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仿真实训报告

合集下载

仿真电路软件实习报告

仿真电路软件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仿真电路软件在电子设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对电子电路的理解,我参加了仿真电路软件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通过搭建和仿真电路,加深了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了电路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1. 掌握仿真电路软件Multisim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 学会使用Multisim搭建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实验;3. 熟悉电路仿真中的参数设置、波形分析等操作;4. 提高电路设计和分析的能力,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学习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项目、导入元件、绘制电路图、设置参数、仿真实验等。

2. 搭建电路原理图:以常见的放大电路为例,搭建了共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等,并对电路参数进行了设置。

3. 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设置输入信号,观察电路输出波形,分析电路性能。

例如,对共射极放大电路,观察其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电压放大倍数等参数。

4. 波形分析:通过Multisim软件中的示波器、波特图等工具,对电路输出波形进行分析,了解电路的动态特性。

5. 总结仿真结果: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电路性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习收获1. 掌握了仿真电路软件Multisim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为以后电路设计和分析奠定了基础;2. 通过搭建和仿真电路,加深了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了电路设计和分析的能力;3. 学会了如何使用示波器、波特图等工具对电路输出波形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便利;4. 培养了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实习总结本次仿真电路软件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还让我对电子设计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1. 仿真电路软件是电子设计的重要工具,熟练掌握其操作对电路设计和分析至关重要;2.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3. 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要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谢永全1 实验目的:熟悉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功能,掌握使用Multisim进行输入电路、分析电路和仪表测试的方法。

2使用软件:NI Multisim student V12。

(其他版本的软件界面稍有不同)3 预习准备:提前安装软件熟悉其电路输入窗口和电路的编辑功能、考察其元件库中元件的分类方式、工具栏的定制方法、仪表的种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预习实验步骤,熟悉各部分电路。

4熟悉软件功能(1)了解窗口组成:主要组建包括:电路图编辑窗口、主菜单、元件库工具条、仪表工具条。

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初步定制:定制元件符号:Options|Global preferences,选择Components标签,将Symbol Standard区域下的元件符号改为DIN。

自己进一步熟悉全局定制Options|Global preferences窗口中各标签中的定制功能。

(3)工具栏定制:选择:View|Toolbars,从显示的菜单中可以选择显示或者隐藏某些工具栏。

通过显示隐藏各工具栏,体会其功能和工具栏的含义。

关注几个主要的工具栏:Standard(标准工具栏)、View(视图操作工具栏)、Main(主工具栏)、Components(元件工具栏)、Instruments (仪表工具栏)、Virtual(虚拟元件工具栏)、Simulation(仿真)、Simulation switch(仿真开关)。

(4)Multisim中的元件分类元件分两类:实际元件(有模型可仿真,有封装可布线)、虚拟元件(有模型只能仿真、没有封装不能布线)。

另有一类只有封装没有模型的元件,只能布线不能仿真。

在本实验中只进行仿真,因此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使用虚拟元件,二极管、三极管、运放和其他集成电路使用实际元件。

元件库的结构:元件库有三个:Master database(主库)、Corporate database(协作库)和User database(用户库)。

Multisim仿真实训报告概要

Multisim仿真实训报告概要

EDA工具训练实训报告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班级:自动化1201 姓名:学号:实验1:三相电路仿真一.电路设计及功能介绍三相电路是一种特殊的交流电路,由三相电源、三相负载和三相输电线路组成。

世界上电力系统电能生产供电方式大都采用三相制。

三相电路由三相交流电源供电,三相交流电源指能够提供3个频率相同而相位不同的电压或电流的电源,三相发电机的各相电压的相位互差120°。

三相电路有电源和负载Y连接和△连接等连接方式,本次仿真采用Y--Y连接。

二.三相电路电路分析1.三相对称负载Y--Y连接。

图1-1为其电路仿真。

图1-1.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线电流(相电流)/A 相电压/v 负载电压/v 中性线电流/uA2.2 381.077 220.015 8.277表1-1 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各项数据2.去掉中性线后三相对称负载电路仿真,如图1-2.图1-2去掉中性线后.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线电流(相电流)/A 相电压/v 负载电压/v2.2 381.077 220.015表1-2去掉中性线后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各项数据3.改变三相对称负载的大小,如图1-3.图1-3改变三相对称负载后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各项数据线电流(相电流)/A 相电压/v 线电压/v4.4 381.077 220.015表1-3 改变三相对称负载后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各项数据4.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的电路仿真图1-4.三相电路△负载仿真线电压(相电压)/v 线电流/A相电流/A381.069 6.6 3.811表1-4.三相电路△负载仿真各项数据本实验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三相对称负载Y--Y接法,二是去掉一中的中性线,通过一和二的对比可以得出三相电路中中性线的作用,三改变了对称负载的大小,可以得出负载大小对各项数值的影响,四十三相对称负载Y--△接法,通过四与一二三的对比,可以发现△负载与Y负载的不同。

通过对比以上各组实验及数据,可以得到:1.在Y--Y三相对称负载电路中,中性线上电流几乎为零,中性线不起作用。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实验1.2)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实验1.2)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实验1.2)实验⼀1.电路图
1
2
电容c1和电阻R2交换后
3. 逻辑分析仪和字信号发⽣器的使⽤
实验⼆
1.
静态⼯作点分析
IBQ=12.954uA ICQ=2.727mA
结合电路图可知:UBQ=3.39196V,UCQ=6.54870V,所以三极管的放⼤倍数:β= ICQ/IBQ =210
2.估算出该电路的放⼤倍数Av
从仿真结果中得到:
Uo=1.94895V, Ui=0.014V.
从⽽估算出该电路的放⼤倍数:Av=139
对两电路的带负载能⼒进⾏⽐较
3.1
由以上两个仿真图可知,放⼤电路2⽐放⼤电路1带负载能⼒更强。

⽽放⼤电路的带负载能⼒受其输出电阻影响,输出电阻越⼩,带负载能⼒越强。

由后⾯的计算可知放⼤电路2的输出电阻更⼩,因⽽其带负载能⼒⽐放⼤电路1强。

因此仿真实验结果符合理论要求。

3.2 对电路1和2分别作温度扫描分析
3.3 测试电路1和2
的输⼊和输出阻抗
电路1
输⼊电阻的测试电路图及测试结果
电路1输出电阻的测试电路图及测试结果由以上实验结果算出电路1的输⼊阻抗1264kΩ,输出阻抗为1.92kΩ
电路2
输⼊电阻的测试电路图及测试结果
电路2输出电阻的测试电路图及测试结果
由以上实验结果算出电路1的输⼊阻抗5.9kΩ,输出阻抗为4.8Ω
放⼤电路1是放⼤电路2的电流串联负反馈形式,电流串联负反馈的作⽤是增⼤输⼊输出电阻。

电子技术实训仿真总结报告

电子技术实训仿真总结报告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我们进行了电子技术实训仿真。

本次实训仿真以Multisim软件为平台,通过模拟真实的电子电路,使我们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本次实训仿真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培养动手能力:通过仿真软件的操作,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选用、电路连接、调试等基本技能。

2. 提高理论知识水平: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理解。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学员需要相互配合、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创新意识:通过仿真实验,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及方法1. 实训内容(1)基本电路仿真: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运放等基本元器件的仿真实验。

(2)放大电路仿真:包括共射、共集、共基等放大电路的仿真实验。

(3)振荡电路仿真:包括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等振荡电路的仿真实验。

(4)滤波电路仿真: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滤波电路的仿真实验。

(5)功率放大电路仿真:包括OTL、OCL等功率放大电路的仿真实验。

2. 实训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

(2)软件操作:学习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电路仿真操作技巧。

(3)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电路搭建、调试、分析。

四、实训成果与分析1. 成果(1)掌握了基本电路的仿真方法,能够熟练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2)了解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

(3)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

2. 分析(1)在仿真实验过程中,学员普遍掌握了基本电路的仿真方法,能够熟练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仿真电路软件实习报告

仿真电路软件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仿真电路软件实习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仿真电路软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仿真电路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仿真和分析,掌握电路的性能和特点,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使用Multisim仿真电路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

实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熟悉Multisim软件界面和操作方法,了解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2. 设计并仿真简单的电路,如电阻、电容、电感电路,了解电路的基本特性。

3. 设计并仿真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分析电路的性能和参数。

4. 设计并仿真数字电路,如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了解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

5. 分析仿真结果,总结电路的性能和特点,讨论电路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按照实习任务和要求,逐步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

1. 首先,我认真学习了Multisim软件的教程和文档,熟悉了软件的界面和操作方法,了解了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2. 然后,我根据实习指导书的要求,设计并仿真了一些简单的电路,如电阻、电容、电感电路。

通过仿真,我了解了电路的基本特性,如电阻的电压-电流特性、电容的充放电过程、电感的自感现象等。

3. 接着,我进一步设计了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并进行了仿真。

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我了解了电路的性能和参数,如放大电路的增益、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等。

4. 此外,我还设计了数字电路,如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并进行了仿真。

通过仿真,我了解了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如逻辑门的输入输出关系、触发器的触发条件、计数器的计数方式等。

5. 最后,我分析了仿真结果,总结了电路的性能和特点,讨论了电路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熟练掌握了Multisim仿真电路软件的操作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

multisim使用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_范文模板及概述

multisim使用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_范文模板及概述

multisim使用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在这里,我们将引入Multisim的使用以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是一种强大的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领域。

通过使用Multisim,可以实现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从而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Multisim使用、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文章整体结构,并简要概述Multisim的使用与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两个主题。

在“Multisim使用”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探讨Multisim软件的背景、功能与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接着,在“电路仿真实验报告”部分中,我们将描述一个具体的电路仿真实验,并包括实验背景、目的、步骤与结果分析等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回顾实验内容,并分享个人的实验心得与体会,同时对Multisim软件的使用进行评价与展望。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介绍Multisim的使用以及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并探讨其在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Multisim软件的详细介绍和电路仿真实验报告的呈现,读者将能够了解Multisim的基本特点、功能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同时,本文旨在激发读者对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兴趣,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与建议。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Multisim使用和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参考价值,促进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2. Multisim使用2.1 简介Multis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路仿真软件,由National Instruments(国家仪器)开发。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电路设计和分析工具,能够模拟各种电子元件和电路的行为。

使用Multisim可以轻松地创建、编辑和测试各种复杂的电路。

2.2 功能与特点Multisim具有许多强大的功能和特点,使其成为研究者、工程师和学生选择使用的首选工具之一。

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仿真方法,了解共射级电路的特性。

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三、实验步骤1.仿真电路图E级对地电压25.静态数据仿真26.动态仿真一1.单击仪表工具栏的第四个,放置如图,并连接电路。

2.双击示波器,得到如下波形5.他们的相位相差180度。

27.动态仿真二1.删除负载电阻R62.重启仿真。

3.分别加上5.1k,300欧的电阻,并填表填表.28.仿真动态三1.测量输入端电阻。

在输入端串联一个5.1k的电阻,并连接一个万用表,启动仿真,记录数据,填入表格。

2.测量输出电阻RO数据为VL测量数据为VO填表1.画出如下电路图。

2.元件的翻转4.去掉r7电阻后,波形幅值变大。

实验二 射级跟随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multisim 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仿真方法,了解共射级电路的特性。

4、学习mutisim参数扫描方法 5、学会开关元件的使用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双踪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步骤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2.直流工作点的调整。

如上图所示,通过扫描R1的阻值,在输入端输入稳定的正弦波,功过观察输出5端的波形,使其为最大不失真的波形,此时可以确定Q1的静态工作点。

7.出现如图的图形。

10.单击工具栏,使出现如下数据。

11.更改电路图如下、17思考与练习。

1.创建整流电路,并仿真,观察波形。

XSC12.由以上仿真实验知道,射级跟随器的放大倍数很大,且输入输出电压相位相反,输入和输出电阻也很大,多用于信号的放大。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3、学习负反馈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开环和闭环仿真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A工具训练实训报告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班级:自动化1201 姓名:学号:实验1:三相电路仿真一.电路设计及功能介绍三相电路是一种特殊的交流电路,由三相电源、三相负载和三相输电线路组成。

世界上电力系统电能生产供电方式大都采用三相制。

三相电路由三相交流电源供电,三相交流电源指能够提供3个频率相同而相位不同的电压或电流的电源,三相发电机的各相电压的相位互差120°。

三相电路有电源和负载Y连接和△连接等连接方式,本次仿真采用Y--Y连接。

二.三相电路电路分析1.三相对称负载Y--Y连接。

图1-1为其电路仿真。

图1-1.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线电流(相电流)/A 相电压/v 负载电压/v 中性线电流/uA2.2 381.077 220.015 8.277表1-1 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各项数据2.去掉中性线后三相对称负载电路仿真,如图1-2.图1-2去掉中性线后.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线电流(相电流)/A 相电压/v 负载电压/v2.2 381.077 220.015表1-2去掉中性线后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各项数据3.改变三相对称负载的大小,如图1-3.图1-3改变三相对称负载后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各项数据线电流(相电流)/A 相电压/v 线电压/v4.4 381.077 220.015表1-3 改变三相对称负载后三相电路对称负载仿真各项数据4.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的电路仿真图1-4.三相电路△负载仿真线电压(相电压)/v 线电流/A相电流/A381.069 6.6 3.811表1-4.三相电路△负载仿真各项数据本实验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三相对称负载Y--Y接法,二是去掉一中的中性线,通过一和二的对比可以得出三相电路中中性线的作用,三改变了对称负载的大小,可以得出负载大小对各项数值的影响,四十三相对称负载Y--△接法,通过四与一二三的对比,可以发现△负载与Y负载的不同。

通过对比以上各组实验及数据,可以得到:1.在Y--Y三相对称负载电路中,中性线上电流几乎为零,中性线不起作用。

2.三相对称负载变化会引起线电流变化,其他不变。

3.负载Y接法中,线电流等于相电流,负载对称,线电压是相电压的1.73倍。

4.负载△接法中,线电压等于相电压,负载对称,线电流是相电流的1.73倍。

三.总结与展望世界上电力系统电能生产供电方式大都采用三相制。

说明三相电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我们电类专业的学生,将来如果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供电是基础,所以我们要研究三相电路,研究它各方面特点,熟练掌握Y 接法和△接法。

通过本次试仿真实验,加深了我们对三相电路的了解,为将来研究和运用三相电路打下了基础。

实验二:RLC串联谐振一.电路设计及功能介绍:电路原理:当ωL-1/ωC=0时,电路中的电流与激励电压同相,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振角频率ω0 =1/LC ,谐振频率f0=1/2π LC 。

谐振频率仅与原件L 、c 的数值有关,而与电阻R 和激励电源的角频率ω无关,当ωω时,电路呈容性,阻抗角φ<0;当ω>ω0时,电路呈感性,阻抗角φ>0。

1 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的特性。

(1)、回路阻抗Z0=R,| Z0|为最小值,整个回路相当于 一个纯电阻电路。

(2)、回路电流I0的数值最大,I0=US/R 。

(3)、电阻 上的电 压UR 的数值最大,UR=US 。

(4)、电感上的电压UL 与电容上的电压UC 数值 相 等,相位相差180°,UL=UC=QUS 。

图2-1 RLC 串联谐振仿真二.电路分析设置电感100uH ,电容100uF ,然后根据公式LC f π210= 确定了电源频率1.6kHZ,同时,电源电压我为3v 。

由双踪示波器的波形可知,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同相位,符合谐振的特点。

接着我用电路的相频特性图,印证了电流电压波形同相位时,谐振频率为1.644KHZ ,与计算值几乎相同。

图2-2 RLC 串联电路波特图根据公式: CL R Q 1 保持LC 的之不变,通过改变负载R 的值,得到几组不同的品质因数以及相应的幅频特性图:(1)R=1K图2-3 R=1K 时电路的波特图(2)R=10K图2-4 R=10K 时电路的波特图(3)R=100欧图2-5 R=100时电路的波特图(4)R=1欧图2-6 R=1时电路的波特图经过上面几幅图的比较分析,发现:1.随着R值的减小,品质因数不断加大,幅频特性图越来越尖,同时也意味着选频特性越好。

2.从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结果来看,RLC串联谐振电路在发生谐振时,电感上的电压UL与电容上的电压UC 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这时电路处于纯电阻状态,且阻抗最小,激励电源的电压与回路的响应电压同相位。

谐振频率f0与回路中的电感L和电容C有关,与电阻R和激励电源无关。

品质因数Q值反映了曲线的尖锐程度,电阻R的阻值直接影响Q值。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研究RLC谐振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以及各种条件对谐振的影响,加深了对谐振的理解。

实验三:半波整流电路仿真实验一.电路设计及功能介绍半波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可以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

半波整流电路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整流电路。

如图2-1,当交流电在正半周期时,二极管导通,电阻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似。

当交流电变为负半周期时,二极管反向截止。

电阻两端电压变为零。

单向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特点是简单,输出脉动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变压器,而变压器二次电流中含有直流分量,容易造成变压器铁心直流磁化。

所以实际中很少应用此种电路,而分析该电路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其简单易学的特点,建立起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图2-1 半波整流电路如图2-1,二极管型号为1N4001,负载为3kΩ的电阻,上方接有双踪示波器,可以同时观察电源电压波形与负载电压波形。

设计要求与思考:1)利用半波整流电路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计算公式,计算输出直流电压。

2)比较半波整流平均输出电压的计算值与仿真测量值,情况如何?二:电路分析电源与负载的波形如图2-2所示图2-2半波整流电路波形该实验为半波整流电路实验,需要通过观察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波形来知道该电路是否具有整流作用。

而观察图中波形,我们可以发现输出电压只有正半周而没有负半周,确实达到了整流的目的。

根据半波整流的特点,可以得出负载电压与电源电压的关系为U d =22U π≈0.452U 而30×0.45=13.5即输出直流电压应为13.5V ,而仿真实验中得到的输出电压为13.188V ,与计算值基本接近。

三.总结与展望半波整流电路是最基本的整流电路,他结构简单,便于理解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而整流电路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直流电动机,电镀、电解电源、同步发电机励磁、通信系统电源等。

按照不同角度分类。

按照组成器件分为不可控,半控和全控;按照电路结构可以分为桥式和零式;按相数可以分为三相和单相。

该电路为单相半波整流。

通过该实验,加深了我对整流电路的理解,为将来学习研究整流电路做好了铺垫。

实验四:单管放大器电路一.电路分析及设计通过对单管放大器的设计练习,掌握晶体管仿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单管放大器是晶体管放大器的基础,注意参数设置和分析方法的选择,同时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放大器的结构和特点,加深对不同类型放大器的了解。

图4-1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本次实验以2N2222A型号的三极管为核心元件,采用其共射极接法,同时用R2和R3构成分压偏置电路,并在发射极接有电阻R5,一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同相位的,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二.电路分析1.静态工作点分析图4-2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输出输入波形的周期:1.014ms。

输入10mv,输出1v,因此放大倍数为100倍 2. 单管放大器的动态分析图4-3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入及输出波形图4-4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由图可知,该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的特点为:有一定频带,低频放大,高频衰减;并且在低频段时有-100度到-200度的相角滞后,在中频段由相角滞后变为相角超前,最后在高频段几乎无相移。

图4-5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相频特性图频带的具体宽度:约为1HZ~1GHZ。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仿真,了解了单管共射电路放大原理,掌握了它的分析方法,又观察了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得到了带宽。

加深了对该电路的理解。

实验五:与门和与非门一.电路设计及功能介绍与门和与非门是数字电子技术中常用的两种门电路。

可以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

当与门的输入全为0时,输出为0;当与门的输入全为1时,输出为1。

其他情况输出均为0。

与非门输入全为0时,输出为1;输入全为1时,输出为0;其他情况输出均为1。

与运算和与非运算是逻辑电路中基本的运算方式,不管是在各种组合逻辑电路还是在时序电路中都有广泛应用。

图5-1 与门电路仿真图5-2 与非门电路仿真思考题1)与门真值表和与非门真值表有什么差别?2)与非门输出低电平的条件是什么?3)与非门的时序波形图与真值表有什么关系?二.电路仿真分析图5-3 逻辑转换仪测试与门功能仿真电路及逻辑转换仪面板图图5-4 逻辑转换仪测试与非门功能仿真电路及逻辑转换仪面板图图5-5虚拟仪器测试与非门输入/输出信号波形仿真电路及数字信号发生器面板图图5-6逻辑分析仪面板屏幕显示的与非门时序波形从仿真实验的结果来看,与门和与非门的逻辑功能与预想相同。

当与门和与非门输入相同时,输出恰好相反。

要让与非门输出低电平,它的输入须全为高电平。

与非门的时序波形与真值表相吻合。

三.总结与展望与门和与非门是数字电子技术中基本的两种门电路,通过本次仿真实验,我了解了两种门电路的工作原理,他们的逻辑作用,以及与非门时序波形,为将来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做好了铺垫。

实验六:译码器功能仿真实验一.电路设计及功能介绍译码器是数字电子技术中一个重要逻辑元件,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本次仿真使用的译码器为74LS138N,是比较常见的的一种译码器。

可以将每个输入的二进制代码译成对应的高低电平信号或另一个代码。

图6-1 译码器仿真电路思考题1)将74LS138N功能表与仿真的时序波形进行比较,二者有什么关系?2)举例说明译码器的应用。

二.电路仿真分析图6-2 数字信号发生器的设置图10-2674LS138N的输入/输出时序波形表6-1 38译码器真值表通过观察译码器仿真电路的输入和输出,得到译码器真值表,将功能表与时序波形进行比较,发现时序波形与功能表相符合,按照真值表的规律进行变化。

1.利用 E1、E2和E3可级联扩展成 24 线译码器;若外接一个反相器还可级联扩展成 32 线译码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