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11冰和水 -导学案-冀人版(2017)

合集下载

冀人版冀教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物质的状态 知识点总结

冀人版冀教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物质的状态 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第9课固体液体和气体1,水可以结为冰,冰可以化为水,水可以变成水蒸气。

2,从(形状)(体积)(质量)(颜色)(软硬)等方面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3,像积木和尺子一样,具有一定质量,体积和形状的物体称为固体。

4,生活中的固体有:桌子,椅子,电视机,电脑等5,从(形状)(体积)(质量)(流动性)等方面,研究液体的性质。

6,像水和牛奶一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的物体称为液体。

液体在静止的时候(液面保持水平)还有(酱油)(醋)(白酒)等都是液体。

7,空气的性质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

8,实验名称:空气的形状实验材料:一个气球实验过程:分别挤压气球的不同部位,观察气球的形状。

实验现象:气球会变形。

实验结果: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9,实验名称:空气的质量实验材料:篮球,打气筒实验过程:先称量充满空气的篮球的质量,然后放掉一部分空气后再测量篮球的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的结果。

实验现象:篮球第一次的质量大于第二次的质量。

实验结果:空气是有质量的。

1,固体,液体,气体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答:相同点:固体,液体,气体都有质量和体积,不同点: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会流动。

第10课水和水蒸气1,妈妈做饭的时候,小民发现锅里的水少了,水哪里去了?答:水蒸发了,变成了水蒸气。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答:(1),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的酒精。

(2),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灯芯。

(3),用灯帽盖住酒精灯,火焰熄灭后拿起灯帽再盖上。

3,使用酒精灯需要注意什么?答:(1),酒精易燃,避免将酒精洒到外面。

(2),使用完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4,水在加热时温度(上升)当温度上升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烧杯里的水在减少。

5,实验名称:水哪里去了实验材料: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玻璃片,陶土网,实验过程: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时,用一块玻璃片盖在烧杯上面,(注意,不要盖的太严)10秒后,拿开玻璃片,观察实验现象:玻璃片上出现了很多小水珠实验结果:烧杯中的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汽遇到冷又变成了小水珠。

冀人版三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检测题2套(含答案)

冀人版三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检测题2套(含答案)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检测题2套(含答案)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检测卷(一)一、填空题1.水的形态有____________态、____________态和____________态。

2.把瘪了的乒乓球放人热水里,它就会重新鼓起来。

这是因为乒乓球内的_______受热_______的缘故。

3.水在(______)摄氏度时可以结成冰,冰在(______)摄氏度时可以融化成水,水和冰是(______)物质。

4.室外架设的电线,夏天长度会变(______),冬天长度会变(______)。

A.长 B.短5.空气是一种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6.通过实验我们得知:一般情况下,液体、固体和气体都具有_______的性质。

二、选择题7.下列不是日常生活中防止热胀冷缩造成危害的例子的是()。

A.电线不能架得太紧B.高架桥的路面及桥墩处留有伸缩缝C.举重运动员比赛前要在手上涂镁粉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固体也有流动性B.固体比液体的硬度大C.石头的硬性比木头大D.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9.水沸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白雾,这些白雾是()。

A.雾霾B.液态的水C.水蒸气10.做给水加热的实验时,错误的现象是()。

A.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的气泡产生B.水沸腾后,烧杯中的水不会减少11.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且具有流动性的物体称为()。

A.固体B.液体C.气体12.在瓶子里装满醋,不盖瓶盖,放在火炉旁。

当醋受热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是醋()。

A.溢出来B.液面下降C.液面不变13.下列物体为气体的是()。

A.塑料花B.课本C.空气14.如果塑料瓶盖拧得太紧,不好打开,只要把瓶盖部分放入(),使瓶盖膨胀,就容易拧开了。

A.冷水中B.热水中三、判断题15.空气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

(______)16.一直给烧杯中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可以一直升高。

(______)17.会流动、有固定的形状的物体叫液体。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单元天气课课练习题全套(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单元天气课课练习题全套(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单元天气课课练习题全套(含答案)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课课练习题全套(含答案)三年级上册3.1《我们关心天气》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地球的周围包围着一层()。

A.水B.大气圈C.草2.了解天气变化有利于我们的()。

A.心情B.生活C.身体3.我们周围的天气是()。

A.时刻在变化的B.一成不变的C.无法判断的4.下列不属于天气的是()。

A.晴天B.雨天C.今天5.如果海南的天气是晴空万里,那么黑龙江的天气是()。

A.睛空万里B.大雪纷飞C.无法判断6.下列不属于天气的是()。

A.大风B.降雨C.洪水7.下列三种情况,所代表的天气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比较合理的是()。

A.晴天打篮球B.阴天晒被子C.雷雨天捕鱼8.我们要穿上雨衣去上学可能遇到了()。

A.大风B.大雨C.大雾9.观察下面的三幅图,图中所代表的天气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比较合理的是()。

A.晴天打球B.阴天晒被子C.雷雨天捕鱼二、填空题10.了解___________的变化太重要了。

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_____________发现规律。

11.同一时间、____________的天气可能不一样。

12.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________、________、雨雪以及________等情况。

13.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天气是________的。

我们的地球被一层________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________现象,就是发生在其中的自然现象。

14.(______)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______)。

15.观察记录一个月内天气情况时,应该在每天的________、________。

16.天气状况每时每刻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______),有时候变化比较(______)。

17.对天气日历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___________。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物质的状态(新)11 冰和水-章节测试习题(2)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物质的状态(新)11 冰和水-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当气温下降到()℃时,水就结成了冰。

A. 0℃B. 4℃C. 10℃【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水结冰。

环境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解答】根据对水结冰的认识,当气温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

选A。

2.【答题】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0℃的水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水温度高B. 冰水混合物温度高C. 二者温度相同【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冰水混合物温度的认识。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冰融化时,处于的状态是冰水共存状态,所以冰融化的温度是0℃,冰融化的温度不管是大块还是小块,融化过程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解答】根据对冰水混合物温度的认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与0℃的水的温度相同。

选C。

3.【答题】水变成冰时体积会()。

A. 增大B. 减少C. 不变【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水结冰的过程。

液态水降到0℃时开始凝固成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解答】水变成冰的过程发生的是一个物理变化,体积增大,但质量不变。

选A。

4.【答题】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会()。

A. 升高B. 不变C. 下降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水结冰的温度变化。

水结冰的温度是0℃,在开始出现冰到完全变成冰块这个过程都属于水结冰的过程,所以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根据水结冰的条件,水结冰的温度是0℃,在开始出现冰到完全变成冰块这个过程都属于水结冰的过程。

所以温度不变。

选B。

5.【题文】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变成冰?【答案】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水结冰的条件。

【解答】根据水结冰的条件,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6.【题文】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答案】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11.把盐放到水里》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11.把盐放到水里》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11.把盐放到水里》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11.把盐放到水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观察和描述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解是一种物理变化。

教材以实验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和探究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于身边的现象有好奇心,愿意进行探究。

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对于溶解的概念和物理变化的特点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解是一种物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培养观察、描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解是一种物理变化。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描述和分析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制作饮料时加盐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

3.交流讨论: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共同分析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溶解是一种物理变化。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溶解现象和物理变化的概念。

5.拓展延伸:学生进行小实验,如尝试不同温度下盐的溶解情况,进一步探究溶解现象。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2.体育老师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这些都是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

3.像水在杯子中会占空间一样,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

4.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在使用量筒时要知道它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

5.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

使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筒,将杯中的水沿筒壁缓缓倒入量筒中;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

6.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先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将不规则物体直接放入量筒,前后两次的液面所对应的刻度的差值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7.固体体积的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

1 毫升=1 立方厘米8.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将待测物体放于左托盘,用镊子向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4)记录称量结果。

物体的质量一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5)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9.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C)来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10.使用温度计时,要知道它上面的每一个刻度及最大量程。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水杯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读取液柱示数。

11.停表是测量时间间隔的仪器。

在使用停表时先按复位键,使停表显示的示数归零。

按下起始键,停表开始计时。

计时结束,再按下停止键,停表停止计时。

第二单元:材料1.像石油、木头、棉花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旳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旳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旳过程。

2、我们熟悉旳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旳新生命, 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裔。

不一样植物旳种子, 它们旳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性各不相似。

但种子旳里面是相似旳, 均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 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旳环节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 1.要挑选那些饱满旳、没有受过伤旳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旳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旳小坑后再用土盖上, 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旳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 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旳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旳变化过程呢?(1)在透明玻璃杯旳内壁垫几层纸巾, 装进某些土壤, 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旳中间(不一样旳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 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测、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旳观测活动, 要做好管理、观测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测, 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旳根总是向下生长, 根旳生长速度较快。

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旳作用: 1、吸取土壤中旳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通过科学家数年旳研究, 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 满足植物生长旳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植物旳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旳养料。

(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托阳光提供旳能量, 运用二氧化碳和水, 制造出养料, 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12.在制造养料旳同步, 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旳氧气。

13、1771年,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 花要通过花开花谢旳过程, 花凋落后成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旳一部分发育而成旳;果实中有种子。

11.冰与水(教学设计)-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11.冰与水(教学设计)-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在课堂上,我通过提问、观察和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评价。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冰与水的形态变化和温度变化,但对于冰与水的用途和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作业评价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描述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数据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他们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知识点梳理
1. 冰与水的形态变化
-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吸热过程,温度升高,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 水凝固成冰的过程:放热过程,温度降低,状态从液态变为固态。
2. 冰与水的温度
- 冰的温度:0℃,常压下冰的凝固点。
- 水的温度:0℃时,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形成冰。
- 冰的融化温度:0℃,冰融化成水时温度不变。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
1. 冰与水的形态变化:通过实验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以及水凝固成冰的现象。
2. 冰与水的温度:了解冰与水的温度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冰与水的温度。
3. 冰与水的用途:介绍冰与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冰块降温、水煮食物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冰与水”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5. 题目:解释为什么冰块可以用来冷却饮料。
答案:冰块可以用来冷却饮料,因为冰块在融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饮料的温度。当冰块放入饮料中时,冰块会吸收饮料中的热量,使饮料温度降低,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
九.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关于冰与水的课程,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和好奇。他们在实验操作中充满了探索精神,对冰与水的物理性质和变化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自我激励:引导学生自我激励,设定学习目标,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和水
【学习目标】
1.知道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变化。

2.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冰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学会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学习重点】
1.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学习难点】
1.水为什么会结冰。

2.冰融化成水的实验设计。

【学习过程】
一、问题存折银行
1.观察水结冰现象
(1)实验材料:试管、水、记号笔、温度计、碎冰
(2)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纯净水。

②用记号笔在管壁上标记好水面高度,将温度计吊起,插入试管的水中。

③在杯中装满碎冰。

④把试管放入碎冰中。

⑤观察试管中水的温度变化,记录情况。

⑥在碎冰里加些食盐,继续观察。

(3)实验记录:

融化成水,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

三、应用与拓展
做创意冰品。

水没有固定形状,利用模具可使水结成一定形状的冰。

设计制作模具,做个漂亮的冰品。

【学习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3.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冰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达标检测】
一、填空题。

1.冰的温度升至( )时开始融化成水。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 )。

2.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有:( )()()等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

()
2.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