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卫生保健与健康教育 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附件七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卫生保健与健康教育
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一、小学
(一)设备
(二)设施
1、4个平行班以下设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各1张,5个平行班以上设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各2张;有专柜存放卫生器械、药品、资料等,以宽松容纳为准。
有防火、防尘、通水、通电、通风等设施。
2、规模轨制较大的学校应单独设心理咨询室,面积不小于24m2;其它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可和卫生室共用。
(三)用房
二、初中(一)设备
(二)设施
1、8个平行班以下设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各1张、,9个平行班以上设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2张;有专柜存放卫生器械、药品、资料等,以宽松容纳为准。
有防火、防尘、通水、通电、通风等设施。
2、规模轨制较大的学校应单独设心理咨询室,面积不小于24 m2;其它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可和卫生室共用。
(三)用房。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附件六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一、小学(一)设备注:1、标准中易耗器材要及时补充,保持常量;2、标准中所列设备的数量是按学生人数、班级数量最低标准设定的,班额超出或不足45人的,应按比例酌情增减配备数量;3、配备设备时,应选择美观、实用、安全的优质产品,鼓励学校增设或自制标准以外的学生喜闻乐见、新型的体育设备,提倡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快乐体育乐园,加强对体育场地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二)设施1、体育设备配套的柜、架、箱要满足宽松存放的需要;2、有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防护设施。
(三)场地、用房米直跑道。
2. 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有条件的学校应选建风雨操场、游泳馆、体育馆,可建塑胶跑道。
5.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初中(一)设备注:1、标准中易耗器材要及时补充,保持常量;2、标准中所列设备的数量是按学生人数、班级数量最低标准设定的,班额超出或不足50人的,应按比例酌情增减配备数量;3、配备设备时,应选择美观、实用、安全的优质产品,鼓励学校增设或自制标准以外的学生喜闻乐见、新型的体育设备,提倡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快乐体育乐园,加强对体育场地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二)设施1、体育设备配套的柜、架、箱要满足宽松存放的需要;2、有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防护设施。
(三)场地、用房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 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有条件的学校应选建风雨操场、游泳馆、体育馆,可建塑胶跑道。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专业标准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专业标准
引言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对于学生的体育教育至关重要。
为了
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发展,制定专业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专业标准。
标准内容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专业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器材种类
根据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不同,中小学校应配备适合不同年
龄段学生使用的器材,包括但不限于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
跳绳等。
2. 器材数量
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中小学校应合理确定器材的数量。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器材进行体育锻炼。
3. 器材质量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的质量应符合安全标准,并具有一定的耐用性。
确保学生在使用器材时不会发生意外事故,并能够长期使用。
4. 器材维护
中小学校应建立器材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和维修器材,确保器材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5. 器材存放
中小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器材存放区域,保证器材的整齐摆放和易于管理。
6. 器材更新
中小学校应根据器材的使用寿命和磨损情况,及时更新和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器材,确保学生能够使用良好的器材进行体育活动。
结论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的专业标准是保障学生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通过制定合理的器材种类、数量、质量要求,以及建立维护、存放和更新制度,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中
小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这些专业标准,以提升学生体育教育质量。
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施设备配备标准[001]
![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施设备配备标准[001]](https://img.taocdn.com/s3/m/2ca6010c482fb4daa48d4b29.png)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一、小学
序号
项目名称
基本配置要求
单位
配备标准/室
一
劳动技术教育
1
木工
八子、木锉、手摇钻、斧头、木工工作台、墨斗、凿子、挂图、材料及配套用品等
套
6~8人/组
2
陶艺及工艺制作
剪刀、裁纸刀、雕塑刀、美工工具、尖嘴钳、镊子、刻刀、泥工工具、旋转台、挂图、材料(石膏、石蜡、泥土)及其他相关用品等
家用电工技术
开设此项目的学校配置
10.1
电能表
单相
只
25
10.2
数字多用电表
只
25
10.3
漏电保护器
只
25
10.4
照明电路线路板
套
25
10.5
电工工具箱
套
25
与电子制作技术共用
11
社会实践
11.1
录音机
只
2
可与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共用
11.2
数码照相机
台
2
11.3
摄像机
台
1
12
信息技术教育
见附件九
注:学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实际需要选择专业进行配备。
套
6~8人/组
6
家具维修
同木工
套
6~8人/组
7
服装设计与缝纫
缝纫机、锁边机、烫衣板、熨斗、测量、制图、裁剪工具、维修工具、挂图及配套用品等
套
6~8人/组
8
烹饪
炉具、锅、炒勺、漏勺、铲子、汤勺、面板、菜刀、面杖、餐具、多用刀、其他配套用品等
套
6~8人/组
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小学体育器材的配备标准,是保障学生体育活动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器材配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球类、器械、田径、游泳四个方面,介绍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的标准。
首先,对于球类项目,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应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等。
足球是小学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器材,学校应至少配备足球20个以上,以满足学生进行足球活动的需要。
篮球和排球分别配备15个以上,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和训练时能够充分参与。
其次,器械项目是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器械的配备标准应包括单杠、双杠、平衡木、跳马等。
学校应配备适量的器械,保证学生进行器械活动时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学校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保护垫和护具,以保障学生在进行器械活动时的安全。
再次,田径项目是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田径器材,包括跑道、跳高杆、铁饼、标枪等。
跑道的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跳高杆的高度应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铁饼和标枪的重量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最后,游泳是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必修项目,学校应配备游泳池和相应的游泳器材,包括泳衣、泳帽、泳镜等。
游泳池的深度和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学生在进行游泳活动时的安全。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是保障学生体育活动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备各类器材,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全面发展。
希望各地学校能够重视体育器材的配备,为学生营造更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

附件: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基础教育必然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历史证明,基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装备工作,装备工作必须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
根据我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实际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应该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
为此,特制定《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是依据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标准和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应建设的各类功能室及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
《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所有中小学。
《标准》由教学仪器、信息技术教育及电教设备、图书、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及卫生八部分构成,可作为衡量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整体建设水平的基本要求,也可作为衡量一个地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水平的基础性标准。
《标准》的类别为保持与教育部制定的理科教学仪器等有关配备标准的一致性,一般分为三类。
其中,Ⅱ类是指城市、县城一般中小学和乡镇所在地的中小学办学的基本要求,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的基本条件,为普及性标准。
Ⅲ类为较低标准,一般是指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办学的最低要求。
Ⅰ类为较高标准,是对办学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小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标准》设特Ⅰ类,是对省示范高中和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提高装备水平提出的较高要求。
要求实验教学仪器(含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教学仪器按每年级四个平行班Ⅰ类两套标准配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校要根据自己的规模轨制,达到满足每人一组的要求进行配备。
其它教学仪器(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等)六个学科的教学仪器按相关学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要求配备。
由于目前各类学校特别是各类高中规模轨制不断扩大,按照教育部每类配备的基本要求:每年级四个平行班配一套,满足中学每班50人,小学每班45人的教学需要……,”凡是规模轨制较大的学校,都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相应地提高配备标准和配备数量。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试行)为了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工作,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缩小我省义务教育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我省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实际,制定《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试行)》。
本标准是全省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建设和管理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校的基本依据。
一、学校设置、规模与规划(一)学校设置与规模1.学校设置应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城市、城镇和乡村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城镇化推进程度和人口发展规划,尤其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其增减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学校布点,使学校设置适应现代教育特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2.农村中小学根据适龄就学人口、地理特点和交通条件因地制宜设置。
按照方便学生就学、优化资源配置、注重教学效益的原则合理规划。
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地区要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
支持在山区、偏远地区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小学。
农村初中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设置,1.5-2万人口的乡镇设置一所,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可以设置两所,人口不足1.5万的乡镇由各县(市、区)统筹设置初中。
3.城市中小学校布点必须与城市扩建和住宅小区建设同步规划。
同时,应充分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新建住宅区或者居民点应根据规划的居住人口和人口出生率进行测算,配套建设规模适宜的中小学校。
原则上 1.5-2万人口左右设置一所全日制小学,2-3万人口左右设置一所全日制初中。
学校规模小学以不超过6轨为宜,初中以不超过10轨为宜。
班额小学一般不超过45人,初中一般不超过50人。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及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
11.本学年教师工资发放一览表、奖励绩
效工资发放表、教师体检等福利待遇落
实材料。
12.近三年干部教师交流和教师支教花名
表(流入、流出)。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
查阅课表、作业。
4.本学年新进教师花名表。
5.在校学生统计表。
6.在职教师最高学历、职称、所代学科结构统计表。
7.在职教师基本情况花名表(年龄、性别、最高学历及专业、所代学段学科、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
训合格证等相关
资料及食品留样
等。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师生访谈
查阅资料
查阅安全制度、保安配备、消防器材、监控设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
管理质量学生家长、师生访谈
查阅课程表、活动安排表、教师教案、学生作业等相关资料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说明及档案资料要求一览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六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一、小学
(一)设备
1、标准中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要及时补充,保持常量;
2、标准中所列设备的数量是按学生人数、班级数量最低标准设定的,班额超出或不足45人的,应按比例酌情增减配备数量;
3、配备设备时,应选择美观、实用、安全的优质产品,鼓励学校增设或自制标准以外的学生喜闻乐见、新型的体育设备,提倡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快乐体育乐园,加强对体育场地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4、标准中加“()”的为选配。
(二)设施
1、体育设备配套的柜、架、箱要满足宽松存放的需要;
2、有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防护设施。
(三)场地、用房
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 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有条件的学校应选建风雨操场、游泳馆、体育馆,可建塑胶跑道。
5.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初中
(一)设备
1、标准中易耗器材要及时补充,保持常量;
2、标准中所列设备的数量是按学生人数、班级数量最低标准设定的,班额超出或不足50人的,应按比例酌情增减配备数量;
3、配备设备时,应选择美观、实用、安全的优质产品,鼓励学校增设或自制标准以外的学生喜闻乐见、新型的体育设备,提倡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快乐体育乐园,加强对体育场地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二)设施
1、体育设备配套的柜、架、箱要满足宽松存放的需要;
2、有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防护设施。
(三)场地、用房
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 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有条件的学校应选建风雨操场、游泳馆、体育馆,可建塑胶跑道;
5.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