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Map三维管网数据制作流程
supermap5.2(数据编辑、数据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B》上机实验2——实验指导书Part A(数据编辑、数据处理)实验名称:SuperMap数据采集与管理实验实验代码:G1215402实验日期:2015年10月13日(周二)3、4节实验地点:12号楼建筑工程学院机房(223、317)学习要求:(1)掌握使用SuperMap Deskpro5.2进行矢量、栅格格式转换的方法(CAD转Shapefile;GeoTiff转ECW);包含1个思考题。
(2)掌握使用SuperMap Deskpro5.2创建点、线、多边形数据集的方法;(3)掌握使用SuperMap Deskpro5.2在点、线、多边形数据集中追加行、追加列的方法;(4)掌握使用SuperMap Deskpro5.2进行矢量数据编辑的方法,包括修改几何图形、修改属性数据;一、矢量数据转换(CAD转Shapefile/Shapefile转CAD或其他)1、打开SuperMap软件,在Exercise3文件夹下建立文件型SDB数据源“convDS”,坐标系选择为经纬度坐标系“WGS 1984”,将AutoCAD的dxf格式文件导入该数据源,步骤如下:(1)在工作空间管理器窗口,右键点击convDS数据源,选择“导入数据集”菜单,如下图:(2)在如下图所示的数据导入界面,选择Exercise3文件夹下map.dxf文件,目标数据源选择convDS,结果类型选择“简单数据集”,其他设置选择默认,点击“导入”按钮。
(3)导入完成后,工作空间管理器中可看到CAD数据中所包含的点、线、面三种类型数据合并后所形成的三个数据集,如下图:2、将导入的CAD数据集导出为shapefile,实现数据格式转换。
具体步骤为:(1)在上图中,右键点击convDS数据源下的mapR数据集,选择“导出数据集”菜单,如下:(2)在弹出的如下图所示的数据导出窗体上,转出类型选择“ArcView Shape 文件”,可自定义目标文件名称和导出目录,设置完毕后点击“导出”按钮。
supermap制图过程说明

既要创新又要注意继承。根据空间认知论和人的认知惯性设计符号,易引起共鸣,提高传输信息的效率。
处理好单个符号美观与图面整体协调的关系
设计符号时要考虑与其他要素的关系,色彩相互协调、尺寸相互一致、风格统一。
(3)
软件提供了功能强大、方便灵活、简单易用的符号编辑器,只需简单的拖动鼠标,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出符号,用户也可以根据专业需要设计新的符号。在符号库强大的符号制作能力中,用户可以用点、折线、弧线、多边形、椭圆、矩形、圆角矩形、注记及五角星、六边形、菱形等特殊笔画来制作符号。
为了使地图更加美观、生动和范,根据《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相关知识,需要对数据进行编辑,以优化地图。“南京市旅游图”的地图优化过程包含以下内容:
制作不同的点状符号,对各点图层进行编辑修饰;
对线图层的线型、颜色和宽度进行设置;
对面图层的填充颜色、透明度、线型和渐变效果进行设置;
根据需要对点、线、面进行缓冲区分析,形成缓冲区域;
(
在Google earth中选择能够明显辨别,且距离相距较远,能够体现全图区域的四个点,分别刺点,记录所刺点的坐标。四点的坐标分别是:
A、118.752379 32.109146
B、118.786639 31.957469
C、118.847136 32.150752
D、118.714831 31.954522
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
1
首先在网上下载一幅《南京市交通旅游图》的栅格图片,选择这幅图的原因是其中的内容丰富且具体,信息量大。我们以这幅栅格地图作为数字化的底图和基本资料,由于栅格图的像素限制了分辨率,很多信息都看不清楚,我们对这些不清晰的信息通过网络、其它栅格地图和实地考察来核实。我们在谷歌地图中找到南京市的几个特征点,并放大到理想的程度,然后确定这些特征点的空间坐标,得到的空间坐标用来对栅格图进行配准。
基于超图GIS平台的三维管线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及应用

一种基于超图 GIS 平台的三维管线模型自动生成的方法,将三
数据在三维空间的符号化显示。基于超图平台进行三维管线
维管线看作三维点和三维线的符号化显示,利用超图平台的三
模型自动生成主要思路是:首先读取管线成果表的管线数据,
维拓扑分析功能,构建点和线的拓扑关系,解决点符号的旋转
并基于超图组件进行二次开发,将管线数据转为超图的三维
网络数据集,创建三维管线自定义专题图,设置管点的符号、旋
接调用。因此,需要另外增加两个字段,将断面尺寸字段解析
转、缩放等字段,以及管线的符号、颜色、管径等字段,然后将其
为长和宽分别存储。
保存为管线场景。
1.2
1.6
构建三维网络数据集
管点符号,软件会根据管线的直径以及连接到结点的数量生成
的起点点号在管点信息表中必须存在,管点的坐标、高程值在
相应的多通管点模型;对于物探点,不设置点符号,软件会平滑
合理的取值范围等。二是根据管点信息表中的三维坐标生成
的连接两个管段,
但不会生成二通、三通的样式。
管线符号一般分为圆管和方管。圆管比较普遍,使用超图
增加 CPU 的负担,影响场景浏览的速度,因此需要对三维点线
构建拓扑关系,用于表达管线的拓扑连接关系。超图的网络数
包含了管点信息表和管段信息表,管点信息表表记录了管点的
据模型用于存储具有网络拓扑关系的数据,比如管线模型、路
平面坐标、管种名称、特征点名称、地面点高程等信息;管段信
网模型等。网络数据模型包含了网络线数据和网络结点数据
智慧水利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 年 第 11 期
基于超图 GIS 平台的三维管线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及应用
王龙浩
SuperMap三维管网数据制作流程

SuperMap三维管网数据制作流程SuperMap三维管网数据制作流程1 导入AutoCAD数据原始数据是AutoCAD格式,需处理为满足在SuperMap三维GIS 中进行显示,查询,分析功能的三维管网数据,首先将原始数据导入到SuperMap桌面软件中以备进行后续数据处理。
1.1 新建数据源建立一个SuperMap数据源,存放导入的数据。
建立的数据源1.2 合并图层导入数据分两次导入,第一次导入合并图层作为提取业务数据以及查看数据详细信息的底图使用;数据导入操作界面导入后的一期给水、消防平面图1.3 分图层导入第二次分层导入,导入后查看需要提取的业务数据,以便了解数据特点,更准确的完成业务数据的提取工作。
一期给水、消防平面图中的业务数据层2 坐标位置矫正由于AutoCAD数据采用普通平面坐标系,导入后的数据无法与影像数据对应起来,因此需要进行坐标位置矫正后才能在三维场景中显示正确的坐标位置。
2.1 配准坐标位置矫正采用SuperMap桌面软件提供的配准功能完成,为了保证管网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配准工作可以多反复几次,直至与影像数据的匹配程度达到数据精度要求为止。
配准操作界面3 提取业务数据3.1 数据绘制3.1.1 新建数据集新建线数据集以备后续进行数据绘制。
新建线数据集3.1.2 准备绘制为了保证绘制的准确性,在地图窗口打开影像数据集,三位模型数据,配准后的AutoCAD底图,新建的给水消防数据集,绘制之前,把给水消防数据集设置为可编辑,其他图层的可选择都取消掉。
数据绘制时的图层控制3.1.3 绘制线绘制线时注意根据给水消防的流向进行线的绘制,以保证使用流向分析功能时的准确性。
绘制过程中两点构成一线,遇到消防栓,阀门,以及管线拐弯处需要增加一条新线。
给水消防业务数据存在相交不打断的情况,绘制时记录位置,后续进行数据检查时进行重点检查。
绘制功能在对象操作选项卡中,绘制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对象编辑,可根据图标提示进行打断,编辑节点,增加节点等操作。
超图supermap制图过程

中国语言地图集桌面制图组制图过程说明手册目录一、地图的配准 (4)1.1:原始数据 (4)1.2:新建数据源,导入数据集 (4)1.3:地图配准 (5)二、屏幕跟踪矢量化 (9)2.1:面的数字化 (9)2.2:线的数字化 (10)三、修改表结构 (12)3.1:属性表结构中增加name行 (12)3.2:录入属性数据 (12)四、点线符号制作 (13)五、图层风格设置 (15)5.1、方言区的设置 (15)5.2、次方言的设置 (21)5.3、超链接 (25)六、专题图设计 (19)6.1:单值专题图 (19)6.2:标签专题图(以省会城市为例) (21)6.3:缓冲区分析 (24)6.4:叠加分析 (25)6.5:可见比例尺范围设置 (27)6.6:沿线文本标注 (27)七、保存地图 (27)八、布局设置和打印布局 (28)8.1:添加布局要素,设置比例尺,生成布局 (28)8.2:布局打印输出 (28)一、地图的配准1.原始数据作品使用的原数据是从网上下载的栅格数据,没有实际的地理坐标因此在矢量化之前要对他进行配准操作。
由于原始数据没有经纬网,无法用经纬网信息进行配准,因此作者又从网上下载了一幅具有经纬网信息的高分辨率地图为基准来配准原数据。
(如图1)图 12.新建数据源导入数据集新建一个数据源将要配准的原始数据集导入。
右击工作空间中的‘数据源’,选择‘新建数据源’,新建一个名为‘底图’的数据源。
右击‘底图’,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导入数据集’选项,在弹出的‘数据导入’对话框中点击‘添加文件’按钮,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选中原始数据,将其导入到数据源中。
3.地图配准为了给到如今来的栅格数据赋予实际的地理空间位置,同时纠正原数据的各种变形需要对原数据进行配准。
步骤如下:1、在‘底图’数据源中建立一个名为‘控制点’的点数据集。
右键单击‘底图’、‘属性’,然后选择‘投影信息’,点击‘重新设定投影’,将投影方式设定如下图2。
管网gis建模流程

管网gis建模流程## English Answer:Pipeline GIS Modeling Workflow.Pipeline GIS modeling involves creating a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a pipeline system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software. The workflow typical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1. Data Collection: Gather data on the pipeline network, including pipeline routes, attributes (e.g., diameter, material, age), and related infrastructure (e.g., valves, pumps).2. Data Preparation: Cleanse and validate the data to ensure its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This may involve correcting errors, removing duplicates, and standardizing data formats.3. Geospatial Data Creation: Create geospatial data representing the pipeline network. This includes digitizing pipeline routes, creating point features for infrastructure, and defining attributes for each feature.4. Topology Building: Establish topologicalrelationships between geospatial objects. This defines how features are connected and how 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ensuring data integrity.5. Network Analysis: Conduct network analysis on the pipeline model to identify connectivity, flow paths, and other network-related properties. This can help with route planning, flow simulations, and leak detection.6. Data Integration: Integrate the pipeline GIS model with other GIS layers, such as land use, top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data. This allows for comprehensive spatial analysis and decision-making.7. Visualization and Reporting: Create maps, charts,and reports to visualize and analyze the pipeline network.This can support planning,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activities.## 中文回答:管网GIS建模流程。
探讨三维数字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

探讨三维数字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摘要:“数字城市”的建设是城市空间信息的开发、使用和共享的需要,它对城市的信息化进程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城市地理空间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网就像人体内的“神经”和“血管”,日夜担负着传递信息和输送能量等工作,是生产运转的物质基础。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管网的测量、矢量化、三维建模及编程开发等技术的实现过程,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三维数字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实现了管网的可视化管理。
关键词:数字管网;三维建模;GIS;可视化管理一、系统设计(一)功能结构经过实际调查分析得知,管理部门对现实中管网的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重点要求:1)三维场景展示,二维平面图具有众多局限性,用户希望通过管网的真实感三维场景模型,将隐蔽的管线清晰直观地展现在用户面前,提高管线管理和营运的效率;2)图属双向查询,通过图属互查功能快速查询管线的类型、属性、位置和展布方向,及时了解某一特定管线的结构状况。
例如,用鼠标点击拾取一段管道,选中的管道高亮显示,并弹出相关属性信息窗口;3)统计报表,通过多条件、多方式查询生成报表,与此同时,还希望生成柱状、饼状、折线等示意图;4)分析量算功能,管网管理需要进行多种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如邻近分析、爆管分析等;5)模拟功能,在场景中可视化添加或修改管线及设备,动态模拟管网的工作状态,对紧急事故的处理,如煤气泄露、水管破裂及地震造成地下管线破坏等进行预演;6)控制功能,在危险区域或人工很难干预的位置安装传感器,通过物联网进行远程自动控制,达到智能化管理的目的。
基于以上现实需求,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如图1所示。
(二)数据表设计管网数据库是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库中存放了管道属性信息、附属设备信息、用户管理信息等数据。
在建立信息数据表时,应全面考虑信息内容并设置对应字段名称,各信息表内存放的数据如下:1)管道属性信息表,包括管号、管道长度、管道直径、安装日期、材质、类型、壁厚、描述等。
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技术

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技术一、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技术概述城市地下管网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多种管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管网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加,传统的二维平面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需求。
因此,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技术应运而生,它能够为地下管网提供更为直观、精确的管理和维护手段。
1.1 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技术的定义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三维建模软件等工具,将城市地下管网的物理形态和属性信息转化为三维数字模型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对地下管网空间结构、属性信息和运行状态的全面可视化和动态模拟。
1.2 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价值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地下管网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因信息不明确导致的施工事故。
- 优化地下管网的规划和设计,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 支持应急响应和灾害管理,快速定位问题管网,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精确的管网信息支持绿色建设和节能减排。
二、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技术的关键技术2.1 三维数据采集技术三维数据采集是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的基础。
它包括地面测量、地下探测和属性信息收集等多个环节。
地面测量主要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技术获取地形地貌数据;地下探测则利用地质雷达、声纳探测等手段探测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深度;属性信息收集则涉及管线材质、直径、使用年限等数据的收集。
2.2 三维建模软件三维建模软件是实现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的关键工具。
这些软件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图形渲染能力,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转化为三维模型。
常见的三维建模软件包括Autodesk 3ds Max、Maya、Revit等,它们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可以与GIS系统无缝对接。
2.3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在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建模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perMap三维管网数据制作流程
1 导入AutoCAD数据
原始数据是AutoCAD格式,需处理为满足在SuperMap三维GIS中进行显示,查询,分析功能的三维管网数据,首先将原始数据导入到SuperMap桌面软件中以备进行后续数据处理。
1.1 新建数据源
建立一个SuperMap数据源,存放导入的数据。
建立的数据源
1.2 合并图层导入
数据分两次导入,第一次导入合并图层作为提取业务数据以及查看数据详细信息的底图使用;
数据导入操作界面
导入后的一期给水、消防平面图
1.3 分图层导入
第二次分层导入,导入后查看需要提取的业务数据,以便了解数据特点,更准确的完成业务数据的提取工作。
一期给水、消防平面图中的业务数据层
2 坐标位置矫正
由于AutoCAD数据采用普通平面坐标系,导入后的数据无法与影像数据对
应起来,因此需要进行坐标位置矫正后才能在三维场景中显示正确的坐标位置。
2.1 配准
坐标位置矫正采用SuperMap桌面软件提供的配准功能完成,为了保证管网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配准工作可以多反复几次,直至与影像数据的匹配程度达到数据精度要求为止。
配准操作界面
3 提取业务数据
3.1 数据绘制
3.1.1 新建数据集
新建线数据集以备后续进行数据绘制。
新建线数据集
3.1.2 准备绘制
为了保证绘制的准确性,在地图窗口打开影像数据集,三位模型数据,配准后的AutoCAD底图,新建的给水消防数据集,绘制之前,把给水消防数据集设置为可编辑,其他图层的可选择都取消掉。
数据绘制时的图层控制
3.1.3 绘制线
绘制线时注意根据给水消防的流向进行线的绘制,以保证使用流向分析功能
时的准确性。
绘制过程中两点构成一线,遇到消防栓,阀门,以及管线拐弯处需要增加一条新线。
给水消防业务数据存在相交不打断的情况,绘制时记录位置,后续进行数据检查时进行重点检查。
绘制功能在对象操作选项卡中,绘制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对象编辑,可根据图标提示进行打断,编辑节点,增加节点等操作。
对象操作功能选项卡
给水消防数据集绘制效果
给水消防数据集细部
3.2 数据检查
数据检查通过人工判读与功能辅助操作进行,主要使用的功能是拓扑检查功能,线拓扑处理功能,由于拓扑需要考虑容限,而且多种检查或处理项之间相互
干扰,因此应逐项检查,并且在检查单项时可以多检查或处理几次,容限值不宜过大,可以逐次测试以达到最佳处理容限。
拓扑检查功能菜单
拓扑检查功能界面
线拓扑处理功能界面
3.2.1 假结点
去除假结点(把没有必要断开的两条线合并成一条线)可以使用拓扑检查功能,但是不可避免需要人工检查,此时使用带箭头线型容易发现。
注:蓝色为选中状态,说明这里存在两条线,需处理成一条线;
存在假结点的位置
4 网络化处理
网络化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数据中的结点与线形成一定的拓扑关系(),以便在系统中完成查询,分析等功能。
4.1 构建网络数据集
4.1.1 构建网络数据集
绘制线时已经注意了线线相交不打断的情况,因此构建网络数据集时打断设置无需进行选择,生成的网络数据集结点位置将完全和绘制线时保持一致。
构建网络数据集操作界面
构建成功的网络数据集含有线,点两层,在地图窗口显示时可以看到线及线的结点,并且在线层中会有两个属性字段记录了起始结点和终止结点的位置。
浏览网络数据集
4.1.2 网络数据集检查
构建网络数据集后进行再次检查,重点检查线相交不打断的情况。
而且此时应对照着原来的底图进行彻底的人工检查,发现有数据错误时,退回到绘制的线数据集中进行编辑修改后,再重新构建网络数据集以保证网络拓补关系的完整性。
4.2 录入基本属性
4.2.1 新建属性字段
构建网络数据集后的系统字段没有业务属性,需要人工建立线层和点层的属性字段
新建线属性字段
新建点属性字段
4.2.2 录入基本属性
4.2.2.1.1 功能辅助录属性
为了更加灵活的管理网络数据集,考虑将管理网络关系的结点ID,起始结点ID,终止结点ID在新建的属性字段中重新录入,因此这部分属性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则使用更新列功能实现。
更新列操作
4.2.2.1.2 手工录属性
由于管网数据存在相交非打断的情况,以及一些结点属性需要人工判断的情况,因此可以双击图上的几何对象,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录入属性。
5 生成三维网络数据集
5.1 数据转换
网络数据集无法直接转换成三维点与三维线,因此先把网络数据集转换成二维点和二维线数据集,再把二维点和二维线数据集转换成三维点和三维线数据集。
转换操作界面类似,以下仅以网络数据集转线数据集为例。
类型转换功能位置
网络数据集转线数据集
5.2 符号化处理
管网数据的结点风格如三通,两通等对方向有严格要求,因此手动配置风格时检查量非常大,我们使用制作好的三维管线符号化处理工具进行,配置风格后如下图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