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整套)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信息。
(2)学会整理和分析信息,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能力、访问能力。
(2)学会合作、交流、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的学校1. 了解学校的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2. 学会收集和整理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料。
3. 培养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感。
第二章:我们的班级1. 了解班级同学的特点和特长。
2. 学会合作、交流、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3. 培养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团结友爱的意识。
第三章:我们的家庭1. 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2. 学会调查和访问家庭成员,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
3. 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第四章:我们的社区1. 了解社区的环境、设施和居民。
2. 学会调查和访问社区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困扰。
3. 培养对社区的关心和参与意识。
第五章:我们的节日1. 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
2. 学会收集和整理节日资料,如节日由来、习俗等。
3.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情况。
2. 学生作业、调查报告、实践活动成果等。
3. 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教辅资料。
2. 互联网资源、图书馆资料。
3. 实地考察、采访相关人士。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思维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与合作交流:学生分组,每组自我介绍并讨论如何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 校园参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不同区域,介绍学校的各项设施和规章制度。
3. 科学实验: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凝固与融化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并观察实验现象。
4. 健康饮食:学习食物的分类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安排一天的饮食搭配,并进行分享与评价。
5. 排球运动:学习排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进行简单的排球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 动物分类:学习不同类型的动物和它们的特征,设计动物分类的游戏,开展有趣的互动活动。
三、教学步骤1. 自我介绍与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自我介绍,然后讨论如何合作完成活动任务,确定每个人的角色和任务分工。
2. 校园参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各个区域,介绍学校的不同设施和规章制度,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
3. 科学实验:导入水的凝固与融化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引导他们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 健康饮食:教师介绍食物分类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并组织学生分小组制定一天的饮食搭配方案。
学生展示自己的饮食搭配,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5. 排球运动:介绍排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球练习,分组进行比赛,并记录比赛成绩和反思。
6. 动物分类:教师呈现不同类型的动物图片,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设计动物分类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动物分类知识。
四、教学重点1. 学会自我介绍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2. 了解学校不同区域的设施和规章制度。
3. 掌握水的凝固与融化的科学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的记录方式。
4. 学习食物的分类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 掌握排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一、教案设计理念本教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我们的校园(1)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功能区域。
(2)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
(3)调查校园卫生状况,提出改进建议。
2. 第二章:我们的家庭(1)了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
(2)调查家庭中的节能环保措施,提出改进建议。
(3)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亲情。
3. 第三章:我们的社区(1)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设施等。
(2)调查社区的环境卫生,提出改进建议。
(3)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4. 第四章:我们的节日(1)了解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2)调查学校里的节日活动,提出改进建议。
(3)学会制作节日手工作品,传承文化。
5. 第五章:我们的身体(1)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调查学生的运动习惯,提出改进建议。
(3)学会简单的急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成果,如报告、作品等。
3. 综合性评价: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六、第四章:我们的节日(续)(4)通过实际参与节日庆祝活动,深化对节日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我们的学校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如校园环境、教学楼、操场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活动内容:1. 观察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的布局。
2. 参观学校的各个部门,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
3. 调查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学校的传统和特色。
活动步骤:1. 提前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如教学楼、操场等。
2. 观察并记录所选观察点的特点和变化。
3. 各组分享观察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班级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如班级人数、课程设置等。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内容:1. 统计班级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2. 了解班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3. 调查班级的兴趣小组和特色活动。
活动步骤:1. 提前分组,每组负责统计班级的一个方面。
2. 各组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各组汇报统计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三、活动主题:我们的家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成员、家庭环境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活动内容:1. 调查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职业等。
2. 了解家庭的环境和设施,如住房条件、家具等。
3. 分享家庭的故事和趣事。
活动步骤:1. 提前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进行调查。
2. 调查并记录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
3. 各组分享调查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四、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活动内容:1. 调查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2. 了解各个节日的特色食品和活动。
3. 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和感受。
活动步骤:1. 提前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节日进行调查。
2. 调查并记录节日的起源、习俗和特色。
3. 各组分享调查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六、活动主题:我们的身体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如骨骼、肌肉等。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家庭生活安全活动目的: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活动过程: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3.交流: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① 烧水时;② 使用高压锅时;③ 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④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⑤ 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⑥ 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⑦ 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⑧ 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⑨ 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⑩ 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独自在家时怎么做;发现屋内有效透时: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课间活动怎么做;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分组练习。
6.总结: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第二单元走进综合实践活动一、活动主题: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二、活动具体目标:1、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学校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
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学校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节约的方法和制作节约的作品。
3、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1、分年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活中浪费现象的认识。
2、活动实施方案的设计、策划、参与活动的准备等等,并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活动总负责人。
2024年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完整版——探索身边的科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和实验,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
2.教学难点: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水、盐、糖、吸管、玻璃杯等。
2.教学工具:PPT、视频、实验器材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堂导入1.老师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导学生观察气球的形状和大小。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特点。
3.老师提问:你们知道气球里的气体是什么吗?它是怎么进去的?第二课时:空气的性质1.老师通过PPT展示空气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空气的组成。
3.老师提问: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第三课时:水的秘密1.老师出示一杯清水,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老师提问:水有什么特点?第四课时:水的溶解性1.老师出示盐、糖、吸管、玻璃杯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盐、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第五课时:空气和水的相互作用1.老师通过视频展示空气和水的相互作用,如水蒸气、云、雨等。
2.学生观看视频,分享自己的感受。
3.老师提问:空气和水有什么关系?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3.老师提出拓展性问题:你们还能想到哪些与空气和水相关的科学现象?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
2.实验操作: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结果是否准确。
3.作业完成: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3.实验环节是否顺利,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是否到位?4.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空气的性质难点要点:空气的组成及其各成分的作用。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完整)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完整)第一章:我们的校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校园的基本布局: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
2. 校园的设施:操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记录下自己看到的建筑和设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校园布局和设施的合理性。
4. 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校园设施的改进设计。
5.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大家共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校园布局和设施的了解程度。
2. 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章:我们的班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班级的基本情况:班级人数、班级纪律、班级文化等。
2. 班级的合作: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等。
三、教学步骤:1. 学生介绍自己所在班级的基本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班级中的合作经历。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班级合作的优点和不足。
4.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班级合作的建议。
5. 每组选取一个建议,进行班级合作的实践。
6.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大家共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班级情况的了解程度。
2.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章:我们的家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家庭住址、家庭收入等。
2. 家庭的亲情:父母的爱、兄弟姐妹的陪伴等。
三、教学步骤:1. 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亲情体验。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家庭亲情的意义。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全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我们的校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增强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1. 调查校园的基本布局,如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操场等。
2. 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参观校园内的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实验室、艺术馆等。
4. 团队合作制作手抄报,展示调查成果。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内容:1. 调查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活动,如贴春联、猜灯谜、包粽子、赏月等。
3. 动手制作节日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剪纸、灯笼、香包等。
4. 举办节日主题班会,展示作品,分享收获。
三、活动主题:环保小卫士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活动内容:1. 学习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减少碳排放等。
2. 观察身边的环保问题,如塑料污染、噪音污染等。
3. 实践操作,如垃圾分类投放、节约用水用电等。
4. 制作环保宣传海报,向全校师生宣传环保知识。
四、活动主题:交通安全伴我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内容:1. 学习交通法规,如遵守交通信号、骑车安全、乘车安全等。
2. 观察身边的交通问题,如闯红灯、乱穿马路等。
3. 角色扮演,模拟交通场景,巩固交通知识。
4. 制作交通安全手抄报,向全校师生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五、活动主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劳动习惯。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内容:1. 学习劳动知识,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2. 观察学校的卫生状况,如教室卫生、食堂卫生等。
3. 分工合作,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与实践第一单元养成·服务主题一:与人相处的快乐教学目标:1、懂得在同学的交往中要学会宽容、理解和谅解他人。
2、知道与同学交往的好处,从而学会珍惜友谊,乐于交往。
3、了解一些人际交往的方法,体会如何与人交往。
教学重难点: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交往。
教学方法:游戏法、故事启发、情境体验、角色扮演教学准备:课件、交往快乐卡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动画引入。
1、师生一起玩抢板凳游戏。
两轮轮游戏玩后问学生:刚才的游戏开心吗?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细致的体会同学交往的快乐。
2、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吧!播放《四个好朋友》要求仔细听认真看。
思考:①四个好朋友分别是谁?②他们在一起干什么?③他们在一起玩的开心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鼓励。
师小结:是呀,小伙伴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只要大家互宽容、团结友爱,就会成为好朋友。
二、思前想后,感悟宽容:过渡:是不是人人在交往过程中都能这么做呢?前几天,报纸上登了这么一则新闻,我们一起听听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两个妈妈做得对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你们不要为了一片小小的菜叶而打架呀;你们也太斤斤计较了;做事情要考虑后果的,你们看看自己现在多悲惨啊…)三、聚焦生活,说出你的故事同学们,你平时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朋友呢?说出你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好吗?指明学生发言:视学生发言情况做得好的表扬。
(像你这么懂礼貌,大家都会乐于与你交朋友。
发生矛盾,你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真不简单,老师都愿与你做朋友;诚实的孩子谁都喜欢……)过渡:让我们把镜头拉近,聚焦我们身边,(出示:沟通驿站——让我们一起聊一聊):1、想想平时你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如果再让你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1)小组讨论(2)学生讲述。
(如果开始学生不便说)此时师示范:如果学生说的是做得不好的:(引导他谈一谈对这件事的体会与感受。
)追问,如果你再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过渡:孩子们,刚才大家都说了自己身边的故事,老师在与大家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记录下这样几个镜头:出示:生活长镜头(1)侧耳倾听——献出你的锦囊妙计:A、课间时,兵兵把毛毛虫放到小美笔盒中,当小美上课拿笔时,她吓得大叫起来。
兵兵做得对吗?为什么?B、下雨了,丽丽带了雨伞,可蕊蕊没带雨伞,丽丽撑伞把蕊蕊先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的。
丽丽做得对吗?为什么?请同学们选取你感兴趣的话题,说说你的看法:(必须做到关心、爱护、帮助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尊重、信任同学;对同学要真诚;)老师还捕捉到这样的画面:同学们真能干,不但自己学会了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还会巧妙的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老师把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大家。
五:诵读儿歌心心相印过渡: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怎么与同学友好相处,还体验到交往的好处,更可贵的是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纠结在我们心中的阴云被驱散了,只要我们常怀宽容、冷静、真诚、谦让之心,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收获更多的快乐!相机完善板书。
课后反思:第二单元生活·环境主题二:食品安全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2、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
3、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xx,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
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
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
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四、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马上报告家长和老师。
2、饮水。
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
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中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五、重点讲述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不吃变质剩饭菜。
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课后反思:第三单元人文·社会主题三:成长之路教学目标:1、能记录自己的成长之路,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由很多值得纪念和回味的事。
2、能够按时间顺序记录自己的故事。
3、能够收集照片,归类整理。
教学重难点:能记录自己的成长之路,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由很多值得纪念和回味的事。
教学方法:调查法、分类法教学准备:收集照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有很多值得纪念和回味的故事。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会用心记录下来,有一天,当你回味自己的成长经历,它们就是宝贵的成长资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成长经历。
二、我的生日相册1、为什么(发现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你的成长过程呢?先想一想,在写下你的主题。
2、怎么办(活动准备)(1)用什么方式记录你的成长过程呢?请写下来。
(2)组建研究团队。
请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参加。
三、实施阶段1、收集照片。
2、归类整理。
可以按时间顺序来整理,还可以按主题来整理。
你喜欢用什么方式来整理你的照片或物品呢?3、选择照片。
4、照片感言。
你也记录下你的故事吧。
5、制作相册。
(1)相册呈现的形式。
(2)排版制作。
四、总结评价1、分享相册故事。
2、活动结束后,请填写书上的表格。
五、我的收获1、我学会了什么?2、今后我应该怎么做?课后反思:第四单元自然·科技主题四小手上的学问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掌纹里的学问。
2、学生能了解指甲盖里的xx。
3、组织学生做有趣的手影游戏。
4、学生能了解指尖上的迷宫。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了解掌纹里的学问和指甲盖里的奥秘。
教学方法:查找资料法、xx资料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两颗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同学们,你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吗?哈哈,对了,它就是我们的小手。
二、指尖上的迷宫1、为什么(发现问题)同学们,我们在电影、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警察叔叔在破案时,都要带上手套,在提取一些证物时都会小心翼翼地将其用塑料袋装起来,不许别人触摸,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怎么办(活动准备)能提出为什么,说明有自己的思考,接下来就要通过各种方法来获得问题的答案。
让我们先选择对此活动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研究团队,一起去探究吧!(1)组建研究团队(自由组合团队,填写成员姓名,完成表格)(2)制定研究计划。
(完成表格的填写)3、实施阶段(1)小调查。
(2)指名学生读一读下面的小资料。
(3)完成填空题。
(4)获取指纹。
默读小资料。
完成表格的填写。
(5)指纹档案分别按要求把自己的指纹留在书上。
(6)指纹画。
按要求画一幅指纹画。
4、总结评价在指纹游戏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完成评价表格. 说一说从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5、拓展延伸指纹的应用。
通过你对指纹的了解你能发明一种仪器吗?课后反思:主题五:神奇的光教学目标:1、学生能对光有所了解,并能明白其中的原理。
2、能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对光有所了解,并能明白其中的原理。
教学方法:查找资料法、观察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太阳是地球的最大的光源。
太阳的东升西落,给我们地球带来了大量的光和热。
在太阳的作用下,自然界产生了一些神奇的现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神奇的光。
二、奇妙的万花筒1、发现问题亲爱的同学们,你在万花筒里看过变化多端、五颜六色的图案了吗?你了解万花筒的构造和原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神奇的世界来探究一下吧!2、活动准备组建研究团队:在开展活动之前,让我们一起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并进行一些基本的分工。
(完成表格)制定活动方案:我们知道,干任何一件事情,好的活动方案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帮助我们节省很多时间,现在,就让我们赶快动手设计本组的活动方案吧!3、实施阶段玩一玩:拿起万花筒,让大家来玩一玩,初步感受它的神奇!看一看: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万花筒的外观,再打开看一看它的内部结构,将我们所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想一想:用手电筒照射平面镜,会发生什么现象?用三块平面镜拼成一个棱柱,再用手电筒照射,会发生什么现象?由此你发现了什么?做一做:准备好材料,阅读操作步骤,开始操作。
4、总结评价完成评价表格。
5、我的收获说一说我的收获是什么?再写一写!课后反思:劳动与技术第一单元家政篇——小厨师活动一百变米饭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稻的种植及大米的生产过程。
2、学生能学会用电饭煲蒸米饭。
3、学生学会把米饭变xx。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学会用电饭煲蒸米饭。
教学方法:实践法、解说法、调查法教学准备:大米、电饭煲、水教学过程:一、导入别看我们的年龄小,只要做个有心人,一样能成为美食达人。
香喷喷的米饭、美味的水果沙拉、诱人的酥油奶茶…….这一道道美食都出自我们灵巧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