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的生命源泉——以无锡硕放街道社区营造为例

合集下载

城市“微更新”: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城市“微更新”: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城市“微更新”:老街区焕发新活力作者:张成李建波来源:《群众》2020年第18期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指出,要抓住我省作为全国唯一的美丽宜居城市试点省的契机,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城市更新则是实现新陈代谢、增强整体机能的调节机制。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城市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用地规模的拓展逐步转向功能品质的提升,城市更新正在成为城镇化下半场的主旋律。

作为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南京已进入增量存量并重、在存量空间中实现增量价值的发展阶段,城市更新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南京古都的文化原点,老城南地区承载了极其丰厚的历史遗产,蕴含着绵延不绝的文化基因,展示出独具特色的市井风貌,但也面临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等多重压力。

“小西湖”街区是老城南规模较大的传统民居集中区之一,以其为试点实施新一轮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旨在更加突出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让人民群众在老街区、老房子共享全面小康成果,使老城保护、民生改善和街区复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也为传统街区更新改造探索新路径、打造新标杆。

增强民生改善的“温度”:注重功能优先、形象提升的整体更新。

“小西湖”地块约4.69公顷,现有居民约1173户2700人、工企单位25家。

现状房屋年久失修、空间环境衰败,人均居住面积仅12平方米(含违章搭建),市政公用设施严重不足。

区域内房屋产权分散,公房建筑面积占比25%、私房25.2%、代管房产1.6%、单位自管房产17.4%、其它房产30.8%。

为在保留传统街区“烟火气”的同时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更新方案以不改变居住的主要功能为前提,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住有宜居是美好生活的基石。

此次“小西湖”地块更新坚持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根据现存老旧房屋的不同产权,实施分类改造提升。

一方面,鼓励私房自我更新或腾迁。

浅谈城市更新实例分析

浅谈城市更新实例分析
(3) 高层住宅为二类高层建筑。地上高层部分 耐火等级二级、二层商业部分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 —级。
(4) 设计过程中与业主、配合单位密切协调和 沟通,用心设计。工程原投资估算约为亿元人民币, 最后结算总造价为7. 08亿元人民币,比原估计投资
节约了 0.92亿元人民币,既保证了效果又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
通风条件。同时,项目在规划上注意衔接项目与周边 道路的关系,考虑晋江当地民风民俗,着力于将该片 区打造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城市住宅 区。 3.3.2 交通组织
(1) 交通以安全便捷为导向。各地块机动车出 入口均依托城市规划道路布置,通过规划路引入车 流,在基地内合理位置布置地下汽车库出入口位置。
延续,包括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件的延续与更新。在欧美各国,城市更新起源于二
战后对不良住宅区的改造,随后扩展至对城市其他功能地区的改造,并将其重点落在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城市更新的目标是针对解决城市中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城市问题 ,这些城市问题的产生既有环境方面
的原因,又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4)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居角 度出发,创造出生态居住空间及绿色生态环境。体现 城市环境对“人”的共生,前方处理好商业区、居 住区、建筑体量、建筑群轮廓线、开发强度、交通组
织、景观、基础设施配套等各项内容,用心营造灵动 和谐的城市脉络,打造环境优美、舒适温馨、尺度适 宜的办公、居住及商业空间。 3.2指导思想
4结语
城市更新强调保护延续地区居民的生活,鼓励居 民积极参与,建设和改善地块及周边的基础设施,提 升居民住房环境,以适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做 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要对物质形态 环境做出反馈,外部环境也会反馈于每个人或事。最 终通过塑造一个具有地域特色城市空间形象的目的, 来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去实现适应并促进城市更新 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社区营造理论下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以上海市斜土街道为例

社区营造理论下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以上海市斜土街道为例

摘要:社区作为构建城市的基本单位,是城市更新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社区微更新中的精神内涵与品质提升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文章运用社区营造理论,从人本维度,管理维度,文化维度三个维度出发,对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原则与策略进行研究,并以上海市斜土街道中的典型社区为例,针对性地提出微更新设计策略,为实现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的社区发展模式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区公共空间 微更新 社区营造 公众参与 上海斜土街道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3-0036-04Abstract:As the basic unit of urban construction,community is an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have become a topic of great concern. This article uses the theory of community revitalization,starting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person's standard,management dimension,and cultural dimension,researching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community public space micro-update.Taking the typical community in Xietu Street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the micro-renewal design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in a targeted mann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 community development model of self-organization,self-governance,and self-development.Keywords:Ommunity public space Micro-renewal Community revitaliz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Xietu street in Shanghai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章丹音 张 琰社区营造理论下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以上海市斜土街道为例MICRO-RENEWAL DESIGN OF COMMUNITY PUBLIC SPACE BASED ON COMMUNITY REVITALIZATION:TAKING XIETU STREET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享公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城市街道空间的更新与提升思考——以常州老城厢为例

城市街道空间的更新与提升思考——以常州老城厢为例

城市街道空间的更新与提升思考——以常州老城厢为例摘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街道在承担基本的交通需求的同时,逐渐成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之一。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对城市街道空间的提升、充分焕活城市街道的公共活力成为实现城市品质提升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常州老城厢街道提升过程中实际发现的问题入手,初步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同时也为其他城市街道空间的更新与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城市街道空间;城市更新;街道景观提升1引言城市街道发挥着交通运输、生活交往等重要的城市功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系统的尺度日益扩大,人们对于机动车通行的依赖性不断提高,效率成为城市道路系统追求的标准,这严重冲击了原有的街道生活,城市街道所具有的公共活力逐渐丧失。

在高密度的老旧城区环境内,城市居民相对更加集中,人口流动量大,对城市街道空间有着更大的潜在需求。

在新一轮城市更新背景下,关注城市街道空间的多样性需求,重构友好的步行空间系统,重塑丰富的街道交往空间,成为促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

2常州老城厢街道空间分析2.1项目背景常州老城厢是常州城市的起源地,2020年,常州市出台《常州老城厢复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20-2022)》,为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提出了“风貌街巷”焕新行动等六大专项行动。

其中,聚焦城市环境中的街巷里弄是一项重点系统工程,通过城市街道空间的微更新提升街道空间品质。

站在复兴常州老城厢和兴建轨道交通的机遇背景下,本次街道空间的提升改造针对的是以人行空间为主的线性空间,涉及多条城市街道,通过对现场情况的实地考察与综合分析,在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实现常州老城厢街道的空间优化与特征重塑,将街道空间还给大众,焕活街道这一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

通过对常州市老城厢内街道空间现存的普遍问题的分析,并根据人们对街道空间的需求,探究打造具有活力的城市街道空间的更新思路。

2.2问题分析2.2.1空间杂糅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建设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宽的机动车道来缓解日益拥堵的城区交通,而人行空间被不断压缩,道路网络基本成型而原有的街道肌理被破坏。

城市更新如何提升城市品质与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更新如何提升城市品质与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更新如何提升城市品质与居民生活质量城市更新是指通过对城市建设、环境、设施等方面的改造和更新,来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对于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城市规划、环境美化、基础设施改善和社区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城市更新如何提升城市品质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更新的基础,它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创造宜居的城市氛围。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划:首先,要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实现城市交通的便捷和居民生活的便利。

通过规划划定商业区、居住区、公园绿地等功能区域,将城市的各项功能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提高城市的通达性和便利性。

其次,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城市的生态环境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至关重要。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该注重建设绿色生态空间,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和公园绿地面积,提供更多的休闲活动场所,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

再次,要考虑人性化的设计和规划。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简单的改造和建设,更应该注重人性化的设计。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融入文化元素、历史传承,打造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氛围,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和娱乐活动。

二、环境美化城市更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环境美化。

通过环境美化,可以改善城市的面貌,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的幸福感。

环境美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美化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窗口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所。

通过增加绿化、景观雕塑等元素,打造宜人的公共空间,可以吸引居民的注意和参与,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

其次,提升建筑外观和立面设计。

建筑外观和立面设计对于城市的形象和气质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艺术装饰、照明设计等手段,使建筑物更加美观大气,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再次,注重城市街道的改造与提升。

城市微更新中社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研究

城市微更新中社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研究

城市微更新中社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研究摘要现代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把流动和交通性作为首要因素,以机动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忽略了街道作为重要的交流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社会属性,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街道生活的消失。

本文探讨了社区生活性街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微更新提升社区生活性街道的空间品质的策略,促进社区街道生活的回归。

关键词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街道活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的方向也由外延扩张式转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城市建设从增量转向存量,从数量转向质量,城市更新成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和活力再生的重要途径,而社区生活街道作为承载居民日常生活和邻里交往最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其空间品质的提升将有助于从最大的基本面上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激发城市活力。

1社区生活性街道从空间上来看,街道做为城市图底关系中的“虚”的部分,是由两侧连续的建筑和“实”体边界围合而成的线性公共空间,包括道路及建筑退道路前区部分的公共空间。

从功能角度来看,城市道路可以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道路,前者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城市快速及大流量交通的通行需要,后者一般服务于城市街区的内部交通,车流量相对较少、路幅窄、车行速度慢、行人及非机动车较多。

生活性街道作为具有空间-社会复合体双重属性的公共开放空间,一方面作为一种建成环境具有物质空间属性,另一方面这种物质空间由于居民、公众的存在,以及在其中发生的各种交往行为、活动等,成为维系街道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所形成的归属感而具有社会空间的属性。

社区生活性街道是城市居住街区内部的生活性街道,在满足社区基本交通通行的同时,还融合了居民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活动,是邻里生活交往的重要公共场所。

2存量社区生活性街道空间的主要问题1.空间局促,侵占严重城市已建成的老旧社区通常建筑密度较大,人口稠密,街道空间狭窄局促。

街道两侧一些小型公共建筑的入口小广场等空间也多被停车占据,未能与街道公共空间协调融合,店主私设摊位、占道经营、路边随处停车和私人晾晒等行为司空见惯,原本就较为狭窄的街道空间面临着被私人侵占的挑战。

老旧社区成片街坊改造的更新模式研究—以无锡市稻香片区为例

老旧社区成片街坊改造的更新模式研究—以无锡市稻香片区为例

更新路径和策略摘要:伴随着中国城市建设中重点从增量开拓新区式建设转变成存量集约再开发式建设,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和实践模式也有了目标和内容的变化。

社区更新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对中国社区更新理论与实践的梳理与分析,将以无锡市稻香片区成片街坊改造项目为例的老旧社区成片街坊改造作为未来社区更新与城市更新结合的优秀案例和模板,为社区更新和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帮助与参考。

Abstract: As the focus in China's urban construction shifts from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of new areas to intensive re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actice pattern of urban regeneration has also changed in terms of objectives and cont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regeneration, community regene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Through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munity regeneration in 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of swathes of neighborhoods in the Daoxiang district of Wuxi, as an example, will be used as an excellent case study and template for the future integration of community regeneration and urban regeneration, providing help and reference f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munity regeneration and urban regeneration.关键词:城市更新;社区更新;成片街坊Keywords: urban regeneration; community regeneration; swathes of neighborhoods1 中国社区更新的探索实践1.1 政策层面的推进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关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陆续出台,老旧社区更新也成为城市社区增量向存量更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更新如何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城市更新如何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城市更新如何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城市更新成为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和谐发展对于整个城市的稳定和繁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城市更新究竟如何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呢?首先,城市更新能够改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许多老旧社区,基础设施老化、不完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道路狭窄、排水不畅、供电不足等问题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通过城市更新,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可以大大提高社区的交通便利性、环境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例如,拓宽道路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更新排水系统可以有效解决雨季积水的问题,减少内涝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加强供电设施的建设可以保障居民的正常用电需求,提高生活的便利性。

同时,城市更新还能够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配置。

增加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使居民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

比如,新建学校可以解决社区内学位紧张的问题,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建设社区医院可以方便居民就近看病,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打造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场馆可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其次,城市更新有助于提升社区的居住环境和生态品质。

老旧社区往往存在着房屋破旧、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通过城市更新,对老旧房屋进行修缮和改造,拆除违法建筑,整治环境卫生,可以显著改善社区的居住环境。

同时,加强社区的绿化建设,增加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能够提高社区的生态品质,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例如,可以在社区内种植花草树木,打造小型花园和景观小品,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利用闲置空间建设休闲广场和健身步道,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的场所,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硬目情况 1.I现状解读。硕放街道原为工业镇强镇,07年为了大力发展航空产 业,做大做强苏南国际机场,成立无锡空港产业园区.硕放街道按照空港 园区总体规划,正在倾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特色商贸服务区.进 一步完善镇区功能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睦邻中心、五星级酒店、昭 嗣堂文保旅游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美化人居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 I.2存在问题。1)道路交通发达,有沪宁高速、沪宁铁路、沪宁城 际铁路、京杭运河、312国道穿越该区域,苏南国际机场位于镇区西侧,交 通分隔过度。2)镇区用地布局分散、开发无序,大部分用地为老工业集中 区。3)拆迁与安置之间的矛盾,用地紧张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之间的矛盾。4)近远期发展之间的矛盾,近期规划控制区域内,规划管理 使工业企业无法进行新建扩大再生产,如不进行规划控制,无法实现产业 调整和转硝。 2■市更新愿一 2.1具备城市远见。区域应定位明确,如新加坡规划专家所讲:。城 市定位应立足长远,从来不做短期考虑”。应科学经营,注重城市更新社 区营造,勿大拆大建。急功近利. 2.2规划立足现状。区域内立交、河流、主区域干道众多,原有建筑 形态、外观凌乱.应该科学的进行取舍,严谨的对待,因为这些都是地块 周边的主要自然元素。 2.3传承历史文化.硕放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昭 嗣堂,2006年5/q25日,列为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昭嗣堂,又称香楠厅,系明嘉靖七年(1528)进士曹察所建宅 第,其“让里世家”的“忍让”、。谦让”成为世代相传的美谈。 2.4尊t生态环境。硕放从早期的农业镇过渡到近期的工业强镇,到 未来的空港产业园区。需要调整区域发展方向,不断她优化集约利用土 地,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好现状的河流,池塘,树林、自然驳岸,力求形 成荫林树影、水清沙白的自然景象。 2.5善用群众力量。“以人为本’,发挥群众的力量,只有群众的参 与,所有事情的推进才能事半功倍、深入人心,社区营造、城市更新只有 群众参与才是科学合珲的。 3空港新城城市更新簟‘ 3.1公众参与社区营造.日本的八幡市有个。心灵净土银行”,存款’
社区营造方面:1)积极的进行控源截污,还波光粼粼的干净、清澈 之水给硕放人民。2)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打通城市经脉,为城市交通能力 的提升创造条件。3)建设睦邻中心,。为市民营造多元化、现代化的文化娱 乐场所。
4结膏 按照市委市政府傲大做强苏南国际机场的重要指示,空港产业园大力 发展临空型物流业、高端服务业,同时,依托老硕放街道镇区,着力打造 以生活及商务功能配套功能为主的空港新城,不断的提高人居环境,营造 怡人的生态自然景观,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营造以南河港为“生态 轴”,以通祥路为“商业轴”,以硕放市民广场“城市绿肺”,以拟建睦 邻中心为“活力核心”的社区系统,使老镇区焕发青春,体现“魅力空 港,活力硕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g●一
理论 科掌
浅谈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的生命源泉 以无锡硕放街道社区营造为例
李龙 (无锡空港产业园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处江苏无锅214142)
铺蔓: 以无锡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例,对社区营造及城市更新进行深入思考,深层次挖掘杜区营造、城市更新在世界各地得以成功的因素。结合当地的特色,批判地继 承,通过政府的引导,卓有成效的措施,合理的规划,以及群众广泛的参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发展,营造魅力空港,和谐硕放.
参考文献: [1】西村幸夫,再造魅力故乡,王惠君泽。清华大学出版社. [2】吉田友彦、邓奕,日本:公众参与杜区营造. [3】曾意娴,景观社区营造一以古川町和高山三町为饲,成功大学都市计划
学系. 【4]柯岂城,营造有特色杜区环境及资源整合,台南市南区金华社区理事长. [5】刘嵩(制作)(2001).城市的远见Y.7。古川町物语【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6条) 1.西村幸夫;王惠君 再造魅力故乡 2.吉田友彦 邓奕 3.曾意娴 景观社区营造-以古川町和高山三町为例 4.柯崑城 营造有特色社区环境及资源整合 5.刘嵩(制作)(2001).城市的远见V.7,古川町物语[电视节目],台北;公共电视公司 6.罗致光;陈祖为;徐永德 市区重建策略检讨
万方数据
人存进去的不是“金钱”,而是类似“在路边种花”等公益事业,种下的 花草。清香四溢,带给路人好的心情,点缀着市区的道路。“存款人”获 得银行提供的利息,受惠的是全体市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集体的力量和 信仰的美丽。我们可以以社区居委为单元,进行宣传引导,形成“人人为 硕放”的一种新的群众参与形式。对镇区的公共设旅、景观营造,增加居 民参与社区营造的机会,用类似“心灵净土银行”的新颖方式,在为居民 提供心灵寄托方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居民的荣誉感、本土自豪感和 集体凝聚力,并使居民形成自发的维护自己家围的社区营造方式.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田野.毕向阳.TIAN Ye.BI Xiang-yang 我们深信社区是可以改变的--台湾省社区营造运动之启示[期刊论文]-国 外城市规划2006,21(2) 2. 宋照青.SONG Zhao-qing 社区营造迈向情景社区的图像语言[期刊论文]-时代建筑2009(2) 3. 顾晓伟.GU Xiao-wei 从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看我国旧城更新[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 2007,22(4) 4. 李梅 从社区发展到社区营造——台湾社区建设研究[学位论文]2011 5. 胡军.Hu Jun 给"社区营造"注入灵魂[期刊论文]-时代建筑2009(2) 6. 陈洁燕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思考——以无锡市中心城为例[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34) 7. 邹颖.郑欣.Zou Ying.Zheng Xin 交往的发展——居民参与的社区营造模式探讨[期刊论文]-华中建筑 2007,25(7) 8. 秦红增.QIN Hong-zeng 消除歧视与社区营造——孟加拉国、台湾地区乡村建设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中南民 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6) 9. 严冬兴 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期刊论文]-江南论坛2008(9) 10. 彭怒.PENG NU 从"公民参与"角度讨论"社区营造"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简述[期刊论文]-时代建筑 2010(1)
3.3灵活的市场参与。竞争力已不是以往的闭关修炼,中国的入世, 带给这个江南小镇的不仅仅是机遇,同样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当 的引入市场,增加区域竞争力,不断提升航空物流服务水平、商业服务水 平、生产配套水平、金融投资服务水平。
3.4政府的大力引导。产业转型方面:采用关、并、转同时进行的产 业转型方案。 (关一对不符合产业要求,急需调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在 企业没有任何转型意图时,促其关闭,另行安置。并一对产业类别符合产业 门槛要求,但是规模过小。不利于集约利用土地的企业,引导其与相关企业 进行企业合并,增强企业竞争力。转一对不符合产业要求,但企业有强烈意 愿意进行产业转型的者,促其尽快转型,给予政策优惠和支持。)
引用本文格式:李龙 浅谈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的生命源泉——以无锡硕放街道社区营造为例[期刊论文]-硅谷
2010(5)
关键词: 城市更新:杜区营造;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310209--01
无锡硕放街道(古称“硕望”)位 于无锡市滨湖区东南郊,隶属无锡市新区 管辖,有17个行政村.St居委会,本地 人口4.57/,外来人口约5万,总面积约 46平方公里。东接锡山区鸿山镇,南傍望 虞河、京杭大运河。街道党委、政府以工 业园区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农村城市化 发展战略,成功实现了由农业大镇向工业 大镇的历史跨越.使硕放成为了新区经济 板块的重要一翼,成为了无锡有发展潜力 普遍看好的工业集聚区.
3.2蕾用利益共同体。目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物质需求和 区域协调发展发生矛盾时,应适时的运用“房权换股权”等方式,使群众 参与政府投资和收益,降低政府进行拆迁和补偿所投入的大量资金,同 时,集中精力和资金,提升当地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形成一个无形的 利益共同体,把园区建设、经济发展变成硕放人民自己的事情。
台北;公共电视公司. [6】罗致光.陈祖为,徐永德等。‘市区重建策略检讨'.香港大学.
匦孤日
浅谈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的生命源泉——以无锡硕放街道社
区营造为例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李龙 无锡空港产业园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处,江苏,无锡,214142
硅谷 SILICON VALLEY 2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