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大学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大学国际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国际法,国家的基本权利包括:A. 自卫权B. 管辖权C. 独立权D. 所有上述权利答案:D2.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是指:A.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内政B.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外交C.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经济D.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文化答案:A3.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不包括:A. 中国B. 法国C. 德国D. 俄罗斯答案:C4. 根据国际法,国家领土的构成不包括:A. 陆地B. 河流C. 领空D. 领海答案:B5.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其主要职能不包括:A. 解决国际争端B. 提供法律咨询C. 制定国际法D. 监督国际法的执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国际组织的决议答案:A, B, C2.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国际犯罪?A. 侵略他国B. 种族灭绝C. 非法使用武力D. 贩卖毒品答案:A, B, C3.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包括:A. 国家行为的责任B. 国家官员行为的责任C. 国家对非国家行为者的责任D. 国家对国际组织的义务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国际法上的“人权”?A. 生命权B. 财产权C. 言论自由D. 宗教自由答案:A, C, D5. 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包括:A. 政治独立B. 经济自主C. 文化自由D. 军事自卫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答案: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而国内法是调整一个国家内部的法律规则。

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而国内法的主体包括个人、法人和国家。

国际法的制定和执行更多依赖于国家间的协议和共识,而国内法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由国家机关执行。

2. 什么是国际法上的“国家承认”?答案:国际法上的“国家承认”是指一个或多个国家对新成立的国家或政府的法律人格和主权的正式认可。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303010013)期末考试试题(A卷)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分,每空1分)1、将国际法效力依据归结为“国家意志”的学派是___________。

2、根据《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的规定,空间物体对地面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为____________,一国的空间物体对在外空的另一国的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为____________。

3、国家占有他国的部分领土,经过长期和平地行使管辖权而取得对该领土的主权,此种取得领土的方式,国际法上称之为______________。

4、在外交关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派遣需事先征求接受国的同意。

5、1982年海洋法公约规定,毗连区从沿海国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____________海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

7、根据________管辖权,对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行为,各国均有权进行管辖,不论犯罪行为发生在何地以及罪犯具有何国国籍。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国家主权豁免2、用于国际航行海峡的过境通行制3、引渡4、联合国专门机构5、情势变迁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近代国际法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1789年法国大革命B.1899年海牙和平会议C.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D.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负责国际法编纂工作的是A.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B.国际法学会C.国际法协会D.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3、领土庇护指A. 国家允许受迫害的外国人入境居留并给予保护B.国家在驻在国的使馆内给外国人以保护C. 国家在军舰和商船内给外国人以保护D.只适用于拉丁美洲国家间4、根据现代国际法理论和实践,政府承认一般采用A.艾斯特拉达主义B.正统主义C.威尔逊主义D.有效统治原则5、有关国家直接解决争端的方法是A.调查B.谈判C.斡旋D.和解6、给外国人以国民待遇是指A. 与本国公民相同的待遇B.优惠于本国公民的待遇C.一定范围内与本国公民相同的待遇D.一定范围内与第三国公民相同的待遇7、划定边界有若干个基本法律文件,其中效力最高者一般是A.边界地图B.边界谈判记录C.边界议定书D.边界条约8、《南极条约》对缔约国在南极的领土要求的规定是A.肯定B.否定C.冻结D.驳斥9、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是A.单一开发制B.联合开发制C.平行开发制D.海底管理局开发制10、依据《月球协定》的规定,月球及其资源是A. 共有物B.无主物C.人类共同财产D. 可以自由开发的财产11、下列有关海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国际海底区域上空的法律地位与国际海底区域相同B. 无害通过制度只适用于外国船舶C. 沿海国的大陆架从其领海基线量有可能超过200海里D. 沿海国对其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12.在下列的国家或机构中,有权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的是A.联合国会员国B.安理会常任理事国C.《国际法院规约》当事国D. 联合国大会13.国际关系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全球性和一般性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莱茵河委员会C.国际联盟D. 国际电讯联盟14.接受国准许派遣国领事执行职务的凭证是A.领事任命书B.国书C.介绍函D.领事证书15.我国决定批准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机关是A.国家主席B.国务院C.全国人大常委会D.外交部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A. 二元论B. 国际法优先说C. 国内法优先说D. 平衡说2、现代国际法承认的领土取得的方式包括A. 征服B. 自愿割让C. 强制割让D. 先占3、根据1982年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大陆架的宽度可以是A. 从领海基线量起扩展至200海里B. 在大陆边超过200海里的情况下,不应超过可开发深度C. 在大陆边超过200海里的情况下,不应超过2500米等线外100海里D. 在大陆边超过200海里的情况下,不应超过200米等深线外100海里4、在1971年制止危害民航安全非法行为的蒙特利尔公约体系中,下列行为属于公约规定的非法行为A. 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使用暴力,如该行为将会危及该航空器的安全B. 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内对人实施暴力行为,足以造成重伤或死亡C. 传送明知是虚假的情报,从而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D. 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对该航空器造成破坏,使它不能飞行或将会危及其飞行安全5、一国行使外交保护权的时候,通常要符合以下条件A. 国籍继续原则B. 用尽当地救济原则C. 本国人不引渡原则D. 不推回原则6、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宗旨主要包括A. 构成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B. 制止国家恐怖主义C. 促进国际间有关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的合作D.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7、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使馆馆长的级别可以分为A. 向国家元首派遣之大使或教廷大使B. 向国家元首派遣之特使或教廷特使C. 向国家元首派遣之驻办特使D. 向外交部长派遣之代办8、根据1969年条约法公约的规定,以下选项中属于条约无效的情况是A. 没有缔约能力B. 诈欺C. 强迫谈判代表D. 与强行法相抵触9、解决争端的强制方法包括A. 报复B. 反报C. 干涉D. 平时封锁10、根据《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文草案》的规定,下列情况中可以排除国家行为不法性的有A. 该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的对抗措施B. 该国停止其持续进行的不法行为C. 该国遭到侵略时的自卫D. 该国由于遭受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其国际义务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国际法渊源的含义和地位。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复习资料之二--简答题与论述题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复习资料之二--简答题与论述题

国际法期末复习资料之简答题与论述题1、简述国际法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为满足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确定国家间权利义务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

他们是通过国际程序而形成的。

国际法具有下列特征:(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法律关系。

(2)国际法的创立方式是国际法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的协议。

(3)国际法的强制执行依靠国家采取单独的或集体的措施。

2、简述国家承认的法律效果。

答:国家承认,即对国家的承认,通常是指既有国家确认某一实体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并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行为。

(1)国际法上的承认意味着承认国对新国家的国家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可和接受;承认国在承认条件存续期间,对这些权利义务不得加以否认;(2)国家承认还可以在承认国和被承认国之间确立某些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上的承认可以在两国间建立起全面的外交关系;(3)国家承认对承认国的国家机关(特别是司法机关)具有约束力;关于国家承认国际法上有“构成说”和“宣告说”两种理论。

3、简述南极的法律地位。

答:1959年签订、并于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对南极的法律地位做了规定、其主要内容有:(1)和平利用南极。

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在南极地区禁止采取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措施;(2)任何国家都有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并为此目的开展国际合作;(3)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4)维持南极的公海制度。

4、简述沿海国的领海主权。

答:领海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属国家领土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国家对领海及其资源具有所有权并对其中的人、物、和事具有管辖权。

这种所有权和管辖权具体表现为以下权利:(1)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2)沿海航运权;(3)领空权;(4)立法和管辖权。

但,领海与陆地领土和内水不同,外国船舶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

[VIP专享]刑总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VIP专享]刑总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A.我国普通公民甲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应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司法机关对甲无管辖权。
B.我国军人乙某在邻国 A 国旅游期间对韩国人 按我国刑法规定则构成犯罪,应处 2 年以下有期徒刑。
则对乙某行为不适用我国刑法。
C.毒贩丙某( C 国人)来我国旅游,虽然丙某不是我国公民,亦从未在我国境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920.30392.2c=1÷203m=2÷1202.52=3535=42314)c*5232m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50202.2.0285.4850.13*50+5c8*125*12m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5M÷5)0*3*0(31÷3110**5*+*÷414.m2371e=%7)8n08%.=s8.5=77.93cc60.mc*m4*m13,101w9.9o.k24mc-.cem5nm2csp2665m*9..03-4.50c60*5.pc3m85,9cm0.5g.i50mr0l-.p.s85p/6c50bc.0om7m.yp.cs6pc5m+;c0m..m7.ckm; 1+1k+12+1+k2234=1c+m1++4+4+2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法院的总部设在哪个国家?A. 美国B. 中国C. 荷兰D. 法国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主权平等B. 领土完整C. 个人自由D. 禁止使用武力3.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个行为不构成侵略行为?A. 武装入侵B. 经济制裁C. 政治干预D. 军事占领4. 国际法的渊源包括哪些?A. 国际条约B. 国际惯例C. 一般法律原则D. 所有以上5. 国际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指的是什么?A. 在国际诉讼中,必须先使用当地的法律救济B. 在国际纠纷中,必须先尝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 在国际交易中,必须先使用当地的法律制度D. 在国际合作中,必须先考虑当地的法律环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7. 阐述国际法中“国家责任”的基本原则。

8. 解释什么是“国际人权法”并列举其主要内容。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某国A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另一国B进行军事打击,导致B国遭受重大损失。

请分析A国的行为是否违反国际法,并说明理由。

10. 某跨国公司C在D国经营过程中,违反了D国的环境保护法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请分析C公司可能面临的国际法律责任,并讨论如何通过国际合作解决此类问题。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C. 荷兰2. C. 个人自由3. B. 经济制裁4. D. 所有以上5. A. 在国际诉讼中,必须先使用当地的法律救济二、简答题6.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而国内法的主体包括个人、法人等;国际法的制定和实施更多依赖于国家间的协议和共识,国内法则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由国家机构执行;国际法的效力通常需要国家通过国内法予以转化,而国内法直接对国内主体产生约束力。

7. 国际法中的“国家责任”基本原则包括:国家对其行为负责,当国家违反国际义务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国家责任的承担可以是赔偿、道歉、保证不再违反等;国家责任的追究通常通过外交途径或国际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进行。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司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主权平等原则B. 国家豁免原则C. 强制性管辖原则D.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2. 根据国际法,哪个机构负责解决国际争端?A. 联合国大会B. 国际法院C. 安全理事会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3.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什么?A. 必须先在本国法院提起诉讼B. 必须先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C. 必须先向联合国提出申诉D. 必须先向国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 国际法中,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国家对内对外的独立自主B. 国家对内对外的平等地位C. 国家对内对外的相互尊重D. 国家对内对外的互不干涉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惯例C. 国家立法D. 国际法院的判决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包括哪些方面?7. 什么是“国家责任”?请列举几个导致国家责任的情形。

8. 阐述国际法中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及其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某国A与国B因领土问题发生争端,国A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

请分析国际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可能采取的程序和可能的判决结果。

10. 某国C的公民在国D境内遭受不公正对待,国C认为国D侵犯了其公民的人权。

请分析国C可能采取的国际法途径来保护其公民的权利。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B3. 答案:A4. 答案:A5. 答案:C二、简答题6.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主要包括:- 国家同意提交的争端- 条约规定的争端- 国际法规定的争端- 国际法上的其他争端7. 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因违反国际义务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导致国家责任的情形包括:- 违反国际条约- 违反国际惯例- 违反国际法上的义务- 违反国际法上的一般原则8.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是指国家在解决国际争端时,应通过和平手段,如谈判、调解、仲裁或司法解决,而不应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

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哪个国际法原则主张各国应平等对待并遵守共同的国际义务?A. 联合国宪章B. 国际人权公约C. 主权平等原则D. 国际刑事法庭公约答案:C2. 以下哪个国际法案例建立了国际判例制度?A. 核试验裁决案B. 常规国际判例法C. 航行问题裁决案D. 国际人权法案答案:A3. 核不扩散条约的目的是:A. 防止核武器扩散B. 确保各国能够自由发展核能C. 建立全球核武器裁军计划D. 保护核武器拥有国的权益答案:A二、问答题1. 解释国际法主权平等原则的含义。

答:主权平等原则是指各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应相互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根据这一原则,没有国家能够对其他国家进行干涉或施加不平等的压力。

同时,主权平等原则也意味着各国有权利与其他国家建立平等和和平的外交关系,以及平等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

2. 解释国际人权法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答:国际人权法是指通过国际公约、宣言和其他国际文件确立的人权保护准则和机制。

它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并促进全人类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但不限于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平等权利、禁止酷刑等。

国际人权法不仅为个人提供了法律保护,也对国家的政策和行为提出了规范和约束。

它的实施和推广对于推动全球人权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论述题国际法的发展与应用国际法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体系,在国际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规范和调整各国之间的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促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国际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的国际习惯法,到后来的国际公约和条约,再到如今的国际法庭和判例制度的建立。

这些发展不仅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法治的追求,也为国际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国际法的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国际人权法、国际人道法、国际刑事法等。

国际人权法通过确立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促进人类的尊严和平等。

法大本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法大本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法大本科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A. 主体B. 权利C. 义务D. 行为答案:D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B3. 在法律上,以下哪个概念是指对法律规则的系统化和概念化?A. 法律体系B. 法律规范C. 法律概念D. 法律原则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民法中的基本原则?A. 平等原则B. 自愿原则C. 公平原则D. 刑罚原则答案: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D. 未满十四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答案:D6. 在行政法中,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A. 合法性原则B. 公正性原则C. 效率性原则D. 合法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合同法中的抗辩权?A. 同时履行抗辩权B. 先诉抗辩权C. 不安抗辩权D. 时效抗辩权答案:B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的种类包括:A. 所有权和他物权B. 债权和物权C. 人身权和财产权D. 法定物权和约定物权答案:A9. 在民事诉讼法中,以下哪个程序不是第一审程序?A. 起诉B. 受理C. 开庭审理D. 再审答案:D10. 国际法中,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包括:A. 平等原则B. 自卫原则C. 不干涉内政原则D. A、B、C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惯例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法律学者的学说答案:A, B, D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的组织形式包括:A. 有限责任公司B. 股份有限公司C. 个人独资企业D. 合伙企业答案:A, B13. 在刑法中,以下哪些情形可以作为量刑的从轻或减轻情节?A. 自首B. 立功C. 犯罪未遂D. 犯罪中止答案:A, B, C, D14. 以下哪些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劳动权答案:A, B, C15. 行政诉讼法中,以下哪些属于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A. 行政行为涉及国家机密B. 行政行为涉及商业秘密C. 行政行为涉及个人隐私D. 行政复议前置的情形未经过复议答案:A,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303010013)期末考试试题(A卷)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分,每空1分)1、将国际法效力依据归结为“国家意志”的学派是___________。

2、根据《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的规定,空间物体对地面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为____________,一国的空间物体对在外空的另一国的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为____________。

3、国家占有他国的部分领土,经过长期和平地行使管辖权而取得对该领土的主权,此种取得领土的方式,国际法上称之为______________。

4、在外交关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派遣需事先征求接受国的同意。

5、1982年海洋法公约规定,毗连区从沿海国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____________海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

7、根据________管辖权,对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行为,各国均有权进行管辖,不论犯罪行为发生在何地以及罪犯具有何国国籍。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国家主权豁免2、用于国际航行海峡的过境通行制3、引渡4、联合国专门机构5、情势变迁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近代国际法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1789年法国大革命B.1899年海牙和平会议C.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D.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负责国际法编纂工作的是A.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B.国际法学会C.国际法协会D.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3、领土庇护指A. 国家允许受迫害的外国人入境居留并给予保护B.国家在驻在国的使馆内给外国人以保护C. 国家在军舰和商船内给外国人以保护D.只适用于拉丁美洲国家间4、根据现代国际法理论和实践,政府承认一般采用A.艾斯特拉达主义B.正统主义C.威尔逊主义D.有效统治原则5、有关国家直接解决争端的方法是A.调查B.谈判C.斡旋D.和解6、给外国人以国民待遇是指A. 与本国公民相同的待遇B.优惠于本国公民的待遇C.一定范围内与本国公民相同的待遇D.一定范围内与第三国公民相同的待遇7、划定边界有若干个基本法律文件,其中效力最高者一般是A.边界地图B.边界谈判记录C.边界议定书D.边界条约8、《南极条约》对缔约国在南极的领土要求的规定是A.肯定B.否定C.冻结D.驳斥9、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是A.单一开发制B.联合开发制C.平行开发制D.海底管理局开发制10、依据《月球协定》的规定,月球及其资源是A. 共有物B.无主物C.人类共同财产D. 可以自由开发的财产11、下列有关海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国际海底区域上空的法律地位与国际海底区域相同B. 无害通过制度只适用于外国船舶C. 沿海国的大陆架从其领海基线量有可能超过200海里D. 沿海国对其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12.在下列的国家或机构中,有权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的是A.联合国会员国B.安理会常任理事国C.《国际法院规约》当事国D. 联合国大会13.国际关系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全球性和一般性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莱茵河委员会C.国际联盟D. 国际电讯联盟14.接受国准许派遣国领事执行职务的凭证是A.领事任命书B.国书C.介绍函D.领事证书15.我国决定批准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机关是A.国家主席B.国务院C.全国人大常委会D.外交部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A. 二元论B. 国际法优先说C. 国内法优先说D. 平衡说2、现代国际法承认的领土取得的方式包括A. 征服B. 自愿割让C. 强制割让D. 先占3、根据1982年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大陆架的宽度可以是A. 从领海基线量起扩展至200海里B. 在大陆边超过200海里的情况下,不应超过可开发深度C. 在大陆边超过200海里的情况下,不应超过2500米等线外100海里D. 在大陆边超过200海里的情况下,不应超过200米等深线外100海里4、在1971年制止危害民航安全非法行为的蒙特利尔公约体系中,下列行为属于公约规定的非法行为A. 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使用暴力,如该行为将会危及该航空器的安全B. 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内对人实施暴力行为,足以造成重伤或死亡C. 传送明知是虚假的情报,从而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D. 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对该航空器造成破坏,使它不能飞行或将会危及其飞行安全5、一国行使外交保护权的时候,通常要符合以下条件A. 国籍继续原则B. 用尽当地救济原则C. 本国人不引渡原则D. 不推回原则6、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宗旨主要包括A. 构成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B. 制止国家恐怖主义C. 促进国际间有关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的合作D.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7、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使馆馆长的级别可以分为A. 向国家元首派遣之大使或教廷大使B. 向国家元首派遣之特使或教廷特使C. 向国家元首派遣之驻办特使D. 向外交部长派遣之代办8、根据1969年条约法公约的规定,以下选项中属于条约无效的情况是A. 没有缔约能力B. 诈欺C. 强迫谈判代表D. 与强行法相抵触9、解决争端的强制方法包括A. 报复B. 反报C. 干涉D. 平时封锁10、根据《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文草案》的规定,下列情况中可以排除国家行为不法性的有A. 该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的对抗措施B. 该国停止其持续进行的不法行为C. 该国遭到侵略时的自卫D. 该国由于遭受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其国际义务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国际法渊源的含义和地位。

2、简述国际法院的管辖权。

六、论述题(本大题15分)试述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303010013)期末考试试题(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1、实在法学派2、绝对责任过错责任3、时效4、大使武官5、246、仲裁国际司法(或司法解决)7、普遍二、答案要点1、国家主权豁免外国国家的行为和财产免受当地国法院的管辖(2分)。

一国的法院不受理以外国国家为被告的诉讼,除非得到该国的同意(1分)。

外国的财产不得被扣押或强制执行(1分)。

根据:主权平等独立,平等者间无管辖权(1分)。

2、用于国际航行海峡的过境通行制用于国际航行海峡是指两端连接的都是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构成国际性航道的海峡(1分)。

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中,为了继续不停和迅速过境的目的(1分),所有的船舶(1分)和飞机(1分)都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1分)。

3、引渡一国应外国请求,将处于自己领土之内而受该外国追诉或者判刑的人(1分),移交该外国进行审判或处罚的行为(1分)。

根据国际法,国家没有引渡的义务,除非根据条约承担了义务(1分)。

根据通常规则,政治犯不引渡(1分),本国国民也不予引渡(1分)。

4、联合国专门机构根据政府间缔结的国际条约建立的(1分),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卫生等特定领域内负有广泛责任(1分),并根据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缔结的协定(1分)与联合国建立联系的专门性国际组织(1分)。

它们与联合国具有法律联系,但不是联合国的下属机构(1分)。

5、情势变迁条约缔结后,缔结条约时的情况发生了不能预见的根本性变化(1分),致使缔约一方不能再履行条约的义务(1分),该缔约国可以中止或者退出该条约(1分)。

不能适用情势变迁原则的情况: 确定边界的条约(1分);情势的改变是由于一个缔约国违反条约义务或其他国际义务造成的,该国就不能援引情势变迁为理由终止和废除有关条约(1分)。

三、单选题1.C2.A3.A4.D5.B6.C7.D8.C9.C10.C11.A12.D13.C14.D15.C四、多选题1. ABC2. BD3. AC4. ABCD5. AB6. ACD7. AD8. ABCD9. ABCD10. ACD五、简答题要点1.(1)国际法渊源的含义;(2分)(2)国际条约重要渊源;(2分)(3)国际习惯主要渊源;(2分)(4)一般法律原则次要或补充渊源;(2分)2.(1)诉讼管辖(8分)自愿管辖(2分),协定管辖(2分),任意强制管辖(4分)(2)咨询管辖(2分)六、论述题答案要点(一)理论依据:代表说、治外法权说、职务需要说。

(3分)(二)主要内容:1.人身不可侵犯(1分)2.寓所、财产、文书信件不可侵犯(2分)3.管辖豁免(1)刑事管辖豁免(1分)(2)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

例外有:a.私有不动产诉讼、b.私人身份的继承事项的诉讼、c.公务以外的专业或商业活动的诉讼、d.直接针对其主动起诉的本诉进行的反诉。

(4分)4.免税免验,但有例外,如间接税、私有不动产税、遗产税、资本税等。

(2分)5.其他豁免:免除社会保险办法、个人劳务、公共服务、征用、募捐等(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