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定》选学试题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定》选学试题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定》选学试题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定》选学试题

一、填空

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已经2009年4月3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2、采煤工作面浅孔注水湿润煤体措施的确定,孔深不小于4m,向煤体注水压力不得低于

8MPa。当发现水由煤壁或相邻注水钻孔中流出时,即可停止注水。

3、采煤工作面的松动爆破防突措施一般2~3m,孔深不小于5m,炮泥封孔长度不得小于1m。应当适当控制装药量,以免孔口煤壁垮塌。

4、矿企业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规定,责令停止施工或停产整顿,处1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5、矿井采掘工作面,当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明显的突出预兆情况时,应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6、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每班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工并随时检查瓦斯;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斯检查工有权停止作业,协助班组长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报告矿调度室。在突出煤层中,专职爆破工必须固定在同一工作面工作。

7、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防突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8、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9、煤矿发生瓦斯动力现象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经事故调查认定为突出事故的,该煤层即为突出煤层,该矿井即为突出矿井。

10、石门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包括预抽瓦斯、排放钻孔、水力冲孔、金属骨架、煤体固化或其他经试验证明有效的措施。

11、突出矿井是指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12、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并立即分析、查找突出原因。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除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非突出矿井首次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按本规定的要求建立防突机构和管理制度,编制矿井防突设计,配备安全装备,完善安全设施和安全生产系统,补充实施区域防突措施,达到本规定要求后,方可恢复生产。

13、突出煤层的采掘作业时,掘进工作面与煤层巷道交叉贯通前,被贯通的煤层巷道必须超过贯通位置,其超前距不得小于5m,并且贯通点周围10m内的巷道应加强支护。在掘进工作面与被贯通巷道距离小于60m的作业期间,被贯通巷道内不得安排作业,并保持正常通风,且在爆破时不得有人。

14、采用综合指标法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应当由工作面向煤层的适当位置至少打3个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P)。近距离煤层群的层间距小于5m或层间岩石破碎时,应当测定各煤层的综合瓦斯压力。

15、石门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包括预抽瓦斯)、排放钻孔、水力冲孔、金属骨架、煤体固化或其他经试验证明有效的措施。

16、突出矿井的区(队)长、班组长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包括突出的危害及发生的规律、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防突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17、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设置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二、问答题

1、什么是突出煤层?什么是突出矿井?

答: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或者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突出矿井是指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2、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内容有哪些?

答:(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二)工作面防突措施;

(三)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四)安全防护措施。

3、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松动爆破防突措施时,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一)松动爆破钻孔的孔径一般为42mm,孔深不得小于8m。松动爆破应至少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3m的范围。孔数根据松动爆破的有效影响半径确定。松动爆破的有效影响半径通过实测确定;

(二)松动爆破孔的装药长度为孔长减去5.5~6m;

(三)松动爆破按远距离爆破的要求执行。

4、采煤工作面可采用的工作面防突措施有哪些?

答:超前排放钻孔、预抽瓦斯、松动爆破、注水湿润煤体或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防突措施。

5、三十一、什么情况下确定为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危险工作面?

答:(一)岩石呈薄片状或松软碎屑状的;

(二)工作面爆破后,进尺超过炮眼深度的;

(三)有明显的火成岩侵入或工作面二氧化碳(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的。

6、矿井有哪些情况应当按照突出煤层管理?

答:矿井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一)煤层有瓦斯动力现象的;

(二)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突出的;

(三)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0.74MPa的。

7、突出矿井的巷道布置应当符合哪些要求和原则?

答:(一)运输和轨道大巷、主要风巷、采区上山和下山(盘区大巷)等主要巷道布置在岩层或非突出煤层中;

(二)减少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次数;

(三)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地点应当合理避开地质构造破坏带;

(四)突出煤层的巷道优先布置在被保护区域或其他卸压区域。

8、突出煤层的采掘作业应当符合哪些规定?

答:(一)严禁采用水力采煤法、倒台阶采煤法及其他非正规采煤法;

(二)急倾斜煤层适合采用伪倾斜正台阶、掩护支架采煤法;

(三)急倾斜煤层掘进上山时,采用双上山或伪倾斜上山等掘进方式,并加强支护;

(四)掘进工作面与煤层巷道交叉贯通前,被贯通的煤层巷道必须超过贯通位置,其超前距不得小于5m,并且贯通点周围10m内的巷道应加强支护。在掘进工作面与被贯通巷道距离小于60m的作业期间,被贯通巷道内不得安排作业,并保持正常通风,且在爆破时不得有人;

(五)采煤工作面尽可能采用刨煤机或浅截深采煤机采煤;

(六)煤、半煤岩炮掘和炮采工作面,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除外)。

9、矿井采掘工作面具备哪些条件确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答:(一)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剧烈褶曲、火成岩侵入等;

(二)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

(三)采掘应力叠加;

(四)工作面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

(五)工作面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

在突出煤层,当出现上述第(四)、(五)情况时,应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当有上述第(一)、(二)、(三)情况时,除已经实施了工作面防突措施的以外,应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并实施相关措施。

10、煤矿企业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答:责令停止施工或停产整顿,处1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11、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非突出矿井首次发生突出的必须采取哪些措施方可恢复生产?

答: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并立即分析、查找突出原因。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除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非突出矿井首次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按本规定的要求建立防突机构和管理制度,编制矿井防突设计,配备安全装备,完善安全设施和安全生产系统,补充实施区域防突措施,达到本规定要求后,方可恢复生产。

12、突出矿井的通风系统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一)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前,具有独立的、可靠的通风系统;

(二)突出矿井、有突出煤层的采区、突出煤层工作面都有独立的回风系统。采区回风巷是专用回风巷;

(三)在突出煤层中,严禁任何两个采掘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

(四)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采区回风巷及总回风巷安设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五)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回风侧不得设置调节风量的设施。易自燃煤层的采煤工作面确需设置调节设施的,须经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六)严禁在井下安设辅助通风机;

(七)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

13、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对瓦检员、放炮员是怎样规定的?

答: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每班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工并随时检查瓦斯;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斯检查工有权停止作业,协助班组长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报告矿调度室。在突出煤层中,专职爆破工必须固定在同一工作面工作。

14、对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作业人员的培训是怎样规定的?

答: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防突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各类人员的培训达到下列要求:

(一)突出矿井的井下工作人员的培训包括防突基本知识和规章制度等内容;

(二)突出矿井的区(队)长、班组长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包括突出的危害及发生的规律、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防突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三)突出矿井的防突员,属于特殊作业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次煤矿三级及以上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防突知识、操作技能的专项培训。专项培训包括防突的理论知识、突出发生的规律、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以及有关防突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四)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和突出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当接受煤矿二级及以上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防突专项培训。专项培训包括防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突出发生的规律、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以及防突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15、突出危险区的煤层不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应采取哪些措施,由谁批准?

答:必须采用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并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预抽煤层瓦斯区域措施效果检验结果应当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16、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措施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一)开采保护层时,同时抽采被保护层的瓦斯;

(二)开采近距离保护层时,采取措施防止被保护层初期卸压瓦斯突然涌入保护层采掘工作面或误穿突出煤层;

(三)正在开采的保护层工作面超前于被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其超前距离不得小于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层间垂距的3倍,并不得小于100m;

(四)开采保护层时,采空区内不得留有煤(岩)柱。特殊情况需留煤(岩)柱时,经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作好记录,将煤(岩)柱的位置和尺寸准确地标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每个被保护层的瓦斯地质图应当标出煤(岩)柱的影响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采掘工作前,首先采取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

当保护层留有不规则煤柱时,按照其最外缘的轮廊划出平直轮廓线,并根据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层间距变化,确定煤柱影响范围。在被保护层进行采掘工作时,还应当根据采掘瓦斯动态及时修改。

17、揭煤作业应当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专业队伍施工,并按照哪些作业程序进行?

答:(一)探明揭煤工作面和煤层的相对位置;

(二)在与煤层保持适当距离的位置进行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

(三)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时,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

(四)实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五)掘进至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前的工作面位置,采用工作面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进行最后验证;

(六)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用远距离爆破揭开或穿过煤层;

(七)在岩石巷道与煤层连接处加强支护。

18、矿井采掘工作面具备哪些条件确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答:(一)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剧烈褶曲、火成岩侵入等;

(二)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

(三)采掘应力叠加;

(四)工作面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

(五)工作面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

在突出煤层,当出现上述第(四)、(五)情况时,应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当有上述第(一)、(二)、(三)情况时,除已经实施了工作面防突措施的以外,应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并实施相关措施。

19、采用哪些方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答:(一)钻屑指标法;

(二)复合指标法;

(三)R值指标法;

(四)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方法。

20、煤巷掘进和采煤工作面的专项防突设计应当至少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邻近区域巷道布置的基本情况;

(二)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

(三)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以及预测、效果检验钻孔布置等;

(四)防突措施的选取及施工设计;

(五)安全防护措施;

(六)组织管理措施。

矿井各煤层采用的煤巷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各种局部防突措施的效果和参数等都要经实际考察确定。

21、采煤工作面可采用的工作面防突措施有哪些?

答:超前排放钻孔、预抽瓦斯、松动爆破、注水湿润煤体或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防突措施。

22、采掘工作面打眼时瓦斯突出的主要标志预兆是什么?

答:喷孔、卡钻。

23、什么情况下确定为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危险工作面?

答:(一)岩石呈薄片状或松软碎屑状的;

(二)工作面爆破后,进尺超过炮眼深度的;

(三)有明显的火成岩侵入或工作面二氧化碳(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的。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1. 读一读,回答问题。 静悄悄的夜,有小小的虫在合奏。 星星和月儿喜欢听,都跑出来了。 找出整体认读音节。 2.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选出合适的拼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_ 抖动______ 好像______ 飞跑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AABB):______、______、______ 越来越近(ABAC):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______而______地观察,描写的是(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______的景象。 (5)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句,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______。(只填序号) ①所看到的景象。 ②所听到的声音。 ③所看到的景象和所听到的声音。 3. 读一读,回答问题。 慢慢蹦,轻轻跳,小兔进屋静悄悄,为啥呀? 花猫姐姐上夜班,让她好好睡午觉。 因为花猫姐姐在______,所以小兔进屋______。(写拼音)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简答题及答案

1物料输送机械 1.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①带式构件:输送带\驱动装置\托辊\张紧装置\卸料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性强;使用方便,工作平稳,可输送研磨性物料;输送距离长,能力强耗能低,在全机任何地方装料卸料;但不封闭,轻质物料易飞扬.*适用与块状\颗粒状物料及整件物料;②螺旋式构件:螺旋叶片\转轴\机槽\轴承\传动装置*简单;横向尺寸小,成本低;使用方便;封闭性好;多点进料\卸料;但损伤物料,输送距离不能太长,一般<30m;进料不均易堵塞;不宜输送;纤维状物料.*适用于各种需密闭输送的松散的粉状\粒状\小块状物料.③斗式构件:料斗\牵引构件\机筒\驱动装置\张紧装置\进料装置*提升稳定,占地面积小*适于颗粒状\粉状和中小块物料的提升. 2.试述螺旋输送机中螺旋叶片搅动作用的利与弊.利:对那些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混合的物料可以提高混合度,将物料向前推进;弊:可能会使某些物料破损. 3.气力输送\流体输送的特点是什么? 都利用管道输送物料,但提供也差的设备不同,气力输送用通风机输送固体物料,流体输送用泵输送液体物料. 4.比较离心泵\螺杆泵\齿轮泵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使用要点. 离心泵:叶轮\泵壳\轴封装置\电动机等组成.原理:电动机带动泵轴和叶轮旋转,液体从叶轮或得静压能和速度能流入泵腔内而排出,而泵的中心部分形成低压区,与进料液面形成压力差,使液料不断流进泵中.要点:a粘度对泵的影响b气缚现象c泵开动前,必须充满液体d要经常检查密封装置,以防泄漏或渗入e要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电动机.螺杆泵:由转子\定子\套轴\平行销连杆\泵体组成.原理:为容积式回转泵,利用装在橡皮套内旋转的螺杆与橡皮套形成的不断改变大小的空间,通过靠挤压作用使料液吸入并由另一端压出.要点:a开泵前需灌满液体.以防发生干磨擦.b安装时注意物料流动方向c泵内滚动轴承应定期加润滑油.d泵必须经常清洗.齿轮泵:由主动轮\从动轮\泵体\泵盖等组成.原理:齿轮转动,合的轮齿在吸入腔逐渐分开使吸入的溶剂逐渐增大,压力降低,形成部分真空,液体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腔内,充满各齿间,再由齿轮转动压到出料管排出.要点:液体须具有润滑性 5.比较真空吸料装置与气力输送装置配置的相似性.相似性:都依靠压差作用,通过管道运输物料.还都有分离器. 2固体物料分选机 2.采用筛选能清除”并肩石”吗?简述为什么?不能.因为”并肩石”是密度比粮食大,大小类似粮粒的石子,而筛选只是根据颗粒的几何形状及其粒度进行分选,所以不能.去除”并肩石”应采用密度去石机. 3.分析比较密度去石机和重力分级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密度去石机结构:进料装置\筛体\风机\传动机构,原理:物料不断进入去石筛面中部,由于物料颗粒的密度及空气动力特性不同,在适当的振动和气流作用下,密度较小的谷粒浮在上层,密度较大的石子沉入底层与筛面接触,形成自动分层.重力分选机结构:重力网面\风机 4.分析比较窝眼筒和碟片精选机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窝眼筒精选机其圆筒内壁上均匀分布圆形窝眼,它绕自身轴线作旋转运动,物料从一端喂入,厂区小于窝眼的物料易进入,到较高位置后落入盛料槽推出,而长粒不易进入窝眼,即使进入业会由重力作用掉回料流内.由筒底从另一端推出.碟片精选机由进料装置\碟片组\机壳\输送螺旋和传动部分等组成.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在机内堆积一定深度,物料依靠碟片轮辐上的叶片向前推进,由料口送出,短粒由碟片窝眼带至一定高度后从窝眼内滑出落至卸料口内排出机外. 5.分析三辊式水果分级机提高分级精度的措施.三辊式分级机开孔度的调整是通过调整升降辊的距离来获得的,也决定了其分级精度. 6.分析尺寸及重量水果分级机的局限性. 尺寸分级机:无法分别出尺寸大小相同的不同种类水果;重量分级机:不能辨别出重量相同但大小形状不同,甚至干瘪腐坏的水果.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阅读 1.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掉棉袄,()出家门,()向田野,去()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春天来了!我们()到了她,我们()到了她,我们()到了她,我们()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3. 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 2古诗两首。 1.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了四个季节的景象,请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春 草色遥看近却无夏 映日荷花别样红秋 北风吹雁雪纷纷冬 2.读诗意写诗句。 (1)野火是不能把原野上的小草烧尽的,因为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2)一个小孩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3.<<草>>的作者是朝诗人。 3笋芽儿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啊!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是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 1.辨别这是谁发的声音。 沙沙沙,沙沙沙雷公公 轰隆隆,轰隆隆小燕子 叽叽喳喳春雨姑娘

2.笋芽儿钻出地面看到了什么?请用“”标出来。 3.想一想,写一写。 笋芽儿钻出地面。 桃花红着脸对她说:“。” 柳树摇着长辫子说:“。” 小燕子叽叽喳喳地说:“。” 4.小鹿的玫瑰花 1.选择合适的内容填空。 玫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小鹿只能()的躺在床上养病。 花骨朵()长大了。 2.鹿弟弟认为玫瑰花白栽了是因为: 后来小鹿弟弟又认为玫瑰花没有白栽是因为:() A:小鹿弟弟看到了玫瑰花。 B:美丽的玫瑰花给森林中的小伙伴带来了快乐。 5泉水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山上有一座。”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像一面。”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喝饱了,你们能结出。”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泉水都流过什么地方? 3. 杜鹃花镜子 果子歌声 4.仿写。 泉水看到,泉水说:

固体物料分选2006A

东北大学考试试卷(A 卷) 2005—2006 学年 第 二 学期 课程名称:固体物料分选学(下)(Mineral processing) 重选(Gravity separation )部分(50分) 一、回答下列概念(5分) 1 .重力选矿 2.跳汰周期曲线 3.容积浓度 4.宽级别物料 5.重悬浮液 二、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 摇床按处理粒度分为哪几种? 2. 麦依尔位能学说对提高跳汰分选效果有什么指导意义? 3. 螺旋形溜槽分为哪几种?两种设备的区别是什么? 4. 扇形溜槽与粗粒溜槽(固定溜槽)在选分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5. 重悬浮液稳定性指数Z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三、画出水力旋流器结构示意图,并简述其分级原理。(10分)

四、跳汰机在试车时发现床层过松散,使回收率较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5分) 五、在生产过程中,摇床精矿带过宽,使精矿品位较低,改变哪些操作条件可解决这一问题?(5分) 六、现场在用螺旋溜槽处理赤铁矿时,所使用的粗、精及扫选螺旋溜槽结构完全相同,这是否合理,为什么?(5分) 浮选(Flotation)部分(共50分) 八、名词解释并写出名词的英文(12分) 1. 反浮选 2. 表面电位 3. 零电点 4. 等电点 5. 化学吸附 6. 捕收剂 九、分离以下矿物时,选择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12分) 1. 闪锌矿和黄铁矿 2. 黄铜矿和闪锌矿 3. 方铅矿和闪锌矿 4. 黄铜矿和辉钼矿 十、石英的零电点是1.8,计算pH是7时石英的表面电位。(4分)

十一、什么是接触角θ?指出上下两图的cosθ值。(4分) σ 十二、简述介质调整剂在浮选中的作用?(6分) 十三、刚玉吸附十二烷基磺酸钠(CMC=1×10-2)的吸附等温线与ζ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三个区段的吸附类型?并写出吸附量的计算公式。(12分)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 1、《给予树》一文中“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这里可以看出()。 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姬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沉默不语,这是因为 ()。 妈妈看到金基亚买了一些棒棒糖,感到很( )和(),后来听了金基亚的讲述后,感到很()。 课文赞扬了金基亚的()()()()的品质。 2、《好汉查理》一文主要是通过()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 查理是一个()()()的孩子。杰西是一个()()的孩子。 3、《一次成功试验》中试验的成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还有()。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这句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掌声》一文中英子开始是一个() ( ) ( ) ( ) 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 ),( ),( ) 的孩子。本课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都要(),()懂得要(),也要()。 课文中的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是体现大家对英子的 ()。第二次除了对英资的( ) ,还有( ) 。 4《狮子和鹿》这个故事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陶罐和铁罐()、()、()的描写来表现铁罐()()和陶罐的()()()。“奚落”在本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提并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睦相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利亚的木匣》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的顺序记叙。从这件事中感悟到 ()的道理。 7、《矛和盾的集合》中矛的作用是(),盾的作用()。二者的优点集于一身发明坦克说()。 8、《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是围绕()的特点来写的。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侧着脑袋”,写出了小鹿的()。 “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教案

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是讲述有关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以及参数的选择与确定等内容的课程。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过物理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食品工程原理等课程基础上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备选型基础,掌握工艺设备的一般设计方法,了解目前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初步把握发展动态的能力,为今后能完全胜任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掌握典型食品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正确选型; 2.使学生具有对食品机械进行研究、设计和研究开发新设备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了解通用型食品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力学知识、工作原理、结构及参数计算; 4.培养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择通用食品机械的能力;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011209-4011210 英文课程名:F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总学时:90学时 学分:5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食品工艺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讲述有关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以及参数的选择与确定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备选型基础,掌握工艺设备的一般设计方法,了解目前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初步把握发展动态的能力,为今后能完全胜任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4课时 第一节概述1课时 1、技术经济指标 2、设计要求 第二节食品机械与设备分类1课时 1、按原料或产品分类 2、按食品机械设备的功能分类 3、食品机械与设备发展趋势 第三节食品机械设备的构件材料2课时 1、食品机械构件对材料的一般要求 2、不锈钢的用途 3、钢铁材料的用途 4、有色金属的用途 5、非金属材料的用途 6、材料的耐蚀抗磨表面处理 第二章物料输送机械10课时 第一节固体物料输送机械6课时 1、带式输送机 2、斗式提升机 3、螺旋输送机 4、刮板输送机 5、气力输送装置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习题大全(带答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习题大全(带答案) 阅读《小蝌蚪找妈妈》片段,回答问题。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句。 2.选择题 (1)小蝌蚪的妈妈是()。 A.青蛙 B.朱莉娅·罗伯茨 C.还珠格格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它们()的精神。 A.有爱心 B.合作精神 C.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3)小蝌蚪的妈妈唱歌的声音是()。 A.呱呱呱 B.哈哈哈 C.嘻嘻嘻 (4)小蝌蚪妈妈的肚皮像()一样白。 A.地豆 B.雪 C.天空 3.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动物按照小蝌蚪找妈妈的先后次序排列起来。 大鱼鸭子乌龟大白鹅 4.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从文中哪一句中能够看出来?用______线画下来。 参考答案 一、1.解析:数一数就知道。答案:两

2.(1)解析:文中最终出现的就是小蝌蚪的妈妈。答案:A (2)解析: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到小蝌蚪的精神。答案:C (3)解析:从文中找一找,小蝌蚪的妈妈是怎样叫的就知道了。答案:A (4)解析:从文中找到那句话,就知道答案。答案:B 3.解析:读全文,按照课文中的顺序找一找就知道答案了。 答案:鸭子大鱼乌龟大白鹅 4.解析:读全文找一找他们每天做什么事就知道了答案了。答案:他们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阅读《我是什么》,回答问题。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气汽)。(生升)到天空,我又 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漂)浮。有时(候后)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 在身上。人们管我叫"云"。 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 冬天,我又变成小花朵()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江河里(),在海洋里(),(),()。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很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协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很多坏事,淹没(méimò)庄稼, 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难。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带答案)

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旱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juéjiáo)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平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jué jiáo),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1.“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X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卩部。 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或读音。 3.用“”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 4.读读画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为什么要系(xìjì)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shāmò()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的旅程,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hánɡxínɡ)路的情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1.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划上“”。2.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3.把划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4.爸爸认为我的想法更美的原因是:我将带上铃铛的原因看作是人忍不住寂寞 5.就骆驼上系铃铛这个问题,你同意谁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我同意作者的看法。因为作者将这个原因分析得很美,所以我同意作者的看法 三、阅读《童年的发现》选段(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①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染,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②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①形象地说明________;句②形象地说明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对划线的句子“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 顾客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小沙主动让“我”剪头,并且非常配合“我” B. 小沙总是怒视剃头师傅,还骂他是“害人精”,对“我”却不是这样。 C. 在小沙的心里,只要耳朵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这也与前文小沙不受剃头师傅的欢迎相呼应,充满趣味性。 (3)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对“我”进行简单的评价。 【答案】(1)比喻;“我”剃得快,剃得多。;“我”根本不会剃头 (2)C (3)喜欢。文中的“我”胆子大,敢于尝试,调皮、乐观 【解析】【分析】(1)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①把“姑父的睡衣”比作“一张熊皮”形象地说明“我”剃得快,剃得多,这是比喻。②把“我理的头”比作“层层梯田”形象地说明“我”根本不会剃头,这是比喻。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比较判断正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比喻;“我”剃得快,剃得多;“我”根本不会剃头;(2)C;(3)示例:喜欢。文中的“我”胆子大,敢于尝试,调皮、乐观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对划线句子的理解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2.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2自然段,完成练习。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题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题及答案 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⑴这句话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三个方面写出窗外十分安静。 ⑵小学生们在教室里上课,窗外有好多山里的朋友,它们是鸟儿、蝴蝶和猴子,它们在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⑶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的小学生们,他们可能是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或白族的小朋友,大家都是一家人。⑷摘录这句话里表示动作的词(学习、读、摇、叫、停、跑、听) 2、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

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⑴我知道,草地的颜色会变,这是因为:蒲公英的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也会合上。 ⑵早晨,蒲公英的花是绿色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花朵张开,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花朵合拢,草地是绿色的。 3、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⑴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⑵你喜欢灰雀吗?这段话中是怎样描写灰雀的?读一读,写一写。灰雀生活的地方:(白桦树)灰雀的数量:( 3 只)灰雀的颜色:(粉红深红)灰雀的活动:(来回跳动歌唱)灰雀的声音:(婉转)灰雀给人的感觉:(惹人喜爱) 5、男孩说:“没……我没看见。”我从“……”里体会到男孩没有勇气讲出真相,想说不敢说。“一定会飞回来!”

固体物料分选

固体物料分选

————————————————————————————————作者:————————————————————————————————日期:

思考题 (1)矿物、矿石和脉石的概念是什么?选矿包括那些工艺过程。 答:矿物:在地壳中由于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所生成的以自然元素和自然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它们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矿石:矿物在地壳中分布不均,但在地质作用下,可以形成相对富集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加工、利用的矿物集合体叫做矿石。脉石: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不能开采、加工、利用的岩石。 选矿工艺过程:1.准备作业-矿石的破碎筛分、磨矿分级(少数需要洗矿、脱泥); 2. 选别作业-如重选、浮选与磁选等; 3. 产品处理作业-精矿脱水、尾矿储存等。 (2)累积粒度特性曲线及粒度特性方程有那些用途? 答:累积粒度特性曲线表示碎散物料的粒度组成,通常以横坐标表示颗粒的粒度,纵坐标表示物料中各粒级(或累积)产率。这种按筛分试验结果绘制的粒度分布曲线,叫做粒度特性曲线。它的用途只要有:(1)累计粒度曲线是对粒度分级数据的概括。(2)可确定任何指定粒度的相应累积产率或由指定的累积产率查得相应的粒度。(3)可求出任一粒度级的产率,等于粒度d1及d2所对应的纵坐标的差值。(4)由曲线的形状可大致判断物料的粒度组成. 对于正累积曲线的粒度特性曲线,若曲线想向左下角凹进,表明物料中细粒级含量多;若曲线向右上角凸起,表明粗粒级含量多;若曲线近似直线,则表示粗细粒度的分布均匀。粒度特性方程式是粒度和产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它用来计算碎散物料的比表面积,平均粒度,某一粒径的筛分效率等,同时也是研究破碎和磨碎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3)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各方法的用途和适用的粒度范围如何?答:1.筛分分析法:利用筛孔大小不同的一系列筛子对散料筛分,N层子可把物料分成(N+1)个粒级.测定0.01~100mm的散粒的粒组成 2.水力沉降分析法:根据不同粒度在水介质中沉降速度不同而分成若干粒级.测定1~75um细粒物料的粒度组成. 3.显微镜分析法: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细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可检查分选产品或校正水力沉降分析结果.适应于0.25~50um的物料. 4.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法: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微细粒级物料的样品进行粒度组成测定。 (4)试说明机械能破碎的五种基本方式原理、特点、和适用矿物。 答:(1)挤压破碎物料在两个工作面之间受到缓慢增大的压力作用而破碎. 多用于脆性.坚硬物料的粗碎.(2)劈裂破碎用一个尖棱(或平面)和一个带尖棱的工作表面挤压矿石时,矿石将沿压力作用线的方向劈裂. 这种方式适合于脆性物料或裂纹多、结构松散的物料破碎。(3)折断破碎矿石受弯曲作用而破碎,当矿石内的弯曲应力达到弯曲强度而破碎. 这种方式适合于脆性、大块物料或层状、条形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 (2)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映入眼帘纹痕 (3)用“______”画出具体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①“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______,“白色”的是_____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_____。 ②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______和______,说明它的______,表达出对地球的______之情。 2. (课内经典)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1)把语段中描写雨的句子画上横线,把描写风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2)语段中“赶集”是指______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__和______当作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呀! 3. 学会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这句话描写了边疆小学的风景,我能把句中的名词找出来。 (2)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这句话描写了花的宴会,我会把表示动作的词找出来。 (3)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能更好地理解句子。“______”一词写出了同学们读书时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______”一词写出了课堂里十分安静的情景。 4. 课内阅读。 读鹿欣赏角的句子,体会句意。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

1 1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 1.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这一段话共有(5)句; (2)填空: a、一年有( 春 ) 、( 夏) 、( 秋) 、( 冬) 四个季节。 b、春天的树上,芽瓣是( 嫩嫩的 ) ;夏天的树上,叶片是( 肥肥的) ;秋天的树叶颜色有( 鲜红 ) 和( 金黄) ;冬天的树下,满地是( 树叶) 。 c、大自然的邮票指( 落叶)。 2、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做不好。/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1.这是一首儿歌,一共有(6)句话。 2.填空: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及答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及答案 2 2 (1)人有两件宝是指( 双手 ) 和( 大脑 ) 。做工靠( 双手 ) ,思考靠( 大脑 ) 。 (2)做事情要用( 双手 ) 又用( 大脑 ) ,这样才能( 有创造 ) 。 (三)词语搭配: (1)认真地 劳动 (2)一双 手指 辛勤地 双手 一根 手表 勤劳的 头脑 一个 小手 聪明的 思考 一块 大脑 3、夏天 初夏,石榴花开了。/远看,那红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近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淡黄色的花蕊在风中摇动,就像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 1.这段话共有( 4 )句。 2.用横线划出第2、3两句句子。 3.石榴花在( 初夏 ) 开放。它的花蕊是( 淡黄色 ) 的, 花朵是( 红色 ) 的。 5.石榴花很多,从( 一簇簇 )、( 一朵朵 )等词可以看出。

一年级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 一、(一)1. 点拨:通读全诗,找到表示数字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答案:一二三四五 2. 点拨:通读全诗,找到与题目中的字的意思相反或是相对的词语。 答案:地,下,古,火 3. 点拨:根据自己对字的理解和已知的词语积累给字组词 答案:水里木头上学下课古代今天月亮日月 4. 点拨:通读全诗,找到下一句诗写下来。 答案:日月照今古。 (二)1. 点拨:用到量词“片”的有很多,想想写一写。 答案:叶火草 2. 点拨:根据文中说的谜语猜谜底 答案:雪花 3. 点拨:根据谜语的谜底确定哪个题目适合。 答案:(1) 二、(一)1. 点拨:带有j q x这三个声母的字,知道声母j q x组成的音节就能找到。答案:小鸡喜起青戏 2. 点拨:通读全文,找到文中说到了谁在做什么 答案:小黄鸡小黑鸡,土,虫,做游戏 3. 点拨:找到文中表示心情的一个四字词语就是。 答案:欢欢喜喜 (二)1. 点拨:通读全文,分析找到表示声音的词语,再找哪个是要找的那个声音。 答案:哗哗;沙沙 2. 点拨:通读全文,找一找,一共说到了几种小动物。 答案:小鸽子,小鸭子,小花猫,小青蛙 3. 根据文中的句子想想你还能说出什么小动物怎样叫的 答案:小鸡,叽叽,叽叽 三、 (一)1. 点拨:通读全文,到文中找一找空格要填什么。 答案:只,小桥 2. 点拨:通读全文,分析到底说的是谁掉下去了 答案:两只羊 3. 点拨:读文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产生的都掉下去的后果。 答案:它们谁也不肯让。 (二)1. 点拨:通读全文,到文中找一找空格要填什么。 答案:台湾,玩一玩 2. 点拨:通读儿歌,分析儿歌中的第二行说的是什么就知道 答案:去接台湾小朋友 3. 点拨:分析儿歌中的人物都有谁就知道了答案了。 答案:我们,台湾小朋友 四、(一)1. 点拨:读到题目就知道了答案 答案:秋 2. 点拨:按原文填就可以。 凉。黄叶,树上 3. 点拨:根据自己的想法说,说得合理说可以。 答案:不喜欢,秋天的天气凉了,树叶也落下来了,不好看了。答案不唯一

东北大学考研复试内容-复试参考书目-复试准备-复试资料

标题:东北大学考研复试内容复试参考书目复试准备复试资料 东北大学复试安排 艺术学院 一复试科目及参考书(非同等学力) 1302L1 音乐学 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课 小提琴演奏方向: 1、巴赫无伴奏奏鸣曲:柔板、赋格(必奏); 2、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任选一首; 3、中型技巧性乐曲一首(外国); 4、协奏曲(一首)第一乐章或二三乐章。参考书目:无(注:全部作品需背奏;可自带伴奏) 大提琴演奏方向: 1、练习曲:波帕尔:大提琴高级练习曲40首作品73(自选1首); 2、复调:巴哈:六首无伴奏组曲No.1-----No.6前奏曲(自选1首); 3、技巧性乐曲:外国作品(自选1首); 4、古典、浪漫时期协奏曲:第一乐章或二、三乐章。参考书目:无(注:全部作品需背奏;可自带伴奏) 钢琴演奏方向: 1、练习曲(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的快速练习曲选一); 2、复调(三声部以上); 3、奏鸣曲(快板乐章); 4、二首乐曲(有一定难度的中外作品各一首)。参考书目:无(注:全部作品需背奏;可自带伴奏) 声乐演唱方向: 1、二首中国作品(其中一首为民歌); 2、四首外国作品(二首咏叹调,二首艺术歌曲。必须用原文演唱,两种以上的语言)。参考书目:无(注:全部作品需背唱;可自带伴奏) 民族声乐演唱方向: 1、传统民歌1首; 2、改编民歌1首; 3、歌剧选段; 4、古曲或戏曲选段; 5、艺术歌曲1首。参考书目:无(注:全部作品需背唱;可自带伴奏) 视唱练耳方向: 1、口试部分:(1)包含所有升降记号调并带有变化音、离调和转调的单声部视唱。(2)构唱指定和弦。(3)节奏读谱。 2、笔试部分:(1)自然音程、变化音程组听写。(2)大谱表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及其转位和弦听写。(3)包含所有升降记号调、并带有离调和近关系转调的单行谱表和弦连接听写。(4)包含所有升降记号大小调、含有变化音的单声部、二声部旋律听写。 3、钢琴:车尔尼《299》以上程度的练习曲一首,中型以上乐曲一首。参考书目:《单声部视唱教程(下)》,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 第一课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由远及近)顺序来写的。(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形状)、(声音)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白线)、(水墙)和(战马)。 4.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答:该句子写得很好。因为它形象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5.《观潮》以总分结构独具特色,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常见形式先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这篇课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是(天下奇观)。 第三课鸟的天堂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边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给画“——”的句子加标点。 2、选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静寂)-----(热闹) 3、这是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鸟飞的热闹情景。 4、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大的)、(小的),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有(花的)、(黑的),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有(站)、(飞)、(扑)。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种(姿态或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鸟的生活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的(种类)多、(数量)多,还能感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 6、这段话是(动)态描写。 第五课古诗两首 1、默写《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解释诗的含义。 2、《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人分别从(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苏轼字(子瞻),(宋)朝人,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题西林壁》中“题”的解释:(书写、题写) 4、山穷水复疑无路中的“疑”的解释:(以为、怀疑) 5、《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是第(三)句和第(四)句诗所表达的含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让人想起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6、《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的(陆游),诗人以(游)字贯穿全诗,诗中(足)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用尽其所有的盛情。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诗句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许多事情看似无望,实则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7、昨天晚上,小红在做数学题是,尽管不断思考,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思路,爸爸走过来,给她做了指点,她很快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哪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 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 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杂草。” “对,”哲学家说:“现在旷野里长满杂草,但是我想知道应该如何铲除这些杂草?” 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行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啊。”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我想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领它。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满腹经纶:______。 ②饱学之士:______。 (2)四个弟子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请你在文中读读相关的句子,并分别用5个以内的字来概括。 (3)联系上下文,完成下列练习。 ①“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这句话是说______ A.哲学家很满意弟子的答案,让他们回去马上行动。 B.哲学家想让四个弟子比一比,谁的除草办法最好。

物料分选

实验三固体物料的分选 分实验一固体物料的浮选 1.1 目的要求 1、了解浮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抑制剂、捕收剂、起泡剂等概念。 1.2 设备原理 利用固体物料中不同物质的疏水性差异,通过加入浮选药剂,并通入空气形成无数细小气泡,使疏水性强的物质颗粒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于料浆表面形成泡沫层,然后刮出得泡沫产品;不浮的颗粒仍留在料浆中。 1.3 实验设备、仪器和试样 1、浮选机,规格型号 2、矿石 3、浮选药剂: (1)捕收剂及起泡剂:十二胺 (2)活化剂:氯化钙 (3)抑制剂:可溶性淀粉 1.4 实验步骤 1、首先调整好浮选槽的位置,使槽内的回流孔一定要与轴套上的回流孔对好,然后把浮选槽固定到机架上。 2、称取100g磨好的矿样加水制成浆液,将浆液ph调到11.2,水温控制为45o C,然后倒入水槽至隔板的顶端。 3、接通浮选机电源,搅拌矿浆,2分钟。 4、加入0.04%抑制剂,搅拌3分钟。 5、加入0.02%活化剂,搅拌3分钟。 6、加入0.03%捕获剂,搅拌3分钟。 7、从小到大逐渐打开充气调节阀门,待槽内形成一定厚度的矿化泡沫后,接通刮泡开关,使刮板自动刮泡。在刮泡的过程中,由于泡沫的刮出,浮选槽内液面会下降,这时需向浮选槽内补加一定水量,一是保持槽内液面稳定,二是用补加水冲洗轴套上和槽壁上粘附的矿化泡沫。刮泡时间3分钟。 8、浮选时间达到后,停止刮泡,断电。从机架上取下浮选槽,用水冲洗干净轴套、叶轮、矿浆循环孔等。 9、将精矿(泡沫产品)、尾矿烘干、称重,送样分析。 1.5 实验现象、数据处理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用适当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1.6 实验报告要求 1、写明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号、班号和实验日期; 2、实验目的和要求; 3、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4、实验原理; 5、实验步骤; 6、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计算结果分析; 7、讨论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思考题。 1.7 结果讨论与思考题 1、泡沫产品与与尾矿颜色上有何差别,为什么? 2、试讨论可溶性淀粉、十二胺的作用及作用机理。 3、怎样求精矿产率和金属回收率。 分实验二固体物料的磁选 2.1 目的要求 1、了解磁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利用磁选管确定固体物料中磁性物质的磁性大小及其含量。 2.2 设备原理 利用固体物料中各种物质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磁场中受到磁力的差异而进行分选。2.3 实验设备、仪器和试样 1、鼓形湿式弱磁选机,型号XCRS-74; 2、磁选管,型号XCGS,管径50mm; 3、试样: (1)矿石 (2)磁铁矿粉和石灰石粉 2.4 实验步骤 1、矿石中回收磁铁矿实验 (1)将一定量矿粉倒入搅拌桶里,加水,搅拌制成20%—30%的矿浆溶液; (2)接通电源,将鼓形电源钮子开关置“通”位置,此时电源指示灯亮,同时磁鼓按正常方向旋转; (3)旋转调整磁极的位置,使扇形磁极置于所需位置,调整调压器手柄,使输出直流电流在所需位置(注意极限使用值); (4)给矿,并同时开启喷水管; (5)给矿完毕后,将运转钮子开关置“断”位置,使转鼓停止旋转,然后关闭反冲水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