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内科名词解释大全

内科名词解释大全

内科名词解释大全1. 症状(Symptom):指疾病或异常状态在患者身上出现的主观感受或可观察到的体征,如头痛、发热等。

2. 体征(Sign):指疾病或异常状态在患者身上可观察到的物理变化,如心脏杂音、皮肤疹等。

3. 诊断(Diagnosis):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确定患者的疾病或异常状态的过程。

4. 病因(Etiology):引起疾病或异常状态的原因或发生机制,可分为感染、遗传、环境等多种类型。

5. 预后(Prognosis):指对患者疾病或异常状态的发展和结果进行预测的判断,如预测疾病的病程、后果和预后。

6. 慢性病(Chronic Disease):指病程长、发展缓慢、症状持续存在并可能加重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7. 急性病(Acute Disease):指病程较短、发展迅速、症状明显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

8.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指人体内的一组器官、细胞、分子等,用于抵抗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的系统。

9.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指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人体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和其他物质到体内各部分,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10.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指由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的系统,负责呼吸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11.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指由口腔、食管、胃、肠和其他相关器官组成的系统,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除废物。

12.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指由肾脏、尿输送系统和膀胱组成的系统,负责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废物。

13.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指由分泌腺和激素组成的系统,负责调节人体的代谢、生长和发育。

14.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指由神经组织、脑和脊髓组成的系统,负责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并控制人体各部分的功能。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69.肝硬化:是因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致使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
70.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肿瘤。
71.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78.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急剧、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正。
79.血液透析: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主要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
80.腹膜透析:是向病人腹腔内输入透析液,利用腹膜做为透析膜将体内滞留的水、电解质与代谢废物经超滤和渗透作用进入腹腔,而透析液中的某些物质经毛犀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以补充体内的需要,如此反复更换透析液,可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
26.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滞留或二氧化碳降低。
27.I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滞留。
28.ARDS:是指病人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内、外致病因素(如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大手术、DIC)而引起肺微血管和肺泡上皮损伤为主的肺部炎症综合症。
29.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炮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30.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导致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症。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及组织血液灌注量不足为主要特征。
21.气胸:任何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陷。
22.人工气胸:用人工方法将滤过的空气注入胸膜腔所引起的气胸。

内科名词解释

内科名词解释

内科名词解释内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主要研究并治疗人体内部的各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

1.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指人体中心脏和血管的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身体组织,排除代谢产物和碳酸氢盐,并维持体温和酸碱平衡。

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2.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指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和结构,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其功能是将氧气吸入体内,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

3.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指人体用于排泄尿液的器官和结构,包括肾脏、尿道、膀胱和尿液输送管道。

其功能是排除体内代谢产物、维持体液平衡和酸碱平衡。

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肾衰竭等。

4.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指人体用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和结构,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炎症性肠病、胰腺炎等。

5.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指人体用于分泌激素的腺体和组织,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腺和性腺等。

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性功能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调、肾上腺功能异常等。

6.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指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神经系统负责接收、传导和处理信息,调节身体的各种活动。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头痛、癫痫等。

内科是一个广泛的学科门类,涉及的疾病众多且复杂。

内科医生需要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对各种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内科医生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关怀病人的态度,以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

内科名词解释(完整版)

内科名词解释(完整版)

1.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COPD。

2.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

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塞,导致支气管组织结构较严重的病理破坏而引起支气管腔的扩张和变形。

3.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和肿大的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合称为原发综合征或原发性结核。

4.结核球:干酪样坏死灶部分消散后,周围形成纤维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内干酪物质不能排出,凝成球形病灶,称“结核球”。

5.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如病人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即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6. 阻塞性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onicpulmonary heart disease )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9. 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不同刺激的平滑肌收缩反应增高,是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10.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

11. 肺炎球菌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或称肺炎球菌肺炎,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引起,约占医院外获得性肺炎的半数以上。

12.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肺实质坏死的肺部化脓性感染。

早期为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绕形成脓肿。

(完整版)内科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1、GERD:胃食管反流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得组织损害2、X线钡影跳跃征象:在溃疡型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3、肝肾综合症: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时,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肾内血流重分布等因素,可发生肝肾综合症4、肝肺综合症: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展和低氧血症组成的三联征5、肝性脑病:是有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得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6、Grey-Turner征:少数患者因胰酶,坏死组织及出血沿腹膜间隙与肌层渗入腹壁下,致两侧腹部皮肤呈暗灰蓝色7、Zollinger-Ellison综合症:是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又称胃泌素瘤),胃泌素可刺激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处于高酸环境中,导致胃,十二指肠发生多发性溃疡8、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得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9、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得慢性肝病10、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11、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得炎症反应12,蛋白尿:每日尿量持续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称蛋白尿14,尿液检查:1功能性蛋白尿 2肾小球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 4溢出性蛋白尿15,肾病综合症:各种原因所致得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16,肾炎综合症:以蛋白尿,血尿及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症17,急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而出现得临床综合症20,急性肾小球肾炎:AGN 是以急性肾炎综合症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得一组疾病。

特点是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22,缺铁性盆血(IDA):当机体对铁得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盆血23,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盆血,出血。

最全内科学名词解释

最全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1、小叶性肺炎:是指病原菌通过支气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本病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多累及肺的下叶,一般无实变体征,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病毒及病毒支原体等。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炎症。

4、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胸片X显示一个或多个含气液平空洞。

5、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6、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7、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8、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几乎在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2 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9、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在吸入变应原后6小时左右发生的反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

而且临床症状严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肺功能损害严重而持久。

10、"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11、"阻塞性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

这种气流受限常呈渐进性,并伴有肺部对有害尘粒或气体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

13、"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官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且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的肺气肿。

内科学的名词解释

内科学的名词解释

内科学的名词解释引言: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内科学中的一些常见名词进行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包括一系列化学分子和细胞器。

人体内的细胞种类繁多,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

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实现了机体的正常运作。

二、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通过检测和抵御外界入侵的病原体和物质来保护身体免受疾病和损害。

它包括各类免疫细胞、淋巴器官和免疫调节分子,如白血球、淋巴结和抗体等。

免疫系统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代谢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它涉及到能量的转化、物质的利用和废物的排泄。

人体内的代谢与饮食、运动、激素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对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四、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它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生物、化学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也帮助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五、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人体负责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器官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肝胆系统等。

消化系统通过机械和化学作用,将食物转化为细小的分子,以便被吸收和利用。

同时,它也帮助排除人体无法消化的废物和毒素。

六、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调节系统,包括大脑、脊髓、神经和感觉器官等。

它负责接收和处理外界的刺激,并将信号传递给身体的其他部位。

神经系统对人体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七、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一种调节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和应激等过程。

它包括各类内分泌腺体和体内的激素分泌与反馈机制。

内分泌系统对身体内部的平衡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完整版)最全内科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最全内科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最全内科学名词解释内科学名词解释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1、小叶性肺炎:是指病原菌通过支气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本病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多累及肺的下叶,一般无实变体征,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病毒及病毒支原体等。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炎症。

4、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胸片X显示一个或多个含气液平空洞。

5、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6、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7、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8、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几乎在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9、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在吸入变应原后6小时左右发生的反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

而且临床症状严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肺功能损害严重而持久。

10、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11、阻塞性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

这种气流受限常呈渐进性,并伴有肺部对有害尘粒或气体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

13、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官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且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的肺气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哮喘:无论既往是否有哮喘病史,当口服阿司匹林后数分钟内或数小时内出现诱发的哮喘发作,称阿司匹林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指气管、支气管树对多种抗原或非抗原(物理或者化学的刺激)的过度反应,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增强、气道粘膜腺体分泌增多。

右中叶综合症:因局部支气管或者肺部炎症或者淋巴结肿大压迫右中叶支气管,使管腔狭窄,引起的中叶体积缩小,不张,慢性炎症导致的临床症状类癌综合症:在肺部肿瘤中,可见到因分泌5-羟色胺过多而引起的哮喘样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皮肤潮红,水样腹泻等症状,以燕麦细胞癌和腺癌多见弥漫性泛支气管炎:指两肺终末细支气管及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弥漫性慢性炎症。

大环内酯类对其有效。

Pancoast综合症:Pancoast综合症指由于位于肺尖和肺上沟的肺肿瘤导致臂从神经和颈交感神经受累,临床上以Horner综合症及肩部和上肢的疼痛等为表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指平均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次数在30次以上,或呼吸紊乱指数大于5次以上。

呼吸暂停:睡眠中口鼻气流停止超过10s呼吸紊乱指数: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铜器指数大于5次低通气:呼吸气流降低幅度超过气流的50%以上,并伴有4%以上的血氧饱和度下降。

Picknickian syn:肥胖,嗜睡,周期性呼吸三联症。

盘状肺不张:指亚段以上的肺不张,多位于膈顶上方,约2-6cm长,扁平条状阴影,外端达胸膜表面,不穿过叶间裂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反复咯血为主要症状,而无咳嗽,咳脓痰表现的支气管扩张Kartagener syndrome:指具有内脏转位(右位心),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三联症的先天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指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痉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大多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Horner Syndrome:肺尖肿瘤或颈部肿块压迫侵犯颈交感神经,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充血及同侧面部无汗。

Caplan Syndrome: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尘肺,肺内有多个圆形结节弯月综合症(军刀综合症):肺血管发育异常肺血管沿右心缘有军刀样阴影,右肺发育不全。

副癌综合症:paraneoplastic syndrome,又称肺癌的肺外表现,有些肺癌患者可出现一些少见的症状与体征,这些症状与体征表现于胸部以外的脏器,不是肿瘤的直接作用或引起,可出现肺癌发现前后。

Goodpasture Syndrome:肺弥漫性出血,肺内纤维素沉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Schemic precondition:缺血预适应,指反复短暂的心肌缺血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使心肌对更长时间缺血的耐受性增强,这一现象称心肌缺血预适应。

Beck三联症:血压下降或休克,颈静脉显着扩张,心音低顿或遥远,称为Beck三联症,临床以急性心包填塞多见。

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又称中间综合征,疼痛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历时较长达30分钟到1小时以上,但无心肌梗塞的客观依据,常为心肌梗塞的前奏梗塞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一个月内又出现心绞痛,由于供血的冠脉阻塞,发生心肌梗塞,但心肌尚未完全坏死,一部分未坏死的心肌处于严重的缺血状态下又引发疼痛,有随时发生再次心肌梗塞的可能。

Myocardial hibernating:当心肌灌注呈长期减少时,心肌可维持组织生存,但又处于一种持续性的左心室功能低下的状态,当血流恢复后,心脏功能也可以恢复正常。

这种少供血就少工作的心肌称为冬眠心肌。

猝死(Sudden death):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Myocardial stunning: 心肌顿抑,缺血心肌经冠状动脉再灌注挽救尚存活的心室肌,虽然无心肌坏死,但心功能障碍持续1周以上(包括心肌收缩,高能磷酸键的储备及超微结构不正常),在血流恢复之后收缩和舒张功能低下的时间拖长,以后逐渐好转,此现象称为心肌顿抑Insulin Resistance:由于胰岛素的生理功能相对不足,使组织利用糖的能力减低,导致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称胰岛素抵抗。

急性冠脉综合症:指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非Q波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猝死等的急性冠脉事件。

舒张性心力衰竭:指由于舒张期心室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和心室顺应性下降以致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受损,心搏量下降,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而发生的心力衰竭,而代表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正常Marfan’s Syndrome:为一种遗传结缔组织疾病,通常累及骨关节、眼、心和血管,典型者四肢细长,韧带和关节过伸,晶体脱位和主动脉呈梭型囊样扩张。

室性并行心律:心室局部自律性增高,且有保护性传入阻滞,及间歇性传出阻滞时临床表现的室性早搏。

心电图表现为室早配对间期不同,且室性异位搏动之间存在着最大公约数,可出现室性融合波。

VVI起搏器综合征:经长期心室起搏的病人,心室起搏后由于失去正常的收缩顺序,心排量下降,导致一系列症状,如血压下降、头晕、眼黑或心衰竭症状,称VVI起搏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窦房结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慢快综合征等。

Myocardial concussion syndrome:心肌震荡综合症,严重心肌损伤时,心肌丧失除极与复极能力,成为“电静止”区域,出现暂时性Q波,伴有缺血性ST段与T波改变,随后R波再出现,ST-T恢复,这种心肌暂不激动现象称为“心肌震荡综合症”X综合症:指病人具有心绞痛或类似于心绞痛的胸痛,实验室检查有心肌缺血的证据(如EKG 显示缺血性ST-T改变),而冠脉造影无异常发现。

Myocadial bridging:冠脉通常走行于心外膜下的结缔组织,如果一段冠脉行走于心肌内,这束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行走于心肌桥下的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

Milking effect :由于心肌桥的存在,导致心肌桥近端的冠状动脉收缩期前向血流逆转,而损伤该处的血管内膜,因而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该节段收缩期血管腔被挤压,舒张期又恢复正常,称挤奶现象Brockenbrough phenomenon:在有完全代偿间歇的室性期前收缩时,期前收缩后的心搏增强,心室内压上升,但同时由于收缩力增强,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的梗阻也增强,主动脉压反而降低的现象。

心室晚电位:是出现于QRS波终末部的高频,低振幅的碎裂电活动。

在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或严重心力衰竭时,病变的心肌组织可能存在正常的心肌细胞,这些正常的心肌细胞的心肌电活动沿着分割的心肌纤维束所形成的曲折,迂回的径路,缓慢不同步传导,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延迟出现的高频、低振幅的碎裂电位,可能导致心动过速的发生,发生室速及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大。

心率变异性:正常人24小时窦性频率快慢随时间有一定的变化,称心率变异性。

反映植物神经的重要指标。

QT离散度:同步记录的12导联体表EKG中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称――。

Ortner syn:左心房明显扩大,支气管淋巴结的肿大和肺动脉的扩张压迫左喉返神经所致症状。

Barret 食管:食管粘膜因反复的慢性刺激,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称Barret食管,易发生癌变。

其发生的溃疡称Barret溃疡。

GERD:Gastroesophogeal reflux disease:胃十二直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的食管粘膜炎症,而产生的烧心、返酸的症状。

称胃食管反流病。

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胃泌素瘤,是胰腺的非β细胞瘤,可分泌大量的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增生而引起大量的胃酸分泌,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消化性溃疡,不但常见部位,非常见部位也易发生溃疡伴腹泻,溃疡难治,易出血,穿孔。

血中胃泌素大量增多。

Linitis plastica:皮革胃,癌组织弥漫侵润大部或全部胃壁,使其增厚,变硬,胃腔缩小,粘膜皱襞消失,似皮革。

Blumer’s shelf:胃癌细胞从浆膜层脱落,种植转移到直肠周围肠壁和盆腔,在直肠周围形成的结节状板样肿块。

Krukenburg 瘤:胃癌细胞从浆膜层脱落,种植转移到卵巢,两侧卵巢肿大,临床常有阴道出血和腹水。

Virchow 结:胃癌经淋巴途径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质硬不易移动。

Stierlin sign:X线钡剂跳跃征,在溃疡型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称-。

伴癌综合症:指癌肿本身代谢异常,分泌和产生的某种物质导致宿主机体内分泌或代谢的异常,可有特殊的临床表现。

Subclinical hepatic coma: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或电生理检查才能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

Subclinical hepatic cancer:无任何临床症状和血液生化异常,经AFP和B超发现的肝癌。

Hepatic coma(hepatic encephalopathy):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Mallory-Weiss syndrome:由于剧烈干咳、呕吐和其他导致腹内压突然增高的情况下造成的胃贲门-食管远端粘膜及粘膜下层撕裂,并发大量出血。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进展期肝病肝硬化,由于门体分流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增加,肺内毛细血管扩张,肺动静脉分流,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70mmhg),肺泡-肺动脉氧分压差增大(>20mmhg),叫肝肺综合症Hepatorenal syndrome:肝肾综合症,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发生的功能性肾衰竭,主要由于肾脏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所致,肾脏无病理性改变,表现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

肿瘤标记物:肿瘤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常以抗原、酶、激素等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根据其生化或免疫特性可以识别或诊断肿瘤。

门脉高压性胃病: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胃粘膜可以淤血、水肿和糜烂,呈马赛克或蛇皮样改变叫门脉高压性胃病。

Verner-Morrison syndrome:胰性假性霍乱;血管活性肠肽瘤。

由于VIP瘤产生大量的VIP而引起的疾病,表现为低钾血症,无胃酸,水样腹泻为特征。

Courvoisier sign:黄疸的同时扪及囊状的,无压痛,表面光滑可推移的肿大的胆囊,称Courvoisier sign,为诊断胰腺癌的重要体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