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固体物料分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试样的采取,制备

第二章 试样的采取,制备

23:06
小结:熔剂------坩埚
1. Na2CO3(或K2CO3)作熔剂---------铂坩埚(碱性熔剂)
Al2O 3 2 SiO 2 2 H 2O + 3 Na 2CO 3 = 2 Na2SiO 3 + Na2O Al2O 3 + 3 CO 2 + 2 H 2O
2.NaOH(KOH)作熔剂--------银坩埚(碱性熔剂)
了解采样的目的和要求
提供和被分析物料整体的平均组成一致的试样。
掌握采样量及采样单元数的确定方法。
Q = Kda
了解固体、液体及气体物料的采样方法。
23:06
2-3 试样采集方法 2-3-1固态物料的采样
1 从物料流中采样:采用舌形铲人工采样 2 从物料堆上取样:
3 从运输工具中采样: 三点采样法、四点采样法、五点采样法
2-3-4 生物试样
其组成因部位和时季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采样应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部位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 除应注意有群体代表性外,还应有适时性和部位典型性; 鲜样分析的样品,应立即进行处理和分析,生物试样中 的酚、亚硝酸、有机农药、维生素、氨基酸等在生物体内 易发生转化、降解或者不稳定的成分,一般应采用新鲜样 品进行分析。
例子---碱熔法: 1、Na2CO3(或K2CO3)作熔剂,铂金坩埚熔样
无水Na2CO3是分解硅酸盐样品及其它矿石最常 用的的熔剂之一。
(1)方法简介 Na2CO3 mp = 851 ˚C 铂金坩埚熔融 通常:熔样温度 950 ~ 1000 ˚C 熔融时间 30 ~ 40分 熔剂用量 6 ~ 8倍(为试样的) 难熔 8 ~ 10倍 时间可长些
23:06
如水稻样品的采集
水 稻 籽 实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课后题答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固体废物性质分析1、简述调研生活垃圾物理组成数据的技术意义。

答:物理组成对由可之别的不同组分混合构成的固体废物有意义,适用于描述生活垃圾、加工工业废物(工业垃圾)和电子设备类废物的性状,尤其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意义最为显著。

我国习惯按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废品三大类来描述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

其中,有机垃圾组分主要受生活习俗影响,无机垃圾受燃料结构和气候等影响,废品类垃圾则与消费水平关联度较大。

2、简述废物的粒径与含水率对其压缩性能和容积密度的影响。

答:废物的容积密度指的是一定体积空间中所能容纳废物的质量,通常以kg/m³为单位。

废物的容积密度与废物的粒径和含水率有关,粒径小且潮湿的废物容积密度较高。

废物的可压缩性一般定义为一定质量废物在压缩前后的体积变化率。

废物的粒径越大越干燥,可压缩性越好。

3、试分析田间持水量与极限含水率在概念和测试方法上的区别。

答:田间持水量是在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产生失水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样品所能持有的水分量。

其测试方法为:取混合样品按装样要求(压实度)堆积于下部可观察滴水情况的容器中,先用水饱和整个样品,然后进行重力排水(同时应控制会发失水),排水平衡后测定样品的含水率。

极限含水率是当废物颗粒的内部空隙,包括溶胀性的空隙,全部被水所饱和后废物的含水率。

其测试方法为:将废物样品在清水中浸没一段时间后取出,在水分饱和的空气中沥干一段时间,以沥出样品表面的滞留水分,然后将样品按含水率定义方法测定其含水率。

4、试辨别水分、可燃分、不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的异同,并简述其测试方法。

答:参考课本25,26页。

5、为什么要测试固体废物的浸出特性?固体废物浸出测试方法如何分类?答:测定固体废物的浸出特性可以用于(1)分析废物中水或其他溶液可溶的污染物量,判断固体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污染物释放潜力;(2)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全量分析;(3)提供废物生物监测的样品,保证样品组分的生物可利用性。

第二章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

第二章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

§2—1 试样的采集
1、采样数量

数量要求:
1)至少满足三次重复检测的需要;2)有需要时必 须满足备考样品的需要;3)满足样品制备的需要。 数量过多——造成浪费 数量过少——不能满足代表性要求

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样品数量越少越好。一般根 据经验公式计算最低采样量。
§2—1 试样的采集

四、采样记录和样品保存

采样时应记录被采物料的状况和采样操作, 如物料的名称、来源、编号、数量、包装情 况、存放环境、采样部位、所采样品数量、 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样品采集好后应包装,贴上标签,送至制样 室,如不能及时分析,一般只能存放6个月, 特殊样品另当别论。
冷冻干燥法 样品放在冷冻干燥室内,抽真空至 1.3-6.5bar(10-50mmHg),水变成冰,2-3天后冰 全部升华。 用于水样的浓缩,植物、动物血清和其它含有易 挥发组分的干燥
NBS的果叶、牛肝、菠菜叶、松针、米粉、面粉、 河沉积物等标准物质用冷冻干燥技术,未发现易 挥发的As,Hg等损失,I有明显损失,Br在酸性溶 液中有损失。
0.2
9.03 2.26 0.80
0.3
13.55 3.39 1.20
0.5
22.6 5.65 2.00
1.0
45.2 11.3 4.00
20
40 60 80
0.83
0.42 0.25 0.177
0.069
0.018 0.006 0.003
0.14
0.035 0.013 0.006
0.21
0.053 0.019 0.0将表面刮去0.1m,深入0.3m 挖取一 个子样的物料量,每个子样的最小质量不小于5kg。最后合并 所采集的子样。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低温破碎与常温破碎相比动力消耗可减少14以下噪声降低4db振动减轻1415213低温破碎与湿式破碎低温破碎流程液氮预冷装置废物液氮浸没冷却装置皮带运输机低温破碎工艺流程图高速冲击破碎分选1破碎后的同一种物料均匀尺寸大体一致形状好便于分离利用2复合材料经过低温破碎后分离性能好资源的回收率和回收的材质的纯度都比较高并且很容易分离出混在其中的非塑料物质3使用的冷媒一般采用无毒无味无爆炸性液氮并且原料易得到4对于极难破碎的并且塑性极高的氟塑料废物采用液氮低温破碎能够获得碎块和高分散度的粉末
思考题:固体废物选择破碎机类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所需要的破碎能力; 固体废物的性质(如破碎特性、硬度、密度、形 状、含水率等)和颗粒的大小; 对破碎产品粒径大小,粒度组成、形状的要求;
供料方式;
安装操作场所情况等。
五、破碎比、破碎段与破碎流程 (1) 破碎比 破碎比=原废物粒度/破碎后废物粒度 破碎比表示废物粒度在破碎过程中减小的倍数 表示方法有两种: 极限破碎比(在工程上常用)
低温破碎流程
液 氮 废物 预冷装置 液 氮 浸没冷却装置
分 选
皮带运输机
高速冲击破碎
低温破碎工艺流程图
低温破碎的优点 1、破碎后的同一种物料均匀,尺寸大体一致, 形状好,便于分离利用; 2、复合材料经过低温破碎后,分离性能好,资 源的回收率和回收的材质的纯度都比较高;并且 很容易分离出混在其中的非塑料物质; 3、使用的冷媒一般采用无毒无味无爆炸性液氮, 并且原料易得到; 4、对于极难破碎的并且塑性极高的氟塑料废物, 采用液氮低温破碎,能够获得碎块和高分散度的 粉末。
i i1i2i3in
破碎段数越多,破碎流程就越复杂,工程投资相对增 加,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一段或两段 破碎流程。

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原理课后思考题解答2流体与固体颗粒分离

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原理课后思考题解答2流体与固体颗粒分离

5、颗粒和流体的哪些性质会影响到颗粒所受到的流体阻力,怎样影响?
答:由于
阻力 Fd

A
u 2 2

f (Ret )
Re t

dut
所以影响颗粒所受到的阻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颗粒特性:颗粒密度、尺寸、及形状; (2) 流体性质:主要指流体的密度和粘度。
6、简要分析颗粒在重力沉降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层流区:


24 Ret
Re t


dut
湍流区: 0.44
由上式可知:在层流区,由流体粘度引起的表面摩擦力占主要地位,流体粘度与阻力系数成 正比;在湍流区,流体粘性对沉降速度已无影响,由流体在颗粒后半部出现的边界层分离所 引起的形体阻力占主要地位。
9、流体温度对颗粒沉降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答:通常,但颗粒在液体中沉降时,升温使液体粘度下降,可提高沉降速度。对气体,升高 温度,粘度增大,不利于沉降
18、分析说明决定降尘室除尘能力的主要因素。
答:单层降尘室的生产能力:Vs blut
生产能力只与沉降面积 bl 和颗粒的沉降速度 ut 有关,与降尘室高度 H 无关。
19、通过重力沉降过程可以测定颗粒和流体的哪些物性参数,请你设计一些测定方法。
答:根据颗粒沉降原理,可测定液体的粘度。


d
2(s )g 18ut
第二章 流体与固体颗粒分离
1、 简述沉降分离的原理、类型和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答:沉降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存在密度差,同时存在外力场的作用,以 造成两相的相对运动。
实现沉降操作的作用力可以分为重力或离心力,因此,沉降过程有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 两种方式。

第二章 提取分离及检识方法

第二章 提取分离及检识方法

第三章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所谓提取,就是用适当的溶剂或适当的方法将植物的化学成分从植物中抽提出来的过程。

任何一种溶剂或任何一种方法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和提取物,是包含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称为总提取物,尚待进一步分离和精制。

那么,传统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呢: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升华法等。

本节重点掌握:溶剂提取法的原理,化学成分的极性、常用溶剂、极性大小顺序及提取溶剂的选择;常见的提取方法及应用范围。

重点介绍溶剂提取法。

第一节传统的提取方法一、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的提取原理:根据植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的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这是植物化学成分提取最常用的方法。

当溶剂加到经适当粉碎的药材中时,溶剂由于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化学成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遵循“相似相溶”的规律:即亲脂性的化学成分易溶于亲脂性的溶剂,难溶于亲水性的溶剂;反之,亲水性的化学合成分易溶于亲水性的溶剂,难溶于亲脂性的溶剂。

这种亲脂性和亲水性的强弱直接与化学成分或溶剂的分子结构相关,我们可通过其极性的大小来估计它的亲脂性或亲水性。

这也是选择提取溶剂最重要的依据。

那么,影响化学成分极性的因素有哪些呢?一般来说:(1)分子大、碳数多,极性小、亲脂性强;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亲水性强。

(2)在化合物基本母核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化合物极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取代基极性大小,取代基的极性越大或数目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越大,亲水性越强,而亲脂性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则极性越小,亲脂性越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第二章粉碎

第二章粉碎

第二章粉碎第一节粉碎的基本概念一、粉碎的涵义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分子间的内聚力,使固体物料外观尺寸由大变小,物料的比表面积由小变大的过程,称之为粉碎。

将固体物料粉碎的方法有多种,通常采用机械方法。

物料的粉碎作业通常是在破碎机和粉磨机内进行的,所以,按物料粉碎的粗细程度,又划分为破碎和磨碎两个过程。

为了明确起见,通常按以下方法加以划分:粗碎—将物料破碎到100mm左右破碎中碎—将物料破碎到30mm左右细碎—将物料破碎到3mm左右粉碎粗磨—将物料粉磨到左右粉磨细磨—将物料粉磨到60m左右超细磨—将物料粉磨到5m或更小粉碎过程的实质与以下因素有关,即克服物料表面质点的表面张力和克服物料内部质点间的内聚力。

从硅酸盐物理化学分散系的基本概念出发,不难看出,当初碎时,破碎后物料的颗粒仍很大,所以,颗粒表面及表面能都较小,到目前为止,用一般的机械方法,将物料破碎到1微米以下是困难的,质点越小,表面能越高,所以就要消耗更多的确能量去克服表面能。

另外,在粉磨时,由于微粒的运动加快,质点间的碰撞机率增大,还可能产生聚结和聚沉现象。

因此,必须正确地组织粉碎过程,根据最终产物的粒度来选择粉碎方法和设备。

二、粉碎的目的和意义粉碎的目的在于减小固体物料的尺寸,使之变成颗粒体(或称粉体)。

其意义在于:1.有利于不同组分的分离,选矿及除去原料中的杂质;2.粉碎使固体物料颗粒化,将具有某些流体性质,而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因而有利于物料的输送及给料控制;3.减少固体颗粒尺寸,提高分散度,因而使之容易和流体或气体作用,有利于均匀混合,促进制品的均质化;4.把固体物料加工成为多种粒级的颗粒料,采用多级颗粒级配,可以获得紧密堆积,因而有利于提高制品的密度,而且粉碎加工可破坏封闭气孔,也有利于提高制品的密度;5.颗粒尺寸愈小,其比表面积也就愈大,表面能也愈大,因而可促进物理化学反应速度,促进陶瓷和耐火材料的烧结,提高水泥的水化活性,加速玻璃配合料的熔化速度。

第二章固相反应

第二章固相反应
和物相基本上无变化。
2008年6月
材料科学基础-----固相反应
(2)第一活化期:约在300℃~400℃之间。试样吸湿性增大, 催化活性增强,X射线衍射强度没有明显变化,无新相形成, 此时的活化仅是表面效应,反应产物估计是分子表面膜, 且有严重缺陷,不具有化学计量产物的晶格结构,存在很 大活性
(3)第一脱活期:400℃~500℃之间。试样催化活性和吸附 能力下降,估计是先前形成的分子表面膜得到了发展和加 强,在一定程度上对质点扩散起阻碍作用
➢水热反应进行的温度可在较宽范围内调节,相应地,化学 反应速度变化较大,对整个反应过程的影响也不同。
➢按反应速度的控制因素可将水热反应分为两种情况:
(a)化学反应支配反应速度的反应。固-液相之间的化学反 应速度较慢,是整个反应进行的控制步骤,反应速度可通过 调节反应体系的温度,压力和气氛等进行控制;
实际的材料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液相物质包括(a)水溶 液,(b)部分非水溶剂,(c)熔融液相等。固体-水溶液 体系的反应是工业上最常用的反应。
2008年6月
材料科学基础-----固相反应
采用高温与加压条件下的水热(溶液)反应则是目前新材 料研究中较有特色的一种反应途径:
➢常温下受固相溶解度,反应速度等限制,有些反应不易进 行。采用高温水溶液,并施加一定压力条件的高温水热反应, 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
2008年6月
材料科学基础-----固相反应
金斯特林格等人研究发现,固相反应中,反应物 可转为气相或液相,然后通过颗粒外部扩散到另一 固相的非接触表面上进行反应,很明显,气相或液 相也可能对固相反应过程起重要作用。
对于固相反应定义,目前可普遍接受的观点:固 相反应是固体参与直接化学反应并起化学变化,同 时至少在固体内部或外部的一个过程中起控制作用 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途:一般适用于散粒体。 (1)筛面结构
用于筛分操作的筛面,按其构造不同分为三种:栅筛、冲 孔筛、编织筛。 • 栅筛 栅筛结构简单,通常用于物料 的去杂粗筛。
• 冲孔筛
冲孔筛是由薄钢板冲孔而成,其规格直接用孔径标出。 孔的形状有圆形、长圆形和方形等几种。
筛孔最好是上小下大,稍呈锥形,这样可以减少堵塞。 筛孔多采用交错排列,以提高筛分效率。 冲孔筛优点:孔眼固定不变,分级准确,强度好,使用期 限长。
• 当物料在水平气流作用下降落 时,大的颗粒获得气流方向加 速度的能力小,落在近处,小 的颗粒被吹到远处,而更为细 小的颗粒则随气流进入后续分 离器(如布袋除尘器、旋风分 离器)被分离收集。
二、筛选机械
1.筛分原理及筛面
• 筛分机械是根据颗粒的几何形状及粒度,利用带孔筛面对 物料进行分选,具有除杂、分级两个功能。
• 圆形筛孔按谷粒宽度不同进行分离
圆形筛孔只限制谷粒的宽度,而对长 度和厚度没有限制。筛分时,谷粒必须 竖立起来才能穿过筛面。但是,当谷粒 的长度大于筛孔直径的两倍以上时,尽 管谷粒的宽度小于筛孔的直径,谷粒也 不能穿过筛面,而只能在筛面上水平运 动。这是因为谷粒的重心没有在筛孔圆 内,谷粒不能竖立起来。
分选机械:一般是利用物料的物理性状进行分选(如尺寸、 质量、形状、密度、外表颜色以及内在品质等)。
分选机械的性能指标: ①粗粒回收率ηc:(筛上成分回收率、筛上效率)
设由粗粒A和细粒B组成的二元物料体系,按照粒子的实 际大小分成Aˊ和Bˊ两组 。 则:
②细粒回收率ηf:(筛下成分回收率、筛下效率)
(e)滚动旋转筛面 :筛面呈圆筒形或多角筒形,倾斜布置, 物料在筛筒内作翻转运动而被筛选。因物料只与部分筛面
接触,因而筛分效率较低,适用于物料的初清理。
2.典型筛选机械 (1)振动筛
物料在筛面上往复直线滑动的筛分设备叫振动筛(往复振 动筛)
工作原理:振动筛是利用速度和加速 度作周期变化的筛面,使物料在筛面 上产生相对运动,筛面配备以适当的 筛孔,同时在风道里运用适当的气流 速度,按谷物和杂质粒度大小和悬浮 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离的。 特点:物料在筛面上作往复直线运动,不跳动,筛程长,
③细粒残留率ηr: ④产品中的成分含有率q:
ηr = 1- ηf
⑤部分回收率ηp: • 若在粒径dp处的混合物质量为ma,其中的粗粒质量为mb
• 通常将ηp=50%时的粒径称为50%粒径,以dp50表示,并 将它作为分选机的实际分级点。
第二节 散粒体物料分选机械
一、气流分选机械
• 气流分选法是指根据物料颗粒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进行物料分选的方法。
(c)高速振动筛面 :筛面在铅垂 面内作圆形、椭圆形或往复直 线运动,振动频率高而振幅小, 物料在筛面上作微小跳动,不 易堵塞筛孔,适用于流动性较 差的细颗粒或非球形多面体物 料。
(d)平面回转筛面 :筛面在水平 面内作圆运动。物料在筛面上 作螺旋线运动,筛程最长。筛 分效率及生产率均较高。通常 为多层结构,适用于流动性差、 自动分层困难的物料,如细粉、 谷糙等。
第二章 固体物料分选机械
第一节 概述
固体物料包括: 粉体-颗粒细小 (如面粉) 散粒体-(如小麦) -尺寸较大 (如果实) 分选是指以选别和分级为目的的分离操作。 选别是将不合格个体及异杂物从食品物料中剔除的
操作。 分级一般指按照品质指标将食品物料分离成不同等
级的操作。
分选目的: • 保证产品的规格和质量指标; • 降低加工过程中原料的损耗率,提高原料利用率; • 降低产品的成本; • 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有利于生产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筛孔只限制谷粒的厚度,而谷粒的 长度和宽度不受限制,谷粒不需要竖 立起来即可通过筛孔,这样,筛面只 需作水平振动即可。 应用长方形筛孔时,筛孔长边应于 物料运动方向也即筛面振动方向相同。 在实际应用中,多用长方形筛孔分 离厚度与谷粒厚度相差较大的杂质, 或按厚度不同对谷粒进行分级。
筛孔长度一般为谷粒长度的2—3倍。 筛孔过长,筛面强度和刚度将被削弱。
自动分级好,筛分效率和生产率较高。 用途:适用于谷物类物料筛选与风选相结合的清理设备,
• 编织筛 编织筛又称筛网,它是由筛丝编织而成的,通常为正方形 筛孔,其规格一般用网目(即单位长度筛面上的筛孔数量) 来表示,网目数字越大,筛孔越小。
特点:
简单易造,开孔率高;
但网丝易滑动,引起筛孔变形,影响筛分的准确性。
• 物料一般由长、宽、厚三维尺寸组成,一般是长>宽>厚。 • 长方形筛孔按谷粒厚度不同分离
• 物料的空气动力特性常常用悬浮速度表示。 • 悬浮速度:即气流速度va =颗粒沉降速度vt
时的气流速度。 • 物料悬浮速度愈小其获得气流方向加速度的能力
愈强。因此,可以利用物料与杂质悬浮速度的不 同进行分选。
1、垂直气流清选机
用途:用于谷物与轻杂物的清选分离。 也可进行谷物大小颗粒的分级 当P<G时, 物料向下运动; • 当P=G时, 物料在气流中既不上升也不
下降,而呈悬浮状态,那么 这时的气流 速度V为该物料的悬浮速度。 • 控制气流速度大于轻杂质的悬浮速度, 而小于谷粒的悬浮速度。
• 因轻杂的悬浮速度小于气流速度而上 升,饱满谷粒则因悬浮速度大于气流
2、水平气流分选机
• 用途:适合较粗颗粒 (≥200μm)的分级,不适于具 有凝聚性的微粉的分级。
• 原理:工作气流沿水平方向流 动,颗粒在气流和自身重力的 共同作用下因着陆位置的不同 而完成分选。
在生产中,多用圆形筛孔分离比谷粒 宽度大和比谷粒长得多的大杂质;以及 比谷粒宽度小的小杂质;或按谷粒的宽 度进行分级。
(2)筛面运动形式
(a)静止倾斜筛面 :物料靠自重 在筛面作直线滑动,小于筛 孔的颗粒通过筛孔进行分离。 这种筛子因物料相对筛面的 运动路程(筛程)较短,筛 分效率较低。
(b)往复振动筛面 :筛面作往复 直线运动,振动频率较低、 振幅大,物料沿筛面作往复 滑动。筛程较长。可用来清 除物料中细小杂物,其筛分 效率及生产率均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