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王学永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理论基础扎实。
有着丰富的备考经验和技巧,特别是对公务员考试的难点(演绎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将理论与实战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最新成果,能让学员在备考过程中得到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