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美国酒店业的进一步变革
纵观美国上世纪百年的住宿业发展史

美国上世纪百年的住宿业发展史可以被描述为一段充满了变革和创新的历程。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住宿设施,在这个过程中,住宿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20世纪初,美国的住宿业主要以小旅馆和家庭式住宿为主,大多数人选择在陌生城市的旅馆里住宿。
这些旅馆通常由个人经营,设施简陋,价格昂贵。
然而,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网的改善,旅游业的发展给住宿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汽车旅行的兴起,汽车旅馆也开始出现。
美国第一家汽车旅馆于1925年开业,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增加。
汽车旅馆通常位于交通要道旁,为穿越美国的汽车旅行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住宿选择。
这些汽车旅馆提供了基本的住宿设施,如卫生间和独立房间,价格相对较为合理。
到了1940年代,美国的住宿业开始迎来全面的转变。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工业化的推进,人们对舒适和便利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一时期,著名的连锁酒店开始兴起,如希尔顿,马里奥特,万豪等。
这些连锁酒店采用标准化的运营模式,提供一致的设施和服务,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1950年代,美国的住宿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创新的住宿模式。
其中最主要的是摩托旅店的兴起,这是为摩托车旅行者提供住宿的设施。
摩托旅店通常位于交通要道旁,提供简单的房间和停车设施,为里程疲惫的摩托车车手提供便利。
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化多样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这一时期,美国的住宿业也不断迎来创新。
例如,1967年雅典奥运会期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酒店开业,这是美国第一家大型综合度假酒店,将赌场、餐厅、娱乐设施集于一体,为顾客提供全方位服务。
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住宿业进一步迎来创新。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在线预订系统和住宿平台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住宿业的运营方式。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方便地和预订酒店,并与其他顾客分享住宿体验。
在线预订系统和住宿平台的出现推动了住宿业的数字化转型。
世界酒店发展史

世界酒店发展史概述:旅游和商务活动自古有之,饭店餐馆就应运而生。
相传欧洲最初的食宿设施约始于古罗马时期,其发展进程经历了所谓古代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商业饭店时期等阶段,其间几经波折起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地随着经济形势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进入了新型饭店时期,并逐步形成了庞大独立的饭店行业。
简述:古代客栈时期:很多人都看过那个《龙门客栈》对吧!那么,大家都应该知道客栈的组成、构造是很简单的,当然是拿现代酒店与其相比,在当时来讲已经是很不错的。
由于当时社会的需要,为了满足外出人们的吃、喝、睡等生存的基本问题,千百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客栈和酒店。
至中世纪后期,随着商业的发展,旅行和贸易的兴起,外出的传教士、信徒、外交官吏、信史和商人等激增,使得客栈的需求量增大。
因为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步行、骑马或乘坐驿车,因此,大多的客栈都设在古道边、车马道路边或是驿站附近。
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汽车酒店了。
早期的英国客栈是人们聚会并相互交往、交流信息和落脚歇息的地方。
最早的客栈设施简陋,仅提供基本食宿,无非是一幢大房子,内有几间房间,每个房间里摆了一些床,旅客们往往挤在一起睡,并没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当然,由于服务项目少,服务质量差,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供消遣。
到了15世纪,有些客栈已拥有有20到30间客房,有些比较好的客栈设有一个酒窖、一个食品室、一个厨房,为客人提供酒水和食品。
还有一些客栈已开始注意周围环境状况,房屋前后辟有花园草坪,客栈内有宴会厅和舞厅等,开始向多功能发展。
总的来看,当时的客栈声誉差,被认为是赖以糊口谋生的低级行业。
客人在客栈内缺乏安全感,诸如抢劫之类的不法事情时有发生。
大饭店时期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和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方便贵族度假者和上层人物以及公务旅行者,饭店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由于火车、轮船的兴起,已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饭店。
在纽约,1794年建成的首都饭店,内有73套客房,这在当时无疑是颇具规模的。
星级酒店的历史演变

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和行为习惯 ,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02
01
互动与参与
鼓励客户参与酒店服务和产品的设计、改进 等环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04
03
05 星级酒店的历史与文化影响
星级酒店对旅游业的推动
星级酒店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旅游业的发展。 它们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住宿服务,还带动了餐饮、交通、 旅游景点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土酒店品牌的崛起
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一些本土酒店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 如香格里拉、万达等。这些本土品牌通过提供具有地方特色 的服务和体验,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口碑。
02 现代星级酒店的发展
20世纪中期的国际酒店品牌
希尔顿酒店
20世纪50年代,希尔顿酒店集团 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以其标 准化和高效的服务著称,成为国 际酒店业的领军品牌之一。
展开竞争。
04 星级酒店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术在星级酒店的应用
A
智能化管理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酒店内部管 理的高效化和智能化,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 率。
无人化服务
引入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技术,提供无 人化服务,如自助入住、自助退房等,提 升客户体验。
B
C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 术,提供沉浸式的客户体验,如虚拟旅游、 虚拟房间预览等。
铁路酒店网络的形成
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欧洲出现了一 批铁路酒店,这些酒店通常与铁路公 司合作,为旅客提供便捷的住宿和交 通服务。
20世纪初的美国酒店业
度假酒店的发展
20世纪初,美国旅游业逐渐兴起,人们开始意识到度假的重要性。因此,一些 度假酒店开始出现,提供休闲和娱乐服务,吸引游客前来放松身心。
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史

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
随着美国大众消费的兴起和公路网络的发展,汽车旅馆开始出现,为平民提供了廉价的住宿服务。
20世纪60年代,随着航空业的繁荣,机场附近的汽车旅馆也得到了发展。
这些汽车旅馆通常只提供最基本的住宿设施,如床铺、洗漱用品和早餐,价格低廉,适合预算有限的旅客。
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发展。
这些经济型酒店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旅游胜地,以方便游客前往各个景点。
它们通常提供简单的住宿设施,如床铺、电视和洗漱用品,价格相对较低。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经济型酒店进一步扩大规模,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住宿方式。
这些经济型酒店通常提供基本的住宿设施和服务,价格适中,适合那些对住宿要求不高的人。
如今,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酒店通常以连锁形式出现,提供标准的住宿设施和服务,价格实惠。
它们已经成为商务旅行者和预算有限的旅客的首选住宿方式之一。
星级酒店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跨界合作
与其他产业进行合作,提供跨界 服务,如与艺术、文化、科技等 产业的合作,创造新的服务模式 和价值。
可持续发展
环保理念
将环保理念融入酒店建设 和经营中,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 展。
社区参与
与当地社区建立合作关系 ,参与公益活动和社区发 展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星级酒店开始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节能减排 技术、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成为星级酒店业的新趋势。同时 ,酒店也开始关注社会责任和员工福利,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Part
02
星级酒店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智能化服务
01
星级酒店正逐步实现智能化服务,包括自助入住、智能客房控
VS
连锁酒店的兴起
希尔顿、万豪、喜来登等连锁酒店品牌开 始崭露头角,通过标准化服务和品牌营销 赢得了市场份额。这些连锁酒店的出现也 推动了酒店业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21世纪的星级酒店
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
进入21世纪,星级酒店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酒店开始注重文化元 素和地域特色,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体验。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酒店 预订平台和社交媒体营销成为新的营销手段。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在服务方面不断创新是酒店保持竞争力的关 键。星级酒店可以推出个性化服务、定制化 体验等创新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 期望。同时,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 客户体验也是重要的竞争策略。
Part
04
星级酒店的未来展望
星级酒店起源于欧洲
酒店发展大事记

酒店发展大事记酒店业作为旅游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革。
本文将以大事记的形式,梳理酒店业发展历程,挑选关键事件进行探讨,以展现酒店业发展的脉络和重要节点。
一、20世纪初的酒店业发展1. 1907年,哈维·威克斯在美国密歇根州大怕商务旅社开设了第一家精品酒店,奠定了现代酒店产业格局。
2. 1927年,庞多诺夫瓜达拉哈拉酒店在古巴拉开,标志着拉丁美洲的酒店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3. 1930年代,随着飞机的发明和商业飞行的普及,酒店业迎来了长足的发展,国际酒店品牌纷纷进入不同国家,推动了全球酒店业的蓬勃发展。
二、80-90年代的酒店业发展1. 1983年,美国文华东方酒店集团成立,标志着亚洲的酒店业开始崭露头角。
该集团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标准,推动了亚洲酒店业的快速发展。
2. 1988年,马里奥特拉维斯尼于意大利米兰成立了策略酒店集团,开创了“设计酒店”概念,引领了全球酒店业的新潮流。
3. 1992年,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开业,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国际五星级酒店,标志着中国酒店业踏入新时代。
三、21世纪以来的酒店业发展1. 2001年,携程网在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酒店业进入互联网时代。
随后,OTA平台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酒店预订方式和市场格局的变革。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各地的酒店走向国际舞台,提升了中国酒店品牌的知名度和国际形象。
3. 2014年,Airbnb成为全球住宿分享平台的领军者,引领了共享经济在酒店业的深刻影响。
这也促使传统酒店业加速转型和升级,迎接新形势的挑战。
四、未来酒店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酒店业将加速智能化,提高服务效率和个性化定制程度。
2. 可持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成为酒店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新型材料和清洁能源将在酒店建设和运营中得到广泛应用。
3. 体验式服务:未来酒店将不仅提供住宿服务,更加注重为客人提供独特的体验和情感共鸣,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纵观美国上世纪百年的住宿业发展史

纵观美国上世纪百年的住宿业发展史,我们不难追寻到近年来中国酒店行业似曾相似的发展轨迹。
经济型连锁品牌酒店的崛起代表了中国酒店行业品牌时代的到来,这一现象也正在印证着这一相似的发展足迹。
本文将通过对美国酒店业百年发展历史的分析,引发我们对中国酒店业发展的深入思考。
首先,我们通过表一来对比中美两国一些酒店行业显著特征出现的时间点表一:中美两国行业特征里程碑通过表一的比较我们清楚地发现,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基本是步着美国的后尘,尽管我们的品牌酒店集团出现比美国晚了70年,但面向客人的服务随着社会公众服务的升级却大大提前了,我们有效地将我们的差距缩短到十年左右。
可以预期,我们的酒店行业还将迎来更迅速的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跃然纸上。
尽管我们的发展是加快了,但我们的意识差距还是很远,我们来看一下图一:图一:1920-1990美国酒店行业经营数据美国的酒店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1960年左右开始对收益的关注明显提升,每间可用客房收入(RevPAR)和出租率则呈现了截然相反的走势。
中国的品牌连锁酒店行业虽然只走出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我们必须将我们的意识迅速提升上去,必须由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出租率、平均房价迅速转化到每间可用客房收入和经营毛利(Gross operating profit,简称GOP)方面,不然我们还是将长期的走在“出力不赚钱”的道路上。
其次,我们关注一下酒店物业的典型特征,请看表二:表二:美国酒店物业特征如表二所示,美国酒店的发展在地理布局上以郊区和公路为主,占整体数量高达76.8%,这与整个美国高速公路发达,连锁经济型酒店的数量庞大有密切关系。
反观市区酒店仅占11.7%,这跟国内的差异是很大的,国内的大部分高端酒店集中在市区范围,而连锁经济型也以一线、二线城市为发展主攻方向,我们可以预见,三四线城市的区域性连锁必然大有可为。
值得关注的是机场周边的酒店数量占到7%的份额,是不容小觑的。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机场的外移、新兴机场的兴建,这一趋势是值得引起各酒店集团选址的人员引起重视的。
酒店行业发展历程

酒店行业发展历程
酒店行业发展历程:
1. 早期酒店:酒店行业起源于较早的旅馆和客栈,在古代文明中早已有存在。
早期的酒店多为提供基本住宿需求的简陋结构,服务水平较低。
2.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交通和通讯的改善为酒店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酒店开始向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区域发展,逐渐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3. 旅游业的崛起:20世纪初,旅游业全球化进程加速,并且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旅游。
这促使酒店行业发展出更豪华、更舒适的住宿设施,以满足旅客的需求。
4. 全球连锁酒店的兴起:20世纪后期,全球连锁酒店品牌开
始崛起,通过标准化、专业化的运营模式,提供一致的服务和品质保证,进一步推动了酒店行业的发展。
5. 酒店技术与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酒店业开始采用新的技术和创新手段,例如在线预订系统、智能化客房设施等,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6. 精品酒店的兴起:近年来,精品酒店概念崛起,注重独特的设计、本地文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一部分独立旅行者的青睐,并为酒店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7. 酒店与可持续发展:现代酒店行业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增加了绿色、环保的措施,例如节能减排、环保建筑材料等,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8. 疫情对酒店业的影响:新冠疫情对全球酒店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许多酒店不得不关闭或减少营业。
这促使酒店业加强卫生和安全标准,并探索数字化转型,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
请注意,以上发展历程不包含具体日期和事件,仅涵盖酒店行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初美国酒店业的进一步变革19世纪的欧洲掀起了豪华酒店的浪潮,但是在20世纪初的酒店业变革却出现在美国,这与美国的经济政治史分不开的新中产阶级的崛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突出的社会现象。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是美国新中产阶级崛起的首要因素;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新中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创造了条件;美国妇女广泛就业也促进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崛起。
美国新中产阶级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本的加速积累、积聚和集中,使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资产阶级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资产阶级分化为垄断资产阶级、旧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尤其是新中产阶级的崛起成为19世1 9世纪末2 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不仅仅使美国社会两极分化,产生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而且使中产阶级力量急剧扩大。
作为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美国中产阶级尤其是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出于社会责任感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寻求社会公正,以使美国社会和平而有序地向现代社会转型。
美国中产阶级因此而成为社会的黏合剂,起到了稳定社会的“安全阀”作用19世纪下半叶,随着美国经济的“腾飞”(takeoff)和工业化,美国社会阶级对抗加剧,这从当时大规模的工农组织和工农运动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工业化不仅仅制造了两大对抗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而且使中产阶级异军突起,成为美国社会的中坚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
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4位,到1894年跃居世界第1位,工业生产量占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左右。
从1860年至1900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6倍。
20世纪初,美国工业优势更加突出。
1913年美国工业产品已占世界工业产品总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4国工业产品的总和还要多。
其中煤、铁、钢和石油的产量增长尤为显著。
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铁路增加23万公里。
从国家独立到1867年购买阿拉斯加,美国在半个多世纪里从版图仅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狭长地带的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拥有庞大版图的大国。
从此一个强大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在大西洋西岸迅速崛起。
19世纪上半叶美国进入了工业化时代,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儿童妇女问题、工业化加速发展带来的工伤事故问题、移民和穷人的住房问题等等。
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的确给当时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困扰。
为此许多学者投身于这方面的思考并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政府也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在美国社会政策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比较关注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政策的研究,而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严重社会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社会政策研究少,特别是对社会政策与社会思想观念变化之间联系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
本文试图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政策进行分析,并对社会政策与社会思想观念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期望为当今中国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某种借鉴。
一19世纪上半叶美国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1893年,美国已跃居为世界头号强国,而随着整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美国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这使得城市人口每10年增加40%—50%。
[1][p.154] 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移民从欧洲来到美国。
由于劳动力的增加,雇主大幅度地降低工人工资。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变得拥挤,犯罪和失业急剧增加,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就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各种弱势人群福利的日益关注,其中私人慈善活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同时也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美国政府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针对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来解决已经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
当时美国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儿童问题。
提高童工的工作年龄,减少工作时间,并限制童工夜间工作,还要求童工必须入学。
尔后,大多数城市建立了八小时工作制。
1909年1月,白宫召开了全国儿童福利会议。
会议的主要成果:一是建议联邦政府设立儿童福利主管机构;二是主张各州制定母亲补助金法案,使单身母亲能够继续抚育其子女;三是主张贫困儿童除了不得不送孤儿院收容者外,应尽可能安置在寄养家庭中,以使其能够在正常的家庭中成长;四是呼吁组建一个全国儿童福利联盟,建议1912年联邦政府设立儿童局。
此后还形成了惯例,每隔十年由总统召开一次儿童福利会议,以唤起社会各界对儿童问题的关心。
联邦政府儿童局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儿童状况,提出建议与计划。
1918年,儿童局向国会提交了谢泼德·托纳法案,经过3年辩论于1921年11月,通过了此法案。
它授权政府关心妇女和儿童的卫生与健康。
[2](p.48) 这是第一部联邦政府福利计划,它规定了联邦政府就上述问题向各州提供补助。
与儿童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是保护妇女的身心与健康问题。
1916年密苏里州制定了第一部寡妇年金法,规定各县向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寡妇提供现金补助。
根据这样的法案,政府对一些母亲和儿童给予扶持,承认家庭生活比机构抚养更有利于儿童的成长。
其次,住房制度的改革。
1901年纽约城、1902年芝加哥市颁布了建造经济公寓和普通住宅的法律。
到1917年有40个城市、11个州有了关于提供经济公寓的法律、规定来改进环境卫生和居住状况。
改革住房的理念是1914年由美国的劳动者联合会提出来的,虽然遭到了那些认为提供住房不是政府责任的人的反对,但劳动者联合会还是推动了由联邦政府提供贷款、由各城市建造公共住房的方案。
1915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了一项建筑修正案,允许由州政府建造低成本的住房。
[1][p.156]第三,颁布了工业灾害赔偿法,雇主对因工作受伤的职工负责补偿。
当时美国的工业化加速,频繁发生的工伤事故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劳工局和罗素·赛奇基金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建立公共保险来保护民众,以便抵御生活中的风险。
这个提议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
1906年,国会通过一项联邦补助法,规定对从事危险工作的联邦雇员给予补助。
在联邦政府一系列法令的推动下,1909—1920年有43个州实施了工人补偿金法,以补偿工人因工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2][p.49] 工人补偿金法是美国实行的第一种保险方式。
尽管有许多不足,但它毕竟是实质性的福利立法之一,是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开端,并为其他类型的社会保险开辟了道路。
第四,战时保险。
这种保险开始于1914年,主要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向在潜艇战中私人无法承担的损失提供保险,到1917年这项保险已扩大到所有船员,后又扩大到全体服役人员。
如果服役人员因负伤致残而失去工作能力,政府将按规定给予本人及其家属补助金,并为那些具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恢复就业所需的资格培训。
如果服役人员死亡,则给予其未再婚的妻子、18岁以下的子女和无生活来源的父母提供补助金。
第五,失业保险,失业现象在美国伴随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日趋严重,对劳动者生活与社会安定构成重大威胁。
因此,1916年,马萨诸塞州政府率先通过了关于社会保险的法令,试图以支付保险金的办法来解决失业工人的困难。
[next]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社会政策方面的这些改革,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
而本文则着重分析美国在社会政策方面的这些改革与当时处于加速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美国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分不开的。
当时的美国经历了19世纪特别是南北战争以后的迅速的工业化时期,美国工业迅速增长,190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最大的工业国。
[3][p.126] 在充满着淘金热的19世纪后半期,垄断企业、资本家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金钱成为在美国获得社会承认的最重要的手段,财富的多寡是能否进入上流社会的唯一标准。
这样的社会风尚使美国的资产阶级在攫取财富时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疯狂。
到19世纪末大企业组织、大财阀已经称霸美国的经济领域。
他们凭借其经济上的强大实力,控制市场、规定市场价格、划分经营范围,不择手段地排挤和打击竞争者,对工人则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对公众进行各种无耻的欺骗。
大资产阶级的这种毫无顾忌地聚敛财富的行为,不仅激怒了无产阶级,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其他各界的极大不满。
美国社会经济方面的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受美国、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个人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以及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的思想的影响。
赫伯特·斯宾塞把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关于生物界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理论移植到人类社会,把人剥削人、大公司兼并小公司和种族压迫等作为“生存竞争”的手段,大谈“适者生存”。
这对美国政府的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美国自由竞争的激烈和残酷。
一些人开始注重竞争的规则、发展的秩序。
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沃德虽然也受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的影响,但是他反对自由放任主义,认为文明是人创造出来的,人不是服从自然力量,而是运用其才能来计划和指导其未来,人类可以通过设计有目的的行动来影响环境。
因此,他倡导“社会导进说”,主张人们从事有秩序地改造活动以控制社会的进化过程。
他还认为,在许多情况下,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不会促进人类进步,而是适得其反。
他建议由政府进行积极的社会规划。
只要依靠全体选民的意愿,民选政府的行动就能改革社会。
[4][p.405] 这种观点很得人心,特别受到当时兴起的“进步运动”的欢迎。
因此,愈来愈多的美国人认识到,在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只有对贫困者提供社会保障与必要的福利,才能真正算得上公正,社会才能持续稳定。
贫穷这个社会问题不是私人团体的慷慨捐助能够解决的,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应该行动起来,担负起保障穷人生活的责任。
哲学上,在美国的哲学领域逐渐形成了一种实用主义哲学理论。
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学说,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20世纪初开始在西方社会流行。
实用主义的创始人查理·桑德尔斯·皮尔士,他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实在的东西就是人们相信的东西;第二,一个概念是否清楚明白,是否有意义,要看它是否引起实际效果。
所谓实际效果,就是对人的功用。
[5][p.138] 也就是关注经验、事实和效果。
实用主义的其他代表,如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
杜威提出了“社会改造理论”,即“以一般的观念概括特殊的情境”,也就是使个别的、具体的社会政治问题服从抽象的、一般的社会政治概念,而人们要面对和解决的恰恰是这些具体问题。
用旧理论不仅无助于反而有害于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它“掩盖了迫切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