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传像的基本原理
5电视传像原理与CRT显示技术

全电视信号
负极性黑白全电视信号:图像信号、复合 同步脉冲、复合消隐脉冲的电信号以及 (色同步信号)
同步脉冲电平为100 %,消隐脉冲与黑电平 为75 %,白色电平为(12.5 ±2.5) %
便于幅度分离电路分离同步信号
负极性黑白全电视信号
电视图像信号
1、图像内容与电信号的关系
图像亮度只有正值; 系列脉冲,宽度与图像有关 随着横向黑白条数的增加,电信号频率以场频
兼容制彩色电视系统传送的信号
三个参数:
Y=0. 30 R+0. 59 G+0. 11 B R-Y=0. 70R一0. 59 G一0. 11B
亮度信号
B-Y=-0. 30R一0. 59 G+0. 89B G-Y=-0. 30R + 0. 41G-0.11 B
色差信号
选用R-Y,B-Y两个色差信号进行传送其主要理由
若频率相同,相位不一致
差半行;差半场
收、发端扫描电流波形不同
同步脉冲是控制逆程的起点,所以同步脉 冲的前沿表示上一行(场)正程的结束
按我国电视标准,行同步脉冲的频率等于 行频为15.625kHz,行周期为64 μs。在电 视技术中常以64μs作为时间单位,并以H表 示,即1 H = 64μs。
不同的彩色电视体制所选用的显像三基色是不 同的。
彩色电视色度重现范围 两种制式显像三基色三角形,如图。
由图可知,这两个三角形所组成的色 域都比彩色印刷、染料或胶卷的色域 大,所以显像管彩色电视能重现自然 界绝大多数颜色。 从理论上讲,三基色越靠近光谱轨迹, 越能重现出更多饱和度高的色彩。 但荧光粉的发光效率随着材料色饱和 度的提高而降低,即亮度会降低。 故只能在色饱和度和亮度之间作折衷 选择。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电视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电子设备,它能够接收并播放电视信号,向我们提供图像和声音的享受。
那么,电视机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介绍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一、图像原理电视机的图像原理主要是基于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显示。
电视信号是通过电视台发射塔传输的,然后通过天线或有线电视进入电视机。
信号首先经过调谐器,调谐器能够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转化为电视机能够处理的频率。
然后,信号通过解调器解码,将信号还原为原始的图像信号。
图像信号的显示是通过电视机上的图像管或液晶屏来完成的。
在早期的电视机中,采用的是阴极射线管(CRT)技术。
CRT技术利用电子束在屏幕上扫描,激发荧光物质发出光线来形成图像。
而现在广泛使用的液晶显示屏,则是通过液晶技术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屏通过控制每个像素的液晶点的状态变化,可以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和图像。
二、声音原理除了图像,电视机还提供声音的播放。
声音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声音信号的接收和放大。
声音信号通过电视台传输并进入电视机,然后经过解码器解码还原为原始的声音信号。
声音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会进入电视机上的扬声器,通过扬声器发出声音。
扬声器是由磁铁和震动膜等零部件组成的,通过振动产生声音波动,从而实现声音的播放。
三、控制原理电视机的控制原理是指电视机通过遥控器或面板上的按键来实现各种功能的操作。
电视机通过内部的控制系统来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信号来完成相应的操作。
电视机的控制系统由微处理器和相关的电路组成。
微处理器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遥控器或按键的信号,然后通过相应的电路来控制电视机的开关、音量、频道等功能。
控制原理使得我们能够方便地操作电视机,享受到更好的视听体验。
四、供电原理电视机的供电原理是指电视机的电源供给。
电视机通常通过插座接入电源,然后通过电源适配器将电源转换为适合电视机使用的电压和电流。
电源适配器将电流传送到电视机的不同电路中,为电视机的各个部件提供所需的电能。
同时,电源适配器还能够实现对电视机的开关机控制。
第一章 电视传像原理

第一章电视传像原理1. 人眼观看物体时产生视觉的基本机理是怎样的?何谓明视觉和暗视觉?2. 什么是可见光谱?其波长范围和颜色表现是怎样的?3. 何谓视敏函数和相对视敏函数?准确画出曲线?它是怎样得出的?4. 在明视觉条件下,对辐射功率相同的510nm绿光和610 nm橙光的亮度感觉谁高谁低?5. 明视觉条件下,对420nm 紫光若要获得与555nm黄绿光相同的亮度感觉,它们的辐射功率比应怎样?6. 何谓亮度视觉范围和亮度感觉?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7. 荧屏上5条灰度条的亮度各为20、33、51、73和100 ,问哪两个相邻条之间"亮度感觉差"最小?哪两个相邻条之间的"亮度感觉差"最大?8. 何谓对比度和亮度层次?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9. 设原景物的,重现图象上,环境光,问对比度和亮度层次损失的损失怎样?10. 何谓视觉惰性?在电视系统传输图像中如何利用它?11. 什么是闪烁感觉和临界闪烁频率?解释临界闪烁频率测定曲线的含义?12. 若电视图象的换幅频率为50赫兹,最大亮度为200 ,最小亮度为5 ,此时图像有无闪烁现象?13. 什么叫视角、分辨角、分辨力?14. 视力正常的人在4米处观看白屏上的两紧邻黑店,能分辨出它们时的最小黑点间距约是多少?15. 在离荧光屏2米远处观看间歇呈现的运动景物,若重复呈现的频率为20赫兹,景物在荧光屏上的水平运动速度为每秒0.1米,问运动景物呈现的是跳跃式运动还是连续平滑运动?16. 写出彩色立体、彩色平面和黑白平面电视的象素信息函数表达式?17. 试比较同时传输制和顺序传输制的特点?18. 什么叫扫描的同步?顺序传输制中为何要有这一步?19. 何谓逐行扫描?显象管中用什么方法使电子束实现水平偏转和垂直偏转?20. 何谓扫描光栅?画出包括行逆程和场逆程在内的一帧为7行的逐行扫描光栅。
21. 何谓帧型比?显象管中用什么方法保证扫描光栅的帧型比符合规定值?22. 试述选择场频时所考虑的几个因素和最终选定的具体数值?23. 试述选择标称扫描行数时所考虑的几个因素和最终选定的具体数值。
电视信号传输原理

电视信号传输原理
电视信号传输原理是指将图像和声音信息转变成电磁波信号,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到接收设备,再经过解调和放大等步骤,最终将图像和声音还原成我们能够观看和听到的形式。
电视信号传输基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方式。
模拟信号传输是通过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来表示图像和声音的细节。
在这种方式下,图像被分成若干个扫描线,每一行像素逐渐扫描并转化为电压信号,通过随后的调制和调频等技术将图像和声音混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信号,然后通过天线进行传输。
数字信号传输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式,通过将图像和声音转化为二进制的数字编码,然后使用调制解调器将0和1的序列转换为电信号。
这种方式可以更加稳定和精确地传输信号,同时还能够进行不同清晰度和频道的选择。
电视信号传输中还涉及调制、调频和解调等关键步骤。
调制是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转换为合适的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调频是将调制后的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频率信号。
解调是接收设备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将接收到的频率信号转换为原始信号,使其能够再现出图像和声音。
总的来说,电视信号传输原理是将图像和声音信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传输到接收设备,并经过解调和放大等处理步骤,实现图像和声音的还原。
这样,观众可以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清晰的图像和听到高质量的声音。
2第二章 电视传像基本原理2015

像素顺序传送示意图
3。扫描
• 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 逆过程)称为扫描。 扫描的过程和我们读书时视线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 次进行的过程类似。从左至右的扫描称为行扫描;自上而 下的扫描称为帧(或场)扫描。电视系统中,扫描多是由电 子枪进行的,通常称其为电子扫描。 通过电子扫描与光电转换,就可以把反映一幅图像 亮度的空间与时间的函数,转换为只随时间变化的单值函 数(电信号),从而实现平面图像的顺序传送 L = f L (t ) 黑白图像: 彩色图像:
行扫描正程:从左到右;行正程时间 THt 行扫描逆程:从右到左;行逆程时间THr 行周期 : TH = THt + THr 行频: fH=1/TH (每秒行数) 场扫描正程:从上到下;场正程时间 TV t 场扫描逆程:从下到上;场逆程时间TVr 场周期 : TV = TV t+ TVr 场频: fV =1/TV (每秒行数)
[在逐行扫描中,场、帧(幅)是相等的] fF = fV
f
fH=1/TH
=1/(THt+ THr )
fV=1/TV =1/(TV t+ TVr )
• 电视系统中: THt >> THr TV t >>TVr 行逆程系数:α=THr /TH 场逆程系数:β= TVr /TV
(规定:18%) (规定: 8% )
•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 同步信号顶的幅值电平:100% 黑色电平和消隐电平幅度:75% 白色电平幅度:10~12.5% 图像信号电平介于白色与黑色电平之间
黑白全电视信号(图)(正极性信号)
黑白全电视信号(图) (负极性信号)
我国广播电视扫描参数
扫描方式:隔行扫描。 行频 fH :15625Hz; 行周期TH:64μs 行正程时间THS:≥52μs 行逆程时间THR:≤12μs 每帧扫描行数Z:625行 每场扫描行数:312.5行 场 频 fV : 50 Hz ( 帧 频 25 Hz); 场周期TV:20ms 场正程时间TVS:≥18.4 ms 场逆程时间TVR:≤1.6 ms 每帧显示行数Z/:575行 每场显示行数:287.5行
安防系统规范与技术+4+视频监控系统基本知识+

第一节 视频监控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第二节 图像产生基础知识 第三节 摄像机基础知识 第四节 监视器基础知识 第五节 数字视频压缩基础知识
1
STUDENT FULFILLMENT
第二章 视频监控系统基本知识
第二节 图像产生基础知识 一、彩色与视觉特性 二、电视图像的传送 三、电视的制式与色彩空间
STUDENT FULFILLMENT
二、电视图像的传送
(二)电视扫描原理
1.摄像管与光电转换 • 光电导摄像管是一种电真空器件。
• 它主要由镜头、光电靶、电子枪、聚焦线圈和偏转线圈组成。
• 光电靶由光敏半导体材料构成,受光作用之后电阻率变小
• 靶面上的光图像使靶面各单元受光照的强度不同,各单元的电阻率不同, • 与较亮像素对应的靶单元阻值较小, • 与较暗像素对应的靶单元阻值较大。 • 这样一幅因像上各像素的不同亮度就表现为靶面上各单元的不同电阻值。
二、电视图像的传送
(一)电视传像原理
3.图像的转换-电子扫描 • 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称为扫描。
• 扫描的过程和我们读书时视线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的过程类似。 • 从左至右的扫描称为行扫描; • 自上而下的扫描称为帧(或场)扫描。 • 电视系统中,扫描多是由电子枪进行的,通常称其为电子扫描。
• 一幅黑白平面图像,表征它的特征参量是亮度。
• 组成黑白画面的每个像素有确定的几何位置,呈现着不同的亮度; • 活动图像在确定位置上的像素其亮度又随时间不断地变化着。 • 像素亮度既是空间(二维)函数,同时又是时间函数。
STUDENT FULFILLMENT
二、电视图像的传送
(一)电视传像原理
电视技术 第一章 电视信号的传送

4. 视频图像信号的频带宽度 视频图像信号的频带宽度与一帧图 像的像素个数和每秒扫描的帧数有关。 一帧图像的总像素个数约为 4 575 575 4.4 10 5 3
图像信号的最低频率可认为是0; 最高频率:
4.4 105 f max 25 5.5 MHz 2 我国电视技术标准规定,视频图像信号的频带宽度 为0~6 MHZ。
电视机行不同步的现象
行频偏高
收端行频偏高,发 端第1行末的像素及 行消隐黑条将在第2 行左端出现
行频偏低
收端行频偏低,将 在第1行右端出现行 消隐黑条及第2行开 始的像素
场不同步的现象
正常图像
场频偏高 向下滚动
场频偏低 向上滚动
场消隐 黑条
行扫描相位 不正确
行消隐 黑条
场扫描相 位不正确
场扫描不同步的情况
1. 图像的摄取 ——光电转换原理
光电转换 器件
{CCD摄像器件
光电导摄像管
亮度不同,阻值不同
光学 系统
负极性图像 信号
光电转换过程: (1)被摄景物通过光学镜头在光电靶面上 成像。 (2)光电靶把“光像”(不同部分亮度不 同)变成“电像”(不同部分电导率不 同)。 (3)电子束在行、场偏转磁场的作用下, 沿靶面扫描,拾取光电靶上各点的信号, 产生回路电流,在负载电阻上形成图像信 号电压。
更超前
超前
2. 行、场同步信号 行、场同步信号是在行、场消隐期间 传送的脉冲信号,用于保证电视机的行、 场扫描与发送端同步。
160µs
3. 开槽脉冲与均衡脉冲 槽脉冲起场同步期间的行同步作用。 均衡脉冲的作用是使奇数场和偶数场的 复合同步信号通过积分电路而得到的场 同步信号波形一致,从而保证了隔行扫 描的准确性。
2.4电视传像原理(图像信号波形)

行消隐脉冲和场消隐脉冲一起称为复合消隐脉冲
2009-6-6
A.2.1 传媒学院zlh3065@
5
同步与复合同步脉冲复合消隐脉冲信号
同步脉冲的作用
ִ 行同步脉冲标志和控制行扫描逆程的开始时刻; ִ 场同步脉冲标志和控制场扫描逆程开始的时刻。 ִ 行、场同步脉冲合在一起称为复合同步脉冲。
12
全电视信号波形全电视信号组成
全电视信号组成
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和同步信号叠加而成。实际也是黑白电视信 号的波形
全电视信号的幅度
按标准规定是以同步信号电平为100%,黑电平与消隐电平为75%,白电平为 10%~12.5%,图像信号介于白电平和黑电平之间,统称为灰色电平。
0.5TH 0.5TH
10
均衡脉冲
均衡脉冲作用:
均衡脉冲用于保证奇偶场光栅的精确镶嵌。
引入均衡脉冲原因: 偶数场终 奇数场始
奇数场终 偶数场始
2009-6-6
实线:偶数场积分波形 虚线:奇数场积分波形
场同步基准电平
△t
t1 t2 A.2.1 传媒学院zlh3065@
t
11
2009-6-6
A.2.1 传媒学院zlh3065@
ִ 复合消隐脉冲:
在全电视信号中,提供出逆程出现的时间、逆程的宽度和消隐电子束所需电平 的脉冲信号,称为行消隐脉冲和场消隐脉冲,合在一起称为复合消隐脉冲。
消隐脉冲的作用:
一是提供行、场扫描逆程期间截止电子束的电平、时间、宽度的信息; 二是为图像信号提供基准电平。
在采用负极性图像信号的电视系统中,消隐脉冲电平值要高于或等于黑电平值。
无
#1 #1 # 564
A.2.1 传媒学院zlh30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场同步脉冲前、后的窄脉冲分别称为前均 衡脉冲与后均衡脉冲
❖ 黑白全电视信号
2.3 电视图像的基本参量
❖ 2.3.1 图像的几何特征
•
❖ 一般用扫描非线性系数 来度量非线性畸变 的程度
❖
行、场扫描非线性系数分别用
和
H
V表示,
计算如下:
H
dmax dmin (dmax dmin ) / 2
❖ 沿水平方向扫过一个像素所需的时间为:
扫描 正程时间
行扫描周期
行扫描逆程系数
td
THt N
V
hmax hmin (hmax hmin ) / 2
❖ 我们用几何畸变系数表示光栅几何畸变的程 度。实验表明当它小于3%时,畸变不显著
❖ 2.3.2 图像的连续性与场频的确定 ❖ 选择场扫描频率时应考虑到不出现光栅闪烁、
不易受干扰、传送活动图像时有连续感觉、 图像信号占用频带不应过宽等方面
• 电源频率和场频为差频时:滚道
❖ (2)相邻两场扫描光栅必须均匀镶嵌,以 获得最高清晰度
❖
因此行频
f
与场频
H
fV存在下列关系:
fH z 2n 1 n 1
fV 2 2
2
❖ 式中,n为正整数,z 2n 1 为扫描行数, 且为奇数
❖ 偶数行 隔行扫描未被采用原因是技术实现 比较困难。
❖ 3. 隔行扫描的缺点
❖ (1)行间闪烁效应 ❖ (2)并行现象 ❖ (3)特定条件下的“锯齿化”现象
• 2.2.3 扫描的同步 ❖ 1.扫描的同步
❖ 解决方法:加入同步脉冲 ❖ 2.消隐脉冲与复合同步脉冲
❖ 复合同步脉冲只要经过简单的微分电路和积 分电路,就可以分别得到行同步脉冲和场同 步脉冲
❖ 3.开槽场同步脉冲与均衡脉冲
❖ 开槽场同步脉冲提出原因:场同步期间没有 行同步信号,影响在整个扫描过程中的严格 同步
• 逆程期间不传送图像,让电子束截止 ,称为 消隐
• 正程扫描时间要大于大于逆程扫描时间
• 行扫描逆程系数(18%):α=THr/TH
• 其中: THr 行扫描逆程时间
•
TH 行扫描总时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场扫描逆程系数(8%) :β=TVr/TV
• 其中: TVr场扫描逆程时间
•
TV场扫描总时间
• 2.2.2 隔行扫描
• 逐行扫描对图像进行垂直空间抽样, • 逐场扫描对图像进行时间轴抽样, • 再按行、场顺序依次发送就成为视频信号。
• 2.1.2 光和电的转换原理
• 1. 摄像 • (第四章讲CCD)
• 2.1.3 彩色图像的摄取与重现 • 1.彩色图像的摄取
• 彩色图像的重现
图2-5蔭罩式彩色显像管简图
•
• 最佳情况:左侧,(a)(b)对应。 • 最坏情况:一条灰色竖条。
• 中间情况:右侧,不准确重现黑白条纹,垂 直分解力是有效行数的一半。
• 考虑到图像内容的随机性,垂直分解力介于 是有效行数和一半有效行数之间。
• 凯尔等人研究:垂直方向上,能分解到0.64Z 的水平条纹数。
• 625×0.64=400线,我国取0.76×625=475
❖ 2.3.3 扫描行数及有关参数的确定 ❖ 1. 清晰度与分解力
❖ 分解力: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 ❖ 标称分解力:扫描行数 ❖ (1)垂直分解力 ❖ 垂直分解力<扫描行数 ❖ 分解图像的有效行数为 Z (1 )
❖ 垂直分解力M表示:M KeKi (1 )Z
❖ Ke——凯尔系数 K—i —隔行因子
❖ 1. 隔行扫描的提出 ❖ 根据人眼的视觉惰性和分辨能力
❖ 保证人眼的舒适度和观看的清晰度 ❖ 隔行扫描的原理:一帧图像两场扫描 ❖ 帧频概念:隔行扫描时,帧扫描频率是场频的 1/2 ❖ 2. 隔行扫描光栅的形成
❖ 奇数行隔行扫描需满足要求:
❖ (1)下一帧扫描起始点应与上一帧起始点 相同,以便保证各帧扫描光栅重叠
2. 电视传像的基本原理
• 电视系统:摄像、传输、显像组成
• 本章讨论:电视系统组成原理、扫描原理、 图像基本参量、传送彩色图像时信号的选 择及有关原理。
2.1 电视系统组成原理
• 2.1.1 图像顺序传送原理 • 1. 图像的表示法:亮度L、色调H、饱和度S •
• 对于黑白图像在二维空间平面图像: •
• 行逆程扫描: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自右端至 左端的快速返回扫描。
• 只有行扫描时
只有场扫描时
• 行扫描电流的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速 度远大于场扫描电流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上的 运动速度,所以在屏幕上出现了稍微倾斜的 直线光栅。
• 一场 • 有6行
• 消除了逆程回扫线
• 625行时,光栅近似为水平直线
• 2. 图像的顺序传送 • 一幅图像由许多像素构成,要同时把他们的
变化有甲地传到乙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 合理的解决方法是:把各个像素的变化按照
一定顺序转变为电信号,按照顺序传送。在 接受端,再按照同样顺序将各个电信号在相 应的位置上转变为光。只要速度快,人眼的 视觉惰性和发光材料的余辉特性会使有同时 发光的感觉。
• 手动扫描
• 收发端的同步:顺序传送要求迅速、准确, 每个像素的几何位置要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否则收端将分辨不出原画面。
• 3. 扫描
• 行扫描:自左至右的扫描
• 场扫描:自上而下的扫描
• 将空间、时间函数L=fL(x,y,t)变成 时间函数的 电信号UL=f(t) ,这就实现了平面图像亮度的顺 序传送。
❖ (2)水平分解力 ❖ 通道的通频带宽度将限制图像的水平分解力
❖ 分解力受到电子束孔径(直径)大小限制 (主要因素)的现象,称为孔阑效应。
❖ 实验证明:水平分解力 与垂直分解力相当 时图像质量为最佳
❖ 适应这一要求的水平分解力为:
N KM KKe (1 )Z
❖ 其中K为光栅的宽高幅型比
❖ 2.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电视通道的频带 宽度
图2-6蔭罩板的作用示意图
2.2 电视扫描原理
• 2.2.1 逐行扫描 • 行偏转线圈中有行偏转电流,产生水平方
向的偏转磁场。场偏转线圈中有场偏转电 流,产生垂直方向的偏转磁场。
• 电子束在行、场偏转磁场的共同作用下, 一行接一行的扫描方式叫逐行扫描。
•
• 行扫描: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的扫描
• 行正程扫描: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自左端至 右端的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