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复习重点

光纤通信复习重点
光纤通信复习重点

光纤通信复习重点

题型:填空、选择、判断(30'、问答(40'、计算(30'

第一章概论

1.2.2 光纤通信的优点(少^)

1)容许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

2)损耗很小,中继距离很长,且误码率很小

3)重量轻,体积小

4)抗电磁干扰性能好

5)泄露小,保密性能好

6)节约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发射U ______ 基本光纤传输系统_ 接收

电信号光信号光信号电信号

作用:

1)信息源:把用户信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这种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2)电发射机:把信息源传递过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PCM

3)光发射机:把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用耦合技术吧光信号最大限度地注入光纤线路。

4)光纤线路:把来自光发射机的光信号,以尽可能小的失真和衰减传输到光接收机。

5)光接收机:把从光纤线路输出、产生畸变和衰减的微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并经其后的电接收机放大和处理后恢复成基带电信号。光接收机由光检测器、放

大器和相关电路组成,光检测器是光接收机的核心。光接收机最重要的特性参数数灵敏度;

6)电接收机:把接收的电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最后由信息宿恢复用户信息;说明:光发射机之前和光接收机之后的电信号段,光纤通信所用的技术和设备和电缆通信相同,不同的只是由光发射机、光纤线路和光接收机所组成的基本光纤传输系统代替了电缆传输;

注:计算题3个,全来自第二第三章的课后习题

第二章光纤和光缆

2.1.1 光纤结构

光纤是由中心的纤芯和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相对折射率差

典型值△ = (n 1-n2)/n1,△越大,把光能量束缚在纤芯的能力越强,但信息传输

容量确越小)

2.1.2 光纤类型(三种基本类型)图2.2

突变型多模光纤:纤芯折射率为n1保持不变,到包层突然变为n2。这种光纤一般纤芯直径2a=50~80卩m光线以折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特点是信号畸变大。

渐变型多模光纤:纤芯中心折射率最大为n1,沿径向r向外围逐渐变小,直到包层变为n2。这种光纤一般纤芯直径2a为50卩m光线以正弦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特点是信号畸变小。

单模光纤:折射率分布和突变型光纤相似,纤芯直径只有8~10卩m光线以直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因为这种光纤只能传输一个模式(两个偏振态简并),所以称为单模光纤,其信号畸变很小。

2.2 光纤传输原理(展宽衰减的原因)

2.2.1 几何光学方法(几个基本物理量的计算、效应、单模是重点)

1)突变型多模光纤

数值孔径:定义临界角B c的正弦为数值孔径(NA NA=n; _ n;、n八2?

NA表示光纤接收和传输光的能力,NA或B c)越大,光纤接收光的能力越强,从光源到光纤的耦合效率越高。对于无损耗光纤,在B c内的入射光都能在光纤

中传输。NA越大,纤芯对光能量的束缚越强,光纤抗弯曲性能越好。但NA越大经光纤传输后产生的信号畸变越大,因而限制了信息传输容量。

时间延迟:L;L(NA)2、卫丄厶

这种时间延迟差在时域产生^脉冲展宽,或称为信号畸变。由此可见,突变型多模光纤的信号畸变是由于不同入射角的光线经光纤传输后,其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

2)渐变型多模光纤渐变型多模光纤具有能减小脉冲展宽、增加带宽的优点。自聚焦效应:不同入射角相应的光线,虽然经历的路程不同,但是最终都会聚在同一点上。渐变型多模光纤具有自聚焦效应,不仅不同入射角相应的光线会聚在同一点上,而且这些光线的时间延迟也近似相等。

2.2.2 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

单模光纤的模式特性

1)单模条件和截止波长

传输模式数目随V值的增加而增多。当V值减小时,不断发生模式截止,模式数目逐渐减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VV2.405时,只有HE11(LP01一个模式存在,其余模式全部截止。HE11称为基模,由两个偏振态简并而成。由此得到单模传输条件为J n f - n| <2.405

可以看到,对于给定的光纤(n 1、n2和a确定),存在一个临界波长入c,当入<入c时,是多模传输,当入>入c时,是单模传输,这个临界波长入c称为截止波长。

2)光强分布和模场半径

通常认为单模光纤基模HE11的电磁场分布近似为高斯分布W(r)=Aexp卜(丄门式中,A为场的幅度,r为径向坐标,w0为高斯分布1/e点的半宽度,称为模场半径。

3)双折射

把两个偏振模传输常数的差(B x- B y)定义为双折射AB,通常用归一化双折

射B来表示―上二(二y

式中,—(B x+B y)/2为两个传输常数的平均值。把两个正交偏振模的相位差达到2 n的光纤长度定义为拍长Lb= 2

A P

2.3光纤传输特性

损耗和色散是光纤最重要的传输特性。损耗限制系统的传输距离,色散则限制系

统的传输容量。

2.3.1 光纤色散(☆☆☆☆☆)三种色散

模式色散是由于不同模式的传播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它取决于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并和光纤材料折射率的波长特性有关。

材料色散是由于光纤的折射率随波长而改变,以及模式内部不同波长成分的光(实际光源不是纯单色光),其传播时间不同而产生的。这种色散取决于光纤材料折射率的波长特性和光源的谱线宽度。

波导色散是由于波导结构参数与波长有关而产生的,它取决于波导尺寸和纤芯与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

说明:色散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影响,在时域和频域的表示方法不同。从频域上看,色散限制了传输信号的带宽;从时域上看,色散引起信号脉冲的展宽。

理想的单模光纤没有模式色散,只有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材料色散和波

导色散总称为色度色散,常简称为色散,它是传播时间随波长变化的产生的。

232 光纤损耗

光纤的损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传输距离。

在最一般的条件下,在光纤内传输的光功率P随距离z的变化,可以用

d^ = _ap表示。a是损耗系数。

吸攵损耗:由SiO2材料引起的固有吸收和由杂质引起的吸收产生的。

散射损耗:主要由材料微观密度不均匀引起的瑞利散射和由光纤结构缺陷引起。光

纤总损耗a与波长入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 = -AB+CW(入)+IR(入)+UV(入)

A为瑞利散射系数,B为结构缺陷散射产生的损耗,CW@)、IR(入)和UV(入)分别为杂质吸收、红外吸收和紫外吸收产生的损耗。

第三章通信用光器件

3.1光源

光源是光发射机的关键器件,其功能是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半导体激光器是向半导体PN节注入电流,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产生受激辐射,在利用谐振腔的正反馈,实现光放大而产恒激光震荡的。

3.1.1 半导体激光器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三种跃迁,能级跃迁,粒子数分

布?如何实现)

工作原理:半导体激光器是向半导体PN结注入电流实现粒子数翻转分布,产生受激辐射,实现光放大,在利用谐振腔的正反馈而产生激光振荡的。

基本结构:结构中间有一层厚0.1~0.3卩m的窄带隙P型半导体,称为有源层;两侧分别为宽带隙的P型和N型半导体,称为限制层。三层半导体置于基片(衬底)上,前后两个晶体解理面作为反射镜构成法布里-珀罗(FF)谐振腔。

三种跃迁:

受激吸收:处于低能级E1的电子,在入射光作用下,它会吸收光子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E2上;

自发辐射:在高能级E2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即使没有外界的作用,也会自动地跃迁到低能级E1上与空穴复合,释放的能量转换为光子辐射出去;受激辐射:在高能级E2的电子,受到入射光的作用,被迫跃迁到低能级E1上与空穴复合,释放的能量产生光辐射;

能级跃迁:

电子在E1和E2两个能级之间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或辐射的光子能量都要满足

波尔条件,即E2-E 仁hf 12,其中h=6.628 X 10-34J ? s ,为普朗克常数, 5为吸 收或辐射的光子频率; 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光的区别:它们的特点很不相同。受激辐射光的频率、相位、 偏振态和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相同,这种光称为相干光。自发辐射光是由大量不同 激发态的电子自发跃迁产生的,其频率和方向分布在一定范围 内,相位和偏振态 是混乱的,这种光称为非相干光。

粒子数分布:

低能级E1和处于高能级E2(E2>E1)的原子数分别为N1和N2当系统处于热 平衡状态时,存在下面的分布

这种物质称为激活物质。(粒子数反转分布) 如何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

半导体激光器是向半导体PN 结注入电流,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

3.1.2 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特性(小题 光谱特性发射波长温度特性) 发射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射波长取决于倒带的电子跃迁到价带时所释放的能

量。这个能量近似等于禁带宽度;? =1=0 (不同半导体材料有不同的禁带宽

Eg Eg

度Eg,所以有不同的发射波长)

光谱特性:随着驱动电流的增加,纵模模数逐渐减少,谱线宽度变窄;

随着调制电流增大,纵模模数增多,光谱密度变宽。

弛张频率:弛张频率f r 是调制频率的上限,在接近f r 处,数字调制要产生弛张 震荡,模拟调制要产生非线性失真。

温度特性:激光器输出光功率随温度而变化有两个原因: 一是激光器的阈值电流 I th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二是外微分量子效率n d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温度升高时,I th 增大,n d 减小,输出光功率明显下降,达到一定温度时,激 光器就不激射了。当以直流电流驱动激光器时,阈值电流随温度的变化更加严重。 当对激光器进行脉冲调制时,阈值电流随温度呈指数变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I 0为常数,T 为结区的热力学温度,T 0为激光器材料的特征温度)

3.1.4发光二极管(对应的看看就可以)N2 N1 二 exp( E2—E1 23 ^)(k =1-381*10-为玻尔兹曼常数' T 为热力学温度)

N1>N2即受激吸收大于受激辐

射。 这种物质称为吸收物质;(正常

状态)

当光通过这种物质时,光强按指数衰减, 当光通过这种物质时,会产生放大作用,

可以表示为 T I th = 10 ex3(—)

发光二极管(LED)的工作原理与激光器(LD)有所不同,LD发射的是受激辐射光,LED发射的是自发辐射光。

发光二极管的优点:和激光器相比,发光二极管输出光功率较小,谱线宽度较宽,调制频率较低。但发光二极管性能稳定,寿命长,输出光功率线性范围宽,而且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

3.2光检测器

321 光电二极管工作原理(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在PN结界面上,由于电子和空穴的扩散运动,形成内部电场。内部电场使电子和空穴产生与扩散运动方向相反的漂移运动,最终使能带发生倾斜,在PN结界面附近形成耗尽层。在耗尽层,会形成光生漂移电流。在中性区会形成光生扩散电流。当与P层和N层连接的电路断开时,便会在两端产生电动势。说明:光生漂移电流分量和光生扩散电流分量的总和即为光生电流;

3.3光无源器件(小知识点考小题无计算)

连接器:实现光纤与光纤之间可拆卸连接

接头:实现光纤与光纤之间的永久性连接

光耦合器:把一个输入的光信号分配给多个输出,或者把多个输入的光信号复合成一个输出。分为:T型耦合器.星型耦合器.定向耦合器.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光隔离器:非互易器件,只允许光波向一个方向上传输,阻止光波往其他方向特别是反方向传播。

环形器:有多个接口的光隔离器;

外调制器:为了解决直接调制激光器会产生线性调频的问题;

光开关:转换电路,实现光交换。

第四章光端机(4.1.1和4.2.1会出问答题,重点看看)

4.1光发射机

4.1.1光发射机基本组成(相应的模块对光源有什么要求、电路的作用)☆☆

对光源的要求:(简单题1号嫌疑犯)

1)发射的光波长应和光纤低损耗“窗口”一致,即中心波长应在0.85卩m 1.31

卩m和1.55卩m附近。光谱单色性要好,即谱线宽度要窄,以减小光纤色散对带

光纤通信发展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辽宁省葫芦岛市126105) 摘要光纤通信的问世使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成为可能,目前它已成为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史;光无源器件;光纤通信系统;总结了光纤通信的主要技术的发展—光波分复用技术、光孤子通信技术、光纤交换技术以及量子通信技术等的基本原理、优势、发展状况和技术水平;指出了未来的光纤通信将会朝着光纤到户、全光网络的方向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光无源器件; 光放大器 ;光孤子通信 ; 全光通信网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cit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 Liaoning Huludao 125105) Abstract: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being published causes the high speed, the large capacity correspondence becomes possibly, at present it has become the most main intelligenc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history briefly; Light passive component;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Summarized th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ma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 light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ying technology, the optical soliton communication, the optical fiber exchange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quantum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the basic principle, the superiority,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d the technical level; Had pointed out the futur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will be able to face the optical fiber to the household, the entire light network direction is developing, provides the more better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the user. Key word:Light passive component ; Light amplifier; Optical soliton correspondence ; Entire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herent

光纤通信期末复习重点

一. 1 光纤通信的基础: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奠定了现代光通信。 光纤通信的载波是光波。光纤通信用的近红外光(波长为0.7-1.7um)频率约为300THZ 频带宽度约为200THZ,在常用的1.31um和1.55um两个波长窗口频带宽度也在20THZ以上. 2 光纤通信的优点:(1)容许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2)损耗很小,中继距离很长且误码率很小(3)重量轻,体积小(4)抗电磁干扰性能好(5)泄漏小,保密性能好(6)节约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二 1 光纤是由中心的纤芯和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 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稍高,损耗比包层更低,光能量主要在纤芯内传输. 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若分别为n1和n2,光能量在光纤中的传输的必要条件:n1>n2 2 按折射率分类:突变型,浙变型按传输模式分:多模光纤,单模光纤 光纤的三种基本类型: (1)突变型多模光纤:纤芯直径2a=50-80um,光线以拆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特点是信号畸变大. 适用于小容量,短距离传输. (2)渐变型多模光纤:纤芯直径2a为50um,光线以正弦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特点是信号畸变小,适用中等距离传输,中等容量 (3)单模光纤:纤芯直径只有8-10um,光线以直线型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 信号畸变小,适合长距离传输方式. 3 光纤传输原理:全反射 数值孔径NA=√(n1*n1-n2*n2)=n1√2△纤芯和包支的相对折射率差△=(n1-n2)/n1 NA表示光纤接收和传输光的能力,NA越大,光纤接收光的能力越强,从光源到光纤的耦合效率越高。NA越大,经光纤传输后产生的信号畸变越大,因而限制了信息传输容量. 时间延迟:θ不大时:τ=n1L/c=(n1L/c )*(1+θ1的平方/2) c为光速 最大入射角θc和最小入射角0: △τ=θc的平方L/2n1c=(NA*NA)L/2n1c=△n1L/c 4 自聚焦效应:不同入射角相应的光线,虽然经历的路程不同,但是最终都会聚在P点上渐变型多模光纤具有自聚焦效应,不仅不同入射角相应的光线会聚集在同一点上,而且这此光线的时间延迟也近似相等。 5 归一化频率:V=√(n1*n1-n2*n2)*2πa/λ 对于光纤传输模式有模式截止,模式远离截止 6 M是模式总数 M=(g/g+2)(akn1)的平方△=(g/g+2)V*V/2 单模传输条件:V=√(n1*n1-n2*n2)*2πa/λ<=2.405 临界波长(截止波长)λc λ<λc 多模传输>单模传输 7 光纤传输特性:(1)损耗(2)色散 色散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包括:

光纤通信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选择题 3. ( D )是把光信号变为电信号的器件 A. 激光器 B. 发光二极管 C. 光源 D. 光检测器 4. 在系统光发射机的调制器前附加一个扰码器的作用是( A ) A. 保证传输的透明度 B. 控制长串“ 1”和 “ 0” 题型: 、选择题,共 15小题,总计 30 分 二、填空题,共 20 空,总计 20 分 三、简答题,共 4 小题,总计 20 分 四、计算题,共 3 小题,总计 30 分 1. 光纤通信是以( 式。 A. 光波 B. 电信号 2. 要使光纤导光必须使( B ) A. 纤芯折射率小于包层折射率 层 折射率 C.纤芯折射率是渐变的 的 A )为载体,光纤为传输媒体的通信方 C. 微波 D. 卫星 B. 纤芯折射率大于包 D. 纤芯折射率是均匀

的出现 C. 进行在线无码监测 D. 解决基线漂移 5 传输网最基本的同步传送模块是1 ,其信号速率为(A )/s。 A. 155520 B.622080 C.2488320 D.9953280 6.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波长为(B )波段。 A. 1310 B.1550 C.1510 D.850 7. 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是非相干光,它的基本原理是(B )。 A. 受激吸收 B. 自发辐射 C. 受激辐射 D. 自发吸收 8. 下列关于交叉连接设备与交换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两者都能提供动态的通道连接 B. 两者输入输出都是单个用户话路 C. 两者通道连接变动时间相同 D. 两者改变连接都由网管系统配置 9. 下列不是的主要优点是( D ) A. 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资源 B. 同时传输多种不同 类型的信号 C. 高度的组网灵活性,可靠性 D.采用数字同步技术

光纤通信 模拟试题 J

光纤通信模拟试题1 一、选择题 1. 目前光纤通信中所使用的光波的波长区域是( ) A. 红外区 B. 远红外区 C. 紫外区 D. 近红外区 2. 表示光纤色散程度的物理量是( ) A. 时延 B. 频带带宽 C. 时延差 D. 相位差 3. 在外来光子的激发下,低能级E1上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hf(=E2-E1)而跃迁到高能级 E2的过程称为( ) A. 自发辐射 B. 受激辐射 C. 受激吸收 D. 康普顿效应 4. EDFA中,光滤波器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泵浦光和信号光耦合 B. 滤除光放大器的输出噪声 C. 提高光放大增益 D. 使信号再生 5. 目前,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可低达( ) A. -3 dB~0 dB B. 0 dB~3 dB C.4 dB~5 dB D. 10 dB~15 dB 二、填空题11. 利用光波作为载频的通信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 通常根据传播方向上有无电场分量或磁场分量,可将光(电磁波)的传播形态分成TE波, TEM波和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15. 按照射线理论,阶跃型光纤中光射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斜射线两类。 16. 渐变型光纤中,子午射线的自聚焦是指光纤中不同的射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 现象。 17. 光纤是一种介质光波导,具有把光封闭在其中进行传播的导波结构。它是由直径大约只有 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玻璃丝构成。 18. 处于粒子数反转分布状态的工作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9. 激光器能产生激光振荡的最低限度称为激光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20. 随着激光器温度的上升,其输出光功率会___________________。 21. EDFA的输出饱和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对应的输出功率。 22. EDFA作为发射机功率放大器使用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利用光纤来传输监控信号时,通常可采用频分复用和____________ _______两种传输方式。 24. 对光隔离器的主要要求是:插入损耗低和___________________。 25. 光纤通信系统中(武汉自考)常用的线路码型有:mBnB码、插入比特码和_____________ ______等。 26. STM-1帧结构中,管理单元指针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列中的第4行。 27. 虚容器是SDH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结构,它由容器输出的信息净负荷和_________来组 成。 28. STM-1信号中,一帧中包含的字节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9. 由光电检测器引入的噪声主要有量子噪声、___________________和雪崩管倍增噪声等 三种。 30. 在保证系统误码率指标的要求下,测得接收机的最低输入光功率为0.1 μW,最大允许 输入光功率为0.1 mW,则该接收机的动态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dB。 三、名词解释题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

论文题目: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史 姓名:谢新云 学号:0932002231 专业班级:通信技术(2) 院系:电子通信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彭霞 完成时间:2011年10月22日

概论 目前,在实际运用中相当有前途的一种通信技术之一,即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化通信非常重要的支柱。作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变为当今信息社会中各种多样且复杂的信息的主要传输媒介,并深刻的、广泛的改变了信息网架构的整体面貌,以现代信息社会最坚实的通信基础的身份,向世人展现了其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 自上世纪光纤通信技术在全球问世以来,整个的信息通讯领域发生了本质的、革命性的变革,光纤通信技术以光波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以光纤硬件作为信息传输媒介,因为信息传输频带比较宽,所以它的主要特点是:通信达到了高速率和大容量,且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还有抗电磁干扰和不易串音等一系列优点,从而备受通信领域专业人士青睐,发展也异常迅猛。 光纤通信不仅可以应用在通信的主干线路中,也可以在电力通信控制系统中发挥作用,进行工业监测、控制,现在在军事上也被广泛应用,基于各领域对信息量的需求不断增长,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一条完整的光纤链路除受光纤本身质量影响外,还取决于光纤链路现场的施工工艺和环境。 本文针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趋势展开研究,分别介绍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一些先进的光纤通信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字: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发展趋势

目录 概论 (1) 目录 (2) 第一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形成 (3) 1.1早期的光通信 (3) 1.2 现在光纤通信技术的形成 (3) 1.2.1 光纤通信器件的发展 (3) 1.2.2 光纤 (5) 第二章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 (8) 2.1 光纤光缆 (8) 2.2 光电子器件 (8) 2.3光纤通信系统 (14) 第三章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15) 参考文献 (16)

光纤通信-重要知识点总结

光纤通信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任何通信系统追求的最终技术目标都是要可靠地实现最大可能的信息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取决于对载波调制的频带宽度,载波频率越高,频带宽度越宽。 2.光纤:由绝缘的石英(SiO2)材料制成的,通过提高材料纯度和改进制造工艺,可以在宽波长范围内获得很小的损耗。 3.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光纤为传输媒介、光波为载波的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送机、光纤光缆、中继器和光接收机组成。光纤通信系统既可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传输模拟信号。输入到光发射机的带有信息的电信号,通过调制转换为光信号。光载波经过光纤线路传输到接收端,再由光接收机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系统中光发送机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生成的光信号注入光纤。光发送机一般由驱动电路、光源和调制器构成,如果是直接强度调制,可以省去调制器。 光接收机的作用是将光纤送来的光信号还原成原始的电信号。它一般由光电检测器和解调器组成。光纤的作用是为光信号的传送提供传送媒介,将光信号由一处送到另一处。中继器分为电中继器和光中继器(光放大器)两种,其主要作用就是延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为提高传输质量,通常把模拟基带信号转换为频率调制、脉冲频率调制或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最后把这种已调信号输入光发射机。还可以采用频分复用技术,用来自不同信息源的视频模拟基带信号(或数字基带信号)分别调制指定的不同频率的射频电波,然后把多个这种带有信息的RF信号组合成多路宽带信号,最后输入光发射机,由光载波进行传输。在这个过程中,受调制的RF 电波称为副载波,这种采用频分复用的多路电视传输技术,称为副载波复用技术。目前大都采用强度调制与直接检波方式。又因为目前的光源器件与光接收器件的非线性比较严重,所以对光器件的线性度要求比较低的数字光纤通信在光纤通信中占据主要位置。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基本上由光发送机、光纤与光接收机组成。发送端的电端机把信息进行模数转换,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去调制发送机中的光源器件LD,则LD就会发出携带信息的光波,即当数字信号为“1”时,光源器件发送一个“传号”光脉冲;当数字信号为“0”时,光源器件发送一个“空号”。光波经低衰耗光纤传输后到达接收端。在接收端,光接收机把数字信号从光波中检测出来送给电端机,而电端机再进行数模转换,恢复成原来的信息。这样就完成了一次通信的全过程。 4.光纤通信的优点:1通信容量大,一根仅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同时传输1000亿个话路2中继距离长,光纤具有极低的衰耗系数,配以适当的光发送与光接收设备,可使其中继距离达数百千米以上,因此光纤通信特别适用于长途一、二级干线通信。3.保密性能好4.适应能力强5.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施工维护6.原材料资源丰富,节约有色金属和能源,潜在价格低廉,制造石英光纤的原材料是二氧化硅(砂子),而砂子在自然界中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光发射机:功能是把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用耦合技术把光信号最大限度地注入光纤线路。光发射机由光源、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光源是光发射机的核心。光发射机的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光源的特性,对光源的要求是输出光功率足够大,调制频率足够高,谱线宽度和光束发散角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和波长稳定,器件寿命长。 6.实现光源调制的方法:直接调制和外调制。直接调制是用电信号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使输出光随电信号变化而实现的。这种方案技术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实现,但调制速率受激光器的频率特性所限制。外调制是把激光的产生和调制分开,用独立的调制器调制激光器的输出光而实现的。外调制的优点是调制速率高,缺点是技术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只有在大容量的波分复用和相干光通信系统中使用。 6.光纤线路:光纤线路的功能是把来自光发射机的光信号,以尽可能小的畸变(失真)和衰减传输到光接收机。光纤线路由光纤、光纤接头和光纤连接器组成。光纤是光纤线路的主体,接头和连接器是不可缺少

光纤通信试题43903

1.光纤通信一般采用的电磁波波段为( )。 A 、 可见光 B 、 红外光 C 、 紫外光 D 、 毫米波 2.目前光纤通信三个实用的低损耗工作窗口就是( )。 A.0、85 μm,1、27 μm,1、31 μm B.0、85 μm,1、27 μm,1、55 μm C.0、85 μm,1、31 μm,1、55 μm D.1、05 μm,1、31 μm,1、27 μm 3.限制光纤传输容量(BL 积)的两个基本因素就是( )与光纤色散。 A.光纤色散 B.光纤折射 C.光纤带宽 D.光纤损耗 4.一光纤的模色散为20ps/km,如果一瞬时光脉冲(脉冲宽度趋近于0)在此光纤中传输8km,则输出端的脉冲 宽度为( ) A 、20ps B 、40ps C 、80ps D 、160ps 5.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等于纤芯的折射率 B.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大于纤芯的折射率 C.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小于纤芯的折射率 D.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大于涂层的折射率 6.对于工作波长为1、31μm 的阶跃折射率单模光纤,纤芯折射率为1、5,包层折射率为1、003(空气),纤芯 直径的最大允许值为( )。 A 、0、34μm B 、0、90μm C 、3、0μm D 、4、8μm 7.在阶跃型光纤中,导波的传输条件为( ) A.V >0 B.V >Vc C.V >2、405 D.V <Vc 8.下列现象就是光纤色散造成的,就是( )。 A 、光散射出光纤侧面 B 、随距离的增加,信号脉冲不断展宽 C 、随距离的增加,信号脉冲收缩变窄 D 、信号脉冲衰减 9.将光限制在有包层的光纤纤芯中的作用原理就是( )。 A 、折射 B 、在包层折射边界上的全内反射 C 、纤芯—包层界面上的全内反射 D 、光纤塑料涂覆层的反射 10. 1mW 的光向光纤耦合时,耦合损耗为1、0dB,而在光纤输出端需要0、1mW 的信号,则在衰减为0、5dB/km 的光纤中,可以将信号传输多远?( )。 A 、1、8km B 、10km C 、18km D 、20km 11. 光纤的数值孔与( )有关。 A 、 纤芯的直径 B 、 包层的直径 C 、 相对折射指数差 D 、 光的工作波长 12. 阶跃型光纤中数值孔径的计算式为( )。 A 、21n n - B 、?2a C 、?2n 1 D 、21n n a -

光纤通信复习重点

光纤通信复习重点 题型:填空、选择、判断(30’)、问答(40’)、计算(30’) 第一章 概论 1、2、2 光纤通信的优点(☆☆) 1)容许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 2)损耗很小,中继距离很长,且误码率很小 3)重量轻,体积小 4)抗电磁干扰性能好 5)泄露小,保密性能好 6)节约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基本光纤传输 接 收发 射 作用: 1)信息源:把用户信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这种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2)电发射机:把信息源传递过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PCM) 3)光发射机:把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用耦合技术吧光信号最大限度地注入光纤线路。 4)光纤线路:把来自光发射机的光信号,以尽可能小的失真与衰减传输到光接收机。 5)光接收机:把从光纤线路输出、产生畸变与衰减的微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经其后的电接收机放大与处理后恢复成基带电信号。光接收机由光检测器、放大器与相关电路组成,光检测器就是光接收机的核心。光接收机最重要的特性参数数灵敏度; 6)电接收机:把接收的电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最后由信息宿恢复用户信息; 说明:光发射机之前与光接收机之后的电信号段,光纤通信所用的技术与设备与电缆通信相同,不同的只就是由光发射机、光纤线路与光接收机所组成的基本光纤传输系统代替了电缆传输; 注:计算题3个,全来自第二第三章的课后习题 第二章 光纤与光缆 2、1、1 光纤结构 光纤就是由中心的纤芯与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相对折射率差典型值△=(n1-n2)/n1,△越大,把光能量束缚在纤芯的能力越强,但信息传输

容量确越小) 2、1、2 光纤类型(三种基本类型) 图2、2 突变型多模光纤:纤芯折射率为n1保持不变,到包层突然变为n2。这种光纤一般纤芯直径2a=50~80 μm,光线以折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特点就是信号畸变大。 渐变型多模光纤:纤芯中心折射率最大为n1,沿径向r 向外围逐渐变小,直到包层变为n2。这种光纤一般纤芯直径2a 为50μm,光线以正弦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特点就是信号畸变小。 单模光纤:折射率分布与突变型光纤相似,纤芯直径只有8~10 μm,光线以直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因为这种光纤只能传输一个模式(两个偏振态简并),所以称为单模光纤,其信号畸变很小。 2、2 光纤传输原理 (展宽 衰减的原因) 2、2、1几何光学方法(几个基本物理量的计算、效应、单模就是重点) 1)突变型多模光纤 数值孔径:定义临界角θc 的正弦为数值孔径(NA) NA 表示光纤接收与传输光的能力,NA(或θc)越大,光纤接收光的能力越强,从光源到光纤的耦合效率越高。对于无损耗光纤,在θc 内的入射光都能在光纤中传输。NA 越大,纤芯对光能量的束缚越强,光纤抗弯曲性能越好。但NA 越大经光纤传输后产生的信号畸变越大,因而限制了信息传输容量。 时间延迟: 这种时间延迟差在时域产生脉冲展宽,或称为信号畸变。由此可见,突变型多模光纤的信号畸变就是由于不同入射角的光线经光纤传输后,其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 2)渐变型多模光纤 渐变型多模光纤具有能减小脉冲展宽、增加带宽的优点。 自聚焦效应:不同入射角相应的光线,虽然经历的路程不同,但就是最终都会聚在同一点上。渐变型多模光纤具有自聚焦效应,不仅不同入射角相应的光线会聚在同一点上,而且这些光线的时间延迟也近似相等。 2、2、2 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 单模光纤的模式特性 1)单模条件与截止波长 ?≈-=212212n n n NA ?≈==?c L n NA c n L c n L c 12121)(22θτ

通信工程《光纤通信》考试题(含答案)

1、1966年7月,英籍华人(高锟)博士从理论上分析证明了用光纤作 为传输介质以实现光通信的可能性。 2、光在光纤中传输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3、数值孔径越大,光纤接收光线的能力就越( 强),光纤与光源之间的耦 合效率就越( 高)。 4、目前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波长有三个,它们是:(0.85μm、1.31μm、 1.55μm)。 5、光纤通信系统中最常用的光检测器有:(PIN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 管)。 6、要使物质能对光进行放大,必须使物质中的( 受激辐射)强于( 受激吸 收),即高能级上的粒子数多于低能级上的粒子数。物质的这一种反常态 的粒子数分布,称为粒子数的反转分布。 7、在多模光纤中,纤芯的半径越( 大),可传输的导波模数量就越多。 8、光缆由缆芯、( 加强元件(或加强芯) )和外护层组成。 9、(波导色散)是指由光纤的光谱宽度和光纤的几何结构所引起的色散。 10、按光纤传导模数量光纤可分为多模光纤和( 单模光纤)。 11、PDH的缺陷之一:在复用信号的帧结构中,由于( 开销比特 )的数量很少,不能提供足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功能,因而不能满足现代通信网对监控和网管的要求。 12、光接收机的主要指标有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和(灵敏度)。 13、激光器能产生激光振荡的最低限度称为激光器的(阈值条件)。 14、光纤的(色散)是引起光纤带宽变窄的主要原因,而光纤带宽变窄则会限制光纤的传输容量。 15、误码性能是光纤数字通信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产生误码的主要 原因是传输系统的脉冲抖动和(噪声)。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7:单选题,8-10:多选题) 1、光纤通信是以(A )为载体,光纤为传输媒体的通信方式。 A、光波 B、电信号 C、微波 D、卫星 2、要使光纤导光必须使( B ) A、纤芯折射率小于包层折射率 B、纤芯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 C、纤芯折射率是渐变的 D、纤芯折射率是均匀的 3、(D )是把光信号变为电信号的器件 A、激光器 B、发光二极管 C、光源 D、光检测器 4、CCITT于(C)年接受了SONET概念,并重新命名为SDH。 A、1985 B、1970 C、1988 D、1990 5、SDH传输网最基本的同步传送模块是STM-1,其信号速率为( A )kbit/s。 A、155520 B、622080 C、2488320 D、9953280 6、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工作波长为(B)nm波段。 A、1310 B、1550 C、1510 D、850 7、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是非相干光,它的基本原理是(B)。 A、受激吸收 B、自发辐射 C、受激辐射 D、自发吸收 8、光纤通信系统的是由(ABCD )组成的。 A、电端机 B、光端机 C、中继器 D、光纤光缆线路 9、要精确控制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控制(B);二是控制(D)。 A、微型半导体制冷器 B、调制脉冲电流的幅度 C、热敏电阻 D、激光器的偏置电流 10、光纤传输特性主要有(AB ) A、色散 B、损耗 C、模场直径 D 、截止波长

《光纤通信》试题选择题练习

要自信,绝对的自信,无条件的自信,时刻自信,即使在错的时候!!! 《光纤通信》选择题练 习公布 精选精炼+课后精讲(QQ在线讲解) 张延锋 2014/8/1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知所不能为!!!

选择题练习 1. 目前光纤通信三个实用的低损耗工作窗口是 A.0.85 μm, 1.27 μm, 1.31 μm B.0.85 μm, 1.27 μm, 1.55 μm C.0.85 μm, 1.31 μm, 1.55 μm D.1.05 μm, 1.31 μm, 1.27 μm 2.在阶跃型光纤中,传输模式的传输条件为 A.V>0 B.V>Vc C.V>2.40483 D.V<Vc 3.在阶跃型光纤中,当模式处于截止的临界状态时,其特性参数 A.W=0 B.β=0 C.V=0 D.U=0 4. 下列不属于影响光电二极管响应时间的因素是 A.零场区光生载流子的扩散时间 B.有场区光生载流子的漂移时间 C.RC时间常数 D.器件内部发生受激辐射的时间 5.通常,影响光接收机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 A.光纤色散B.噪声C.光纤衰减D.光缆线路长度6.目前实用光纤通信系统普遍采用的调制─检测方式是 A. 相位调制—相干检测 B. 直接调制—相干检测 C. 频率调制—直接检测 D. 直接调制—直接检测7.下列属于掺铒光纤放大器泵浦光源的典型工作波长是 A.1550 nm B.1310 nm C.980 nm D.850 nm 8.下列属于描述光电检测器光电转换效率的物理量是 A. 响应度 B. 灵敏度 C. 消光比 D. 增益 9.下列属于有源光器件的是 A.光定向耦合器 B.半导体激光器 C. 光纤连接器 D. 光隔离器 10.在下列的传输码型中,不属于插入比特码的是 A. mB1P B. 4B1H C. 5B6B D. mB1C 11. 在激光器中,光的放大是通过 A.粒子数反转分布的激活物质来实现的B.光学谐振腔来实现的C.泵浦光源来实现的D.外加直流来实现的12. 下列哪一项不是要求光接收机有动态接收范围的原因? A.光纤的损耗可能发生变化 B.光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发生变化 C.系统可能传输多种业务 D.光接收机可能工作在不同系统中 13. 光纤通信中光需要从光纤的主传输信道中取出一部分作为测试用时,需用 A.光衰减器B.光耦合器C.光隔离器D.光纤连接器14. 使用连接器进行光纤连接时,如果接头不连续时将会造成 A.光功率无法传输 B.光功率的菲涅耳反射

光纤通信的发展前景

光纤通信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1班 韩欣欣 08133102 关键词:光纤通信 光纤到户 未来发展 摘要:光纤通信自问世以来,给整个通信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使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成为可能。目前它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技术。 引言: 光无处不在。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光传递信息了。但那时候传递的信息容量非常少,局限性也很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输与交换量与日俱增,传统的电通信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扩大通信容量,通信方式从中波、短波发展到微波、毫米波,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提高通通信载波频率来扩大通信容量的。这样就出现了现在的光通信技术,就是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是将要传送的图像、数据等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与传统的电通信相比,光纤通信是以很高频率的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通信。由于光纤通信具有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自其出现以来就备受业内人士的青睐,发展非常迅速。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从1980年至今增加了近一万倍 传输速度在过去的10年中大约提高了100倍。 光纤发展与应用 为了发展光通信技术,人们又考虑和尝试了各种传输介质,但是他们的损耗都非常的高。直到1966年美籍华人高锟博士和霍克哈姆发表论文,预见了低损耗的光纤能够应用于通信,敲开了光纤通信的大门。从此光纤在通信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很快在1970年8月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损耗为20dB/kM光纤。光纤通信的时代由此开始了。 1972年,随着光纤制备工艺中的原材料提纯、制棒和拉丝技术水平

光纤通信(第二版)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1.光纤通信的优缺点。 答:优点:一是通信容量大。光载波的中心频率很高,约为,最大可用带宽一般取载波频率的10%。二是中继距离长。三是抗电磁干扰,光纤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四是传输误码率极低。缺点:一是有些光器件比较昂贵。二是光纤的机械强度差。三是不能传送电力。四是光纤断裂后的维修比较困难,需要专用的工具。 3.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 答:一通信网,包括全球通信网、各国的公共电信网、各种专用通信网、特殊通信手段。二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三有线电视的干线和分配网。四综合业务光纤接入网,分为有源接入网和无源接入网。 4.未来光网络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 答:发展趋于智能化、全光化。关键技术:长波长激光器、低损耗单模光纤、高效光放大器、WDM复用技术和全光网络技术。 第二章光纤和光缆 1光纤结构和分类 答:光纤是由中心的纤心和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类型:突变型多模光纤、渐变型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双包层光纤、三角芯光纤、椭圆芯光纤 2损耗和色散是光纤最重要的传输特性。损耗限制系统的传输距离,色散限制系统的传输带宽。色散包括模式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其中单模色散只包括后两者。 第三章通信用光器件 1.光源有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其中半导体激光器是向半导体PN结注入电流,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产生受激辐射,再利用光学谐振腔的正反馈,实现光放大而产生激光的振荡 2.光与物质间的互相作用过程。 答:一受激吸收。在正常状态下,电子处于低能级,在入射光的作用下,它会吸收光子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上,这种跃迁称为受激吸收。二、自发辐射。在高能级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即使没有外界的作用,也会自动跃迁到低能级上与空穴复合,释放的能量转换为光子辐射出去,这种跃迁称为自发辐射。三、受激辐射、在高能级的电子,受到入射光的作用,被迫跃迁到低能级上与空穴复合,释放的能量产生光辐射,称为受激辐射。 3.比较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的异同。 答:不同之处:工作原理不同,LD发射的是受激辐射光,LED发射的是自发辐射光。LED不需要光学谐振腔,而LD需要。和LD相比,LED输出光功率小,光谱较宽,调制频率较低。但发光二极管性能稳定,寿命长,输出功率线性范围窄,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LED主要应用于小容量的短距离通信系统,LD主要应用于长距离大容量通信系统。相同之处: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相同、结构相似,LED和LD大多此阿勇双异质结结构,把有源层夹在P型和N型限制层中间。 4.光检测器是光接受机关键器件,功能室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检测器有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PIN 主要特性有量子效率和光谱特性、响应时间和频率特性、噪声。APD新引入参数是倍增因子和附加噪声指数 5、APD和PIN在性能上的区别 答:APD具有雪崩增益,灵敏度高,有利于延长系统的传输距离,APD的响应时间短。APD的雪崩效应会产生过剩噪声,因此要适当控制雪崩增益。APD要求较高的工作电压和复杂的温度补偿电路,成本较高。 6.光检测过程有哪些噪声。 答:包括由光生信号电流和暗电流产生的散粒噪声以及负载电阻产生的热噪声。热噪声来源于电阻内部载流子的不规则运动。散粒噪声源于光子的吸收或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具有随机起伏的特性,光生信号电流产生的散粒噪声,称为量子噪声,这种噪声的功率与信号成正比。在没有外界入射光的作用下,光检测器中仍然存在少量载流子的随机运动,从而形成很弱的散粒噪声,称为暗电流噪声。所以在有信号光作用的时间内,主要考虑量子噪声和热噪声; 而在没有信号光的作用下,主要考虑暗电流噪声和热噪声。 7.什么是粒子数反转,什么情况下实现光放大。 答:假设能级E1和E2上的粒子数分别为N1和N2,在正常的热平衡状态下,低能级E1上的粒子数是大于高能级上的粒子数

光纤通信试题

1.光纤通信一般采用的电磁波波段为( )。 A. 可见光 B. 红外光 C. 紫外光 D. 毫米波 2.目前光纤通信三个实用的低损耗工作窗口是( )。 A .0.85 μm,1.27 μm,1.31 μm B .0.85 μm,1.27 μm,1.55 μm C .0.85 μm,1.31 μm,1.55 μm D .1.05 μm,1.31 μm,1.27 μm 3.限制光纤传输容量(BL 积)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和光纤色散。 A .光纤色散 B .光纤折射 C .光纤带宽 D .光纤损耗 4.一光纤的模色散为20ps/km ,如果一瞬时光脉冲(脉冲宽度趋近于0)在此光纤中传输8km ,则输出端的脉冲宽度为( ) A.20ps B.40ps C.80ps D.160ps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等于纤芯的折射率 B .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大于纤芯的折射率 C .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小于纤芯的折射率 D .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大于涂层的折射率 6.对于工作波长为1.31μm 的阶跃折射率单模光纤,纤芯折射率为1.5,包层折射率为1.003(空气),纤芯 直径的最大允许值为( )。 A.0.34μm B.0.90μm C.3.0μm D.4.8μm 7.在阶跃型光纤中,导波的传输条件为( ) A .V >0 B .V >Vc C .V >2.405 D .V <Vc 8.下列现象是光纤色散造成的,是( )。 A.光散射出光纤侧面 B.随距离的增加,信号脉冲不断展宽 C.随距离的增加,信号脉冲收缩变窄 D.信号脉冲衰减 9.将光限制在有包层的光纤纤芯中的作用原理是( )。 A.折射 B.在包层折射边界上的全内反射 C.纤芯—包层界面上的全内反射 D.光纤塑料涂覆层的反射 10. 1mW 的光向光纤耦合时,耦合损耗为1.0dB ,而在光纤输出端需要0.1mW 的信号,则在衰减为0.5dB/km 的光纤中,可以将信号传输多远?( )。 A.1.8km B.10km C.18km D.20km 11. 光纤的数值孔与( )有关。 A. 纤芯的直径 B. 包层的直径 C. 相对折射指数差 D. 光的工作波长 12. 阶跃型光纤中数值孔径的计算式为( )。 A.21n n - B.?2a C.?2n 1 D.21n n a -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光纤通信一直是推动整个通信网络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是现代电信网络的基础。本文对光纤通信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一简述与展望,包括纳米技术与光纤通信、光交换、PON、光孤子通信。 关键词:光纤通信光交换PON 光孤子通信 光纤通信的诞生与发展是电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所涉及的范围,无论从影响力度还是影响广度来说都已远远超越其本身,并对整个电信网和信息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的演变和发展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信网和信息业的未来大格局,也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1.纳米技术与光纤通信 纳米是长度单位,为10-9米,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建立在微米/纳米技术基础上的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目前正在得到普遍重视。在无线终端领域,对微型化、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追求使大家普遍期待能将各种功能单元集成在一个单一芯片上,即实现SOC(Sy stem On a Chip),而通信工程中大量射频技术的采用使诸如谐振器,滤波器、耦合器等片外分离单元大量存在,MEMS技术不仅可以克服这些障碍,而且表现出比传统的通信元件具有更优越的内在性能。德国科学家首次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光能转换,这为设计微器件找到了一种潜在的能源,对实现光交换具有重 要意义。 可调光学元件的一个主要技术趋势是应用MEMS技术。MEMS技术可使开发就地配置的光器件成为可能,用于光网络的MEMS动态元件包括可调的激光器和滤波器、动态增益均衡器、可变光衰减器以及光交叉连接器等。此外,MEMS技术已经在光交换应用中进入现场试验阶段,基于MEMS的光交换机已经能够传递实际的业务数据流,全光MEMS光交换机也正在步入商用阶段,继朗讯科技公司的“Lamda-Router”光MEMS交换机之后,美国Calient Networks公司的光交叉连接装置也采用了光MEMS交换机。 2.光交换是实现高速全光网的关键 光交换是指光纤传送的光信号直接进行交换。长期以来,实现高速全光网一直受交换问题的困扰。因为传统的交换技术需要将数据转换成电信号才能进行交换,然后再转换成光信号进行传输,这些光电转换设备体积过于庞大,并且价格昂贵。而光交换完全克服了这些问题。因此,光交换技术必然是未来通信网交换 技术的发展方向。 未来通信网络将是全光网络平台,网络的优化、路由、保护和自愈功能在未来光通信领域越来越重要。光交换技术能够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并能提供灵活的信号路由平台,光交换技术还可以克服纯电子交换形成的容量瓶颈,省去光电转换的笨重庞大的设备,进而大大节省建网和网络升级的成本。若采用全光网技术,将使网络的运行费用节省70%,设备费用节省90%。所以说光交换技术代表着人们对光通信技术发展的 一种希望。 目前,全世界各国都正在积极研究开发全光网络产品,其中关键产品便是光变换技术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光交换机大多数是光电和光机械的,随着光交换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基于热学、液晶、声学、微机电技术的光交换机将会研究和开发出来,其中以将纳米技术为基础的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应用于光交换产品 的开发更会加速光交换技术的发展。 3.无源光网络(PON)技术 无源光网络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纯介质网络,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节省了维护成本,是电信维护部门长期以来期待的技术。无源光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光纤技术,其在光分支点不需要节点设备,只需安装一个简单的光分支器即可,因此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带宽资源共享、节省机房投资、设备安全性高、建网速 度快、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

光纤通信技术知识点简要(考试必备)

光纤通信. 1.光纤结构光纤是由中心的纤芯和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稍高,损耗比包层更低,光能量主要在纤芯内传输。包层为光的传输提供反射面和光隔离,并起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设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光能量在光纤中传输的必要条件是n1>n2。 2.光纤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突变型多模光纤,渐变型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相对于单模光纤而言,突变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的纤芯直径都很大,可以容纳数百个模式,所以称为多模光纤 3.光纤主要用途:突变型多模光纤只能用于小容量短距离系统。渐变型多模光纤适用于中等容量中等距离系统。单模光纤用在大容量长距离的系统。1.55μm 色散移位光纤实现了10 Gb/s容量的100 km的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系统。色散平坦光纤适用于波分复用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把传输容量提高几倍到几十倍。三角芯光纤有效面积较大,有利于提高输入光纤的光功率,增加传输距离。偏振保持光纤用在外差接收方式的相干光系统,这种系统最大优点是提高接收灵敏度,增加传输距离。 4.分析光纤传输原理的常用方法:几何光学法.麦克斯韦波动方程法 5.几何光学法分析问题的两个出发点: 〓数值孔径〓时间延迟. 通过分析光束在光纤中传播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几何光学法分析问题的两个角度: 〓突变型多模光纤〓渐变型多模光纤. 6.产生信号畸变的主要原因是光纤中存在色散,损耗和色散是 光纤最重要的传输特性:损耗限 制系统的传输距离, 色散则限制 系统的传输容量. 7.色散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 号,由于不同成分的光的时间延 迟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 应. 色散的种类:模式色散、材 料色散、波导色散. 8. 波导色散纤芯与包层的折射 率差很小,因此在交界面产生全 反射时可能有一部分光进入包 层之内,在包层内传输一定距离 后又可能回到纤芯中继续传输。 进入包层内的这部分光强的大 小与光波长有关,即相当于光传 输路径长度随光波波长的不同 而异。有一定谱宽的光脉冲入射 光纤后,由于不同波长的光传输 路径不完全相同,所以到达终点 的时间也不相同,从而出现脉冲 展宽。具体来说,入射光的波长 越长,进入包层中的光强比例就 越大,这部分光走过的距离就越 长。这种色散是由光纤中的光波 导引起的,由此产生的脉冲展宽 现象叫做波导色散。 9. 偏振模色散:实际光纤不可避 免地存在一定缺陷,如纤芯椭圆 度和内部残余应力,使两个偏振 模的传输常数不同,这样产生的 时间延迟差称为偏振模色散或 双折射色散。 10. 损耗的机理包括吸收损耗和 散射损耗两部分。吸收损耗是 由SiO2材料引起的固有吸收和 由杂质引起的吸收产生的。散射 损耗主要由材料微观密度不 均匀引起的瑞利散射和由光纤 结构缺陷(如气泡)引起的散射产 生的。瑞利散射损耗是光纤的固 有损耗,它决定着光纤损耗的最 低理论极限。 11.光线的损耗:(1)吸收损耗: a.本征吸收损耗:紫外吸收损 耗,红外吸收损耗b.杂质吸收损 耗c.原子缺陷吸收损耗(2)散 射损耗 a线性散射损耗:瑞利散 射,光纤结构不完善引起的散射 损耗(3)弯曲损耗 a.宏弯:曲 率半径比光纤的直径大得多的 弯曲 b.微弯:微米级的高频弯 曲,微弯的原因:光纤的生产过 程中的带来的不均;使用过程中 由于光纤各个部分热胀冷缩的 不同;导致的后果:造成能量辐 射损耗. 与宏弯的情况相同,模 场直径大的模式容易发生微弯 损耗 12. 柔性光纤的优点:1. 对光的 约束增强 2. 在任意波段均可实 现单模传输:调节空气孔径之间 的距离 3. 可以实现光纤色散的 灵活设计 4. 减少光纤中的非线 性效应5. 抗侧压性能增强 13. 光纤的制作要求(1)透明(2) 能将其拉制成沿长度方向均匀 分布的具有纤芯-包层结构的细 小纤维;(3)能经受住所需要 的工作环境。光纤是将透明材料 拉伸为细丝制成的。 14. 光纤预制棒简称光棒,是一 种在横截面上有一定折射率分 布和芯/包比的的透明的石英玻 璃棒。根据折射率的不同光棒可 从结构上分为芯层和包层两个 部分,其芯层的折射率较高,是 由高纯SiO2材料掺杂折射率较 高的高纯GeO2材料构成的,包 层由高纯SiO2材料构成。制作 方法: 外部气相沉积法;气相轴 相沉积法;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 法;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 15. 光缆基本要求:保护光纤固 有机械强度的方法,通常是采用 塑料被覆和应力筛选。光纤从高 温拉制出来后,要立即用软塑料 进行一次被覆和应力筛选,除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